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四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04K
讀書得以改變心境。書籍,當代真正的大學。讀書給我們知識。那麼讀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中學生《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四篇,以供參考查閲!
中學生《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四篇

中學生《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

看到這本書僅四分之一,我興高采烈的差點跳起來。興高采烈是一個很拙劣的國小作文出現頻率極高的詞,但形容我現在的心情很恰當。興高采烈的是,我彷彿找到知音,而興高采烈之餘,我在想,我現在可以做什麼。

從國中一開始就跟着老爸看有關台灣政治的節目,説起來還是陳水扁提起我這種愛好,因為關注着陳水扁的同時,我也開始關注起政治,這種和我們家人的職業沒有半點關聯的事情。我對政治有着莫名的如火熱情,老爸説政治不是你現在可以考慮的東西。我知道,我所見識到的深奧複雜只是它其中的一點。但我可以關注吧,我越關注我就越感慨,還找不到地方發泄。所以看到《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的內容,我激動而興高采烈。

看到龍應台的第二封信:為誰加油。龍應台説“我們被教導以中國人為榮,‘為榮’和‘為恥’是連在一起的。”文中有説到一個書名,對於我們班的人早就不陌生的書名,《醜陋的中國人》。我因為民族主義很愛中國,但是我也有世界主義,我希望全世界的人們都很和睦,肯定有很多人鄙視我幼稚。可是中國有很多令我和更多人憤怒的事情,每天看着新聞最經常讓我憤怒的也最讓我憤怒的就是貪官。我們的政府官員就是代表着我們在管理這個國家,是應該讓百姓最放心的人,可是他們是這樣來傷我們的心。我很氣,老爸説這是一小部分,但我認為不能因為是一小部分就可以忽略為零。寫成中文的警示牌,為中國人專門提供的特殊待遇,這些事讓我尷尬,我甚至害怕外國人會因為這些醜陋來嘲笑我。但我還是要大聲説出我是中國人,醜陋的是他們,我不是!套用文中的話,他們給了我“膨脹的”不安和尷尬,但不會押着我遠離“中國”這個概念。我想這是龍應台要告訴安德烈的。

但聽到龍應台的世界公民主義,我又產生共鳴了,看到新聞上説到很多弱勢國家,聽到牙買加的選手説他連一雙鞋都沒有所以只能赤腳在炙燙的土地上跑步,我有一種道不明的憂愁。又回到那個令人鄙視的幼稚想法了,在讀到第9封信兩種道德中,龍應台説“海嘯的悲慘震動了世界,國家在比賽誰的捐款多,背後還藏着不同的政治目的”“這些國家的人民,准許,或者説要求,他們的政府把大量的錢,花在離他們很遙遠但貧病交迫的人們身上”,我也開始思考或許世界公民這個名詞離我真的很遠很遠。

那天和老爸老媽出去吃飯,看到一個滿頭白髮披在頭上,遮住他的眼睛,頭一直低着,我看不見他的臉,他顫抖着手拿出十塊錢,然後服務員端上一碗麪條。我立即想和媽媽換位,我怕自己吃不下。不是因為我厭惡他,而是因為我會太傷心,我看不下去一位老人一直低着自己的頭慢慢吃着麪條,我怕看見服務員臉上冷漠的表情,我更怕我會看見他滿頭白髮間隙中露出的卑微的眼光。安德烈在第八封信中説他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我知道大陸婦女在極不人道的工作環境裏為耐克做苦工,但我不會因而不買耐克。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於營養不良,但我不會因而勉強自己把每一餐飯每一個盤子舔乾淨”“我是一個‘日子過得太好’的人”。對,我也是這樣,我看到電視上餓的皮包骨的非洲孩子,而且每次看新聞的時間都是我吃飯的時間,我就會難過的吃不下,很自然的只撥着白米飯沒有像平時一樣大口吃菜。我也會想着自己很混蛋,但除了產生這種想法來凌遲自己之外,我還是在吃白米飯,非洲的孩子依舊在臨死前瞪大雙眼望着冷漠的天空。

龍應台告訴安德烈,“我相信有兩種道德,一種是消極的,一種是積極的”“你才十九歲,那個時間會來到,當你必須決定自己行不行動,如何行動,那個時刻會來到”。龍應台所在的香港的貧富差距像一根刺,令她難受,但她做不了什麼,所以她寫文章希望人們認識到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社會結構,她鼓勵人們追求公平正義去改造社會,她拒絕奢華,在離開廚房時把燈關掉,這是她所能做的,這,也是我能做的。

記得自己有一句讓我爸記憶深刻的話就是:“什麼時候等我來做市長,哼哼。”這句話讓我爸嘲笑了很久,老爸説,市長哪有那麼容易做的。我説之所以不容易做我才想做的,人人都會掃地所以我才不去掃地的。老爸説那你就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才能做。是,我忘了我爸手上有我最大的把柄,我的夢想是建立在一張好文憑身上的,至少現在,我的價值體現在文憑上。文憑才是硬道理,比真人管用。我總是很痛恨我爸的這句話,可是,我爸問我,在現在這個社會你想得出別的公平的出路嗎。我想了很久,沒有。我即使痛恨應試教育到每天把它和貪官並在一起罵三遍,可我還是要肯定他的位置。我所能做的,還有好好讀書。

