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杜甫作文12篇 咫尺天涯:杜甫的詩聖傳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8W

詩聖杜甫,唐代偉大的詩人之一,與李白並稱為“李杜”。他的詩作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動盪和人民苦難。杜甫以其憂國憂民、豪放灑脱的寫作風格和卓越的才華,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和尊敬。他的作品充滿了哲理和情感,至今仍被世人傳頌。

詩聖杜甫作文12篇 咫尺天涯:杜甫的詩聖傳奇

第1篇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民俗淳。”

杜甫年少時便心存雄心壯志,可他與李白身處的盛唐時期,與白居易身處的亂世不同。在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中他見證了唐朝的由盛轉衰。這樣的歷史時代,使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嚐盡種種苦楚。這是不幸也是萬幸!因此,在他的詩中,我們多能體會到他對親人的掛念,對百姓,國家的擔憂,對時事的關注。

他所生活的年代,註定了他一生的坎坷。從少年懷志,到官場不得志,再到安史之亂,最後是他四處漂泊後安居定所。他或許對這世道殘忍,對統治者的昏庸有過怨言吧!

杜甫的一生應當是有壯志豪情的,可時代的枷鎖束縛了他的情懷,但賦予了他胸懷!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怨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這應當是李白等詩人都沒有的崇高情懷和恢廓大度吧!

杜甫的一生應當是官場得意的!若不是唐朝上層社會奢靡、腐敗,杜甫定會憑藉着自己的雄才偉略,實現“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願望;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可偏偏現實殘酷,杜甫在長安應試,因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這樣一個有班固、揚雄之風,還有李邕、王翰這樣的長輩也屈尊來訪問他的英才人物。卻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轉走權貴之門,投贈干謁等,最後皆無結果!投奔肅宗後,明明應該受肅宗重用,卻因營救房琯,觸怒肅宗,而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杜甫的一生是值得的!他的生活中充滿了喜怒哀樂,體人間疾苦,嘗世間百味!雖有辛酸淚,但青史留名!在我們如今的社會上,似杜甫這樣每天都有喜怒哀樂的人越來越少了,因為人性的冷淡!但像杜甫這樣流浪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因為中國的強大!

一個愛國的詩人不足為奇,但杜甫確實值得傳頌,是他面對痛苦,有着挫而不妥的頑強意志和堅強不屈的生活態度成就了他!

詩聖杜甫作文12篇 咫尺天涯:杜甫的詩聖傳奇 第2張

第2篇

每每想到那位曾在泰山下放言“會當凌絕頂”的少年,到了暮年卻面對着寒秋中滾滾而來的江水寫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的悲涼詩句,我總是感慨不已。杜甫,你是一位怎樣的詩人?困苦艱辛,流離無定,卻又壯志滿懷,心繫家國,常懷一顆赤子之心。當我翻開你的詩集,一次次低吟着你那些記錄着盛世崩隕時代的詩句,你拉我走近你的身邊,你熾熱的情懷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你年少飽讀詩書,離鄉雲遊,卻應試不第,即使投贈詩篇,也只收到寥寥回覆。你想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卻“一卧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與風塵”;你立志“一覽眾山小”,末了卻只能嗟歎“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蹉跎了鼎盛年華的你寫下《壯遊》,其中所含的卻是一個一生鬱郁不得志的才子對自己壯志滿懷歲月的艱難回望,帶着眷戀、希冀和感傷。在這蹉跎歲月裏,只有你那“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般的好友李白才能讓你一展胸襟,開懷大笑吧。但當安史的虎狼之軍席捲了中原,兵戈搗碎了你的陋室,烽火蹂躪你的家園,狼煙拆散你的家庭時,你形單影隻,緊蹙眉頭寫下“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脣”,你的痛苦又有誰來分擔!離開長安,奔波中你看見離開關中的轔轔車馬,看見潼關的疲倦守卒,看見石壕的徵嫗之吏,一幅幅淒涼的畫面湧入你的眼!你倉皇奔波到荊楚,剛剛安頓就又為兵戈所驅,最終無所寄居的你只得寄身舟楫,浮游江上。悽楚如你!可誰曾想,“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那危檣獨夜之悲裏卻有着闊大雄渾的意境;“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那漂泊天涯無處安身之時淌下的縱橫老淚卻是為了家國!

