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7篇 《探析人民幣》——教學的反思與啟示

來源:巧巧簡歷站 6.58K

《認識人民幣》是一本教材,旨在幫助學生了解人民幣的歷史、發展和流通,提高他們的金融素養。本文作者就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反思做出了總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價值的經驗教訓。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7篇 《探析人民幣》——教學的反思與啟示

第1篇

?認識人民幣》是在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人民幣,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些認識,特別是對1元、1角較熟悉。因此我在教學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在認識元、角、分這一環節中,注意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通過讓學生拿出1元、1角和1分的活動,幫助學生提升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充分了解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質地(紙幣、硬幣)、面值、版本(第四套和第五套)等信息。大部分國小生在生活中已經或多或少的見過也接觸過人民幣。通過分類和觀察,也使學生能夠迅速、準確地辨認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任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在人民幣兑換這個環節上,我是通過讓他們利用自己的學具換出老師所説的多少人民幣或是怎樣拿這些錢。但是,學生的學具又小又多,十分的雜亂,使得整個課堂的紀律有些難以控制。40幾位學生的差距也很大,有的早就換好,可有的學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幣。有些教學環節的設計還有待優化。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7篇 《探析人民幣》——教學的反思與啟示 第2張

第2篇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本課教學內容為認識人民幣,重點為認識人民幣和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換算應用是本課的難點。本着目標,我針對重難點進行了以下設計:首先,教學認識人民幣時:

1.由於一年級的孩子對人民幣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於是我設計提問“你們認識人民幣嗎”,學生都很自豪地表現自己,回答“認識!”,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不過,並不是每個孩子每張人民幣都認識,所以在開展“認一認”活動時,我提出:“對照你面前的人民幣,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説一説你認識哪些?還要説一説你是怎樣辨認的?”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覺的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

2.同桌合作交流後反饋,請學生“向大家介紹你認識的人民幣”,進而追問:“你們怎麼知道每張人民幣是多少錢呢?”學生的思維由發散指向集中,指出認識人民幣的方法,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3.滲透愛護人民幣的思想時,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説教,當學生介紹人民幣提到到國徽時,我立刻抓住機會提問:“看到國徽你想到了什麼?”學生回答想到了國家、我們國家的國旗、天安門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愛護人民幣”。

4.針對這一重點,設計練習:想想做做1“連一連”、想想做做2“填一填”和取幣遊戲。

“它們是這兩張卡片的價錢,老師用1元錢能買到卡片嗎?”滲透7角、1元、1元3角的比較,是一個小延伸,也為以後的學習作鋪墊。另外,不少的人民幣教學中,都有認識人民幣後,教師報面值學生拿人民幣的強化訓練,而我將其設計為小猴摘桃遊戲,要求學生“先説出是幾元、幾角或幾分,再找到人民幣舉起來”,不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口、手、腦並用,達到了較好的強化效果。第二,教學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時:1.我創設情境,提出:“買鋼筆1元錢,小明可以付錢?”當有學生指出1元就等於10角時立刻予以肯定,然後帶着全班同學一起數一數,明確1元=10角。角和分的.進率採用讓學生猜的形式,學生受到元與角的啟發,不難猜出1角=10分。2.雖然使學生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並不難,但對其的應用是本課的難點,所以,對元、角、分進率的小結不可忽視。我指出:“也就是説,10個1分就是1角,10個1角就是1元,我們的錢就是這樣積少成多的,1分錢也不能浪費哦!”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元、角、分進率的理解,還滲透了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一舉兩得。 3.針對這一難點,我將教材中的“試一試”情境化,“小紅也想買這本1元的筆記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幾張5角就是1元?”“小剛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幾張2角才是1元?”學生在解決換錢的問題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元、角、分進率的理解與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第三,綜合練習力求紮實而不乏拓展,有層次而不乏應用性。1.想想做做3“怎樣拿出5角錢”,我增加了一個1元硬幣,學生想出第五種拿法:付1元錢,找回5角。既是針對前面難點的應用——“紮實”,也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拓展”。2.想想做做4,我引用遊戲中的小猴:“小猴亮亮開了一家文具店”讓學生同桌輪流當營業員,用1元整錢買賣。很多人民幣的教學中,常常直接以大組或全班為單位進行買賣,為了面向全體學生、為了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我改為以同桌為單位,力求練得紮實。同時還要不乏拓展,於是,我將這一題的物品進行變更,為“橡皮2角、鉛筆5角、小刀9角、自動鉛筆7角、直尺3角”,設計了以下幾個層次性問題:a、他們都用1元錢買了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誰能用1元錢買2件物品?b、誰能用1元買到這裏最多的物品?c、“給你1元”“找你1角”,“你猜我買了什麼?”這節課的不足點就是學具準備不夠精當,認識人民幣時課堂比較混亂,學生認不完不甘心,耽誤時間。 查看更多

