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評課5篇 “文化經典: 從鷸蚌相爭看人性的較量與智慧的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9W

《鷸蚌相爭》是一則寓言故事,講述兩隻鳥類與一隻蚌類爭奪一顆貝殼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每種動物都有着自己的智慧和策略,最終以“破和為順”的方式解決爭端。這個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在衝突中合作的重要性,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鷸蚌相爭》評課5篇 “文化經典: 從鷸蚌相爭看人性的較量與智慧的反思”

第1篇

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的閲讀文章都包含着濃厚的感情色彩,寓言更是這樣。古人創造出的寓言故事,內容雖然淺顯,但其中都藴涵着深刻的道理。閲讀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怎樣讓三年級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藴含的大道理”呢?本課引導學生溯本求源,解讀寓言故事的出處,力圖幫助他們較為深刻的理解寓意。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除了充分為學生創設歷史情境幫助他們理解寓意外,還通過表演、想象、練筆及多種形式的朗讀等學習活動,理解重點詞語,充分挖掘課文隱含的人文價值,創設輕鬆、活躍、和諧的課堂氣氛,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在反覆誦讀及想象過程中,領悟內容,體驗情感,潛移默化的培養人文精神,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內容:《鷸蚌相爭》是北京版國小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六冊26課《寓言二則》中的其中一則寓言,重點是通過對寓言故事的解讀,理解其中藴含的深刻道理。因為完成本則寓言教學任務只用一課時,所以,指導書寫難字“鷸”,理解重點詞語“互不相讓”,培養學生概括能力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都要融入其中。

學生情況: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能夠讀懂故事內容,如此淺顯易懂的故事從語言和情節的理解上來説,對他們都不是難事。但是,他們的理解能力與領悟能力還處於初級階段,因此,如果想讓學生通過自己讀書就能真正理解簡單的寓言故事中藴含的深刻道理也並非易事。

以歷史故事導入,抓住問題的生成點,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並在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後,引導學生融入歷史故事當中,通過體會歷史人物思想,理解寓意。

抓住重點詞語“互不相讓”,通過朗讀,表演等形式,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理解詞語內涵,幫助學生理解“鷸蚌相爭”造成兩敗俱傷的真正原因,從而鍛鍊學生的理解能力,激發想象,體驗情感。

通過想象填補文本的空白,通過敍説豐富人物的內心世界,深化寓意。讀寫結合,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使情感目標的滲透不落痕跡。

技術準備:由“鷸”、“蚌”圖片各一張和戰國七雄分佈圖製作成的演示文稿。

2.懂得只為眼前的一點利益互不相讓,爭執不休,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3.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發展學生合理想象、創編故事的能力。

戰國時候,中原大地並立着七個小國:秦、楚、韓、魏、趙、燕、齊。(出示戰國七雄圖)在這七個國家中,秦國的國力最強大,其他六個國家勢力較弱,但相互之間實力相當。秦國一直野心勃勃,想消滅其他六國,統一天下。但他心裏明白:如果直接與六國為敵,即使自己再強大,也很難如願以償。於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機會

有一回,趙國和燕國鬧了點小矛盾,趙王大怒,決定攻打燕國,出出心裏的這口氣。秦王大喜,相信統一天下的機會來了。然而,當時有個叫蘇代的人聽説了這件事後,急忙求見趙王。蘇代只給趙王講了一個故事,立刻打消了趙王攻打燕國的念頭,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個統一天下的好機會。

一個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場戰爭,什麼故事有這麼大的力量呢?

(教學意圖: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説:“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的興趣”,這就是説,濃厚的學習興趣可激起強大的學習動力。國小生愛聽故事,開課伊始,教師用故事導入,一下子就能抓住學生的興奮點,緊接着提出問題“一個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場戰爭,什麼故事有這麼大的力量呢?”不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將故事與文本很自然地結合起來,為下面學生深入學習理解課文內容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2)請學生告訴老師“蚌”字的寫法,板書。(出示“蚌”圖片),認識蚌。

2.自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確流利;同時,想想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4.學習概括:快速瀏覽課文,用簡練的話説説文章主要講了個什麼故事。

(教學意圖:深刻理解的前提首先是要“讀懂”。因此,在學生初讀課文時,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法的指導融入其中: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識記生字,把識字方法的選擇權交給學生;通過圖片認識並瞭解“鷸”和“蚌”的特點;通過引導學生由“複述”到“概括”等方式使語文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就像及時雨一樣點點入地,潤物細無聲。)

(1)鷸生氣了,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這蚌就要活活幹死!”:讀出鷸“生氣”的語氣。

(2)蚌毫不示弱,説:“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你這鷸就要活活的餓死!”:引導學生體會“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讀出不同的語氣。

生1讀:河蚌毫不示弱,説:“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你這鷸就要活活地餓死!”(生氣的語氣)

生:那鷸啄住我的肉,居然還威脅我,我才不怕它呢!

