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黃鶴樓送別教學實錄7篇 往事如煙,黃鶴樓送別課堂紀實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4W

本文基於黃鶴樓送別這一經典詩歌,為教師獻上一份教學設計與實錄。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古人的感慨,培養情感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和語言能力。教學實錄將展現具體的教學過程和效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供一定的參考。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黃鶴樓送別教學實錄7篇 往事如煙,黃鶴樓送別課堂紀實

第1篇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通過文詩閲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

3、初步感受中華詩文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對古詩誦讀的興趣。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黃鶴樓送別》

朋友即將遠離,人海茫茫,再次相遇不知何年何月。請再讀課題。(生有感情地讀課題)

2、師:從課文1、2自然段的學習,我們知道李白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板書“餞行”),他們二人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板書“依依惜別”)

3、師:好!讓我們打開書齊讀課文的1、2自然段,再次用心去感受那份藏在心底的深情。(生讀)

1、師: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終於,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萬語湧上心頭,李白舉起了酒杯説……(指名接讀)(點擊課件,出示李白的話)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李白説的話,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在你有體會的地方做上標記。(生自讀)

2、交流體會:從李白説的話中體會到了他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體會到了那份依依惜別之情。

3、從哪些詞看出李白很敬仰孟浩然?(“您”、“夫子”、“兄長”、“老師”、“令人敬仰”、“譽滿天下”……)師相機畫出。

這段話中一連用了幾個“您”?數一數。(六個)只有怎樣的人才會被稱為“夫子”?(生答)當時的孟浩然42歲,比李白大了12歲,所以李白稱孟浩然為“兄長”。可我們知道,李白號稱“詩仙“啊,這孟浩然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值得李白把他當作老師,如此尊敬呢?

4、理解“詩篇譽滿天下”時,請學生背誦他的古詩。(《宿建德江》、《春曉》……)再讀“譽滿天下”一詞兩遍。

就是這個滿腹詩篇的孟浩然,不願意與貪官污吏為伍,不想做官,李白還有一首詩,就是這樣讚美孟浩然的。大家一起來讀。(出示《贈孟浩然》)

師:孟浩然年輕的時候,他不願意為官,他寧願和青松白雲相伴到老,他的人品怎能不——生讀“令人敬仰”,再讀一遍。

5、師:從哪裏又體會到了依依惜別之情?(生答:“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滿飲此杯吧”)交流體會。 師:不知何日才能見面,未曾分手,已經盼着再次的相見。從這裏,足見他對孟浩然的難捨難分。請學生把李白的話再讀一次,大家聽一聽這份難捨之情。

6、師:在我們班誰是你的知己孟浩然呢?請接着讀孟浩然的話。你知道什麼叫知己嗎?(友誼深厚的朋友,在一起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師:好的。你是他的知己,他是你的故人,相信你們一定心心相印,能夠感受到話中那份難捨之情,一起讀一遍,我們大家再聽一聽孟浩然的話。

7、師:(畫出此句)王勃的這首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什麼意思呢?(生答)

師:雖然我們會分手,但是我們的心卻永遠在一起。請同學讀孟浩然的話,評價。

女同學你們來做一回李白,男同學做一回孟浩然,我們一起合作一下,再現一下那個話別的場面。師引,讀白,女生讀,男生讀。

8、師:多麼感人的話別呀!(板書:話別)不忍別,終需別。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點擊出示第4自然段)

友人登上了船。——(生讀: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

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李白——(生讀: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小船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生讀: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9、師:這兒有一句話,寫得比較精練,它能代替文章中的原句嗎?讀一讀,比較一下。(點擊對比的兩句) 師:誰來讀讀看?(生讀)能替換嗎?

