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設計5篇 "悟出真諦,坐井觀天——國小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1W

本文將圍繞國小二年級語文上冊的《坐井觀天》展開教學設計。通過課文的解讀、相關知識的拓展、課堂互動等方式,旨在幫助學生理解“目光狹隘、見識短淺”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廣闊視野和拓展思維。

國小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設計5篇

第1篇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個新朋友,瞧,他們是誰?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坐井觀天》,講的就是他們的故事,我們一起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寓言不僅讀起來有趣,還告訴我們一些深刻的道理,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

首先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見帶生字的詞語和句子多讀幾遍。

2、生字組詞:這些紅色的字是我們要認識的生字,誰來單獨讀一讀。

4、生字、組詞、造句:下面來點更難的,誰能讀字、組詞,再根據你組的詞造一個句子呢。

1、默讀課文,青蛙和小鳥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故事?

井沿是指哪呢,看,老師畫了一幅簡筆畫,誰來指一指,哪是井沿?(指生認)。那老師還要請你幫個忙行嗎。你能把小鳥和青蛙請到它們相對應的位置上麼?指着説一説。

2、他們是怎樣爭論的呢?咱們一起來讀讀他們爭論的話,在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課文的2-7自然段。)

(1)男女生對讀。(老師旁白,男,青蛙。女,小鳥)

(提出問題: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你能在文中畫出來麼)

出示:青蛙説:朋友,別説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教室能説是無邊無際麼,操場能説無邊無際麼,什麼能説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沙漠、草原、田野)

(出示圖片:同學們説得真好,那咱們大家和老師知道的無邊無際的事物一樣麼?)

誰再來讀讀這句話,看看該怎麼讀,應該體現出什麼?(帶動作讀)

他們就這樣爭論起來了,那他們到底誰説的對呢?(小鳥)。小鳥為什麼知道天是無邊無際的呢?

説話訓練:小鳥飛啊飛,飛過——,飛過——,還沒有看到天的邊。

青蛙為什麼説天不過井口那麼大呢?用課文中一句話説説。(天天坐在井裏,見識少,目光短淺)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青蛙笑了,當別人告訴他的時候,他聽了沒有?反而笑了,説明什麼?(自以為是,不聽別人勸告)

現在我們回到課題,坐井觀天,一隻青蛙坐在井裏看天們用來批評有什麼錯誤的人?(板書:無知、自以為是)。如果青蛙想告別無知,他應該怎麼做?

如果這隻青蛙有一天真的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麼,會説些什麼呢?

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讓跳出井口的青蛙認識了外面的世界,認識了了自己的無知和自以為是。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呢,我相信我們都會做一隻跳出井口的青蛙,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做一個知識淵博,不自以為是的人,下課!

國小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設計5篇

第2篇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以下就《坐井觀天》的教學片段進行評析,從而反思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與落實。

教師激疑引趣,導入新課:“要幫助青蛙和小鳥解決問題,讓我們趕緊走進課文吧!請大家先自學課文。”學生馬上有序的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並畫出生字,進行拼讀;然後同位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接着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齊讀生字詞,小組交流哪些字音容易讀錯。這期間,老師參與到具體的小組學習中,重點對個別後進生進行指導。

老師説:“哪個組彙報自學情況?”小組長帶領齊讀生字詞後,小組彙報提示容易讀錯的字音。

老師只提示“自學課文”,孩子就能按掌握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二年級的孩子能從個體自學預習課文,讀準字音,到同桌互檢生字讀音,再到小組的學習,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低年級學生是有能力自動化地自學課文,掃除閲讀的障礙的。讓孩子藉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認讀課文,並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去讀準課文,而不是按傳統的教學“一步步”領着學生向前走,能讓孩子在主觀意志上建立“我能學”的自信,並通過主體的實踐努力達到掌握一定學習策略的“我會學”。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好的教給孩子,讓孩子掌握學習的策略,更利於孩子明天自己去學習。

進行角色朗讀時,老師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同學們,青蛙説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説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的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請三人為一組,分角色朗讀,想想怎樣讀才讀得好?”孩子們紛紛三人為一組進行朗讀練習,態度積極認真,有的為了讀好角色,練讀了好幾次。孩子們練讀後進行彙報,聽讀的同學要認真聽,然後説説哪兒讀得好,具體説説哪個詞語讀得好,進行生生之間的賞析性評價。

“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三十個孩子就有三十隻青蛙,三十隻小鳥。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老師拼棄了以前那種刻意去追求“標準答案”,哪必須得讀重音,哪必須讀拖長音或讀輕聲,而是充分的給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該怎樣讀才會讀好,讓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實踐中自己發現建構,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閲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

評價是一個認識、教育、提高的過程,把評價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評價他人的同時進行聆聽觀察、分析反思、組織表達,從而加深學生的體驗,促進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老師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尤其是讓生生之間進行賞析性的評價,這使被評價的孩子得到激勵,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讚賞別人的優點時,也是在主動學習,積極接受。當然,賞析性評價還可以是學生自我進行評價,例如,孩子這樣自我評價:“我覺得我讀‘我天天坐在井裏,不會弄錯的。’讀得好,我特別注意讀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麼自信。”這同樣可以激起孩子們的自我反思。

