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閲讀後讀後感通用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5W

光讀是沒有好處的,最關鍵的還是要寫讀後感,為了深化我們的讀書感悟,一定要將讀後感寫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幼兒閲讀後讀後感通用6篇,感謝您的參閲。

幼兒閲讀後讀後感通用6篇

幼兒閲讀後讀後感篇1

?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一書第一章談到了幼兒教師的責任心。責任,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工作中,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從教十六年來愈來愈體會到責任心在我們工作中的重要性。作為一名教師對關愛每一個孩子。關愛孩子是教師的責任。從孩子的來園到放學,我一直關心愛護每個孩子,晨間鍛鍊時,關注孩子的活動情況,熱了提醒孩子們脱衣服,學習活動中鼓勵孩子多動動腦,積極舉手發言,午餐時鼓勵孩子不挑食,把飯菜都吃完。午睡時檢查孩子的睡姿,幫孩子蓋好被子,放學時等家長把孩子一個個從自己的手中接走才回家等等每一個環節,每一分鐘都體現出一個教師的責任心。

嘉磊算是我班最不愛吃蔬菜的孩子了,每次吃午飯時,總是把葷菜和米飯都吃完後,看着碗裏的蔬菜説“老師,這個菜我不要吃”,不管你喂他也好,還是以獎小紅花來鼓勵,他就是寧願吃白飯也不碰蔬菜。一天午餐時,嘉磊象以前一樣把雞翅吃完了,飯和湯也吃的差不多了,可是碗裏的美芹炒豆腐乾絲一動也沒動。我走過去蹲在他旁邊説:“嘉磊,美芹很好吃的,不信你試試看。”可嘉磊搖着頭説:“我不要吃。”我就拿過他手中的勺子拿了兩片美芹邊往他嘴裏送邊説:“這個吃在嘴裏呱啦呱啦的,非常非常的好吃,來吃一口。”嘉磊張開了嘴巴,我就趁勢笑着説:“是不是,呱啦呱啦的很好吃?”沒想到嘉磊嚼了嚼對我點了點頭,當我再想喂他一口時,他從我手中拿過勺子説:“我自己吃。”這個方法還真管用,嘉磊不但把美芹都吃了,而且連豆腐乾絲都吃了。以後每次吃美芹時,嘉磊都把飯菜吃的乾乾淨淨的。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具備責任感。嘉磊不愛吃蔬菜,如果老師的責任感不強,不去關心引導他,那麼這個孩子就可能一直不愛吃蔬菜,一直會挑食下去。今後我將繼續用一顆負責的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幼兒閲讀後讀後感篇2

在這學期,我們組織看一本書《與幼兒教師對話 —— 邁向專業成長之路》,當我翻開《與幼兒教師對話》這本書時,看到裏面密密麻麻的字就很反感,可是在細細品讀時,卻意猶未盡,與我們的教育密切相關,而且讓我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工作進行反思、質疑。

作者在第二章《自尊 vs 自戀》中寫到:“培養幼兒的自尊”通常都會被列為幼兒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幼兒教育中各種不同的課程與教學模式並存,雖然他們主張不同的目標與教學方法,但是大家似乎都認同,協助幼兒對自己感覺良好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

對幼小的兒童而言,自尊可能不是從評價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外在的標準而來,而是可能來自於是否深深地感覺到被有特殊意義的人所愛、所接受、所重視。

當幼兒脱離了幼兒階段,外在社會開始對愛與接受加入一些新的標準與條件。如果兒童早期所建立大膽被愛與被接受的感覺足夠穩定,那麼當他面對嚴厲的拒絕或責罵時,便不會過度的沮喪或自我貶低。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兒童會逐漸內化社會所外加的標準,使之成為評價個人自尊的標準。

我現在在教小班,班中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在家幾個大人圍着一個孩子轉,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小皇帝,在家裏父母對孩子表現的標準較低,看到孩子能吃能睡,健健康康就很滿足了。可到幼兒園裏,有那麼多孩子在一起,再加上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和家中不同,使得以前在家一直讓父母認為乖的孩子在幼兒園裏並不是表現出色。