師:你能將自己的理解融會在你的朗讀中嗎?配上音樂。(指名一個一個讀)

師:(想象説話)別時的話語仍在耳邊迴響,往日一起飲酒作詩的歡樂場面一幕幕又在眼前閃現,一種淡淡的離愁在心間瀰漫着……白帆漸漸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可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此時此刻,李白會想些什麼呢?(指名説)

10、俗話説,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李白目送友人孟浩然登船遠去(板書:目送),觸景生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點擊出示古詩)

考考學生是否知道“之廣陵”、“故人”、“西辭”等詞語的意思。找出文中與詩句相對應的解釋。試背古詩。

將課前佈置蒐集的送別詩拿出來大家交流,把寫有送別詩的書籤送給好友。

?黃鶴樓送別》是一篇“文包詩”的課文,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把一首古詩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淺近的現代白話文中。教學這篇課文,應引導學生了解千古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創作背景,知道詩人的創作經歷,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欣賞富有詩情畫意的美文佳句。

在教學中對一些關鍵詞的點撥、推敲是為了更深入地感受詩的意境。如讀李白的話,引導學生抓住“令人敬仰”、“譽滿天下”和一系列的尊稱,體會他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抓住“不知我們何時才能再見面”感悟他對孟浩然的難捨之情。讀孟浩然的話,通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永世不絕”等詞語的理解,體味人物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惜別之情。在第4自然段李白目送友人的船漸行漸遠,望着浩浩蕩蕩的江水,此時李白心情激動,他會想些什麼呢?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想象説話,在想象中與人物進行心靈的溝通,產生共鳴,可以更好地體會那意境。

?語文課程標準》提到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要獲得的最基本的東西應該是語文積累。在理解“譽滿天下”一詞時,我注意到學生對孟浩然詩的積累,讓學生把積累的古詩背誦給大家聽。補充了《贈孟浩然》一詩,讓大家更好地體會孟浩然的人格的高尚。這樣在課堂上就擴大了知識的信息量。另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通過此課的學習,讓學生收集送別詩製成書籤,互贈友人。以這種學生感興趣的方式積累更多的送別詩,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體會到友情的珍貴。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黃鶴樓送別教學實錄7篇 往事如煙,黃鶴樓送別課堂紀實 第2張

第2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學會生字新詞,比較仰望、遠眺、凝視的差別,積累表示看的詞語。

3.由文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孟浩然的深厚友誼及依依惜別之情。

你知道杜甫的這兩句詩寫的誰嗎?從這兩句你又讀出了李白的什麼特點?

李白清高;孤傲;仙人;好酒;豪放;狂放不羈……

李白身上由內而外、骨子裏面有一股氣。你感受到是什麼氣?

豪氣,傲氣,仙氣,骨氣,有超脱世俗慾望的清氣,有生命力量的生氣……

李白鬥灑詩百篇。他被尊稱為中國歷史上的squo;詩仙squo;。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寫他的課文——黃鶴樓送別。

黃鶴樓在今天湖北省武漢市內。知道為什麼叫黃鶴樓嗎?(示書上黃鶴樓圖)

從squo;俯squo;讀到它的高;從squo;臨squo;讀到它在長江邊上;從squo;飛檐凌空squo;讀到它的高、美。

一個詞——壯觀。黃鶴樓的神奇壯觀吸引了文人墨客在此題詩作畫。李白當然不能錯過這樣的地方。再讀——

課題只交待了地點、事情。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對題目作了具體的敍述。誰來讀——

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濛,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濛,繁花似錦,這就叫squo;煙花三月squo;。現在的squo;煙花三月squo;去揚州看的是瓊花、芍藥、牡丹,且有一個squo;萬花園squo;。

從這段你還讀到了——先自由發言,後出現以下提綱。

李白當時30歲,孟浩然42歲。所以説是——年輕的李白、大詩人孟浩然。

李白是大詩人。面對這樣一個送別的場景,他潑墨揮毫寫下了一首詩。請看——指名讀

題目中的squo;之squo;是到、往、去的意思。廣陵就是揚州。squo;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squo;。揚州在當時相當於今天的上海,是一個繁華的、文化的都市,是文人們嚮往的地方。

這裏有兩個表示方向的詞:西、下。請看圖——出示從黃鶴樓出發到揚州的長江示意圖。

從圖上我們清楚地看到黃鶴樓在揚州的西面,揚州又在長江的下游。用squo;順江東下squo;四個字就把這兩個表示方向的詞翻譯出來了。讀——

誰用李白的語氣、第一人稱來説説這一二兩句詩的意思?

