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合一讀後感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8W

優秀的讀後感可以使我們內心得到啟發,沒有確切的思路,我們是寫不好一篇讀後感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與神合一讀後感5篇,供大家參考。

與神合一讀後感5篇

與神合一讀後感篇1

顧名思義,即知道該怎樣做的事應該與行動相結合,才會變得完美。俗話説:"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有了好想法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當在行動之前固然會遇到許多問題,雖然我們不知道能否在行動之前消除障礙,但是我可以在行動之中克服困難。告訴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蹟發生。如果你真這樣想的?那就大錯特錯!相信世界上會有奇蹟,因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蹟,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諸行動,奇蹟也無法幫助你成功。

我總是在等,等一個好的時機,等一個可以百分之百確定成功所需的條件,反而陷入了永遠的等待之中,甚至連一件小事,也總要等到所有的條件都滿足之後才開始行動。我們究竟在等待什麼?真的能等到麼?等到了又能怎樣?説不定一等就耗費了我們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還有機會反駁麼?不,我不信,因為“成功永遠留?那些有準備的人",而不是留給那些永遠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時機,恐怕我們的一生都會錯過最佳時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一輩子都幹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變現狀。

有這麼一個小男孩,資質平凡,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他小時候想當班長,結果他連任三年班長;大學時,他喜歡上校花,終於在許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學畢業後,他想開一家公司,三年後這家公司上了電視台;在他30多歲時,忽然想學畫畫,結果他在40幾歲時成功的舉辦了畫展。

當別人羨慕他時,他卻説:"我很平凡,沒有什麼聰明的才智,也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結果如何,我卻認為自己沒有輸"

他,就是我國著名的畫家餘丹青先生。

天底下最悲哀的一句話就是:我當時真該那樣去做,卻沒有去做。

我也曾經只是想想罷了,而沒有付出實際行動。是她,王雨寒璐,一個娟秀的女孩,人如其名,雖算不上漂亮,但是……是她讓我有了動力,知道自己絕對不可以再放縱自己,整天悠哉遊哉,我必須去做,想到就行動,不可以再等明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試問,我還有多少個明日呢?幾千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悄然逝去了。

我為自己感到高興,因為我做到知行合一了。一開始,確實不容易,但是有這麼個讓我倍感壓力的對手,我不怕了,真誠的對你説聲謝謝~!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與神合一讀後感篇2

王陽明是與孔子相提並論的人,專研理學、佛學、軍事戰術造福於人,傳道授業解惑,解救蒼生於危難之時,乃一代聖賢。

陽明先生從小對於一件事物專研的程度就是達到極致的,玩象棋玩得棋子被扔掉為止,射箭能百步穿楊,沙盤模擬能排兵佈陣勝敵於棋盤之上,研習理學能有龍場悟道得出致良知的心學,上陣殺敵讓匪寇聞風喪膽,在件件事情如此成功背後,不斷堅持、不斷練習是背後的驅動,而核心則是“境隨心動,可為聖賢”的觀念。

“去天理滅人慾”是朱子理學的精髓之處,講的就是要嚴格恪守自己的內心,不為外物所左右。而王陽明在學習理學“格物致知”的理念時,在竹林革竹節的過程中,深深地對這一理念產生了懷疑。而後在理學的基礎上提出了“心學”此心即良知,以自己的良知去審視周邊的一切事物,然後去實踐,發現真理,這是陽明心學的精髓。

在軍事領域,定倭寇、滅寧王,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華,從小的騎馬射箭、追殺蒙古兵、夜宿大山之中、皆展示了他的勇氣和軍事才能。

“心隨境動,則為凡夫;境隨心動,可為聖賢”這句話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心隨境動,煩惱雜生,只有讓境隨心動,堅持自己想要的,不悔自己的良知,並且不斷去實踐,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人生才能儘量修得圓滿。

與神合一讀後感篇3

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我們常常會説知行合一、行勝於言。但這些還僅僅停留在話語上,沒有化為我們切實的行動,沒有化為我們學習、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實講,這一條是中國文化的重點,也是中國教育文化的重點。《中庸》裏有一句話:“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簡單的意思是説:有一些人道理聽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卻因為氣力的原因,結果就半途而廢了,而我(孔子)卻不會停下來。

講作文的時候,一些媽媽講: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來就好難啊!這是一個問題。在生活中、工作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廢。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思想上、意識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識上搞懂了,還僅僅是開始,如果沒有行動,思想上意識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謂: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論語》中,孔子曾經承認過,自己在識人方面有過失誤。他説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時候,是聽其言,信其行。後來糾正了這個觀點,對一個人的認識,要聽其言,觀其行。我們通常都會犯這樣的錯誤:一是喜歡聰明的人,而不太喜歡相對較笨的人。二是喜歡通過一個人的語言,來判定這個人是聰明還是愚笨。這樣識別人、斷定人,往往會造成很大的誤判。看一個人語言的表達、思想上的認識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還要看行動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證其思想、意識。不能簡單地憑一個人語言的表達,來斷定一個人的好壞智愚。