你掙扎了一生,你苦痛,但你在苦痛中仰起頭顱高歌濟世之志;你辛勞,但你在辛勞中低下頭去體恤黎民的苦難。長夜沾濕,你叩問蒼天安得廣廈;終身酸嘶,你痛書何以為民。你在黎民之間,你在天地之際,你看到青海頭的白骨,你看到潼關前的壯士,你看到搗破賊軍的官兵。

你深深地紮根在那個時代,用你凝重的筆和赤誠的靈魂記錄下那個時代風雲深處的情景。你失去官職,失去家園,失去友人,失去子弟,但是你留下了詩篇,那裏有你的靈魂!從泰山之下,到川中草堂,你從不忘卻國家和百姓,你從不放棄呼喊與掙扎。在閭巷之左,江湖之間,你的心始終牽掛着這個國家,牽掛着這個國家的百姓。哭泣,是當哭泣,天地間獨旋的沙鷗,哪一隻不悵然地哀鳴?然而你真正為之暢哭的,是“劍外忽傳收薊北”之信,是安史亂軍如“穴蟻作何逃”之時。當我看到許多你在喜不自勝時寫下的詩句,我不禁一笑,沒想到酷愛煉字的你也會這樣直白吐露自己的情懷。而後我又沉默,因為我明白你那顆赤子之心永遠在泣血。哭吧,你對百姓的悲憫,對國家的熱愛,對這天下懷有的所有感情,還有那將這些情感摧折並刺進你心頭的苦難!讓它們湧出,來年江畔的落木也將滋潤於你的淚水。

翻開那一頁又一頁的詩集,我離你越來越近。杜甫,我被震撼,我於是明晰:不泯於苦難的赤子之心是世上最可貴的。它超越耕犁,也超越硝煙,它凌駕在苦難之上。苦難與帶血的歌唱凝結成你那千秋迴響的絕響,使得掙扎不再是屈辱,而是一道光亮。這道長長的光芒將把我前行的路照亮!

第3篇

杜甫的一生經歷了許多的磨難與挫折,但是當他經歷這些的時候,他卻先想到的是祖國,是人民。因此,他寫了許多的詩來記錄這些。

泰山又名岱山,是五嶽之一,它高大巍峨,神奇秀麗的景色,吸引了杜甫的視線,而他此時正是在唐玄宗開元23年的科舉考試落敗後,開始了他放蕩不羈的生活中,在途中看到的,所以寫下了一首《望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了詩人敢攀頂峯,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唐肅宗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爆發,山流破碎,民不聊生,唐朝由盛轉衰,而杜甫將妻子家小安置好後,隻身前往靈武投奔唐肅宗,途中被叛軍俘虜,困居長安,到了次年三月,沒能逃過戰亂的清擾,因離別而怨恨,國破家亡而悲哀,寫下了《春望》,其中“國破山河在,陳春草木深”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胸懷和悲傷的情感。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肅宗乾元三年的春天,杜甫到成都,在遠郊蓋了茅草屋,有的棲身之所。但沒過多久,狂風吹破茅屋,大雨接踵而至,感慨萬千,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其中“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表達了詩人自己在經受生活苦難,精神上的痛苦時,想到的不是個人,而是廣大人民遭受的災難的廣大胸襟。

自己身處苦難,卻心想他人,心懷國家,真不愧是詩聖——杜甫。

第4篇

凜風呼嘯,驟雨傾盆,他的茅草屋搖搖欲墜,他卻在風雨中喊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一千多年過去了,他的夙願似乎還未徹底實現。

只是,杜甫之後再無杜甫,老了一片苦心,碎了一紙愁情。

“詩人”本應是個充滿浪漫色彩的詞。你看李白,他想成仙,便吟誦“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他賞山游水,也豪情四濺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他哪怕有一點鬱悶孤寂,就會高舉酒杯浪漫成“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將詩人的浪漫飄逸演繹得淋漓盡致,彷彿已經羽化成仙。陶淵明仕途失意尚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似乎進退都不曾傷筋動骨。