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濛,繁花似錦,孟浩然在黃鶴樓告別squo;我squo;,順江東下,前往揚州。

2-3自然段圍繞squo;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squo;中的squo;送squo;進行了合理的想象。各自讀。思考:在這些文字中你讀到什麼?板書:送

示: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從squo;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squo;看出,他們都想遮掩依依惜別之情。讓兩個一會兒變成紅色。

從兩個squo;一會兒squo;看出,兩位詩人離別之前心緒很亂,真的是squo;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squo;。

但性格狂放不羈的李白,再也控制不住這種依依惜別之情。終於——

示:終於,李白舉起了酒杯説: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實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請您滿飲此杯吧!

squo;譽滿天下squo;的squo;譽squo;是什麼意思?整個詞呢?

名譽、名聲、名氣。這裏指孟浩然的寫詩的名氣。天下人都知道孟浩然的詩寫得好。

對年輕的李白來説,孟浩然的詩令他敬仰。但李白首先敬仰的是孟浩然的人品。請看李白寫的《贈孟浩然》——

你看,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高山安可仰,這三句在我們這段話裏都可以找到對應的部分。讓這三句變為紅色

從squo;紅顏棄軒冕,白首卧鬆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squo;四句看出,孟浩然終身過着隱居的生活,沒有做官。李白就敬仰孟浩然的這種人品。由此看出李白傲視權貴、超脱瀟灑。

squo;孟夫子squo;(squo;夫子squo;是對人的尊稱)。squo;您squo;(5次)。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squo;。squo;滿squo;(我們敬重人的習慣:茶斟八成酒斟滿)。

拿好書。讓我們把李白的敬仰之情、讀出來—— 齊讀李白説的那段話。

squo;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請您滿飲此杯吧!squo;,依依惜別之情溢於言表。分別,往往帶給人的是酸楚和痛苦。此時,李白惆悵、傷感。讀出來——

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請您滿飲此杯吧!

孟浩然看出李白的心情,squo;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説道:——squo;

王勃説得好,squo;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squo;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四海之內如果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心心相通。

是説這兩句詩全然沒有憂愁苦恨,有的只是昂揚向上、樂觀自信。

王勃説得好,squo;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squo;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通過squo;送squo;的場面看出李白、孟浩然之間情深、惜別板書:情深、惜別

範讀: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李白對孟浩然的一片深情,依依惜別之情。站立了很久很久。從squo;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squo;看出,李白在江邊目送朋友離去後還站了很久很久。讓依然、佇立、凝視變成紅色

squo;佇立squo;是長時間的站立;squo;凝視squo;是指聚精會神地看。這兩個詞更體現了李白對孟浩然的深情厚誼。

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李白久久地佇立在江邊;白帆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地佇立在江邊;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讀出李白對孟浩然的一片深情、讀出李白對孟浩然的依依惜別——

為什麼要寫這滔滔不絕的一江春水,請聽李白自己説。

哦,原來是以無盡的東流水喻無窮的離別情,以無盡的東流水喻李白對孟浩 然的一片深情。這樣的寫法叫情景交融。

此時李白的內心就像這長江的浪頭一樣在翻滾。不忍分別的人還是走了,他的內心有哪些情感?

有依依惜別,有難過、有惆悵、有思念、傷感、悲傷……

此情此景,詩人的詩性大發——他按捺(nà)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配樂出示該詩

在文中劃出squo;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squo;的意思。交流略

長江上面應該是千帆競過,怎麼會是squo;孤帆squo;呢?

李白心有所屬,他的心已屬於孟浩然,所以目中無人。正如歌詞中所唱——我的心中只有你。此時,孤解釋為孤單;squo;一種相思,兩處閒愁squo;,李白想,孟浩然也會和他一樣,因分別而孤獨。此時,孤解釋為孤獨。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不要把它讀成一般送別詩的憂愁苦恨,要傷而不悲。説説你的理由—— 到文中去找。

其一,此時的唐朝還處在強盛時期。國家強盛,臣民樂觀自信。高適在《別董大》裏就表達了這種感受: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其二,此時,squo;年輕的李白squo;,正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説愁的年齡,仕途上未受挫折,詩看似憂愁實質輕快。其三,這首詩寫的是煙花三月。繁花似錦,春意盎然。其四,孟浩然要去的地方是揚州,不是邊關塞外。其五,其六,從詩本身的節律來看,首句定韻、雙句壓韻,押ou韻,響亮,三個字中有兩個第二聲,給人一種昂揚向上的感覺。出示一二四句末字註上音節。

這兩句詩是李白精神氣質的寫照。李白是天地交會留給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厚禮。讀李白,讀李白寫的詩,能讓我們保持生命本真的浪漫與想象。

第3篇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1、唐代大詩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誰還記得我們學過他的哪幾首詩?

