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教學反思7篇 航向人生的啟迪:《小小的船》教學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9.71K

《小小的船》教學反思是一篇反思教學經驗的文章。通過閲讀這篇文章,讀者可以瞭解到作者在教授《小小的船》這篇作品時遇到的挑戰,以及他們如何通過創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克服這些困難。本文將詳細探討作者在教學過程中的思考和發現,為讀者提供寶貴的教學經驗和啟示。

《小小的船》教學反思7篇 航向人生的啟迪:《小小的船》教學反思

第1篇

?小小的船》是魯教版音樂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的內容。充分表達了孩子們探索神祕宇宙、太空的強烈渴望,充滿了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我把這一節課設計為一次綜合音樂活動課,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國小二年級學生,對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的掌握仍處於初級階段,有待於教師循序漸進的幫助他們積累音樂經驗。這一學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愛探索、模仿力強,容易被新鮮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嗓音自然、形體靈巧,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

本課的設計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堅持“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髮展為本,以興趣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鼓勵創造,提倡學科綜合”的教育理念,始終尊重學生的獨特情感與創造體驗,同時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努力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興趣是學生最積極的`學習動機,教學必須以學生的興趣為起點。我發現,學生們的想象力很豐富,有些內容甚至我都沒有想到。謎語導入讓學生交流平時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的?一隻只小手"唰"地舉起在桌子上,有的説:"我看到的月亮"像香蕉""像月餅""像大玉盤""像個半圓""像眉毛"……學生的答案千奇百怪,這些都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創造思維的火花,關鍵是教師如何引導。所以備課時不能只單單備音樂知識和技能,還要學習和了解與本課相關的其他層面的知識。

不足之處在於:邊唱歌曲做動作一環節,不應該要求學生用統一的動作,應該鼓勵學生有一種內在的感覺,根據自己的感受作不同的動作。

《小小的船》教學反思7篇 航向人生的啟迪:《小小的船》教學反思 第2張

第2篇

?小小的船》是一篇經典的兒童美文,它的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看懂圖意,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感受星空的美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我在教學中是做了這樣設計:

第一步猜謎引入,揭示課題。通過猜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觀看美麗的'星空夜景,讓學生走進詩意般的情景。並通過讀課題和課件演示舟字旁的演變,讓學生形象地感知課題。

第二步:小組合作,自主識字。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藉助拼音讀課文,在四人小組寬鬆的環境中交流互補,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變到質變,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學習價值,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第三步:識字讀文,培養語感。1、出示“彎彎的月兒”詞語,開火車讀字音,再讓學生畫畫“彎彎的月兒”,讓他們説説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彎”,還有哪些東西是彎彎的。出示彎彎月兒的圖片,問彎彎的月兒像什麼呢?讀讀句子。理解“兩頭尖”然後進行朗讀練習。2、你還喜歡什麼?找出句子讀給大家聽。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相應的詞語“藍藍的天”、“閃閃的星星”,教學生字,然後進行朗讀練習。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認準“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把識字、解詞、讀句、學文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憑藉動畫中得到的體驗,進一步身臨其境。此外,朗讀帶濃厚的個性化色彩,讓學生在各種感官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自由地選擇朗讀方式,自由地選擇朗讀方式,自由地將內心對星空的喜愛自然而然地釋放於朗讀之中。第四步:想想説説,課外延伸。讓學生想象要是坐上月亮船,在太空中會看見什麼?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求異思維活躍,在鍛鍊説話能力的同時,更發展了創新能力。

第3篇

?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孩子喜歡的兒童歌曲。歌曲中的歌詞和課文內容相同。本課需要把語文和音樂進行了有機的整合,創設一個優美的意境。這首兒歌雖然只有兩句話,但短小精煉,詞句優美,描寫了一幅恬靜美好的夜景。我執教的是北師大教材國小語文第一冊《小小的船》,這是一篇小韻文,語言優美,適合低段孩子朗讀,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本堂課要達成的目標是:1.運用聽讀識字認識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讀課文。2.看圖觀察能力及想象力的進一步訓練。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共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現將每個環節的設計意圖説明如下:

