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故宮100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1W

我們在寫觀後感的過程中,需要聯繫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人們欣賞完一部影片後,應該有不少感想,可以完成一篇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寫故宮100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寫故宮100觀後感8篇

寫故宮100觀後感篇1

今天一大早起來,我就被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種草了。

下午叫了順風車,去看這部電影。看完,坐上回程的順風車,司機是個小姑娘問我,hey,你剛才在看什麼電影?

我説,一部紀錄片,叫《我在故宮修文物》。

那有什麼好看的?

沒什麼好看的,但是對我來説很好看。有些話像匠心、用力活着這樣的詞,在我口中語言又止。我和她説,就是整個電影就在放故宮裏負責修繕的各個部門工作、感悟還有生活。

她説,那看點是什麼?

真實。

我想給你展現其中一個鏡頭:

這是在故宮負責鐘錶修繕的王津師傅,日常工作就是修鍾。

最近新進來一鍾,人要求是還原其原來的機理。他説,鍾這種文物和其他字畫雕塑不一樣,你要還原成本來的樣子,還得讓它動。

修了幾十年的鐘,每一口鐘都像是他的寶貝,他認真專注。

有一次,故宮文物外出展覽時,一位老先生硬是拉着他,要問他故宮有沒有像他手上寶貝一樣大的?他開心的搖搖頭,説沒有,高手在民間。

事後,回顧,王津説,找我驗證的人多了,這些藏寶的人兒,就想表達出他們自己有故宮沒有的東西。想想故宮的確是藏寶的頂尖水平,可是外面的東西肯定比故宮多呀。

終於,貫穿影片的那口鐘修好了,是一口西洋鍾,上面還有熱帶雨林一樣的畫面。

這口鐘放在博物館展覽時,王師傅隔着玻璃對着自己的作品説,一個人工作也就幾十年,沒有多少人有幸碰到那麼幾件大事,能參與進去,這樣想想多好。

畢竟我不是寫影評的,其中的一個故事講完了。我想聊聊我的感受(全是雞湯)。

插句題外話:

昨天晚上和一朋友聊天,聊完我發現,在來地心引力工場的兩個月狂寫文章的工作,給我帶來聊天嘮嗑居然能夠源源不斷講話的資本,關鍵還挺有邏輯,頓時有點小嘚瑟。

我發現刻意聯繫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方法。

我每次工作到深夜,都會去翻翻我的朋友圈,發現很多朋友:紅衣、v先生、菜菜、慧敏、千聊薛院長、蔬菜、卓婭(不勝枚舉)等等也是大半夜發着朋友圈,聊着自己專注行業的思考,尤其是最近讓我感動的西西,每次看他的朋友圈,你除了喊一聲牛逼之外,更是感慨一個人究竟有多少精力。

我也有很多在傳統行業工作的朋友,在我選擇工作的時候,告訴我,崇傑,你要學會隱忍,不要像個小孩子一樣,不要想着什麼樣的事情都必須站在你的角度出發。

我和他説,我不是這樣的,我喜歡新媒體行業,沉浸的是自己的愛好,而不是工作。換一個維度就是,我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順帶幸運的是還有個老闆願意為我的愛好買單。

寫不下去了,希望有機會我能和你好好介紹我自己。

寫故宮100觀後感篇2

當我們遊覽故宮,在千百年前的文物建築前駐足歎息時,也許從未想到,有這樣一個職業羣體——他們每天就在故宮博物院的黛瓦紅牆裏工作,與古典文物朝夕相處,甚至在這些文物身上“下刀子”。他們,就是故宮的文物修復工作者。

前段時間,一部名為《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在豆瓣裏拿下了9.4分的評價。這部只有三集的紀錄片第一次完整呈現了世界頂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片子的開頭便是一陣嘈雜的聲音——剪刀劃開紙面的聲音、小錘子敲打木件的身音、調試鐘錶的聲音。敲在瓷器和青銅器上的如雨落清池,聲音清脆而悠遠;矬子擦過木頭的紋理髮出“沙沙”的聲音,混沌而綿長。在這短短三個小時的觀影體驗中,我禁不住濕了眼眶。