而同為詩人的杜甫,卻偏不如此,既不欲成仙自娛自樂,又不甘自守清高,他心繫蒼生,只想着社稷,寧願揹負着太多太多的疾苦,與個人膚淺的快樂絕緣。

杜甫年輕的時候,理應也有詩人的灑脱。他曾北遊齊趙,南下吳越。登山則情滿於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觀水則情溢於水,“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望日則寄情於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聽雨則情融於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他懷着“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來到長安,不想宏圖未展竟奔走流落,投詩自薦卻盡受冷遇。寓居長安十年,看盡人世悲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更刺痛了他的心。於是他拋卻了作為詩人的小情懷,真正地走進民間,他渴望的不再是卓越政績,而是一座能容天下百姓的樓宇。

或許,他偶爾也會想起十二年前,與李白初遇洛陽的情形。“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李白是否讓杜甫羨慕?羨慕他“飄然思不羣”,羨慕他曾“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羨慕他“貴妃研墨,力士脱靴”羨慕他沐浴了盛唐的芬芳?而這所有的一切,杜甫都無緣享有。

繼而安史之亂爆發,他空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卻只能在兵荒馬亂之中尋求安身之所。或許正是那些日子,逐漸將杜甫雕琢成今天我們熟知的杜甫窮年憂黎元,濟時肯殺身。

我看到了杜甫蘸着淚與血,在殘垣斷壁上揮灑着自己的憤恨:

這時的杜甫怕已白髮蒼蒼,步履維艱。他守着成都的茅屋,自始至終都不曾忘記天下百姓。

杜甫生活的地方,如今被叫“杜甫草堂”。十年前,年幼無知的我也曾遊覽於此,只是看到的不是茅屋,而是300畝園林,雕廊畫棟宏偉氣派。我們早已看不見杜甫曾經的苦難,他的負薪採慄、食不果腹早已被茂密的竹林、被小園香徑所抹去。唯一沒有背叛杜甫的,只有那流傳千古的文字。

我想起了一句話“不驚擾便是尊重”。杜甫的精神,必永存於那破敗的茅屋中,注視着星移斗轉,期盼着天下太平。我的思緒離開了杜甫草堂,想着一千多年前杜甫離開這裏,沿江而下,輾轉流離,以舟為家,最後帶着無盡的憂愁離開了這個他深愛又無力改變的世界。

第5篇

無論是充滿凌雲壯志的吟誦,是國破家亡的傷痛,還是同情人民的情思,無一不瀰漫着你沉重的氣息,一言難盡的愁滋味……杜甫,我想對你説,總有一抹燦爛,在時光與心靈紛繁交錯的出口處。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沉重的心情,給城中的草木染上了深沉的顏色,國破的傷痛讓你的眼睛不再明亮,你也説,“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支離破碎的江山,更添一份憂愁……只是,歷史無法改變,為什麼不去吟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希望呢?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你的詩中常常揭露着社會的現實,官府豪門內歌舞昇平,奢侈萎靡的生活更刺痛了甚至百姓疾苦的你,隱居草廬的日子裏,你依然吟唱“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因為你是苦百姓之苦的詩聖啊,所以你無法“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少年的你也曾吟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也曾有過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抱負……只是,戰亂的紛擾,顛沛流離的生活,百姓飢寒痛苦在水深火熱之中,就這樣,你那凌雲壯志深深的掩埋,晚年登高的你,也只能聽到風聲呼嘯,猿猴哀鳴,也只能發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歎息……

杜甫,那沉鬱頓挫的詩歌,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愁苦的詩聖,你經歷了唐朝的由盛而衰,性情使然,你始終無法在亂世中燃起希望。杜甫,我想對你説:

無論是黑夜的深處,還是在白晝的邊緣;無論是在繁花之中,還是在荒野之上,抬頭直麪人生,總會有一個出口,沒有深沉的愁苦,沒有支離破碎的生活,只有一抹燦爛的希望,在時光和心靈紛繁交錯之間……