2、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他的一首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能通過文詩對照閲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能通過文詩對照閲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齊讀課題)25黃鶴樓送別

2、首先我想請同學把時間、人物、和事情放到題目中去,把題目更具體化。

3、在李白為孟浩然送別的過程中誕生了一首千古傳誦的古詩。(出示詩句)

(1)請同學們讀一讀這首詩,看看針對這首古詩你有哪些問題要問?交流

過渡: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去聽課文錄音,聽的時候注意力集中,老師相信大家能在課文中尋找到答案。

2、同學們剛才我們聽了一遍課文,現在拿起手中的筆,把與這些問題有關的課文內容圈畫出來。(學生動手圈畫)

3、以小組為單位,把你找到的答案在小組裏交流一下。

5、在美麗的春景中,老朋友要分離了,也許以後再也見不着了,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情如何呢?

7、自己試着讀一讀,看看誰能把他們當時這種依依惜別的感情讀出來。

老師想請同學起來表演,表演前,請你們先把兩個人説的話讀通順,然後,同桌分角色讀。開始。

a、你想演李白,那請你讀一下李白的話,大家認真聽,待會兒我們大家來評評看,是不是合格?(學生讀)

d、不好,為什麼?你能讀得比他好嗎?(確定小演員)

e、下面要挑選演孟浩然的同學。(出示孟浩然的話)讀讀孟浩然的話,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現在我們請兩位同學上台,這樣,你們先練一遍,我們其他同學站起來,自由結對,你們也來練一練。

表演前,下面的同學有什麼寶貴的經驗要告訴這兩位同學?給他們指點一下。

11、剛才我們主要解決了第一句詩句,下面我們看第二句詩。

17、這時候李白會在心中對孟浩然説些什麼呢?板書:行

18、此時此刻,李白按奈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膾炙人口的名詩。引讀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大家看黑板,這篇文章從景、情、話、行四個方面體現出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別之情。

2、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這首送別詩,你們課後還找到其它送別詩呢?(交流)

第4篇

1、出示課題,齊讀課題。今天是哪位小老師為我們板書的,請我們的一日之師帶領大家讀一下課題。謝謝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李白在黃鶴樓上設宴為好朋友孟浩然餞行。李白目送友人,心情非常激動,吟出了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⑴自讀古詩。請同學們讀一讀這首詩,看看針對這首古詩你有哪些問題要問?

⑵指名交流自己的問題。談話激趣:下面讓我們交流一下……

同學們有很多疑問,學貴有疑。我想通過認真學習課文後,你們的這些問題一定會迎刃而解。

4、過渡:1)、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去讀讀課文。(自由讀)

2)、現在拿起手中的筆,把與這些問題有關的課文內容圈畫出來。(學生動手圈畫)

3)、以小組為單位,把你找到的答案在小組裏交流一下。

師:煙花三月是怎樣的三月呢?你從哪裏知道的?(幻燈出示畫面及第2段內容)

師:同學們知道嗎?自從李白寫下這句詩後,原本著名的城市揚州更有名了,一直到今天,尤其到了三月,人們紛紛趕往揚州,欣賞那裏的美景。而煙花三月下揚州被後人稱為千古麗句。一起美美地讀這句詩。

1、過渡: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這藏在心裏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讓我們一起去目睹那感人的一幕吧!指名讀第二小節

2、一對好朋友就要在這裏分別了。他倆此時的心情怎樣呢?

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⑴你是怎樣理解依依惜別這種感情的?(難捨難分,誰也不願意離開誰。)

⑵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説一説他們的行為與心情嗎?

(因為他倆都不願意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所以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

⑶讓我們把這種依依惜別之情讀出來。齊讀這一句話。

4、師:離愁別緒在心底,情難啟,口難開,可有些話總得説出口,聽一聽兩位大詩人是怎樣話別的?

(1)師:聽完他們的話別,你還能從他們的言語中看出些什麼呢?