在大機器工業時代,雖然生產技藝不斷提高,但是修復工作仍需要一代一代的師徒傳承下來。故宮博物院的修復部門包括青銅、木器、漆器、書畫、鑲嵌、織鏽、鐘錶等多個部門。他們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最紮實的手工修復技藝,讓一件件幾近腐朽的文物儘可能地恢復原貌。因為文物修復過程通常是不可逆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既要膽大心細,選擇最恰當的方式進行修復,避免對文物造成“二次損壞”。同時,又要尊重原創,還原文物最原始的面貌。文物修復一旦與歷史原貌脱節,便失去了它應有的歷史價值。

其中,有一個片段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鐘錶師傅王津和他的徒弟去廈門參加鐘錶博覽會,其主要目的是瞭解鐘錶修復的新型材料和工具。當鐘錶收藏家黃嘉竹先生向眾人炫耀他手上的維多利亞女王的懷錶時,王津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這大概就是民間收藏家與故宮鐘錶修復工作者的不同境界。收藏家參加博覽會,主要目的是為了物色喜歡的藏品,將它收入囊中;而鐘錶修復師一生與價值連城的鐘表文物為伍,卻無法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藏品。他們在修復鐘錶時,未必是出於個人的喜好,更多的是對文物保護的謹慎與尊重。王津和亓昊楠花費了八個月的時間修復了“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最後進行展出時,卻只能讓它安靜地置於櫥窗後面。這些原本上滿弦之後可以活動起來的巧奪天工的鐘表,如今只能待在櫥窗後,供來往的遊客按下快門。來來往往的遊客,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個駐足已久的男人,他出神地看着那件鐘表,卻只能淡淡地説一句:“有些心疼。”這些文物不曾屬於他,也不將屬於他。鐘錶匠人將一生的時間都花在了提醒時間流逝的鐘表上,他們的生命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流逝,留下的只有不朽的鐘表技藝。

在紀錄片中,每個修復師在面對自己的工作時所流露出來的專注讓他們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職業人,會騎車到很遠的地方抽一支煙,會在休息時彈彈吉他,會在銀杏成熟的季節分享自然的饋贈,會在一天的工作開始之前為故宮裏的野貓投下一把貓糧,也會一次又一次地在故宮的大門前駐足,像其他遊客一樣按下快門。他們是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卻幹着不平凡的工作。當我們透過屏幕重新瞻仰這些古文物的面貌時,並不知道這樣一張古畫、一件陶器、一個鐘錶的背後經歷了多少天災和人禍。但是一代又一代的文物修復師,卻總能夠化腐朽為神奇,讓我們一睹千年文物的原貌。

這一部紀錄片只有短短三集,卻讓我回味無窮。除了為視頻中精美的古文物和精湛的修復技藝所折服外,更多的是對中國文物的思考。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伴隨着各個朝代的各式器皿、書畫誕生,留給後人的似乎只是冷冰冰的器件。近年來,不乏聽到中國古文物在外國的拍賣會上賣出高價的消息。當這樣的消息傳入我們的耳中,悲憤者有之、怒罵者有之、摩拳擦掌者有之、捶胸頓足者有之。這些流失海外的古文物,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是我們生生不息的華夏精神的載體,我們又如何能夠承受這喪權辱國之痛?當拍賣槌高高落下,我們的心彷彿也受到了震顫。然而,當我們把過多的關注放在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上時,我們國內的文物卻在倉庫裏腐朽。文物修復師終其一生也只能接觸有限的文物,能夠修復頂級文物作品的機會更是難得。文物修復工作不僅需要後繼有人,更需要後繼有能人、有潛心者、有技藝開拓者。

一生只為一事來,是工匠的職業操守。而最令人動容的,往往是細節。歷史,從遙遠的大河文明中走來,從戈壁狼煙的塞北大漠中走來,從杏花春雨的江南水鄉中走來,被凝固在一件件文物上。今天的人們,試圖通過修復技藝來還原文物面目,還原歷史真相。千百年後,我們的古文物又將在哪裏大放異彩?

