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4篇 孔子教育思想:從《孔子游春》深度解析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W

《孔子游春》是孔子的一段遊歷記錄,通過細節描寫展示了孔子治學思想,對後人有着很深的啟迪作用。這一篇文章即將通過解讀《孔子游春》來深入探討孔子的教育思想。

從《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4篇 孔子教育思想:從《孔子游春》深度解析

第1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大豐市三龍鎮第三中心國小點擊數:62

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蘇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十二冊有一篇《孔子游春》的課文描繪了他帶領弟子們到泗水河畔遊賞,巧借泗水實施教育的故事。課文把孔子帶弟子們遊賞與他對弟子的循循善誘交融在一起作為重點進行描述,詮釋了語文教學中的對話思想,展示着語文教育的原生態。

孔子對弟子的教育不侷限於課堂與教材,而是積極地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他以泗水河邊的春景為生態教育的文本,讓一花一草含情,一樹一木開口,一山一水育理,通過與學生平等的交流、心靈的對話,實現了“教學相長”,體現了“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文本解讀是對話的前提。教師課前備課,首先和文本對話。只有把握好教材,才能引導學生交流對話。春天到了,孔子為什麼選擇到泗水去遊玩而不是別的地方?這是因為“孔子聽説泗水正漲春潮”,此時的泗水正是生機勃勃的時期。那麼,孔子又為什麼選擇有水的地方呢?那是因為孔子“遇水必觀,其中一定有道理。”(顏回語)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在此之前,孔子早已有了關於“水”的感悟,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設計的一次教育活動。“遇水必觀”説明孔子已與文本——“水”充分展開對話。孔子對“水”的解讀也是獨特的、多元的——“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温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竟能看出如此深奧的道理”,這就是與學生對話或者引領學生與學生對話的前提。

教師有深刻的思考才能引領學生的思維;教師有多元解讀才能關注學生的多元感悟;教師自身對文本的解讀有着怎樣的高度,就會引領學生登上怎樣的高度。

對話是民主平等的,充分尊重學生人格、意志、學習需求、個性差異,營造寬鬆的環境氛圍、民主的人際交往氛圍、自由的心理氛圍,是成功對話的基礎。“綠草如茵的河畔,弟子們圍在老師身邊,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師撥動琴絃,弟子們跟着唱起歌來。歌聲融進温暖的春天裏。泗水河畔,洋溢着濃濃的師生情誼。”孔子對於教學情境的創設充滿了和諧、融洽、友善的因素,孔子與弟子共同陶醉於迷人的春景中,弟子圍着老師,老師彈琴,弟子唱歌;弟子彈琴,老師傾聽,然後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教師和學生融洽地聚集在一起,教師快樂着學生的快樂,並盡情地表露自己的快樂。在這樣的情境裏,孔子闡發着水的宏論,弟子們述説着志向的理解與感悟,師生在對話中理解、欣賞、分享與構建。

“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成生命的湧動。”(葉瀾語)而激活語言文字的最佳途徑就是讓學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動情。同樣,情境也是滋生對話的土壤,而且“對話”本身具有極強的情趣性。因此,更需要創設合適的情境,讓師生各自舒展獨立人格、自由意志,張揚豐富獨特的內心世界,促進平等對話的深入和精彩。

“老師撥動琴絃,弟子們跟着唱起歌來。”教師的引領是課堂對話的主導。教師要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融入教材;教師要巧妙設計,引導學生髮現疑點;教師還要精心點撥,引導學生根據文章特點探究。教師要具有引領學生對話的能力。在“遊賞泗水”時,孔子沒有直接告訴弟子應該向泗水學習做人的道理,而是出自肺腑地讚歎“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聽了孔子的宏論,弟子們大為驚訝並深受啟發,於是子路悟到應該“有福同享”,顏回悟到應該做‘不為自己表功的人”。孔子主導對話的教學藝術可謂出神入化。

如果老師頗費了一番心機,精心解讀文本,創設了教學的情境,但沒有學生的積極介入與廣泛參與,對話仍無從説起。學生也是對話的主體。教師要積極引領學生自主與文本對話、積極實施師生對話與生生對話。你看孔子的弟子們,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與生態文本展開了對話——“弟子們三三兩兩散開了,有的採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釣,有的戲水……”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充分了,才會有獨特的感受、體驗與理解,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才有基礎,子路和顏回才會都感悟到“真君子”形象,表達自己的志向。師生在對話中理解、碰撞、接納、欣賞,學生在對話中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增加知識積累,完成言語能力的構建。顏回的“志向歌”就是對話過程中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的積澱。

