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3篇 提高社會課教學效率:大班社會教案精選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5W

本文收錄了多篇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包括社區環境、交通安全、節約用水等主題,旨在為幼師提供優質的教學參考。每篇教案都精心設計,注重啟發幼兒的思維和創造力,幫助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培養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習慣,歡迎閲讀!

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3篇 提高社會課教學效率:大班社會教案精選

第1篇

2.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理變化過程,懂得只要付出愛就能收穫愛的道理。

1.師:這是什麼?(愛心)愛心告訴我們心裏要有什麼?(愛)平時誰最愛你呢?他們是怎麼愛你的?那你也愛他們麼?你又是怎麼愛他們的?有了這些愛我們心裏會感到怎樣呢?(快樂、高興、開心、幸福)

師:可是有這麼一隻兔子,它就沒有我們這樣幸運。它從來沒有收穫過小夥伴的愛。你們猜猜看,這是為什麼? 可以與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討論下。

小結:兔子可能....可能...還可能...所以從來沒有收穫過小夥伴的愛。

師:到底是什麼讓兔子從來沒有收穫過別人的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來這是一隻沒有耳朵的兔子,是一隻殘疾的小兔,你喜歡這樣的一隻兔子嗎?(也許會有幼兒説喜歡,所以請幼兒説出不喜歡與喜歡的原因)

小結:你們不喜歡它,小動物們呀看見它長得這樣都不喜歡它。即使這隻兔子跑得快比別人快、跳的`比別人高、洞挖的也比別人深,但是還是沒有小動物願意和它做朋友,只因為它沒有耳朵。所以它從來沒有收穫過別人的愛。

3.師:收穫不了別人的愛,那你們覺得兔子的心情怎麼樣?

是啊,收穫不了別人的愛,兔子覺得很傷心、難過,你們覺得兔子會放棄嗎?為什麼?(幼兒第二次討論)

4.師: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有一天,兔子打開門發現了什麼? 想想接下來兔子會怎麼做呢?

小結:你們説的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之間的故事。兔子想了很多辦法幫雞蛋找家,可是誰也沒有來認領雞蛋。它只好把雞蛋留在身邊,帶着雞蛋一起睡覺、一起看書、一起看電影、一起爬山。它還教雞蛋游泳,甚至給雞蛋做了頂帽子。雞蛋在它的照顧下漸漸長大了,變得沉甸甸的。

5.師:兔子為什麼要做帽子給雞蛋?它們之間像誰跟誰?

小結:因為帽子可以保護雞蛋,它們之間就像媽媽和寶寶。

6.師:呀!發生什麼事情了?雞蛋破了,誰會出來呀?小雞會接受這樣的兔子嗎?

小結:你們都希望小雞接受兔子是嗎?那到底會不會呢?你們數三下。怎麼樣了?他們在幹什麼?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是沒有耳朵的兔子第一次收到來自朋友的擁抱。孩子們,擁抱是什麼感覺?是啊,這個擁抱讓兔子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幸福。沒有耳朵的兔子和長着兩隻耳朵的小雞成為了好朋友。讓我們也和好朋友擁抱一下,感受收穫愛的幸福吧。

7.師:小兔子雖然是隻殘疾的小兔子,但是最後小動物們都願意和它做朋友了,這是為什麼? 那説明小兔子是一隻怎樣的兔子?

小結:它是一隻充滿愛心的兔子!小動物們也願意和兔子做朋友啦!因為它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在意它的外表是否美麗,更重要的是心靈是否美,如果你願意付出愛那就會收穫更多的愛,就會感受到幸福與快樂!

(三)理解收穫愛的多種方法,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1.師:孩子們,你們身邊有沒有像兔子一樣特別的人呢?老師也找到了一些,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圖片、視頻)

師:他有什麼特別?這位鋼琴家叔叔沒有手,還是用腳演奏出優美的音樂。她有什麼特別?她沒有雙腳,但是她跳出了美麗的舞蹈,她也成為了舞台上最美麗的人。

小結:雖然他們是殘疾人,但他們的努力付出也讓他們收穫了愛。

2.在我們生活中,也常常會發生那些愛的故事,請你説説你知道的愛故事吧。

小結:是的,我們身邊有很多愛的故事。愛讓我們感動、幸福、快樂,只要我們願意付出自己的愛,就能收穫屬於自己的那份愛。

師:我們小朋友平時在生活中,你是怎麼樣愛別人的呢?(傳遞剪刀、過馬路、幫同伴收拾物品、摔跤時攙扶等)

小結:有的時候,一個簡單的動作或者一句簡單的話語,都能表達出對別人的關愛,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能發現愛。

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3篇 提高社會課教學效率:大班社會教案精選 第2張

第2篇

1、感受老師、保育員工作的辛苦及對小朋友的關愛。

2、分享、交流自己的調查結果,懂得傾聽同伴的發言並適時進行補充。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1、重點:感受老師、保育員工作的辛苦及對小朋友的關愛

2、與班級內的保育員協調,告知活動意圖,邀請其參加此次活動。

3、幼兒已經進行過對老師及保育員工作的調查,完成記錄。

4、老師、保育員的部分工作視頻,如老師晚上備課、冒雨家訪;保育員在幼兒園入園前搞衞生等(主要錄下幼兒觀察不到的工作內容)。

介紹並歡迎自己班級中的老師、保育員阿姨參加活動。

小朋友已經結束了調查,現在我們班級中的老師和阿姨等着你們説一説一天當中,他們都做了那些工作。

二、共同交流各個時間段中的調查結果,感受老師、阿姨的工作對小朋友的好處。

1、説説一天當中,我們三位老師分別做了哪些事情?做這些事情對小朋友有什麼好處?

