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第一課時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09K

教案在編寫的過程中,你們務必要強調與時俱進,教案的制定是能夠讓教師們在上課的時候有好的發揮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第一課時5篇,感謝您的參閲。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第一課時5篇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第一課時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齊讀、分組、分角色的朗讀,讓學生理解體會周恩來學習目標、志向,並向其學習。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自主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手段

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它是我們前進的目標,能把你的志向説給同學們聽一聽嗎?(生暢所欲言。)好!立志成才,從小做起。(師板書:15立志)今天,我們在這裏認真讀書,就是為實現美好的志向而努力。早在1910年的一天,東關模範學校的課堂上,校長和一羣孩子們也就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新課

(一)自學

初步讀文,掃清文字障礙,鼓勵學生自主識字。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指名讀全文,正音。學生評議,解決“華、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確讀音。

3、同桌互讀。

4、生字卡片測識字情況,將不認識的字貼在黑板上,並提醒學生在後面的學習中注意其讀音。

(二)交流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整體感悟,綜合探究。

1、自讀思考: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你從每個自然段中讀懂了什麼?

2、自主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xx讀文,交流讀文所得。自由組合學習小組,以不同的方式(如:齊讀、輪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等)讀文,自主學習中感悟文章情感,感知文章內容。組內彙報xx讀文所得,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質疑。學生以小組形式彙報xx學習結果,並提出組內未解決的問題。老師進行恰當的評價指導。

4、説説“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意思。

(三)誦讀

通過誦讀,感受周恩來年少而志高遠的胸懷和對祖國的深深熱愛。

分角色讀文。

(四)識字

1、測讀本課需認識的生字,尤其是黑板上學生不認識的字。

2、同桌互測生字,全會讀得兩顆星,個別不會的得一顆星。課下互相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內容,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3歲的周恩來從小樹立了遠大的志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個真實的故事激勵着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是中國人,要為我們的祖國強大而發奮學習,為祖國的明天盡一份力量。這是一位偉人的滿腔熱情,你們能讀讀嗎?

(一)交流

再次感知課文。

1、有感情朗讀全文。

2、學習了這篇課文,談一談你的感受,説一説你的志向。

3、用“立志”造句。

(二)寫字

1、鞏固字音,理解字義。認讀9個生字並擴詞。

2、交流識記方法。

3、學習書寫。注意提示學生“且、顧、略、微”這幾個字的書寫要點。

(三)練習

1、與同桌讀一讀這些詞語,再選擇其中的5個聽寫下來。

崛起 年齡 微笑 思索 恩情 其中 濃眉大眼 若有所思

2、寫一寫:為而。

練習設計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讀一讀周總理的格言。

板書設計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從小立志

周恩來xx報效祖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第一課時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15個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地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從語言文字中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訓練朗讀能力;體會過渡句、過渡段的運用,學會文章段與段自然過渡的方法。

情感目標: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一、 導入

1、今天我們進入第七組課文有學習,請一名同學導讀,其它同學思考:從導讀中你知道了什麼?

2、師: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中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和我們同齡的孩子在成長中思考為什麼而讀書的故事。

3、齊讀課題,初次看到課題時,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誰?這個人的志向真偉大……)為什麼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4、是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你瞭解他嗎?資料彙報。

二、 閲讀課文

(一)

1、和你同桌一齊讀一遍課文,並且交流一下你預習中的收穫。

2、交流預習收穫,詞、字兩方面相機提示字形、字音、理解個別詞意。

3、指名朗讀,思考:圍繞着少年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文中寫了幾件事?

4、反饋

5、這三件事的連接,作者過渡得很巧妙,你發現了嗎?(過渡句,過渡段)在哪裏?

(二)

1、為什麼而讀書?其它同學與周恩來的回答迥然不同,找出相關的段落再讀一讀,體會體會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1)讀。

(2)體會。

預設(為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為祖國、民族的振興而學習)

2、少年周恩來就已經立下了如此遠大的志向,請同學們想一想,使周恩來產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個志向的原因是什麼?

