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讀書心得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3W

心得體會是我們人生經驗的歸納,幫助我們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優秀的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表明自己的決心,抒發自己的見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勇氣讀書心得5篇,感謝您的參閲。

勇氣讀書心得5篇

勇氣讀書心得篇1

讀了《教學勇氣》第二章《一種恐懼文化——教育和分離的生活》後,我有三個問題要問自己,我要求自己必須聽到靈魂最深處的回答

一、作為老師,你的“恐懼”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我沉思,我的靈魂也沉思,然後,我聽到我的靈魂在説話:

我恐懼我不能勝任教學工作。事實上,我對自己的表現嚴重不滿——雖然我因為恐懼同事的鄙視,從未説過這樣的話。首先,我覺得自己的課堂並不是多麼精彩,甚至十分拙劣;教材、《練習冊》中的一些問題,我也不能確切地説出令自己十分滿意的答案,出錯的也有過幾次,我為此不知自責了多少次、慚愧了多少次;第二,學生的考試成績我也不是很滿意,多次考試只居於中流,沒有突破;第三,班主任工作方面,我被繁雜的事務纏身,疲於奔命,僅僅能夠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工作毫無特色,更勿論班主任工作藝術。

我還恐懼學校領導、同事、學生家長對我工作的不認可,如果我無法在他們的眼裏看到肯定的、尊重的眼光,我就會有挫敗感,認為辛勤的付出全是白費。

每到一個開學季,我心中總會開始焦慮,甚至於一想到開學就寢食難安。以前,我總以為這是工作倦怠的表現,讀了《教學勇氣》後,我確認這是一種恐懼心理,對工作、對學生、對社會評價的恐懼。

二、你為什麼會有如此多、如此深的恐懼?

説到底是因為自己不願做一個得過且過的人,正如帕克·帕爾默博士説的那樣,這種恐懼是我關注自己的教學技藝的一種證據,這種恐懼堅定了我的信心去冒這個凡是出色教學都需要的風險。這也正是帕爾默所説的恐懼的“健康”一面。

但是,要讓恐懼真正發揮出健康的作用,就必就須擺脱其自我封閉、無動於衷的方面。

三、面對恐懼,你該怎麼辦?

以前,我的辦法就是迴避:或者死死地壓抑在心底,或者分散注意力、暫時不去想它。可是,後果很嚴重,心態越來越消極,垂頭散氣、意志消沉;人前強顏歡笑,心中備受摧殘。

現在,我不再這樣做了,因為我已經獲得了那麼一點點的“教學勇氣”。

告訴自己,我不再害怕,我可以同感、誠實我的教學恐懼。我要和我最要好的同事聊聊這個話題:我親愛的朋友,我是如此擔憂,我擔憂新學期我的學生成績沒有提高、我擔憂我的班級積分排名落後、我擔憂我不能很好的和咱們的新同事相處,你説説我該怎麼辦?我相信這番談話會讓我釋放一些壓力,因為我知道,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同樣的感受,或許,他們經過思考,已有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告訴自己,我不再害怕,我可以在好奇和希望中前行。雖然我有各種擔憂,但是我很願意接受新的教學任務,我願意嘗試,也許我的班級就會發生改變,要是沒有了這個嘗試的機會,那不是更加的遺憾嗎?

告訴自己,我不再害怕,去思考突破的方向,針對我的恐懼逐條找到解決的方法。實在解決不掉的,就珍惜自己的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慢慢尋找答案吧。

有了解決的途徑,成竹在胸,心中的壓力就會小了很多。

勇氣讀書心得篇2

法國哲學家薩特説過一句話:“他人即地獄。”我們生活在社會環境當中,免不了受到家庭和社會關係的影響。他人的思想和觀點會塑造我們的人格。而本書《被討厭的勇氣》,不僅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入門書籍,也告訴了我們如何奪回自我塑造的權利。