環節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本環節設計了謎語導入,低段孩子對猜謎語很感興趣,這樣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興趣;接着設計問“晴朗的夜空你見過什麼樣的月亮?以一幅星星和月亮圖來展現課文,為課堂營造出一片美妙的意境,使學生儘快沉浸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課文的興趣。出示課題的同時教學生感悟在“船”的前面加上“小小的”你感覺這是一隻什麼樣的船,在這個環節中我是抓住關鍵字“船”入手,讓學生學會輕輕地讀課題,把它讀的小小的,美美的,輕輕的。

環節二,學習兒歌。第一步我採用的是聽錄音,讓孩子學會聽的習慣,並讓他們聽清每一個字寶寶的讀音。學生還在學習的.起步階段,每一次的所讀都要有所目的和要求,不能聽過就算了,讀過就罷了。在第二步,我採用學生自由朗讀,要求他們把不認識的字寶寶名字圈出來,把它留住,但我在這指導讀的環節中有時提的要求沒有到位,沒能起到一個“扶”的作用,沒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特別是課文中的“只”,應引導學生想:為什麼小男孩做在小小的船裏是隻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這個環節沒有給學生導出來。

環節三,採用遊戲識字。我把字放在星星裏,只要讀準確我指的字寶寶名字,孩子們就可以上來點看星星後面的禮物,本來這是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環節,但是這個環節上下來並沒有達到我預想的效果,我想這是自己在語言激發學生上還沒有到位,沒有充分地把孩子積極性調動起來。還有配樂朗讀兒歌,孩子們已經被我美麗的夜空景色畫面吸引了,但這時候我還要他們指着書來讀,這又一次把孩子的興趣扼殺了,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機智的把讓孩子指着讀變成讓孩子望着美麗的夜空景色美美地背誦,我想這樣才會達到讓孩子體會夜空的美。

環節四,品讀課文,感悟美。讓孩子想象説話,可愛的月亮掛上了藍天,彎彎的月兒像什麼?這時候孩子的想象很豐富,有孩子説像香蕉、像小船、像鐮刀,趁着孩子們還沉浸在充分的想象中時,這時我播放音樂,引導學生閉上眼睛,隨着音樂輕輕的晃動身體,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體驗兒歌的內容,感受美的意境。這時我應讓孩子起身隨着月亮船一起搖動,因為有音樂、動作、背景、畫面的襯托,和老師的導讀,這都能讓學生很快領會到這兒歌中所體現的寧靜優美的氣氛,只有讓孩子有了這樣的感受,他們的朗讀才會更有神采。當我叫孩子睜開眼睛告訴我剛才你飛出教室,飛上藍天,你看見了什麼?有的同學説:“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真美呀!”有的同學説:“我看見我坐在月亮船上釣魚。”有的同學説:“我看見星星在對我説話。”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議論,聽着這充滿幻想、天真可愛的童言,我好像捧着一顆顆鮮活個性的童心,陶醉在孩子們天真,爛漫的世界中。

一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易持久。因此,最後一環節本應是孩子最喜歡,課堂達到高潮的時候,但由於我這一環節考慮不周密,沒能讓這一環節達到預想的效果,如這一環節能讓孩子站起來拍着手,做着動作一起美美地來唱兒歌,這樣才會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在教學設計及執教方面都存在諸多的不足,在以後的平時教學中還需要更多的學習。

第4篇

?小小的船》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首美妙精巧充滿兒童情趣和幻想的兒童詩,也是一首深受兒童喜愛的兒歌,他生動的描寫了一個孩子坐在小船做的做的月亮上,看到了星星在夜空閃爍的魅力景色,語言親切,已經恬靜,畫面優美。插圖更是把詩的`內容形象化了,更增添了閲讀的無線遐想。歌曲為三拍子,旋律優美恬靜,與歌詞渾然一體,具體安然自得的童趣和時空感。

首先,是遊戲律動《假如你感到幸福》。原歌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拍手、跺腳、拍肩和握手,我大膽的引入了英文版歌曲加入創作,在學生誇張和生動的表演中,音樂有了愉快的開始。

