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教學反思6篇 反思教學:從“過秦論”中找到啟示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3W

《過秦論》作為中國古代經典名篇,深入探討了中國歷史上政治制度、社會制度、文化傳承等核心問題,對於今天的教育教學也有着深刻的啟示。本文將對《過秦論》進行反思探討,旨在為今天的教育教學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向。

過秦論教學反思6篇 反思教學:從“過秦論”中找到啟示

第1篇

在教學《過秦論》一文時,老師們在備課會上提出了很多問題,在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中,本文是篇幅最長且難度最大的一篇,難度大主要表現在實詞的生字較多,虛詞用法比較複雜,文章雖然是議論文,但是,按照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此文,它很不規範,議論文不講理,而全靠擺事實,議論成分很少。對此,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以下的一些措施。

1. 確實教學目標,如,在講解第三段的時候,我重點講解了“餘烈”、“六合”、“卻”、“愚”、“弱”等實詞;虛詞重點講一個“而”和“以”字,其它地方可以淡化。

2. 第四段我在確實教學目標的時候,重點講了實詞活用現象名詞用如動詞和名詞作狀語。如“甕牖繩樞”、“雲集響應”、“景從”等這段的虛詞可以不講了。

3. 第五段中虛詞的重點依然是“而”和“以”的用法,照應前面的文段繼續鞏固這個虛詞的用法;在實詞方面,我重點選擇了“小弱”、“道”、“序”、“朝”等實詞的用法。

4. 由於賈誼這篇“論”文是以賦作論,其中文學的味道很濃,應該通過反覆的誦讀來讓學生體驗語言的表現力。在前面的段落裏可以看到大量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文章辭采飛揚,如行雲流水。像大量的排句、對偶句的使用;誇張手法的運用(關於六國的謀士將領很多都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而且相距甚遠;同時可以結合課文練習三中的句子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本文的句式特點,當然,駢散結合,使得行文在整齊中富於變化,朗朗成韻也是本文的一個重要特色。

5. 在相關的語段的教學中,我還引導學生討論一些關鍵的字詞的作用和表現力,進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如我在教學第三段時,提出兩個問題一是西段中能夠表明作者態度的是哪個詞?你從中讀出了什麼味?在章法上,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明確:“自以為”,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説出了自己的體會,有的同學認為是“狂妄自大”,有的同學説是讀出了秦始皇的自信,有的同學讀出了秦國實力確實強大而不可撼動,有的同學讀出了作者對秦始皇的否定,有的同學讀出了作者嘲諷等等。在此基礎上,我再問學生,這個詞在文章的章法上起到了什麼作用?很多同學都能理解説是引起下文,但是,這只是説對了一半,作者這樣寫實際是為下文張本,否則,這段話難以與下文關聯起來。即,按照正常的邏輯,秦始皇統一六國,又採取了一系列的嚴密措施,那麼,秦國,不秦朝當然應該是子子孫孫為皇帝可傳萬世而不絕了。但是,作者在這裏偏要説是“自以為”,給了它一個似褒實貶的結論,為下文秦滅亡的結果來做鋪墊,真是匠心獨運,妙手天成。通過這樣的賞讀,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在賞讀關鍵字的時候,我還讓學生比較了“愚”和“弱”這兩個近義詞在表現上的不同之處,讓學生知道作者在表現的時候有所側重:一個是指思想上的愚昧,一個是指實力上的削弱。這也是讓學生產生興趣的地方。

6. 在第四段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認真比較名詞的活用的現象:作狀語和作動詞。兩個知識點都非常重要。可是有些學生容易混淆,用這個例子來區別,很有可比性,也容易讓學生通過記住語言材料來記住用法,效果明顯。然後讓學生討論“轉而攻秦”的“轉”裏暗含着作者的表達意圖。學生只有聯繫整個這段話才能作出比較確切的解釋。很多學生的理解出現了偏差,説明他們結合語境來理解詞語意義的良好的閲讀習慣還沒有形成。結合全段的語境,顯然作者是表達出陳涉等人的起義是倉促之間攻打秦國,強調沒有準備的意義。

7. 在第五段的教學中,要求學生結合金聖歎的對《過秦論》的點評來思考。本文以大量的篇幅鋪張宣揚秦的興盛史,再以秦的速亡史與之比較照應,運用了先揚後抑、揚中有抑的手法,處處以襯托、對比來形成反差,得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結論,説明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政施暴政結果,勸戒後來的統治者只有施仁義,行仁政,才能長治久安;同時,這也體現了賈誼作為辭賦家的政論特色,用誇飾的手法敍事狀物,達到文勢滔滔,波瀾層迭的藝術效果。