第6篇

杜甫,這位於“萬萬多難”中成長起來的“詩聖”,是唯一一位可以與詩仙李白齊名的詩人,但他卻並沒有李白的飄逸灑脱,他用沉鬱悲愴的聲音訴説着一個時代的苦難,他的詩被銘刻在歷史長卷中,永不磨滅,就連他的一生,也可以説是一首跌宕起伏而又沉鬱壯美的長詩。

杜甫早年的生活與盛唐接軌,他懷着與其他大唐仕子一樣的理想抱負,渴望建功立業,功成名就,更兼具幾分在唐朝巔峯時期生活的驕傲,使得他即使經歷幾次仕途失意也不忘初心,在日趨腐化的統治集團中尋找自己的出路,在長安的幾年,他並未得到顯要的官職,但卻對現實有了更為清醒,深刻的認識,他在長安的日子日愈困苦,他的視野就日愈廣闊,他的詩彷彿是被現實千錘百煉創造出來的,具有自傳的真實和史詩的悲壯。他早年還只是在感慨自己“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然而在飽經戰亂、流亡後,他於天地之間沉吟出的卻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他的人生彷彿又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邁入老年的他早己被苦難的生活剮了千刀,“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或許是他中年時期發出的最沉痛的感傷,然而在老年,尤其是在老朋友嚴武病逝後,他的每一首詩都似滿含自己一生的辛酸,他渴望回到故園,與親友重聚,改變“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現狀,可是,當聽到白帝城的萬户搗衣聲時,他依舊是那個孤獨的漂泊者。

馮至曾贊杜甫道:“你的貧窮在閃爍發光,像一件聖者的淡衣裳”,是杜甫苦難的生活將他的詩推向巔峯。杜甫一生的理想雖未得實現,可正是如此,他才能從安逸腐化的官宦生活中解脱出來,他在現實中不斷地唱着哀歌,“為了人間壯美的淪亡”。

沒有那個動亂的時代,就成就不了當年的“詩聖”。他的詩是對自己人生的總結,也是對國家命運和百姓生活的刻畫,無論經歷什麼,他都不改對國家的忠誠,對人民生活的憂慮。他的詩早已扛起了記錄歷史的責任。

年青時與友人縱情飲酒的豪情終化為虛有枯槁的軀殼裏安放着的靈魂,似乎還有許多事要傾吐,消逝地如此不甘。多少年的流亡、多少年的漂泊,無數次的仕途失意,都不能撲滅這位劃時代的詩人心中為國家、為人民燃起的雄雄火焰。正因如此,他也在人們心中長存。

第7篇

你生於盛唐,卻唱不出盛唐的繁華;你與李白為友,卻不能像他一樣揮灑浪漫詩意。你唱出的,是晚唐的衰落和動亂;你揮灑的,是苦難人民的哀歎與淚水。

你留給後世的永遠只是蹣跚的背影,無奈的長談。你看到了動盪生活下人民的苦難,“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只能無奈“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你同樣無奈與自己的處境,“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於是長吁感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並直抒心志“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面對衰落的國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你能做的也只是祈願“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最終,韶華逝去,病魔纏身,妻離子散,你吶喊“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愁上心頭,你卻不能借酒消愁;國家危機,你卻不能為國效力;異居他鄉,你卻不能被歸故鄉。“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這也只是你夢中的景象,如泡沫一般。

不過,你也曾有過青春。“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你志存高遠,未解前路多少事,欲與天公試比高。“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高歌縱酒,你也有狂放的青春。只是在你奔波流離的漫漫人生路上,這曇花一現的美麗如同流星般,眨眼間逝去。

第8篇

夜色如濃稠的墨硯,深沉地化也化不開,我悠閒地靠在牀上,靜靜地品讀《杜甫詩集》,正在我翻動書的時候,突然,我的頭感到一陣炫暈。這時,一束亮閃閃的金線向我射來,閃耀得我睜不開眼。我急忙捂住眼睛,從手指縫裏我看見那本書飄上了空中,那束金線照着我的全身,我的視線模糊了,緊接着,一個巨大的漩渦出現了,我漸漸失去意識……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一陣豪放的聲音喚醒了我。我睜開迷迷糊糊的雙眼,看看四周,我竟躺在一間青山綠水包圍的草屋裏,窗外是青翠欲滴的竹子,在屋裏的一張圓桌旁,正坐着一位穿着古裝的老者,晚風吹着他的長袖,散發着一絲淡淡的墨香。

