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孔子的故事》讀後感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7W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閲讀體驗,進行交流和討論,讀後感可以是對作品中的象徵、隱喻、象徵主義等文學元素的解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讀《孔子的故事》讀後感6篇,感謝您的參閲。

讀《孔子的故事》讀後感6篇

讀《孔子的故事》讀後感篇1

讀完《孔子的故事》這篇富有傳奇色彩的文章,我深深的被孔子那種一心想要安邦定國,造福人類的精神所感動。這篇文章講述了孔子17歲時被人數落,立志要為祖國做出貢獻;30歲時就辦了“私學”,把文化傳播給平民學生;63歲時他又完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的編修工作,為國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暑假過後,我就是六年級的國小生了,不久就要上國中,只有現在好好學習,長大後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在學習上,我就要學習孔子這種精神。

第一,學習要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只有不斷奮鬥,才能登上科學的高峯!

第二,我們要學習孔子這種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我和他比起來可差多了!小時候,我喜歡下圍棋,夢想當圍棋明星;上國小了又愛上了打乒乓,想當乒乓健將;現在又迷上了打籃球,做事總是有頭無尾,以後一定要改正!

?孔子的故事》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今後我一定要像孔子一樣迎着困難而上。“功夫不負有心人”有朝一日,我一定能為國家做出貢獻!

讀《孔子的故事》讀後感篇2

大家好,我是50號黃浚哲今天我講的是孔子的故事讀後感。

我們都知道孔子是個政治家和教育家,這本書的作者是李長之,初名李長植。生於山東省利津縣。畢業於清華大學哲學系。先後在中央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任教。是的詩人、翻譯家、學者,文學批評和古典文學研究領域造詣尤深。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孔子的父親紇在孔子還有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只有孔子的媽媽顏徵在和孔子母子倆相依為命,不幸的是孔子在17歲的時候孔子他的親人一母親去世了。

之後,他當了一名老師也也有一些弟子,由於社會殘酷離開了衞國。就回到他的家鄉魯國,再次離開了,如果又來到了楚國。

但是孔子的生命還是走到了盡頭,在公元前479年,孔子這個時候73歲,得了重病就不知不覺的去世了,但是他的弟子永遠忘不了孔子以前那樣對他們的温柔,所以我們要向孔子學習,做一個博學多才的人物。

讀《孔子的故事》讀後感篇3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歷史類的書《孔子的故事》。這是一本介紹孔子生平事件的書。

?孔子的故事》中有許多故事,其中一個關於孔子有趣的故事:一次,孔子帶着弟子來到寶地觀賞風景,看見路上一羣孩子在玩耍。孔子便乘馬車慢慢駛過去,別的孩子全躲開了,唯獨一個小孩一動不動。孔子説:“小孩,請你讓一下可以嗎?”小孩不但不讓還岔開雙腿,説:“不行,這裏有個城池,你的車馬怎麼過去啊!”孔夫子説:“咦,這明明是路,哪有城池?”“我腳下邊就是城池。”孔子一看,孩子兩條腿岔開像城門一樣,兩腿中間放着幾塊石子,搭了一道小城牆。於是,孔子問這孩子:“這個城牆有什麼用啊?”小孩説:“城牆是擋你車馬的,還要防軍隊。”孔子就説:“你這麼小的城牆,我車過去又怎樣呢?”小孩説:“不對,這總還是一道城牆。既然是城牆,你的車馬怎麼過得去呢?”孔子就請教小孩説:“那我該怎麼辦呢?”孩子就説:“你覺得是城躲車馬,還是車馬繞城而走呢?”孔子一想,只能讓馬車從他旁邊過去。

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我懂得了孔子之所以博學多才是因為他謙虛好學的美德;之所以能為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是因為他勤學苦讀。他那刻苦學習的精神真值得我學習!