老師應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但同時得注意如何體現老師的“導”。分角色朗讀的訓練,老師完全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但從學習的效果看,優秀的學生,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讀出不同角色的特點。但對於一些後進的學生,效果就有待提高。我們是否可以在孩子們自學練讀前,老師先和個別學生分角色朗讀,全班評價後再讓孩子深入研讀。老(下轉第13頁)(上接第22頁)師可設計這樣的導語:你們能讀得比他們更好嗎?想想怎樣讀才讀得更好?這樣,既可以給面上孩子們模範的作用,也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老師組織孩子們三人一組進行練習,但我們發現,孩子們練習時,往往就練喜歡的角色,所接受的訓練是單一的;還有的孩子,因為怕讀不好角色,就單挑旁白來讀。積極的孩子,朗讀水平較好的孩子就“走進”角色,朗讀水平較弱的就“永遠”旁白,這樣會造成惡性循環,不利於孩子的發展。老師可創設情景,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要求孩子再研究時進行多次的練習,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複,要輪換角色。這樣才利於孩子們整體綜合發展。

和往常一樣,我正在給孩子們上語文課。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坐井觀天》。為了提高孩子們的朗讀水平,我在他們自由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這篇課文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於是我又讓他們分角色閲讀,我就説:“哪位小朋友願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呢?”許多孩子積極舉手,非常願意讀給大家聽。由於課文剛讀沒幾遍,我就請了一組朗讀水平比較好的學生先讀給大家聽,也不出我所料,這三個孩子讀得還真不錯。聽她讀得這麼好,下面的孩子有的又舉起了手,也希望能讀給大家聽,為了讓孩子們讀得更好,我就説:“好,看誰能比上一組同學讀得更好。”這樣我又請了一組孩子讀,這孩子確實也讀得很好,而且還比前一組學生讀得響亮,我就説:“你們讀得真好,比上一組讀的還要響亮呢!”這孩子聽了甜甜地笑着坐下了。不經意間,我發現了一個不曾讓我留意過的舉動,就是第一次我請的那組中有位朗讀水平較好,成績也較好的孩子,一臉氣憤,還用鄙夷的眼光瞟了一眼剛讀完的那位同學。我的心不禁一怔:這麼一句表揚同學的話,就真的挫傷了這孩子的心嗎?一時間,我對看到的這一幕不知如何應對,也就沒有處理,繼續上課。

課後,我還在想這一問題。也許我的評價真的有不妥的地方。但是細細想想如果孩子不能接受別人超過自己,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就生氣、妒忌的話,這樣恐怕在以後的競爭社會中,就很難形成一個良好的心態。我想新課標倡導人文關懷,但是並非不讓學生不受任何磨練和挫折。應該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對孩子來説也是極其重要的。

我想我應該給全班所有的孩子特別是孩子上一堂特殊的課,要讓他們知道生活不總是一帆風順,挫折對每個人來説也是難免的。而且要正確地對待競爭,在競爭中你不可能各方面都是第一,永遠是第一的。遇到別人比你好,你應該先高興地接受這一事實,再想想他為什麼會比你好,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力爭取,但必須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這樣你才能更出色。

在這節課上,我感覺學生學得主動,讀書讀得深入。師生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充滿教學全過程,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合作得十分融洽。我適時啟發、誘導,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真正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加強朗讀和發展思維,培養有條理説話的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

要給學生有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安排學生讀書,每次都有明確要求。讀書時思考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都向學生交代清楚,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覆讀課文,大部分內容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對暫時不懂的問題,既不急於解答也不輕易放過,而是適時地要求學生再讀課文解決。特別強調邊讀邊思考,使朗讀、提問緊密結合。學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鳥為什麼要爭論天的大小這個問題,然後我因勢利導,要求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看插圖、聯繫上下文想一想”。(這就是讀書方法的指導)在此基礎上,又組織學生討論、釋疑。

本堂課的教學過程始終洋溢着師生雙邊活動的熱烈氣氛,既不是學生圍繞教師轉,也不是學生配合教師活動,而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主導作用不是教會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其目的是為使學生今後自己會學。

在上課時我讓學生充分質疑,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梳理,採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幾個步驟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時我十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和鼓勵學生。始終注意“導”,始終注意聽取和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不斷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思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張老師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討論青蛙錯在哪裏,為什麼錯,經過反覆研讀課文,仔細觀察插圖,深入思考,作出判斷,説出根據,不僅活躍了思維,而且培養了思維能力。

