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學研究室工作總結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5W

20XX年,在自治區教研室、市教研室的業務指導下,大武口區教研室按照教體局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整體工作部署,確定20XX年為“課堂質量工程推進年”,以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為抓手,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主旨,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為重點,深入推進校本教研,進一步提高教學研究水平,強化課程改革意識,教學教研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績。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2018年教學研究室工作總結

一、中國小“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有效實施

大武口區中國小有專任教師1425人,專任教師中取得“質量工程”達標證的有1270人,達標率為89.12%;中國小通過“質量工程”達標驗收的學校有12所,達標驗收率為50%。

教體局確定20XX年為“教育質量提升年”,教研室工作目標定位20XX年為“質量工程推進年”。按照教體局實施城鄉教育一體化整體工作部署,教研室重點強化對薄弱學校教師達標“複核”的指導支持力度,努力促進城鄉學校“教學質量工程”均衡實施。

(一)規章先行,制度引領。按照自治區教育廳《關於開展課堂教學質量工程教師“達標”加強教學管理的指導意見》,結合石嘴山市教體局《關於推進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教師“達標”複核工作實施方案》,制定下發了《大武口區關於推進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教師“達標”複核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大武口區推進教師達標複核工作領導機構和工作制度;細化了教體局、教研室、學校、年級組、教師的工作職責和具體目標;明確了開展教師“達標”複核工作的具體步驟、操作流程和操作措施以及工作要求。教體局把開展教師達標複核工作與基礎教育學校“綜合管理質量工程”緊密結合起來,把開展教師達標複核工作納入學校年度工作考核範疇。

(二)重温標準,反思提升。為使廣大教師進一步提高對“質量工程”達標複核工作的認識,深刻理解“質量工程”五項“基本標準”和教師專業發展“三級目標”,教研室重新轉發了自治區教研室在教研網上發佈的《寧夏中國小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方案》,要求學校印至教師人手一冊,組織教師重新學習《寧夏中國小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方案》,讓所有教師深刻理解“質量工程”五項“基本標準”和教師專業發展“三級目標”的深厚內涵,各學校把“質量工程”五項“基本標準”和教師專業發展“三級目標”與《課程標準》放在同等地位。通過學習、反思讓教師對“質量工程”的“標準”、“目標”有更深刻的理解,使教師認識到落實“質量工程基本標準”的最終目標是“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樹立典型,全面推進。20XX年12月8日,自治區教研室“課堂質量達標複核推進會”在市第十一國小召開,十一小課堂教學達標評價模式和有效做法備受與會領導和同仁的讚許,教研室確定十一小為大武口區“課堂質量工程”達標複核示範學校,要求區屬各學校學習“十一小模式”,全面推進教師達標複核工作。

為全面推進“課堂教學質量工程”教師“達標”複核工作,20XX年5月14日,區教體局在市第七國小召開了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教師“達標”複核工作推進會,區屬學校校長、主管教學校長、教導主任、教科室主任及教研室全體人員共80多人蔘加了會議。為使會議取得實效,區教研室改變了以往“就會議而會議”的傳統模式,首次採取“展示觀摩、經驗交流、佈置任務”的會議程序,市第七國小精心謀劃會議內容,向與會人員展示了課堂教學“達標”複核工作的全部流程和特色教育成果,通過展示交流和觀摩學習,使與會人員明確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隨後,教體局召開了大武口區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教師“達標”複核工作啟動大會,區教研室傳達學習了《大武口區關於推進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教師“達標”複核工作實施方案》。十一國小和七小較為成熟的課堂教學“達標”複核評價方式在大武口區推廣普及,表明了區教體局樹立典型,鼓勵先進,堅定不移地抓教學質量,紮紮實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態度和決心。

