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2W

優秀的讀後感可以是學術性的,也可以是輕鬆的,寫讀後感是一種反思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提高閲讀理解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8篇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1

跟隨敍事者十月份共讀於永正老師的這本經典之作,受益終生。讀完這本書,我被於老師的為師之道深深震撼。

於老師説: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是啊,我們成年人已然習慣了按照我們成熟和成人邏輯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常常忽略了還是孩子的他們的想法甚至常常不能理解他們的做法。我想這正是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所在。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看待孩子的階段性特點,對學生對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這樣不僅可以拉近了我們師生關係還對孩子的學業有很大的幫助,對我們自身來説,也會大大提升我們的教師職業魅力和自信心。

於老師總結了學生之所以喜歡原因。首先是“温性”,遇到問題能夠“後退一步”,擺正自己的心態。其次是包容,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記我們自己曾經也是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會惶恐和膽怯,想逃避,但是當孩子有了這樣的心態後,正好説明了他是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個時候我們老師如果抱着寬容的心,去引導他認清自己的錯誤,並知道自己如何去改正錯誤,我想要比狠狠批評他一頓效果更好。起碼,我相信孩子的心裏是充滿感激之情的。最後就是調和,在我們執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屢犯錯誤的孩子,這時候我們會嚴厲的批評他,這時候他們對我們肯定產生了牴觸情緒,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老師“及時的揉一揉”,也就是找個合適的機會,適當再表揚一下他,讓他們明白,其實我們是在教育他,幫助他,而不是他的敵人。相信每個老師都會喜歡班上優秀的學生,對於優秀的學生我們常常表揚他們,激勵他們,因為他們的潛能很大,認為他們就是班級的希望和驕傲,這樣往往也會造就部分學生產生高傲的情緒,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引導他們認清自己的不足,才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教育的意義就在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他,戒驕戒躁,防止懈怠,一直沿着正路走下去。教育的魅力也恰恰就在於發現每個學生的短處,引導、鼓勵他努力由“不及”到“及”。

最後,我認為我們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處理教育教學問題都要思而後行,讓學生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帶着思考,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智慧,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和思考中感悟並積澱的。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2

從教多年的我,依然會有這樣的疑問:什麼樣的老師才會深受學生的喜歡呢?每個人的答案各有不同。有人覺得為師者應博學多才,又或幽默風趣,更要公平公正,還要和藹可親?於永正老師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一書中是這樣説的:教師想讓學生喜歡,首先要喜歡學生,只有老師喜歡學生,學生才會加倍地喜歡老師。其實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喜歡。於老師在總結為師之道時,有兩點是讓我記憶猶新。

第一,他用中藥中的甘草來歸納。甘草的特性是:性温、味甘。温在孔子的温、良、恭、儉、讓,五大美德中居首位。温和是好人的首要標誌。所謂的温即温和,而且是温中有善。這對老師尤為重要,性温讓你在脾氣上來的時候,可以懂得控制,學會要冷處理;還讓你知道作為老師一定要與學生為善,對孩子的錯誤一定要原諒。光温還不行,還要懂得調和。要做到温而厲威而不猛,更要注意對學生因材施教和心理調和。於老師説到,以欣賞的眼光看別人,看到的都是優點;以挑剔的眼光看別人,看到的都是缺點。這也讓我再次想到,教師的任務首先是先育人,如果一個學生都沒有優秀的品質和素養,如何成人。更何談成才?而這一點也是日常工作中,一線教師最容易失控的部分,也是需要日久去磨練的一項專業素養。

第二,於老師談到的關鍵詞是:修養。這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讀書同時讀自己。於老師的閲讀面之廣是我們無比敬佩的,可以牽一髮動全身。在信息時代如此發達的今天,這些傳統的方法顯得猶為可貴。如果我們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翻翻書籍,聞聞書中散發出的墨香,體驗不同作家筆下的風格,那是一件多麼奇妙的事情!二是以人為鏡。也就是以優秀品質的偉人為榜樣。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敬佩之人,我們以這些人之豪傑為鏡,會讓我們更加優秀。三是不斷反思。這也是每位老師必須要做到的。每天記錄下自己的小小教學感悟、與學生之間的趣事等等,不在於多,只在於寫。

