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塔》一課談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6篇 打磨學生自主能力的祕訣 ──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烏塔經驗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4W

本文從《烏塔》一課出發,探討了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通過分析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轉變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培養方法和策略,有助於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成長。

從《烏塔》一課談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6篇 打磨學生自主能力的祕訣 ──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烏塔經驗談

第1篇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語文是人學,語文學科作為人文科學的一部分,彰顯人文精神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要努力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語文閲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主動與文本展開自由對話,讓心靈與心靈碰撞出鮮活思想,撞擊出智慧的火花。只有讓人文精神在語文課堂中大放光芒,才能在語文課堂中使學生個體精神世界得到充分張揚,開創更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真正提高語文素養。

?烏塔》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第八冊第六組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情. 文章情節明瞭簡潔,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先寫初逢烏塔,是在羅馬的旅館裏,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後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劃繼續遊覽;接着寫晚上回到旅館後"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寫了烏塔的這次旅遊的行程之長,安排之周,準備之久,以及獨立生活的意識;最後寫烏塔和"我"道別,繼續她未來的夢想。多麼令人感動的烏塔,多麼令人敬佩的烏塔!

這篇文章的思想性重與文學性,文中的外國小女孩烏塔是獨立自主,聰明勇敢的象徵和化身,只有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感受烏塔理念,學習烏塔精神,才能説讓本文的意義得以充分體現和落實。

2、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3、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以及讀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4、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鍊和考驗。

注重以讀為主,在讀中有所思,讀中有所感,以讀引領整堂課。教學中主要採用自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運用各種朗讀方式來學習,在感悟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感悟,講讀密切結合,讓學生讀出烏塔的獨立,讀出她的智慧,讀出她的有心……同時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讀思結合,動靜配合,讓孩子們在語文王國中探索,享受尋找知識帶來的快樂、主動獲取思想帶給來的啟發:中外家長和孩子教育理念的差異和快樂體驗的不同。

預設:烏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名字,她才14 歲,是什麼值得我們今天來學習她呢?

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遊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裏撥個電話或記張名片。

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閲讀了很多與這個國家的有關書籍。

這三年,烏塔準備 ,準備 ,準備 ,這三年她閲讀 閲讀 閲讀 。為的就是這次旅行!

設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助餐館或超市分發廣告單,假期裏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

這樣一個智慧能幹細心的外國孩子,中國的孩子也具有這樣的品質,可為什麼中國的孩子不會那麼做,也沒有人那麼做,為什麼?中國的烏塔在哪裏?

在中國,象你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帶他們一起玩,但一般不放心讓他們一個人出遠門。

中國的孩子有電視,有兒童圖書館,有遊樂園,孩子們很快樂。

烏塔是獨立的象徵,是自主的使者!烏塔的種種優秀品質都體現在她的思想和語言上:

提煉出:我們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理念缺少烏塔意識。

預設(2):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的,只有親自來到這裏,她的美麗才深深地打動了我。

引導讓學生在討論中瞭解烏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從而懂得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

根據自身的生活能力,虛擬一次旅行,具體地寫出旅途準備,並寫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2. 給烏塔寫一封信,説説自己對烏塔獨自旅行的感想。

中外教育理念的差異,現代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正是本堂課烏塔帶給我們的思考與啟發,什麼是寶貝,怎樣愛寶貝。

從《烏塔》一課談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6篇 打磨學生自主能力的祕訣 ──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烏塔經驗談 第2張

第2篇

?烏塔》一課,講述的是德國一位14歲的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漫遊歐洲的事。全文敍述的事情是具體清楚,揭示的主題耐人尋味。根據教材編排和訓練重點,本單元着重進行閲讀要有自己的見解的訓練,在教學《白楊》、《桃花心木》兩篇精讀課文的基礎上,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讀、自悟。對此,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為:(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2)通讀全文,通過辯論的形式,提出自己閲讀的見解,提高認識。

對於略讀課文,我們向來強調給學生充分的閲讀時間,同時承擔起進行單元組訓練的任務。因此,首先必須讓學生充分的閲讀課文,總體理解課文內容。這一過程是學生自由的讀書,讀前提出要求,使學生帶着明確的目的閲讀。具體的要求是:(1)認真讀原文,把原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並嘗試着自己解決。(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理清課文的條理。自讀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為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打好基礎。

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時,教師可以拋出問題: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獨自出行,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閲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學生的辯論,為領會內容提出認識做了準備。

學生的思想中存在着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好;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很好。對於這兩種觀點,教師不要急於做出結論,可以要求學生再次認真閲讀課文,到文中找出根據來説明自己的觀點,大膽發言,説出看法。

此時,教師就可以組織一場辯論會,把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辯論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結果,正方觀點鮮明簡練,認為獨自出行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增長見識;反方則擔心獨自出行的安全、經濟負擔等問題。當雙方爭執不下,教師應注意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要引導辯論的雙方從課文中找出依據反駁對方。正方的同學找出的重點語句,足以解決反方同學的擔心,請看:

(1)反方觀點:小孩一個人出行多不安全啊!正方反駁:烏塔説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後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2)反方觀點:一個人外出漫遊,不是要花很多錢的嗎》國小生沒有經濟收入,不必急着外出。正方反駁:烏塔因為年齡小,可以享受優惠,買一張全歐洲旅行聯票,不到400馬克。再説,還可以勤工儉學,烏塔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市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兒童玩。