讀《孔子的故事》讀後感篇4

孔子是把活到老學到老完美實踐的人,一輩子都在學習和創新的過程中,最後終成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等各種名譽。從孔子學琴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了,孔子是一個好學的人,而且更好鑽研,對於學問是孜孜不倦。

這故事歷經幾千年能保存在現在,可見這個故事影響了不知道多少人了,因為加入了咱們的團體才能夠有機會來深入挖掘這個故事,也能理解這個故事。要是以往這個故事看了也就看了不留下任何記憶,更別説反思了。通過這個故事我體會到了幾個方面:

1、永遠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向高手學習。

知識能改變命運,知識也是博大精深的,我們學一輩子也不能將所有的知識都掌握,能真正的把自己所從事領域的內容學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對於學習這塊一定要抱有一顆謙卑的心,不然不能夠找到你要學習的對象,只要是比你優秀的人都要去學習不管他是什麼人。

2、活到老學到老。

這是句古語流傳至今,膾炙人口,大家都知道,通過今天課程我反思我對這句話又有了新的認識,學習也要運用好三大思維模式,學習的內容不能一把抓,不然就是往大海里撒鹽。

學習是要帶着目的性的去學,一定是自己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碰到了什麼問題,模稜兩可的,這個時候需要做深入的學習,對於有點基礎的內容,只要運用好單點爆破,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定能學習很不錯。對於必須掌握,還很陌生的內容就要真正的像孔子學琴一樣。

所學的內容一定不能多,少就是多,只求學習一個掌握一個。

3、學習的方法。

孔子學琴是把學習方法描述的淋漓盡致,對於所學的內容,要通過目標細分把,把學習的終極目標劃分成每個小目標,每天就為一個個小小的目標而努力,精益求精,少就是都,不求太多的內容,只追求學習的一個個小目標,學一個掌握一個。

紙上得來終覺淺啊,看在多的還是要落到實處,多實踐幾次,慢慢的鍛鍊,早入成為孔子的知音。這樣就會養成各種好習慣了。

讀《孔子的故事》讀後感篇5

?孔子的故事》講的是孔子一生有記錄的大事,像第一次參與政治活動呀、開始教育事業呀、和老子會面呀。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孔子和老子的會面,講的是孔子要到洛陽去,好學的他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因為歷史悠久的京城洛陽有豐富的文化寶藏,而且在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裏。所以他想到那兒去好好學上幾天。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這樣一段話,孔子在洛陽住了幾天要離開了,老子依依不捨地給他送行並且根據自己的處事態度告訴他:“我聽説有錢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送錢,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送幾句話,我沒有錢,姑且冒充了一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送你幾句話吧。第一句是你所鑽研的多半是古人的東西,可是古人已經死了,連骨頭也爛了,不過剩下這麼幾句話,你不能把這些話看得太死;第二句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生的是時候呢,出門應該坐車,如果生的不是時候,只要過得去也就算了,第三句是我聽説有句老話,會做買賣的都不把東西擺在外面,有極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樸實的,你應該去掉驕傲、去掉很多的貪戀、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這對你都是有好處的。”

老子的這段話告訴了我們做人要謙虛、謹慎,學東西要靈活,能做到舉一反三。《孔子的故事》裏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方法,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所以,我很喜歡這本書!

讀《孔子的故事》讀後感篇6

被後人尊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的孔子,是春秋時期最有學問的學者之一,他的言行舉止對後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的故事》講了一系列關於孔子的事蹟,它告訴我們,學習的魅力,帶領我們一同感悟聖人傳給我們的思想精神。

在孔子對他的學生的教育中,對於學習的篇章有不少。它告訴我們許多學習的方法,同進也告訴我們學習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而這種快樂,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因為它能提高自身的修養、素質。反覆的學習是為了便於熟練的掌握,不懂就問,可以提高知識水平。我們作為一個學生,就更應該要認真學習,熟練的掌握,它不僅能夠充實自己,也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聖人孔子最注重的是“仁、禮”。崇高的道德思想,是從古至今君子的作為。人與人之間,禮尚往來、互相關愛、互相包容,那麼,這個世界就會是個美好的樂園。

本書告訴我們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活得充實。用道德充實自己,用知識填充自己,有抱負、有追求,積極向上,既使早早的就離世了,那麼他也就無憾了。

現在,美味可口的家餚,令我們情不自禁;琳琅滿目的衣物,更使我們留戀忘返。然而,在生活日益富裕的現在,我們更加需要用知識來填滿自己,用道德來包裹自己。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説過的一句話。是啊!書是人類的朋友,書能使人進步,書能使人獲得樂趣,書能使人獲得知識。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孔子的故事》。

這是孔子一生所經歷的事,寫成了一本書,孔子的一生,坎坷而偉大,他廣收門徒,傳播禮道,將復興周禮作為己任。後人雖然評論孔子過於執着,但他們卻不能瞭解孔子以禮治國的本性意義,當禮道深入人心,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恭敬,一份善良的時候,嚴酷的刑法就會失去它的意義,這也並非是不能實現的幻想。

孔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曾説過:“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對於不正當得來的東西,即使再好的享受,他也不會動心。

平時我們喜歡什麼東西,都會千方百計得到這個東西,而不惜傷害了別人。孔子他就不會那樣做,因為他知道那樣做會傷害到別人,所以他才不會用心計得到那東西。對於他來説,那是不正當的來的東西。以後我們一定要讓心靈享受更好的,不要被一些東西虛有的外表所誘惑!

