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教案8篇 如何通過《聲聲慢》教育學生文學鑑賞能力及語文表達能力的提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81K

本教案以唐代著名詞人李清照的《聲聲慢》為素材,通過閲讀、分析和理解詞意,幫助學生提高詞語運用和中文閲讀能力,同時也讓學生更深入地瞭解中國古典文學。

《聲聲慢》教案8篇 如何通過《聲聲慢》教育學生文學鑑賞能力及語文表達能力的提升

第1篇

?二泉映月》是我國一首著名的民樂,使瞎子阿炳通過如怨如訴的二胡聲演繹的人世間的悲涼。我自己靜而聽之,莫不為之動容!這是用音樂表達悲愁的經典。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用血淚和着文字表達愁苦的文學經典《聲聲慢》(板書)

李清照,字漱玉,號易安居士,出東濟南人、宋代婉約派人的代表之一。父親李格非是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專家,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閨中的生活情趣和大自然風光,風格清新明麗(板書)。後期多反映戰亂痛苦的生活,風格沉鬱悽愴(板書)。

?聲聲慢》是她在遭受國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丟失殆盡,嚐遍顛沛流離的苦痛後所作,是李清照後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三、根據自己的理解用適當的語調吟讀詞作。(再次打開“二泉映月”做背景音樂)

1、全體男同學朗誦詞作,女同學細聽,挑他們讀得不準確的'地方。

2、女同學齊讀,請輕聲而滿蓄李清照的傷痛情感(女聲在“二泉映月”背景音樂下瀰漫了整個教室)

3、師總結:我特別注意的是所有的同學讀書時的表情,知道好多同學感受到了李清照的種種苦痛!最好的是把自己換位成李清照,去用語言表達那無盡的傷痛!

四、請説出自己最有感觸地方(要落實到字詞)。要求同學用清晰的語言表達!

明確:天氣、淡酒、秋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板書)

明確:1、“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在一個寒冷的夜晚,詞人獨自一人守着窗口,寒風不停的襲來,喝了好幾杯酒,卻仍抵擋不住寒風,身上很冷,總覺得這酒很淡,酒性不烈!實際上不是酒不烈,只是詞人的憂愁太濃,愁得用酒都無法消除,所以才感到這酒是很清淡!詞人的愁苦就是再濃的酒也不能讓她從中解脱出來啊,愁比酒濃得太多了!這裏的什麼字讓我們感受深刻?“淡”

2、“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雁過也”這句話,不僅寫得有形,而且有聲,渲染出了一各哀哀欲絕的悽苦氛圍,讓我們彷彿與作者一同聽到了長空中那南飛雁一聲聲淒厲的哀鳴。這哀鳴,聽來猶如杜鵑啼血,讓人心痛,心酸、心碎!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急風、淡酒、愁緒難消的情景中,它們的摹然闖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無空谷足音之感。但這感,不是喜,卻是“傷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詞人亦是北人,避難南下,似乎是“舊時相識”。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卻只能客寄江南,“舊時相識”在異鄉相逢,使得這種種情債彙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詞人的天涯淪落之感。

3、過片“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這三句話直承上文。

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仰望則天空過雁,俯視則滿地殘花。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紛紛,堆積了一地,花都憔悴了,菊花雖然曾經開得極其茂盛,甚至在枝頭堆積起來,然而,現在卻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開時搞來戴在頭上,而今,誰又有這種興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孤苦飄零的晚境,正是愁上加愁。急風欺人,淡酒無用,雁逢舊識,菊惹新愁。

4、“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主要寫聲音,以聲襯情,尤其是“點點滴滴”一語,極富“頓挫悽絕”感。當作者正在為落花惋惜、為自己憂苦之時,偏偏又下起了雨;雨打在梧桐葉上,啪啪地響着,一直到黃昏都沒有停止。這雨點雖然是打在梧桐葉上,可在悽苦的作者聽來卻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聲聲,是那麼強烈,它敲擊着、震憾着作者的心扉,簡直讓作者不能自抑!

五、除了描寫景物的詞句外,還有哪些句子能體現出作者的情感?