有一些媽媽講,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來好難啊!這話跟沒説一樣。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認自己很笨,但做起來好難啊——似乎又在否認自己很聰明。反過來講,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説自己很聰明;但做起來好難啊——其實在進一步證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一個有成就的人,絕不是僅僅從思想上明白的人;一個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實施行動的人。正所謂:心動不如行動,也是這個道理。而我們往往犯的一個低級的錯誤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動上加以實施。我們在生活中知人識事,也會犯一個簡單而低級的錯誤,對別人、對外物,我們常常是聽其言,信其行;對自己呢,則常常是講其言,不去行。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就有了三個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們通常用英語講:justdoit,而不是説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説明了行動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轉換在行動上,那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正如一個不會游泳的人,無論他寫出多麼高深的游泳理論、教材,這樣的理論與教材,也是沒有用的。

“愚公移山”這個故事,從知與行的觀點來看,愚公的愚——愚在沒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確實有理由,認為這樣的搬山行為是愚蠢的。但是反過來講,最後的結論證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為愚公聰明就聰明在行動,而智叟的愚,就表現在光是腦袋靈光、嘴皮滑溜,卻沒有行動。所以講,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識上的智,也不要僅僅是停留在嘴頭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識上、嘴頭上的智與知轉化成行動上的智。這是聰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國教育的重點。過去,在古人的學習中是要把這個思想貫穿始終的。比如《三字經》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學,不知義。親師友,習禮儀。在這一章中,一上來並沒有講如何知某數,識某文。“人不學,不知義”講的是學習的目的——要知義。怎麼知義呢?要“親師友,習禮儀。”“親師友,習禮儀”不是知識的範疇,而是行動的範疇。

我們這一代,我們總是在講知。我們的下一代,對於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對於行的理念的熏習,就更加的少。我們的下一代,他們做數學、做習題都在講知,但是,他們當中又有幾個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學試驗?能認真地對待物理實驗呢?他們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背得滾瓜爛熟,可是把他往鬧市裏一丟,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門。做題能力很強,動手能力卻很差。選擇答案做得很好,創新能力卻幾近喪失。

“四書”也好,“五經”也好,在經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們講到了《論語》中的“聽其言,觀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讀書示子聿》裏有一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們讀《戰國》,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瞭解了這些典故,對於理解這個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現在的教育,害人不淺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邊,這個危害實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樹的成長,既要有“知”,又要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現在我們都只在強調“知”,而對於“行”卻幾乎忽略不計,這樣長出來的樹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經》中,為什麼一開始就要講親師友,習禮義?在“親師友,習禮儀”的基礎上,才會去知某數,識某文,講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沒有行的教育,那是一個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識在頭腦裏打轉,在眉毛間展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那是要吃虧的。説嚴重一些,那是要倒黴的。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講——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這樣的人我是不去做的。別説是光知不行,就是全知而半行,我也是不會做的。一個人的成功,絕對是做出來的。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因為我們對傳統文化薰陶的缺失,天天講、月月喊,叫破了嘴皮、喊壞了嗓子,幾人能識,幾人能知呢?知行合一,這個理念的種子,千萬千萬要從小就種在孩子們的心中。從小不種下這個種子,到大了,那就有問題了。

現在網絡裏流行一些公知。説兩個例子:一個是前不久的毒膠囊事件,居然有專家出來講,一天吃六個這樣的膠囊對人體無害。這樣的知識分子可以説喪失了做知識分子的良知,從理論上講,興許是不要緊的,但是,從“行”上來講,那是在挑戰公眾的生活常識。第二個例子,湖南有一個地方,因為洪水橋塌了,死了五六個人,而這座塌掉的橋,從內部結構看幾乎看不到什麼鋼筋。但居然,會有專家出來講,塌橋很正常,公眾不必大驚小怪。

他們玩弄的是學識,玩弄的是數字,玩弄的是概念,玩弄的是科學,是屬於聽其言的“言”。而對於行而言,對於民眾的心理承受,對於民眾的心理關注——“行”而言,他們簡直就是白痴。這些人從根子上講,受到的都是“知”的教育,對於“行”的教育,幾乎是空白。就如三國時期的馬謖一樣,説起來頭頭是道、彬彬有“理”,實則來講,他們沒有一點社會常識,沒有一點道德常識,沒有一點倫理常識。這些光知道數據,知道科學,知道概念的人,就是危害社會的人。