在閲讀教學中,要抓住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訓練,通過適當的練習,鞏固並綜合運用已學過的語言文字。我在課上注意讓學生反覆練習讀書,並且還重視培養學生有條理的説話能力。在朗讀和説話的訓練中,通過充分討論,落實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學生讀了青蛙認為小鳥説“大話”那段文字後,先讓學生弄懂什麼是“大話”。同學們逐一解釋為“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説出來”“沒有根據的話”“假的”“太誇張了”,經過教師的不斷點撥,學生對這個詞的理解逐步向課文中所表達的意思靠攏。在組織學生討論“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含義和這個成語是批評有什麼錯誤的人這一問題時,我強調要求學生把先後幾個同學的發言連起來説完整一些……這樣的説話訓練不僅鞏固課文中所學的知識,而且通過語言文字的運用,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第3篇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坐井觀天》位於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撈月亮》、《狐狸和烏鴉》下跟《小馬過河》。它處於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樑。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着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遊,體會小鳥見多識廣;(4)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閲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錄像、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説、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閲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閲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説讀寫的能力。(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2)動畫演示小鳥漫遊各地後,讓學生練説,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説,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後練説;(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4)佈置學習課後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説、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説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説自己認為天有多大,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藉助圖片動畫弄懂“落”、“井沿”,在簡筆畫中貼圖找青蛙與小鳥的位置。

(三)指導朗讀,啟發想象。重點引導體會問號和感歎號的語句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從小鳥漫遊的畫面想象走過的地方,領悟出小鳥眼界寬,看得多,見識多。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1)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2)通過捲紙筒“觀天”,懂得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説: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着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筆畫和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板書如下:

第4篇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本課是一篇傳統的寓言故事,內容淺顯易懂,如果單純的靠老師講解以後説出寓意,會讓學生覺得本課索然無味。所以,在案本課的確教學中我以學生為本,讓他們自主、合作學習,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師:“小青蛙和小鳥遇到了難題,要想幫助它們解決問題,我們就趕緊走進課文吧!”

生:學生馬上有序的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並畫出生字,進行拼讀;然後同位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接着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齊讀生字詞,小組交流哪些字音容易讀錯。這期間,老師參與到具體的小組學習中,重點對個別後進生進行指導。

師:“哪個組彙報自學情況?”小組長帶領齊讀生字詞後,小組彙報提示容易讀錯的字音。

我只提示“自學課文”,孩子就能按掌握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二年級的孩子能從個體自學預習課文,讀準字音,到同桌互檢生字讀音,再到小組的學習,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低年級學生是有能力自動化地自學課文,掃除閲讀的障礙的。讓孩子藉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認讀課文,並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去讀準課文,而不是按傳統的教學“一步步”領着學生向前走,能讓孩子在主觀意志上建立“我能學” 的自信,並通過主體的實踐努力達到掌握一定學習策略的“我會學”。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好的教給孩子,讓孩子掌握學習的策略,更利於孩子明天自己去學習。

師:“同學們,青蛙説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説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的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

師:“請大家三人一組,分角色朗讀,想想怎樣才能讀好?”

生:孩子們紛紛三人為一組進行朗讀練習,態度積極認真,有的為了讀好角色,練讀了好幾次。

生:聽讀的同學要認真聽,然後説説哪兒讀得好,具體説説哪個詞語讀得好,進行生生之間的賞析性評價。

師:“青蛙一直都在井裏住着,沒有見過外面的天有多大,它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於是青蛙自信的對小鳥説……”

生:老師扮演小鳥的樣子,全班同學有感情的讀出了青蛙的話。

師:小鳥在天空自由的飛翔,它聽了青蛙的話,耐心的告訴小青蛙‘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老師範讀

師:“後面兩句,男同學當青蛙,女同學當小鳥。注意它們都是笑着並且很堅定自己的看法回答對方的話。”

“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三十個孩子就有三十隻青蛙,三十隻小鳥。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在教學中我拼棄了以前那種刻意去追求“標準答案”,哪必須得讀重音,哪必須讀拖長音或讀輕聲,而是充分的給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該怎樣讀才會讀好,讓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實踐中自己發現建構,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閲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

評價是一個認識、教育、提高的過程,把評價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評價他人的同時進行聆聽觀察、分析反思、組織表達,從而加深學生的體驗,促進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老師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尤其是讓生生之間進行賞析性的評價,這使被評價的孩子得到激勵,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讚賞別人的優點時,也是在主動學習,積極接受。當然,賞析性評價還可以是學生自我進行評價,例如,孩子這樣自我評價:“我覺得我讀‘我天天坐在井裏,不會弄錯的。’讀得好,我特別注意讀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麼自信。”這同樣可以激起孩子們的自我反思。

首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聽完他們自己的分角色朗讀表演後,我開始引導他們,因為完全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但從學習的效果看,優秀的學生,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讀出不同角色的特點。但對於一些後進的學生,效果就有待提高。

第5篇

⑵ 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麼有不同的看法?

⑸ 帶學生體驗:走出教室,説説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紙捲成紙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⑹ 四人小組再讀第二次對話。(一人引讀,兩人對話,一人擔任評委。)

“朋友,別説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讀出勸告的語氣)

⑴ 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着説的,他倆的笑各有什麼含義?

⑵ 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討論上面的問題。

朗讀提示: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態度。

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麼,會説些什麼?

1、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續編第四次對話,並分角色讀一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