詞一開頭就讓人心不寧,景亦冷,情悽苦,種種情緒瀰漫開來。起首三句比較形象,七組十四個疊字,猶如信手拈來,看似平平淡淡,實則顯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字無一愁字,卻寫得字字含愁,聲聲是愁,造成了一種如泣如訴的音韻效果。今天的我們抓住文字感受到了作者當時的心態!

明確:此詞於篇末托出一個“愁”字,這種愁遠非李清照前期詞中那種輕淡的春愁、離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國之痛,孀居之悲,淪落之苦,而顯得格外厚重。全詞除結句一語道破外,都沒有直接説愁,而是從刻畫冷清蕭索的環境來烘托慘慘悲切的心境。無論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氣,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風,天上的過雁,滿地的黃花,窗外的梧桐和黃昏的細雨,無一不是生愁助愁牽愁的,簡直是觸處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

師:(打開“二泉映月”音樂)讓我來隨着音樂給大家朗讀一遍這首詞,大家最好是半閉着眼去到李清照那個淒涼的感受中。細細體會人世間的悲涼.

六、合作探究:言有盡而意無窮,這是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請在文中任選一個你印象最深的場景,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把詞人形象描繪出來。注意“愁”的細膩勾畫)

堪稱千古絕唱的《聲聲慢》,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一個女詞人,經歷了戰亂離散,終於因着詩詞,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她作為女詞人的代表,給森然的中國詩壇帶來了幾多水氣,幾多温馨,以其特有的女性氣息感染着無數後人。讓我們記住這位個性鮮明、超越塵俗的女性,記信這位別開生面的獨創性作家----李清照。

《聲聲慢》教案8篇 如何通過《聲聲慢》教育學生文學鑑賞能力及語文表達能力的提升 第2張

第2篇

?聲聲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悽苦情,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當時,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難的過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丟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嚐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作者寫下了《聲聲慢》這首詞,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詞風深沉凝重、哀婉悽苦,一改前期詞作的開朗明快。

以猜字謎方式導入。“風起了,葉落了,心碎了”,(愁板書)(聰明!)秋天的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發愁,敏感一點的同學難免有時候會見月傷心,聽風落淚。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一位將愁字寫絕了的女詞人李清照的《聲聲慢》。

在中國的詞壇上,有一位才情出眾的女詞人,她的詞作哀婉悽,美打動了無數後人,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婉約詞中的傑作《聲聲慢》。

李清照,字漱玉,號易安居士,出東濟南人、宋代婉約派人的代表之??

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李清照嗎?(請一個學生)國中學過她的詞嗎?能背出來給大家聽聽嗎?忘了,沒關係,我們一起回憶一起背好嗎?背得真好。背得很整齊。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詞作,詞風還是比較婉約清麗。但是到了後期她經歷了國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後,詞風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晚年的的李清照無兒無女,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守着一個孤清的寂寞小院過日子。又是一年秋風起,秋葉落,她一個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葉黃花中,寫下了這首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聲聲慢》

補充介紹:李清照出身於書香門第,良好寬鬆的家庭教育環境,使她出落成為一個外美如花,內秀如蘭的才女。十九歲嫁給宰相之子趙明誠,夫妻兩人志趣相投,琴瑟和諧,經常一起踏雪尋梅,插花折柳,共同收集金石古玩、題詩作畫,堪稱神仙眷侶。但是好景不長,公元1127年,金人南侵,高宗皇帝趙構倉皇南逃,李清照夫婦也跟隨着南下,一路歷經戰亂。不久深愛他的丈夫趙明誠病逝離開了她,她又被誣陷通敵買國,一個失去丈夫的弱女子,在這種情況下能怎麼辦?她只能終日悽悽惶惶急急忙忙的追趕着那個南宋小朝廷。在流離失所之中在戰亂之中在匆忙之中,她與丈夫多年收集的視如生命的金石古玩也大部丟失了,多少痛,多少傷啊。在心灰意冷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她答應了當時一個財政部長求婚,帶著名節被毀的恥辱,只想晚年能過一些平靜安定的'生活。誰知這個人,卻是個衣冠君子,娶李清照只是為了得到她身邊尚存的金石古玩,一到手就撕下文人的面紗,對李清照拳打腳踢。李清照冒着牢獄之災,解除樂這段痛苦的婚姻。晚年的的李清照無兒無女,只能一個人孤苦伶仃住在杭州城裏的一個孤清的小院過日子。名滿天下的一代才女競淪落到這樣的田地。