預設

(1)(中華不振)。

(2)(耳聞目睹租界裏中國人受欺凌卻無處説理的事)。

3、根據預設

提問:文中幾次提到“中華不振”是在什麼情況下提到的?周恩來又是在哪一次提到後沉思,而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的呢?

4、在20世紀初,中國受帝國主義欺凌、壓迫之時,周恩來這樣有志青年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大志,那麼在21世紀初,中國在世界已經有了一席之地,但經濟、文化的發展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的今天,作為祖國未來,民族希望的我們,思考過“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問題嗎?

5、學生髮言(預設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讀書)

6、聯繫今天的學習,堅實地走好每一步,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努力吧!

三、 閲讀鏈接

感受周恩來的臨別贈言和詩篇的含意,進一步感受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

四、 綜合性學習

1、回憶自己成長的經歷。

2、瞭解別人成長的故事。選讀課文《真實的高度》。

3、講故事、寫文章、編短劇、辦手抄報等方式彙報。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第一課時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地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在閲讀中能比較深入的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在閲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課前談話】

1、介紹自己及祖先中的傑出人物。

2、請周姓同學介紹自己及祖先中的傑出人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介紹周恩來:

師補充介紹周恩來資料(課件出示)。

2、介紹名言

同學們,剛才周老師向大家介紹了我們周姓家族中的傑出人物周恩來。周老師還要向大家推薦周恩來12歲時説的一句話後來成了大家熟知的名言。請大家看黑板,(板書:課題)這裏有一個字很陌生:崛。誰再來讀讀。這裏的詞語是?誰先來讀給大家聽?

3、揭示課題:

同學們,周恩來的這一句話一直伴隨着他的一生。這一句話也曾激勵着我們無數的中華兒女奮發向上。也是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題目。現在,我們一起來讀。

(學生齊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大聲讀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開始。

2、字詞檢查。出示課文詞語:

伯父 租界 模範 闖進 巡警 吵嚷 婦女 懲處 喝彩

帝國主義 風和日麗 熱鬧非凡 鏗鏘有力 振興中華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1、直奔中心,初讀感受:

⑴ 少年周恩來的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怎樣説的?請大家默讀課文,動筆劃劃圈一圈。

⑵ (課件出示)朗讀指導:

第一次回答時的語氣是清晰而堅定,第二次是鏗鏘有力。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練一練,真真切切地感受少年周恩來。

學生練讀。教師巡迴指導。

指名讀。

學生根據提示語評價。

理解:清晰、鏗鏘有力。

齊讀感受。

2、整體把握,演讀理解:

⑴ 周恩來當時在怎樣的情況下説這二句的呢?誰補充?

我們來演一演當時的課堂好不好?請自由讀一讀這部分做準備。

⑵ 演讀:

請一個同學演少年周恩來。

3、對比分析,深入體會:

⑴ 現在誰來説説周恩來的這句話你讀懂了什麼?

理解崛起。

板書:

振興

⑵ 同學們説的真好。我們和作者一樣都明白了,12歲的周恩來在這時候就已經知道了──(課件出示)

引讀齊讀。

⑶ 看看“崛”的字型,你對中華崛起還有什麼話要説?對山字旁的感受還有誰要説?還有其他的感受嗎?

板書:

不振

四、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整體:

請你靜靜地讀讀課文1~6自然段,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華不振?

2、對話部分:

⑴ 指名:

你從伯父的話中體會到了中華不振。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伯父的話,相信一定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出示。)

⑵ 研讀:

──“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

你從哪裏讀出了中華不振?

那個地方是怎樣的一個地方?聯繫上文説是?聯繫下一句説是?