寫故宮100觀後感篇3

物之於人是啟發,人之於物是相知。

發光

當某位師傅騎着自行車,穿過層層紅牆到外面只為偷閒抽根煙時,眾人打杏兒時,和着陽光喂着"御貓"時,偶有閒暇彈着吉他聊着天兒時,饒有興致地介紹院子裏種的各種花草時,你又是否能想象他每天的日常呢?這種反差本身就是一場偉大而奇妙的相遇,觀後感《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完全意想不到的風格,很燃很純粹。你一定會愛上這種意想不到的平實和有趣,處處透着熱忱與從容,想走進,想走近。

他們與文物相遇更相知,千年的傳統技法和陳舊的工具更飽含傳承的温度。世世代代傳承千年的修復師們與手中的文物永遠在進行着一次穿越時代的對話,這是一場奇幻的相遇、註定的相知。

中國皇室的審美真是奢華。即便對中國文化沒有一點常識,也依然能從精細的技藝中,讀出其耗時之長與價值不菲。

這面屏風是康熙六十大壽時,當時在世的十六個兒子和三十二個孫子送的祝壽禮物。正面用明黃色綢作底,綢上繡滿了不同形式、總數過萬的"壽"字。

生機

第一集中的王津老師,揹着手,站在慕名而來的人羣中,望着櫥窗裏自己剛剛修復了幾個月的鐘表,對着鏡頭説了句"有點心疼" .此時此刻從他身邊川流而過的遊客們,又如何才能想到:正是這位與自己擦肩而過的精瘦的長者讓他們眼中無比瑰麗、趣味盎然的國寶鐘錶得以復原,猶如再生。讓樹木掩映下的大門打開,讓河水湍流、船隻航行,讓每隻小雞都揮動翅膀,讓天鵝扭動身姿:那才是它本應有的鮮活的生命,那才是王師傅修復它的精髓和意義。

最感染、最打動我的,還不是他們的高超技藝,而是修復師們的狀態:沉穩親善,從容飽滿,滿滿的生機。他們沒有因為工作嚴肅而沉悶,卻意外地幽默平和。向上的熱情更能讓人感覺到這份職業飽含着旺盛生命力。他們在延續,在傳承,讓人安心,讓人放心。

相知

他們對於古物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修復。世世代代傳承千年的修復師們與手中的文物永遠在進行着一次穿越時代的對話,這是一場奇幻的相遇,註定相知。他們不僅融入着自己的情感,更滲透着自己的審美趣味和品格意志。用自己的修養與眼光去看待他們,用自己的全部理解點滴滋潤着手中的寶物,重新煥發着它們的光彩,不知不覺注入自己的痕跡。品格不同、審美不同、心境不同,會有着完全不同的修復結果。瑰寶千里迢迢找到與自己相知的修復師,是真正的幸運。正是這場奇遇,才註定了這些文物擁有生命。修復師握着靈性的文物,他們與文物的締造者們對話、與文物本身對話。時不時體悟着文物的巧奪天工、精妙絕倫。

瑰寶千里迢迢找到與自己相知的修復師,是真正的幸運。

因為有了人,每一片磚瓦、千年瑰寶、紫禁城也才有了生命。只有人的製作、人的欣賞、人的讚歎、人的傳承,才讓他們擁有了靈魂和生命。純粹的物件永遠是死的,人的情感永遠是活的。

附上屈峯的原話: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説,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塊破石頭,它有什麼德性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性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説,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到裏頭去。人在這個世上來了,走了一趟,雖然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才有價值。很多人都一般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為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方面。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上面已經把自己也融入到裏頭。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什麼。要文物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它傳播文化,對吧,不是説文物就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那沒有什麼價值。

感動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裏,還有大量修復人員工作的細節捕捉。比如,令我感動的一個片段:漆器組的人員修復乾隆御稿箱。