如我班中爍涵小朋友,在一次畫桃花的美術活動中,我要求孩子們用一個手指蘸顏料,而且不要蘸太多,但我發現爍涵一隻手上的五個手指都蘸有顏料,當我要教她時,只見爍涵一個勁的踹大氣,然後就開始眼淚汪汪了,像這樣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可能在家父母認為她很能幹,時常表揚她,然而當她遇到批評時就承受不了。還有一個佳雯的女孩子,平時調皮好動,在家佳雯媽媽經常對做錯事的佳雯進行批評,而且有時還要打她,以至於佳雯在幼兒園做錯事情後問她原因時,佳雯總是默默無語,有時我們説竟好話她也無動於衷,對於這些孩子,我們老師有時真的束手無策,但在這本書中讓我瞭解到:由於幼兒來自各個不同的背景、能力、文化,為增強幼兒的自尊,老師應該提供他們更多樣化的人際情境。這樣一來,幼兒就能經歷很多不同的人際情境,由此增強他們的自尊,也增加他們處理、應對人際情境的能力。

當兒童被尊重時,自尊最可能發展。當對兒童有特殊意義的承認及同伴尊重兒童,詢問兒童的意見與喜好、提供機會讓兒童真正決定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事情及選擇自己在意的東西時,就傳達了對兒童的尊重。成人應該以尊重的態度徵詢幼兒對於活動與事情的意見、看法與喜好,並應加以慎重的考慮。

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饋,但是反饋要適量(而不過量)、明確且能充分地提供信息(而非範範地讚美或討好),才能增強兒童的自尊。

總之,教師只有具備了心得教育觀念,掌握了科學的教育方法,擁有了超前的教育意識,才能把幼兒培養承適應未來社會的具有自尊的人。

幼兒閲讀後讀後感篇3

一位婦女微笑着抱住一個金髮的小少年,他正在吻他的母親,他們沉浸在幸福的氣氛中——這就是《愛的教育》的封面。

文中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意大利少年。作者以日記的形式把四年級的安利柯一學年每一天發生愛的故事全部都記錄了下來。這本書裏講到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情,同學之間的友情,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師生情,讓人備受感動。這本書中還有幾篇使我受益匪淺的文章,“高尚的行為”中講到的是,安利柯上課時,看見四個同學正在戲弄紅頭髮的克洛西,他是一隻胳膊殘廢的小孩,他的母親賣菜為生。那幾個戲弄他的同學越發起勁了,弗蘭諦這個無賴還跳到凳上,扮着克洛西母親挑菜擔的樣子來。這時克洛西氣極了,把桌子上的墨水瓶向弗蘭諦扔過去,但是並沒有打中他,而是恰好打在正走進課室的老師身上。這時,卡倫突然站起來,承認是自己乾的,但老師説不是他。過了一會兒,克洛西站了起來,哭着把事情的經過告訴老師。然後,老師走到卡倫面前,讚揚他的心靈是高尚的。看到這裏,我也不由得為卡倫那高尚的心靈而讚歎不已。他也告訴我們如何做人、處事、如何成為一個在道德、品質上都優秀的人;告訴我只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才會感到快樂和無比的幸福。

讀了《愛的教育》,我似乎懂得更多:熱愛學習、熱愛祖國、同情弱孝樂於助人、體貼父母等都是“愛”.這個生生不息的神聖字眼,雖沒有驚天泣鬼神的驚心動魄,卻總讓人怦然心動,甚至淚流滿面,它提醒我們學會要用一種温暖的眼光去看世界。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認識到了人間處處有愛,愛是人間至美之情。

