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教案6篇 《地壇:探尋歷史與文化的精彩之旅》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7W

本教案以《我與地壇》為主題,介紹了這篇經典散文的閲讀和理解。通過對作者的描寫和感受,以及與地壇的情感聯繫,幫助讀者深入理解散文的主旨和情感表達。通過閲讀本教案,讀者將能夠更好地欣賞和感受這篇優美的散文作品。

《我與地壇》教案6篇 《地壇:探尋歷史與文化的精彩之旅》

第1篇

1、瞭解作者殘疾後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2、咀嚼母愛對我的影響,體悟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性。

這是一片課內自讀文,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速讀把握文章概要,通過細讀與反覆吟誦重要語段體味語言的深沉綿密和領會思想的深邃。

[教具]投影儀、電腦、或錄音機(地壇圖片、史鐵生頭像、滿文軍《讀你》、板書)

人的生命異常脆弱,當病痛、殘疾猝不及防地降臨,命運殘酷地捉弄,人的身體、心理、精神都陷入無盡的痛苦、無奈與無助之中。當史鐵生以自己對世界獨有的感覺、體悟、認知為基礎,對生命存在進行本真的思索和審美的觀照時,

史鐵生(1951~),生於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後,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

現為專業作家,中國作協會員,代表作有《我與地壇》、《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歡樹》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並有英法日文譯本在國外出版。

史鐵生面對殘疾,曾一度彷徨苦悶,甚至於想到了自殺,但最後還是面對困難,勇敢的活下來,並拿起了筆走上了中國文壇,從殘疾到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史鐵生經歷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他的散文《我與地壇》借讀他對生命、對人生意義的參悟。對生命展開思考,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有時我們需要這份沉重,今天我們就需要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課時用心思考,用心感悟。(明確教學目標)

2、地壇:北京的一處古蹟,明清時皇帝祭祀的場所。(展示圖片)

3、速讀--帶問題迅速閲讀課文第一部分,篩選信息,並歸納。

問題2:當時作者在地壇裏思考着什麼問題?結果如何?

他在想人為什麼要出生,現在是否應該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問題。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給人的一個事實,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會死亡,不必着急。從此,他擺脱了自殺的念頭,走出了死亡的`陰影。

[在人口密聚的、喧囂的大都市,這世外桃源般的寧靜,不僅襯托了作者的心境,也是作者當時需要的環境,它為作者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

3、來地壇以前,由於雙腿殘廢而極端痛苦,有死的念頭,而來地壇,使我對生命有了新的理解。為什麼地壇使我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呢?地壇僅僅是荒蕪嗎?(“荒蕪 不衰敗”) 為什麼説地壇荒蕪而不衰敗?(找出有關的描寫,抓住一些關鍵詞)

1、“僅為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讀第7段,鑑賞六個“譬如”,寫出作者擺脱痛苦後對生命的熱愛和人生應有所作為的信念——只要這些美好的東西仍然存在,我們就應該好好地活下去。

[弱小的生命,甚至連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仍然勇敢頑強的活着,給了我生命的感悟: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園中的小昆蟲和構成昆蟲生長背景的草木,它們全很卑微,可是它們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則生存着,它們不在意自己棲息地的"荒蕪",反而是由於它們的存在,到使這裏不再衰敗,這些原來不能引人注意的現象讓作者發現了原先不曾想過的樸素道理:即生不由自己決定,死也不該由自己決定,人活着就應順從自然。]

1、抄寫文中景物描寫部分和作者對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跡工整、書寫規範,晚自習下課前上交。

《我與地壇》教案6篇 《地壇:探尋歷史與文化的精彩之旅》 第2張

第2篇

?我與地壇》是蘇教版必修二的第一篇課文,原文是史鐵生所寫,共分7個部分,近13000字,是作者對過去十幾年的回憶和自省,它不是一篇通常意義上的寫景狀物的文章,而是融合了作者由於身體的殘疾而對人生產生的獨特感悟。本文節選前兩部分,第一部分寫自己在地壇對生命的思考以及獲得的人生感悟。第二部分寫母親,以及自己讀懂母愛後追悔莫及的心情。

本文所在的專題名稱是“珍愛生命”,因此,我認為編者節選兩部分的目的就在於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懂得如何珍愛生命。

根據新課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的教學目標確立如下:

1,熟讀課文,落實基礎知識,包括重要的字音字形詞義等。

2,瞭解作者的心路歷程,對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3,培養學生運用優美或平淡的語言表達自己感情的能力。