你現在看到的圖片是清理完之後的樣子。普通的雕漆,有十二層黃,二十五層的紅。而御稿箱漆層厚度有一百二十層左右,表面一層紅色,中間一層黃,下面一層綠,底漆為黃漆。雕漆的工藝也相當複雜,整體是皇家用的雲龍紋,工藝水平和制式都是頂尖的。雖然文物修復過程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但是其背後的艱辛無人能懂。幾乎所有的漆器和製作修復人員,都要忍受難熬的生漆過敏。生漆:漆樹上採割的乳白色膠狀液體,接觸空氣後變成褐色;數小時,形成漆皮。生漆需要經過煉製後,加顏料才會更適用於文物的着色。

這真叫人肅然起敬。

當我們在藏館裏歎為觀止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會聯想到:若沒有這羣樸實無華的故宮博物館工作人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修補和維護,藏品又怎能閃耀出瑰麗的光芒呢?

在此感謝他們靈巧的雙手,還有和手一樣澄清透明的心靈。

温度

紀錄片記錄着這羣有意思的人,還有他們手中的代代傳承。如今早已見不到的師徒制,依然存在於故宮這門久遠的手藝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畢業之後因為各種各樣的機緣,來到這裏,有了自己的師傅。這是傳承的温度。正因為有他們,才能有修復的新生。文物從過去走來,又擁有無盡的未來。超越了時間的禁錮,文物修復恰好活在此時此刻。

紀錄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經延續了千年的技法,樸素而有效。在高科技盛行的當下看着這些傳統的方式,感覺特別有意思。製漿糊,晾樹漆,用豬血等等,這也是傳承的温度。而中華民族的復興,也需要這樣的傳承,更需要從中獲得新生。

寫故宮100觀後感篇4

紅牆白雪琉璃瓦,雪中故宮美如畫。故宮,一個象徵華麗與氣派的代名詞,究竟是如何任歲月拂過而永葆青春的呢?

其實,故宮沒有大多數人想象中那麼莊嚴肅穆,它很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經受了幾百載春秋洗禮的故宮,曾經輝煌過,也滄桑過,到如今已然形成一種含蓄、慈祥的姿態了。

走進故宮,你會看到故宮西側辦公區內有幾個連在一起的、不起眼的小院子,這裏住着一羣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大師,每日裏從事着世界上最昂貴的工作。在清明上河圖、馬踏飛燕等世界頂級文物見到觀眾之前,都要經過他們的清潔修復。別人只能遠觀不可把玩的絕世珍寶,被他們的雙手日復一日地摩挲,故宮古老的文物也因此煥發出勃勃生機。

“我在故宮工作,故宮的幾個平房裏邊。騎車上班,上班開門,下班鎖門前確認裏面沒人了才走。”一位上了年紀的文物修復大師用寥寥數語講述着自己日復一日的工作,在旁人看來,耀眼得無法輕易靠近的故宮經歷風吹日曬,已經與自然的氣息很接近了。在紀錄片中,經常看到這樣的鏡頭,進了大門就是紅牆綠樹,文物補修者們時常在伸出牆的果樹枝頭打果子,也在院子裏邊養鸚鵡、種花木,還常常遇見流浪貓,就好像在院子裏面普普通通地生活着,又像是被放大鏡放大了好幾倍的時光有時在窗外、有時在門裏頭,緩緩地流淌着。

“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故宮工作者屈峯説道,“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説,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塊破石頭,它有什麼德性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性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補修文物,首先並且關鍵在於懂文物。這一點,屈峯顯然做到了,他能跟不會説話的文物進行交談。善於在精神上循循善誘的中國人為文物注入了德性,這便是文物的魂。掌握了魂,便掌握了一切。

對於文物補修者來説,除了掌握魂,還得坐得住。大師之所以能成為大師,最難能可貴之處,便是一個“忍”字,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們將整顆心都放在了手中的文物上。一點點拼接,一點點雕刻,他們花費大量精力將細枝末節做到極致,還原文物本真的樣貌。紀錄片中,他們的眼睛鋭利似鷹眼,一眼便能用多年的經驗看出問題之所在,着實令人佩服。

