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整理3篇 宋代名人風采-《宋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整理

來源:巧巧簡歷站 9.44K

本文將對《宋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進行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整理,為讀者提供深入瞭解該史傳內容的幫助。該史傳記載了宋代丞相孫伯符的一生和政治成就,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意義。

《宋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整理3篇 宋代名人風采-《宋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整理

第1篇

趙密字微叔,太原清源人。政和四年,用材武試崇政殿,授河北隊將,戍燕。高宗以大元帥開府,檄統先鋒援京師。

建炎元年,從張俊討任城寇李昱,俊輕騎先行,遇伏,密奔射斃數人,乃脱。擢閣門祗候。俊置靖勝軍,以密統之。平賊董青、越萬、徐明等,累功轉武節郎、左軍統領。金兵陷揚州,士民隨乘輿渡江,眾數萬,密露立水濱,麾舟濟之。苗傅之變,破赤心軍於臨平。金人犯明州俊遣密及楊沂中與殊死戰敗之進武功大夫升統制。

紹興元年,李成、馳進擾江、淮,俊復遣密大破之,成、進皆北遁。賜金帶,轉親衞大夫、康州刺史,總管涇原馬步軍。平張莽蕩,尋詔入衞。十年,金犯亳、宿,從俊營合肥,出西路。時水潦暴漲,涉六晝夜始達宿,與敵遇,敗之。

明年,敵分兵犯滁、濠,密進擊之,且命張守忠以五百騎出全椒縣,伏篁竹間,敵疑,宵遁。密乃引兵出六丈河,斷其歸路,又敗之。進中衞、協忠大夫,和州團練、防禦使。尋拜宣州觀察使,為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衞步軍。

海寇朱明暴橫,密授張守忠方略曰:“海與陸異,窮之則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①定之耳。”守忠用其計,明降。進定江軍承宣使、崇信軍節度使,以年老轉太尉,拜開府儀同三司。明年,領殿前都指揮使,獻本軍酒方十六所,積錢十萬緡、銀五萬兩助軍用,詔獎之。上疏告老,以萬壽觀使奉朝請②。

隆興二年,進少保致仕。俄報金復犯淮,詔密再為殿前都指揮使。初,敵聲言航海,朝論選從官視舟師,徹禁旅防守,密不為動,迄如所料。和議成,罷為醴泉使。

?註釋】①拊:通“撫”。②奉朝請:給予閒散大官的優惠待遇。古稱春季的朝見為“朝”,秋季的朝見為“請”。奉朝請者,即有參加朝會的資格。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5、對下列原文中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金人犯明州/俊遣密及楊沂中與殊死/戰敗之/進武功大夫/升統制

b、金人犯明州/俊遣密及楊沂中與殊死戰/敗之/進武功/大夫升統制

c、金人犯明州/俊遣密及楊沂中與殊死/戰敗之/進武功/大夫升統制

d、金人犯明州/俊遣密及楊沂中與殊死戰/敗之/進武功大夫/升統制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項是()(3分)

a、趙密遇事冷靜,處事果敢。在建炎元年,跟隨着張俊討伐任城賊寇李昱的時候,張俊走在前面,遇到了敵人的伏擊,趙密奔走射擊,連續射殺好幾個敵人,他們才得以脱離險境。

b、張俊非常欣賞趙密,在其顯示了軍事才能後,設置軍隊讓趙密來統領。而趙密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先後平定了董青、越萬、徐明等人的叛亂。在之後的幾年,趙密因軍功多次被提升。

c、趙密打仗講究策略。紹興二年,敵軍分兩路進攻滁州和濠州,趙密先是主動出擊挫其鋭氣,然後親自率領五百騎兵設下埋伏,在敵軍識破並趁夜色逃跑之時,又能果斷出擊,斷了敵兵退路,大敗敵軍。

d、趙密因為年老不能再在疆場衝殺,故而轉任為太尉,後來上奏章請求告老還鄉,皇帝愛惜他的才能,給了他優厚的待遇,並沒有答應其辭官回鄉的請求。

(1)時水潦暴漲,涉六晝夜始達宿,與敵遇,敗之。(5分)

(2)海與陸異,窮之則日月相持,非策之善,要在拊定之耳。(5分)

4、(3分)d(致仕: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蓋指官員辭職歸家。這源於周代,漢以後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有疾患則提前。)

5、(3分)d(金人犯明州,俊遣密及楊沂中與殊死戰,敗之,進武功大夫,升統制。)

6、(3分)c(原文中説“且命張守忠以五百騎出全椒縣,伏篁竹間,敵疑,宵遁”,由此可知,c項錯在親自率領五百騎兵設下埋伏。)