他説,沒有藝術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科學求真,藝術求新,藝術的表達沒有最好,只用更好。身為教師,讓我們與書為伴,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文化人,這樣我們距離學生喜歡的教師就會更近些。

教師亦被稱為先生、園丁、春雨、孺子牛……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作為職業,那就用我們的方式去做好孩子們靈魂的工程師,用我們的愛心去温暖學生,用我們的知識去改變學生,用我們的魅力去引領學生,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3

“做老師真好!”這是教了五十多年書,最終把自己教成孩子的於永正老師的由衷感歎。於老説:“想念你們,我教過的每一位學生。”我想:每一位於老教過的學生也會想念他。一定是這樣,於老風趣幽默的課堂、關心體貼的話語、身教重於言傳的榜樣······怎能不讓學生們想念!

想念源於喜歡。課堂上朗讀時通過表情、語氣、動作,把天真、活潑、羞澀的人物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讓學生更好的走入人物內心,理解文本;課下和孩子們一起遊戲、玩耍;學生出現問題時的體諒和理解;能發現每位同學的長處和閃光點,從不吝嗇表揚······這樣的老師哪位學生會不喜歡。

要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放下架子,對學生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像於老一樣,做一棵“甘草”性温、包容、懂調和。要有温而厲的教育智慧,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做到“不過”也“無不及”。

於老説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到老師喜歡他。其實學生都很在意老師對自己的態度,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表聽到老師的`表揚。在靈活多樣,有指向的激勵下,學生的“閃光點”會越來越多,“亮點”會越來越亮。於老在書中寫道:“你真棒”“你真好”這類的話可以説,但總這麼説就空了,“棒”在哪裏?“好”在何處?這樣就有“實指性”了。我班小李同學,之前字的書寫不盡人意,每次看作業我都會提醒他要認真寫,可並沒有效果。後來我改變了方法,看作業時在他的本上畫出或指出工整的字跡,會告訴他這個字之所以漂亮是因為他能準確把握字的結構,每筆書寫到位,還會提出期望,相信下次作業中漂亮的字會更多。就這樣,慢慢的小李同學作業本上漂亮的字越來越多,最後每次作業都能做到書寫認真工整,多次評為優秀作業。

在和孩子接觸交流時一定要發在內心的表現出喜歡他的樣子,不諷刺、不挖苦,不冷落、不漠視。一句簡單話語,一個撫摸腦袋的動作,一個關心的眼神,一個大大的擁抱都能讓學生感受到你的用心。“喜歡”是互相的老師喜歡學生,學生會加倍喜歡老師。

讀了這本書,深刻領悟到於老的教育智慧,為師之道。愛學生不是隻停留在嘴上説説而已,要從心開始。孩子間存在個體差異,那麼就讓我們用愛澆灌:是花就讓他盡情的綻放,是樹就讓他茁壯成長,哪怕是一株小草也要讓他在“大地母親的懷抱”裏無憂無慮,健康成長!(趙麗)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4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一書是特級教師於永正先生的“封筆”之作。我認真拜讀了這本書,正如於永正先生自己在書的前言中所説:“本書是我對自己從教五十多年的較為全面的總結。讀者從中可以看出我的教育觀、語文觀、學生觀,乃至於我的性格、為人和其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書中的第五章《行無言之教》部分對我的觸動頗深,受益頗多。

這一章的開篇便引用了老子的話:“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其中的“不言之教”指的就是“身教”。身教的力量和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身教”無痕,而且於老師認為這種影響在國小階段尤為顯著。因此於老師説:“老師就是一本教科書——一本學生天天看的‘無字之書’。”