2、按時間段請幼兒彙報自己的調查結果,引導其他幼兒傾聽,並及時進行補充。

3、幼兒每説一項工作,教師就及時寫在即時貼上,貼在該老師或者保育員阿姨的身上。感受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等都離不開老師、阿姨的辛勤工作。同時,通過貼五角星,讓幼兒對老師、阿姨一天要做那麼多的事情有直觀的數量感受。

1、觀看老師、阿姨身上的“工作”,原來她們一天中就要做那麼多的事情,是很辛苦的。

四、活動延伸、討論:我們長大了,我們可以為老師和阿姨分擔哪些工作?如何分擔?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感受老師、阿姨工作的辛苦,對幼兒社會性情感有良好的教育作用。這是在感受老師、保育員工作的辛苦的基礎上建立的難點,作為大班幼兒,他們有能力去獨自調查、分析,並表述自己的調查結果。但每個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在交流活動中,教師因適時給予指導。通過調查的內容的反饋交流,讓幼兒逐步回憶了老師、阿姨的工作內容,體會了她們的工作不易。

通過貼五角星,讓幼兒對老師、阿姨一天要做那麼多的事情有直觀的數量感受。這個社會活動就是請幼兒關注周圍身邊人的工作,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身邊有效資源的利用,本次活動以“老師和阿姨”作為幼兒的調查對象,

在調查活動中,幼兒瞭解了老師、阿姨一日工作的`內容,在集體談話交流中,幼兒通過調查的內容的反饋,逐步回憶了老師、阿姨的工作內容,體會了她們的工作不易。活動的不足,因為獨自的調查活動,開展得比較少,幼兒的相關經驗不足,應在活動開展前豐富幼兒此類經驗。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們充分了解了老師、保育老師的不同的工作性質和不同的工作內容,知道了作為老師和保育老師工作的辛苦,並通過自己的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老師們的尊敬和感謝。

本次教學活動不可能在一個課時完成,可在相對集中的一段時間內進行,可引導幼兒在討論做什麼、如何去做的基礎上去實踐並將自己的實踐內容記錄下來,在晨間談話的時候可任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師也可以創設一個牆面,上面展示老師工作時的各種各樣的照片,幼兒可以把想對老師説的話張貼起來,可根據需要,

第3篇

隨着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鎮人口的高度密集,生活中的垃圾越來越多,在真實的生活中,人們隨手丟棄垃圾的現象很嚴重,對“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的認識和運用還很缺失。陳鶴琴先生曾説“大自然、大社會是好教材。”《指南》在社會領域對5~6歲幼兒也明確提出“愛護身邊的.環境,注意節約資源”的要求。本次活動“我是小小垃圾管理員”就是在此理念下的具體實施,是將幼兒園課程與孩子生活緊密聯繫的體現。到了大班以後,孩子的動手、分類等能力也有很大提高,這也為本次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了可能,學會垃圾分類管理從小做起。

1、認識並理解生活中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的標記。

?指南》健康領域 教育建議中提出:幫助幼兒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記。

?指南》科學領域中的教育建議:引導幼兒在觀察和探索的基礎上嘗試進行簡單的分類、概括。

3、樹立環保意識,激發幼兒爭做“小小垃圾管理員”的情感。

?指南》社會領域目標2“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中的“愛護身邊的環境,注意節約資源”。

幼兒操作材料:用於分類的各種垃圾實物卡和垃圾分類板。

一、情景導入,引發幼兒想做“小小垃圾管理員”的願望

二、認識“不可回收”和“可回收”垃圾標記

(出示標記,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箭頭上進行對比觀察。)

師:我們來看一看垃圾桶上有什麼?這兩種標記有什麼不一樣?

(出示垃圾實物卡和分類板)提出操作要求:請小朋友四人一組合作完成,按標記進行分類,並能講一講這樣分的原因。

3、交流分享,視頻提升

師:誰願意上來講一講你們一組是怎樣分的?不可回收垃圾有什麼?可回收垃圾有什麼?

師: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嗎?(教師把有爭議的垃圾實物卡呈現出來。)

師:那這些垃圾到底是可回收還是不可回收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假如你能認真看,仔細聽,也許就能找找到答案。(觀看視頻)

4、運用經驗,重新調整

師:那這裏分錯的垃圾該怎麼辦呢?(幼兒運用新經驗主動調整。)

三、認識和理解有害垃圾的標記

師:小朋友,廢棄的小電池應該放在哪個垃圾箱裏呢?

教師小結: 生活中還有一些有害垃圾。如:過期藥品、化粧品、電燈泡、油漆桶等它們都應該放進有害垃圾標記的垃圾箱裏。

活動延伸:我來做“小小垃圾管理員”,組織幼兒開展“我是小小垃圾管理員”活動,走出校園、走向社區,將建構的新經驗在生活中進行運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