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動方案8篇 研究創新,卓越綻放:教研活動方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5W

教研活動方案是教師在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方面的重要依據。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內容,旨在有效組織和指導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在這篇文章中,將介紹教研活動方案的重要性和編寫要點,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研究工作。

教研活動方案8篇 研究創新,卓越綻放:教研活動方案

第1篇

活動目標: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研究與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與提升教學經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閲讀:新課標指出“在閲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薰陶。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可見朗讀教學不僅就是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就是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主要手段。因此注重閲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就是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自新課標實施以來,老師們曾多次開展了閲讀教學研討活動,很多老師在指導有效性方面做了各種嘗試,但總就是找不到最佳的方法,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大家的心頭。因此,大家認為有必要圍繞閲讀中的一點——朗讀進行討論。

b經驗介紹(張春豔老師談寫字教學,朱豔老師談不迷信教參,指導學生練習)

主講:郭金榮老師主要內容:朗讀——最基本的`要求把課文讀對、讀順、讀好,在此基礎上再做到流利、有感情。

經驗交流(簡單摘錄)張永玲老師的問題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孟凡梅老師從“教師的角色定位”角度談了自己的觀點,她回想起了師傅的教導:“老師就像演員,要激發起學生的熱情,自己首先要有情感的投入',這樣才會帶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王桂珍老師從“學生的情況分析”出發,談到一個班級難免有個別學生回答問題時聲音輕,但如果整個班級的同學都就是這樣的話,那就説明老師要及時調控教學。

李寶生老師從“教師的學法指導”出發,介紹了具體的一個方法:

張偉玲老師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提倡表揚、鼓勵學生,使學生樂於説、樂於學。

陳常英老師從讀的時間上談到一節課不能承載太多的任務,造成學生跟着老師趕,缺少靜心讀書、獨立思考的活動時間。要保證充足的讀的時間,要反覆實踐。

馬玉紅老師談到要重視教學反思再實踐的過程,教學要瞧得出教師指導的過程與學生讀的能力提高的過程。

主持人總結:讀有六方面的意義:識記生字;釋詞析句;深化理解;訓練思維;記背好詞佳句、精美詩文,豐富語言積累;感悟寫作技巧。

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促進學生語言與情感的發展,以讀為本就是閲讀教學的基本特徵。

專題式校本教研活動,喚醒了教師的教研主體意識。這種教師羣體之間互相合作、切磋交流的對話氛圍最令人感動,在共存與諧的教研氛圍中強化團隊合作意識,使不同個體的知識與能力在探討、衝撞、分享等行為之中得到提升。

教研活動中的討論,不就是漫無邊際、天馬行空的,而就是抓住課堂教學中的現象,尤其就是一些重要的細節,從而聚焦重點,引發教師的深度思考。

老師都積極主動參與,發表真知灼見,會場內人人洋溢着激情,碰撞出靈動的思維火花,教師的羣體智慧被激活了,教師的生命活力在湧動着。

在活動中,教師們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説者意氣風發,不但敢説而且會説;聽者心潮澎湃,讚賞之情溢於言表,相互間洋溢着一份民主平等、信任融洽的教研氛圍,加強了教師間的溝通、交流與對話。

教研活動方案8篇 研究創新,卓越綻放:教研活動方案 第2張

第2篇

此次活動,是為了深入貫徹縣教育局和進修學校關於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走進課堂教學、提高三通二平台的使用效能的有關文件精神,提高我校參加第二批“遼寧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師的培訓質量,以期達到深入開展信息技術促進學科教學方法創新的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的方向與途徑,培養現代型優秀教師,提高“班班通”的應用水平,推進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目標。

1.促進師生信息意識的形成。信息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意識,信息技術是當代勞動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和技能。

2.促進課程結構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開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協作性、和反饋及時性等特點,改變現有課程結構的許多不合理性。

3.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幫助學生由依賴書本的學習轉向學會利用資源的學習;由記憶學習轉向意義構建式學習;使學生由依靠老師的學習轉向自主學習;由按部就班的.學習轉向具有個性特徵的跨越式學習;由侷限於校內的學習轉向超越校園圍牆的學習。

4.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數字化的信息媒體由教師展示教學內容的工具、變為學生的認知工具;並把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由課堂上的顯形行為,逐漸轉變為課堂內外教學設計中的隱性行為。