所作詞,前期多寫閨中的生活情趣和大自然風光,風格清新明麗(板書)。後期多反映戰亂痛苦的生活,風格沉鬱悽愴(板書)。

?聲聲慢》是她在遭受國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丟失殆盡,嚐遍顛沛流離的苦痛後所作,是李清照後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三、根據自己的理解用適當的語調吟讀詞作。

1、全體男同學朗誦詞作,女同學細聽,挑他們讀得不準確的地方。

2、女同學齊讀,請輕聲而滿蓄李清照的傷痛情感(女聲在“二泉映月”背景音樂下瀰漫了整個教室)

3、師總結:我特別注意的是所有的同學讀書時的表情,知道好多同學感受到了李清照的種種苦痛!最好的是把自己換位成李清照,去用語言表達那無盡的傷痛!

四、請説出自己最有感觸地方(要落實到字詞)。要求同學用清晰的語言表達!

明確:天氣、淡酒、秋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板書)

明確:1、淡酒“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在一個寒冷的夜晚,詞人獨自一人守着窗口,寒風不停的襲來,喝了好幾杯酒,卻仍抵擋不住寒風,身上很冷,總覺得這酒很淡,酒性不烈!實際上不是酒不烈,只是詞人的憂愁太濃,愁得用酒都無法消除,所以才感到這酒是很清淡!詞人的愁苦就是再濃的酒也不能讓她從中解脱出來啊,愁比酒濃得太多了!這裏的什麼字讓我們感受深刻?“淡” 自古以來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舉出幾句嗎?(學生舉出自己所知道的有關酒的詩句。)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看來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

第3篇

2.結合詞句,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方面解讀詞人愁情。

3.探尋詞人苦悶、複雜的精神世界,準確把握“愁”之內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愁,仕途失意壯志難酬,兩地相思離愁別緒,愁是我國古代文化風景中淒涼的一角。李煜的愁是“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賀鑄的愁是“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崔鶯鶯的愁是“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那麼,作為詞壇愁將的李清照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她的詞——《聲聲慢》。

1、作家作品簡介。 ——明確:時代背景,突出“國破家亡夫死”這一悲慘命運。

﹙古詩詞十分重視字句的錘鍊,常有“詩眼” “詞眼”之説。“眼”傳神之所,“詞眼”是最能體現作者內心情感的字、詞或句子,請找出本詞的“詞眼”。﹚——明確:詞眼是:“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明確: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後人評價“自然貼切”,“無斧鑿痕”,簡直成了她個人的專有品牌,彪炳於文學史,空前絕後,沒有任何人敢於企及”﹚

從人物描寫的角度感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意藴。

——明確:﹙希望找到什麼來寄託自己的空虛寂寞,結果不但無獲,一種孤寂清冷的氣氛襲來,反而感到淒涼憂戚。這句話放在開頭,奠定詞的感情基調。﹚

追問:聯繫所學詩文,説説疊字(詞)有何修辭作用?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迷惘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5)在這些間接寫愁的詞句中,選擇了典型意象,聯繫所學詩文,説説詞人是如何通過意象來抒發心中的哀愁的?

——引導:無法消愁。有詩為證“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引導:觸目傷懷。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詞人是北方人,避難南下,於是雁成了舊相識。雁可以重新回到北方,此人卻只能客居江南,國破家亡之苦。丈夫亡故,曾為她和丈夫傳遞相思的大雁依舊,收信的丈夫卻不在人世,睹物思人,不禁傷心。

——引導:倍感孤單,李清照有用黃花裝點案頭的習慣。丈夫趙明誠也常將菊花簪在她的'發間。而今,物是人非,只能認黃花凋零。看到花的憔悴,推物及人,愁上加愁。

追問四:結合詞句“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兒”?