對話不是漫無邊際的聊天,總是圍繞着“話題”在真誠地傾聽、言説、反思着。話題,就是閲讀對話的支點和引擎。孔子在“遊春”的對話中出現了“德行”、“情義”、“志向”、“善施教化”等等話題,這些都是“春”這個主題下“水”的分話題。孔子通過這些話題展開討論,誘導弟子們做真君子。

圍繞“志向”這個話題,孔子提問“可以説説你們的志向嗎?”與子路、顏回展開了對話。子路説:“我願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們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顏回説:“我希望成為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志向”的話題激發了子路和顏回潛在的對話欲和表現欲,使他們在充沛的感情投入和興奮狀態中,不知不覺地汲取知識,增長智慧。

對話教學不同於傳統的談話教學法,傳統的談話教學的話題主要是文本,師生圍繞文本的談話主要圍繞着如何深入理解文本進行。而對話教學的話題是師生根據文本共同轉化的背景中產生的,是不斷生成和推進的。我們強調教學的預設,更注重話題的生成,因為智慧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對話是智慧生命的對話。

對話的方式除了提問,還有傾聽、迴應與思考。子路是個急性子,他的迴應也是最積極的,“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了腔”。顏回面對孔子的提問,進行了“深思熟慮”,然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孔子在聽學生髮言的時候,也是仔細地傾聽、積極地迴應,他“用讚許的眼光看着他們,微微地點了點頭。”他在聽顏回彈唱時,“先是側耳傾聽,過了一會兒,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在對話過程中,孔子的積極評價無疑推動了對話的深入,顏回的彈唱(也是一種對話方式)和他的“舞蹈”加深了感受的形象,提升了感悟的層次,豐富了精神與言語。

仔細地傾聽、積極地迴應和深入地思考,是有效對話的基本環節,也是我們提高對話質量的優化策略。我們要關注對話的這些細節,促及對話的深層次與高質量。

孔子不愧為偉大的教育家,他所選擇的教學載體是大自然這一多麼美妙神奇的綠色生態文本——陽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盛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髮,温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他的教學方式也是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沒有灌輸,沒有壓制。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更濃的是師生親情、教學智慧與意義構建。孔子游春的歷程,是真正的生態教育,是心智的啟迪,心靈的對話,語言與精神的建構!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從《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4篇 孔子教育思想:從《孔子游春》深度解析 第2張

第2篇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第十二冊語文教材第四組中的一篇課文,課題是《孔子游春》。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寫了孔子帶領他的弟子一起到泗水河邊遊玩,孔子借河水來教育他的弟子們做人的道理,表達了孔子師生之間的真摯情感,同時也説明了孔子是一個善於教育弟子的名師。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六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特別是考慮到我們的學生平時的課外閲讀量比較少,對這類文章接觸的不是很多,故理解這篇文章的深刻情感時有一定的困難。

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緯度特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把自己的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能夠學會並運用本課的7個生字,並能理解和運用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兩條綠線內的2個生字只要認識就行,不一定要會書寫。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受泗水河畔景色的優美,同時也感悟一下孔子通過河水對弟子的教誨,並從其中受到深刻的教育,用與自己日後的為人處事。

其中目標一和二是教學的重點,目標三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分兩課時組織教學。下面簡單説説第一課時的教學。

我將主要通過“四讀”即通過引導學生自讀、檢查朗讀、開火車讀和默讀分段實現讓學生能夠讀通課文,瞭解字詞,理清課文層次。

首先,與學生交流有關孔子的知識,教師在學生的講述情況下,做一個簡單的總結,然後直接引入本課的學習。

緊接着就安排四讀:一讀是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以掃除字詞障礙。二是檢查朗讀,指名要求學生按照自然段和課文的具體內容來朗讀課文,其間,要抓住時機來認識一些容易讀錯的字“眸”、“畔”;以及“茵、瀾”是前鼻音;“洋”是後鼻音等。同時在檢查朗讀的同時,通過聯繫生活實際和上下文的內容、查字典、同學交流等多種方法來理解“司空見慣、温文而雅、深思熟慮、側耳傾聽、推辭、深奧、意味深長……”等詞語的意思。三是默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分好段落,並瞭解每段的意思和段與段之間的相互聯繫。四是讓學生挑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自由的朗讀,然後教師指名讓學生讀一下自己喜歡的段落,教師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作適當的評講和指導。