最近,我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説《愛的教育》,深深地被小説中的一個個平凡人物卻不平凡的思想品質而感動。這本小説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語,也沒有任何虛偽的説教,卻通過對生活的樸素描寫,使我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小説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一個貧窮的意大利少年,從小就被賣到戲班子,受盡了虐-待。一次,戲班子到西班牙,他趁機逃了出來。在意大利領事的幫助下,他登上了開往意大利的船隻,與一羣來自世界各國的達官貴人同坐在二等艙中。船上的乘客們瞭解了他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他,紛紛給了他一點錢。正在他慶幸有了這些錢就可以吃一頓飽飯時,他聽到了那些給他錢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國意大利,於是那個小男孩就毅然地把這些錢憤怒地扔了出來,並高吼道:“拿回去!你們的臭錢!你們侮辱了我的祖國,你們的錢我一分也不要!”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這個小男孩寧可捱餓,也要維護自己祖國尊嚴的行為而拍手叫好。

讀完這本書,我感慨萬千,不僅懂得了少年愛國者的愛國精神,也感悟到了愛的真諦。我相信,這將是我今後學習生活中的基石。

幼兒閲讀後讀後感篇4

作為一名剛剛畢業便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工作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全新的環境,全新的人際關係,最初的新鮮過後,面對工作,總感覺自己在學校裏學的那點理論知識怎麼也不夠用。我們的工作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教育對象是活的,便註定了教師也必須"活"起來,怎樣才能使我在面對幼兒時如魚得水?怎樣才能更快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怎樣才能使自己勝任這份工作?班裏的孩子怎樣才能更好的成長?這些疑問嚐嚐縈繞心頭。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當我疑惑時,除了向同事、領導請教,我還從書中尋找答案。

工作後接觸的第一本關於教育的書籍,是《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經別人推薦便買了一本回來看,看後受益匪淺。

本書作者站在幼兒教師的角度,以一個幼兒教師的視角去看待幼兒教育工作中出現的種種關係和問題,是幼兒教師的教育實踐策略彙集。內容包括: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區三部分,用52個有代表性的問題,展示了當前幼兒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教育技能,特別是書的第二部分:教師與家長,其中就怎樣做好家訪?怎樣進行有效的家長約談?怎樣組織召開家長會?怎樣與家長一起處理幼兒在園的意外事件?等問題進行了事例分析與理論的概述,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的。

書中舉了大量的案例,其實這些案例我們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也是經常會碰到的,所以看着就很能引起共鳴,當我們遇到這些狀況的時候是怎麼在想的,怎麼在做的,而書中的作者又向我們傳達了哪些教育理念和策略,看着看着總能給人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比如案例《依揚又笑了》,主要的內容是這樣的:依揚是大班的一個女孩子,平時非常開朗,但是在國慶節之後老師便發現她的情緒非常低落,而且有了一些以前並不會出現的行為,比如在和小朋友鬧矛盾時打了小朋友,老師也因此批評了她,依揚的情緒因此更低落了,後來在一次無意間教師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起因是家長之間鬧矛盾,老師就頓感自己對孩子的不理解和缺少關心,於是就想了一些辦法讓依揚的臉上再次綻放笑容。這樣的事例再尋常不過了,很多老師也都會碰到,忽然發現班上的某個孩子有了一些異樣的行為和表現,我們也許也會關注,給孩子一些安撫,過後就淡忘了,缺少了對孩子這一表現的原因剖析和深入引導,暫時的安撫能給孩子帶來一些快樂,但只有深入溝通和引導才能徹底改變孩子的現狀。書中在案例的描述後有一個"分析和提示",就是對這個案例的剖析,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分析孩子之所以產生這一行為的原因。

接下來一個內容是"教育策略",也就是我們老師可以怎麼做,採取一些什麼樣的教育策略幫助孩子改變這一現狀,很具體,比如就這個《依揚又笑了》的案例。書中給予的"教育策略"是:

1、要善於接納和識別幼兒的各種情緒;

2、幫助幼兒擺脱不愉快的情緒;

3、幫助幼兒學會控制情緒;

4、為幼兒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看了這些建議後茅塞頓開,知道自己今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該怎麼處理了。