心理學兩大巨擘,阿德勒和佛洛依德的心理學是迥然不同。瞭解過弗洛伊德心理學的人們知道,弗洛伊德強調小時候的創傷會影響以後的性格。網上也有許多人控訴自己原生家庭的信息,認為原生家庭毀了自己的人生,更不用説還要孩子組成了“父母皆禍害”的討論組發泄情緒。然而事物是一體兩面的,有壞處必有好處,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主觀改造世界的一面。比如説盲人在觸覺和聽覺上的敏鋭程度要高於普通人。這樣來看“上帝為你關上一座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的説法是有道理的`,古人也説過禍福相依。如果能用積極的角度來看待這些禍事,心靈也能回覆平靜。原生家庭貧困的人固然沒有享受生活,可鍛鍊了自己吃苦耐勞的能力。但如果一直抱着怪罪他人的念頭,認為自己的失敗都是由他人造成的。這種自怨自艾又怨天尤人的觀念,將導致人不斷墮落。不要認為處於低谷就是壞事,能從地獄中爬出來的人,一定比常人更容易登上高峯。

其實回過來思考佛洛依德這個人,他研究得最多的是精神病人。用研究精神病人的理論為自己的墮落找藉口實在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在心理學上,阿德勒支持目的論,佛洛依德支持原因論。佛洛依德的“原因論”,認為現在的結果是童年時種下的因,是過去時。而阿德勒的“目的論”則是現在時,他認為現在出現的問題只不過是你自己為自己找的藉口。比如找女朋友這件事,如果是弗洛伊德來分析,他會認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為你從小缺少母愛,不擅長與女人交往。而阿德勒則認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為,你內心的目的是為了逃避失敗而不斷找藉口不去嘗試。

在人際交往方面,阿德勒的啟發更令人發省。中國人總是擅長鄙視別人的,大學老師鄙視高中,高中鄙視國中,國中鄙視國小,國小鄙視幼兒園。更不用説省份之間的鄙視,性別歧視和學歷歧視。阿德勒認為個人要通過對社會的奉獻來成長,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為了奉獻社會,而不是壓過別人。所有人都是與我平等的生命體,縱然有差別,也無高下之分。對待他人要尊重和接納,但是不要讓他人的觀點來影響自己的成長。例如學車過程中,有些人總是學不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太在意教練的看法了,尊重教練固然必要,但是沒必要把教練的意志強加到自己身上。你的目的是練好車,犯錯是正常,如果因為教練一兩句話你就不敢犯錯了,那你永遠練不好車。重要的是你在練車過程中的成長,而不是達到教練的目的。從這裏看,阿德勒心理學既是集體性的,也是講究自我的。他將他人和自我的關係擺的明明白白,不要想着操控別人,但是絕對不要被別人操控。我認為,歧視別人的人內心是自卑的,歧視得越厲害,內心越自卑。結合社會經歷思考,也是如此。去政府部門辦事,就能深刻體會到什麼叫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如果你厭惡被他人歧視,那就不要歧視他人。只要不加入鄙視鏈這場遊戲,他人的看法於我何有哉?

最後,也是前面所説,要注重過程而不是目的。我再補充一點,注重現在,而不是寄希望於未來。知乎有個問題是説:到底是現在去追喜歡的人,還是努力致富後再追。我認為的是,什麼年齡段就做什麼事情。如果你青春年少,就盡情去試錯、去愛、去奮鬥。如果年老,就思考如何造福後人。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任務,且不説財富自由的難度多大。重要的是你在追求女生的過程中,對自我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現在網上有種思潮,不戀愛,不交友,不結婚,不生子。我認為是不對的。他人即地獄,反過來他人亦是天堂。沒有人能夠脱離社會而生存,我們要在人羣中尋找自我價值和存在感。雖然我們的教育在交際能力方面缺失,可我們自己要不斷完善自我的交際能力。這可能很難,對於內向者來説。可是這是一場必須得玩,而且要玩的贏的遊戲。社會的鐵則就是,善於抱團的人總是贏。而家庭和友人,是團體的最小單位。

“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這是廣為流傳的尼布爾祈禱文。人生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認清自我,接納自我,然後在此基礎上提升自我,改善自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更好的自己。

勇氣讀書心得篇3

越自負的人越自卑!