——引導:獨守淒涼。白日如夜,那長夜就更難熬。這就傳遞出詞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6)小結。這一系列的意象都是最能體現愁思、愁緒的意象。作者將它們疊加起來,就將愁情推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明確: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是和着血淚寫下的千古絕唱。

——明確:首先,疊字的運用。全詞首句即連下十四個疊字,質樸清新,自然流暢,卻準確地反映出詞人的孤單與悽清、沉痛與心酸、憂鬱與愁悶,表達了詞人所處的環境和心理狀態。

其次是借景聲情,寓情於景。將自己傷感,悽苦的愁緒融入到了對淡酒、飛雁、黃花、細雨等這些蕭瑟慘淡的意象的描寫之中。用哀景引發愁,在哀景中藴蓄愁,以哀景來烘托愁。充分表現出詞人傑出的藝術才華。

根據所學知識,比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詞作家表現“愁緒”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義。

第4篇

李清照的《聲聲慢》屬於蘇教版必修四“筆落驚風雨”這一模塊。《聲聲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悽苦情,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當時,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難的過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丟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嚐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作者寫下了《聲聲慢》這首詞,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詞風深沉凝重、哀婉悽苦,一改前期詞作的`開朗明快。

2、理解這首詞巧妙的鋪敍手法,藉助意象抒發思想感情。

2、在誦讀、品味得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鑑賞能力。

在詞的藝術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淨化自己的心靈,培養豐富的情感。

2、體會李清照這首詞所表現出來的藝術風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1、高一學生對宋詞有了一定了解,也具備了一定的詩詞鑑賞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對宋詞也有一定的興趣,願意學習詩詞。

2、學生對學習詩詞缺少自信心,一般老師講什麼他們就聽什麼,並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豈不知詩歌鑑賞有非大的個性差異,需要學習者認真品味、欣賞。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文本,爭取熟讀成誦;蒐集材料進一步瞭解李清照。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有了針對性。

聽我國的著名民樂《二泉映月》,創設詩歌學習的氛圍。

教師:其實對李清照我們並不陌生,在國中時我們曾學過她的詞,能回憶一下嗎?

教師:誰來給我們介紹一下李清照呢?(點一名學生回答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早期生活優越,婚姻美滿。父親為當時著名學者,丈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李清照和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侵後,他們夫妻流域南方,不久趙明誠病死,接着書畫、金石盡失,李清照境遇孤苦。她同南渡流亡的難民一樣,始終無安身之所,過者動盪無定的生活,最後在顛沛流離中死於杭州。

要求:找出全詞中表現作者心境的一個詞——“愁”(板書:愁)

教師:我在讀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味兒?語調和語速怎樣?

(1)、教師:請同學們劃出整首詞直接抒情的句子。

這三句十四個字被譽為“千古創格”、“絕世奇文”,你贊同嗎?

① 、連用七組疊詞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的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徘徊低迷,婉轉悽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

第5篇

3、培養熱愛古典詩詞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愛情之尊。無論對待政事、學業還是愛情、婚姻,她決不隨波,決不湊合,這就難免有了超越時空的孤獨和無法解脱的悲哀。她揹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國難、家難、婚難和學業之難於一身,凡封建專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衝突、磨難都折射在她那如黃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鬆前照,清泉石上流”。

這段文字寫的是宋代婉約派女詞人李清照,本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探討她的代表作《聲聲慢》,一起走進這位“亂世中的美神”。

對於作者,樑衡用“亂世中的美神”來界定,那麼何謂“亂世”?又何謂“美神”呢?“亂世”是指金兵入侵、國土淪喪、家破夫亡、人民流離失所、朝廷腐敗無能。“美神”指李清照在詩詞、詞論、史學、金石學以及其人格方面的突出表現。郭沫若在濟南趵突泉公園中的李清照紀念堂中題有對聯,可以顯示其藝術女神的風采:“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裏,文采有後主遺風。”“後主”指的是南唐後主李煜,詞風婉約,有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清照的《聲聲慢》,也是寫“愁”的'經典作品,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詞。

1、學生結合註釋自讀,要求揣摩語調,讀準字音。老師最後明確本詞的感情基調是悲苦愁絕的,朗讀時應用舒緩、低沉的語調。

2、聽課文朗讀,並在心中默讀,把握節奏,感受詞作的音樂美。

3、部分學生朗讀,請全班女同學齊讀課文,把對女詞人感情的體會融入到朗讀中去。

首先進行學情調查:同學們對本詞有哪些閲讀期待,想要學習哪些內容,掌握哪些知識。隨後出示問題,讓學生採用研讀的方式分組合作學習,探究以下問題。

1、本詞的主旨句是什麼?在詞中是通過哪些方面表現的?