(四)落實標準,全員複核。教師達標複核工作在大武口區所有學校全員展開。針對區屬學校城區、周邊、農村教師參差不齊的現狀,教師達標複核工作採取分層次、分階段、按步驟推進,對於目前已達標的教師,學校嚴格按照“五項標準”進行復核,對於目前未達標的教師,教研室根據學校申請予以嚴格審核,確保新驗收達標的教師高水平“達標”。同時,教研室督促學校全面開展教師達標複核工作,統一製作下發了《大武口區中國小“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達標教師“複核”評價表》和《大武口區中國小“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達標“複核”評定表》,要求學校按照規範要求建立健全教師達標複核檔案,把達標複核檔案與教師專業成長檔案歸併建設。對於農村、周邊學校的老年教師要求學校降低標準複核。對於中青年教師尤其是大武口區級骨幹教師以上的中青年教師,其複核專業層級必須達到三級才算達標。如果複核確實達不到標準要求的,教研室要求學校收回其達標教師證書,撤銷其達標教師資格並責令重新申請達標教師驗收,同時學校把教師達標複核工作納入教師年度考核範疇。

(五)專業發展,分層管理。對於落實“標準”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這一環節,教研室按區域、按學校對於不同層次、不同達標時段的教師提出分層次管理目標,由學校達標評價小組具體確定教師專業發展層級。為增強學校達標評價小組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可操作性,大武口區教師專業發展目標的落實按半年期進行,學校每年度對每一位達標教師都要進行一次複核,對其專業發展目標的落實效果要進行評價評核。對於目前已達標的教師,其20XX年專業發展的層級定位是:大武口區級及以上的骨幹教師必須達到三級水平;大武口區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其他年齡段中青年教師,城區年齡在55歲以上(女50歲)的老教師達到二級水平;農村及周邊年齡在55歲以上(女50歲)的老教師達到一級水平;20XX年申請驗收的“達標教師”,其專業發展水平直接對照二級水平進行驗收。經過一年的達標複核工作,大武口區屬學校完成教師達標複核人數932人,複核率為73.38%,教師專業發展層級達到三級的有330人,佔達標教師總數的25.98%。  

(六)達標學校,嚴格評審。在深入做好達標教師複核驗收工作的同時,全面開展“達標學校”評定工作。對通過驗收的“達標學校”進行強化提升,鞏固好“質量工程”的實施效果,為未達標學校樹立榜樣和標杆。對於沒有通過“達標學校”驗收的,按照學校提交的驗收申請,嚴格按照“達標學校”評價標準進行評核。為切實做好“達標學校”驗收工作,大武口區把“質量工程達標學校”的評核引入“綜合管理工程”、“市級標準化學校”評核工作中,凡沒有通過“質量工程達標學校”驗收的,不得申報標準化學校驗收,對學校“綜合管理工程”也不予驗收。20XX年教研室組織全體教研員深入18所學校對落實質量工程“五項標準”進行督促評核,累計聽課300多節。根據學校自查、自評和遞交的“達標學校”申報材料,教體局“達標學校”領導小組抽調教研員、骨幹教師代表、學校教科室主任代表組成“達標學校”評審小組,深入市第十五國小、十九國小、錦林國小、六站國小進行“達標學校”評價驗收。驗收通過隨機聽取推門課,查看學校教學研究資料,聽取學校領導彙報,對學校的校本培訓、校本教研、校本課程、“質量工程”工作進行了全面量化打分評定,最後綜合評審確定課堂教學質量工程“達標學校”。此次驗收活動中,共聽取達標驗收課24節,覆蓋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信息技術、思品7個學科,課堂教學達標率為100%,教師的課堂教學實效達到了質量工程“基本標準”,學校達標教師的教學研究檔案較完備、相關資料反映出學校工程工作的過程性和實效性。目前,大武口區分三批授予12所學校課堂教學質量工程“達標學校”牌證,“達標學校”達到50%,六站國小成為第一個農村課堂教學質量工程“達標學校”。

二、教育教學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穩步推進

(一)教學常規工作穩步推進。按照《大武口區基礎教育學校綜合管理質量工程實施方案》的具體要求,在教學常規檢查中,注重對“管理質量工程”的落實情況的進行督查。全年累計督促檢查學校23所,各學校教學常規工作順利推進。3月份,教研室組織全體教研員下學校兩週督察學校常規教學,4月份教研室組織部分學科教研員利用一週時間對明德學校“質量提升項目”進行評核,5月份、9月份教研室協同督導室對12所學校“課堂教學”進行了聽課評核,大部分學校能認真貫徹執行常規工作管理規範,加強對教學計劃、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等教學過程的管理和調控,學校在實施“質量工程” 和強化“管理工程”過程中,堅持把“質量工程”融入“管理工程”之中,以“質量工程”為抓手,力促學校辦學水平儘快提升;以“管理工程”為紐帶,反哺教育教學質量有效提高。

