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範文錦集4篇 精選語文教案範文,輔助教師輕鬆備課!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2W

本文彙集了數十篇優秀的語文教案範文,涵蓋國小、國中、高中各個階段。這些範文注重實用性,對教師們開展語文教學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有助於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水平和成績。

實用的語文教案範文錦集4篇 精選語文教案範文,輔助教師輕鬆備課!

第1篇

?兔兄弟和老鷹》是一篇科普童話故事。故事講的是兔兄弟利用自己身體的顏色,巧妙地躲過老鷹的襲擊。課文中藴含着這樣的科學常識:有些動物可以利用自己身體的顏色,迷惑敵人,躲過襲擊,從而保護自己。課前可讓學生收集青蛙、大青蟲、蟬、斑馬、長頸鹿等動物圖片。老師準備生字課件、朗讀內容課件、圖片課件等。

國小生最喜歡看的是小動物最後擺脱了困難,取得了勝利,本課適合學生的閲讀品味。小白兔利用保護色的`原理機智地脱離了被老鷹追捕的危險,這一原理不需要學生了解透徹,只要求學生大致明白一些道理即可。

本課教學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識字、讀文、明理;第二課時寫字、積累、實踐活動,拓展思維(續編故事)。

1、小朋友喜歡玩遊戲嗎?都玩過些什麼遊戲?(學生彙報)“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怎麼玩?誰來説説老鷹的樣子?表演一下可以嗎?課件出示老鷹讓學生觀察。(並相機引導學生認識老鷹兇猛,專吃比它弱小的動物。)

2、誰見過兔子?喜歡嗎?(學生彙報後出示課件:小灰兔和小白兔)

3、引入課題:有一天,可愛的兔兄弟與兇猛的老鷹之間發生了一件事。同學們想知道是什麼事嗎?等會兒,我們學課文便知道了。

1、聽故事(放錄音):注意聽準每個字音,想想兔兄弟和老鷹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聽後學生彙報,聽懂多少説多少)

2、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個故事,圈出課文中不認識的字。

3、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拼拼音,查字表,問同學或老師)那就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4、同桌互相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你就教教他,也可問其他同學,每人讀一遍。

5、脱離具體語言環境識字:①點擊課件認讀生字;②做與字寶寶交朋友的遊戲;③開火車領讀生字;④全班齊讀生字。

1、教師範讀課文,説説老師哪兒讀得好?哪兒讀得不好?應該怎麼改正?

3、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探究下面三個問題。(學生可下位找學生夥伴)

實用的語文教案範文錦集4篇 精選語文教案範文,輔助教師輕鬆備課! 第2張

第2篇

作者在闊別母校十多年後回到母校,觸景生情,勾起了作者對自己童年學習生活的甜蜜回憶,抒發了作者對母校無比熱愛之情。課文以作者行進的地點:進校門--到操場--出校門為線索分為三大段。第二段為重點內容,第一段與第三段前後呼應為點題之筆。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兩個方面,即作者回到母校時的所見所聞及由此引起的回憶與感想,隨着所見所聞的變化,作者產生多種感情,先是興奮,後是喜悦,最後是留戀。感情逐步加深又互相交織在一起。

文章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容易引起即將告別的五年級學生的共鳴。

1.“像開閘後湧出的歡騰的潮水,學生們歡笑着從教室裏湧出來,湧向寬闊的操場。”

把學生們歡笑着走向操場的場面生動地比喻成開閘時的潮水,且把喻體置前,強調學生們走向操場時的熱鬧場面。

2.“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在操場上,作者由所見所聞把自然聯想到的五年國小生活感受生動地比喻成天鵝扇動着雙翼翩翩飛來。使上下文連接自然。

1、按地點的轉換理清課文的結構,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母校的熱愛,對童年學習生活的留戀之情。

2、根據語言環境,選擇合適的動詞並體會準確用動詞的重要性,積累有關的語句。

理清課文的結構,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母校的熱愛,對童年學習生活的留戀之情。根據課文結構特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弧度( )石砌( )甬道( )迤儷( )( )松柏( )

① 大門, 石砌的甬道, 秋菊傲放、松柏長青的花園, 寬寬的石階, 了寬闊的操場。

②我 在操場上, 着花木, 着幼苗, 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4、熟讀全文,寫出課文按地點的轉換進行描寫的不同地點是 。

1、時間過得真快,再過一個月,你們即將離開母校升入中學,用幾句話説説此時此刻你的心理感受。

2、是呀,母校是你成長的搖籃。當你第一次邁進校門時,你還是個充滿稚氣的頑童,當你邁出校門時,你已經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母校》,看看作者闊別母校十年後,再次返回時,感受又如何呢?