重點:目標2——體悟作者對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難點:理解“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我校為打造高效課堂提出的“三段五環節”等具體要求,我準備採用採用創設情境導入法、以有價值的問題為引領法,在完成“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時”,採用課下自讀課文、討論交流的方法。

完成“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時,採用“讀”“議”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相關語句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處境,進行換位的思考,通過與同學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教學方法: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情景法、訓練法等相結合。

高一年級的同學,雖然在國中階段的基礎上,對整體把握文章、欣賞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閲讀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結合作者的實際生活、深入作者心靈真正理解文本、比較深入的説出文章語言的美等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弱,自學方法是簡單的雛鳥吞食的方法,對老師的依賴性強,思考問題缺乏一定的深度,滿足與膚淺的認識,為此,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學法的指導:

1、用設疑促思的方法,引導學生由題目入手,帶着“內容如何體現題目”的問題去閲讀文章,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養成邊讀書邊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2、通過抓關鍵語段,分析“我”與地壇、母親的關係,體會作者“對生命、對生活、對母愛”的感悟,養成抓中心段、中心句來體會文章所傳達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閲讀方法。

3、通過聯繫生活閲歷來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聯繫生活來學語文,養成“在語文中學生活,在生活中用語文”的學習習慣。

美國盲人教育家海倫凱勒曾寫過一篇文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表達了一名盲人對光明的嚮往和對生命的熱愛。然而,這位殘疾人對健康的追求是很難以實現的,但是做為正常健康人的我們,有一天成為殘疾人的可能性不小。同學們能不能設想一下,(當然這個現象這希望大家永遠也不會發生)如果有一天,就在你們如此青春歡暢的時候,突然失去了一條腿或者一隻手,會恐懼害怕嗎?你們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在我們現實中確實生活中,確實有着這樣不幸的人。史鐵生就是這樣,在他二十一歲的花季年華里,他實然因為雙腿癱瘓而截肢,後來又引發了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人生實造此難,他又是如何面對的呢?下面讓我們學習他的《我與地壇》來感悟他對人生的態度吧。(板書課題,課件展示)

設計依據:我們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健康的,因此,他們很難理解一個殘疾人的心理,有的學生甚至對殘疾人抱有歧視鄙夷的態度,我之所以這樣設計課文的導入是為了拉近作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殘疾人的心理有一個的初步的體會。

3,題目是“我與地壇”,那麼節選的這兩都是寫“我與地壇”嗎?(整體感知)

(可以想象,作者不僅在身體上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他內心的痛苦也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特別是在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到那裏去為了“逃避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

2、作者在第二段説他與地壇很有“緣分”,你認為“緣分”表現在哪裏?(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

作者從當七年級味地想死到最後想通了“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是地壇的荒蕪但並不荒廢給了他的啟示。

4、同學們現在回憶一下,我們熟悉的人物中,有沒有和史鐵生的命運相似的人,請將其故事大致講述一下。並總結他們有什麼共同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補充説明:人物例如張海迪,霍金,貝多芬,海倫,桑蘭等。有必要的話,可以講一下張海迪的《輪椅間的對話》。

任何人想突然面對苦難時,都難免一時消沉,但可貴的是有人能從絕望中掙扎起來,重新面對生活,甚至活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像史鐵生他們。現在的學生生活優越沒有經歷過挫折和磨難,對苦難的理解相對較少,適當的例子,會使他們從這些人物身上受到啟發,在面對人生的風雨時,能從容淡定。

史鐵生之所以能最終走出困境,不僅因為有母愛的默默支撐,還有地壇給作者提供了一個安靜的沉思的環境,可以使其慢慢療傷。而我們現代人在快節奏的喧囂生活中,心靈疲憊至極,恰恰需要像史鐵生一樣尋一個幽靜的.環境給自己一個自省反思的機會。而且,生命唯有思考才會豐富多彩才會有滋有味。課文第二部分轉入寫對母愛的感悟,瀏覽第二部分回答以下問題

1、兒子殘疾以後,母親是如何想和做的呢?找出對母親心理和動作描寫的句段。

在她猝然去世之後,作者設想母親的心理: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園子裏出了什麼事,這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

這是他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只要兒子能活也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兒子得有一條走向自己的幸福的路。

……最者後來明白了母親的用心,對母親的評價是: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2、音樂閻維文的《母親》(多媒體播放或師生配樂唱)