所以,我們要從根子上,真正地讓孩子們從小就有知行合一,行勝於言的意識。這個意識的樹立,要從我們在座的家長做起。不能只是簡單地説:我知道了,但我就是不做。學作文的道理也是,不能簡單地説:聽了課,老師講的道理、方法、技巧、我都知道了,但就是不親身實踐一下。知識與知道是有區別的。知識只存留在大腦的記憶裏,而知“道”是經過實踐轉化的一種能力。只知不行,是謂知識;知而行之,是謂知“道”。知而不行,天下道理千千萬,都明白了,也不管用,知而行之才能出真知!這是作文的學習方式,也是工作、生活的得“道”方式。工作中要講執行力,而學習作文如果沒有執行力,沒有行動力,也是萬萬不可的。

與神合一讀後感篇4

?知行合一》本書詳細講述了王陽明從小開始思考追尋人生的終極價值,當時明帝國的知識分子都以讀朱熹理學、通過八股考試、進入仕途為畢生理想,王陽明對這種追求卻不以為然。他的志向是成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

長大後,起初他被“經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為治國理政的人才,他學習兵法和軍事理論,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指揮千軍萬馬、指點江山。然而現實並未給他這個機會,而後便轉而去精研辭章之學,和那些以詩歌文章獲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過辭章為萬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誠鑽研,日夜苦讀古代文學著作,創立詩社,被當時文學界譽為天才。可是當他發現這條路也並非正途,他便毅然放棄了,並解散了詩社。後來,王陽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學、佛學以及道教的領域中去,結果發現這些領域都無法讓他實現人生價值,於是也都果斷放棄了。直到最終他創立了屬於自己的陽明心學,才真正實現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這本書,不得不佩服王陽明的傳奇一生,也對他的心學造詣歎服不已。他所創立的陽明心學已成為中國哲學史的一座豐碑,令後人仰望。王陽明用他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在追尋個人理想的過程中不必計較付出多少,該放手時就放手。

他雖然涉獵廣泛,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費盡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正所謂“只有捨棄,才能得到”。一個人如果在他所從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樂,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何不趁早丟棄這一包袱,選擇輕裝上陣呢?他對於人生理想的執着追求,他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他那始終如一的為生民立命之心都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與神合一讀後感篇5

趁暑假假期,讀了一本朋友介紹的《知行合一王陽明》。

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史學碩士度陰山,由於他欣賞的唯心主義使他認識了王陽明,在後來的學習道路上,經過十年嘔心瀝血,終得厚積薄發之作。

此書主要解讀了知行合一這一哲學理念以及其創始人王陽明的通俗全傳,也可以説是一部從知行合一的角度來呈現王陽明傳奇人生的傳記。這就不得不説到王陽明。

王陽明,浙江寧波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心學創始人,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其陽明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它從道德修養的角度批判了格物致知的內在矛盾,並主張心即理,提出知行合一的口號。

知行問題是中國哲學中一個相當古老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王陽明的立場是知行應當合一。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道德是人的指導思想,人的行動要按照要始終遵循道德才能達到“良知”的工夫。

王陽明的心學,講究的是人人平等,講究的是光明良知,講究的是內心的平靜。朱熹主張去心外格物,而王陽明則認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諦,現在所做的事不過是對心學悟道的踐行而已。自龍場悟道以來,王陽明的仕途就變得光明起來,南贛剿匪以及平定寧王都是他心學的運用。我認為在他的心學中有心理學的應用,似乎他的心學可以運用到任何領域,而王陽明則解釋為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陽明提倡眾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所以每個人都不應該把自己看的輕賤,但其在剿匪時卻因為士兵剿匪時士氣不高,當眾砍殺了幾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眾生平等,那他又為何以別人的生命來換取其他人的前進,這無疑違背了他提出的觀點。不過王陽明也説自己在運用戰術的時候是違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後的講學過程中從沒有提過這些戰術的運用。天地間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則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

正如習近平爺爺所説,貫徹核心價值觀、貫徹黨的羣眾路線都一樣貴在知行合一。“知”是基礎、是前提 ,“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帶“知”,做到知行合一;也要堅持行勝於言,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統籌兼備、多管齊下,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看得見、信得過、學得來的日常行為規範。

所以“知行合一”這一思想,更強調的是個人精神修養與精神境界對道德行為的影響。談及人的行為我們就要知道,正確的認識可以積極影響人的行為;錯誤的認識則消極人的行為。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正確認識,因此只要我們對其進行必要的正確引導就會積極影響人的行為。在我們進行必要的正面教育、使人們在內心存在對核心價值觀的“知”後,還要在持久的實踐中不斷產生正面的社會效果,最後才可能使人們自覺行動。

知行合一,習近平主席推薦了六次的哲學理念。以其為基本,強調了黨的羣眾路線該如何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該如何培育和踐行;以及對當代年輕人“十六字訣”新要求。

看完這部書後,感覺更深的是對自身認識的提高,不僅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入認識,還有自己在道德行為上的認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