設計意圖:這一課的學習正是學生面臨國小畢業的時刻,內心有一定真切的感想:怕與好朋友從此分別,與熟悉的母校説再見;高興自己將成為一名中學生。學習之前寥寥數語激發內心情感,有利學生較快投入學習狀態。

自己輕聲朗讀課文,讀準課文中生字的音,初步填空

(主要講清課文的順序,其餘的學生能説多少就多少)

進校門我看到翠綠色的拱門。我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湧起最後一次邁出校門時的留戀之情。

1、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

3、我看到操場中間舉行長繩比賽。我想到了四年級時的那次拔河比賽,為了集體的榮譽,我們也努力過,奮鬥過。

出校門我看着迤儷的陽光拖成的身影。千種情思湧上心頭

根據上述表格的內容,在文中找到相應的小結,看這篇文章重點寫了哪一部分?

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學生回顧全文交流。

“走進大門,沿着石砌的甬道,穿過秋菊傲放、松柏長青的花園,踏着寬寬的石階,來到了寬闊的操場。”

找到句子中的一系列動詞。讀一讀,體會幾個動詞的作用

設計意圖:在閲讀、交流、填表活動中整體把握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為後續學習奠定基礎。

默讀課文2—8節,哪句話可以看出這部分內容是由所看所見而產生的聯想。

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我 在操場上, 着花木, 着幼苗, 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2.“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扶摸着幼苗,傾聽着琅琅讀書聲。”句中將“欣賞”與“扶摸”調換,可不可以?為什麼?

4.想象: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除了像“天鵝”還可以像什麼?(像夏天陣陣的風 ;像百花的清香 ;像南歸的大雁,排着長隊 。)

設計意圖:重點部分按“觸景”與“生情”兩部分寫的,比喻句把所見所聞與聯想到自然地連接。閲讀、體悟、想象説話使學生對句子的理解深入透徹,不僅學習了知識,更懂得了寫作技能。

這一節課我們初步閲讀了課文,知道作者在離開母校十多年後回到母校,看着熟悉的校容和學生,按照地點的轉換勾起了學生對對童年生活的一連串回憶。

1.課文是按哪兩部分進行描述的?(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敍述。)

過渡:漫步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着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那作者看到了什麼?

看,操場中間在舉行長繩比賽,十幾個精神抖擻的小男孩正準備呢,身上的運動服特別顯眼。長繩剛一擺動,中間的一個男孩的腿就絆住了繩,周圍的國小生善意地鬨笑起來。被絆住的男孩低着頭,紅着臉,使勁搔着後腦勺。又重新開始跳起來。

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當年,為了集體的榮譽,我們也努力過,奮鬥過。

1.被絆住的男孩低着頭,紅着臉,使勁搔着後腦勺,心想: ,於是又重新跳起來。

4.指名一學生朗讀,其餘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當時的情景。

5.從小男孩與我的動作、神態中,可以看出什麼?(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5、6節,感興趣的同學練習背誦。

7.我由此想到了什麼?四年級時的那次拔河比賽,大家的表現如何?(同樣積極努力地為班級爭光)

9.下面兩句比喻句意思一樣嗎?為什麼文中用第一句?

①像開閘後湧出的歡騰的潮水,學生們歡笑着從教室裏湧出來,湧向寬闊的操場。

②學生們歡笑着從教室裏湧出來,像開閘後湧出的歡騰的潮水,湧向寬闊的'操場。

10.小結:作者在操場上,欣賞着花木,撫摸着幼苗,傾聽着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

隨後寫下了下課鈴聲一響,操場上沸騰的長繩比賽情景,由此聯想到四年級時的拔河比賽。這些描寫特色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觸景生情)

設計意圖:比喻修辭手法在單元中多次出現,但在表達時句式和以前學習的有所不同,學習過程中要弄懂比喻句為了表達的需要,本體和喻體的順序可以有變化。

作者除了寫操場上看到的、聽到的,以及由此聯想到的情景外還寫了什麼?