(3)反方觀點:小孩子一個人外出,沒有大人指導,會增長見識嗎?正方反駁:烏塔為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三年,讀了很多有關國家的書籍,烏塔拿出一摞書,全是歐洲各國的旅行指南,對照看着,就像老師帶我玩一樣。

經過一番辯論,原先持反方觀點的同學會發現,原來自己的擔心全是多餘的,烏塔已經用自己的親生經歷告訴了我們,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再是遙遠的夢。在這裏,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辯論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髮表閲讀見解的過程,當然,學生所發表的見解也並非孤立的隨意的説。而是密切聯繫課文,探究課文的過程,不僅深入瞭解了課文內容,而且紮實訓練了本單元的知識點,形式新穎活潑,探討有實效。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必須要樹立明確的觀念,要學生學習烏塔的獨立自主的精神,教師必須從引導學生學習本課做起,從大膽發表獨立的見解入手。對於學生的不同意見,教師應充分肯定,只要能説出自己的見解,都予以鼓勵讚揚,這既有利於提高學生閲讀的興趣,又有利於保護學生髮言的積極性,養成勇於發表獨立見解的習慣。

激烈的辯論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但這辯論也需要老師的指導。總結全文時,着重點撥説的兩段話:(1)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2)只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

在總結提升時,需要注意的是,鑑於中國和德國國情的不同,不必要求學生一定要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而應該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後嘗試着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當你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難的事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可以説,《烏塔》一課的主旨和《語文課程標準》的提法是相吻合的。對此,我們不妨課外組織讓孩子獨自出行-----學烏塔、家鄉尋春記的活動,活動的範圍先確定在家鄉這一小範圍,可以聘請家長、老師同時參加,以小組的形式,嘗試自行設計外出路線,自行安排外出設備,自行準備外出經費,設身處地的體驗烏塔的感受。活動結束,召開一次座談會,總結活動的心得,並指導完成一次實踐性習作。

第3篇

?烏塔》這篇課文描述的是一位德國小女孩獨自一個人遊歐洲的事。反映了外國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識。反映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學生如何從文中體會感悟。學到知識,現就我教學這一課淺淡自我看法。

這是一篇閲讀課文。根據閲讀課文要求。學生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受到教育,如何設計這篇課文教學。應以此據,教學時我主要是以發表自我之見解作為這節課活動的中心,因此在教學中我以“這個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人遊行,應不應該?為什麼”為題展開討論,讓學生髮表自我見解。

學生應預習並知道德國小姑娘是如何旅行歐洲。對於這一點一般的學生只要多加思考就不難理解。

一個人外出旅行有哪些好處和壞處,從烏塔這樣獨自旅行是利還是弊多?

學生甲:獨自一個人外出旅行為助我們培養獨立自主能力。

學生乙:烏塔他能自己攢錢去旅行説明他很有計劃和經濟頭腦。

丙説:只要我們做好充分準備是可以一個人外出旅行的。

丁説:哪是外國小朋友才這樣做。我們的父親母親對於我們一個人出去玩都不放心,更不要説出國旅行。

也有許多同學説了許多不是,如不安全,被人騙了怎麼辦等,就這些不足展開一步討論:即如何避免這些不足通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外出獨自旅行,利多弊少。

從學生討論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學習勝似教師的講解。其實討論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知,自我接受教育的過程,是學生明辨是非的過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第4篇

這篇課文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2、讀懂課文,能對文章記敍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讀懂課文,能對文章記敍事情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從敍述、描寫中瞭解人物的特點、感悟深層意思並談出自己見解。

1、你們獨自一個人出過門嗎?最遠的到過哪?看樣去的?

2、有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歲就一個人周遊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

⑴分組通讀課文,教師發現錯誤,及時引導學生糾正。

4、出示地圖,介紹歐洲,讓學生對烏塔油然而生敬意。

(一)根據這件事,學生自由質疑,教師歸納,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再次自讀課文。

4、你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説説你的理由和見解。

1、提出討論的論題: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該不該一個人遠行。

2、初步瞭解學生的看法後,根據該和不該將學生分為兩部分,在班級反饋。

第5篇

3、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學習難點: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閲讀鏈接:課前師生可以一起觀察歐洲地圖,瞭解歐洲的主要國家、著名城市,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同學們都喜歡旅遊吧?那麼在旅遊的時候,你是選擇一個人外出,還是希望和爸爸媽媽一起呢?

(2)由於激動、氣憤或理虧等原因而一時説不出話。 ( )

(3)只説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別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 ( )

14歲的烏塔獨自一個人遊歐洲,我想與大家交流一下看法。

請用一段話對課文進行概括,在你的眼裏無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第6篇

3、能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學習重、難點: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麼能獨自一人遊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

1、把課文讀懂,讀準字音。理解愜意、反駁、語塞的意思。

2、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烏塔這樣做好不好?

3、烏塔旅遊了哪些地方?還準備去哪兒旅遊?(結合地圖)

a畫出烏塔為了出國旅遊,她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的句子。

b假如是我們,我們敢獨自一人出國去旅遊嗎?為什麼?

填空了解中外文化背景的差異,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差異:

中外父母愛孩子的不同表達方式:中國父母是百般呵護,孩子一般沒有機會獨立鍛鍊;外國父母是給孩子自由,放手讓孩子去鍛鍊;

★中外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差異:中國孩子靠父母養活、資助;外國孩子靠自己打工,努力掙錢;

★認識世界的途徑不同:中國孩子不出家門;外國孩子走出家門;

★中外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中國孩子(父母包辦代替);外國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5、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c你贊同中國父母謹慎小心的教育方式,還是贊同外國父母這種開放自由的教育方式?為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