生:我還能看出孟浩然雖然也很難過,但他比李白年長,所以他試圖安慰李白不要太難過。

生:我也看出孟浩然不愧是李白的兄長和老師,他安慰李白不要太難過。

師:是呀,灑脱、率直的李白將自己滿腔的情感都流溢在句裏行間了。拿起筆,讀讀李白的這番道白,邊讀邊思考,哪裏看出他對孟浩然的敬仰,對這次分別的不捨?

生: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就請您滿飲次杯吧!我從李白言語中對孟浩然一系列的尊稱中看出他的敬仰之情。李白稱孟浩然為夫子,而我知道,在古代,夫子是對那些有才學有人品的人的尊稱;您的人品,您的詩篇,結識了您,一直把您當作,請您短短的一段話別,李白竟用了這麼多個您,我覺得,他不只是一般的敬仰孟夫子,而是非常的敬仰。

師:老師現在也很敬仰你,因為你不僅讀明白了李白的語言,還將他的內心分析的這樣透徹、準確,我覺得你能做李白的半個知音了。真是不簡單。其餘同學還有高見嗎?

生: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和老師。我知道,李白與孟浩然不是一般的普通朋友。在中國自古就説長兄若父,還説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李白説孟浩然是自己的兄長和老師,可見,孟浩然在李白心中有多高的地位。

師:請給他掌聲,感謝他用豐富的歷史知識解讀了李白,解讀了課文。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形容他們的關係,孟浩然真是李白的良師益友呀!

生: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譽是指好的名聲。李白讚揚孟浩然的才學,詩篇名滿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師:李白多麼的敬仰孟夫子呀,讓我們帶着無比敬仰之情,朗讀這兩句話。

(3)你通過課外的閲讀,對孟浩然的人品或詩篇有哪些瞭解?

(4)師:生活中突然就要失去一個良師,一個益友,一個兄長,一個知音了,李白能不難過,能不傷神嗎?一齊讀:

生齊讀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話別語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師:還沒分別呢,李白就擔心哪天才能再見,就期盼何日才能重逢。足見對於孟浩然的離開,對於這次分別,他是多麼的不捨呀!再讀:

(生齊讀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話別語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師:勸君更盡一杯酒,因為帆船啟航,將不見故人。一起讀出李白的不捨,讀出李白的難過!

(生齊讀第三自然段中李白話別語的第三句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5)師:真是蘭舟未發已盼君回呀,面對友人的道白,面對故人的深情,孟夫子感動極了,人生能得這樣的知己,我還有什麼遺憾的呢?他接過酒杯,一飲而盡。但畢竟他比李白年長,他得一面將自己的眷戀之情隱藏,一面安慰好自己的好兄弟。

(指名讀。讀孟浩然的話別之語王勃説得好:squo;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squo;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師:孟浩然引用王勃的這句詩,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嗎?

生:王勃説,世界上有你這樣的知己,就算不在一起,遠在天涯海角,也像鄰居一樣的近。

生:他要李白知道,真正的朋友,人雖然不在一起,但因為友誼,心能靠的很近。

生:他要告訴李白:別難過,我們不是永遠分開,還會重逢的。

生:他要告訴李白:我們的友誼不會因為遠隔千山萬水而受到絲毫的影響。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

生:他要李白樂觀起來,因為沒有今天的分別就沒有明天的重逢,今天的分別是為了明天的再見。

師:是呀,正如他後面講的,我們的分別只是(生:暫時的)雖然分別了,但友誼卻(生:永世不絕)

師:李白聽了友人的話,心裏會想些什麼呢?心情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生:他會開心起來,是呀,孟兄所言極是,我們不是永別,用不了多久就能再見了,不要那麼傷感。

生:他會想,此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呢?心中牽掛就夠了。

師:帶着你的理解,用如兄長,似老師一般的口吻,安慰安慰李白。

5、分角色表演話別的情景。師:道不完的離別情,敍不完的朋友誼,讓我們也舉起酒杯,再現這感人的話別場面,讓他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學們請你們在班級中找你的好朋友,一個演李白,一個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語言,也可以發揮想象用上自己的語言,可以站起來練一練。。

表演前,下面的同學有什麼寶貴的經驗要告訴這兩位同學?給他們指點一下。

開始表演。 (道具:一次性紙杯2只)(一人讀提示的話。)

1、過渡: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終於,孟浩然登上了船,揮手與李白告別,下面我們看第二句詩。指名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請同學們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可以理解這句詩?