“擇一事,終一生。”這句話經常被文物補修大師提起,以告誡他們的徒弟——既然選擇了補修文物這一行,便要守得住寂寞,最忌半途而廢。“我們這代人、下代人,一代接一代傳下去,都是需要付出一輩子的。”對於故宮文物補修者來説,他們將自己短暫的一生奉獻給了故宮文物,在這重重紅牆中安然度日。對於中華文化來説,他們是故宮文化的傳承人,他們用言傳身教告訴下一代中華兒女,何為使命,何為擔當。

只有短短三集的國產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為何能得到觀眾的青睞、在一眾紀錄片脱穎而出?除了師傅們精湛的技藝外,紀錄片還在一個“慢”字。在這個浮躁、喧譁的時代裏,“碎片化”、“猝死”等詞層出不窮,反映了令人堪憂的社會問題。讓人眼花繚亂的大咖級綜藝節目邀請幾位明星,一天到晚吃喝玩樂,更加助長“娛樂至死”的苗頭。而該紀錄片卻用淡漠如水的語言,將故宮工作者們平靜、美好的生活娓娓道來,彷彿描述了一個現實中的世外桃源,啟迪着我們慢下來,欣賞欣賞路邊的風景。

故宮雖歷經滄桑,卻依然面容不改。正是因為有故宮補修者這樣一羣最敬業、最可愛的人在,故宮方可如一朵豔麗的牡丹,盛開在更加繁榮昌盛的華夏大地,年年歲歲,歲歲年年。

寫故宮100觀後感篇5

聖誕假期回國時沒有什麼好電視可以看,在網絡電視裏找來找去,想找一部適合全家一起看的,突然想起來標記很久都沒看的這一部。

感想就是,這工作好適合我爸啊。

爸爸年輕時在烤漆車間工作,很快就做了技術領導,話少,活好,老實肯幹。

爸爸還會修表,家裏還存有一套老的全套設備。

學琴的時候,琵琶掉了兩個品,説是要送到蘇州工廠去返修。當時沒有方便的物流,要把一把琴運到蘇州去,簡直不能想象。梨木的琴,比一般紅木的更沉,也更怕濕度變化。相和絃軸是玉的,更加經不起磕碰。

爸爸翻着當時琴盒裏的介紹小冊子,像這個紀錄片裏一樣,熬魚鰾膠,趁熱度和粘度剛好的時候,又穩又準的把兩個細細的品黏回面板上。一點膠痕都沒有,如今根本找不到當時是哪兩個品經歷了二次粘接。

小時候搬新家,傢俱都是請師傅做的。爸爸提出的一些想法,師傅們覺得太複雜了,不肯做,於是爸爸只好自己動手和師傅們一起做。

牀頭的海鷗,是爸爸畫了之後請師傅雕的。當時找了媽媽的同事,教美術的劉老師。可是劉老師畫完,師傅就鬧意見了。你畫個鳥,這麼複雜,剪紙都剪不出來,要我木工怎麼做?最後還是爸爸自己畫。線條簡單,但一看就是一隻振翅翱翔的海鷗。木雕也是爸爸和師傅們一起做的。

梳粧鏡是一對孔雀,喙對着喙,尾巴飛翹起來,環成一圈。

雖然這些傢俱現在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甚至還有點土,當時可是“設計師風格”的傢俱呢。

