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人演講稿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3W

沒有邏輯的演講稿是不會得到聽眾的認可的,會寫演講稿不值得炫耀,重要的是你的演講稿具有感染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道德的人演講稿5篇,感謝您的參閲。

道德的人演講稿5篇

道德的人演講稿篇1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大家好!我是來自九年級2班的學生**。今天我所要演講的題目是《告別陋習,愛校如家》。

此時此刻,當我們環顧四周,美麗的環境,美麗的家,舒適的草坪,楚楚動人的鮮花,在校園內隨處可見,春風吹拂,一陣微風帶着陣陣花香順着臉頰輕輕拂過,好 柔,好軟,好清爽,好親切啊!此時的你——意氣風發,洋溢着青春的臉龐上或許已多出了一絲幸福感,那是隻屬於我們靈中人的驕傲和自豪。

正如我們的校歌中所唱到的那樣“美哉!靈中”,學校為我們創造了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廣闊舞台。每一個人都從心底深深地感謝她,愛校如家就是我們愛的回報。

愛校如家並不僅僅表現為壯麗的口號和偉大的作為,無微不至地默默關懷更讓人感動。

保護校園環境就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但我們也不無遺憾地看到我們自身還有很多陋習需要摒棄:如,有的人圖省事方便,亂扔紙屑、包裝袋、礦泉水瓶,亂倒垃 圾,有的人隨地吐痰、吐口香糖,或是把消火栓的字變成肖人栓,或是在潔白的牆壁上留下“足跡”。這些都成為校園中不和諧的音符,我們要向這些不文明的行為 告別。尤其在今天,我們提倡“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日子裏,我們真的有必要再三思——我們這些的所作所為與我們追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 會公民身份相符合嗎?我們真正愛我們的家嗎?

其實,我們無需為學校做出不平凡的大事,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足以體現你對這個家的愛。

愛是彎一下腰撿起身邊的一張廢紙,是拿起抹布擦掉牆上的污跡,是塗掉課桌椅上亂塗亂畫的印記,是拿起掃帚掃去操場上的灰塵,愛是對校園一草一木的珍惜。

當然,這僅僅是愛校如家的一部分,當我們走出學校,我們彷彿化身成一張張靈中的“名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全社會展示着靈中的風貌。也許,你不經意間的一個不文明的舉動,會使人們失去對靈中的美好印象。

因此,作為在社會上享有美譽的“靈中人”我們更應該舉止文明,談吐優雅,規範自己的行為,注重自身的精神風貌,為我們共同的家樹立起健康向上的形象。

一盞盞即將點亮的路燈,一株株幽香襲人的杜鵑,全在夜幕的籠罩下,像是孕育着明日希望的神聖的家。安靜,祥和,温馨,舒適。我想説:“今天我們因您而驕傲,明天您會因我們而自豪!我們愛你,這個美麗的校園,這個美麗的家!”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道德的人演講稿篇2

尊敬的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們常説:道德是石,敲出期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期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着眼,從小處着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前些天我乘公交車去外婆家。車至中途,車廂內已座無虛席。此時,又上來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婦女。靠近車門的一位年輕小夥子忙熱情地站起來讓座,只見中年婦女二話沒説,徑直坐下,隨後有説有笑地逗起孩子來。我在對小夥子投以讚許目光的同時,心中也生出一種怪怪的感覺。小夥子主動給帶小孩的女同志讓座,固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總覺得在“理所”與“當然”之間,似乎還少點什麼——中年婦女是否應當向小夥子道謝呢付出,不必須渴望得到回報,但人人都期望得到認可,大至社會的認可,小到一個人的認可。假如那名中年婦女對小夥子説上一句感激的話,相信小夥子心裏會感到一種付出的歡樂!芸芸眾生,人人都應時時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得到了別人的幫忙,別吝嗇你的感激;獲得了別人的尊重,也要學着去尊重別人。因為,尊重別人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

其實,“道德”就是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在生活中多為他們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茶,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座,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讓我們從此刻開始,從自我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扞衞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的人演講稿篇3

