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0篇 深入剖析筆算乘法教學,挖掘問題並尋找解決方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8W

本文圍繞筆算乘法教學探討,反思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探究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從而提高整個教育質量。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0篇 深入剖析筆算乘法教學,挖掘問題並尋找解決方案

第1篇

今年星光杯教學評優比賽我的表現比去年有了很大的進步,講完課後我如釋重負,終於可以踏實地睡一覺了。現在我仔細反思從備課、説課到講課的全過程,我的優勢與不足。

1、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認真準備。在備課時我認真研讀教材和教參,還研究了蘇版、人教版、北師大版教材和我們所用的京版教材在講該例題時的區別,借鑑其它版本的優點,我還特意把教研員進修時的課件找出來重新温習一遍。通過兩個多星期的學習與研究,對於教材內容我已瞭如指掌。課前我還做了一個前測,看看學生的現有達到什麼水平,這樣可以更有針對性的講解。我覺得上課就像作戰一樣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老師不光要熟悉自己的授課內容,還要了解學生,瞭解學生的現有水平才有可能上一堂好課。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向高人請教。荀子在《勸學》中曾説過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自己在冥思苦想之後更需要高人的點撥。在上課之前我請教了數學教研組的組長高老師:該怎麼利用好點子圖,怎麼講能讓學生更明白?我把我的困惑跟高老師交流了,高老師不愧是教研組長,她説的方法我都沒想到。聽了高老師的講解,頓時讓我覺得豁然開朗。她不光告訴我怎麼講,還告訴我要做前測,真正摸清學生的現有水平。我還要請她聽了我的試講,高老師給我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對於自己不懂的地方要勤學多問,多向高人請教。

3、關注算理,從根本上理解。本節課我講的是數學第六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去年我也教過,但講完之後學生的錯誤率特別高,誰乘誰,乘的順序總是混淆,只能通過大量的練習幫學生糾正過來。而今年上完課後,我發現學生的錯誤率很低,學生對乘的順序掌握得很清楚。反思我的教學行為,我認為這節課在算理的講解上較去年有的很大進步。例題是計算2412,我在講解第二層用十位上的124時,我沒有説用1乘24得24,而是説十位上1表示1個十,用10乘4得40,所以在十位上寫4,用10乘20得200,在百位上寫2。這樣一來學生對每一位上的數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寫在這一位上理解的很清楚,只有理解了算理,從根本上學懂才能減少錯誤率。

4、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本節課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在講解新課之前,我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求出2412的積,看看誰的辦法多。學生用到了拆分乘、拆分加的方法,有的同學把24拆成20和4,分別乘12,再加起來,還有的把12拆成2乘6,分別乘24將沒學過的知識轉化成學過的知識。課上我讓有想法的同學都上黑板講解自己的做法,我本想讓其他同學體會的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發生思維,但上完課之後我收到了意向不到的效果。在做思考題時有的學生也用到了拆分乘或拆分加的方法,本來在課上我只是想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沒想到學生竟記住了這種方法,再遇到問題時能用到。所以講課時不要忽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要輕易抹殺他們。

1、教學難、難點制定的不準確。説課時,我定的教學重點是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難點是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在説課時,校長幫我糾正對於算理的理解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而説課之前我對重難點把握的不準確。

2、點子圖的`講解不夠透徹。讓學生説完每種解法後,我讓學生觀察兩種口算方法(將24拆成20加4,再和12相乘;將12拆成10加2,再和24相乘)、豎式計算和點子圖之間的聯繫。學生在説口算時已經將每部計算的是什麼圈在點子圖中了,學生畫的線已經將點子圖分成了四部分,這四部分分別代表豎式計算中對應每位上的乘積。學生觀察出來説的時候已經打下課鈴了,所以我説的比較粗糙,我只説了每部分是誰乘誰得來的,而沒有詳細的説。我應該對着豎式聯繫點子圖一起説,每行有多少個點子,有這樣的幾行,也就是求幾個幾,對應豎式中的誰乘誰,如果我能這詳細地講解對學生理解算理來説會很有幫助的。

