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合集2篇 高效實踐:實施方案合集精選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5W

本文是關於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的合集,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一站式的實踐活動指導。從社區服務、公益活動到學術研究,本合集涵蓋了多個領域的實踐活動方案。無論您是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還是對實踐活動感興趣的愛好者,都能在這裏找到有用的內容,掌握實踐策劃、執行和評估的關鍵技巧。

有關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合集2篇 高效實踐:實施方案合集精選

第1篇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設立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年的實踐中,我區各國小以活動為載體,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展,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現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案:

1、成立區“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研究組:由校長、教導主任和教研組長組成,由校教導主任劉麗軍同志任組長,由教研組長劉旭平同志任副組長。

2、各學校成立校“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由教導處、教科處有關人員、任課教師組成,由校長任組長。

3、建議成立校級“導師團”:由學校教師、家長代表、社區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員組成。

1、根據《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是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的必修課程,全縣20xx學年國小3—6年級開設,每週平均2課時。

(1)各學校認真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徵求意見稿),學習省、市有關文件精神;

(2)各學校總結反思20xx學年課程實施情況,結合學校特點,研討並制定20xx學年課程實施方案;

(1)各學校按照課表,認真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2)進行實施階段的校本教研:原則上兩週一次,以沙龍式研討為主;

(4)參加大市範圍內的教學交流活動(光盤)(12月份)。

(1)學習內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徵求意見稿)》;常州市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研究方案;

(2)學習形式:學習與研討相結合、自主與合作相結合;重體會、重感悟、重反思。

(1)通過系統性的講座、組織參觀、校際研討等形式有效開發和活用校內人才資源。

(2)面向社會、家長宣傳學校的教育目標,嘗試建立家長人才資源檔案庫,有效開發地域、人才資源。

(3)有效開發和利用社區和社會的物質資源:自然體驗活動的`設施設備,如綠地、花草、江河湖海等;社會體驗活動的設施設備,如博物館、福利院等。以此彌補學校教育資源的不足。

(1)課程目標:圍繞知識、態度、能力三個基本維度研究;

(2)課程內容:圍繞三條線索:學生與自然的關係;學生與他人、社會的關係;學生與自我的關係進行選擇與組織,實現三者的均衡與整合。

(3)課程實施:重視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四大領域的融合研究;重視課題發現——課題探究——成果發表的單元活動流程研究。

(4)課程評價:結合“成長記錄袋”的評價方式,進一步探索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評價的有機結合。

有關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合集2篇 高效實踐:實施方案合集精選 第2張

第2篇

為認真開展素質教育,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加強我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工作,讓學生走近自然、接觸社會,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就我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制定以下方案:

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有機結合的重要載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要堅持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培養現代化建設所需人才為指導思想,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選擇的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廣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及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社會實踐活動總時間,一般每學年不少於10天。社會實踐活動所需時間,利用課內、課外和節假日時間解決,課內時間由綜合實踐課程計劃中規定的時間解決。

(二)社會實踐活動可採取學校組織和班級、學生自行聯繫等多種形式進行,包括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生活體驗、國防教育、安全演練、公益勞動、社區服務、環保活動、交通實踐活動、科技文化活動、志願者活動、勤工儉學等活動。

(三)國小社會實踐活動以校內外有計劃的活動為主,以學校和家庭為主要實踐場所,重在體驗;中學社會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社區服務、國防教育、公益勞動、環保活動、交通實踐活動、科技文化活動等,以社區和校外教育場所為主要實踐陣地,外出活動一般應在市行政區內。

(一)堅持教育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原則。社會實踐活動,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的原則,遵循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生產勞動,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實現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

(二)堅持主體性和指導性相結合的原則。學生是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應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問題的動機和興趣,培養學生自主發展、自主創新的'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應教給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技能,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啟發學生在實踐中探索、鑑別、思考、研究和發展。在實踐活動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堅持時代性和創新性相結合的原則。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要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學校創“合格+特長”學生活動,把握時代脈搏,突出人文、科技、國防、文明、環保等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特長的培養。

(四)堅持安全性和嚴密性相結合的原則。保證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安全,是全社會的責任。班主任和輔導教師是學生實踐活動主要責任人。在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時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分工嚴謹,有條件可以邀請家長參與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教師和家長(監護人)要教給學生自救和自我保護方法,增強學生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到社會實踐場所(含校外教育場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基地、生產實踐教育基地、社區等)班主任要和社會實踐場所在保證設施安全的基礎上,向學生講清與實踐內容相關的操作程序、安全制度,培養學生安全生產和操作的意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安全問題按教育部頒發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的相關精神解決處理。

(一)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對全校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統籌協調、督促指導、考核評估,宏觀管理我校社會實踐活動工作。

(二)教務處要建立社會實踐活動管理的長效機制,定期研究、處理班級反饋的信息,做好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課程設置和指導考核等工作。學校要組織教師、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活動,幫助師生把各種成果和建設性意見推薦給區教育局,讓學生感受學以致用的快樂,鼓勵和保護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三)班級要建立社社會實踐活動工作網絡,吸納有意願的家長參加,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構。主動與學校所在地的紀念館、商場、企事業單位、社區等取得聯繫,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建立一個相對固定、便於中國小生開展活動的社會實踐活動聯繫點,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必備的條件。要主動向家長宣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爭取家長對此項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四)要堅持報批制度,嚴格履行申報審批手續。凡組織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班級在學期開學前要制定計劃。

(六)組織學生開展集中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師要隨班、隨組指導和管理,組織學生到校外教育場所開展軍事訓練、勞動實踐等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實踐,切實負起教育責任,不得將學生直接交給實踐場所輔導員而離崗從事其他工作。

(七)教務處結合大隊部。根據學生班級、年齡特點指導班級制定學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指導教師申請社會實踐活動課題立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