產生自卑的原因是,我感到我不如他人。

而自卑感對我們來説是難以承受的,為減輕自卑感,有勇氣的人會選擇努力改變自己,使自己變得優秀,以超越他人,從而獲得優越感;而沒有勇氣的人,則會選擇通過誇大自己的其他特點以凸顯自己的特別,從而在心理上超越他人、勝過他人,以獲得一種虛假的優越感,來彌補自卑感。而由於不切實際地凸顯自己的特別而產生的優越感,是為自負。

比如,領導發現一個下屬能力很強,有隱約蓋過自己的風頭的趨勢,由此產生了自己的能力不如對方的自卑感,為減輕這種自卑感,他會選擇誇大自己的權力——“不論你做什麼,有什麼想法,都必須彙報給我,只有我同意了,才行,知道麼?我永遠是你的領導,你永遠是我的下屬。”

比如,有人發現自己身邊高學歷的人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從而產生了自卑感,為減輕這種自卑感,他會説——“要是我有高學歷,我也能成功”,“除了學歷不如他之外,我並不比他差!我不像他,只知道死讀書,我有工作能力、我懂得為人處世、我有社會經驗。”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沒有勇氣改變自己的人,他所感受到的自卑感,會轉化為自負感。同樣,若自卑感越強,就需要越強的自負感來彌補前者,因而越自卑的人,越自負。

論證完畢。

勇氣讀書心得篇4

我覺的自己一直就是一個自信的人,但工作以來,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漸漸的喪失了信心和勇氣,內心也產生了巨大的痛苦和恐懼感,所以當我看到“教學勇氣”四個大字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這本書,這是一本直面那些為恐懼所糾纏的痛苦的心靈的書,作者帕爾默是一個誠實的勇於自我解剖的人,在這本書裏,他討論了產生恐懼的原因,探討如何走出恐懼,獲得一種真正的勇氣來直面職業生涯,重新獲得職業幸福。

在導言部分,作者帕克•帕爾默提出:“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僅僅源自於其所愛,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我覺得作者認為只有熱愛自己事業的教師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才能和他產生共鳴。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是熱情百倍,極有耐心,對待學生和顏悦色,極富親和力,真正和學生達成了一片,成了學生的知心朋友,到現在,過去的那些學生遇到我,談起話來還經常聊起我們師生過去的快樂時光。

那時候,看到辦公室裏有的老師對學生動不動就厲聲呵斥,聲色俱厲,我常常替學生感到委屈,常常想怎麼不對學生的態度好一點,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也漸漸地對學生失去了耐心,雖然心裏總想和學生在一起聊聊知心話,和學生在一起玩一玩,可總覺得沒時間,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每天卻總覺得很忙很忙,累得不行。

我也常常為教學而痛苦,為教學設計時無法找到一個恰當的切入點,為課堂上無法激起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教學時不能作出迅捷的明智的引導,為苦心孤詣的教育卻看不到相應的效果……

幸好我遇到了這本書,我慶幸與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相遇,看作者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有豁然開朗。

帕爾默告訴我,核心問題是“認識自我”,是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他説:“當我還不瞭解自我時,我就不瞭解我的學生們是誰。……當我還不瞭解自我時,我也不能夠懂得我的學科。”優秀教學需要教師的內心世界資源,因此,我們要去探索教師的心靈世界。這是帕爾默獨特的眼光,嶄新的視角。

在反覆閲讀《教學勇氣》一書的過程中,我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感動,驚奇於這本書豐富的資源。我會繼續閲讀,繼續發現,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寶藏,共享這美妙的教育經典。