聯想到“我似乎又嚐到了和小夥伴們手拉手歡呼着跑入拱門的喜悦,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湧起最後一次邁出校門時的留戀之情。”

1、課文的寫作順序是什麼?結構特點是什麼?(按地點的轉換以進校門、在操場、出學校門為線索,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敍述。)

2、提示概括:我回到母校觸景生情。進校門,看到 ,想到 在操場,看到 ,想到 ;出校門,看到 ,想到 。

設計意圖:閲讀課文,因文而異地選擇適當的方法、正確、熟練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單元訓練的重點。根據課文的寫作順序和結構特點(按地點的轉換以進校門、在操場、出學校門為線索,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敍述)進行概括,循序漸進提高這一方面的能力。

設計意圖:作業練習讓學生自主選擇,激發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慾望,滿足不同類型的學生需求,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發揮。

第3篇

教學目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與激發具有多元智能學生的求知慾望,挖掘其智慧潛能,使有着個體差異的學生都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並在教師富有情趣的教學藝術誘導下,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趣味中獲知,在求知中得趣,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1、讀懂課文中的長句子,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並瞭解附加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採用多媒體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拉他們走上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娛、自悟中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根據畫面上的紅色楓葉、金黃的稻田、往南飛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畫面上出示課題:秋天

[利用多媒體生動逼真的有聲畫面,激起學生的興趣,輕鬆的談話讓他們無拘無束地進入課堂,並且自己揭開了題目。]

1、(畫面配樂朗誦)學生聽讀課文,要求看清哪三種動物在説話,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説的?記住它説了什麼?

1、自由讀書,用自己最拿手的辦法認字。(可採用查字典、請教別人、藉助拼音識字、上下文猜字等方法)

2、做“幫字媽媽找寶寶”的識字遊戲。 躲在每個課桌紙袋子裏的是調皮的字寶寶,字媽媽正在焦急地找尋他們,隨着字媽媽呼喚寶寶的名字,請熱心的小朋友能夠又準又快地幫忙找到字寶寶。如:字媽媽問:“飄落的飄在哪裏?”,學生邊舉起找到的卡片邊説:“飄落的飄在這裏”。此遊戲可分以下步驟完成:

1、初讀課文,(可以選擇最喜歡的句子)要求讀準,讀通,模仿剛剛聽的錄音朗讀。

2、(讓小老師上台)點好畫面,讀自己選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畫面也相應點出)領讀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讀要求。

[充分給予學生時間,自讀感受,注意字音,嘗試讀好。並且安排他們體驗"老師"這個他們感興趣的角色,學習興趣濃了,學習積極性高了。]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歡這一句的小朋友讀,你為什麼喜歡這一句?

(畫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邊上,出示"小鳥説,秋天是藍色的,因為天空是瓦藍的。")學生比較異同,你認為哪一句好,為什麼?

3、指導讀好第四自然段。説説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理解"多彩的圖畫"

4、你認為秋天是怎樣的?為什麼?小組交流。用"我認為秋天……我喜歡秋天"説話。你也可以注意觀察周圍之後再與老師、同學交流。

[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到疊詞、形容詞的美妙,在比較後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後一句感歎句的意思。後面的延伸問題,讓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1、(畫面、配樂、頭飾)分角色朗讀,給時間準備。

[機械的背誦學生沒有絲毫興趣,創設有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有趣的頭飾的情景,學生興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鞏固課文的任務。]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兩首詩的意思。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我們祖國風光秀美,山川壯麗,古代流傳下來大量讚頌祖國山川的`優美詩篇。第3課介紹了兩首古詩。

這美麗遼闊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在(請查)年前流行着一首讚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書:敕勒歌

請你們自己讀讀這首詩,遇到不認識的字把它畫下來,再看拼音多讀幾遍,把它記住。

要求:(1)把詩句讀流利。想想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2)你讀懂了哪些詞句,還有哪些詞句不明白,把它畫下來。

(藍藍的天空,遼闊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壯的牛羊。)

4.學生對讀懂的詞語和不明白的詞語進行交流,針對學生不明白的詞語教師解疑。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陰山:指陰山山脈,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西一帶,東西走向。(可用簡圖)

穹廬:遊牧民族所住的用氈子做的圓頂帳篷。現俗稱蒙古包。

天空像一頂巨大的圓頂帳篷籠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①指名讀,師生評讀。請你們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讀這一句,比比誰讀得好。