還有很多其它的案例,看了之後都很有用,她就像我的一個老師,在我耳畔娓娓道來,使我在不斷有共鳴的情況下看完這本書,它也成了我的一個"智囊團",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去問它。

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前方的路還很長,要打開的門還很多,我要做的,就是不斷去尋找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幼兒閲讀後讀後感篇5

?竊讀記》中“竊”總有一絲不光彩的含義,“竊讀”?懷着好奇,我仔細地品味這篇文章。

這個人,一有時間就跨進書店急忙打開書,躲在一角邊,一頁,兩頁,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她很快樂,也很懼怕——

這種讀書的滋味!她害怕被書店的老闆發現,所以進來看書時,把自己藏起來。每當書店的日光燈忽地亮了起來,才合上書,嚥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

現實生活中,只要一打開書,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書的征服;是你征服了書,還是書征服了你,還是書與你之間正在互相征服之中?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答案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不管答案是什麼,都包含着一個意思——成長。

或許書征服了你,那就意味着你被書迷住了。這時的你,沉迷在書裏,忘了吃飯;忘了睡覺……祖宗的遺訓,先哲的思想,人類幾千年的文明,都通過書向你灌輸,默默地影響着你,教育着你,陶冶着你……在這樣的氛圍裏,你長大了。

或許你和書之間在互相征服,那就更有意思了。你的腦海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問題層出不窮,征服永無止境,你每時每刻都處於成長之中。

我們國小生正處成長階段,讀書與我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們記住《竅讀記》這個故事,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多讀書,靈活運用大腦,讓它在我們將來學習和生活中,發揮其作用,發揮其威力。

在品讀《竊讀記》中我發現我正在一點點長大……

幼兒閲讀後讀後感篇6

最近我讀了《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感受很深,特別是本書內第三章內講到我們教師要關注教學的每一個細節講得很有道理,我也很有同感。

書中講到:關注教學細節,就是要關注我們在活動中習以為常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微笑、關注我們在教學中的每一句話評價、每一次互動。這些細節都能反映出教師的教育理念,體現出教師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師在設計每一次活動方案時,都要注重教學細節的預設,讓細節成就精彩的課堂;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捕捉精彩的細節,善於發現並利用課堂上孩子的亮點甚至缺點,巧妙、準確地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讓這些細節為精彩的課堂增輝。

在我組織的一次活動《老狼老狼幾點鐘》這個體育遊戲中,雖然是個傳統的遊戲,但是我班的孩子一直非常喜歡玩。這個遊戲能提高幼兒快速四散跑和躲閃能力。在一天早上晨間活動的時候,我問孩子們你想玩什麼遊戲,孩子們又異口同聲地説:“老狼老狼幾點鐘”,從這可以看出孩子對此遊戲一直比較興趣。活動時我扮演老狼,當我抓住了一兩隻小動物之後,我依然像以前一樣讓被捉住的小朋友站在一邊等待,等待着下一輪。但我發現被捉的幼兒只得站在邊上,不能參加遊戲,我想這樣對孩子也不好。

於是我急中生智,拉起被抓住的“小動物”往自己的“洞裏”拖,嘴裏還叨嘮着,“天黑我要吃掉你們”。沒有被捉住的孩子一下子緊張起來,施豪大喊道:“咱們要把他們救出來”,對呀!可以給幼兒創造救助的機會,於是我給幼兒講解新的遊戲規則,當老師説:“老狼休息了”,全體幼兒可一擁而上去救他們的同伴。另外我還提出要求:“救小動物時,你要當心,不要再讓老狼捉了。”這時孩子們開始想辦法了,一些孩子吸引老狼,另外的孩子趁我不備抓住自己的同伴就跑。“成功了!成功了!我們救出小動物了。”這時每個幼兒開始歡呼雀躍,也把遊戲推向了高潮。通過這項活動,我感覺到在各項活動中應該做一個有心的老師,有心留意孩子,有心觀察孩子,那你才能進入孩子的童心世界,教育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一次成功教學,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作為教師,不僅要注意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和流程,更應該關注那些看似簡單的細節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