3、作者對母親的描寫屬於細節描寫,這些描寫有什麼作用?能不能舉例説明。

授課説明:這是本課時重點,可以找幾位學生回答,並討論總結答案。

關於第三個問題的設計:細節描寫可以使人物更真實更生動更具有感染力。

在講解細節描寫時,可以將《母親》的歌詞展示出來,請學生欣賞其中的細節描寫。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幹啥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

你身在(那)他鄉住有人在牽掛你回到(那)家裏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牀上有人(他)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啊,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

4、拓展:時間太過匆匆,我們平時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想到母親對自己的關心,更難以想到如何去報答母親。往往當我們想起的時候,她們已經不在了,留下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趁着我們還有時間去回報的時候,想一想自己的母親有哪些讓們感動的地方。(運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寫一篇有關“我與母親”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地建構其知識

與技能。既深化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精神體驗,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訓練學生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進行寫作。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史鐵生在不幸面前選擇的是堅強活下來,為了他的母親,也更了自己。作為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們,更沒有理由不善待生命,珍愛生命。最後讓我們一起朗誦汪國真的《熱愛生命》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吧。(幻燈片放映)

2,寫一篇有關“我與母親”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第3篇

?我與地壇》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第一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高中第一冊的重點是在國中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我國現當代文章、外國文章、中外文學作品和我國古代散文,着重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一單元裏已經學習了詩歌的鑑賞方法,第二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鑑賞散文。《我與地壇》之前的兩篇課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樓閣》都是寫景抒情散文的名篇,學生在學習時也初步懂得了散文鑑賞的基本方法:通過解讀語言文字來感受作品中呈現的物象,進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並且儘可能瞭解作者自身的方方面面,瞭解創作的時代背景更深層次地把握作者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除此之外,要注意學生的個性感受,鼓勵學生真正走進作者的境界中,與作者同歡喜,共憂患,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懷。

?我與地壇》是一篇寫景與敍事相結合的散,作者將自己的獨特感受融進對古園的景物描寫之中,這種描寫很有作者的個性、人格的印記,在景物描寫中抒寫人生感懷和人生思考,;作者的語言無論是敍事寫人還是繪景狀物,無論是描摹心態還是抒發感悟,其表現力都是很強的,語言的運用在平緩沉毅中見機智。因而學習本課,除了進一步落實並掌握鑑賞散文的方法外,還要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去思考、去探討作者在文中觸景生情,對生死問題的深沉思考與明智選擇和對母愛的感懷、對親情感受。此外,本文也有他思想教育價值:可以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對待生與死的問題,如何對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質,着意培養堅忍不拔的一意志品質,克服脆弱,增強心理承受能力,避免過激舉動,預防發生意外等等。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進而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2)將古園的景物描寫作者的特殊的生活挫折結合,把握作者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

(4)引導學生關注生命、關愛親人、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

(1)理解“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

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大綱對自讀課的要求,準備採用自學、討論、探究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爭做學習的主人。具體措施如下:

1、完成“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時”,採用自讀課文、討論交流的方法,由題目“我與地壇”,文章第一部分寫我的不幸遭遇及我對“死”及“活”的思考,第二部分寫了“母親”,對全文進行整體的思考:文章是怎樣將“我、地壇、母親”三者聯繫在一起的?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內在的聯繫?指導學生養成抓住關鍵的人或物,獲取相關信息來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習慣,並在和同學的討論交流中培養自己閲讀獲取信息的能力。

2、完成“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時,採用“讀”“議”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相關語句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處境,進行換位的思考,通過與同學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3、完成“把握作者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和“品味評價沉靜、抒情的語言特色。”時採用探究式,讓學生找出自己最為欣賞的一兩出語言,讀一讀,並説一説它美點,並模仿着寫出一兩個句來。寓思維訓練於聽、説、讀、寫之中,提高閲讀分析鑑賞能力,把個人鑽研與小組討論結合起來,互相補充,羣策羣力,使知識轉化為能力。

4、完成“引導學生關注生命、關愛親人、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這一情意目標時,聯繫中外名人:貝多芬、孫濱、司馬遷、張海迪等人的事蹟來思考生命和人生及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聯繫書寫母親的詩孟郊的《遊子吟》等,以及當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愛你》《懂你》等來感受母愛的偉大,親情的可貴。

高一年級的學生在國中階段的基礎上,對整體把握文章、欣賞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閲讀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結合作者的實際生活、深入作者心靈真正理解文本、比較深入的説出文章語言的美等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弱,自學方法是簡單的雛鳥吞食的方法,對老師的依賴性強,沒有掌握自學的方法,容易厭倦,思考問題缺乏一定的深度,滿足與膚淺的認識,為此,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學法的指導:

1、用設疑促思的方法,引導學生由題目入手,帶着“內容如何體現題目”的問題去閲讀文章,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養成邊讀書邊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2、通過抓關鍵語段,分析“我”與地壇、母親的關係,體會作者“對生命、對生活、對母愛”的感悟,養成抓中心段、中心句來體會文章所傳達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閲讀方法。

3、讀書養成摘抄的優美語句的習慣,並通過反覆朗讀,從抑揚頓挫、修辭、句式、表達的感情、所寄託的寓意、遣詞造句的準確形象生動等用所掌握的`賞析語言的方法去品味的語言。在此基礎上進行模仿(即仿寫句子),養成“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3、通過聯繫生活閲歷來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聯繫生活來學語文,養成“在語文中學生活,在生活中用語文”的學習習慣。

(一)導入:俗話説“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命運叵測,人生道路上,不幸有時會從天而降。面對不幸,有人一死了之,有人奮發圖強,但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段內心的掙扎。今天,我們就來感受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在他21歲時響應號召赴陝西務農,因積勞到殘而下肢癱瘓後的一段心路歷程。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文章後,就文章內容提出一個問題,用一個問題將題目及兩部分內容聯繫起來。

學生讀完課文後發言討論,既要説出自擬的題目,又要結合課文內容説出擬題的根據,老師進行總結。問題範例:文章寫了我與地壇的什麼關係?文章是怎樣將“我、地壇、母親”三者聯繫在一起的?

(三)探討“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1、 1、學生研讀第一部分,探討“我”與地壇的關係。(注意結合具體語句進行探討,即注意文本的解讀)

討論後明確:(1)、“我”殘廢之初,悲痛欲絕,感到前途的暗淡渺茫,以至於一次次在死亡的邊緣徘徊,偶然地來到這個荒蕪冷落的古園,古園映照着“我”的生活,感受出“我”內心的苦痛,理解“我”迷茫的心情,可以説地壇的“荒蕪冷落得如一片野地”的景物特點與“我”的苦痛、迷茫的心境相似。因而在“我”可以在地壇躲避殘酷的現實生活,可以在地壇那裏療傷。

(2)、地壇的“荒蕪但不衰敗”,的特點,使“我”從中受到生命的啟示:園中的小昆蟲蜂兒、螞蟻、瓢蟲、蟬,他們雖身處逆境,但並不頹廢、消極,他們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還有那“祭壇石門的落日,寂靜的光輝被映照得燦爛” 、“雨燕的高歌”、“冬天雪地上小孩子的腳印”等生機勃勃的景象為世界增添了一份活力和亮色,正是這“荒蕪但不衰敗”,的園子,引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並從中獲得啟示: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殘酷與傷痛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必然,人對於超越個體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設定的事實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餘地。但生命的真諦在於把握自我,因而“我”選擇用積極的人生觀戰勝了消極頹廢的思想,並走了文學創作的道路,堅定地邁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3)、“我”深愛着地壇,因為地壇與我的緣分,還因為地壇的荒蕪與我的心境相似,更因為“我”在地壇時,地壇的富有生機的景物引發了“我” 對生命、生活的思考, 並中從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諦。

1、 ( 1)、母親給予了“我”生命,但她除了千千萬萬的母親那樣關愛自己的子女之外,面對殘疾的兒子,她還要堅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去承受巨大的壓力,以行動感染薰陶殘疾的兒子 :“她知道我心裏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了結果會更遭,但她有擔心我一個人在那荒僻的園子裏整天都想些什麼。”“母親知道有些事不宜問,便猶猶豫豫地想問而終於不敢問”“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者,兒子得有一條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她思來想去最後準是對自己説: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園子裏出了什麼事,這哭難也只好由我來承擔。”

(2)、母親給我的是無私奉獻和毫不張揚的愛 :“曾經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裏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有急迫”

(3)、母親使“我”獲得了人生啟示:母親苦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為兒子承受一切苦難,為兒子獻出一切,堅定地活下去。也就是説,母親的活法、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母親給予兒子的愛,讓“我”明白了面對苦難應該怎樣活下去,讓“我”體會到親情的可貴,使我在母親去世後“設想母親的心理、寫小説回報母親、整日懷念母親 、痛恨自己的倔強羞澀”。所以“母親”是我亦即作者史鐵生生命的航標。

3、“地壇”與“母親”有什麼聯繫?地壇和母親給予“我”的有什麼異同?

