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班音樂教案8篇 "音樂活動指南:小班級創意教案,培養音樂天賦"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7W

本文將介紹一份關於小班音樂教案的內容。小班音樂教案是為幼兒園小班設計的音樂課程指導,旨在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感受力。教案涵蓋了豐富多樣的音樂活動和教學方法,幫助教師打造生動有趣的音樂課堂,既培養了幼兒的音樂素養,又促進了他們的綜合能力發展。

關於小班音樂教案8篇

第1篇

老師"小朋友你們去過動物園嗎?你都見過什麼小動物?"

老師:"大家都認識這麼多小動物啊,那我要出一個關於小動物的問題,看誰能答上來。"(第一段:老師唱:"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物鼻子長?" 幼兒答後,老師再唱:"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第二段:老師在唱"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物耳朵長?"幼兒答後,老師再唱:"耳朵長,是白兔,白兔耳朵最長。")

3、提問歌曲中都問了什麼?是怎樣回答 的;老師引導幼兒按照歌曲的節奏朗誦歌詞。

老師問,幼兒答,也可互換角色反覆進行歌唱,增強幼兒對歌詞的掌握和熟悉旋律。

關於小班音樂教案8篇

第2篇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杏樹、桃樹、梨樹都競相開放,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還帶着淡淡的甜味和清香呢!野花遍地都是,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花叢中蜜蜂正在忙着採蜜,蝴蝶們翩翩起舞。小燕子也被這迷人的春色深深吸引,從南方飛了回來,它們自由自在地飛着、唱着,是那麼地歡快,那麼地動聽!

?小燕子》這首歌曲是一首傳統經典的歌曲,旋律十分優美動聽,歌詞也比較簡單易懂,很多幼兒都聽過也會演唱。歌曲雖以燕子切入,實則要表達的是春的美,抒發的是對春天的熱愛。如何透過這優美的`旋律,簡單的歌詞,來幫助幼兒理解個卻的深層含義——春天的美麗和多姿?對此,我們進行了實踐研究,我帶領幼兒跟隨着可愛的小燕子一起去尋找、發現和感受美麗的春天。

1.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並嘗試用各種動作來表現。

2.在尋找春天的情境中,感受春天的美,萌發對春天的熱愛。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小燕子為什麼要來呢?我們再來聽聽(第二遍欣賞)

——原來小燕子覺得我們這裏的春天最美麗,它才飛來的。

——我們跟着小燕子一起去尋找春天好嗎?看看春天什麼地方很美?(欣賞幻燈,播放音樂)

——你覺得春天美嗎?哪裏最美?(着重引導幼兒用語言講述)

——從色彩、形態等方面講述,運用一些優美的詞語或句子。

——小燕子看見這麼美的春天,它會做什麼事情(動作)呢?

——請個別幼兒上前來學學小燕子飛翔的動作(根據幼兒的動作加以引導和講解,教師哼唱歌曲)

——美麗的小燕子,我們一起去找找春天吧?(播放音樂,自由表演)

——你剛才看到什麼美麗的東西了?你是怎麼做的?(請個別幼兒表演,教師提升並美化動作並哼唱歌曲)

——小燕子們,我們再去找找美麗的春天吧!(鼓勵幼兒找空地方飛翔,不要碰撞,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如:花朵、大樹等)

1.我們都知道,活動目標的制定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並在活動中分解和細化。我覺得此次活動的目標制定的還是比較恰當合理的,活動中我也能注意到把目標滲透在各個環節中,從幼兒的情感、認知和行為上給予相應的引導。

2.活動中創設的春天情境很能吸引幼兒,從幻燈的欣賞和現場實物的佈置,再加上優美的歌曲旋律,讓幼兒深深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絢爛多姿。活動中我還引導幼兒以“小燕子”這一身份去尋找、感受和表現春天的美,始終投入在這一情境中。在這種視聽結合、動靜結合的方式下,幼兒學得很輕鬆、愉悦,就像在玩一樣。

3.在幼兒用動作表現春天中美麗的事物和小燕子飛翔等動作時,我沒有及時地加以引導和提煉,而導致了幼兒兩次表演都停留在同一水平上,沒有提升。可以再進一步地引導,用語言提示或是自身的動作演示,讓幼兒的動作有所提升,也更具美感、更為豐富。

4.在後面的表演環節,幼兒的動作比較隨意,沒能聽着音樂表演。在這裏老師可以提醒幼兒聽着音樂的節奏來做動作,而不是丟棄音樂,這樣也更能讓幼兒注意到動作的優美性。

第3篇

1、組織幼兒觀察小魚遊和小魚吃食的動作,引導幼兒用雙臂來表現小魚遊。

師頭帶小魚頭飾走進活動場地,同時邊唱歌《網小魚》邊做動作。“我是一條小魚,河裏小魚遊……”,“寶貝們,你們想和我一起玩小魚的遊戲嗎?”(幼兒回答)。

師:從現在開始,我們都是小魚了,你們知道小魚是怎樣遊的.嗎?