孔子一生經歷的事多姿多彩,正是經歷了這麼多,孔子才會成為,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們的精神對我們影響至深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能給我們積極的思想,正確的行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完善的人格。樹立了榜樣,就等於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榜樣是無比強大的力量源泉!

負您的希望。 孔子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備受後人讚揚。今天,讀了《孔子的故事》,我懂得了許多 ……

孔子一生都在學習,不論身處何方。有一次他被媽媽送到爺爺家,僅僅在爺爺家停留了短暫的幾年時間,他就一口氣讀完了爺爺的所有藏書,懂得的知識甚至已經超過了爺爺。儘管如此,他還是虛心向別人請教。我們應該學習孔子這種不驕傲自滿,低下頭來聽從別人教誨的精神。我平時總很自大,不願意聽從別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正是因為驕傲自大,所以犯了不少錯誤,但通過讀這本書,我下定決心要改掉這個毛病,要像孔子一樣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態度。不僅如此,孔子還有股子堅毅不拔,頑強拼搏的毅力,他不論做什麼事,都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而我呢?常常看書只看一會兒就睡着了的,孔子的學習態度與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我不能再這樣了,我要在學習的時候有一種鑽勁,只有肯鑽研才能更好的運用學習的知識,才能更優秀。

孔子還十分注重人與人之間的禮節,不論貴賤,見了都會先行禮。儘管孔子是一個赫赫有名的教育家,但他還是俯下身來關心人民。他沒有現在的某些當官的那麼傲氣十足,而是體恤民情,想方設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儘管孔子做的事有許多我做不到,但是我可以從小事做起,以後也要多多幫助他人,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孔子就是以這些好品質才受到了人們的敬仰,我也十分佩服孔子,佩服他的虛心,佩服他的堅毅頑強,佩服他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品質。

讀了這本書,我改變了很多,我以後要多多向孔子學習,將他的好品質發揚光大!

孔子,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一本書上,我終於“接觸”到了孔子。

有句話説得好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就是隻學習不思考,就會陷入迷茫之中,只思考不學習,是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只有這樣,在能做到心中有數。反過來説,如果不努力吸收知識,總有一天,連思考的能力也會退化的。

雖説孔子年輕時就已出了名,但孔子仍不驕傲,非常謙虛。有一次,一位百姓問孔子:“你這麼淵博,你會的玩意兒簡直讓我們叫不上名來!”孔子聽後,便有禮貌的説:“我會什麼呀,我只不過會駕車罷了。”原來當時有六種本領:禮節、音樂、射箭、駕車、識字、計算。這些是一個全才的人必須具備的,在這六種本領裏面,駕車是被認為最底下的,所以謙虛的孔子只承認了這一樁。孔子小時候也很愛讀書,有一次,城裏的人讓讀書人去給皇帝的兒子唸書,孔子激動不已,馬上去報名,這些人冷漠的對孔子説:“你一個小毛孩兒,又不是什麼名人,有不出名。跑來這兒幹什麼呀?快走快走!”這些話讓孔子很憤怒,同時也激發了孔子,他每天更加發奮讀書,吃飯、睡覺,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有時間就看書,終於,孔子快成年了的時候,漸漸有了名氣,也有人找他拜師了。

雖然孔子已經死了幾千年了,但孔子的思想卻對我們產生了無法估量的巨大影響,我們要學習孔子這種精神! 在課堂上我要認真聽講,不能開小差,也不能取得了一點好成績就驕傲自滿,而應該學會謙虛,毛爺爺爺爺也説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要把這句話牢記在心。

開學第一週,我看的第一本書就是《孔子的故事》,內心頗為感動。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造人,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粟邑,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他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也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在這本書裏,孔子是一個善良、聰明、重情重義、誠實,為了天下太平而活着的人。

這本書詳細描繪了孔子從出生到他死去的29個故事。作者李長之一絲不苟,本書幾乎每一頁都有兩三個腳註,運輸有幾十多種之多,可稱言必有據。孔子早年好學;中年就把這些知識都運用到教育、政治上了,並且可以將學到的知識舉一反三,更好的教育他的弟子們。而且還出國,帶着自己的弟子游學了14年,學到了更多知識;晚年他輕視政治,注重教育,還在60多歲高齡中創作了《春秋》等書。他值得我們尊重、學習。