7、(10分)(1)(5分)(由於)當時天降大雨,(河水)暴漲,(趙密率軍)渡河急行軍六天六夜才到達宿州,(剛好就)和敵人相遇,打敗了敵軍。(時:當時,1分;涉:渡河,1分;敗之,打敗了敵軍,1分;整個句意通順2分。)

(2)(5分)海戰與陸地上打仗不一樣,要是想要徹底消滅他們那麼就會曠日持久,這不是好的辦法,要訣是要通過安撫招降來平定他們。(窮:徹底消滅,1分;日月相持,時間會很長,1分;拊定,安撫招降平定,1分;整個句意通順2分。)

《宋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整理3篇 宋代名人風采-《宋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整理 第2張

第2篇

趙密字微叔,太原清源人。政和四年,因為有才能而且勇武被推舉在崇政殿參與考核,表現優異被授予河北隊將一職,駐守在燕京一帶。宋高宗因為大元帥擅自開府,於是將討伐檄文詔告天下,並命令趙密率領先鋒軍隊馳援京師。

建炎元年,趙密追隨着張俊討伐任城的賊寇李昱,張俊率領着騎兵走在最前面,可是遇到了賊寇的伏擊,趙密邊跑邊射箭射殺了很多敵人,才使得他們脱離了敵人的包圍。擢升為閣門祗候。張俊設置靖勝軍,讓趙密來統帥。後來,趙密先後掃平了叛亂的董青、越萬、徐明等人,因為多次立功而轉任為武節郎、左軍統領。金兵攻陷揚州,於是軍民乘船渡江的,有好幾萬人,趙密赤膊站在水岸邊,指揮船隻來送軍民渡過江水。苗傅起兵造反,趙密率軍在臨平大敗苗傅的赤心軍。金人進犯明州,張俊派遣趙密和楊沂中與金人殊死戰鬥,趙密打敗了進犯的金人,皇帝提拔趙密為武功大夫,提升為統制。

紹興元年,李成、馳進等人侵犯江、淮地區,張俊又派遣趙密打敗了他們,李成、弛進都向北逃亡了。皇帝嘉獎趙密,賜給他金帶,轉任為親衞大夫、康州刺史,統帥涇原地區的馬步軍。趙密平定了張莽蕩之後,不久皇帝親自下詔書,調入衞大夫一任。紹興十年,金兵進犯亳州、宿州,趙密跟隨着張俊駐紮在合肥,於是趙密率眾從西路迎擊敵軍。由於當時天降大雨,河水暴漲,趙密率軍渡河急行軍六天六夜才到達宿州,剛好就和敵人相遇,打敗了敵軍。

第二年,敵軍分兵兩路進犯滁州、濠州,趙密奉命前往迎擊敵軍,趙密就命令張守忠用五百騎兵從全椒縣出發,埋伏在竹林間,引起了敵軍懷疑,敵軍乘着夜色想要逃走。趙密就率領軍隊從六丈河殺出來,斷絕了敵軍的退路,再次打敗了進犯的敵軍。後來晉升為中衞、協忠大夫,和州團練、防禦使。不久又被授予宣州觀察使一職,成為了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衞步軍。

海盜朱明殘暴橫行,朝廷命趙密剿滅他們。趙密教給張守忠打這場仗的訣竅,説:“海戰與陸地上打仗不一樣,要是想要徹底消滅他們那麼就會曠日持久,這不是好的辦法,要訣是要通過安撫招降來平定他們。”張守忠使用了趙密的計策,降服了朱明。趙密被提拔為定江軍承宣使、崇信軍節度使,因為年事已高轉任太尉,皇帝給了開府儀同三司的權利。第二年,被授予殿前都指揮使一職,拿出本軍的酒坊十六座,積攢的錢幣十萬串、銀子五萬兩資助軍用,皇帝下詔褒獎他。後來上疏告老還鄉,皇帝授予他萬壽觀使的職務,並特許他奉朝請的資格。

隆興二年,在太子少保的職務上退休。不久得到報告説金人再次進犯淮州,皇帝下詔任命趙密再次擔任殿前都指揮使一職。剛開始,敵人聲稱要從水路進兵,朝堂之上大臣紛紛討論選從官監督統領水軍,調集禁軍嚴加防範,只有趙密不為所動,最終果然如趙密所料。宋與金達成了和解,之後趙密被貶為醴泉使。

乾道元年九月,退休。很快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去世後被追封為少傅。

第3篇

孔守正,開封浚儀人。宋初,補內殿直,兼領驍雄、吐渾指揮。從劉廷翰平蜀,還,遷驍雄副指揮使。開寶中,太祖徵太原,守正隸何繼筠麾下。會契丹遣兵來援晉陽,守正接戰於石嶺關,大敗之,斬首萬級,獲其將王破得。時宋師之陷敵者數百人,守正以騎軍馳之,盡奪以還。