最後佈置作業:抄寫文中的新詞,並對着第二個練習題好好描一下,加強一下生字的學習效果。

接下去我就重點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一課時我打算按“複習導入,自讀自悟,精讀感悟,拓展延伸”這四個環節來進行教學,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可以在上一堂課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先討論一下自己已經瞭解的課文的具體內容,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生的發言直接揭示中心句“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讓學生反覆朗讀一下這句話。細細體會一下。

我以“為什麼説‘泗水河畔春意更濃了。’?”這個問題引導學生自讀全文,在文中找出相關內容,仔細體會,還可以在書上具體的語句邊上寫寫自己的體會,這樣培養獨立閲讀、獨立思考、獨立感悟的能力。以上學習過程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可以巡視作適當的指導。

三 精讀感悟我先讓學生説文中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然後我根據學生交流的具體情況逐步出示文章的內容引導學生學習理解。

1、譬如當學生談到春意指的是泗水河畔的景色無比美麗的時候,我就是文章的第一和第二小節。

讓學生讀讀課文的1和2小節,找出反映泗水河邊景色美麗的句子和詞語,並做好記號,然後讓大家反覆讀這些優美的語句,説説印象中的河邊美景,同時讓大家思考討論“為什麼説大自然是一位偉大的母親!”,藉以激發大家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當學生談到包含有孔子對弟子們的教育時,我適時引導學生精讀3到9 節

引導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讓學生通過自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細細體會,尤其是要抓住第八小節中的重點句和重點詞引導學生理解水的特點和做人的要求所具有的共同點,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從中受到一定的教育,同時抓住第九小節弟子們的由“疑惑”到“驚訝”,即悟出道理,領會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充滿了智慧,進而感知孔子的教育中的和藹,平易近人,值得我們學習。

3、接着當學生無法説到下面的內容的時候,我以“從哪兒可以看出孔子師生情誼深厚?”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讓學生找出表現孔子師生關係密切的語句好好讀讀,體會一下他們的師生情誼,然後抓住子路和顏回説的話讓學生理解一下,同時進行一下個人的理想教育,同時還可以出示一些名人名言,讓學生學一下,拓展一下課外知識。

我以“今天大家學了這篇課文有什麼想法?”引導大家思考一下,並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然後大家交流一下,進一步讓學生從課文中接受情感的教育和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

第3篇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一、二自然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成語的意思,並任選二個成語造句。

3、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説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所藴含的道理。

4、憑藉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間濃濃的情意。

1、體會第二自然段關於春天美麗景色的描寫,並能有感情誦讀。

2、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關於水的意味深長的話的道理。

初讀課文,理請文章層次,學習生字、新詞,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課文一(1-2)、二(3-9)段,感受文中所寫春天的美景,及關於水的一段議論的含義。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繼續學習課文三(10)、四(11-17)段,聯繫課文理解成語意思,並能選擇二個成語完成造句,從理解課文中體會孔子師生間濃濃的情意,有感情第朗讀課文。

1、導入:在社會課上,我們學習過關於孔子的情況,誰説説孔子是怎樣一個人?(酌情補充)

2、補充並揭題:孔子很會教育他的弟子,他和弟子的關係非常融洽,常常抓住身邊的一些尋常事物來教育弟子們,今天,我們要學的便是這麼一個故事。

1、介紹:同學們已經按要求預習了課文,老師請同學們用接力的方式讀課文,聽的同學要仔細,看有沒有讀準音、讀順句。(指名讀)(結合正音)

2、投示生字詞:“泗水飄逸……嘛”(泗、鑿平舌音)(瀾、茵前鼻音)每個讀2遍。

4、課文我們已經讀過,你能用幾句話説説,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1、指點:同學們通過自讀課文,初步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在讀的過程中,你覺得文中那些地方文字優美,寫得特別精彩?或者能讓你有所思,有所啟發的地方呢?請速讀課文,找找是哪幾個自然段。

2、學生髮言討論,酌情引導學生概括一下所找的自然段的內容。

3、過渡導學:孔子聽説泗水漲春潮,便帶領弟子們到河邊遊玩,看到了如此美麗的春天。

⑵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你認為作者是分幾層意思寫出春之美的?