學生回答後由老師明確:本詞的主旨句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在詩中有如下表現:

①用“尋尋覓覓”這一動作行為表現愁情。這三句共十四個疊字,無一愁字,卻寫得字字含愁。在經受了國破家亡、夫喪等打擊後,詩人內心極為哀愁,再加一人孤處,更是百無聊賴,空虛鬱悶,只有在漫無目的的尋覓中找回一些温馨的回憶,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的冷清而內心則充滿慘慼。開頭三句,由淺入深,文情並茂地描寫出女主人公寂苦無告的淒涼心境。

②“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天氣的忽暖忽冷,變化多端,亦暗示時局的紛亂,讓人難以適應,更讓詩人有説不出的苦悶和憂愁,進而抒發自己內心難以平靜的心情。

“淡酒/急風”:並非酒淡,而是愁濃,酒力壓不住心愁;借酒澆愁,而大風砭骨,又讓詩人意緒全無。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愁腸愁更愁。一個“淡”字突出作者晚年的淒涼,心境的悽苦。

“雁”:秋天大雁由北往南遷徙,李清照南下避難,故覺得大雁是舊相識,而自己卻漂流困頓,寄寓他鄉。以前尚可鴻雁傳書,現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萬語,也無人可託,無處可傳,從而抒發對家鄉的懷念。

“黃花”:詩人任憑黃花盛開,此時也無心攀摘,甚至讓菊花在枝頭堆積,直至凋落。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來賞花,而今誰又有這興趣呢?看到花的憔悴,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顏,淒涼的心境與殘秋敗花融為一體,更是愁上加愁。

“梧桐/細雨”:這些是惹人愁思的意象。窗前的梧桐樹又飄下了幾片枯葉,好不容易到黃昏,偏巧這時又下起了淅瀝的小雨,滴滴答答的雨聲,對於傷心的詩人來説,不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葉上,也彷彿敲在那顆破碎的心上。

①運用疊詞,開頭連用了十四個疊字,用法大膽新奇,工整得體,寫出了由於尋而未得所引起的無限的悽苦憂傷之情。

②直抒胸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③借景抒情:“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淡酒”“急風”“雁”“黃花”“梧桐”“細雨”等意像來委婉地表達詩人的愁情。

學生回答後由老師明確:一位孤獨、寂寞而又愁緒滿懷的漂泊者形象。

根據學生學情的不同,讓學生再回讀詩文,鼓勵他們去發現新的問題,提出後由大家分析、探究、解決。

法國詩人克洛岱將李清照的《聲聲慢》作了改寫,標題也換成了《絕望》,閲讀這首詩,比較兩首詩在抒情的方式上的不同。

?聲聲慢》較為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多借事借景抒情,講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講究意象的選擇,含蓄藴藉。

李清照是因為那首著名的《聲聲慢》被人們所記住的。那是一種淒冷的美,特別是那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簡直成了她個人的專有品牌,彪炳於文學史,空前絕後,沒有任何人敢於企及。於是,她便被當作了愁的化身。當我們穿過歷史的塵煙咀嚼她的愁情時,才發現在中國三千年的古代文學史中,特立獨行,登峯造極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對她的解讀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今天我們面對的是一位偉大的卻又讓人述説不盡的藝術女神,我們在對《聲聲慢》這首詩的學習中瞭解了她的痛苦和悲傷,也懂得了她的美麗與愁情!