生2讀:河蚌毫不示弱,説:“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你這鷸就要活活地餓死!”(慢條斯理,但很堅定)

生:我覺得河蚌還會想:你不是要把我乾死嗎?我就不放開你,看你能怎麼樣?氣死你!

師:哦,看來河蚌不光有股不服輸的勁頭,還很會氣人呢!那鷸豈不是更生氣了!我們再一起讀讀鷸和蚌的對話,感受它們各自的心理。

(教學意圖:閲讀是學生的個體化行為,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學生對閲讀內容必然有個性化的反應,有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積累,聯繫生活閲讀體驗,使自己學得更自由,讀得更精彩。)

學生們兩個人一組,合作表演鷸蚌“互不相讓”的爭鬥過程。

生1:它們不能説完話就放開,應該“互不相讓”——誰也不肯放開誰!

生2:那個鷸的嘴用力往外“拔”是不對的,因為説的是“互不相讓”,就説明鷸並沒有想“撤退”的意思。

(教學意圖:因為本則寓言的主旨就在於雙方的“互不相讓”,因此,理解課文的重點就放在理解這個詞上。首先,通過引導學生讀出鷸“生氣”和蚌“毫不示弱”的不同語氣,使他們初步體會雙方“互不相讓”的態度;然後,利用表演的形式強化理解“互不相讓”,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互不相讓”這個詞語的意思,同時利用學生好説、好動,表現慾望強烈的特點,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3.想一想:鷸和蚌這樣“互不相讓”,最終會有怎樣的結果?

生1:它們這樣一直僵持下去的話,鷸會被活活餓死,蚌會被活活幹死,誰都不會有好下場!

生2:如果有漁夫走過來的話,它們一個不能飛,一個跑不了,就會被漁夫一起抓走……

生3(搶着説):漁夫把它們抓走後,很可能會把鷸賣掉,把蚌用來煮湯喝……

(這一問題的提出,一下子激起了學生想象的慾望,而且,他們的想象超越了文本:首先,打破了課文中原有的結果——漁夫得利,想到即使漁夫不來,鷸和蚌也會兩敗俱傷;其次,延伸了課文中的句號,想象出鷸和蚌被漁夫捉走後的悲慘遭遇。同時,學生在想象過程中,也經歷着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情感體驗”:惋惜、痛恨、替它們感到後悔等)

當年,蘇代就是給趙王講了這個《鷸蚌相爭》的故事,如果你是趙王,聽了這個故事,你會怎樣想呢?

生1:我會想:如果我和燕國打起來,還不得跟“鷸蚌相爭”一樣,最終兩敗俱傷,誰也得不到好處?

生2:我不能去打燕國,一旦我們打起來,一定會勞民傷財,秦國再像那個漁夫一樣乘虛而入,把我們都消滅了,那就慘了!

生3:我不但不能去打燕國,而且我們還應該和好,團結起來共同對付秦國……

(教學意圖:這種角色體驗,使學生很自然的穿越時空,走出文本,走進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不必再挖空心思的去總結寓意,也不必再去尋找現實中的實例“上綱上線”。從“趙王們”的“反思”中,我們就能看得出來,《鷸蚌相爭》的道理,孩子們懂了!)

(教學意圖:此前,學生已經理解了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而且也模模糊糊的感覺到了它所藴含的道理,但是,讓他們説出這個道理,仍然有難度。所以,此時,再把故事和寓言背景結合起來,與文本對話,既幫助學生通過“趙王之口”理解了寓言的本意而又避免了空講大道理的弊病。使教學“文中有道,道中有文,文道統一,水乳交融。”)

出示圖:許多年後,鷸和蚌的子孫再一次在河邊相遇了。這次,他們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新的故事呢?(續編故事:)

(教學意圖:想象力是一種認識能力,是構成學生智力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比知識更重要。因此,設計了這一讀寫結合的訓練。這一訓練,不僅是對寓言的一個深化,同時又能培養學生想象能力;不但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而且通過學生續編故事,達到讓學生自己明白:在生活中要理智,懂得互相謙讓的目的。這比通過教師之口説出來效果要好得多!)