提問:小魚都喜歡在哪裏游泳?(幼兒回答,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回答)

那我們一起去小河裏游泳,好不好?[播放音樂(一)、(二)段]。

你們聽,抓魚的人來了,他拿着一個大大的網來抓魚了[聽曲(四),感受曲四的急促和緊張]。

抓魚的人要來抓魚了,我們不能讓他把我們抓住,我們要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説出趕緊游回家,或找個地方藏起來)

第4篇

活動目標: 1、學着聽辨不同的音樂信號,能按音樂信號進行動作。 2、體驗與同伴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制小汽車、紅綠燈。 2、教學掛圖《過馬路》。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説説過馬路的經驗: ——“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 “你是怎麼過馬路的?為什麼過馬路要看好紅綠燈?” “過馬路時還有誰要看好紅綠燈?” “小司機怎樣開汽車?今天我們就來學做小司機。” (運用教學掛圖上的知識,聊聊過馬路時應該做什麼,承接下來,到小司機是怎樣開車的) 2、體驗遊戲“過馬路”: 老師手持紅綠燈,幼兒學做小司機按信號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遊戲對小班孩子來説,很有吸引力,可以增進孩子之間的團結合作。) 3、聽音樂,辨認音樂信號: 老師彈奏不同的'音樂(高音、低音),幼兒討論各代表的信號: ——“這兩個聲音有什麼不一樣?” “高、低音可以代表什麼顏色的燈呢?” 教師根據幼兒討論的傾向,決定高、低音代表不同顏色的燈。 (運用高低音來代表不同顏色的燈,孩子對這些音有了新的瞭解。) 4、遊戲——小司機: 老師彈奏劃音,幼兒探索其代表的信號: ——“這個聲音像小司機開車時的什麼動作?”(剎車) 老師交替彈奏三種音樂信號,幼兒愉快的遊戲。 (最後,嘗試性的彈奏劃音是對孩子的一種挑戰,像剎車這種聲音應該很熟悉。)

第5篇

1、讓幼兒嘗試用|×××|×××|××××|×-|這樣的節奏模仿動物的叫聲。

2、引導幼兒用自然、連貫的聲音來唱歌,鼓勵幼兒參加集體活動,萌發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小雞、小鴨、小貓、小羊、小狗、小豬圖片各一張。小雞、小鴨、小貓、小羊、小狗、小豬頭鉓各一個,擴音器一個。

“小手拍起來。我就拍起來12334,56778.請你跟我這樣做??。

2、課前熱身拍身體各部位,如:“拍拍手、拍拍手、大家拍拍手???”

3、提問: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快聽!是誰在説話呀?

1、教師先模仿小貓的聲音,讓幼兒猜是什麼小動物,然後出示小貓圖片。後面集資出示小雞、小鴨、小羊圖片。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模仿小雞、小鴨、小羊的叫聲。

3、師:今天這幾個小動物要給小朋友唱歌,你們想不想聽呀?

教師:“我愛我的小狗,小狗怎樣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幼兒唱。

我愛我的小雞,小雞怎樣叫?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我愛我的`小鴨,小鴨怎樣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我愛我的小貓,小貓怎樣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1、小朋友們聽誰在哭啊!哦,原來是小狗和小豬。教師扮演它們説話:小朋友們你都會學它們的叫聲嗎?那你們知道我們怎麼叫的嗎?然後讓小朋友學小狗和小豬的叫聲。

2、教師引導幼兒創編歌曲,加入小狗和小豬的叫聲。然後和幼兒一起完整地唱完所有小動物叫聲。

4、教師出示小雞、小鴨、小狗等小動物的頭飾,並把它們分發給上台的幼兒,讓他們排成一排,教師指着哪一名幼兒,就讓台下的小朋友説出他頭戴的是什麼小動物?是怎樣叫的?最後唱出相應的叫聲。

5、小朋友們今天表現得真棒!學會了這麼多小動物的叫聲,來,表揚一下自己。

小朋友,你們還想學其他小動物的叫聲嗎?比如小青蛙,你們可以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我想小朋友一定累了,休息一下吧,小花貓要睡覺。

第6篇

這是很基礎的樂理知識,讓幼兒從國小習一些樂理知識,也是為他們日後開展各種音樂活動做準備。如果老師只是單純地講解就會違背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變成知識的灌輸。所以,我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遊戲,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師幼互動,促使幼兒對樂理知識有所認識。

1、複習音樂律動《小貓你別吵》。要求表演整齊、生動。

2、通過遊戲讓幼兒知道聲音有高有低,學習高低的相對概念。正確區分出聲音的高低。

5、讓幼兒體驗互相幫助,共同合作的樂趣,培養幼兒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情景:兩幼兒爭執,教師上前詢問,知道他們在比誰唱歌好聽,教師要求幼兒比一比。