在10分鐘之內,向參會教師介紹: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學情、目標與困難、解決教學困難的創新性思路與方法、根據教學思路與方法所確定的整合點、為整合點所選擇的資源與軟件、應用資源與軟件開展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方法等,重點介紹如何應用教學資源和軟件支撐整合點教學。

參會教師展示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的課例,重點展現信息技術支持課堂教學創新、給學習帶來革命性變化方面的應用效果。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各方面技能如板書、口才、組織才能、教學環節的設計等。課堂展示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信息技術應用是提高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興趣、突破重難點的關鍵。

(1)參賽材料。每位參賽教師需準備活動課的教學設計(説課、展示課)、教學資源與軟件(教學課件,圖片、音視頻、動畫等素材,專題網站,工具軟件等,、説課ppt。)

(2)現場教學媒體。默認教學媒體為交互紅外電子白板

(3)課型及內容自己選定。説課集中進行。展示課由學校統一安排時間依次進行。

第一階段:培訓報名與準備階段(11月1日——11月8日)

1、11月1在學校qq羣上發佈“課程整合活動方案“。各年級段進行宣傳發動。

2、11月7日各段各學科開始報名(參加第二批網上信息技術培訓的教師必須參加)。

第二階段:網上學習階段和課堂展示階段(11月6日——12月13日)

1、11月6日——12月15日,參加培訓教師認真做好網上學習與課堂教學的準備工作。

2、12月5日——12月13日,組織進行相關的説課、上課活動。

第3篇

組長:本學期即將接近尾聲,為了解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情況,我們在下週對全部幼兒進行質量調研。

第一層(3星):能獨立完整、大聲、表情自然地念兒歌。

第一層(3星):能獨立完整、大方地演唱歌曲並表演。

第二層(2星):在老師的引導下大方地演唱歌曲並表演。

第一層(3星):能連貫地複述故事的內容,口齒清楚,表情自然。

第二層(2星):在老師的提醒下複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第一層(3星):老師説的英語單詞,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第一層(3星):能正確地進行6以內的看圖列式並計算。

第二層(2星):能正確地進行6以內的'看圖列式並計算。

第一層(3星):能繪畫出鍛鍊身體的各種姿態併合理安排好畫面。

第二層(2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繪畫出鍛鍊身體的姿態。

第一層(3星):能動作協調捏出兩種不同的作品呈現。

第一層(3星):能熟練地閲讀規定的內容(15以上)。

第一層(3星):能大膽想象拼圖三種以上,並能記錄表達。

第二層(2星):能大膽想象拼圖兩種以上,並能記錄表達。

通過積極討論,有效的制定了大班階段組幼兒質量調研的各項內容和測試要求。從大班第一學期質量調研情況彙總中可以看出,各班能結合園本課程,特色課程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在平時的閲讀識字方面比較重視,幼兒都能熟練地認讀字。幼兒在兒歌、折剪紙等方面,比起中班的時候有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朗誦兒歌時,孩子們能大膽、清楚,表情自然的朗誦。英語方面各班能充分利用下午的遊戲時間,對幼兒進行相關的教育,收效不錯,希望能在大班下階段繼續保持。繪畫方面也有很大的進步,在內容的充實、畫面的佈局、顏色的均勻等方面都不錯,只是創意不夠。幼兒對看圖列式、節奏方面掌握較好。在故事複述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幼兒的語氣不夠表情缺乏等,在以後還需進一步加強。在泥工方面,幼兒掌握的技能不夠紮實,想象力缺乏,作品比較粗糙。在拼圖記錄中存在問題:幼兒的想象了不夠,記錄方法單一,開拓性不夠,甚至有濱海分部的幼兒不會記錄的方法,需要在下學期加強培養、發展。

第4篇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當前幼兒學習的一種途徑,也是推進幼教改革的一種教育活動新形式。區域活動也是幼兒園促進幼兒能力發展的課程組織方式之一,它以個別化學習的鮮明特點彌補了集體教學的缺陷,使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得到了發揮,個人的經驗、特點得以體現,也使“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具體落實。

針對本園教師對區域活動的組織實施存在問題,本學期我們重點圍繞區域活動和遊戲活動開展教研,通過理念解析、過程剖析、材料剖析、現場觀摩和教師觀察指導技巧等內容,讓廣大教師從理念、技術、實踐三個層面掌握這些區域活動和遊戲活動的組織指導策略,並且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通過這項專題研討與培訓,促進教師更加關注區域活動和遊戲活動,提高我園教師組織與指導區域活動和遊戲活動的能力,提高幼兒園遊戲質量。