藍藍的天空下是遼闊的大草原,一陣陣微風吹過,使草兒低伏,

①指名讀,師生評讀。請你們想象第二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讀這一句,比比誰讀得好。

讓學生有感情地讀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然後説説為什麼喜歡。

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讓我們看到了天地相連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們的生活。

讀了這句,讓我們看到了蔚藍色的天空下那遼闊的綠色大草原。

這一句把草原寫活了。讓我們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時隱時現的肥壯的牛羊。

這首詩就像一幅鮮活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再想象一下詩中壯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誦一遍。

膾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描繪了雄奇壯麗的草原風光。今天老師再帶你們到風光秀麗的廬山看看。

廬山秀麗的風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許多文人來觀賞,並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詩篇。今天我們來學習讚美廬山瀑布的古詩《望廬山瀑布》。

2.小組合作讀詩句,互相糾正字音,把詩句讀正確。

1.自學詩文,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還有哪些詞不明白。

生紫煙:“生”生出。“紫煙”指山頂的霧氣在陽光照射下呈現的顏色。

九天:傳説中天有九層,九天是最高層。形容天極高。

(2)觀看,體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誇張寫法及“疑似銀河落九天”的氣勢。

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按節拍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在讀中體會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感情。

1.讓學生看着掛圖,想象詩句中描繪的景色背誦詩文。

1.這節課,我們和詩人一起領略了廬山瀑布的磅礴氣勢,體會到詩人對大自然無限熱愛的感情。

2.請同學們課後收集你喜歡的古詩。在古詩朗誦會上讀給大家聽。

第4篇

1、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悽惻之情,體會健康的愛情觀。

2、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品味作品樸實語言中流露的真情。

從《水滸傳》中魯達痛打“鎮關西”的細節描寫以及《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有關表現人物形象的細節描寫導入。

孫犁,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一九四五年後,他以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鬥爭生活為題材,在延安窯洞裏的一盞油燈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紙寫成這篇小説。他的小説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調,追求詩歌般的意境,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並對當代文學產生極大的影響,造成了一個作家羣,被當代文壇譽為“荷花澱派”。《白洋澱紀事》是他的小説散文集。

(請學生快速閲讀課文,瞭解文章四個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説起,回憶了作者與妻子的因緣。、

第三部分:旗子如何從一個嬌慣的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

第四部分:作者對妻子的愧疚以及對妻子臨終前的回憶。

作者在回憶逝者時,藉助一些具體的事為我們展現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這些事情又是通過具體的細節描寫使人物血肉豐滿。請同學找出文中自己認為描寫出色動人的地方加以體會。

要求:只要能有自己的感悟,賞鑑得當,能自圓其説即可。

如:第二部分中的一段話:“姑姑的話還沒有説完,我看見站在板凳中間那個姑娘,用力盯了我一下,從板凳上跳下來,走到照棚外面,鑽進了一輛轎車。”

作者用“用力盯了我一眼”這個細節表現了妻子對“我”不加掩飾的埋怨,是禮教觀念比較濃重的表現。同時也很好地表現了人物的直率性格。另一方面,作者多年來一直記着這一幕情景,表現出“我”對妻子的深情。

再如:第三部分説她開始“只會做些針線活,沒有下場下地勞動過”,但到後來,“她就下決心學。從紡線到織布,都學會了”。為了學會這些,她的'兩個“大拇指,都因為推機杼,頂得變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

這些表現妻子因為生活的原因不斷使自己帶來變化,使她慢慢地變成了一個為了家庭生計,任勞任怨、歷盡艱辛的母親形象。

斯人已逝,當作者帶着一種愧疚與不安來懷念逝者的時候,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彷彿要

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裏沉澱的滿是歲月積累的真情,這裏沒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浪漫;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式的恭敬,也沒有“貧賤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這裏只有一種帶着些酸楚、些許温暖的回憶。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粧。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思考:這兩首詩歌都是表達對妻子的思念。找出詩歌中對妻子的細節描寫,體會其藝術效果。

金聖歎説過:一花、一瓣、一毛、一鱗、一焰,“其間皆有極微”。在文學作品中,細節是作品真實性的一種體現。回顧我們看到的幾篇詩文,這裏使細節真實起來的其實是一種情,一種發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們才具有了令人感動的特質。

選擇一個自己熟悉的人,運用細節描寫的手法對其進行介紹。要求寫得富有感染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