勇氣讀書心得篇5

帕克·j·帕爾默(1912-1994)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國高等教育協會高級理事,fetzer研究所高級顧問。一位備受尊重的作家、演説家、工作坊指導者和活動家,獨立從事關於教育、共同體、精神和社會變革等方面的研究。帕爾默在國內和國外各地旅行,開設工作坊、演講團、進修班。他經常被人們譽為權威教師。《紐約時報》、《高等教育報》、《變革》雜誌、《基督的世紀》、cbs電視新聞、美國之音等媒體都對他的工作給予報道。丹弗斯基金會、禮來捐贈會、費茲爾研究所都對他的工作予以高度認可並給予支持。1993年,他因對高等教育的突出貢獻而被獨立學院評議會授予國家獎。在1997年,四個教育領導委員會作了一項針對一萬一千名管理者和教職員的民意調查,稱為“領導計劃”,帕爾默被譽為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最有影響力的領導者”之一。

他的著作已經為他贏得了四個名譽博士學位,美國教育出版委員會給他頒發了突出成就獎,國傢俱樂部精選的《公益和基督世紀》雜誌中,他的評論文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他出版的書包括10首詩,大約80篇文章和幾本被廣泛使用的書,包括《悖論的承諾》、《外行公司》、《以我們熟知的方式認知》和《積極的人生》。

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關注教師內在的心靈,執着於“我是誰”的問題,正是少有人踏足的小徑。幫助教師走進自己的內心,顯露出自己的本真。

作者指出教師的自我認識是通達學科和學生的前提與途徑。忽視了教師心靈的自我覺醒和自我成長,任何試圖改善教學的手段都將註定是徒勞的。作者反對以“教學技術”為中心的教學文化,強調“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對於一個優秀的教師而言,自我、學科和學生都是聯繫在一起的,而這種聯繫正是來自教師的心靈,他們的心靈就像一架織布機,使得自身與學科、學生相互編織;教學無非是教師和學生一道,圍繞着偉大事物所進行的一場旅程,一次探險。

全書共分為七章。作者首先檢視了教與學的內在景觀,剖析了令教學恐懼、分離的諸多因素,尤其批判了客觀主義的認識模式,它導致了主客體的分離,阻斷了普遍的聯繫,否定了認識的主體性。

書中指出,教學就是無盡地相遇,從而不斷充實“完整的自我”。教師要有一種神聖感:“當什麼都不再神聖、不值得尊敬時,我們最多隻能達至平庸。”世上不存在優質教學的公式,用以呈現真正教學共同體的正確方法只有一條: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

恰當的共同體模式能促進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從而提升和改進認知、教學和學習,真正的認知、教學、學習的共同體就像一個集市,它是以主體為中心的,求知者並非唯一的活躍分子,主體也參與對話,這個主體被作者稱之為“偉大事物”。教學的真理在於“懷着激情和原則就重要事物進行永恆對話”。我們因偉大事物的魅力而自由。

優質教學本質上是羣體共享的,優質的教學就是要開創一個實踐真正共同體的空間,為此,作者舉例闡述了從微觀世界出發的教學理念。

第一章教師的心靈——教學中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

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好老師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不好的老師把自己置身於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過程中,也遠離了學生。而好老師則在生活中將自己、教學科目和學生聯合起來。好的老師具有聯合能力。教學牽動着教師的心,打開教師的心,甚至傷了教師的心——越熱愛教學的老師,可能就越傷心!教學的勇氣就在於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是一個處於複雜的、不斷需求的、終生自我發現的過程中的敏感領域。自身認同在於構成我生活的多種不同力量的匯聚,自身完整與這些力量的聯合方式有關,使我的自身完整協調,生機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氣沉沉。

心靈的引導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學生要遇上合適的老師,老師也要遇到合適的學生。在這種相遇的過程中,不僅體現了教師的素質,學生素質也同樣發人深省。

教育採用的方式不是靠外部規範,而是靠理智的反思的自明自斷。教師怎樣才能注意到來自內心的聲音呢?獨處靜思,沉思默讀,野外散步,堅持讀報刊,找一個可以傾訴的朋友。同時還要學會與自己內心進行對話。學會與自己對話的人們很快就會驚喜地發現,教師的內心是他們所遇到的最通達清醒的對話夥伴。