沒事不要去,小孩沒有重要的事,就不能去。自己的地方外國人自由自在,自己卻沒有權利自由出入。可見──

可見其他地方比較冷清、甚至荒涼。可見──

朗讀指導。

(語重心長、提示把“那個地方”重音。)

誰來讀讀這句語重心長的話?是啊,那個地方是一個痛恨的,深深留在記憶裏的地方。把它讀重一些試試。

──那裏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説理去!

你從哪裏讀出了中華不振?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法律,現在外國人來了卻沒法説,可見洋人大於舊中國法律。可見──

連小孩也被欺負,可見──

在中國的土地上,出了事,不管對錯都糟殃,可見──

讀到這裏,你的心中湧起了一種怎樣的感受?你憤怒嗎?

讀出你的憤怒吧!

──“為什麼?中華不振啊!”

也來讀讀這句。“為什麼?”後面停頓長些,感情表達會更強烈。

伯父的此時心情,僅僅是憤怒嗎?你來讀一讀。伯父還長歎了一聲──

朗讀指導。無奈,沉重。

我們在這裏也感受到了中華──

⑶ 你們想想,當時他們是這樣對話的?請你就近找同桌來練練這組對話。

同桌角色朗讀。

指名讀。

⑷ 男女角色朗讀感受。

3、周恩來的疑問:

你還從那裏看出了中華不振?

課件出示。

範讀。齊讀。

4、帝國主義句:

你還從那裏看出了中華不振?

出示。

齊讀。

五、小結書寫

同學們,周恩來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有博大的胸懷,遠大的志向。12歲那年的遭遇,12歲那年的耳聞目睹,在他的心靈產生了震撼。所以修身課上,當巍校長問同學們為什麼而讀書時,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他鏗鏘有力回答──

(課件出示。)

同學們,讓我們記住這句閃爍着強烈愛國熱情的話。請大家拿出書籤,把這句話工工整整地抄錄下來,也記在自己心中。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第一課時4

一、直接導入:

這天我們繼續學習25課。教師板書課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生齊讀)

周恩來為什麼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呢?(中華不振)

你從哪一段看出了中華不振?

二、讀文理解“中華不振”|

1、出示第三段:

讀這段,那裏是什麼樣貌?(燈紅酒綠、熱鬧非凡)

在舊中國還有這麼繁華的地方,這是哪裏呀?出示租借地的圖片和概念:(租借地是由於中國經濟落後,清政府有腐敗無能而無償租借給外國人的地界,那些外國人在那裏能夠為所欲為,全然不受中國政府的管制。)

那麼在租借地之外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出示舊中國人民和警察的圖片)師講述:在舊中國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中國的巡警整日在大街上揮槍弄棒,蠻橫無禮,他們的槍口對準的不是外國人而是中國老百姓,真是軍無法制。

就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12歲的小恩來闖入了外國租借地。

2、出示第四段:

齊讀這段。

這件事裏有哪些人物?(師板書:婦女、洋人、巡警、圍觀人)

那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一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

自我再讀這段,從描述人物的穿着、動作、神態上體會到了什麼?

(婦女:穿着衣衫襤褸看出她個性貧窮可憐;引導:假如壓死的是她的父親,她在向巡警哭訴什麼?假如軋死的是她的兒子,她又在向周圍人哭訴什麼?“哭訴”看出她受欺。)

(洋人:得意洋洋的神態,看出他對自我造成的車禍並沒有自責和慚愧,而是滿不在乎,可見他們洋人在中國能夠為非作歹。)

(巡警:這麼大的事故,按照此刻的法律,肇事司機就應受到監禁5到10年,而在舊中國,巡警是怎樣解決這件人命關天的案子的?“訓斥婦女”反倒成了受害者家屬的職責。他為什麼不敢追究洋人的職責?洋人勢力大,惹不起。説明他仗勢欺人)

(圍觀人:他們是“緊握拳頭,勸勸婦女”“誰又敢怎樣樣呢?”改成陳述句。他們也不敢管這件事,無能為力)

那個關聯詞説明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或違背常理“不但……反而……”用它説一句話。

讀這段,讀出對婦女的同情,對洋人的憎恨

周恩來親眼目睹了這件事,他完全明白了伯父説的liuxue86。“中華不振”的含義,是什麼呢?(中國經濟落後,清政府腐敗無能,百姓貧窮受欺,這就是中華不振啊!)