哦對了,裝修的時候,利用各種邊角料,我爸還給我做了一把槍。超酷的。

當然,我的爸爸只是比普通人更心靈手巧一點,和紀錄片裏這些師傅們沒法兒比。然而一個人在國外重看這部片,每每看到那些老師傅,還是會想起爸爸。

也許是那一代人特有的味道吧。

突然有點想起來《殺死那個石家莊人》,呵呵。

寫故宮100觀後感篇6

印象最深的是第二集,屈峯在雕刻佛像,一邊雕刻他一邊説,

每個人對佛的理解還都不一樣,這也跟人的性情有關。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麼奸笑,要麼淫笑,還有刻得愁眉苦臉的,很難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個味道很難把握,怎麼能刻出那種神祕的,純淨的微笑,那是最難的。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説,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魚就是一塊破石頭,它有什麼德行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性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説啊,古代故宮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到裏面去。人在這個世上來了,走了一趟,雖然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才有價值。很多人都一般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為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方面。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上面已經把自己也融到裏頭了。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什麼?要文物的目的就是要讓它傳播文化,對吧。不是説文物就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那沒有什麼價值。

我其實很怕去博物館的,所以一般不去博物館。一開始是因為深圳的博物館沒有什麼可看的,之後來了紐約也極少去大都會博物館或者其他的博物館。因為自覺去了也不過是走馬觀花,看了也跟沒看一樣,這些是什麼,那些又是什麼,又跟我何關?

我沒去過故宮,我想,不過當年母親去北京的時候,可能帶我去故宮轉了一圈,但是當年實在太小,早已沒了印象,所以就還是算做沒去過吧。對於故宮的印象還停留在走在雪地裏不知為何突然想故宮下小雪的模樣一定很美之上。再早一點的印象,就是《末代皇帝》裏,溥儀在故宮裏騎着自行車,卻不知為何和紀錄片裏,那些老師傅和年輕人騎着自行車的場景重疊了。

我從未去過故宮,但自覺對故宮似乎更熟悉了一點,那些人,那些物,還有御貓的後代以及院子裏的杏樹漆樹和櫻桃樹。

我想,這就是紀錄片的魅力,它講的都是真實的人和真實的故事,人生百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它甚至讓我生出了一種想要拍紀錄片的衝動,想要把某種生活記錄下來,想要讓很多年後的人知曉這個人和故事。

它也讓我,生出了一種去故宮的衝動,想要站在這些文物面前,仔仔細細地看上一整天,看每一個細節,看所沉澱下的歲月,以及站在它們背後的,那些人的影子。

所謂格物,以我觀物,以物觀我,然後物我兩相忘也。

寫故宮100觀後感篇7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簡書上發現了《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看好多作者都在推薦,於是帶着滿滿的好奇心看了這部片子。

果然,不負所望,讓我深受震撼。可能我孤陋寡聞,以前我沒聽説過還有文物修復這樣一種職業,更沒想過這一羣人會讓我如此敬佩,其中很多人都只長我幾歲,那麼年輕,卻把一腔的熱情都投身於故宮文物修復中,甚至終身在這裏工作……偌大的故宮,就好像是一個華麗的鳥籠,而他們就像一隻只金絲雀,被束縛在鳥籠裏,不同的是,他們是深愛着這鳥籠的金絲雀,他們愛這份安靜的工作。

“一入侯門深似海”,那種對工作的責任和熱愛,是我所體會不到的,我無法想象,如果我在那樣一個靜的不敢説話的地方工作,我會怎樣,畢竟我是一個鬧騰的人。片中也提到説,剛進去工作的年輕人大都是不適應的,但他們卻沒有選擇離開,依然決定在那裏工作,無怨無悔,這應該就是中國人的“工匠精神”吧!

短短的三集,卻讓我大開眼界,瞭解了很多工藝,如織繡、書法修復、木雕修復、瓷器修復等等,但無論是哪一項,匠人們都是精雕細琢,沒有一點兒粗心大意,也不允許有,因為可能自己一點兒的疏忽,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那是一種巨大的壓力。這樣的工作需要多細心的人才能堅持下來,需要多勇敢的人才敢做,因為他們肩上扛着的是“中國文化的傳承”。

看着那一個個樸實的面孔,有一種莫名的心疼,但他們卻是那麼樂觀,那麼的熱愛生活。真的,可能這就是自我的一種修行,就像大家所評論的那樣“修文物也是在修心”。

裏面還介紹到,很多學徒都是來自中央美院、清華等高校,我們都知道,這種學校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考上的,像他們這種擁有高學歷,高文憑,高技術的人,走到哪都有大把機會,都會大展風采,但他們卻選擇了留在故宮裏面修文物,且一呆就是幾十年……