總之,《過秦論》雖是一篇長文,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短教,也可以嘗試簡教。語文教學首要的問題當然是教學內容的確定,因為,一篇文章可以有無數種的教法,此所謂教無定法。但是無論如何變化,語文課必須有語文的味道,必須像語文的樣子,必須循語文的規律。所以,我認為教學內容的核心當然是教學目標,目標定了,我們才不會跑偏,此所謂萬變不離其蹤,“緣督以為常”。

過秦論教學反思6篇 反思教學:從“過秦論”中找到啟示 第2張

第2篇

文言文的教學很枯燥,課堂教學不容易出新出奇。老師備好知識點就可以滿堂灌了,學生更容易厭倦。怎樣在保證夯實知識點的同時,又能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呢?在教授《過秦論》時作了一些嘗試。

一、設計問題以內容帶動對文言字詞的理解。賈誼在用寫賦的手法來寫這篇説理散文。寫賦是需要鋪張和誇大的,《過秦論》這篇文章可以説開篇就採用了這種手法。所以在自由朗讀完第一段後,我讓學生體會感受,由什麼得來這種感受?學生不約而同集中在“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的語句上,師生順勢分析這個句子的好處翻譯以及裏面的詞類活用。

二、 文言知識點的講解要追本溯源。也就是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而要講清楚為什麼的問題。講解文言文,每課的重點知識都要涉及詞類活用,但是學生掌握效果不如人意。根本還在於學生不能從根本上把握活用是怎麼來的,所以高一文言文的講解不能僅解決是什麼的問題,更要解決為什麼的問題。《過秦論》中“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中“席、包、囊”均為名詞作狀語,此時給學生明確,文言文中名詞位於動詞前面部做主語就活用,這樣學生學會分析,掌握起來也就容易多了。在《過秦論》中使動用法較多,給學生講明白什麼是使動,即主語使瀕於怎樣,動作地發出者為賓語。按照這個方法理解使動用法也就容易一些。學生在以後遇到類似用法也就會分析了。

三、老師下水翻譯給學生作示範。文言文翻譯是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文言文翻譯的標準學生都明白即“信、達、雅”。但到底什麼樣的翻譯才是這樣的。在講解過秦第二段時,我下水翻譯了一部分,並且故意有幾個地方翻譯不規範,讓學生指出來。(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惠文王,孫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政策,在南邊奪取了漢中,在西邊攻取了巴、蜀,在東邊割佔了肥沃的土地,在北邊收復了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儘量多得給老師指出了錯誤。在逐漸的修改過程中學生也就把握了文言文翻譯的標準了。

以上是在教授《過秦論》時一點粗淺的體會,課下與學生交流,學生比較認可。但反覆看自己的錄像課仍然有不少問題。比如語言的拖沓,教學操作過程拖沓,以致本堂課教學任務未能很好完成。另外學生活動設計太過粗淺。

第3篇

?過秦論》是賈誼的一篇非常有氣勢的政論文。從此文來看,賈誼是頗富才情的,他是西漢時期傑出的政論

家和辭賦家,作為一個偉大政論家,他二十歲時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張,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漢文帝的賞識。

但賈誼的一生或許是個悲劇,賈誼的悲劇不在於懷才不遇,因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種足以作為帝王之師的才。為帝王師,為皇帝出謀劃策,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説,是何等的榮耀。賈誼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謀,但後人公認其招其謀見用者稀,於是便由李商隱來發一長歎。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賈誼和中國許多文人一樣,都沒辦法真正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賞識卻偏又不能如願,於是他們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鋪排縱橫,灑灑洋洋,用文字本身來吸引輿論的關注,進而爭取得到皇帝的欣賞。無疑,賈誼也是如此。我們來看看被後人惋惜和崇敬的賈誼以及賈誼的《過秦論》。從《昭明文選》到《古文觀止》似乎歷代文人都將此文奉為經典,可見其文字鋪排渲染之功力。賈誼之寫《過秦論》氣盛而情濃,彷彿一戰國縱橫家再世。

賈誼是在大漢朝開平盛世之下寫此文的,獨見古代文人的社會責任感。他對秦王朝的統一過程是極其讚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樸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這種海洋恣肆筆鋒大概也只有賈誼才能寫得出了。秦王朝爭得天下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但在“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的農民義軍的打擊下還不是成敗異變,功業相反,於是他很自然地就説出了這是因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儘管後來的歷史證明了賈誼確有先見之明,但我不知道處在歌舞昇平中的漢文帝看了此文後心中有何感喟,不知這是不是賈誼的悲劇根源之所在,因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歡歌功頌德的文章,以此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標榜自己是個賢明的君主。