“難道我來到唐朝了?我遇見杜甫了?”一種強烈的感覺告訴我,我悄悄走近那人,那人轉過頭來,我們四目對視,他摸着長長的鬍鬚笑着説:“孩童為何在此?”我掩飾住內心的興奮,問:“你是杜甫嗎?是詩聖杜甫?”老者答曰:“正是在下。”我激動地回答:“我最喜歡你出口成詩了,你真了不起。不過你怎麼會在這裏呢?”杜甫歎息道:“我考科舉,想為國家做點事,確被宰相陷害。之後,我就到處遊覽,紀錄安史之亂。”我又問:“那你一生有憾嗎?”杜甫搖搖頭説:“都過去了,總算熬過來了,兵亂流離,民不聊生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我也可以重返故鄉了。“看着他臉上滿意的笑容,我還想繼續問,突然覺得一陣搖晃,眼前的景象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寶貝,你怎麼又坐在這睡啦?”望着一臉疑惑的媽媽,我才知道原來是一場夢。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就可以坐着時光穿梭機穿越到古代,向孔子拜讀三字經,向杜甫學習寫詩,和王羲之一起欣賞書法……

第9篇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不久,有相繼發生了吐蕃攻陷長安,代宗奔逃峽州,郭子儀收復長安,吐蕃連破四川北部諸洲等事,朝廷內外交困,災患重重,一片衰敗景象。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話罷,就傳來一陣歌聲。我被歌聲所吸引,只聽見歌聲是從一位眼神滄桑,眉宇間雜着愁苦,兩鬢白髮,一身素裝着身,眼睛仰視着鄉親們。歌罷仰天歎,四座淚縱橫,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莫非我遇見的是悲傷詩人杜甫嗎?唱首歌就能四座淚縱橫。我可以更加肯定,這個人是杜甫。內心有點小激動,可是他的眼神好滄桑,愁眉苦臉的,我一定要知道他究竟有多少事值得他愁。

“雨中獨自獨酌,心中已無人傾訴,無知已無人懂,望有才人據此心境賦詩”“你怎麼喝這麼多酒,喝這麼多酒對身體不好。”他説:“哪裏來的小丫頭,在我們這個朝代,哪個男子都要喝酒。”“我看您愁眉苦臉的,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嗎?可以跟我説一下嗎?”“我原本是個雄心勃勃,理想遠大的人。但造化弄人,我的政治思想和社會現實發生了尖鋭矛盾。經常翁中無米,灶頭無煙,連餓死孩子的慘劇都發生過。而我年過而立卻仍無立身之處,甚至不能帶着妻兒一起漂泊。我真想和我的兄弟李白一樣,自由自在的漂泊在外,過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我是因這些事情而悲傷,而憂愁的。”説着説着,就醉倒了。鄉親們説讓他上我們的小船,我們要逃離這個地方。話罷,鄉親們帶着杜甫上了船,逃離了這個地方,現在只留我一人在這裏。最後得知,杜甫上船之後,因悲傷過度,一睡不醒。

事在人為,依我看呢,杜甫不應該這麼悲觀,要樂觀一些,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這麼悲傷幹什麼呀?我能揭開您被後人稱為悲傷詩人的面紗,好開心喲!如果,能再與你相遇,我會把這一道理告訴你的。

第10篇

來到大街上,人來人往,突然,我撞見了一個身穿古裝的人。“小孩,你知道這是哪兒嗎?”他低下頭,詢問道。我一一地作了回答,不過我問道:“你是誰?”他答道:“杜甫,字子美。”我差點跳了起來,怎麼可能!怎麼是大詩人杜甫!見我不説話,他又説:“我見地上有條裂縫,就過去看了看,哪知一不小心就掉了下來,就到了這裏。有詩為證‘不知地縫何處來,杜甫不慎掉下來。無人知曉通何處,原是天宮讓人來。’”

