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關於最新《守望教育》讀後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5W

當你讀完一本好書,讀後感是一種很好的記錄方式,可以記錄自己的感悟,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2022關於最新《守望教育》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2022關於最新《守望教育》讀後感範文
2022關於最新《守望教育》讀後感範文

哲人康德曾説過這樣的名言:"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常、持續地對它們反覆思考,它們就總是以時時翻新、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充滿我們的心靈: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僅將"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則"與"頭上的星空"亦即無限的宇宙相提並論,甚至認為道德法則要高於自然法則。那麼,在目前一些領域道德失範,道德願望與行為、道德投入與產出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怎樣的道德教育才能讓道德律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呢?讀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令我們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用的標題雖然是“教化的困惑”,體現了作者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為我們解了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採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着的。閲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薰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着,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一代代兒童通過閲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閲讀中成了經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恆。

正如劉教授所説的:“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優美敍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於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範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於多元時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樣走出現實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斷前行,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其中的關鍵,應該是讓德育從神壇走向下界,回到人間,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美麗温情的美德故事,應該是這路途中的一把鑰匙。因為,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為主的規範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

讓我們把對孩子發自肺腑的愛寄託在故事中,讓孩子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快樂與芬芳,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吧!

2022關於最新《守望教育》讀後感範文

每當讀一本書,就像是在和一位智者交談,拓展了思維,提供了方法,指點了迷津,在共鳴中不知不覺地提升了自己。在讀了劉鐵芳《守望教育》這本論著後,有幾分的激動,因為自己的一些謎團在讀完了這本書後也日漸明朗。讀了這本論著主要有以下幾點感受與反思。

一、學生在學校受到的是“訓練”還是“教育”。

我對本書中關於“升學”的一元教育論述印象比較深刻。我曾經在高中教過兩年的語文,高中就拼一點,學生的分數,學生的練習滿天飛,國中也是這樣,“升學”的一元教育價值取向往往會將孩子置於“教育”之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訓練”。還好我們國小階段沒有把分數看得那麼重,注重的是學生各種習慣的養成。但是我覺得在我們的課堂上,訓練的成分還是比較多。文本只是一個載體,上面承載着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思維的創新,文化的傳遞,我們需要的是立足於文本,走出文本,培養學生的能力,思維與素質。對於語文這門學科來説,知識的訓練是必須的,但我們不要把知識點的訓練作為我們教學的歸宿。

二、美麗温情的美德故事,應該是德育途中的一把鑰匙。

本書中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為主的規範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故事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着示範性的作用,學生去明白一個道理,很多時候,説教遠遠不如給孩子講一個故事,一個故事也許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或者是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能一個故事孩子聽一遍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並且正確地去做,而並不需要我們去耳提面命。更要的是孩子們都願意聽故事,並且聽故事對孩子們好處多多。比如説我給孩子講的一些故事,一遇到類似的問題,好多孩子會一起説出這個故事的名字。這就説明這個故事已經深深地烙在了孩子的心中。

三、學生形成“悦讀”的習慣,真正會讀書。

《守望教育》第二輯中強調了閲讀的重要性。閲讀見證着一個人的精神成長,閲讀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人人皆知。怎樣讓“閲讀”變成“悦讀”,這讓我想起了一本書《悦讀是怎樣形成的》。方法是做好事情的捷徑,這裏面有一套比較好的閲讀方法。具體方法如下:在學生剛開始課外閲讀時,“放任自由”是比較合適的辦法,天文地理、神話傳説、卡通笑話,全憑學生喜歡,當學生逐漸覺得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和生命的需要時,老師再適當給學生推薦一些比較適合孩子閲讀的書刊並提出讀書要求,先“放”後“收”,讓學生一個適應過渡期,有利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因此,在保證課外閲讀數量的基礎上,也要保證其閲讀的“質量”。在課外閲讀的起步階段,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隨着年級的升高,對課外閲讀的要求必須在質量上和深度上下功夫,要指導學生學會真正的閲讀。

四、還給孩子童真童趣。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那時侯讀書生活比較單純。簡簡單單的幾本教材,沒有任何別的讀物、輔導材料,早上來上課,午後輕輕鬆鬆回家,作業儘管有一些,也還有課文的背誦任務,但感覺好象都能比較輕鬆地應付得過來。不僅如此,愉快經歷還有兩個重要由來,一是經常有夥伴自由玩耍,一是與自然隨意地接觸。”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幾個銅錢,幾根雞毛和一小段麥管用線一紮便紮成了一個雞毛毽子;一個瓦片,地上畫幾個方格子,就是我們玩的瓦房子;天黑了,村子裏的草垛,各種杆秸多成了我們躲貓貓的快樂場所……