內容2:複習音樂律動《小貓你別吵》。要求表演整齊、生動。

1、利用身邊熟悉的東西作比較,初步瞭解高低的.相對概念。

1、上行和下行看圖譜,從音符在圖譜中的走向直觀瞭解上行和下行。

2、旋律用線條將旋律表示出來,使之變成看得見得旋律。

第7篇

2.嘗試和同伴一起參加音樂活動,體會共同表演的樂趣。

重點是引導幼兒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根據歌詞的內容來表現歌曲。難點是讓幼兒嘗試和同伴一起表演,體會其中的樂趣。

小班的幼兒由於年齡較小,因此他們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獨自玩、獨自表演是常常可以看見的。再加上-個寒假剛剛度過,孩子們彼此之間又有了陌生的感覺。這時候讓他們和同伴共同地表演節目.能夠幫助他們增進熟悉感。再者“拉拉勾”這首歌旋律簡單,歌詞也淺顯易懂很適合小班幼兒表演,幼兒只需根據歌詞很容易地就表現出來。

教師可按排幼兒在角落裏或者在其他時間裏反覆聽賞這首歌曲,鼓勵幼兒在聽賞過程中同時做各種動作。

注: 小班幼兒對曾感知過的歌曲是感興趣的,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跟着歌詞“你呀,我呀”地做做動作,教師應認可幼兒的“情不自禁”。

(1)讓幼兒在聽賞歌曲、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嘗試兩個朋友一起表演,在角落裏教師應反覆播放音樂,鼓勵幼兒參與表演。

注:在角落裏這一內容可按排兩至三週,最理想的`是能讓每個幼兒都來參加過。

(2)設立一個“小舞台”。每次在角落遊戲結束後讓幾對幼兒上台來表演。教師既要點評他們兩個特有的表演動作讓大家來學一學,更要點評共同表演的樂趣,教師可問:“你們兩個一起表演高興嗎?”以此來鼓勵每一個幼兒去大膽嘗試。

注:小班幼兒的表演帶有很大程度的模仿性,昨天老師點評的某一個動作很可能是明天所有孩子的“仿效產物”,因此善於發現幼兒的創造性,善於挖掘幼兒的閃光點,是教師保持幼兒“創作高潮”的有力武器。教師要利用每一點的“閃光點”來鼓勵幼兒的積極性,從中體會兩個朋友共同表演的樂趣。

(1)全體活動中組織幼兒大膽表現自己和同伴的合作,應對每一對幼兒的表演予以肯定。

(2)兩位教師利用“山羊劇團”的表演來展示教師的合作,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表演興趣,引導幼兒和教師共同參與表現。

注:可以允許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要應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 。

第8篇

根據兒歌的特點,活動的重難點定位在幼兒理解兒歌內容並能用不同的音調朗誦兒歌,對小班教案《太陽和月亮》的改良。仿編兒歌不是本活動的重點,但可以讓幼兒替換部分內容,初步體驗仿編的快樂。

1.理解兒歌內容及其描繪的畫面。感受白天的'熱鬧與夜晚的寧靜,嘗試用合適的音調和動作朗誦並表演。

2.嘗試替換兒歌中的部分內容,較完整地表達“太陽出來了,×××醒來了”“月亮出來了。×××睡着了”。

師:白天,我們都在幹什麼?夜晚,我們又在於什麼?(教師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白天是熱鬧的,夜晚是安靜的。)

1.教師有感情地完整朗誦一遍兒歌,幫助幼兒初步感知兒歌的內容。

師:老師帶來了一首兒歌,請你們仔細地聽一聽兒歌裏都説了些什麼,幼教之友《對小班教案《太陽和月亮》的改良》。

(教師朗誦第一段時節奏稍快,朗誦第二段時節奏舒緩。)

2.結台課件.教師朗誦第二遍兒歌,幫助幼兒理解畫面內容。

1.太陽出來了,誰醒來了?白天是怎樣的?(教師用兒歌中的語言歸納幼兒的回答,強調“白天真熱鬧”,並出示課件中白天的全景圖。)

2.月亮出來了,誰睡着了?夜晚是怎樣的?(教師用兒歌中的語言歸納幼兒的回答,強調“夜晚靜悄悄”,並出示課件中夜晚的全景圖。)

3.教師出示白天和夜晚的對比圖,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白天的熱鬧和夜晚的安靜。

5.教師播放課件,幼兒和教師 一起邊看畫面邊朗誦。

7.教師根據兒歌中的角色將幼兒分成若干組.引導幼兒朗誦兒歌,重點嘗試用不同音調錶現白天和夜晚。

1.白天,太陽出來了,除了小兔、小狗醒來了,還有誰也會醒來? (提醒幼兒完整表達“太陽出來了,×××醒來了”。)

2.夜晚,月亮出來了,小花、小草睡着了。還有誰也會睡着?(提醒幼兒完整表達“月亮出來了,×××睡着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