我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把《過秦論》這麼大氣的文章和那個因樑王墮馬而鬱鬱寡歡、從而早逝的賈誼聯繫在一起,我不知賈誼是否是自己選擇這樣的一種悲情生活,而正是這種選擇才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猜解。而正是這種悲劇,才得到了司馬遷的賞識,以至於為他寫傳記時,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塊,在司馬遷的心中,他是極喜歡磨難英雄的,在他看來,屈原和賈誼是同一類人,雖然他們的人生是個悲劇,但他們同樣可以讓後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賈誼成全了文學史還是歷史成全了賈誼,亦或是賈誼自己成全了自己。無論如何,賈誼都為我們留下了經典性的文字。他讓我們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論文,依然可以寫得很壯美。

第4篇

文言文課文的講授重點是文言現象和文言語句。本篇文章的作者西漢文章文章大家賈誼,同學們不熟悉,所以我要求同學們課下上網收集資料瞭解賈誼生平以及本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效果很好。留出五分鐘時間讓同學們根據註釋給生字注音,通讀課文。並把難以理解的詞語畫出來結合資料先做了解。接着,齊讀課文第一段,指出問題,對生詞詞義給同學們答疑,其後四段也如法炮製。然後找每一組讀一段,其他小組同學邊聽邊思考文章的意思。這一遍之後,同學們逐漸熟悉文章大意。五分鐘時間結合資料對第一段進行翻譯,並注意裏邊的文言現象。三分鐘小組討論,結果整理到紙上。其後四段也如此過程。都整理完之後,分組展示討論成果。這時候大部分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現象都被總結出來。稍作點評。提出幾個一詞多義的詞,讓學生總結一詞多義現象。文言現象部分基本結束。對於文章結構並沒有多加分析,只選取了最後一段讓學生體會對比手法,並讓學生體會文章的辭賦話的語言風格。

總體來講本節課較令人滿意。好的地方在於讓學生有了充分的時間思考,在小組討論中掌握知識,互相交流。

問題在於:文言現象難掌握並枯燥乏味,過程中學生積極性不容易被調動,有的同學容易懈怠,期望坐享別人的成果。內容量太大,學生學習過程明顯吃力。

這一部分知識本來枯燥乏味,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可能適當的聯繫戰國和秦朝的歷史背景會讓學生更喜歡一些。

第5篇

?過秦論》是賈誼的一篇非常有氣勢的政論文。從此文來看,賈誼是頗富才情的,他是西漢時期傑出的政論

家和辭賦家,作為一個偉大政論家,他二十歲時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張,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漢文帝的賞識。

但賈誼的一生或許是個悲劇,賈誼的悲劇不在於懷才不遇,因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種足以作為帝王之師的才。為帝王師,為皇帝出謀劃策,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説,是何等的榮耀。賈誼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謀,但後人公認其招其謀見用者稀,於是便由李商隱來發一長歎。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賈誼和中國許多文人一樣,都沒辦法真正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賞識卻偏又不能如願,於是他們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鋪排縱橫,灑灑洋洋,用文字本身來吸引輿論的關注,進而爭取得到皇帝的欣賞。無疑,賈誼也是如此。我們來看看被後人惋惜和崇敬的賈誼以及賈誼的《過秦論》。從《昭明文選》到《古文觀止》似乎歷代文人都將此文奉為經典,可見其文字鋪排渲染之功力。賈誼之寫《過秦論》氣盛而情濃,彷彿一戰國縱橫家再世。

賈誼是在大漢朝開平盛世之下寫此文的,獨見古代文人的社會責任感。他對秦王朝的統一過程是極其讚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樸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這種汪洋恣肆筆鋒大概也只有賈誼才能寫得出了。秦王朝爭得天下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但在“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的農民義軍的打擊下還不是成敗異變,功業相反,於是他很自然地就説出了這是因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儘管後來的歷史證明了賈誼確有先見之明,但我不知道處在歌舞昇平中的漢文帝看了此文後心中有何感喟,不知這是不是賈誼的悲劇根源之所在,因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歡歌功頌德的文章,以此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標榜自己是個賢明的君主。

我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把《過秦論》這麼大氣的文章和那個因樑王墮馬而鬱鬱寡歡、從而早逝的賈誼聯繫在一起,我不知賈誼是否是自己選擇這樣的一種悲情生活,而正是這種選擇才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猜解。而正是這種悲劇,才得到了司馬遷的賞識,以至於為他寫傳記時,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塊,在司馬遷的心中,他是極喜歡磨難英雄的,在他看來,屈原和賈誼是同一類人,雖然他們的人生是個悲劇,但他們同樣可以讓後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賈誼成全了文學史還是歷史成全了賈誼,亦或是賈誼自己成全了自己。無論如何,賈誼都為我們留下了經典性的文字。他讓我們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論文,依然可以寫得很壯美。