(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成績良好。一是大力推進德育整體建設工程。始終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 ”的方針,建立人本化、生活化、科學化的中國小德育工作新機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督促學校建立學生心理健康諮詢室、創設師生心理交流平台等活動,加強對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通過不斷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的方法,使德育工作進一步增強了針對性和實效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斷提高,養成教育和行為習慣得到了很好的落實,湧現出了眾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二是堅持“五育”並舉,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學生。教育教學堅持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原則,按照國家規定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嚴格落實二期“課堂質量工程”標準。在抓好教學質量的同時,學校圍繞“合格+特色”的辦學模式和“以學生髮展為本,重綜合素質提高”的育人模式,廣泛加強第二課堂建設,各學校都建立了舞蹈、器樂、合唱、繪畫、電腦製作、科學、英語等興趣小組以及勞動實踐基地,廣泛開展經典誦讀、書法、寫字、作文、閲讀、手抄報、口算、心算、英語口語交流等興趣班。各學校素質教育成果系列展示評比活動層出不羣,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藝術節、運動會、經典誦讀、作文競賽、“希望之星”英語比賽等全面展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取得的成果。強化音體美學科的教學研究和質量管理,廣泛開展校園集體舞、億萬青少年陽光體育等健身運動,配合教體局成功舉辦了第十五屆國小生田徑運動會、慶“六一”藝術節展演、國小生合唱教學展示比賽、“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三是改革學生評價制度,教學成績良好。各學校積極探索發展性評價和考試製度改革,貫徹落實《大武口區中國小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意見》,本着“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的原則,在中國小全面實施以課堂評價、展示評價、階段性評價、主題評價、星級評價等為內容的“陽光評價”工程。制定下發了《大武口區教學質量監測實施辦法》,建立了教育教學質量統一檢測機制,改變了以往各學校自主測試,無法衡量和掌握整體教學狀況的弊端,20XX年1月10日組織了一至六年級期末教學質量檢測,6月15日組織了六年級畢業質量檢測,整體教學成績良好。

(三)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措施到位。一是落實城鄉一體化發展策略。根據教體局關於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整體部署,在常規工作中,把教學質量檢測、片區教研活動、和學科競賽活動有機的與城鄉聯校行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區基地學校的管理示範作用,帶動農村和周邊學校規範化管理,逐步縮小城鄉教育教學差距。成功完成了大武口區第四節國小數學優質課片區初賽,使農村和周邊學校教師的教學素養得到修煉與提升。二是落實好校長助理工作制度。為提升農村和周邊學校管理水平,20XX年在全區專兼職教研員、骨幹教師和名師團成員中選拔了14名優秀青年教師分別派往隆湖開發區中國小和周邊學校擔任校長助理。教研室要求校長助理定期或不定期參與學校常規管理,指導學校開展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學工作,引領學校開展校本教研,促進學校提升校本教研工作實效。三是強化對薄弱學校教育教學的支持力度。落實教研員“蹲點”指導和“對診”服務制度,教學競賽評優活動採取統一評判標準,按照城區學校、農村及周邊學校分層次設置獎項,給農村及周邊薄弱學校的教師、學生提供發展空間和平台。堅持把片區教研(聯片教研)活動重點放在薄弱學校,加強教研員對片區教研工作的指導力度,提升薄弱學校和片區教師的教研組織能力和研討參與能力。四是深入實施“名師助教工程”。採取研、培、教相結合及教學能手、教學標兵評選等方式,大力培養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建立大武口區“名師庫”,落實“名師服務團”針對薄弱學校的“菜單”服務,全年組織“名師團”進學校活動26組(次),開展示範課、專題講座等活動80多節(次)。“名師”根據學校實際需要有針對性進行示範課、專題講座、指導學校教科研活動、指導小專題研究等,切實發揮“名師”的示範、引領作用,促進了“名師共享”,最大程度地實現師資配置公平化。  