第二章一種恐懼文化

教師走進學生不是説教師要獲得學生的認同和喜歡,並以此作為自己工作的動力。教師能夠為學生設身處地着想,因而獲得學生喜歡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教師不能夠為獲得學生的認同和喜歡迎合學生,“它使我去迎合學生,使我丟掉了我的尊嚴和我的方式”。教師走進學生,幫助學生時為了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説白了就是為了自我的提升和生活的完整,“我們習慣的診斷方法容許我們靠責備受害者來忽視我們的弱點和無能”,所以我們幫助學生根本的目的不是受到學生的認同和喜歡,這頂多算是一個附加值,有或無顯然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事。

第三章潛藏的整體——教與學的悖論

為了更正我們對教學技術的過分重視,我們強調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為了糾正我們對於客觀知識的痴迷,我們強調主觀契合;為了糾正我們對智力過多關注,我們重視情感對於禁錮或解放思維的重要性。

博爾(諾貝爾獲得者、物理學家)提出的一個基本原理:與真命題相反的是假命題,但是與一個深刻真理相對立的,可能是另一個深刻的真理。

博爾以極為恰當的話語,界定了對整體地思考世界很重要的悖論概念:在一定的情況下,發現真理不是靠非此即彼地割裂世界,而是靠即此即彼地擁抱世界;在一定的情況下,真理是表面對立事物的似非而是的聯繫。如果我們想認識那一真理,我們必須學會把對立事物作為整體來接受。

悖論原理不僅僅是一種抽象的認識方式。它是一面透鏡,透過它,我們可以對促成優良教學的個性與人格有更多的認識。悖論原理能夠有助於任何教師領悟自己的自我和構建所有教與學的空間。

因此,教師保證自身完整性需要的是開放的姿態、真誠的態度、不懈的努力以及永不停息的對知識的追求。六對有助於教學的悖論:

1、課堂空間應該既是有界限又是開放的。

2、這個空間應該既令人愉快又有緊張的氣氛。

3、這個空間應該既鼓勵個人表達意見,也歡迎團體的意見。

4、這個空間應該既尊重學生們瑣碎的“小故事”,也重視關乎傳統與原則的“大故事”。(即個人自由與集體約束之間的對立統一。)

5、這個空間應該支持獨處並用集體的智慧作充分的支撐。(説明:這裏最不容易做到的是對學生個人獨處的支持,總是容易把它和分神聯繫起來。)

6、這個空間應該是沉默和爭論並存。(感受:我有多少耐心等待學生的沉默,思考着的沉默?因為害怕沉默,課堂上很少給學生留下真正思考的空間。)

每一個好教師、每一對好父母都在某種程度上學習在自由和紀律的悖論中協調平衡。經歷矛盾、在生活中體驗到悖論,緊張就會消失。否則,有可能在這種張力中被撕裂。

第四章認知於共同體中

通過前三章充分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之後才能與另人和睦相處,形成共同體。

帕爾默説教學就是開創一個實踐真正的共同體的空間。

我們的教育方式經常是這樣的:知識客體高高地存在於人類之上,只有經專家(教師經常扮演這一角色)的傳播,未受教育的外行(比如學生)只管完全信賴專家為他們提供有疑問的原始客體的客觀而純潔的知識(即前面高高在上的知識客體)。

教育共同體最佳、最優的狀態是:多元化(前面論述過教師對多元化的恐懼)、多重含意的解釋(不是因為我們很困惑或不能作出決定,而是因為我們清楚我們的概念不足,不能包含浩瀚的偉大事物。讀至此,想到那些曾揚言“沒有説不清的事物,只有認識不清的事物”的人的狂妄。)、創見性的論爭(便於糾正我們對於偉大事物本質的偏見)、誠實、謙卑、自由(只有被偉大事物的魅力所吸引才能戰勝任何形式的暴君,這是教育的終極目的,而我們已經背離它太遠了)。

像認識上面所陳述的偉大事物的魅力,必須先認識到我們自己本身就是偉大事物。這裏和第一章所論及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意思相近。

第五章教學於共同體中

營造共同體的方法因人而異,但一切皆基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讀到這節時,我才約略明白本書中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意思。於是,更加清楚地表明,我們雖然討厭過分離的生活,但分離似乎已經成了生活的理所當然。

教學生活中也永遠存在地位和權力分歧,但不要幻想等這些差異消失之後再建設共同體。那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烏托邦。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這些差異促進共同體持續進行。(是啊,怎麼利用呢?)