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是一個我親眼所見的事情。

從前我在地鐵上常常遇見提着破舊錢袋的人向周圍的人索要施捨,那天正當地鐵又躥入一個黑洞時,一個老人坐在髒呼呼的地上,一隻手撐着地向前劃,另一隻手卻伸向了每一個人的眼皮下。他只有一條腿,另一條腿已經只剩下一手掌寬,長長的褲腿在殘腿處打了一個大結,顯的很明顯,也很刺眼。他的臉黑黃,但黃色還是佔了主體,臉上佈滿了深深的皺紋,枯裂着,似乎一觸就會流血。面對這樣一個老人,那些被所要的人,有的裝做沒看見,有的故意和同伴講話,有的眼裏充滿了憐憫,有的佈滿了驚奇。地鐵漸漸滑出了黑洞,光明射入了車廂,老人的那隻手也漸漸離我而近,當他即將要將那隻又黑又髒又醜陋的手伸到我眼皮下時,我忽的閉上了眼,不由自主的閉上了眼,我是多麼害怕那隻手,就如在午夜遇見一具死屍一般,但我卻又實在説不清對老人的感覺,似可悲又恐懼卻又實在想幫幫他。我很驚慌的睜開眼,見老人已將身子挪到另一處,我不曉得當我閉上眼時,那隻手是麻木的懸在空中,還是像斷了的弦一樣彈落在地上或是驚恐的縮了回去,老人又將那隻手伸到一箇中年人眼皮下“可憐可憐吧!”他幾乎是呻吟的説出這句話,很微弱,像是一個人臨死前的語氣,可是他的眼裏還是充滿一種期待一種渴望。中年人從身上摸出一角錢丟在了老人的懷裏,可錢幣卻又不偏不斜的落在了老人的大腿根下,老人立刻將雙手放在背後的地方,身子吃力的向後挪,然後從腿下摸出那一角錢,緊緊的握在手裏,彷彿只要一鬆手,那錢就會永遠的消失。老人彎下已經很彎的腰,這時我才看到他的腦後已全是白髮,然而不是銀白,是暗淡的白,是蒼白。老人又向中年人一字一句吞吐着“謝謝好心人,謝謝”依舊那麼輕微,如果地鐵的雜音再大一點,我一定聽不見。

地鐵停了,門開了,又關上了,又漸漸離開車站,躥入一張黑糊糊的口中,隆隆的做着響。老人繼續用手划着向前挪,一點一點挪,帶着地上的塵土一起走了,遠去了,然後消失了,可能是因為上車的人多了,在茫茫人海中,一個殘了一條腿的人也不再引人注目,也並不起眼,也顯得格外渺小,似乎任人一踏而過,就像處理一隻小小的螞蟻一樣。

地鐵終於跳出了黑糊糊的大口,停在了一排廣告旁邊,我透過明亮的窗户看到一則獻血的廣告,於是我便又想起剛才那位老人,也許真正想幫他的人給他一點點他所想要的,獻出一點點“血”,那麼他的病一定會有所好轉,可是這麼多人卻似乎無能為力,不是嫌棄他,就是害怕他,要不就只是出於一種單純的可憐與同情,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幫助他。我總認為,老人的存活對於生命本身還是一種延續,可是對於生命的意志已經毫無價值了。他竟對着一箇中年人把腰彎的那麼厲害,我不想同情他,也不想可憐他,因為他已讓我有所恐懼,但我卻又發出心底的想幫幫他,起碼可以讓他過的温暖一點,讓他活的有尊嚴,這不是給他多少錢可以解決的!

現在有那麼多殘疾人工廠、社團,我們可以送他們去那裏,讓他們學到,品到人生的美,而不是丟給他們一角錢做為這世界上最骯髒的施捨。同學們,如果你們也有這樣的心願,可以試着做一做,讓他們的臉色變得像你們一樣紅潤,讓他們的聲音變得像你們一樣有力,讓他們坐在地鐵軟軟的椅子上,而不是地上,讓這些殘疾人過上並不殘疾的生活,讓他們像《千手觀音》中的演員們一樣,當展現在我們眼前時,不再是可怕,而是美麗!!

道德是指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或規則,它用善惡榮辱等觀念,評價人們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除了個人之間的關係之外,人們對社會、對國家、對階級、對民族,以及對婚姻家庭的態度等,都具有道德的意義。

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在社會中進行的,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顯着特點是他們的社會性。離開了社會,人們不僅無法從事政治、經濟、科學、文化、藝術、體育等各種活動,而且也無法取得賴於生存的生活資料。就是説,任何個人的生存和發展,總是以社會為前提。在社會生活中,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人與人之間形成了複雜的社會關係。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都要對他人及社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影響,有些行為促進了社會的繁榮和發展,給他人帶來了幸福和安寧,也有些行為引起了別人的痛苦和不行,更有些行為甚至給整個社會造成了動盪和災難。為了適當而自發地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人們對自己的行為加以必要的約束,引導人的行為向着積極的方面發展,這就產生了對道德的需要。可見,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一定的生產關係和社會輿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道德是人們評價一個人的一個尺度。一個人若違背社會道德,比如不仁不義、不忠不孝,那麼人們就會給他負面的評價,造成他沒有好的名聲,從而對他形成一種來自周邊人羣的社會壓力,約束他的行為。另一方面,對很多人來説,道德是個人良心的自覺遵守,無需周邊人羣的社會壓力制約。人們對一個人的道德評判,主要來自於這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言行。所謂“有言者不必有德”,口頭上標榜仁義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義道德,因此人們往往“聽其言而觀其行”然後作出評判。個人對道德的意見,對己對人,有寬容者,有苛求者。中國文化中多有提倡對自己嚴格、對他人寬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責己,薄以責人。”韓愈:“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聖人不是如同蘑菇,經一陣雷雨之後,就能從山土裏鑽出來的。也不是可以經一班門徒或和一系一派一黨的人,於短促的時間所能捧起來的。聖人縱有超凡脱俗的個性,有出眾超羣的天才,有勤勉刻苦的修養,有博古通今的學識,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與精神。又須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的輔佐與繼成之力。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一個道德淪喪、缺失的國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經濟,也不可能有社會的正常發展、基本社會秩序的存在。