(四)教研工作有效,教科研成果突出。一是紮實開展片區教研。藉助網絡教研平台,開展了以校本教研、片區教研、片區聯動教研為主要形式,教研員採取“集中指導與分片服務”相結合的教研策略,大力開展片區教研。片區聯動教研由各學科教研員親自策劃、組織,片區負責人協助,開展骨幹教師引領課、師徒結對交流課、年級組教師同上一節課(同課異構)、片區專題研究經驗交流等形式,把校本教研、片區教研和片區聯動教研與“名師服務團”駐校幫扶結合起來,一年來各學科開展活動都達到4次或以上,各學科開展活動累計達40次。二是強化課題研究與小專題研究,提升教科研品位。學校課題組採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習培訓,開展相關活動,課題研究工作在各學校不同程度地得以落實。申報自治區第三屆基礎教育科研課題39項,27項經過審核予以立項。目前,大武口區有國家級課題8個,自治區級課題26個,市級課題28個。片區聯動教研由各學科教研員親自策劃,主要以片區小專題研究為主題,開展小專題交流研討課、片區專題研究經驗交流等形式,一年來開展小專題研討、交流、展示觀摩達8次。三是教科研成果良好。4月份,推薦參加全市國小語文教師素養大賽,2名選手都取得市級一等獎,5月份參加自治區比賽郭小利獲得二等獎;20XX年“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學生參加自治區決賽45人並獲獎,教師獲得自治區、市級獎勵26項;教師發表、獲獎的教育論文、教育案例、教學設計180餘篇;教師的錄像課、課件獲獎18項。

三、紮實做好師資隊伍培訓提升工作

根據自治區教育廳20XX年師資培訓工作安排,制定下發了《大武口區20XX年師資培訓工作計劃》,認真抓好培訓工作過程管理,努力提高培訓質量,進一步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

(一)認真做好繼續教育全員培訓考核

為進一步提高中國小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教學的實際能力,本着“按需施訓,學以致用”的原則,制定了《大武口區20XX年中國小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全員崗位培訓考核實施方案》,分五期組織了13個學科500多名學校中層和骨幹教師參與的二級培訓,培訓採取講座與研討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開展互動式培訓,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為三級校本培訓打好基礎。

各學校都制定了校本培訓方案,組織三級培訓。學校嚴格按照培訓方案要求的“三個一”(抄寫一萬字的讀書筆記,撰寫2500字的讀書心得,上一節研究課)對教師進行培訓考核,很多學校還將校本培訓與“二期課堂質量工程”結合起來,同課程改革實驗相結合,組織教師上“研討課”1300餘節,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落實到課堂教學當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技能及教學效果。

(二)紮實做好“國培計劃”培訓項目

6月14日至11月6日,大武口區組織200名國小班主任組建了兩個網絡班級,參加了“國培計劃—20XX年‘知行中國’國小班主任培訓”。為做好此次培訓,制定了《大武口區“國培計劃—20XX‘知行中國’國小班主任教師培訓項目實施方案》、《評估考核方案》、《培訓工作職責及獎懲辦法》。在班主任培訓過程中,大武口區早規劃、早佈置、早啟動、早落實,創造了幾個寧夏第一:6月14日率先召開培訓啟動大會;6月24日第一個實現上網學習率和有效學效率雙百;7月上旬第一個舉行班級沙龍研討;8月上旬第一個和外縣區及外省區的網絡班級結為手拉手友好班級,制定了手拉手結對方案,舉行了手拉手QQ沙龍研討及視頻會議;10月上旬第一個達到三人行網絡班級合格率百分之百;作業、留言跟帖、上傳資源等五項總計居全區第一,截至11月6日培訓結束,大武口兩個網絡班級五項學業指標總計達165396條(篇)。兩個網絡班級共製作簡報32期,其中有22期被推薦到中國教師研修網首頁作為精彩簡報進行展示,有 25期被寧夏導師團推薦位優秀簡報。200名學員100%全部合格,學員優秀率達到80%。

10月14日起,大武口區組織202名農村中國小教師參加“國培計劃”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遠程培訓班,大武口制定了考核細則,對參訓學員制定了學業考核最低紅線標準,把遠程培訓與教師繼續教育緊密結合。截至20XX年1月20日,大武口區的202名學員參訓率100%,學習有效率100%,各項學業指標數據合計達到156000條(篇),學業水平位居寧夏前列。(三)認真組織骨幹教師培養培訓活動