⑶學生議論:第一層(1-2)第二層(3-4)把大自然比作一位偉大的母親。

説一説,把什麼比作什麼?省略號什麼意思?(還有許多美的景色)

⑷指導:在每個人心中,母親是最慈愛,也最美麗,作者如此描寫春天,應該懷着怎樣的情感?

⑴面對如此美景,孔子內心極不平靜,文中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⑵孔子遇水而觀,觀而沉思,可他看到的畢竟也是平常之水啊!弟子們理解孔子為什麼如此沉思呢?哪個詞可以看出?

2、投示:“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綠波……真君子啊!”

⑴自由讀,想想每一句説了什麼意思。問:你讀明白了嗎?這一段中哪句話最能概括本節意思?

⑶指點:這些詞通常用來寫什麼的?孔子這麼議論水是把水當作了什麼?這種描寫的手法叫什麼呢?(借物喻人)這裏的物是什麼?物怎麼樣了?你想想人應該是怎樣的呢?人應該怎麼説叫有德行、有情義、有……?

4、指點:孔子對學生這麼説水,其實他的目的是什麼?

這麼平凡的水,經過孔子的一番議論,成了真君子,這真稱得上是“宏論”了(解詞)

弟子們有沒有領悟老師的教誨呢?你從哪句話中可以看出來?理解:司空見慣

2、指點:其實,做一個好老師不容易,做好學生也不容易。課文後半部分我們將繼續學習孔子與學生關於志向的討論,侃侃應該怎樣做一個好學善思、上進的學生。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語言,抒發自己獨特的感受。

2、熟讀課文,能揣摩課文前後的聯繫,感受文中洋溢着的深情。

鳥語花香 綠草如茵 萬象更新 繁花似錦 …………

(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情況,為下一步教學奠定基礎。)

(學生自主選讀,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人翁地位,體現教為學服務。)

今天是一個好日子,我們不緊迎來了聽課的老師,連“泗水旅遊公司”的經理也趕到了這裏。

我就是“泗水旅遊公司”的經理,我們這裏景色優美,眼看“5.1”黃金旅遊就要到了,可是還缺導遊,聽説金南中心國小六(3)班的同學不但人長得瀟灑、美麗,而且能説會道。今天我是來招聘導遊的。

(在學生自主選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受語言表達的意境美,表達方式的美,更好地誦讀好這段文字。)

第4篇

師:孔子説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看到這麼多老師,你高興嗎?現在正是春風又綠江南岸,你希望這些老師去哪兒遊春?

生:人們都説,石城大,石城好,石城滿街的小吃讓你挑。

生:玄武湖的景色迷人,那裏讓人流連忘返。我代表玄武湖歡迎你們,welcome。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初讀了《孔子游春》。有許多成語,為文章增添了許多色彩。聽寫一下,報一遍。

桃紅柳綠、芳草如茵、司空見慣、意味深長,情不自禁,手舞足蹈,一起來讀讀這些詞語。

師:你能從這六個成語中選擇一些來説説跟文章有關的話嗎?

生:春天到了,桃紅柳綠,孔子帶着大家來到芳草的泗水邊,看到司空見慣的流水,意味深長地對弟子們説,禁不住手舞足蹈起來。

師:你把六個全用上了。剛才兩位同學已經把這篇文章的內容説了。誰再來説説,這篇文章寫了哪些內容?

師:這節課,我們要在上節課的基礎上,繼續學習。人類要繼續生存學習,必須要從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裏尋找智慧,這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發表宣言時講的話。一起來讀。

師:孔子真是我們的驕傲。他到底有哪些智慧?讓我們帶着這樣的問題,默讀全文。看看你在課文的什麼地方會找到孔子的智慧?