1、在深入學習相關遊戲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區域環境,探索與主題教育課程相融合的小、中、大班不同年齡段的區域遊戲活動中學習的方法、規律,造就教師在區域活動中指導幼兒操作的能力和一支教學業務精良的科研型教師隊伍。

2、通過實踐和研討,學習正確觀察和評價兒童在遊戲中的發展狀況,探尋出便於師幼操作的遊戲記錄方式和符合兒童發展水平的遊戲成果表現形式。

1、各執教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態度認真,按照方案的要求,認真做好授課的準備。

2、執教者要深入教材,研究教法,根據所任班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區角和遊戲活動的活動主題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我園的區角活動和遊戲活動質量。

3、在活動中,執教者要堅持遊戲的教育原則,在“寓教於樂”的學習活動中發展孩子的能力。

4、參與教研活動的教師要認真聽課,做好筆記,深刻進行反思,積極參與評課和研討活動,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1、通過業務學習,以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課例分析、理論講座,提升理論水平,瞭解本學期教研活動主題、形式,在《指南》的引領下,將教育理念轉化落實為教育行為。

根據“機關幼兒園教育活動評價標準”及“教研活動考核標準”,分別從活動目的、活動設計、活動準備、活動實施和活動效果五大塊進行評價並量化評分,評分結果納入到教師各類績效考核成績及骨幹教師、明星教師評選考核成績。

分年級組進行反思、評課、研課,根據量化打分情況,每年級推選出1——2節優質活動。

1、 總結本學期區域遊戲活動研究的心得、體會、感悟,形成教育敍事;

第5篇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從而產生某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説過:“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會擠時間來學習了。

而數學恰恰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教材內容大都是數字、概念、定量刻畫等,比較抽象,沒有語文教材中生動或感人的故事情節。有些人認為這門課比較枯燥、乏味,如果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那就會視數學學習為一種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從而導致學習效果差,成績下降。

國小生學習數學的特點:對直觀教學興趣濃厚,而淡薄於抽象講解;對知識的學習即時興趣濃厚,而缺乏興趣的持久性;對單純解題興趣濃厚,而淡薄於算理和數量關係的分析;對知識的外部聯繫感興趣,而淡薄於知識內在聯繫的理解;樂於書本知識單純學習,而淡薄於結合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因為國小生天真、活潑、求知慾望強,教師通過恰當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很容易激發他們的學數學的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此便有了《如何提高國小生對數學的興趣》這個課題的研究。

我組選了“如何提高國小生對數學的興趣”專題研究作為主題,一方面進行理論學習。學習相關的現代教育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素質教育理論和相關的教育教學經驗。廣泛查閲資料,初步掌握同類課題的研究發展動向;另一方面,從調查學情入手。長期跟蹤調查班內學生的學習行為、心裏狀態、個人興趣。從而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為第二階段實施指名了方向。

這一階段主要從全方位、多角度進行調查研究與個案分析。 (1)調查學生喜愛的學科,從學科的內容、性質上找途徑。

(2)調查學生喜歡的教師。瞭解在學生心中什麼樣的老師更受歡迎。 (3)調查學生最喜歡、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4)調查學習興趣比較濃厚的學生並跟蹤觀察,定期開展研討交流。 這些調查分析研究為這個階段的深化研究提供了依據,將調查得來的結論運用到課堂中提高國小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二階段研究小結,把相關數據、典型材料、個案分析、經驗總結收集歸攏、重組整合、分類推理,,對總結材料的論點、論據進行充分的`推敲考證,確保結題。

通過課題的開展,改善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學習狀態和學習質量,擴展他們的學習和思維空間,使其感受到學習及其成長的快樂,實現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生命價值和意義。教學上能體現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使數學課堂教學順應時代的發展,通過研究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構建出一種適用的、高效的、現代化的數學教學模式,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數學教師和高水平的學生。

第6篇

以縣教研室工作指導思想為依據,在總結上一學期中心校教科研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中心校國小語文教育教學實際,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出發點,以課程改革為切入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落腳點,求本、務實、創造性地開展國小語文研訓工作,認真落實中心校《教研訓工作計劃》。進一步規範國小語文常規教學過程,優化教學過程,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紮實推進課改進程,全面實施語文學科素質教育。