根據《大武口區第三批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培養方案》,20XX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將進入教學實踐及外出學習考察階段。上半年將178名培養對象按照城鄉結對學校分為12個組,要求每人上一節彙報課,全程參與小組成員的做課,參與評課,寫出10篇評課稿,每組選一名小組長負責,並於6月30日前將教學設計、説課材料、課後反思材料和教學實踐安排表、參加教學實踐簽到冊及評課記錄上報教研室。下半年,組織80餘名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參加在銀川舉行的全國第八屆青年教師閲讀教學觀摩大賽,觀摩來自全國的參賽課17節,寫出2000字的學習報告並參與自治區教研網的專題研討。

3月,組織區屬學校教師申報自治區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正常申報了29名自治區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破格申報了25名。按照市教體局的工作安排,前後分四批組織46名石嘴山市第三批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及9名農村骨幹教師培養對象赴上海、江蘇等地學校進行考察學習及學業考核認定。11月,完成自治區級第一批7名農村骨幹教師培養對象縣區級考核認定。

(四)認真組織“英特爾未來教育核心課程”培訓班

6月1日,教研室從區屬學校遴選出四項“英特爾未來教育”學科成果,其中一項榮獲全國三等獎。

7月15日—21日組織75名學科教師分別在市七小和二十小進行為期7天的“英特爾未來教育核心課程”培訓,並要求75名教師在11月10日前每人錄製一盤教學成果應用的光盤課,設立獎項進行評獎,真正把教育技術應用於學科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科教師運用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

(五)紮實做好特崗教師培訓

為進一步提升特崗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增強特崗教師職業責任心,加快特崗教師專業成長,使他們儘快成長為教育教學的骨幹力量, 7月11日—7月12日在市十五小對104名特崗教師進行教學常規培訓,聘請了四名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深厚教學理論的骨幹教師進行理論講座,要求學員認真做好聽課筆記,並撰寫3000字的培訓心得參加評選。  

8月31日—9月8日,組織20XX年新招聘的50名特崗教師進行為期9天的崗前培訓。這次培訓打破了以往單純進行理論講座的固有模式,將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進行了三天的集中理論培訓後,學科教研員帶領特崗教師深入學校進行聽課,五個上午共聽課20節,五個下午觀看光盤課10節,然後分組評課,學科教研員進行現場指導並解答特崗教師提出的問題。9天的培訓,使新教師進一步鞏固了專業知識,瞭解了教育法規,熟悉了教育教學環境;初步掌握了所教學科的教學常規,理解了任教學科的業務知識和內容體系,為他們儘快適應中國小教育教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大教師培訓力度

按照大武口區委組織部人才管理中心20XX 年工作安排,6月2日邀請了寧夏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衞方挺老師在市二十國小做了題為“抓教研、讀教材、提高教學實效”的專題講座;6月13日,再次邀請寧夏教育科學研究所教研員陳惠英老師來我區做“中國小教師職業倦怠與心理減壓”專題講座,兩次講座共有學校主管德育副校長、團支部書記、少先大隊輔導員及年級組長等330人聆聽了報告。

為進一步提升我區“二期課堂教學質量工程”達標複核工作實效,推動網絡教研有序發展,6月17—18日組織區屬學校校長和教科室主任52人赴吳忠市觀摩學習“教材教法達標”,赴青銅峽市觀摩學習“網絡教研”。

拓展教師培訓學習交流途徑。加大與外縣區、外省區的培訓學習力度,組織校長及骨幹教師外出參加高級研修班、精品課堂展示、名校觀摩學習、全國教育名專家專題講座、掛職鍛鍊培訓、自治區國小語文教師素養比賽、全國國小語文教師素養比賽等到銀川、洛陽、南京、無錫、北京、天津、上海、廈門、南寧、華東師大、北京師大、西北師大等地培訓學習和脱產學習350多人次。

一年來,教研室全體人員精誠團結,無私奉獻,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效,教研室先後獲得自治區教育宣傳“先進集體”、全國教育學會國小語文研究會“先進集體”、“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優秀組織獎”、寧夏第四屆國小體育優質課比賽“優秀組織獎”、寧夏教育學會“先進單位”、“國培計劃—‘知行中國’項目示範區”等表彰獎勵,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