接着於老師指出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對學生潛移默化、影響深遠的“無言之教”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字。“當老師的(尤其是語文老師),能寫一手好字,第一節課就能贏得學生的好感。”於老師在書中説道:“我的老師和我的語文教學經驗告訴我,寫字的意義太大了,國小生要寫好字。”於老師強調練字要成為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每課要求學生寫的字,自己必先照着字帖練;要板書的詞語,也要練,力求讓板書的字成為學生的“字帖”。要琢磨每個字的間架結構,看準每筆的起筆、落筆,不把每個字練好,不會善罷甘休。

二是朗讀。於老師説自己備課除了練字,還練朗讀,而且練朗讀花的工夫比練字多得多。“朗讀受朗讀者智力、能力、感受力、表現力、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制約,所以教師要加強修養,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教師如能達到“見文生情”的朗讀水平,即便不講朗讀技巧,只是一遍一遍地讀給學生聽,然後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跟讀,時間久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也會自然而然地跟着提高。

教師要奉獻全部光和熱。教師要不斷學習,剔除以往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中陳舊的落後的東西,採取現代化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和引導學生。教師必須勤學不輟,不斷充實自己。知識貧乏是不稱職的教師,對教育事業不忠誠是失職的教師。教師要大力開發學生的聰明才智,讓每個學生身上的才華都放射出燦爛的光彩,讓每個學生身上藴藏的智慧火花,都熾烈的燃燒起來。

教師要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教師來説,具有自制力,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行為能夠約束自己的動作、語言,抑制無意的激情和衝動,這既是職業修養中不可缺少的的心理品質,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冷靜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無能的表現。教師在盛怒時,要學會忍耐,壓抑脾氣,心平氣和的跟學生對話。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5

自古以來我們就讚美老師愛生如子,然而時至今日很多愛生如子的老師常常感歎:一腔愛心換來的是學生對老師的不解與埋怨,這種適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不得不讓我們每一個老師思考:應該怎樣教育學生才更有效?《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告訴我我:老師僅僅熱愛學生是不夠的,還應該充分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一個平等的人去對待,這樣將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儘管每個學生喜歡一個老師的原因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她的幽默,喜歡她寫得很漂亮得板書,甚至只因為你對他説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但他們喜歡的是尊重自己,瞭解自己需要,注意與自己交流感情的老師。

是呀,尊重是每個人渴望擁有的,學生亦然。尊重學生,正是保護學生自尊心,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一個失掉自尊心的孩子,怎能達到自我實現,又更何談競爭、創新?當老師們恨鐵不成鋼,便用諷刺、挖苦、甚至體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時,不僅不能讓孩子理解你的愛,觸動他們的心靈,更有甚者會直接傷害學生的身心健康,抹殺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性與創造性,這不是與老師的初衷背道而馳嗎?老師啊,千萬別用愛的名義行踐踏學生之實。

有的老師為了保持師道尊嚴,居高臨下不苟言笑,為了不讓學生小瞧老師的能力,事無鉅細全部包攬,容不得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學生有錯,便使出“渾身解數”批評指責。然而管理效果卻不理想,學生與老師心理距離拉大了,學生對老師雖有敬畏之心,卻無親近之情,更不敢吐露心聲,班上氣氛嚴肅有餘,卻無生動活潑之氣。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平等的交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於是學生親近了,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正如美國教育家愛默生説:“教育的祕決是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老師要放下身段。學生是班級的主人,對於班上的事,不能老師一個人説了算,老師應該放下身段與學生平等的商量,允許學生中有與老師不同的聲音。並且要重視學生的意見,為他們創造機會,巧妙的激發學生積極表達自我的衝動。班裏有了問題、出了事情,也總是尊重學生自己以及班幹部的意見,充分聽取他們的申辯,然後再進行恰當的處理,有時還可以防患於未然。這樣既充分發展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又能讓學生更深的感受到老師的信任,期望,反過來他們尊重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從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良性循環。