可回首今天的教育,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可謂天壤之別,學生知識訓練的深度和廣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可學生的生存狀態卻不容樂觀,在陽光體育課上,如果我們能夠增加一些富有童真童趣的活動,孩子們可能會是更快樂。

總之,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要抱有這樣一個胸懷,不是教好某些優秀的學生,教好一個班的學生,教好幾屆學生,而是從“人”這個概念出發,為每個孩子的終身發展考慮,教育是培養生命的事業,我們的目的應該是讓每個孩子具備頑強的生存能力,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就讓我們帶着這個任務開始自己的教育工作吧。

2022關於最新《守望教育》讀後感範文

通過劉鐵芳教授發表的學術論文,我知道他是一位真誠的學者。在兩次學術年會上見過他,樸素中有一種睿智,謙和中有一種堅持。

劉鐵芳,生長在一個貧困的鄉村,國小就讀的學校是用泥土築起來的,師範三年畢業後到鄉村教書,幾年後進入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哲學博士,現為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從這一簡歷中可以看出,他無疑是一個“愛學之人”。在《守望教育》一書他説道:“我所夢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書櫥之中做一個純粹一些的問學之人,與此同時,又能時刻把心靈的觸角伸向人間社會的冷暖,不忘記自己作為普通個體的良知與社會一員的責任。”

所謂“做一個純粹一些的問學之人”,依筆者之見,就是對教育的複雜性保持一種敬畏,同時對教育的應然狀態懷有一種詩意的期待和浪漫懷想;所謂“不忘記自己作為普通個體的良知與社會一員的責任”,就是以敬畏和詩意的心境去守望教育,並憑着自己的教育良知和道德、憑着理性的批判和必要的反思去表態。

有人説,教育的複雜性超出了人類的想象,在這一點上,只有愛情和幸福之類的話題可以與之媲美。面對紛繁複雜的教育巨系統,任何一個人都處在“無知”的境地,我們所應做的就是“保持我們自身理智的清醒,對我們的已知保持一份謙遜,對我們的未知抱有一種敬畏,對我們探索未知的意願,擁有一份理性的剋制,不至於出現一種理性的自負”。

我們的理性不是萬能的,而世界也好,教育也好,遠沒有我們想的那樣簡單。然而,現實中總有“教育真理的代言人”出現,甚至在教育領域之外的人,只要自己上過學,都可以心安理得地對教育問題指手劃腳。劉教授在書中指出了這種“理性的自負”的根源:“什麼都説,什麼都敢説,什麼都宣稱能説清楚,把教育的世界變成一個毫無迷魅的世界,對於教育生活缺少一份必要的敬畏之心,這其中隱含的乃是教育中的技術主義傾向。”

“技術主義”,就是要尋求“規律”,追求“模式”。當下,“按教育規律辦事”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一句“時髦”用語,總認為教育存在着一種能提示育人本質的確定的“規律”,只要找到了規律,按照規律的操作程序去執行,就會收到預期的效果。於是,教育領域也有了“造星運動”,名校辦學模式和名師教案成為模仿和學習的重點,不少老師就此成了“熟練操作工”,執行着專家、大綱、教參、教科書、名師的旨意,而自我的思想卻在教育世界中缺席。這就是“理性的自負”的代價。

如果下次再遇到坐而論道、對教育侃侃而談者,在接受或批判他的觀點之前,我們可以先仔細品味一下劉鐵芳教授這段話:“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論、方案、謀略説得天花亂墜者,皆不可信;凡動輒稱“學習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動輒宣稱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奧義説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發展説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教育是富有詩意和理想的事業,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有一種教育情懷,有一種“烏托邦”情結,在自己的頭腦中構勒出一種“絕對”的“好教育”。也許,這種“好教育”永遠不可能實現,但如果連理想都沒有了,教育生活只能是日復一日地耗費生命。

“絕對”的“好教育”在哪裏?劉教授提出:“從柏拉圖到杜威,從孔子到蔡元培,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但現實總是現實,總是匱乏的事實……但我們相信它們‘在’,‘恆在’,在我們堅定的信念之中。”

教育事業之所以富有詩意,就在於它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靈魂推動另一個靈魂”的過程,是“一個生命點燃另一個生命”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個人的體會和思考是不能缺席的,我們要時時追問: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是好的教育?我們究竟為什麼教?……否則,教育就毫無詩意可言,只能成為一種謀生的工具,學生就成為“工作的對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