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裏的中國》的觀後感4篇 感悟古人智慧丨讀《典籍裏的中國》有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W

近日,筆者觀看了一檔名為《典籍裏的中國》的紀錄片,深感受益匪淺。該片以古代中國典籍為主線,從不同角度、多個領域展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觀看完畢後,筆者深深地對傳統文化及其傳承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思考。以下是筆者對此的觀後感

《典籍裏的中國》的觀後感4篇 感悟古人智慧丨讀《典籍裏的中國》有感

第1篇

今天很有幸觀看了《典籍裏的中國》這套文化綜藝節目。在這個節目裏,讓我更好地瞭解到了中國的典籍《尚書》。以前在學生時代就聽説過這部經典,説實話自己對裏面的內容知之甚少。今天這檔節目讓我這個普通人更好地瞭解了一些經典知識和故事。

節目通過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我看到了兩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樣用生命守護《尚書》的。伏生護書,傳書的故事讓我感動的流淚了。這一幕讓我感受到了古人對經典的守護與傳承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

這種視書如生命,守書傳書的故事在激勵着每一箇中國人。正是這種精神,才使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有機會讀懂,感悟經典裏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經典裏只有短短几句話,裏面藴含着的智慧卻是震撼的。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來了,感人的畫面更易讓人體會其中的智慧。《禹貢》讓我看到禹劃九州,華夏九州第一次讓我能誦出。分別是:冀州,兗州,揚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荊州。

?牧野宣誓》中的稱爾戈,比爾幹,立爾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話卻藴含着治政理國的大智慧。戲劇演員們通過故事的演繹讓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書》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構建了華夏文明最早的知識體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讀。

我們都知道典籍不易讀懂,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這個節目最大的亮點就是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這種創新使典籍人人可讀,真正做到了文化的傳承。節目中主持人穿越歷史,以拜見伏生為主線,講述了尚書幾經波折最後被保存下來,而且還薪火相傳的故事。這也展現了中華文明的聲聲不息。這樣的節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會作為鐵桿粉絲繼續關注下去,因為學習經典可以追本溯源,繼往開來。

《典籍裏的中國》的觀後感4篇 感悟古人智慧丨讀《典籍裏的中國》有感 第2張

第2篇

“中華文化五千年,煌煌鉅著隨處見,春秋戰國有孔孟,百花爭鳴巨人間,漢賦唐詩廣流傳,宋詞元曲非等閒,明清小説人知曉,現代文藝領風騷!”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寫照。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多人對傳統文化缺不甚瞭解,文化的傳承岌岌可危。

但《典籍裏的中國》的出現卻解決了這個問題。出色的選角,獨特的演繹方式,有趣的故事……都在增添趣味的同時,給予我們以文化的滋養。在第一期,節目以古今對話、時空轉換的方式,讓《尚書》這部傳統文化經典進入大眾視野。

從前我只是知道禹是夏朝的第一個王,知道大禹治水,知道三過家門而不入。卻不知他還劃定了九州。

從前我只知道周武王伐紂建立夏朝,卻不知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不知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從前我只知道中國是中國,卻不知“中國”這個詞是從《尚書》中來,不知伏生一生護書傳書,以不負先人。

在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寧與伏生這樣一番對話,讓觀眾們心潮澎湃:“華夏為何一體?”“自古就是一體。”我不禁淚目,是啊,華夏自古就是一體。中國的大地和中華民族的靈魂早已緊密的結合,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再只是原來的模樣,而有着歷史的意藴和先人的足跡。悠悠千年,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朝代如何更迭,對於“根”的追尋都不會改變,它們牢牢地刻印在中華民族的血肉之中,不會改變。

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鑑今。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這個節目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使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使典籍人人可讀,使每一個人都能知道,瞭解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而不再只是囫圇吞棗。

“傳統文化播神州,華夏文明永流傳。”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做到像屈原所説的那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3篇

讀《天工開物》有感偶然的在購物中,選中一本歷史課中背過書名的書,《天工開物》。本是隨意的買來翻翻,但開卷之後,讚歎不已。實在沒有想到,我國在明代,就有這樣的科技著作。

?天工開物》,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我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在理學佔據文化領域的統治地位的當時,《天工開物》既是對古代科學傳統的有效繼承,也與當時興起的各種具有啟蒙意義的反權威意識,實學意識和民生意識息息相關。

由空談走向實踐,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反思,這種思潮在思維方式上開始散發出近代的氣息。 《天工開物》經翻譯,走向世界之後,獲得極高讚譽,並且影響深遠。《天工開物》被歐洲學者稱為“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法蘭西學院漢學家儒蓮將此書稱為“技術百科全書”,將“天工開物”理解為“對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藝的闡明”。

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把《天工開物》稱為“中國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國的狄德羅”,稱《天工開物》是“十七世紀早期的重要工業技術著作”。日本學者評議道:“作為展望在悠久歷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中國技術全貌的書籍,沒有比它更合適的了。”

日本現代科學史學家藪內清也認為宋應星的書足可與十八世紀法國啟蒙學者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匹敵。十八世紀,在歐洲工業革命已經拉開序幕,但農業生產依然十分落後,播種還在使用人工播種。這種播種方式,在種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隨意,直接影響出苗率。而此時中國,已經在使用播種機。歐洲的犁設計也比較簡單、原始,操作十分費力,而中國的犁則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在讀了儒蓮翻譯的《天工開物》中論桑蠶部分的譯本後,把它稱之為“權威著作”。達爾文在他的《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1868)卷一談到養蠶時寫道:“關於中國古代養蠶的情況,見於儒蓮的權威著作”。他把中國古代養蠶技術措施作為論證人工選擇和人工變異。

第4篇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中華世紀壇序》燙金的字樣深深烙在國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聖火,在風雨飄搖中亦燃未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在中華民族這片桀驁的土地上熠熠生輝。

近日,綜藝型節目《典籍裏的中國》大放異彩,以獨具一格的方式向國人講述不絕如縷的華夏故事。節目第一期介紹了“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一一《尚書》。“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沉重的語句無一不使國人內心澎湃,華夏文明的精髓綿延至今,溢散出無窮的光輝。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

斗轉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經,青石永存。撫摸傳承千年的典籍,翻開古老泛黃的書頁,一個個沉重而又飽經滄桑的文字浮現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華夏之淵源。品讀經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品讀經典,領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深藴;品讀經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寧”的力量。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熔鑄於字裏行間,鐫刻於時代青石,它們並未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在一代代華夏兒女的熱血傳承中與時代接軌,推陳出新,千年繁盛。

風風雨雨,滄海桑田,華夏兒女血液中流淌的責任心和文化情卻未消逝。從愛子護書,以命相搏,用熱血傳承聖火,講授《尚書》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裏的中國》這一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熱映,粼粼歷史長河中倒映出來的正是華夏兒女守護中華文化,傳承華夏文明,護得文學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壯志與堅定決心。

仰望歷史的天空,華夏文明熠熠生輝;跨越時間的長河,華夏文明綿綿不斷。一片片竹簡本木牘,不只是見證歷史的藏品,更是滋養文化血脈的“甘泉”。與千百年來遺存下來的經典對話,不僅能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也能讓更多國人觸摸歷史脈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這是何等的幸運,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華夏文明,使其不絕如縷,薪火相傳,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礎,傳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無窮的魅力。

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