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5篇 表面積計算:圓柱教學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1W

在數學教學中,圓柱的表面積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但是許多學生常常面臨着難以理解、記憶的問題。本文就圓柱的表面積教學進行反思,探討如何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這一知識點。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5篇 表面積計算:圓柱教學反思

第1篇

歎氣、感慨地主要原因就是:近期作業的錯誤率很高(特別是學困生)

這使我不免停下“匆匆的步伐”凝望着這些作業叉叉多的孩子

1、優等生:列出一個長長的算式,直接得出錯誤的結果(看不出是哪一步出錯,反正計算錯)

2、中等生:求表面積時,大概知道側面積+兩個底面積;但真正列式的時候底面積沒乘2;而到了只需要加一個底面積的時候(無蓋水桶等實際問題的時候)卻乘2;

3、學困生:列出的算式都有問題。一查,圓面積計算公式都不會(夠厲害),最基本的都不會,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又如何能正確求出;個別的20多分鐘頭都不抬,就在計算一個圖形題,仔細一看列式出錯,後面的脱式計算過程中的結果有的有6、7位小數;依然不知疲倦的算啊算,看着都累

4、不知靈活變通,一般來講3.14最好是最後再乘,這樣可以降低計算的複雜程度,減輕計算的強度;但部分學困生勇氣可嘉,不管那一套,列式中3.14在前面就先算;放在後頭就最後算,老實得可愛;當你在講計算技巧的時候可愛的孩子們還在埋頭苦算,結果錯誤百出。

1、學優生:提出要求:不能一步得出結果,要脱式:關注做作業、打草稿的態度、習慣,養成草稿本清晰、數字清楚,可以避免匆忙之中抄錯數字導致整題出錯。

(1)重視公式的熟練程度:通過演示、推導、同桌互説、單獨抽問、上黑板默寫等方法幫助夯實基礎。

(2)重點分析典型習題,幫助學生找到審題、列式、解題的方法和策略,並針對性練習,提高技能

(3)重點強記:3.14*1=…………………3.14*9= 常用計算結果,達到熟練程度,提高練習時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也可以用於檢驗計算過程中的結果正確與否。

(4)抓聽講習慣:要求要嚴格,教師針對問題進行分析、講評的時候,應要求所有學生抬頭關注,集中精力聽講(往往這樣的時候學困生是不睬你的,要適當的'喊他起來站個1分多鐘,點一點他。),有了這個保證,講評的效果就有了,出錯的機率就就會降低了。再結合以上措施,效果就會更好。

有了措施,就需要有行動——老師的行動、學生的行動都要跟上,希望一段日子後會有好效果。

也歡迎大家説説自己的好的做法,共同提高第二單元的質量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5篇 表面積計算:圓柱教學反思 第2張

第2篇

著名數學家、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辯論澄清的過程,就是自己發現或創造的過程。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關鍵在於通過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推導出圓柱的側面積公式。教材中只介紹了把圓柱沿着高將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通過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出圓柱的側面積,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但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興趣,我將圓柱側面積的教學大膽改革,讓學生試先準備好各種圓柱形的紙盒,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索圓柱體的側面展開情況及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整節課,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收到了好的教學效果,也使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一、圓柱的側面展開圖除了長方形,還可能是什麼圖形?發現、創新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在基本知識理解掌握之後,他們對於書本上沒有的方式方法有更高的興奮點與關注點。學生自己準備的圓柱,沿高展開後還可能得到正方形,這是一種特殊現象。學生自己得出了與書上不一樣的結果,覺得很興奮。趁着學生髮現探索的積極性,讓學生思考還可以將圓柱的側面怎樣展開。有的説橫着從中間剪一刀,立刻有人反對説那還是兩個圓柱。橫剪不行,豎剪過了,還能怎麼剪?同學們犯起了愁。在一陣思考之後有人冒出一句:“斜剪!”“展開之後是什麼圖形?”有人猜是三角形,有人説是梯形,有人説平行四邊形,帶着種種可能同學們又開始給圓柱穿上一層衣服,然後沿着斜線剪開,結論不用説,平行四邊形展現在同學們面前。繼續用平行四邊形推導側面積公式,平行四邊形的底是圓柱的底面周長,高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的斜邊?經過一番爭論之後,得出高需要重新做垂線。

二、展開之後的圖形可以怎樣還原成圓柱?數學課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果會展開那只是順向思維,展開後會還原才能培養他們的逆向思維。“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兩種還原方法,那平行四邊形是否也有兩種還原方法?”問題拋出又產生了分歧,很多同學只會按剪開之後的形狀還原,再換個方向豎起來就不行了,總是上下各有兩個尖角,其實這是學生拿平行四邊形的方式有問題,讓他們把平行四邊形的斜邊貼到桌子上再還原,這樣就有很多人展開了笑臉。“找竅門,怎樣不貼到桌子上也能正確還原?”細心的同學發現只要捏住相鄰的兩個角就能輕鬆還原了,一句話——角對角。得到結論:只要是平行四邊形一定可以圍成圓柱。

通過圓柱側面展開圖的深入研究,同學們打開了探索、創新的思維,知道了學習不能只停留在書面的內容,應深入探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實踐也使我們體會到,創建“生活課堂”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幫助他們架設並構建新的平台,讓學生髮現數學問題,並激勵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個性得以發展。