收集有關寫“愁”的詩句,並體會這些詩句的不同之處。

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3、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醉花陰》)

5、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6、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7、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8、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毛澤東《虞美人》)

第6篇

教學目標:1、瞭解李清照及婉約派 2、朗讀 3、理解該詞,體驗情感

導入: 人字是一個象形字,演變到今天,你們猜想為什麼會上尖下大?(學生言説 )

其實對人的認識,古人達到很深的高度,老子有過“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認識;《易經》把“三才”作為其結構的框架,而“三才”就是指天地人。人處於天地之間,與天地息息相關。現在我們要從課文讀一個活在北宋南宋之間的李清照,該如何解讀? (學生言説 ) (教師總結)我們就圍繞“天、地、人 ”三個字學習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慢詞《聲聲慢》。

1、人的活動 尋尋覓覓 三杯兩盞淡酒 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

2、人的所感 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最難將息 怎敵 正傷心 獨 怎一個愁字了得

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和着血淚寫下的千古絕唱

1、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觸景生情)

2、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移情入景)

3、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寓情於景)

參考:用酒消愁是不頂事的.,只能更增愁苦。“雁過也三句,是説南來秋雁飛過的時候,正好託它帶信,可是丈夫已死,這信寄給誰?想想只有傷心”。再一看,這隻雁原來是曾經替她給丈夫帶過信的舊時相識,這就叫她更難過了。

“憔悴損”是指黃花而言,還是指人而言?正確的解釋是指人。“黃花堆積”即菊花盛開,自己由於憂傷愁苦而憔悴瘦損,無心摘花。

從“守着窗兒”以下,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極,比“尋尋覓覓”三句更深一層。“獨自怎生得黑”,弦外之音好象老天有意不肯黑下來,使人更為熬煎、難過。特別是聽到“點點滴滴”的梧桐雨,“這次第”即這一連串的情景(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只用一個“愁”字怎能概括得盡。

1、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市)人。南宋女詞人。著名學者李格非之女。十八歲時,與宰相趙挺之子趙明誠結婚,生活安適美滿。他們以詩詞互相唱和,並共同整理、收藏書畫、金石。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宋室南渡後,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誠病逝。金兵南下,她隻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晚年境遇更加孤寂悽苦。

寫完(金石錄(三十卷)宋祕閣修撰,知湖州事,東武趙明誠撰)後,叫丫環把酒和菜上好,文房四寶預備好,擺到院子裏菊花畦邊。李清照披了件外衣,把素箋用鎮紙壓着,端起酒杯,前塵往事,驀地升上心頭,她接過把三杯酒傾在地上,説道:“明誠,我們夫妻慘淡經營幾十年的金石書畫,一毀於戰火,再毀於盜寇,如今已所剩無幾了。今後,我活一日,便與這些書畫廝守一日,你就放心吧!也許,那些被毀的書畫,是你在冥冥中有知,斤斤愛惜,不肯讓它留在人間吧!如果是那樣,我也就心安了……。”然後回屋寫起金石錄後序來,在金石錄後序中她最後寫道:

“嗚呼!餘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了,人得之,又胡足道!”寫完這篇後記,已是黃昏時分,她獨自倚着窗兒,恰見一羣歸雁,掠過長空:一隻孤雁,遠遠尾隨在後。不多時,淅淅瀝瀝,又下起小雨來,無限孤寂、悲悽、痛楚,抑鬱之情從心頭湧出,她急步走向案前,奮筆疾書,寫下《聲聲慢(尋尋覓覓)》。

首句連下七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傷三層遞進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曾申説其婉妙:「中心無定,如有所失,故曰『尋尋覓覓』。房櫳寂靜,空牀無人,故曰『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六字,更深一層,寫孤獨之苦況,愈難為懷。」

下半闋又用「點點滴滴」兩組迭字,贏得歷代讀者無比讚歎。有認為創意出奇者,有認為情景婉絕者。或以為工於鍛鍊,出奇勝格;或以為造句新警,絕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或以為公孫大娘舞劍器手,或以為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其中,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的論説,最能傳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層次;二也,妙在曲盡思婦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尋尋』;尋尋之未見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覓覓』;覓者,尋而又細察之也。覓覓之終未有得,是良人真個去矣,閨闥之內,漸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內也。繼而『清清』,清清,內也,非復外矣。又繼之以『悽悽』,冷清漸蹙而凝於心。又繼之以『慘慘』,凝於心而心不堪任。故終之以『慼慼』也,則腸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寫來,自疑而信,由淺入深,何等層次,幾多細膩!不然,將求迭字之巧,必貽堆砌之譏,一涉堆砌,則迭字不足雲巧矣。故覓覓不可改在尋尋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慼慼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兒能有之,此等筆墨,惟女兒能出之。」