3.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讀一讀,體會它藴含的道理。

(教學意圖:這些作業的佈置包括訓練學生“説”、“寫”、“蒐集課外資料”三方面的能力,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喜好,自主選擇其中的一項來做。目的就是為了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達到“興趣作業”的目的。)

?鷸蚌相爭》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個小故事生動地説明了兩人一味爭鬥,互不相讓,就會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到好處的道理。課文不長,孩子們讀起來困難不大。但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讓他們真正理解故事中藴含的深刻“寓意”,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會讓他們讀完後興味索然,機械談寓意。

所以,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改變了以往學習寓言“讀故事____談寓意 ____聯繫生活舉實例”的教學模式,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究、合作表演、個性體驗、聯繫生活,角色轉換、創編想象等多種學習方式,將故事與歷史事件巧妙結合,於小故事中自然體會出大道理。

實踐證明,這節課新穎的設計,不同方式的學習,給了學生不同的感受,同時,也讓孩子們掌握了知識與能力,體驗了過程與方法,激發了興趣,昇華了情感,懂得了道理。

但是,對於課上發生的一個“小事件”的處理我一直耿耿於懷:一個孩子站起來説:“如果我是趙王,我就聯合其他五國,一起去攻打秦國!”當時我一愣,別説,我還真沒想到這一説法!我心裏暗暗叫苦。這説法與教學目標不相符啊!原本是想讓學生明白“和平相處”的皆大歡喜,怎麼他會跳躍到“羣起攻之”上去了呢?我一直心裏明白,憑我這資質,不可能像名師們一樣,面對每一次課堂上的“生成”都能靈活處理的恰到好處,甚至精彩連連。我一直相信“生成的精彩源於課前充分的教學估計”,所以,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儘量多去設想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然後想出相對的辦法。可是,這孩子的説法我還真沒估計到!怎麼辦?讓學生討論嗎?時間已經來不及了!出於本能,我只好提示學生聯繫當時趙國面臨的問題去想。好在,後面的學生回答又轉入“正軌”,我趕緊進行下面的環節!

事後,我進行了反思,我感覺,有這一説法的那個孩子一定已經明白了“鷸蚌相爭”所藴含的道理,他也一定清楚了“燕趙相爭”與“鷸蚌相爭”的關係,只不過,他直接從解決眼前的事跳躍到了如何處理當時的戰局。應該説,這樣的孩子思維是跳躍性的,他具有很強的思考問題的能力,或者説,這孩子具有很高的戰略思想!可是,對於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來説,我能肯定他的想法嗎?是應該讓他明白“和平相處”更好,還是就事論事呢?我是不是應該幫他分析一下這樣“羣起攻之”的不成熟因素?如果這樣做,是不是又偏離了這節課的初衷呢?不管怎樣,我覺得自己今天這樣的處理肯定是不正確的,或者説是不妥當的,可是,我該怎樣做呢?

《鷸蚌相爭》評課5篇 “文化經典: 從鷸蚌相爭看人性的較量與智慧的反思” 第2張

第2篇

1.學會本課生字“寓、焦、苦、弱、勃、悶、宋、則、疲”,能熟練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懂得複述課文。

4.瞭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並結合歷史故事及自身經歷理解《鷸蚌相爭》所包含的寓意。

1.瞭解寓言這種體裁,並掌握寓言的基本特點,基本能複述課文。

2.瞭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並結合歷史故事及自身經歷理解《鷸蚌相爭》所包含的寓意。

(教師)1.準備與本課寓言相關的動畫片或是書籍。2.多補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書籍,推薦學生閲讀。(學生)課外蒐集寓言故事在課堂上與大家共享。

1. 師:同學們喜歡看寓言故事嗎?説説你自己曾經看過哪些寓意故事呢?