第6篇

在教學《過秦論》一文時,老師們在備課會上提出了很多問題,在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中,本文是篇幅最長且難度最大的一篇,難度大主要表現在實詞的生字較多,虛詞用法比較複雜,文章雖然是議論文,但是,按照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此文,它很不規範,議論文不講理,而全靠擺事實,議論成分很少。對此,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以下的一些措施。

1. 確實教學目標,如,在講解第三段的時候,我重點講解了“餘烈”、“六合”、“卻”、“愚”、“弱”等實詞;虛詞重點講一個“而”和“以”字,其它地方可以淡化。

2. 第四段我在確實教學目標的時候,重點講了實詞活用現象名詞用如動詞和名詞作狀語。如“甕牖繩樞”、“雲集響應”、“景從”等這段的虛詞可以不講了。

3. 第五段中虛詞的重點依然是“而”和“以”的用法,照應前面的文段繼續鞏固這個虛詞的用法;在實詞方面,我重點選擇了“小弱”、“道”、“序”、“朝”等實詞的用法。

4. 由於賈誼這篇“論”文是以賦作論,其中文學的味道很濃,應該通過反覆的誦讀來讓學生體驗語言的表現力。在前面的段落裏可以看到大量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文章辭采飛揚,如行雲流水。像大量的排句、對偶句的使用;誇張手法的運用(關於六國的謀士將領很多都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而且相距甚遠;同時可以結合課文練習三中的句子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本文的句式特點,當然,駢散結合,使得行文在整齊中富於變化,朗朗成韻也是本文的一個重要特色。

5. 在相關的語段的教學中,我還引導學生討論一些關鍵的字詞的作用和表現力,進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如我在教學第三段時,提出兩個問題一是西段中能夠表明作者態度的是哪個詞?你從中讀出了什麼味?在章法上,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明確:“自以為”,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説出了自己的體會,有的同學認為是“狂妄自大”,有的同學説是讀出了秦始皇的自信,有的同學讀出了秦國實力確實強大而不可撼動,有的同學讀出了作者對秦始皇的否定,有的同學讀出了作者嘲諷等等。在此基礎上,我再問學生,這個詞在文章的章法上起到了什麼作用?很多同學都能理解説是引起下文,但是,這只是説對了一半,作者這樣寫實際是為下文張本,否則,這段話難以與下文關聯起來。即,按照正常的邏輯,秦始皇統一六國,又採取了一系列的嚴密措施,那麼,秦國,不秦朝當然應該是子子孫孫為皇帝可傳萬世而不絕了。但是,作者在這裏偏要説是“自以為”,給了它一個似褒實貶的結論,為下文秦滅亡的結果來做鋪墊,真是匠心獨運,妙手天成。通過這樣的賞讀,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在賞讀關鍵字的時候,我還讓學生比較了“愚”和“弱”這兩個近義詞在表現上的不同之處,讓學生知道作者在表現的時候有所側重:一個是指思想上的愚昧,一個是指實力上的削弱。這也是讓學生產生興趣的地方。

6. 在第四段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認真比較名詞的活用的現象:作狀語和作動詞。兩個知識點都非常重要。可是有些學生容易混淆,用這個例子來區別,很有可比性,也容易讓學生通過記住語言材料來記住用法,效果明顯。然後讓學生討論“轉而攻秦”的“轉”裏暗含着作者的表達意圖。學生只有聯繫整個這段話才能作出比較確切的解釋。很多學生的理解出現了偏差,説明他們結合語境來理解詞語意義的良好的閲讀習慣還沒有形成。結合全段的語境,顯然作者是表達出陳涉等人的起義是倉促之間攻打秦國,強調沒有準備的意義。

7. 在第五段的教學中,要求學生結合金聖歎的對《過秦論》的點評來思考。本文以大量的篇幅鋪張宣揚秦的興盛史,再以秦的速亡史與之比較照應,運用了先揚後抑、揚中有抑的手法,處處以襯托、對比來形成反差,得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結論,説明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政施暴政結果,勸戒後來的統治者只有施仁義,行仁政,才能長治久安;同時,這也體現了賈誼作為辭賦家的政論特色,用誇飾的手法敍事狀物,達到文勢滔滔,波瀾層迭的藝術效果。

總之,《過秦論》雖是一篇長文,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短教,也可以嘗試簡教。語文教學首要的問題當然是教學內容的確定,因為,一篇文章可以有無數種的教法,此所謂教無定法。但是無論如何變化,語文課必須有語文的味道,必須像語文的樣子,必須循語文的規律。所以,我認為教學內容的核心當然是教學目標,目標定了,我們才不會跑偏,此所謂萬變不離其蹤,“緣督以為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