其次,是欣賞歌曲創設情境,初聽時,讓學生獲得直覺感悟;復聽歌曲,讓學生聽出歌曲重複次數的同時進一步體會樂曲表現的寧靜和甜美;討論音樂的美和靜。在學生意猶未竟時,請學生完整聽歌曲《小小的船》,通過2/4拍和3/4拍的兩種節奏朗讀,讓學生感受不同的節拍,接下來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傾聽。在學唱歌曲環節時採用跟唱、分句唱、模唱、表演唱等方式來掌握歌曲。

最後驚醒分組活動,提高創作能力。請學生自主參與演唱、表演、用打擊樂器伴奏。在這一環節中,課堂氛圍活躍,學生能更自信,大膽的演唱表演和創編。學生從開始的“靜”中感受美,到最後的動中表現“靜”,從分的挖掘了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

但是這節課教學設計上和執教方面還存在着諸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要更多的實間學習。儘可能的多花心思,活躍課堂的氣氛,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讓每一位孩子在音樂方面都能得到一定得培養,在每節課中得到進步與快樂!

第5篇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公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怎樣才能使學生喜歡閲讀,在閲讀中受到高尚的情操與趣味的薰陶,而在讀中學,“讀中悟”呢?筆者認為教學中,教師通過不斷地創設意境,開拓學生聯想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是個有效的辦法。下面就以為例,來談一談:一、創設情境開拓聯想,引入詩境。

俗話説“作者胸有境,入境始天親”教學必須具有鮮明的形象性。使學生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才能入境,這樣才能縮短學生與久遠事物的時空距離。增強形象真實感。<小小的船>全詩優美活潑,再一現了夏夜那寧靜、神祕的星空。要為了讓學生在頭腦中再現出那美麗的圖畫,首先組織學生回憶夏夜的樣子,和學生一起觀看兩分鐘長的月夜、星空動畫圖,和學生一起進入那令人神往的`星空,在音樂與畫面的相交中,使學生不由自主成為畫中一員。學生好像身臨其境,充分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熱愛大自然的的情感油然而生。這時組織學生交流個人感受,學生就可以輕鬆地、激情地説出詩中意境。這樣設計既符合新課程標準倡導注重情感體驗的理念,又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和興趣,也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語文課程強調把審美教育寓於語言文字訓練中,憑藉情境,利用教材中豐富的美育因素去誘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表達得到發展的同時受到美的薰陶,提高審美的能力。

如《小小的船》主要採用了以想象為主的方式,在組織學生讀準字音後,讓學生以各種方式感情朗讀,每句都仔細品味,想象圖畫,根據學生的想象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引導學生開拓想象的同時用簡筆畫勾出藍色的天空、金色的星星,彎彎的月兒,夢中的小女孩,把學生再度帶到畫中,圖文交融,學生彷彿自已就是那個女孩,“情動而辭發”學生的情處天呼之欲出之態,再讓學生去讀,學生會發自內心地讀,詩的韻律、節奏情感所交錯面的美感會使學生受到薰陶,從而使其對夏夜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提高其審美、閲讀能力。

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學生進行學語言用語言的活動,如讓學生説説:小小的什麼,閃閃的什麼,彎彎的什麼,使學生再走入生活,從生活中發現事物,鍛鍊語言。

由於這首小詩是一篇旋律優美的小詩,所以我又讓學生傾聽優美的音樂,配上圖,讓其自已試着編歌,當學生趣味上升時,讓學生和電腦裏的小朋友一起唱,學生愉快地不知不覺地背會了本詩。

在學生已能深深地感受了詩的內涵並會背後,我就激發學生開始向課外延伸,引到“每個人心中的夏夜都有很美,那麼小朋友們把自已心中的星空畫下來吧!小朋友們還可以在畫上題上一些有關的小詩,做個小畫家、小詩人”這樣學生不僅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也可以激發其創造潛能力。

總之,在低年級閲讀教學中,創造情境,並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多想辦法,激發其創造潛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審美情趣,也可以培養其語感。

第6篇

1、引導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閲讀,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提高閲讀的質量。