2. 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將介紹新的寓言故事給你們。(板書:寓言兩則讓學生齊讀)

3. 學習“寓”字。用字理識字的知識去學習,師引導:寶蓋頭跟房屋有關,這是一個標準的形聲字。(讓學生自由發言,説自己的記憶字形的方法)

4. 解釋課題:什麼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來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則”就是“篇、個”的意思,兩則就是告訴咱們這課共有兩個故事。

5. 看課題質疑:看到“揠苗助長”這個題目,你會提出什麼問題呢?(學生自由發言提問)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

2.齊讀、指名讀、小組讀、全班讀生字詞,初步瞭解本課生字:巴望、筋疲力盡、興致勃勃、焦急、納悶

(1)師:到底是誰揠苗助長?為什麼“揠苗助長”?

(2)“揠苗助長”結果怎樣?請學生把這些問題完整地連起來説一説。(同桌先練説)

1.讓生觀看《揠苗助長》的錄象,並讓學生注意觀察人物的表情。

2.讓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詞語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情境再現,注意突出剛才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

3.提議:我們每個同學想不想給這則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讀呢?自己試一試。

4.指名朗讀第一段,學生評議,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思考:“巴望”什麼意思?從“天天”這個詞語你讀懂了什麼?農夫“焦急”什麼?他心裏會怎麼想?

6.理解第二、第三段。問:農夫想到什麼辦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説)

(1)問:“筋疲力盡”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他會“筋疲力盡”?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讀讀。

(2)讓生觀看插圖。看!此時他的神情是怎樣的?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嗎?

(3)有感情地朗讀:能把農夫當時又累又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回到家裏,他興致勃勃地説:‘真把我累壞啦!可力氣總算沒有白費,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長了一大截!’”

(4)問:讀了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帶到文章中去讀,體會農夫的快樂。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農夫的兒子,你會説些什麼?如果你是他的鄰居,又會説些什麼?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會説些什麼?如果你是村裏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會忠告他什麼?請口頭練習説。

2. 拓展:我們的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如果你碰到,你會怎樣去勸告他們?請你用一句最簡潔的話去概括。

1.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第24課《寓言兩則》,板書課題《鷸蚌相爭》。

3. 老師出示“鷸”和“蚌”字,請學生把它們放到相應的圖下。

1.師問:這兩個小動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請朗讀課文,等會集體交流。

3.老師出示口頭訓練題:河蚌剛剛張開殼曬太陽,鷸,蚌,雙方,結果。

(1)引導學生抓住:鷸猛得用盡力氣——威脅筋疲力盡

這些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和語言表現兩人互不相讓的態度。

(2)問:就在這時,漁夫看見了,他怎麼做呢?(指名回答,朗讀)

(4)換位思考:這樣一個結果,三個主人公:鷸、蚌、漁翁會怎麼想呢?

(引導學生理解:鷸:後悔不該輕易吃蚌,而且身處困境,還威脅蚌。蚌:不該賭氣不放開鷸,造成兩敗俱傷。漁翁:嘲笑鷸蚌互不退讓,結果讓他輕易獲利)

1.發揮想象:對於鷸蚌來説,這是多麼悲哀的結局呀!假如上天再給它們一次機會,它們會怎樣解決這樣一個矛盾呢?(讓學生拓展想象,可以課後練筆,可以當場練説)

2.引導思考: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佈置課外作業:把這個故事告訴爸爸媽媽聽,聽聽他們的評論與意見,並且自己再去閲讀其他的寓言故事。

第3篇

在聽了《鷸蚌相爭》這節課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語文課的藝術魅力.我發現一門好課,必須符合兒童的學習心理.要充分關心兒童學習特點.在《鷸蚌相爭》這節課中,就有很好地體現。

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課堂如果能激發兒童的學習

興趣,學生就會像蝴蝶戀花一樣,徜徉其間,樂而不疲。在本節課中,教師採取了恰當教學式,引得學生走進文本投入其中。例如多媒體理解“鷸蚌相爭”。預示“夾”字的演變過程,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漢字文化,而對記憶於形,理解字義都有了很大的幫助。

教師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得學相互作用的過程,總的來看,充分發 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我們教學上的一種追求。但是學生主體性的培養於發揮,是離不開教師的作用的。在這節課中,教師就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學習方法,例如“毫不示弱”的 逐字理解詞語法 ,“琢”和“捉”用部首區別字形,字義的 並在語境中加強訓練。還有把本課中字詞連起來,形成課文主要內容的方式,卻十分巧妙地引導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第4篇