孔子一生説過許多名言,“名無信不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是告訴我們要誠實;“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告訴我們要認真學習、複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告訴我們要謙虛好學。虛 在孔子思想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的一個字,是“仁”,並且對中國社會有着很大的影響。孔子仁學的內涵:一、以人為本,仁者愛人,仁者人也;二、為人由己,這是仁學得實施方式;三、血緣基礎,總的來説,仁學就是孔子想讓我們懂得忍耐,要善良。現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不懂仁、不會愛的人,而且有些人還很殘忍,殘殺一些自由自在動物。這一幕幕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得阻止這些不仁的人。

如果所有人都可以懂得仁並去做,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會變成美好

孔子,我相信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無時不閃現着他仁愛、好學的影子,他的一生固然坎坷,但仍阻止不了他對知識的渴望,除此之外,孔子還有一個偉大的夢想——使世界和平。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孔子在各國之間奔走,曾在許多國家做過官,但總覺得這官職不適合自己,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就一一放棄了。為了和平,他曾去過楚國等一些大國,他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已經成為華夏精神的一種內涵,已經溶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之中,我可以不誇大其詞地説,孔子文化思想是我們中國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是孔子在《論語》中告誡我們後人要忠心,講誠信,常複習所學的知識。

孔子在他那個時代得不到的和平,我們今天擁有了,可在他那個時代幾乎人人都有的品格,我們今天遺失了,不過也不能説遺失了,只能説是擁有的少之又少了,倘若把這些東西找回來,那麼就真的是太好了。

在《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中,我最賞識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孔子可以在那個時代不論富貴貧賤,不論年歲地位,只要你好學,他就願意教,教任何人,使古代詩人倍出。可與之相比呢?現在的輟學兒童、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和這些兒童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有父母的疼愛,有老師的教育,這是這些兒童所無法享受到的啊!

孔子在普及文化教育的事業上做了很大的貢獻,我由衷地期望我們這個時代也能有更多像孔子這樣的人,以實現我們的美好願望:使幼有所愛,中有所為,老有所養,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在學習中,我只知道孔子的這兩句名言, 但孔子是個怎樣的人?他的話為什麼能千古流傳?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後,我對他有了更深的瞭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 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的故事》一書從孔子的出生以及成長開始講起,主要講述 他開創杏壇教育,招收弟子,廣推“周禮、六藝”之道,周遊列國14 年,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説。暮年的孔子,因為抱負不能施展,開始編撰《春秋》,他的言論以及與弟子們的對話也被編寫成《論語》一書,千古傳誦。

孔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很多舉止行為都值得我們學習。從他初習周禮,到下定決心學習聖賢,造福於民,孔子的虛心好學、求實上進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感受最深的是“寒窗學易”。 由於孔子很小就失去了父親,漸漸地,母親沒有能力教導他了,就把他交給了外公。 “一個下着大雪的冬天,孔子在雪地裏一會兒原地小跑、一會兒扎馬凝神,一會兒又俯卧在地練雙臂腕……”,讀到這裏,我想:“孔子才十歲呀!一個十歲的孩子在這樣的天氣裏是怎麼做到這些的?”帶着疑問,我繼續往下讀。原來是孔子是在看《周易》的時候,有一些疑問,見外公在休息,由於天氣寒冷,於是就練武強身一下。從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勤學好問,熱愛學習,尊敬長輩的孔子。我想:“孔子真是勤奮啊!在這樣冷的天氣裏也不休息,仍然在學習,而且遇到不懂的就虛心請教外公,怕打擾外公,又擠時間來強身健體,他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回首前文,其實孔子從那次”廟宇祭祀“之後就已經在心中紮下了學習禮道的決心啊!他宣傳禮道,就是希望所有的國君都能用仁義德心治理天下,一個孩子,小小年紀居然心懷天下,真讓人佩服!

這篇故事中孔子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我,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從小樹立人生的目標,遇到不懂的知識時,要虛心請教別人。另外, 我們還要會利用時間,像孔子一樣,在有限的時間裏做更多的事。

孔子的一生很坎坷,但是他從未停止學習的腳步。正所謂學無止境,我們也要像他一樣,為了自己的夢想,虛心求學;為了美好的明天,勇往直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