本節課我主要突出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由於本課是一篇充滿童趣的詩歌,篇幅較短,內容不多,讀起來琅琅上口,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孩子朗讀。因此,這節課我充分發揮教師的範讀功能,老師聲情並茂地朗讀能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此外,我還和學生一起通過邊讀邊做動作,充分感知了月兒那種“彎彎”、“尖尖”惹人喜愛的形象。因此,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豐富多彩的個性得到張揚,童真童趣在自然狀態下表露

2、我注重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引導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快樂學習,收到很好的效果。

這節課中,我充分結合課後的思考題:彎彎的月亮像(),藍藍的天空像(),閃閃的星星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想象,並鼓勵他們踴躍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繼續在提高學生朗讀能力上下苦功夫,加大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2、在語文教學中繼續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其變得更完善。

?小小的船》是一首意境優美的小詩。在教學時,我注意引導學生用心去思考祖國語言文字,用心去咀嚼語言文字的美,去體驗語言文字所藴含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自己去感悟體驗。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美美地讀課文。熟讀成誦時,我鼓勵學生髮表議論,用個性化的語言發表見解,有的同學説:“小小的船兒兩頭尖,這句可美啦!尖尖的兩頭,就像我的保鏢,在保護我的安全呢?”有的同學説:“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多美啊!”有的同學説:“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可舒服啦!可以盪鞦韆、翻跟斗、搖來搖去。”有的同學説:“在小船上還可以釣魚呢!”有的同學説:“圖上的小朋友坐在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裏多幸福啊!我也想坐一坐。”有的同學説:“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真美啊,一顆顆小星星就像一條條小金魚!”有的同學説:“閃閃的星星就像一塊塊金光閃閃的金子呢。”……

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展開議論,聽着這充滿幻想、天真可愛的童言,我好像捧着一顆顆鮮活個性的童心,陶醉在孩子們天真、爛漫的世界中。

第7篇

?課標》中提出:國小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此為依據展開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上完這節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學需要美,美是教育的磁石,這塊磁石就在我們老師備課筆記的旁邊閃爍着光亮,是拿起,還是放下,教學的效果就大不一樣"。如果我們的"老師"與"學生"的分工是,"老師把知識告訴學生","學生則把老師講的知識聽好記住",那這樣的教學恰恰是丟棄了那塊寶貴的磁石--美。

缺乏美感的教學,便成了沒有色彩、沒有生氣、沒有情趣的單純的符號活動。那必然是枯燥無味的。要使教學手段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讓學生能看得到、聽得見、摸得着,從而在其間產生一種愉悦之感。之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效果很"美"。就是因為我用"美"貫穿全課,先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感受美;再整體感知,再現美;最後品詞析句,體會美。我認為教學不能忽視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本階段的學生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樂於畫畫,願意用圖畫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我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在閲讀想象的同時,拿起彩筆,把自己在閲讀中想到的畫出來,把自已在閲讀中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充分享受閲讀的快樂。學生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形象的圖畫的過程往往就是一個對閲讀內容回顧、加工的過程,等他把這幅畫畫好以後,也就把自己在閲讀中的收穫表現了出來。畫筆走進學生的閲讀世界,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造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了他們閲讀的樂趣。在教學中我還做到了讓學生在閲讀中發展創造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國小閲讀教學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就顯得猶為重要。

國小閲讀教學本身具有很強的創造因素,閲讀教材是作者的文學創作。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創新精神,使學生敢於説自己的理解與看法,而不是老師教一句,學生就學一句,應是老師教一句,學生學三句。作為教師,要努力創設學生創造能力的民主環境,要善於分析並支持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個人看法,要讓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讓他們有自己獨自的看法,只要不重複別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如,在學習課文“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在感受作者的意境時,應允許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設計提問“如果你坐在這小小的船裏,你會看見什麼?”學生的回答是豐富的:“看見了流星雨”、“看見了太陽系的行星”、“看見了中國的長城”、“看見了北斗七星”……讓學生自由地去創造,可以與觀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斷的判斷力相結合,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加工進行創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