第3篇

?認識人民幣》是人教版新課標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引導國小生們能正確、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教學時我首先通過設置情境(觀察主題圖:買東西、買車票、存錢)導入“認識人民幣”課題,接着讓學生動手先自己認一認人民幣,再通過當小老師、我會拿等活動進行集體反饋。同時介紹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人民幣的一種分類方法:紙幣和硬幣。

三次課下來,在這一環節,我都低估了學生的認識,花費了太多的時間。接着,多媒體出示一堆剛剛認過的雜亂無章的人民幣,讓學生思考,同桌討論,並動手分類。由於學具的限制,在我下去巡視時,發現不少學生分類錯誤,導致我直接把分對的學生作品拿上台,打擊了不少學生的積極性,下次一定注意了。

通過分類,再次讓學生強化了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接下來則是本節課的重點:知道1元=10角及人民幣的換算。這部分內容是比較難理解的,所以我創設了小男孩買一元錢的'練習本卻不知道怎樣付錢,請小朋友幫忙的情境。讓同桌先討論好一種付錢方法,並擺一擺。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擺出了1張一元,2張5角,5張2角,10個1角……各種各樣的付錢方法。但是由於給學生準備的學具包括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有點多,學生找到需要的錢也花了不少的時間。最後,我只剩下一點點的時間來通過練習鞏固加深對1元=10角的認識。

總之,三次課下來,我發現自己最大的毛病是課堂各環節的時間把握不當,導致重點不突出,教學內容不完整。

第4篇

我個人認為本課的重點就應該是讓學生能夠識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並能夠會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夠靈活應用已有的經驗來解決付錢、找錢、換錢能實際問題。而這些本領的獲得更多的需要學生自己的主動參與,積極體驗。

所以在上課時,我採取了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來認識人民幣。因為對於人民幣的認識學生並非是一張白紙,因為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我是先讓學生自己來説一説對人民幣有哪些認識。通過交流了解到其實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識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有的甚至已經知道1元就是10角。在此基礎上我就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來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而課本上的1元面值的人民幣現在市面上已經很少了,我就讓學生看了一下,瞭解了一下,更多的是讓學生來介紹市面上流通較多的版本。學生介紹的很好,不僅能説出看到人民幣上的數字和單位可以看出它的面值,還能説出為了防偽上面還有水印,還可以怎樣來識別真幣和假幣等等。

學生在介紹的時候很積極主動,儘管他們介紹的內容有的甚至與本課無關,但是內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還不瞭解的,讓學生來唱主角,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也體現了教學相長。

二、可以發揮小組活動的優勢,解決問題。

做一做中有一個練習是給學生3種人民幣,問學生拿出5角,可以怎樣拿?這道題的方法不止一種,而學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更容易把5角換成5個1角和幾個2 角,不明白題目的意思,我想,如果在這裏我就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然後再和同桌交流,最後到4人小組裏説一説,那樣效果會好一些的.,讓學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先自己思考是讓學生養成一種獨立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後,再和其他同學交流,可以比較自己的答案和別人不同的地方,獲得更多的方法,以開拓自己的思路。最後全班總結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

對於這樣有一定難度的題目,採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啟發,豐富了課堂活動的形式,也能起到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不能怪學生的.

第5篇

認識人民幣是人教版第二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對於“人民幣”,學生都再熟悉不過了,對於它的用途,更不用我們去講。在上這個單元之前,本以為課會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後,我感到好難好難,而且完成的還不是很順利。這讓我思考了許久,為什麼呢?