師:老師有疑問,長江上不僅是沙鷗點點,我覺得一定還白帆片片,而李白的詩中為什麼説只有一隻帆船呢?

生:因為李白只凝視着孟浩然乘坐的那隻帆船,他全神貫注的只看着那一隻載着友人的帆船,其他的都似乎沒看到。

5、師:同學們,你能猜猜此時佇立岸邊,舉目遠眺的李白心裏正想些什麼,會説些什麼嗎?

生:想當初,我們一起吟詩作賦,把酒言歡,攜手同遊,好不快哉。

生:想當初,我們秉燭夜談,同塌共枕,真是形影不離呀。

生:不久後,我們一定還能重逢,孟兄,我還在此地等待您的歸來

6、指導朗讀。 師:多麼真誠的朋友,多麼真摯的友情呀,一齊滿含眷戀之情地讀:

1、引讀第五自然段。(別時的話語仍在耳邊迴響,往日一起飲酒作詩的歡快場景一幕幕又在眼前浮現。)

2、所以: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詩:(生齊讀)

3、師:學完李白創作這首送別詩的背景,再看這首詩,相信你一定能輕鬆而準確地理解它的意思了吧?請同學們與同桌一起將詩的意思完整地説一説。

1、過渡:自古多情傷離別,多少文人墨客因離情別緒而留下千古名篇。昨天,老師已讓你們收集了一些送別名詩句,誰願意與大家一起來分享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朱大入秦》《芙蓉樓送辛漸》

第5篇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閲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大家都喜歡聽歌,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送別》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會唱的可以跟着唱。

是啊,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為離別而憂傷,為離別而落淚,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則用詩來釋懷。老師這還有一首送別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你們説的都很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着李白,在這繁花似錦的春天,登上那飛檐凌空的黃鶴樓,去送一送孟浩然吧!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詩文對照,自學課文。

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請用筆劃出來,學習小組討論解決。

1、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濛,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2、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一會兒遠眺,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是啊,這依依惜別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們的心底,讓我們一起朗讀一、二兩節,體會一下這藏在心底的離別之情吧!

兩人都把這依依惜別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時間慢慢地過去,終於,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萬語湧上了心頭,李白舉起了酒杯説……(生接讀)

3、“孟夫字,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b、提問: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難捨之情?

c、讓我們用朗讀把這噴湧而出的師生情、手足情、離別情表達出來吧。

d、道不完的離別情,敍不完的朋友誼,讓我們舉起酒杯,再現這感人的話別場面,讓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在班級中找你的好朋友,一個演李白,一個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語言,也可以發揮想象用上自己的語言,可以站起來。

4、知己離別是惆悵的、是憂傷的,但不忍別、終要別。

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教師配圖朗誦)

朋友已經遠行,從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見面啊!想到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了,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讓我們也一起隨着李白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5、如果李白生活在現代,他一定會用現代的語言來表達此時激動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佇立在江邊,目送着友人漸漸遠去,你能把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嗎?

老師還收集了一首送別詞,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後請同學們收集離別類的詩詞。

第6篇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閲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本文的教學訓練重點是聯繫語言環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而理解詩句的意思。文章所描繪的場景,詩人所處的時代離學生的時空距離較遠,如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想象,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難點。

1、詩文對照,理解詩詞意思。採用詩文對照來進行教學,能有效地降低學生對古詩理解的難度,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詩意。

2、品詞析句,體會詩詞情感。在理解詩詞意思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帶動學生情感的發展。通過朗誦古詩和朗讀課文,使學生入情入境,深刻體會詩人的感情,進而達到感情上的共鳴。

3、以朗讀為主線,發展學生的能力。學習本文,採用朗讀的方法應為:個別讀、小組讀、悟讀、感情讀,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產生獨特的心理感受。在朗讀的同時,啟發學生想象,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説一説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師: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為離別而憂傷,為離別而落淚,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則用詩來釋懷。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自讀古詩,試説詩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根據詩歌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句子(劃線並同桌討論)。

(1)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濛,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提問:讀懂了什麼?誰能用學過的語句來描繪一下春天的美景?)

(2)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2.劃出文中寫依依惜別的詞句,在小組內交流閲讀感受。

(1)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一會兒遠眺,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師: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麼?(無聲勝有聲,賞景藏情arr;不捨)

(2)兩人都把這依依惜別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時間慢慢地過去,終於,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萬語湧上了心頭,李白舉起了酒杯説……(生接讀)

孟夫字,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②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難捨之情?