這時傳來“咕嚕、咕嚕”聲,“今日還不曾用餐,故肚中飢餓難耐”杜甫摸了摸肚子尷尬的説道。我把他拉進一家飯店,點了幾個菜,要了一瓶酒,一邊吃一邊談論詩文。杜甫提到,他最崇拜的詩人是他的朋友李白,我點頭會意,的確,李白詩文造詣極高,每個文字都出神入化,讓人讀着讀着便身臨其境。杜甫又問道:“現今是何朝代?”我便向他講述現代史,他聽着聽着,時而情緒低落,為中華民族遭受的災難而哀歎;時而情緒高昂,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驕傲。

我們就這樣聊着,突然,一陣頭暈目眩,杜甫消失了,我也清醒了,原來這是一場夢!雖然是夢,但杜甫的氣度跟才華,讓我深深的折服。

第11篇

夜未央,杜甫在雨中高唱,李白在窗外思鄉,這是被稱為”詩聖”“詩仙”的夜晚。讓我走進杜甫,走進他的“茅屋”,走進令人神往的大唐。

走進杜甫之前,我先被李白吸引。他詩中的豪放與瀟灑,與他的遠大志向相呼應。“貴妃捧墨,力士脱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中的自信,深深震撼着我,這是多麼瀟灑!即使發現自己不受重用,發現前方驚濤駭浪,他也深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讀李白的詩,從不會讓人“悲己”,而永遠是充滿無限的熱情與活力。

“猿嘯”“落木”,一首首詩將淒涼之景展現眼前,與李白的“黃河之水”不同。杜甫的詩大多是描寫中唐衰敗,民不聊生的景象。

走進杜甫,我才發現,他也曾“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滿懷壯志。只是國家命運牽動着他。使他憂國憂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大膽批判官場黑暗,深懷一顆惻隱之心,悲天憫人。可他又何嘗不是“牀頭屋漏”。所以,他雖出生唐朝,卻在大唐由盛到衰,戰火連綿的時候生活。這樣的背景,使杜甫不能像李白那樣“縱情詩酒”,又不能像王維那樣“坐看雲起”。他也想“飲酒採菊”,卻註定為天下人愁,為天下人唱。走進杜甫的詩,感受的是人道與愛國。走進杜甫的茅屋,就走進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詩魂!

大唐,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李杜的詩篇雖流傳萬古,可其他詩人也毫不遜色。

走進大唐,我與白居易賞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感受初春活力;我與王之渙登黃鶴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展遠大抱負;我與李商隱吟“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品味奉獻精神。

走進這些詩人,走進他們的詩歌,走進他們的情懷,就彷彿走進了大唐,那個人人夢迴的朝代。在那裏,我感受到了唐詩的魅力,更讓我喜愛上中國古典文化,去追尋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第12篇

杜甫的一生非常曲折,但是他不會頹廢自己,在自己困難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老百姓。

杜甫在青年時,身在洛陽考試遭受落榜,由此開始了一邊旅遊一邊學習的漫遊生活。雖然成績落榜,但從他詩中《望嶽》沒有察覺一絲悲傷。他把悲傷化為動力,整個作品充滿了豪情壯志,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從中可以感到連綿不斷,奇麗秀美,神奇縹緲……寫出了杜甫蓬勃向上的朝氣。

在唐玄宗時,安史之亂爆發。杜甫的命運也同唐朝由盛轉衰,飽受波折。杜甫先是安治家小,然後投奔肅宗,在途中被叛軍俘虜,長期困居長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句,可以看出,當時杜甫十分想念家人的心情,渴望收到家人的一封信,同時擔憂平民百姓的安居樂業。

唐肅宗前元三年的春天,杜甫在成都自己打造了茅廬自己的犧身之所。不久後,狂風吹破了茅廬,大雨接踵而至,國破家亡……杜甫在經受生活精神上的痛苦時,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廣大人民所受的困難,希望解決所有人的困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