第3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且,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培養他們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一開始,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圓柱的特徵,而是讓他們自己觀察、觸摸,感受什麼是圓柱的表面積。接着我和同學們一起動手實踐,操作,將自制的圓柱體模型展開,讓學生明白圓柱體的表面積就是兩個圓和一個長方形。通過觀察,學生明白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圓柱的側面的面積。接着小組合作探討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這裏讓我驚訝的是,有一個孩子一邊演示一邊總結,長方形的長和寬都可以做圓柱體的底面周長。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最後孩子們通過小組合作推導出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思路清晰,算理透徹,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可以説,在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教材,也不是自己推導出現成的結論讓孩子們去識記,去背誦,而是通過操作實踐等活動,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再創造”過程。由於學生經歷了不斷的“再創造”的過程,積極主動的從事數學思考、建構數學知識,所以整堂課的學習氣氛和教學效果取得了雙豐收,這樣,孩子們怎能對數學不動心呢?

第4篇

1、使學生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根據圓柱表面積和側面積的關係,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用你們手上的a4紙做一個儘量大的圓柱?(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以長方形的長為底面周長的圓柱,另一種以長方形的寬為底面周長的圓柱。)

剛才的環節中,用現成的練習紙,以動手操作的形式做一個圓柱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做、比、評”中喚起對圓柱側面積知識的回憶。

1、我們把做好的圓柱加上兩個底面後,這時候圓柱的表面積由哪些部分組成呢?(側面積和兩個底面面積)

生:因為兩個圓柱的側面積一樣大,只要看他們的底面積誰大那麼這個圓柱的表面積就大。

3、剛才我們是從直觀的比較知道了誰的表面積大,如果要知道大多少,那怎麼辦呢?

師:哦!那你們想知道哪些數字呢?知道了這些數字後你打算怎麼計算?

師:老師現在告訴你的數字是這張紙的長是31.4釐米。寬是18.84釐米。那你們會算嗎?怎樣算,如果獨立思考有困難的話可以小組討論來共同完成。

接下來我們打開書翻到33頁自學例2,從這個例題中你學到什麼?

生:分三步來算,先算側面積再算底面積然後把側面積和兩個底面積加起來。

6、好!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補充第二種方法)

教具的演示:把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然後把圓柱體的兩個底面通過剪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問: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圓柱體的哪一部分?(底面周長,也就是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寬是圓柱體底面半徑)

所以圓柱體表面積=長方形面積=底面周長×(高+半徑)

我們用這個方法來驗證一下我們的例2看是不是比原來簡單?

彙報: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比原來的方法簡單。(説一説認為簡單的原因)

那麼今天我們學習了圓柱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出示課題),你們學會了嗎?(會)那老師也得做幾題驗證一下你們掌握得怎麼樣。

本環節通過提出一個實際問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出:不同條件下用不同方法可以解決相同的問題。逐漸培養學生用多種途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沿圓柱體的高剪開,側面展開後會得到一個( )形,長是圓柱的( ),寬是圓柱的( ),因此圓柱的側面積=( )×( )。

一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2分米,高是45分米,它的側面積是( )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積是( )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積是( )平方分米。

一個圓柱,它的底面半徑是2釐米,它的高是15釐米,求它的表面積?

我本着“重基礎、驗能力、拓思維”的原則,設計了以上幾個層次的練習題。整個習題,雖然題量不大,但卻涵蓋了本節課的所有知識點,而且練習題排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解決問題為主線,打破了“例題――習題”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創設探究的舞台(也就是提出貫穿整節課的一個問題)。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認知衝突層層深入,思維碰撞時時激起,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樂趣。

給學生提供一個合作交流的平台,在相互的交流中大膽發表不同的見解,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共同歸納出計算圓柱表面積常用的三種形式,從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深度。

第5篇

?圓柱的表面積》是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節的內容。圓柱的表面積包括側面積和兩個底面面積。底面是圓,關於圓面積的計算,上學期已經學過,學生已能熟練、準確計算,而在上節課《圓的認識》中,學生對於圓柱的側面與展開後形成的長方形之間的關係也已了熟於胸。因此,本節課可放手讓學生自學、互學,把重點放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上。

課前,先讓學生進行有關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以及圓柱的特徵,目的在於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為新知的學習打下基礎。

21世紀的文盲是不會學習的人。基於這一點,我十分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在課前所提問題“什麼是圓柱的表面積?”“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為提示進行自學,在全班內交流展示之後,又以“怎樣計算圓柱的側面積?你是怎麼想的?”為提示,讓學生根據手中學具,在組內探究、交流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得以提升。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在學習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的計算方法之後,讓學生利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求製作廚師帽所需材料、商標紙的面積、製作筆筒所需材料、給音樂大廳的柱子塗油漆所用油漆的質量等,避免學生出現“數學無用”思想,同時,又是學生將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課的最後,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以及解決問題時需要注意什麼,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做一全面的總結,同時,培養了學生總結知識的能力。

當然,本節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計算能力還有待提高。為了能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按時結束,我將學生需要計算的數進行了改動,減輕學生計算的壓力,即使如此,還有個別學生計算速度慢,出現錯誤現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