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感情,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正經歷着由依附向自主急劇轉變的過程,他們會對老師從早到晚過細的關心指導感到厭煩,他們更渴望老師尊重他們的人格,理解他們的感情。如果老師忽略了這一點,將給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心理傷害。常常提醒自己:讓學生丟臉不是教育目的。如果教育方法是用傷害學生寶貴的自尊心為代價去懲罰學生,這還能達到教育目的嗎?一個連自尊心都沒有的人,能知錯而改嗎?難道沒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了嗎?樹有皮,人有臉,即使再差的學生,也需要老師呵護他們幼小的自尊心。尊人者,人尊之,只有老師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學生才會更尊重、信賴、熱愛老師,這樣的教育才會事半功倍。

尊重學生,老師要學會等待。陶行知曾經説過:“你這糊塗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你可要等到做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他們當年是你的國小生?。”十個手指有長短,一個班三四十個活生生的人,個體差異是客觀的存在的,又怎能一個樣?面對認知不一的學生,我們要學會等待。等待不是不聞不問,而是留心觀察等待教育時機。在老師期望的等待中學困生會默默追趕,在老師期望的等待中違紀生會漸漸收斂,在老師期望的等待中優等生會發憤圖強。在等待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體會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絕妙。

僅有熱愛是不夠的,尊重學生比熱愛學生更重要。尊重產生愛,只有尊重學生,才能真正地把愛送到學生心中,落到教育目標上。而且尊重學生的老師一定會獲得學生的尊敬!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6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看到這樣的詩句,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教師。自古以來,教師的身份是很特殊的,各行各業人士都喜歡用聖人的道德標準綁架教師,認為高尚是教師的座右銘,假如哪個教師表現出不如意之處,立馬會受到大眾的強烈譴責,好像做了什麼人神共憤的大事一樣。

我曾經聽到這樣的一件事,一次,一位一年級老師去上廁所,與其一所教學生相遇,該生瞪大眼睛,一臉好奇。離開廁所後,該生嘀咕了一句:“原來老師也會上廁所。”殊不知,教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也要吃喝拉撒。

以上只是一件瑣事,許是因為學生家長在家裏過分美化教師的結果,做為老師,一笑置之即可,等學生在學校待了一段時間後,自然會適應老師的種種平凡之處。然而,教師的平凡又不能和社會上的庸俗一概而論。教師畢竟負有教育的責任,國小生的模仿能力又特別強,所以在學生面前還是要有高尚的情操的。

這不是和前文自相矛盾了嗎?一會兒説教師是普通人,一會兒又説要有高尚的情操,怎麼可能做得到?

其實做到這點並不難,更不會互相矛盾。國小生是一羣純潔的天使,他們沒有經歷過社會這個大染缸的浸染,沒有那麼深的城府,所以教師在學生面前的高尚也不用太高,比如不説不文明用語,不穿奇裝異服等,尤其不在學生面前做一些要求學生做,自己卻從不做的事情。比如要求學生不玩手機,自己一有空就刷抖音,玩手遊;比如要求學生看書,自己從不看書等。也許你會問,我一天上班這麼累,難道稍微放鬆一下也不行嗎?不是的,這些事情都可以做,但有個前提條件,不在在校時間,尤其不在有學生在場的時候做。因為我們畢竟是教師,我們得對得起我們這個職業,我們培養的是“人”,一個合格的公民。別擔心,孩子長大後自然會明白人無完人,我們只希望他們的童年更加陽光。

我們可以怎麼“裝”呢?我們要在人前“裝”,對成績差的學生,我們可以假裝關心他們的生活,通過生活聊聊學習;對行為不良的學生,我們可以假裝關心他們的學習,通過學習談談行為;對邋遢的學生,我們可以替他們整理一下服裝;一無是處的孩子呢?我們至少可以對他們笑笑吧。我們還要在背後“裝”,我們可以假裝我們特別遵守紀律,開會認真聽講;可以假裝我們很愛看書,隨時拿一本書翻翻;可以假裝我們很友好,辦公室裏的老師都親如兄弟姐妹……