教材分析:《鷸蚌相爭》一課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六冊24課《寓言二則》中的一則。這則寓言通過鷸和蚌相互爭吵誰也不讓誰,最後雙方都被漁夫捉住這個小故事,説明雙方互不相讓,只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課文篇幅不長,語言通俗易懂,題目直接點出了寓言的內容,同時巧設懸念,激發讀者的興趣。三年級的學生在一、二年級時已接觸過一些簡單的寓言,如《狐狸和烏鴉》、《狐假虎威》等,也明白這些故事所藴含的道理,一些學生也可能聽過《鷸蚌相爭》這個故事。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低、中年級學生認識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淺性、情感性等特點,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讓他們明白故事藴含的深刻道理,既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2.學會本課生字詞,能借助字典、生活實際和聯繫上下文理解“威脅、毫不示弱”等詞語的意思。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品讀課文,懂得雙方互不相讓,只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2.一張戰國時期的彩色簡易地圖,鷸和蚌圖片,詞語卡片等。

戰國時期,趙王要出兵攻打燕國,蘇代以一則寓言故事打消了趙王這個念頭。這則寓言故事和兩種小動物有關。

[設計意圖: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先生説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都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發展。”以歷史故事引入,能吸引學生注意並激發學習興趣。]

(2)指導學生觀察圖,看看鷸的外形最突出的特點。

(3)指名説鷸的外形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鷸的嘴巴又尖又長)

(1)指導觀察,説説蚌有什麼特點。(蚌有堅硬的外殼兒)

[設計意圖: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對鷸和蚌的動作描寫準確生動,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畫,瞭解鷸和蚌的外形基本特點,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有助於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根據課題猜想,你瞭解到什麼?(鷸和蚌相互爭吵)

3.再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麼?(預設:鷸和蚌為什麼會爭吵?它們是怎樣爭吵的?結果怎樣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題目着手,質疑問難,引起閲讀期待。]

(一)自由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切實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導學生先概括段意,然後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鷸去啄蚌的肉,蚌把鷸的嘴巴牢牢地夾住了,後來互相爭吵,誰也不讓誰,結果被漁夫一齊捉住了。)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讀書,讓他們更多的接觸語文材料,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檢查了學生的讀書情況,又教給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三個維度中的“過程與方法”,省時高效。]

①通過指名讀、學生評議、老師的示範朗讀,引導理解“威脅”這個詞語的意思。

①指導抓住“毫不示弱、得意洋洋”來體會蚌當時説話的神態和語氣。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理解“弱”字的意思,聯繫上下文準確地把握“毫不示弱”這個詞語的意思,理解這個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是語文學習最基礎的目標要求,拿出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識字學詞,能有效地培養中年級學生的閲讀能力,符合語文學習規律。]

(3)指導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感受鷸蚌相爭的激烈場面。

[設計意圖:通過分角色朗讀,體驗爭吵的激烈場面,培養語感,領悟故事藴涵的深刻道理。]

(1)在師生共同表演時順勢理解“相持、筋疲力盡”等詞語的意思。

[設計意圖:低中年級學生認識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淺性、情感性等特點,在表演中觀察辯論,既讓學生理解了詞語,又讓他們有所思考。]

1.小結:鷸和蚌就這樣相持着,誰也不讓誰,直到彼此都筋疲力盡,最後都被漁夫捉住了,這就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板書:漁翁得利)

[設計意圖:通過初讀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品讀理解課文、分角色朗讀體驗鷸和蚌相爭的激烈場面這幾個環節,揭示寓意已經水道渠成。]

2.思考:此時此刻,你就是趙王,聽了這個故事心裏會怎麼想?

[設計意圖:在學生對故事已經有了全面的認識,明白了故事所藴涵的道理的基礎上,讓他們遷移運用,站在歷史人物立場上思考問題,進一步受到情感的薰陶,使寓言的主題得到昇華。]

3.總結拓展:你們看,這就是寓言,通過一個簡單的故事,讓人明白深刻的道理。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説説你曾經讀過的寓言故事。

4.老師這有一本《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現在贈送給大家。課後大家可以去讀一讀,多讀這些故事,你會變成一個充滿智慧的人。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另外一則寓言故事——《揠苗助長》。

[設計意圖:告訴學生寓言的特點,讓他們談談自己讀過的寓言故事,激活他們的閲讀積累,給學生推薦課外的閲讀篇目,讓他們的目光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鼓勵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做有智慧的人。同時,揭示下節課的學習任務,簡潔實在。]