看片中,他們的住處和所工作的場所都極其簡陋,穿的也都簡單樸實,女性都素面朝天,有一種與世無爭的感覺。評論區有人打趣的説到“住在這裏面的人,出趟門都會感覺自己穿越了。”的確是這樣,但他們卻也從不抱怨,為自己熱愛的工作,為國家文化的傳承,樂在其中,默默堅守着。

一呆幾十年,媳婦都熬成了婆,卻也開心。

看着師傅們那認真專注的模樣,特別感動,但更多的是敬佩,敬佩的不僅僅是那滿身的技藝,更是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更是那種一點兒都不能湊合的責任心。那一部部被修復的作品,不僅僅是單純的被修復了,更有一種精神在裏面,那就是大國工匠的“工匠精神”。

可歌可頌,崇敬至極。

寫故宮100觀後感篇8

到了遊瀋陽故宮的時候,我對中國現存的三個故宮有了初步的接觸和了解。北京紫金城故宮當然是一座金碧輝煌、無與倫比的皇家宮殿,其建築年代、規模、氣勢、造型和豪華程度等諸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無可挑剔的;長春的偽皇宮顯然是一座落魄潦倒的溥儀寄人籬下的住宿,其建築規模、造型和佈局等簡直就是一座二層樓的辦公樓,偽皇宮附屬的所謂跑馬場、東西御花園和游泳池,也不過是類似一般公園裏的娛樂場所,與北京紫金城內的御花園及皇家頤和園簡直不能同日而語。

這兩個皇家建築的對比,也反襯出一個帝王鼎盛時期的輝煌氣勢和一個末代皇帝時代的沒落潦倒。而瀋陽故宮既不像北京紫金城那樣的雄偉輝煌,也不似長春偽皇宮一般的寒酸蕭條。它僅是一個我國現已廢棄的、曾經的少數遊牧民族首領棄遊牧變定居後曾經居住過的宮殿。在那裏,遊客感受不到北京故宮天天人滿為患八萬人限額的擁擠,而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也根本不會產生對建築的輝煌而發出的嘖嘖稱道聲。人們只是慕名而來到此一遊。

瀋陽故宮初成於清崇德元年(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離清兵入關還有八年。因此,這裏僅是後金和前清的首府和大本營。怒爾哈赤和皇太極曾在此居住,皇太極在這裏改汗製為帝制。按理説,一個滿民族的建築應該具有本民族的基本特徵,一個有遊牧民族象徵的穹頂圓形帳篷樣的氈房。但是,令人詫異的是,瀋陽故宮卻是一個道地的漢民族建築外型,其代表性建築崇政殿、鳳凰樓、大政殿和十王亭等,無一不是飛檐翹角,雕樑畫棟,秦磚漢瓦琉璃面,八角重檐歇山頂,其中主體建築大政殿的門柱上還雕刻着華夏民族的圖騰——雙龍戲珠。即便是文溯閣那種二層樓的建築,也完全是漢民族的幾間亭那樣的建制。而建築物的閣名、楹聯、掛圖上的題字等,也幾乎是清一色的以漢字為主。從瀋陽故宮的建築樣式等特徵上看出,在清兵入關前還沒有一統中原時,滿清已經完全接受了漢文化,並已經被漢文化異化並脱胎換骨了。

由此而想到漢文化的倔強偉大而源遠流長。據説,在世界文化史上,只有漢民族的五千年文化是唯一沒有被異化、沒有被消滅、沒有被斷截的一種民族文化。一個異民族可以一度打敗漢民族,局部或全部統一漢民族,如中國歷史上的金朝、元朝和清朝等,他們可以改變漢民族的髮型、服飾,但是,他們從來沒有統一過漢民族的文化,而相反被漢文化異化了。其中最典型的是清朝乾隆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詩作最多的一位詩人,當然,寫的是漢詩而不是滿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