③你通過課外的閲讀,對孟浩然的人品或詩篇有哪些瞭解?

過渡:其實,孟夫子的內心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但他卻把無限的眷戀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寬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樣寬慰的?

(3)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説……(生接讀)

王勃説得好:squo;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squo;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①出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説説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李白和孟浩然雖然分別了,但是他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過渡:一個滿懷敬仰,敬上臨別之酒;一個寬慰友人,道聲情願深長。讓我們舉起酒杯,再現這感人的話別場面,讓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在班級中找你的好朋友,一個演李白,一個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語言,也可以發揮想象用上自己的語言,可以站起來。

(5)此情此景,不僅我們被打動了,就連江邊的景物也被打動了。此時的楊柳、沙鷗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麼表現呢?(生讀課文片段)

師:景也通人情,人更是思緒萬千。你能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下面這段話説完整嗎?試試看。

岸邊楊柳依依,好像 ;江上沙鷗點點,好像 。雖然白帆已經消失在藍天盡頭,只能看到一江春水流向天邊,但是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好像在想

師:作者本來是寫李白與孟浩然兩個人物之間的惜別之情,為什麼要寫到楊柳、沙鷗、藍天、春水這樣一段景物呢?

(這種寫法叫借景抒情,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寫作方法。)4、第五自然段

過渡: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友人還是離去了,李白內心激動不已,隨即吟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2)你知道為什麼這首詩能膾炙人口、流傳千年了嗎?你覺得這首詩好在哪裏?

(3)這真是一首好詩,讓我們懷着和李白一樣的心情,再次朗誦這首詩。

教材分析:《黃鶴樓送別》是蘇教版第九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屬於文包詩的形式,即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故事是古詩的擴展和闡釋,古詩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對照,情景同現,是培養學生聯繫語言環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文本。

教學對象: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能通過自己的個性化閲讀來理解、欣賞文本,獲得正確的審美體驗。

教學設計理念: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潛心會文的過程,應給足時間,讓學生沉下心來,走進文本,走進人物內心世界,閲讀品味,領悟內容,體驗情感。通過創設閲讀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動情地讀。補充部分送別詩,開闊學生的閲讀視野,增加閲讀的積累,感受古詩的悠遠流長,努力使課堂教學真實、樸實、紮實,讓孩子真正學有所得。

第7篇

任務二: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上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欣賞一段樂曲(播放歌曲《煙花三月》)。

誰牽着誰的手,相別在黃鶴樓?(生交流)老師介紹關於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當時話別的場面非常感人,想不想看看。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黃鶴樓送別》,師板書課題。(邊寫邊指導鶴字要寫緊湊,寫字態度要認真)生齊讀課題。

3、我能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弄明白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孩子們有信心學好嗎?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會學得很棒!

任務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

(2)讓學生説説這組詞有什麼特點?然後説説還知道那些表示看的詞語。(學生交流)

(3)引導學生不僅要讀好,還要讀出我們的理解,生齊讀。

師小結:同學們的詞讀得意猶未盡,讓我們趕快走進課文吧!

任務二: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理解暮春,將暮與它的幾個好朋友做比較,區分記憶。(生交流)

(3)師引讀:暮春三月,長江邊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生交流找到的詞語,配圖理解。)

(2)大家去過黃鶴樓嗎?(課件出示黃鶴樓的圖,教師介紹相關資料。)

(4)文中是怎樣描寫黃鶴樓的呢?學生從文中找找詞語後交流。引導學生藉助圖片理解詞語,再讀句子。

4、此時,友人登上了船,白帆漸漸遠去,誰願意讀讀第4自然段。

5、師引讀:李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生讀詩句。

6、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全班交流)

7、師創設情境:是啊,文章寫了李白在黃鶴樓為好友孟浩然送別的事,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

(2)找一找課文中哪些內容與詩句相對應,畫一畫。(課件出示)

8、從文章的字裏行間我們可以體會到兩位大詩人之間怎樣的感情呢?(生交流,師板書:依依惜別)下節課,我們繼續走進課文,體會他們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課文記敍了( )在( )為( )送別的事,抒發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 )之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