這堂課給了我很多體會,也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這些都將是我專業成長路上的寶貴財富。其中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堂課講的好壞和你課下做了多大的準備息息相關。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對於老師來説也同樣適用。這節課最後對點子圖的講解我講得不是很透徹,留下了一個遺憾,回想我為什麼沒有講透呢?學生點子圖的畫法有好幾種,學生先畫哪筆都有可能,而課下我沒有把所有的可能都寫出,根據學生出現的可能想出相應的對策。再加上都講點子圖時都打下課鈴了,我一着急就沒説透,留下了遺憾。所以要想上一堂好課課下要下足夠的功夫,名師之所以成為名師,是因為他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鑽研、在學習、在做準備。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10篇 深入剖析筆算乘法教學,挖掘問題並尋找解決方案 第2張

第2篇

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乘法是在學生學會了表內乘法,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萬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編排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還是學生以後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調查基礎。因此,本課時的內容在本單元中以及國小階段都佔據重要的地位。從前幾節課的情況以及學生的作業來看,學生對於這部分內容掌握不太好,主要問題有:

1、學生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和進位筆算都沒有什麼問題,他們都知道先用兩位數個位乘一位數,再用十位數乘一位數,但是三位數乘一位數有的學生出錯特別多,他們也知道先用兩位數個位乘一位數,再用十位數乘一位數,但是卻不用百位去乘一位數了,而是把百位加上十位進的數後直接落下來。針對學生出現的這種典型錯誤,每節課的前幾分鐘,我都會在黑板上寫幾道兩位數乘一位數和三位數乘一位數的題目,一步一步讓學生邊説過程,我邊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反覆的.説,切實明白算理和算法後,學生幾乎不再出錯了。

2、一些學生對於算理和算法都非常明白,但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計算非常慢,還容易出錯,有一個學生計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還偷偷地伸手指頭,於是我和這幾個家長取得聯繫,請他們在家裏指導孩子好好練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法,效果非常好,現在班裏學生計算連續進位乘法正確率提高了很多。

計算教學沒有捷徑可走,學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後,必須多加練習才能提高正確率,現在我班的學生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又對又快。

第3篇

這個單元進入筆算除法教學以來,我越來越感到困難。新課標教材例題精簡,新知點濃縮,使學生學得很吃力。課後習題形式靈活,解決問題時所需的計算步驟多,做起來耗時費力。加之防控甲流放假等種種原因,教學進度不得不放得很慢很慢,但學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滿意。面對學生的作業,我憂心忡忡:是新課標教材太難了,還是我沒有更好地把握新課標教材的編排意圖,抑或是我沒能正確瞭解學生,沒有找準新知的切入點,使教學陷入被動?

除法的學習由口算過渡到筆算,在三年級學生已經接觸到了,不過所認識的都是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學生基本上明白了要怎樣去操作,但是到了四年級學生學習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這個階段,他們往往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惑,要麼商試大了,要麼商試小了。

經過這幾天的實踐與反思,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

一是由於自己過於“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致使學生有好的試商、調商的方法,而沒有及時地讓學生展示、總結。通過這單元《筆算除法》的教學,使我意識到,教材只是一個教學工具,應該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實際,靈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內容上進行適當的增、改。把一些有聯繫的算式放在一節課上進行,讓學生嘗試,經過探究,總結出幾種試商的方法。這樣再經過練習鞏固幾種方法,掌握方法,在鞏固中選擇最優的方法。

二是我在教學時對學生原有知識狀況瞭解不夠,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現的問題估計不夠。學生對於筆算除法的算理易於理解,要想正確計算,還需要在大量的練習中熟練把握,而那些學習處於中、下等水平的學生,學起來尤其吃力。而我在教學時又想着趕時間,趕進度,對這部分內容沒有及時鞏固加深。

三是自己的教學語言還欠火候。當學生的反饋展示出來後,學生的評價總不能到點子上去,我想着要引導學生更好的説明白,但是總感覺力不從心,似乎學生聽不懂我的話。同時,在上課過程中,我的語言還不夠精練,表達也不夠明確,因此造成學生不能很好的`領會我的意思,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這是個大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完善,完善自己的課堂用語,能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計算課的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計算的方法,又要設計新穎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反思,這樣才能讓我們不斷成長。

第4篇

首先,我想談談對教材的理解。這部分的學習內容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因此在計算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本節課在新知的探索過程中,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分兩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主要是為解決學生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學生對乘法算式意義的理解為突破口,從引入部分的口算、學生用不同方法對例題的嘗試及學生對不同方法的理解,包括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過程都僅僅圍繞乘法的意義來展開;第二層次主要是為解決十位部分積的對位問題,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主要是能解決這幾個問題,第二個部分積的`末尾“0”能不能省?會不會影響計算結果?省“0”後要注意什麼?