討論後明確:“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有過母親的腳印”——處處的腳印,也就是處處的關愛與牽掛.暗示出“我”的成長處處都離不開母親的啟發,就如同地壇給予“我”的生命的啟示一樣,在我的心中,母親已經和地壇融為了一體,和作者的堅韌果毅的生命融為一體。

相同點:都在我面對人生不幸、在最最困難、最最低落時給予我慰藉,給予我幫助,並啟迪着我勇敢地面對生活。

不同之處是:地壇的一草一木及其他的景物描寫觸發我的感覺,讓我感悟生命;給予我生命的啟迪,而母親同給我的更多的關注,承受別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痛,卻又堅定地活下去,她的苦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為兒子承受一切苦難,為兒子獻出一切,她的對待苦難的態度,她的活法,給予我生活和生命的啟迪.從這個意義上講,母親用她的生命來啟迪我,這是與地壇所不同的。所以作者説:我愛地壇,更深愛我的母親。

要求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並通過反覆朗讀,從抑揚頓挫、修辭、句式、表達的感情、所寄託的寓意、遣詞造句的準確形象生動等角度去品味語言,並模仿着自己創作一句來。(小組合作完成)

(五)引導學生關注生命、關愛親人、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

1、聯繫貝多芬、海倫凱勒、司馬遷、張海迪等人的例子來談談關注生命,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問題。

2、聯繫書寫母親的詩如孟郊的《遊子吟》等以及當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愛你》《懂你》等來感受母愛的偉大,親情的可貴。

(六)播放歌曲《真的愛你》及鋼琴曲《命運交響曲》結束本節課,在美妙動人、振奮人心的音樂聲中,激發學生再次感受親情的可貴,並樹立“扼住命運的喉嚨”、與命運抗掙的生活態度,奏響命運的樂章。

板書設計主要體現教學的重難點:理解“我”與地壇、母親的關係:

本課的設計主要抓住了題目所涉及的內容要素:“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作為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突破口,深入理解作者的心靈世界,體味他與地壇和母親的情感,理解他從地壇的景物描寫中、從母親的平凡和瑣屑的實踐中感悟生命、感悟親情,完成此環節之後,下面的語言品味及情知教育則水到渠成,可以説起到了“牽一而發動全身”的作用。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因素,本説課稿諸多方面不盡人意:如對課堂中學生會出現的問題沒有預先設想;板書的設計欠藝術性和高度概括性等。懇請指正。

第4篇

1、抓住文中的關鍵句,理解作者對生命的認識及母愛的偉大;

2、鑑賞精彩語段,體味作者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親情的感悟。

理解地壇和母親在作者頑強求索中的作用;解開“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

感受作者作為殘疾人對生命的感悟及對生與死的思考,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珍愛。

課前我們先聽一段音樂,(播放音樂)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首雄渾凝重激越而有昂揚的《命運》交響曲是貝多芬在完全喪失了聽力的情況下創作的,歷史上象貝多芬這樣勇敢抗爭不公平命運的人很多,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張海迪、海倫·凱勒等等,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就是其中一個。(史鐵生圖片)

面對殘疾,史鐵生也曾一度彷徨苦悶,甚至想到了自殺,但最後還是面對困難,勇敢的活了下來,並拿起筆走上了中國文壇,他現為專業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並在國外出版。從殘疾到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史鐵生經歷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他的散文《我與地壇》,理解他對生命、對人生意義的感悟。對生命展開思考,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有時我們需要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在課堂上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1、史鐵生對生死的感悟,是和一個特殊的環境聯繫在一起的,那就是得無獨厚的地壇。(出示地壇圖片)

地壇是明清時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聖而莊嚴,有四百多年的輝煌與榮耀,然而現在的地壇是一幅什麼模樣呢?課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進行了描寫,請同學們聽讀後回答:對地壇特徵的描寫要抓住哪幾個關鍵詞?

2、(聽讀)學生回答,出示板書:、剝蝕、淡褪 坍圮 散落

4、那麼此時“我”的精神狀態是怎樣的?為什麼?請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5、提問:現在,請同學來説“我”為什麼喜歡去地壇?

學生回答,提示小結,曾經莊嚴神聖的地壇被人們遺忘了,雙腿殘廢的“我”似乎也被世間遺棄了,史鐵生看着這同樣命運的地壇,似乎找到了一個可以排遣鬱悶的地方,很快地,他消極頹喪的`精神狀態和荒園融為一體。

6、當史鐵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壇中時,他開始專注於這裏的一草一木,昆蟲雨露,下面請聽我朗讀第五段中的景物描寫後回答:此時在地壇裏除了荒蕪冷落,他還看到了什麼?