生:我從第九自然段中很多詞看出來。“驚訝”,孔子的智慧跟別人不一樣,可以看出來。

師:一般人看不出來,孔子就能從這裏看出深奧的道理來。孔子就有這樣的智慧。看出什麼道理呢?

生:在第八自然段。讀關於水的一段。孔子看出水是真君子。

師:同學們都關注到了第八自然段。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看這深奧的道理你能不能懂。

生:我覺得孔子就是這個水平。因為孔子有德行,他教弟子怎樣去觀察,他還很有情義。他也善施教化,他自己就是一個真君子。

生:文章中只交待真君子的理由。從省略號可以看出,還有更多的真君子特點。

生:真君子,指一切美好品質的人。水和孔子都一樣,都是具有美好品質的。

師:水是哺育一切生命的乳汁。文章有一個地方,把水的德行描繪出來。你發現了沒有?

生:我是從第二自然段發現的。(讀第二自然段)從這裏發現水的德行。

師:如果沒有水的滋潤,泗水河邊的景色會有這麼美嗎?你再來讀這一自然段,會有不一般的感受。誰再來讀。

生:我發現一切都是這麼美。這一切,都是水帶來的。沒有水,就不會發現這麼美。

師:你不僅欣賞到了美景,還體會到了水的德行。一起來讀。

生:這樣可以看出孔子和水一樣善施教化。(聽不清)

師:你從善施教化讀出來,孔子是一位善施教化的君子。

生:以前想必也看過水,但沒説出來。孔子在適當的時候教會他們適當的道理。

師:這就是孔子説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真有智慧。一起來讀一讀。

師:水是司空見慣的東西,孔子卻能從中看出深奧的道理呢?為什麼呢?請瀏覽三到六自然段,把你發現的關鍵詞語圈畫下來。

師:因為動情,凝望,所以,他有智慧。孔子的智慧都凝聚在此,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我們來關注論智的一部分,請讀一讀,然後説説你的看法。

生:我從孔子和弟子的談話中看出,不像是師徒,更像是朋友。

生:我從子路是個急性子,看出他的豪爽。孔子心懷志向,像水一樣。

生:第十八小節的孔子讓弟子明白他的志向。但是我覺得孔子更滿意顏回的志向。

師:同學們,第三部分言志部分,情意濃濃。我們來再現一下。誰是急性子,請你來讀子路。誰是温文爾雅的人,請你來讀。再請孔子。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象泗水河畔的動人場景。

師:剛才從言志的部分找到了智慧,你還能從什麼地方找到智慧?

師:他還能利用遊春教化弟子,有情義,有德行,善施教化。一起再來讀

作為一名特級教師,潘文彬老師的課堂,自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目前我能領悟並立即運用的就是高年級課文中的“篇章概念”。

課堂的伊始,潘文彬老師要求學生聽寫課文中的一些成語,分別是“桃紅柳綠”、“綠草如茵”、“手舞足蹈”、“情不自禁”、“司空見慣”、“意味深長”。我本以為只是普通的聽寫,最多也就是讓人感覺語文課還是上得比較紮實的,沒想到潘老師下面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看到這些詞語,你想到文中的哪些句子?”在學生回答充分後,緊接着又提出來“那你知道《孔子游春》這篇課文説了哪些內容了嗎?”這個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潘老師是為了讓學生對全文進行一次記憶的喚醒才去有目的地聽寫詞語啊!這也是更好地為下文的串講埋下了伏筆,作出了鋪墊。

點,也是一個難點。我也曾考慮過該如何讓學生理解“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和“善施教化”,但眼光始終都是侷限在這一小節中,不停地削減問題的難度來讓學生理解。但是潘老師的處理方法讓我眼前一亮,他並沒有降低對學生的要求,而是問學生:“你能讀懂有德行嗎?”(生答“它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文中有一處就説了它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在哪裏呢?”潘老師就這樣很巧妙地把“有德行”和前文的一段描寫春天景色的句子聯繫在了一起,輕而易舉地把兩大難點攻破,處理得實在是妙!

在潘老師這節課的課堂中,很多處都體現出了那種整體把握的“篇章概念”,“賞景”、“論水”、“言志”三者之間居然也有奇妙的聯繫!感謝上課的潘老師和評課的高林生前輩,他們讓我知道,高年級的課堂,要讓學生在文字中走個來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