由於這是一堂計算課,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計算能力,並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教學活動。有目的性的練習就是要教師在設計安排練習題時,要悉心鑽研教材,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精心安排。也就是説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必須明確每一道題的由於這是一堂計算課,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計算能力,並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教學活動。有目的性的練習就是要教師在設計安排練習題時,要悉心鑽研教材,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精心安排。也就是説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必須明確每一道題的練習意義,確保一步一個腳印,步步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練習的優化。因此在探索檢驗過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道題:31×1223×1341×2134×12前兩題主要是為理解算理服務的,後兩題是為了鞏固部分積的對位問題。計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導學生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裏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逐步樹立應用數學的意識,從而從“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積極主動更有興趣的來學習今後的計算課。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滲透一種數學策略,掌握一種數學方法,使今後學生面對沒出現過的題目、類型或其他生活中的問題,不再驚慌不已、束手無措也是我本節課要傳達給學生的:原來新問題也不可怕,也只不過是舊知識的重新建構。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特別是作為一名教師課堂智慧的缺少,如課堂提問的策略問題,面對學生的突發問題,不知道怎樣去引導。在今天部分積“0”問題的處理上就花費了大量時間,並且出現了很多重複教學的情況。我想了有了失敗,才會去找原因,才會去思索,才會不斷去實踐,這樣在實踐反思中不段磨練自己,鍛鍊自己。

第5篇

新課標提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在探索筆算乘法的過程中,我先請同學估一估,讓學生感知到作業本的數量大約是40本,培養了學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計算,學生積極地投入到交流討論當中,不少同學的口算能力很強,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結果,在交流中學生充分的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礎之上,我又引導學生試着用豎式解決這一問題,有了口算的基礎,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合作交流得出了筆算乘法的方法。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到相互交流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當然,在課堂中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平時一些發言少的、內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參與的深度就遠遠不及活潑開朗的孩子,這就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當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進位的方法。我意在突出以時效為課堂本色,立足於學生的有效學習能力的提高。讓學生自己思考尋找計算1919的方法,允許不同的表達方式,比如估算法和豎式計算法,通過多樣算法的展示構建豐富學習平台為思維碰撞提供機會,讓學生自主交流方法,充分展示學生不同層次的思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從而創建平等輕鬆的學習氛圍。

我首先複習了與新授教學有關的加法口算及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不僅喚起學生的舊知,同時也為新課的教學做好準備。由於本節課1919乘的順序及計算過程與前面不進位的一樣,只是在計算的過程中出現了進位,所以新課的教學,我主要是採用學生自學的方式,首先學生在小組內相互交流自己在計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收穫,最後在全班進行集體彙報。從學生彙報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就是在計算準確性方面存在問題,所以在後面的教學中,我重點加強了對旁邊學生計算細心方面的教育。我還充分讓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教學完這個例題後,我特意出示了一段温馨提示:提醒同學們千萬不要忘記要加上進位的`數喲!接着又出了幾題出示了填一填,分層練習,學生填完後並説出計算的方法,目的讓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去感悟,歸納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從本節課看學生參與積極,學習的興趣較濃。由於學生在本學期前一節課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有了這個基礎。因此,本節課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算一算,説一説,想通過讓學生動腦思考、計算歸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在讓學生計算1919時,我是有意識的安排四個學生到黑板演,讓學生觀察討論,找到正確的計算方法,這樣就突破了進位這一教學難點。然後又出一組改錯題組織學生集體訂正,總結並掌握出筆算方法。學生在鞏固訓練中掌握了筆算方法。

在教學中我體會到,對這一知識的教學千萬不能急,不能光看學生計算出的結果正確與否,還應關注學生是否理解了算理。看似簡單的計算,實際上對初次學習的學生來説是挺困難的事情。在教學中應多觀察多思考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其對症下藥。同時,加強對算理的理解是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的關鍵。

第6篇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第四單元的教學重點。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每位乘積不滿十),並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乘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學生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接着,編排進位的,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教學第一課時是不進位的,課堂上我結合例題引導學生去理解算理。當時的例題是沒套書有14本,老師買了12套,一共買了多少本?當時這道題是先用口算方法想,先求10套多少本,用14×10=140(本),在求2套多少本,用14×2=28(本),然後140+28=168(本),學生對口算方法都能明白,所以這道題改成豎式時,學生對於算理都能明白,沒有疑問,只是有個別學生習慣寫上豎式中140的那個0,這個慢慢可以改掉。有了一定的情景輔助學生理解算理上略微有些吃力。課上再通過純豎式計算,明確先算什麼,再算什麼,而且一開始我要求學生寫清楚你每一步是誰和誰相乘得來的,學生能寫清楚,必然是能理解的。練習的過程中適時請學生上台板演,再結合錯題進行分析,加深理解,通過兩課時的教學發現針對不進位的都能很好的掌握。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必須讓學生明白算理。再通過大量的練習題讓學生鞏固,學生才能徹底學會。