第5篇

1.課程標準強調,“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書讀好了,就能變成自己的語言。怎樣讓三年級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藴含的大道理”呢?教師要讓語文課程富有創新活力,通過不同方法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在反覆誦讀過程中,領悟內容,體驗情感,潛移默化的培養人文精神,提高語文素養。

2.語文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前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積累語言,並學習正確的運用語言。並注重引導學生想象,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鷸蚌相爭》講的是河蚌剛剛張開蚌殼曬太陽,一隻鷸看見了,就用嘴啄住了它的肉, 蚌緊緊夾住了鷸的嘴。它們雙方互不相讓,誰也不肯放開誰,結果一起被漁人捉去了。這則寓言生動地説明兩人一味爭鬥,互不相讓,就會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到好處。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能夠讀懂故事內容,而且對寓言有很大的興趣,如此淺顯易懂的故事從語言和情節的理解上來説,對他們都不是難事。但是,他們的理解能力與領悟能力還處於初級階段,因此,如果想讓學生通過自己讀書就能真正理解簡單的寓言故事中藴含的深刻道理也並非易事。

4.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學生事先查找鷸和蚌的相關資料

1.通過想象及多種形式的朗讀等學習活動,理解重點詞語,並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2.瞭解鷸蚌相爭的故事內容,懂得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3.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展開想象表演故事。

教學難點:懂得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1.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瞭解鷸和蚌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鷸和蚌的圖片,瞭解兩種動物的外形特點,交流課外資料,瞭解鷸和蚌的生活習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給了他們直觀感性的體驗,讀書時就能帶着這樣的形象走進故事中去,為學習課文做鋪墊。]

河蚌剛張開殼曬太陽,鷸( ),蚌( ),雙方( ),結果( )。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個整體感知。接着請學生説一説鷸和蚌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提高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

1.默讀課文,思考:(1)鷸和蚌為什麼會爭鬥起來呢?

(1)問:鷸被蚌緊緊夾住了,如果你就是這隻鷸,你會怎麼想?

(2)問:鷸這樣生氣,蚌害怕嗎?它表現得怎樣?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

(生説説自己的理解,師小結:“毫不示弱”表示一點兒不比對方弱。)

[設計意圖:實現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義的目標,為造句做準備。]

(5)指導:你要是這隻蚌,你會怎麼毫不示弱地説?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讀出鷸“生氣”和蚌“毫不示弱”的不同語氣,使他們初步體會雙方“互不相讓”的態度。]

4.鷸和蚌誰也不肯放開誰,誰也不肯讓着誰,雙方互不相讓,結果怎樣呢?(被漁夫捉去了。)

[設計意圖:再現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課本劇表演,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讓學生親身體會到鷸和蚌此時的心情,為揭示寓意做鋪墊。]

[設計意圖: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生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對故事有個完整的瞭解。]

2.指名分角色朗讀全文,請學生思考:鷸和蚌為什麼會一起被漁夫捉去了?你認為鷸和蚌怎樣做就可以不被漁夫捉去?

[設計意圖:利用動畫把教學活動推向高潮,朗讀全文,使學生的認識與課堂教學具有完整性。最後揭示出寓意,懂得互相謙讓的重要性。]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讀一讀,體會它藴含的道理。

1.我理解了( )等詞語的意思。[評價要點:啄 夾 毫不示弱 互不相讓等詞意的理解]

3.我能講述故事的內容,知道了鷸和蚌一起被漁夫捉去是因為( )。

4.通過學習我知道“鷸蚌相爭”的故事告訴了我們( )的道理。

[注:每項評價內容都分為“優秀﹑良好﹑達標”三個等級。]

本節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利用表演課本劇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指導學生充分地朗讀,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逐步理解寓意,懂得道理;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學語文的境界。

?鷸蚌相爭》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個小故事生動地説明了兩人一味爭鬥,互不相讓,就會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到好處的道理。故事雖小,道理深刻。我認為自己在此次教學設計中以下兩方面做得不錯:

1.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把教學內容聲情並茂地呈現於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動腦、動口、動情,全身心地參與學習過程,使他們樂在其中,學得自主、有效。

2. 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覆研讀,調動學生的認知、想象和情感,細細揣摩、體味,不斷深化對文本主題的認識,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