第7篇

?學法指導】自主學習(誦讀研讀賞析品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師點撥

李清照:(1084---約1151年),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人(今屬山東濟南人)。父親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丈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丈夫共同致力於書畫金苦石的蒐集整理。靖康之變,北方淪陷,丈夫輾轉下江南,後趙明誠病死,她過着悲苦孤獨的晚年生活。晚年的李清照無兒無女,孑身一人,始終居無定所,飽嘗了顛沛之苦,亡國之恨,喪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後在杭州悽然死去,確切死期竟無人知曉,足見清照晚年之孤獨淒涼。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她的創作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南渡前:描寫少女、少婦時期的生活閒愁、離愁--清麗婉轉。

南渡後:反映戰亂痛苦生活,感時傷懷,懷舊思鄉,表現思夫、思國、思鄉濃愁、哀愁--沉鬱淒涼

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詞》《李清照集校注》輯本傳世。

這是李清照晚年詞作,詞人描寫在殘秋的所見所聞所感來充分展示她所處的冷清悲涼的環境氣氛及其飽經家破國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內心世界(或者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情)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請用一個字概括本文的內容---------------------------------------------

2.詞中哪一句最能表現詞人的心緒?---------------------------------------------

第8篇

李清照:(1084-約1151)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親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丈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丈夫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靖康之變,北方淪陷,夫婦輾轉下江南。後趙明誠病死,她過着悲苦孤獨的晚年生活。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歎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詞》《李清照集校注》輯本傳世。

結合作者生平創作概況,回憶國中所學的前後期詞作創作風貌。

再借由現代作家樑衡的話引出李清照後世影響的評判: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愛情之尊。無論對待政事、學業還是愛情、婚姻,她決不隨波,決不湊合,這就難免有了超越時空的孤獨和無法解脱的悲哀。她揹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國難、家難、婚難和學業之難於一身,凡封建專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衝突、磨難都折射在她那如黃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鬆前照,清泉石上流”。

因其詞作風貌對後世影響較大,所以後人建造了李清照紀念堂,引出一幅對聯:

解釋對聯,説明李清照詞作雖然以白描著稱,但是依然有些殘留宋代口語痕跡現代人理解起來還是有些困難,所以要解決基本字詞。

1.學生結合幻燈片,要求揣摩語調,讀準字音。老師最後明確本詞的感情基調是悲苦愁絕的,朗讀時應用舒緩、低沉的語調。

2.部分學生朗讀,把對女詞人感情的體會融入到朗讀中去。

3.聽教師朗讀,並在心中默讀,把握節奏,感受詞作的音樂美。

教師明確:意象,作品中帶有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詩歌通過意象表達情愁,這首詞通過哪些意象展現她的愁?

“淡酒/急風”:並非酒淡,而是愁濃,酒力壓不住心愁;借酒澆愁,而大風砭骨,又讓詩人意緒全無。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愁腸愁更愁。一個“淡”字突出作者晚年的淒涼,心境的悽苦。

“雁”:秋天大雁由北往南遷徙,李清照南下避難,故覺得大雁是舊相識,而自己卻漂流困頓,寄寓他鄉。以前尚可鴻雁傳書,現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萬語,也無人可託,無處可傳,從而抒發對家鄉的懷念。

“黃花”:詩人任憑黃花盛開,此時也無心攀摘,甚至讓菊花在枝頭堆積,直至凋落。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來賞花,而今誰又有這興趣呢?看到花的憔悴,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顏,淒涼的心境與殘秋敗花融為一體,更是愁上加愁。

“梧桐/細雨”:這些是惹人愁思的意象。窗前的梧桐樹又飄下了幾片枯葉,好不容易到黃昏,偏巧這時又下起了淅瀝的小雨,滴滴答答的雨聲,對於傷心的詩人來説,不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葉上,也彷彿敲在那顆破碎的心上。

這堂課中心把握基本到位,但是學生活動少,講話太多。教學結構上,開頭太多,且幻燈片轉換太快,對具體詞句的分析太少,沒有落實到具體句子上,使得整堂課顯得有些漂浮。總體説來,新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沒有很好的貫徹,今後尚待改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