道德的人演講稿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文明美德就是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關心體貼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時候,能主動熱情地給予幫助和照顧,急人之急,幫人之苦,憂人之憂,救人之危,以幫助別人為快樂,這是文明道德的一種高尚行為。原____市____區的副區長____爺爺就是這樣一位傳承道德的人。

____對待困難羣眾一直像親人一樣:為了讓困難羣眾有房住,他把女兒的婚房拿了出來;為了幫助下崗職業,他把老家的房子賣掉;30年來,他自掏腰包幾十萬救助困難羣眾;他4次跳入長江救人;汶川、玉樹、舟曲災區的現場都能看到他救人的身影。

從____爺爺的事蹟中,我感受到了人間的濃濃真情。那些事雖然平凡,但看得見,摸得着,學得到。這種無形的道德力量影響着,改變着越來越多的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句温暖的話語,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友好的動作,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其實,學習生活中的我也有深切的感受。

上個月,我在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因為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絆倒了,我的腳受傷骨折了,導致我不能下地走路。我擔心耽誤學習,心裏很着急。班主任老師知道了不斷地安慰我,幫助我。第三天,爸爸揹我來上學,同學們看着我的特別“登場”,全班頓時像炸開了鍋,有的同學見我這樣子,連忙幫我翻椅子;有的同學關切地問我道:“____,你的腳沒事吧?”還有的同學問我:“____,你的腳幾天才能好啊?”有的同學雖然沒有説話,但是,我能從他的目光中看出他對我的關心。在腳受傷的期間,同學們都十分熱心地幫我,其中,____同學最辛苦,在班上,他的力氣最大,每當上下課,____總會問我:“____,你要不要上廁所。需要的話我揹你下去。”我們的教室在三樓,而廁所在一樓,每次____揹我都相當吃力,走到了一樓,____已經汗流浹背。到了廁所,他一隻手倚在門上,嘴裏喘着氣,頭低着,汗珠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我歉意地問道:“____,你沒事吧?”他微笑地説:“沒事,就是用了太多力氣。”我在心裏感謝他,多好的同學啊,我想要是沒有他幫助,我的學習生活就會帶來很大的困難啊!

那段時間許多同學都來幫助我,有的幫我拿飯盒,有的幫我交作業,還有的幫我拎書包,文明美德充滿着美麗的校園。

文明美德是一抹芳香,在你遇到困難時帶給你信心與勇氣;文明美德是一罈陳放的老酒,時間越是長久,越是芳香撲鼻。真情暖人心,我要像____爺爺那樣傳承美德,像同學們那樣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的校園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文明美德永遠拌我同行。

道德的人演講稿篇5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很高興能代表167班進行本次國旗下的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道德的底線。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説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當今的中國,發展教育已成為了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掛在家長和學生口中的除學習還是學習。發展教育固然重要,可我們似乎忘了,自古以來,中國的許多名人大家就在傳講道德,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至今還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我們青年人需要接受教育,但我們需要的是全面的教育,而“道德”這一課,不僅需要老師在知識上的灌輸,更多的是我們自身的感悟和實踐。

思想道德素質是一個民族文明素質的體現。我們無法想象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道德品質,怎樣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才?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基本的道德規範,又怎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仔細想想,這些都無疑是一個習慣問題。古羅馬西塞羅説過:“習慣是第二天性”。就像你早上起牀就想到刷牙,這本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為什麼現代中學生連這些起碼的道德習慣都不能做到。而現今,走出校門,就能看到這樣一些畫面:公交車上的乘客對站着的老人視而不見;遊客面對近在咫尺的垃圾桶卻隨手把垃圾丟在了地上;路邊的花草被踐踏得奄奄一息也無人顧及??這些都是生活中十分細微的問題,可大多數的人選擇了忽略。

我們的道德底線不應該隨着社會的發展而逐漸消磨,相反,我們更應該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讓它不斷在實踐中堅固。老師們,同學們,從你我開始,讓道德成為我們心靈深處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