1、在教學《認識1元和1元以下的人民幣》時,我就強調,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只有單位相同,相應的數才能直接相加。半數以上的學生記性不錯,很注意觀察插圖,認清人民幣上的面值,明確單位,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糊里糊塗,看到數字就進行計算,出現了1-8=2(角)這類錯誤,後來我明確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儘量寫上每個數的單位,如1元-8角=2角或10角-8角=2角。

2、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本以為那樣可以更直觀的讓學生看到人民幣。但由於我的`疏忽,書上的人民幣有些是舊版的,,而學生現在用的幾乎是新版的人民幣,所以對於舊版的不是很瞭解,當然我也準備了真的人民幣。可效果不是很好,因為人民幣太小,太少,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看的很仔細。

3、在人民幣兑換這個環節上,我是通過讓他們利用自己的學具換出老師所説的多少人民幣或是怎樣拿這些錢,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這個環節上,學生的學具又小又多,十分的雜亂,使得整個課堂的紀律有些難以控制。52位學生的差距也很大,優生早就換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幣。如何讓優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換出人民幣呢?這點還有待進一步的思考研究。

第6篇

在教學環節上,我努力做到了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充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在教學方法上,我放手讓學生看錢、認錢、、換錢、擺錢、購物等活動,讓學生為主體人人蔘與、個個動手、積極思考、主動探索,鼓勵學生自己尋求答案,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悦,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在突破1元=10角時,我選擇送紅包的方式問學生“你想要哪個紅包?”學生聽到送紅包,個個興趣盎然,將我本節課的重點突破的同時,也將本節課的學習氣氛推向了至高點。

在教學中,我增強了一名後進生自信心,礙於自己是後進,課堂上面想説,卻不知怎樣開口,我在耐心引導不見成效的情況下,讓他感受到了我對他的重視和希望,最後,他在全班同學面前用響亮的聲音證明了自己也是可以的。

不足之處:在認錢環節中,由於我的'疏忽,忽略了同桌認錢這一重要環節,使學生未能體驗到同桌互助的喜悦;指生利用展示台進行認錢時,只請了兩名同學進行展示,未能給其他孩子們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説認錢方法過多,顯得哆嗦。

改進方向:通過《認識人民幣》這節課的學習,使我收穫很大。首先,作為一位年輕教學經驗不多的老師,必須認真鑽研教材,讀懂教材,備教材、備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探索。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學。多點關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7篇

1、從教案的初稿到終稿,修改了近10幾次。雖然最後的教案還不是很完善,但這裏面卻容納着我的一些想法和創新,也包含了我對一年級數學的理解。它在我心目中非常成功。而且在修改教案的過程,試講的過程中我收穫很多。不單單是對本節課的知識,更多的是對低年級學生,乃至國小數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2、最初的一份教案,我是這樣引入的:通過創設一個生活情景,小朋友買東西不知到怎樣付錢,引出這節課我們要認識人民幣。但備好後通過翻閲一些資料才瞭解到,其實學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識別方法和較豐富的使用經驗。但是缺乏對人民幣的清晰,系統的認識。雖然有購買經驗,但在支付方式和購買方案上欠靈活。於是,我將引入改為“通過觀察生活中一些付錢的場景,引出人民幣在生活中非常重要,我們要認識人民幣。”因為學生對人民幣已經有初步的認識,我特意安排了小老師訓練檢查同學們的預習。

3、為了充分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鞏固新知部分我特意安排了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故事的設計中有認識人民幣的訓練,有付錢的訓練,有換錢的訓練,還有檢查1元=10角的訓練。在其中還滲透了節約的教育,購物文明的教育。可以説靈感是在長期對一件事深思熟慮時的自然流露。

4、但從兩次試講的效果中我發現了許多欠思考的地方。如,1雖然考慮了讓學生在觀察中體會新知,但觀察角度方面不夠寬泛,深度欠缺。2 雖然本節課我有意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但在實際操作時,我給他們的時間和指導不夠,小組學習有待提升。3 環節不夠緊湊,時間安排不夠合理。

5、給我下段工作的一些啟示:1孩子們的各方面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需要在平時加強訓練。2 多瞭解孩子們,最重要的是在自己腦子裏將國小數學知識形成脈絡。將自己10年的教學歷程取精華,去糟粕,揚長避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