7、荒蕪但並不衰敗的地壇給了史鐵生怎樣的啟示?請同學們討論後回答。

8、評價學生回答後小結:地壇裏的小昆蟲和構成昆蟲生長背景的草木,他們全都很卑微,可它們不都是在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自然法則生存着嗎?它們並不在意自已棲息地的“荒蕪”,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反而使這裏不再“衰敗”,毫無疑問,正是它們讓作者發現了原先不曾想過的樸素道理:生,不由自己決定;死,也不該由自己決定,有權決定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則。即使我已經殘廢了,我也要直面現實,珍愛生命。這也是作者從中感悟的人生真諦。

9、解讀自然,由此解讀了生命,文中象這樣藴含對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寫還有,請同學們齊讀這部分的最後一段,然後,把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句子勾畫出來,進行品讀。

11、汪國真曾説:“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那麼從這些句子中我們能看出作者的心情如何以及他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

12、學生回答後小結:夕陽的燦爛,雨燕的高歌,蒼黑的古柏,還有不期而至的暴雨、靜美的落葉,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人生應該有所作為的信念。此時,地壇,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觀,它已經進入了史鐵生的生活或者反過來説,史鐵生在他的精神家園裏完成了他對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現實,珍愛生命。

1、在課文的第二部分,地壇從我們的眼前退卻,漸漸淡化為一個背景,成為人物活動的場所,而我們眼前更加清晰地浮現一個偉大的形象,——母親。請同學們跳讀第二部分,概括母親的形象。

4、可是史鐵生並不是一開始就理解母親,從這段《秋天的懷念》我們也可以看出,(出示圖片)逐漸的,隨着思考的深入,精神閲歷的廣泛,史鐵生終於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自已的一生。母親以他的的活法,無言地告訴了我應該以堅韌的意志直面艱難的命運,以深沉的愛關注痛苦的人生。可惜“我”直到母親因病去世後才隱隱感覺到了心裏的失落。下面請聽一段史鐵生的內心獨白。

母親已經走了,再也不會回來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留給作者的只是無盡的追悔與哀怨。

6、你們喜歡這首歌嗎? 為什麼?(歌詞、旋律、鏡頭)

7、如果你是導演,你要為史鐵生和他母親拍這首歌的mtv,你會選取他們生活中的哪些鏡頭來祭奠這位偉大而苦難的母親?請同學們討論後回答。

8、小結:“我”去地壇,母親送,“我”在地壇,母親憂,我久在地壇,母親找,這一組組感人至深的鏡頭,讓我們真切地感悟到了母親深沉的愛以及在“我”終於讀懂了母親後痛徹心肺的悔恨和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我希望在你們今後的生活中,千萬別再留這種遺憾。

其實,生命就是這樣,一個不斷超越自身侷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是一樣,在這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侷限,從而感受幸福。

第5篇

通過學生自讀和老師指導,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評價,借鑑吸收。

3、理解地壇描寫與抒情的關係。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特點。

一、導入新課:多媒體音樂《命運交響曲》,此曲洋溢着一種抗爭命運、抗爭苦難的激情。貝多芬也正因此頑強地扼住了命運的咽喉。這堂課我們也來學習一篇敍述抗爭命運挑戰艱辛的文章《我與地壇》,作者史鐵生。(多媒體,作者像)

二、本文標題是《我與地壇》,但是文章僅僅寫了我、地壇嗎?(還寫了母親,多媒體)現在請同學們搜尋文章,迅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壇、母親三者聯繫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開頭一句: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多媒體顯示)

1.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作者是跑着去地壇的嗎?文章中如何敍説的?

2.獨自去地壇時,作者可不是掛着這般燦爛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寫第一次去地壇的

句子。(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自己的身影)當時他的內心感受怎樣?找出關鍵詞句。

(失魂落魄、看見自己的影子百無聊賴,孤獨,頹廢,殘廢自傷)

3.於是我們常常能在地壇,夕陽下,月光下,看到那個悽慘傷感的身影,找一找總是4.作者總是到地壇去,這説明地壇與作者之間一定有着什麼靈犀相通之處。作者由憔悴自憐、萎靡頹廢走向笑容如陽光般燦爛,地壇又起了什麼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壇的特點,概括。(荒蕪,不衰敗,坦然)

朗讀寫荒蕪的句子:四百多年來自在坦蕩分析作者對這種環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敗,依舊有生機,朗讀寫不衰敗的句子:蜂兒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這又告訴我們什麼?(生命來到世界就是一種美麗,活,義無反顧)

坦然:地壇不管天氣怎樣,不管態度怎樣,都坦然安卧,由此,作者悟出了什麼了啟迪?