第7篇

筆算乘法是義務教育人教版三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即加減法的筆算的基礎上學習,為下面繼續學習筆算乘法打下基礎。我教學的是筆算乘法的第一課時。

在設計這節課的一開始,我是隻教學例1,就是不進位的筆算乘法,在試教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學生都能馬上找出12×3的筆算方法和算理,這個學習任務對他們來説非常的簡單,沒有什麼學習的難度,為此我把例2的內容即個位滿幾十的也放在一起教學,增加這堂課的容量,和密度。讓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通過這節課的教學發現學生還是能比較輕鬆的接受的。

二、讓學生自己探索計算的方法和算理。

由於有筆算加減法的鋪墊,還有一些學生可能已經接觸過這樣的豎式,所以我設置學習的過程由學生自主探索為主,整堂課都由學生自己來介紹筆算的方法,即算理。教師主要是把學生説得方法進行小結。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

三、體現算法多樣化,併為筆算的計算方法、算理所服務。

計算12×3時,我先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有些學生運用口算的方法2×3=610×3=3030+6=36,有些學生用的是,有的是用加法的方法12+12+12=36(元),還有是用筆算的方法。讓學生一一來介紹各種方法,最後引出筆算的方法,過程自然、流暢。同時在理解算理時讓學生比較三種方法你有什麼發現,得出方法其實是一樣的,讓學生更深理解算理,同時感受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萬變不離其中。

當然我的這堂課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筆算課在於其他類型的課相比相對比較枯燥,為此我設置了一定的情景,但從這次上課的情況來看,情境沒有很好的為教學所服務。此外,練習的量不是很大。

第8篇

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方法。我認為因數中間有0的筆算在三年級已經學習,所以在不瞭解班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下,就把重點放在了因數末尾有0的簡便運算。然而課堂教學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給我這個多年教學數學的老師無疑是當頭一棒。

我在課前鋪墊了一些整十、整百數的乘法口算練習,並強調學生説出口算過程。由此再引出例題160×30,學習例題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試着口算,再展示幾種不同的算法,讓學生自己用口算的方法進行筆算,通過比較大多數學生知道用簡便方法計算。用筆算方法計算106×30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用剛才的方法進行列式計算,反饋的結果出乎意料,學生還是遵循着筆算要數位對齊,正是因為受這種定勢思維的影響,絕大多數學生在接受因數末尾有0的簡便運算都比較困難。課堂作業的反饋情況來看也不是很好,錯誤較多,原因是有的學生沒有熟練簡便筆算,有的學生沒有用簡便算法的豎式,有的學生總忘在積的末尾添夠零,有的`學生在算乘的時候,不應該出現0的地方出現了0,不能徹底地理解“0先不看”的做法.針對這種現象,我想課後應加強專門練習,並當面批改加強個別指導。

一、課內對於簡便寫法強調不夠,學生受筆算都要求數位對齊定勢思維的影響,不習慣用簡便寫法的豎式;

二、學生課堂作業時間不夠,在前面的算法引導中可以簡潔些,這樣就能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多練多説;

三、課前備課時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高估了學生的能力。

第9篇

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合作交流得出了筆算乘法的方法。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到相互交流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當然,在課堂中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平時一些發言少的、內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參與的深度就遠遠不及活潑開朗的孩子,這就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當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第10篇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及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學生已經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所以學生對於學習筆算乘法並不陌生。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在教學新知時,我首先讓學生重點分析情境圖,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數學問題並列出算式24×12,再讓學生利用剛剛學習的估算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錢,最後讓學生先獨立思考計算的方法,再在小組內交流。通過交流,學生很快就發現了口算方法,即24×10=24024×2=48240+48=288(元)。當學生髮現用豎式計算時,我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每一步計算的結果,尤其是理解為什麼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寫。

本節課我特別重視讓學生敍述計算過程,讓學生在“説”中理解算理。

本節課從學生課堂反饋的情況看,多數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只有少數個別學生還需及時進行課後輔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