教師總會覺得課堂上只有學生依附於自己,而很少認識到自己也依附於學生。沒有了學生,教師一個人不可能在主體之外圍成圓圈,共同體也不復存在。

第六章學習於共同體中

不只課堂需要真正的共同體,教師羣體也應該形成真正的共同體,以提高教學本領而形成的共同體。彼此觀察課堂,建立各種可以互相切磋、幫助的小型組織等都是學習提高的好辦法。

把最後一頁書合上時,才恍惚明白“教學勇氣”指的是什麼。由於種種原因,多數教師所過的教育生活並非是完整的,而這種不完整卻並沒有為大家所認識,當然,不排除有人意識到,比如帕爾默,比如新教育。如果想過一種完整的不分離的生活,需要的就是教學勇氣。

我們都在哪些地方把生活分離了?首先在課堂上,把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師、學生三者分離。無論是之前的教師主體説還是為了糾正它的學生主體説,都沒能將構成課堂的三個重要要素聯結成一個整體。於是,帕爾默提出以主體(第三事物)為中心的教育。教師和學生圍坐在主體的周圍,由主體聯繫,構成一種沒有競爭但有爭論、衝破侷限發展潛能的認知關係。

讀到這些章節時,總是不自然地想到自己的課堂。有時教師激情澎湃,有時學生熱火朝天,卻很少反思教師和學生為什麼而熱情。在對目標的意識漸漸增強後,又總是會由帕爾默的“主體”聯繫到課堂教學目標(也許我不該這樣僵化地去理解作品中的偉大思想,但總脱不了其中的干係)。多少次,因為過多地關注學生的表現而忽略表現是為了什麼。

既然教師在課堂的主要任務是營造認知的共同體,就不用再拘泥於諸多的評價方式,不用為了營合某些趣味或是其它原因而把自己同課堂的共同體分離。當你用講解可以把學生引向認知的途中,就不一定非得小組合作;當你用問題吸引了學生對知識主體的關注,就不一定非得讀多少遍書了;當你把教學空間開放後提高了學生更多的興趣和實效,就不一定要被“用知識佔領空間”的理論所左右了。

其次,在和同事共有的教育生活中,我們也把各自分離了。於是,教室的門關閉着,心也關閉上。各自為營只會帶來停滯不前,帶來更多的分離。

如果我們有勇氣認識到生活是一個整體,就能心平氣和地接受這個整體中的許多悖論。當課堂亂糟糟的時候,一些新奇的看法可能就在其中誕生了;當教室裏安靜異常保證所謂的紀律時,教師卻又要接受沉默的考驗;那些書寫時的不安分分子可能就是實驗時的領導------是耶非耶,取決於你的認識和對其應用的能力。

勇氣從哪裏來?首先來自於對自身的認同。這裏的自身認同,不是出於任何道德或良心的要求,而是發自心底的真實聲音,有你的長處,有你的不足。如果你有基於自己認同的關於教學的見解,不要屈從於那些流行的觀點。

可是,我有勇氣去直面自己的心靈並以此來決定自己的教學嗎?

帕爾默的這本書,對於注重教學技術的課堂是一個警醒,其直面生命本身的視角揭示了全面、本真地把握世界的重要意義。閲讀了這本書,讓我有了很多反思,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定位教學,激發了我的教學熱情。這本書也必定會給那些掙扎於矛盾與痛苦之中並深愛着教育事業的教師帶來真正的勇氣,在自己的教育事業中追求幸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