太平興國中,累遷日騎東西班指揮使。太宗親征晉陽,守正分主城西洞屋,領步卒大呼先登,繼與內侍蔡守恩等率騎兵力戰,晉軍遂潰。從徵范陽,至金台驛,詔與劉仁藴先趨岐溝關。時城未下,守正夜超垣,度鹿角,臨機橋,以大軍將至,説關使劉禹使降。禹解懸橋,守正遂入城,撫諭其軍民,以城守屬綦廷朗,而已赴行在。時契丹兵在涿州東,守正與傅潛率御前東西班分兩陣馳擊之,逐北二十餘里,降其羽林兵數百人。繼與高懷德、劉廷翰合兵追之至桑乾河,契丹自是不敢近塞。

一日,侍宴北苑,上入玄武門,守正大醉,與王榮論邊功於駕前,忿爭失儀,侍臣請以屬吏,上弗許。翌日,俱詣殿廷請罪,上曰:“朕亦大醉,漫不復省。”遂釋不問。俄命為定州行營副部署,受詔詣保州軍開道,遇敵於曹河,與戰數合,梟首三十餘,獲馬五十匹,上聞而壯之。

真宗即位,復徙代州。鹹平初,授昌化軍節度觀察留後。守正上言:“四任雁門,邊亭久安,願徙東北以自效。”會夏人入寇,改定州行營副都部署。四年,移彰德軍留後,以風疾妨政,改安化軍留後。景德初,復以不任職代。時議防秋北鄙,守正猶屢表請行。上閔之,不許。無何,卒,年六十六,贈泰寧軍節度使。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麾下”,麾本意旌旗之屬,是將帥用以指揮的旗幟。文中的`麾下意為部下。

b.“遷”指官員職務的高升。“累遷”即累功升職。

d.“羽林兵”皇帝衞軍的名稱。謂為國羽翼,如林之盛的意思。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守正英勇善戰。在石嶺關一戰中打敗契丹的軍隊,殺敵萬餘人,俘虜敵將。還親自率軍殺入重圍救出被圍困的宋軍。

b.孔守正有勇有謀。在跟隨太宗征討晉陽時,越過城牆,度過鹿角,來到機橋,勸説戍守岐溝關的劉禹投降。

c.孔守正深得皇帝厚愛。在一次宴會中喝醉酒與同僚在皇帝面前爭功勞,失掉了做臣子的禮儀,侍臣請求治他的罪,皇帝卻寬恕了他。

d.孔守正忠君愛國。宋真宗即位後,主動上疏請求離開太平安定的職所,到國家邊境為國效力,甚至患病後,不顧惜個人身體依然上表請求去邊關。

(1)時宋師之陷敵者數百人,守正以騎軍馳之,盡奪以還。(5分)

(2)景德初,復以不任職代。時議防秋北鄙,守正猶屢表請行。(5分)

5.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後專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

6.b 張冠李戴。勸説劉禹投降應是孔守正在跟隨太宗征討范陽時所做的,而不是晉陽。

7.當時宋朝的軍隊陷入敵人軍陣中有數百人,孔守正率領騎兵追擊,都救了回來

當時朝廷又商議防衞北邊的邊境地區,孔守正還想要上奏章要求去。

孔守正,是開封浚儀人。北宋初年,補任內殿直,兼任驍雄、吐渾指揮。跟隨劉廷翰平定蜀地,回來後,升遷為驍雄副指揮使。開寶年間,太祖征討太原,孔守正歸屬於何繼筠的部下。恰逢契丹派遣軍隊來支援晉陽,孔守正在石嶺關迎戰敵軍,把他們打得打敗,斬殺萬餘人,擒獲他們的將領王破得。當時宋軍有幾百人陷入敵人包圍中,孔守正帶領騎兵飛馳進入敵軍中,全部把他們搶了回來。

太平興國年間,累功升遷日騎東西班指揮使。太宗親自征伐晉陽,孔守正負責攻打城西洞屋,率領士兵呼喊着首先登上了城牆,接着和內侍蔡守恩等人率領騎兵極力奮戰,晉陽的軍隊於是潰敗。跟隨太宗征伐范陽,到達金台驛,太宗下詔讓他和劉仁藴先趕奔歧溝關。當時城池還沒有攻下來,孔守正在夜裏越過城牆,度過鹿角,來到機橋,説朝廷大軍即將到來,勸説守關將領劉禹,讓他投降。劉禹解下懸橋,孔守正於是進入城內,安撫曉諭城中軍民,把守城的任務交付綦廷朗,而自己趕赴太宗的行營。當時契丹的軍隊在涿州東面,孔守正和傅潛率領御前東西班軍隊分成兩陣騎馬攻擊他們,追趕敗軍二十多裏,降服羽林兵幾百人。接着與高懷德、劉廷翰合兵追擊敵軍到達桑乾河,契丹從此不敢靠近邊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