“假裝”的時間久了,也許就變成“真裝”了,如果我們能“假裝”一輩子,那我們就真的成了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了。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7

我只知道甘草可以止咳,怎麼和於永正老師聯繫起來了呢,仔細閲讀這個章節後,我明白了,正是因為於老師具備甘草的品格,所以他與同事相處得好,學生也喜歡他,這不是我們每個老師都要做到的嗎。

首先甘草性温,味甘。於老師就是一個温厚的人,在他的回憶中寫到他兒時的幾位老師都是温厚的典範,微笑是他們共同的名片,寬厚是他們共同的品格,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啊。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多想想於老師的經歷,在我們大動肝火時,多想想對學生的影響,讓我們用一份冷靜別樣的心境來處理事情,不是更有利於學生的品格發展嗎。

其次,甘草包容,幾乎能與所有草藥為伍,不但能解百藥毒,還能提高其他藥物的療效。形容到老師身上,就是寬容,大度,有氣量,不計較。

人是易怒的動物,尤其是面對那些個別學生的.時候,又如何能忍得住。但想一想我們從事的就是教書育人的工作,不是有句話形容我們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想想肩上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第三,甘草能調和。我覺得於老師説得特別好,為師者對學生要温和,親切,還必須嚴,什麼時候都要有度,不可執於一端,以至於學生產生牴觸情緒,老話説還打一巴掌揉三揉呢。

其實每個學生都很在意老師對他的態度,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喜愛。即使我們不能保證喜歡每一個學生,那也要做出喜歡他的樣子。讀了這個章節,讓我感到要做一個合格的老師,一定要有甘草的品格。

於老師就是願意做甘草,做一個動腦子的人,做好人,做温和的人,做寬容的人,做善解人意的人,做善待學生的人。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帶着思考教學,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努力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8

首先,要感謝白雲華附劉校給我們推薦了這本書,讓我有機會細細拜讀了於永正老師的這本經典之作,並受益終生。讀完這本書,我被於老師的為師之道深深震撼着,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讀書心得。

於老師説: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是啊,我們成年人已然習慣了按照我們成熟和富有邏輯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常常忽略了還是孩子的他們的想法甚至常常不能理解他們的做法。我想這正是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所在。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看待孩子的階段性特點,對學生對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這樣不僅可以拉近了我們師生關係還對孩子的學業有很大的幫助,對我們自身來説,也會大大提升我們的教師職業魅力和自信心。

於老師把學生之所以喜歡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對比。首先是“温性”,遇到問題能夠“後退一步”,擺正自己的心態。其次是包容,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記我們自己曾經也是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會惶恐和膽怯,想逃避,但是當孩子有了這樣的心態後,正好説明了他是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個時候我們老師如果抱着寬容的心,去引導他認清自己的錯誤,並知道自己如何去改正錯誤,我想要比狠狠批評他一頓效果更好。

起碼,我相信孩子的心裏是充滿感激之情的。最後就是調和,在我們執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屢犯錯誤的孩子,這時候我們會嚴厲的批評他,這時候他們對我們肯定產生了牴觸情緒,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老師“及時的揉一揉”,也就是找個合適的機會,適當再表揚一下他,讓他們明白,其實我們是在教育他,幫助他,而不是他的敵人。相信每個老師都會喜歡班上優秀的學生,對於優秀的學生我們常常表揚他們,激勵他們,因為他們的`潛能很大,認為他們就是班級的希望和驕傲,這樣往往也會造就部分學生產生高傲的情緒,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引導他們認清自己的不足,才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教育的意義就在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他,戒驕戒躁,防止懈怠,一直沿着正路走下去。教育的魅力也恰恰就在於發現每個學生的短處,引導、鼓勵他努力由“不及”到“及”。

最後,我認為我們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處理教育教學問題都要思而後行,讓學生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帶着思考,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智慧,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和思考中感悟並積澱的。

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是每個老師的追求,“親其師而信其道”,希望我們都能繼續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