作者筆下的地壇歷經四百多年的變化,雖然昔日的輝煌已經不復存在,但她以頑強的生命力依然寧靜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蕪但不衰敗的事實,對於一個曾為生死問題苦苦思索的殘疾青年來説,肯定有所啟示。(生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問題;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換句話説,應該考慮的只有怎樣好好活下去的問題。死,既然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必然降臨的事,那麼,生,就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承擔的義務,苦難的角色同樣要有人去扮演,於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瀕於崩潰而頑強自救的靈魂。卡夫卡認為幸福就是把痛苦成功地變做快樂,史鐵生雖然還不到這種地步,但他至少已經扼制住了死神,並且讓痛苦停止呻吟!)

作者在述説自己面對生死抉擇時的所思所想,以一種平靜的語調向讀者作了傾訴,並且還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個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運嗎?

(顯然不是。當一個人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時,能夠以平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當然就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實際行動也告訴讀者,他相信的是自己與不幸的頑強抗爭,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故園歷久而彌堅的`活力正是激勵作者勇敢面對不幸,採取積極人生態度的取之不盡的源泉。於是眼前的一切變得不再那麼可怕了,地壇陪伴他度過最艱難的歲月,在死生間進行徹底的思考和痛苦的選擇,使我走出了陰影,坦然面對生活,擺脱了那頹廢、消極、殘廢自傷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他決定活下來了。所以作者説:我常常要到那園子裏去。

(上述分析通過學生讀議展開,教師適為點撥,注重學生感受)

(1)如果不是讀了史鐵生的這篇嘔心瀝血之作,我們很難想到自然與人之間會有如此不尋常的關係。導:作者説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請問擺在母親面前的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難題?

a矛盾:五個知道,擔心,不僅僅是擔心,還有痛苦、驚恐。兒子忽然失去了雙腿,母親又不能替代他,悲痛又無可奈何,心裏憂慮太多太多

b有一個細節就寫出了母親的這種心理痛苦,有一回反應,心神不定,失魂落魄(讀,評)所以説母親也在受折磨,無處發泄的痛苦活得最苦

(2)母親又是怎樣對待這個難題?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默默地支持着兒子,寬慰着兒子。(細節:曾經有過 )

由此可見,母親是一位疼愛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是一位註定活得最苦的母親,而且是一位意志堅忍的母親。

(3)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給了生存的啟示:要堅強地承受苦難,要堅忍的生活下去。而這正給作者怎樣活遞了一把鑰匙。(速讀課文,找出下文中寫出母親給我影響的一句。)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幺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光陰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鮮明深刻。

(4)再讓我們去感受母親的痛苦,母親的堅忍,母愛的偉大!讀現在(音樂:滿文軍《懂你》)

(5)母親給我的啟示,母愛的深沉與温馨,作者更多是在現在我才想起,我不知道失去後才倍覺珍惜,母親走過的焦灼的路讓我懷念,於是拿起了筆紀念母親,紀念一種精神一份崇高。可見,這裏不僅寫出了母親這一輩子給了我生存的啟示,同時也是一首獻給母親的讚歌。回報母親,並不要很多,只是別讓等待太多,文中那一段文稿朗讀。

導:地壇的特殊環境給了作者這樣的生死觀的啟示。母親的生命歷程也給了作者那樣的生存啟示,那麼我想問同學們:你如何對待生死問題?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

為理想而活,為愛我的人而活,也為母親的驕傲而活等等。

作者經歷了深重的苦難,經歷了這般近乎致命的打擊後,才悟出這樣一個非常深刻的對待生命的道理。有句話這麼説只有經歷痛苦,人才能變得深刻;只有經歷痛苦,人生才變得輝煌;只有經歷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個人不希望自己災難降臨,所以我又想問同學們:你是如何看待苦難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作業:以感悟生活為話題,課後作文。