我和安德烈有點不一樣,我總想做出什麼事,我想要自己可以有用,我有價值,更大言不慚的説,我想要成為偉大的人。我不想只有小小的,個人的,我所希望可以在未來和我的朋友作出震撼奧巴馬的事情,就像奧巴馬的登台震撼了世界。但我沒辦法忘記我要好好讀書,一切都是要建立在讀書上,奧巴馬也是從學校畢業的。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對我來説不是一本關於家庭教育的書,而是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完善的書。我不認為一個十七歲的女生説出這種政治啊世界啊很不要臉,因為我要説我樂意。雖然不知道自己説的對不對,但對我而言,這本書每個字對我都有用,讓我產生共鳴,讓我可以陶醉得興高采烈,讓我可以明白自己可以做的,這就夠了。

中學生《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

這個星期,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令我感觸頗深。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合着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通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台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台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同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台“第一次瞭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説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希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

就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婷婷,平時在學校裏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特別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己悶在房間裏,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説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時,她就有説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況、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後來,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婷婷的爸爸又經常出差,所以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歡傾訴,總覺得快樂的事情應該與每個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知道了我的情況,也會很快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起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歡與父母交談,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因為現在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己的兒女到底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説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婷婷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很想把這本書送給婷婷,希望她能通過閲讀這本書,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因為生活的重擔,使他們有些無暇顧及你的一些喜好,書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多少青少年想擺脱父母,獨立生活的心聲:“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還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恐怕婷婷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吧!使婷婷與爸爸媽媽之間的隔閡能夠慢慢被清除,變回那個開朗大方的她。龍應台知道了兒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動與父母交流,父母一定會知道她的想法的吧!

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這本書,讓同學們閲讀這本書!

中學生《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

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他們的心態啊。也就是説,他們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題記

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台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温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中學生《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

初識龍應台,源於她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而在這本書裏,她更多的是一位母親,一位與普通女人無異的母親,慈愛,嘮叨,渴望與孩子交流,又失落於孩子漸漸的成長與離去。

書源自於母子之間三年的書信往來,代價“你不要打那麼多電話‘騷擾’我”——安德烈如是説。安德烈的觀念此刻看來與當下的我們並無差異,渴望獨立的人格,對前途的茫然,對政治事件的批判,對東西方文化的感知,對父輩觀點的質疑等等。安德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睿智的學者母親,能夠將自我的思考化作一封封書信。或許,這些書信的意義在於,她寫出了許多人想到卻道不明的思考。

以下是書中幾段觸動的文字

關於成長中的得與失

——安德烈,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可是給了我一種本事,悲憫的本事,同情的本事,使得我在日後應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禮貌的核心關懷所在。你懂的,是吧?

同時我看見自我的缺陷。十八歲時所不明白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府職責、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難補課。可是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是補不來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屬於知識範圍,不屬於內在涵養。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個要時時提醒自我去堅持的東西,就像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一天澆水的心愛植物,可是生活藝術,應當是一種內化的氣質,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地感覺自我對生活藝術的笨拙;漁村的貧乏,使我有美的貧乏,而有知識沒有美,猶如大海里沒有熱帶魚。

而你們這一代,安德烈,明白什麼、不明白什麼?網絡讓你們擁有廣泛的知識,社會富裕使你們習慣物質的追求和享受,藝術和美的薰陶、唾手可得。你們這一代“定錨”的價值會是什麼?終極的關懷會是什麼?你,和那個甘肅來的疲憊的少女之間,有沒有一種關聯?我的安德烈,你認為美麗的熱帶魚游泳也要有方向嗎,或者,你要挑釁地説,這是一個無謂的問題,因為熱帶魚為自我而活?

關於國家認同感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以作中國人為榮,“為榮”和“為恥”是連在一齊的。我當年流傳很廣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一位有名的前輩寫的是“醜陋的中國人”,批判的都是我們自我。然後突然,“中國人”這詞變成了別人,甚至是“敵人”,而我們變成了“台灣人”。

一個被長年灌食某種飼料的人,見到飼料都想吐。民族主義的飼料——不管是中國牌還是台灣牌的,我們都被灌得撐了,被剝奪的,就是一份本來能夠自自然然、單單純純的鄉土之愛,純潔而珍貴的羣體歸屬感。它被操弄得變形了。

關於平庸

——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期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為自我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我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終,還是“自我”二字。所以,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貼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

關於痛苦

——我不明白你們這一代的德國少年是否讀過《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和你一樣,在法蘭克福成長,他的故居我也帶你去過。23歲的歌德愛上了一個已經訂婚的少女,帶給他極深的痛苦。痛苦轉化為文字藝術,他的痛苦得到昇華,可是很多其他的年輕人,緊緊抱着他的書,穿上“維特式”的衣服,紛紛去自殺了。安德烈,我們自我心裏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我,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關於家

——給你一個家,深深地紮在土地上,穩穩地包在一個小鎮裏,是因為期望你在泥土上長大;期望你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我的村子;期望你,在將來浪跡天涯的漂泊路途上,永遠有一個不變的小鎮等着接納你,永遠有老友什麼都不問地擁你入懷抱。不要你和我一樣,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完美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沒有人期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為苦楚而成為比較深刻的藝術家。

關於父母

——父母親,對於一個20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温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説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説“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