為了出色的`完成此次教研活動,中心校成立以業務校長鞏尊峯為組長,教研員渠時秀、楊宏允、莊國平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在充分學習、領會教研室工作思想的基礎上結合中心校上學期鎮公開課評選情況,認真篩選出兩位優秀青年教師執教,小組成員和他們一起研究、確定課題及活動時間,力爭活動圓滿成功。

(1)8:00—8:30簽到(領取相關資料:教案、課堂評議表等)

第7篇

指導思想:為了貫徹新課程課改精神,促進我校新課程課改工作的進一步發展,高一年級組以追求高效課堂教學為切入點,以備課組日常觀課議課教研活動為平台,目的是通過長期的教研工作,促進我校整個新課改高效課堂建設的推廣,同時能夠在這項工作中促進和培養一大批教師對高效課堂、新課改理論以及實踐活動的深刻理解,能夠使我校的教研活動開展的.更豐富、更多彩、更實效,能夠培養一大批高效課堂實踐教學技能比較熟練的優秀教師,再進而提高我校的整個教育教學質量,為學校的進一步更好更快發展奠定新的增長點和亮點。

組織形式:每週二週三,由備課組長主持各組所有教師統一抽籤來決定本週四或五授課和主導議課教師名單,週五下午第三節第四節為年級統一議課時間。

授課定位:授課教師的課定位於為家常課(常態課、教研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優質課或公開課。從平常授課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樹立“其智交相明,其才交相成”的團隊合作,扶弱共進,共同追求進步或卓越的良好教研生態。

觀課人員:全體高一同學科組教師(其它組教師也可)和學校各級領導。年級將在週三把各學科授課教師授課時間安排以表格形式上報相關領導和各備課組所有教師。

議課要求:各組主導議課教師在教研課結束後,要結合新課改高效課堂的基本要求把所要提問的問題提前給授課教師,由授課教師在議課時間之前有適當時間準備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發言稿,能夠在發言時對議課教師進行新課改培訓或解答。議課時主導議課教師與授課教師議課結束後,由其他教師隨機平等議課,時間直至5:30結束。

獎懲措施:對於在高效課堂和觀課議課實踐活動中表現比較突出的教師,年級將在考評、評優給予優先照顧,在教師聘任中優先聘任。對於不能夠積極地參與或授課活動不按要求的教師年級將一票否決不予聘任。

第8篇

1、知道快樂的孩子大家都喜歡,逐步做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3、哭娃娃、笑娃娃的頭像各一個,貼有幼兒照片的夾子每人一個。

1、分辨哭聲和笑聲放錄音後,提問:你聽到了什麼聲音?你喜歡聽哪種聲音?為什麼?

(1)讓幼兒對着鏡子笑笑,説説自己在什麼時候會高興得笑起來。

提問:誰是哭娃娃,誰是笑娃娃?你怎麼看出來的?你喜歡誰?你願意做一個什麼樣的娃娃?早上上幼兒園應該怎樣?

把鏡子放在教室門口,一位教師扮演媽媽,幼兒在“媽媽”帶領下入園,高高興興地與“媽媽”再見,向教師問好,並將貼有照片的夾子夾在笑娃娃的面具上,告訴笑娃娃:“我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教師發給每位幼兒一朵小紅花,鼓勵他們以後入園時也能高高興興的。

新入園的幼兒對新環境陌生,且小班幼兒年齡特徵就對家人,特別是父母有很深的依戀情感,她們平時最親近、最依戀的人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幼兒入園後與自己的父母分離,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庭環境,在幼兒園這個新環境中,產生不適應的情緒,這時教師應像媽媽一樣關心他們鼓勵他們。所以圍繞笑臉娃娃——我上幼兒園的主題展開各種活動,讓幼兒做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在這各氣氛中,使幼兒感覺幼兒園像自己的家,在新環境中學習本領。

1、組織幼兒分辨哭聲和笑聲,瞭解他們喜歡什麼聲音。

2、組織幼兒照鏡子,觀察哭與笑不同的表情,高興的時候會笑起來,傷心的時候會哭起來。

三、分辨笑娃娃、哭娃娃。知道快樂的孩子大家都喜歡,逐步做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3、通過這次笑臉娃娃——我上幼兒園的主題活動讓幼兒從哭鬧不願意上幼兒園到現在的高高興興上幼兒園。雖然這次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是這種鼓勵的精神會一直陪着這些可愛的孩子,讓他們茁壯的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