第6篇

一、 明確作者所感悟到的自然景物帶給他的人生啟迪。

隨着鏗鏘有力的樂曲,我們走進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高亢的旋律激發我們對人生的探討,雄壯的樂章喚起我們對生命的感悟,貝多芬在雙耳失聰的情況下,奏響了人生的最強音;史鐵生在雙腿癱瘓後譜寫了生命的讚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走進史鐵生,去感受它對情感的衝擊,對心靈的敲打。

讀過課文,大家心中都會湧起一種感動,掀起一層波瀾,甚至於潸然淚下,是什麼使文章具有如此魅力?讓我們共同去感受,體味。史鐵生在雙腿癱瘓後,並沒有馬上在文學上取得成就,他是從地壇的景物中得到啟迪,從母親的關愛中獲取力量,從而走向了成功。

史鐵生對自然景物的感受主要集中在課文的第一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在進入地壇之前和進入地壇之初心情怎麼樣?

明確;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齡忽然殘廢了雙腿,作者是在21歲生日那天癱瘓的,青春韶華,其苦自不待言,他整天失魂落魄,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想關於死的問題,心情苦悶甚至絕望。

2、後來作者的心情是否有了變化?是什麼使他有如此大的變化?

明確:由苦悶絕望到後來充滿希望,坦然面對生死問題。是地壇中的景物。

3、作者在文中三次寫到地壇中的景物,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這三次景物描寫,請一位同學朗讀,大家邊欣賞邊思考,這些景物有什麼特徵?它們是怎樣影響作者的?(配樂朗讀)

大家可以討論一下,注意從原文中篩選信息,找出關鍵詞,要集思廣益,暢所欲言,言之成理。

明確:第一處景物可以説是滿目頹敗,二處是充滿生機,三處是多姿多彩。這三處景物的總體特徵是什麼?(荒蕪而不衰敗),這是景物描寫,由板書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景物的變化是漸進式的,為什麼?作者的思想是逐漸變化的,是怎樣逐漸變化的?剛開始作者的心情是苦悶的甚至是絕望的,所以他眼中的景物也是破舊的,頹敗的,後來他看到了地壇中到處呈現的生機勃勃的景象,那些小生靈都很卑微,可它們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則生存着,由此作者感到了地壇中看似沉寂荒涼之中孕育的歷史滄桑感和生命意識,這些使他對生命有了希望。後來,他進一步感受到地壇景物的坎坷中有燦爛,落寞中有高歌的多姿多彩,使他終於能豁達坦然的面對生命,面對人生的不幸與災難,同時也使他明白了一個樸素的道理:生不由自己決定,死也不該由自己決定,一個人殘廢了,但不可頹廢,卑微的小生靈在荒蕪的場景中尚且能競相生長着,一個人,不論遭受怎樣的不幸與災難,不是都更該充滿希望的生活嗎?這就是作者由景物中悟到的哲理,抒發的情感,這也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這種變化也是漸進式的,逐漸進行的。王國維説,一切景語皆情語,正因為作者的思想是逐漸變化的,所以他眼中的景物也是逐漸變化的,這就是我們常説的情景交融的手法,這也是本篇散文最突出的藝術特色。

4、地壇中的景物給了作者生命的啟迪,使他堅強的活下來。除此之外還有一位偉大的母親,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母親對他默默地理解與支持,下面讓我們共同感受母愛,感受親情。

①人世間最偉大而又最無私的愛莫過於母受,本文作者的母愛有它的獨特之處,讀課文思考,母親為我做了哪些事來表現她那種獨特的愛?

明確:(打出圖片),寫盡母親的悲苦與操勞,讓我們感受到深深的母愛。

②母愛是深沉的,偉大的`,思考理解課文的兩句話,讓我們更深的理解那默默的毫不張揚的母愛。(打圖片)

①母親只是以她“艱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在暗中默默的鼓勵我勇敢活下去,找到一條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②表面上看,呼應了母親“找”我,體現了母親的關受,作者意識到處處時時都有母親的牽掛與關愛,實際上暗示了我的成長時時處處離不開母親的啟發,我走出生命的誤區,是母親心血的凝注,母親是我人生成長的摯愛,母子相依相憐,共度患難,母親與地壇已經合二為一,融為一體,也早已與我融為一體。這是一曲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愛的讚歌。

四、作者從地壇的景物中得到啟迪,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地壇是他精神的歸宿;從母親身上汲取力量,感悟親情,母親是他靈魂的守護神,從而走出自殘的陰影戰勝自我,完成了生命中一次質的飛躍。(完成板書)

這篇文章對人生的探討感悟還有很多,不是我們本節課就能解決的了的,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繼續深入領會理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