三、朗讀感悟周恩來的決心:

從租借地回來,小恩來常常獨自在沉思,誰也不明白他在想什麼,你明白嗎?寫下來。指名讀讀

最後一次上修身課,恩來説出了自我的遠大志向。

(師生扮演魏校長和那些學生)魏校長問同學們:“請問諸生為何而讀書?”指名幾位學生讀那些學生的讀書目的,再指名一學生“恩來,你為何而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願意是周恩來的就能夠站起來説,“請你再説一遍,為什麼而讀書?”(全班齊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不僅僅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講述周恩來小時候不顧旅途勞頓,深夜堅持練100個大字的故事。)你聽了這個故事想説些什麼?(周恩來從國小習主動自覺,而且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正因為周恩來從小就懂國情,立大志,勤奮學習,所以之後才成為令世人景仰,讓中國人尊敬的,為中國乃至世界做出傑出貢獻的偉大總理。

四、拓展延伸,引起學生反思:

那麼,我們生活在幸福美滿的21世紀,我們就應為何而讀書呢?

出示圖片:環境污染,寶島台灣,戰爭硝煙,貧困兒童……你為何而讀書寫到日記本上。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第一課時5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清課文線索,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瞭解少年周恩來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遠大志向的原因。⒋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

難點:瞭解當時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

教學準備:學生預習課文,蒐集瞭解周恩來的相關資料,並嘗試解決預習中的問題;教師蒐集租界、周恩來的相關資料圖片,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3分)

1、我們先一齊來讀一句名言。(板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齊讀。)

2、明白這句話是誰説的嗎?對,他就是把畢生精力獻給祖國和人民的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出示周總理的照片)(我們先了解一下週恩來)

3、周總理從小志氣高,在12歲時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這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齊讀課題)

4、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主要問題:周恩來為什麼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初讀交流,感知大意。(13分)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後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三件事?是什麼原因讓少年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2分)

2、檢查生字詞:(2分)(掃除生字障礙)疑惑不解燈紅酒綠吵嚷

熱鬧非凡耀武揚威巡警

得意揚揚振興中華懲處

衣衫襤褸鏗鏘有力租界

(①指生豎向朗讀,不少詞語同學們不理解,課件介紹時代背景: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社會:當時處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敗無能,英國、法國、日本等帝國主義國家憑藉雄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欺負我們,這些國家就是我們所説的帝國主義列強。他們不但侵略我們的國家,霸佔我們的國土,還讓我們賠款,國內局勢也十分混亂,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租界,就是帝國主義列強透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在中國獲取的租借地。)

(②再橫向朗讀,説説讀到“衣衫襤褸”時,彷彿看到了什麼。

③最後齊讀詞語。)

3、説説課文主要寫了哪三件事?(3分)

第一件:12歲的周恩來剛到瀋陽,伯父讓他沒事不要到租界去玩,這讓他疑惑不解。

第二件:周恩來在租界親眼目睹一位中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汽車軋死,卻無處説理。

第三件:在修身課上,周恩來在全班同學面前立志: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4、正是因為伯父的話讓少年周恩來疑惑不解,所以他決心到租界去看個究竟。作者利用這樣一段話,把前兩件事聯繫在一齊。(出示第六自然段)誰來讀這段話?(指生讀)這段話,我們稱它為過渡段,它的作用是承上啟下。仔細看最後一句話(齊讀)這句話既承接了上文周恩來聽到伯父説的話之後經常想問題,一心想弄明白,又很自然引出下文。)能夠把第一件事情和第二件事情自然地銜接起來。

看文中還有哪段話也是過渡段呢?(學生找出第九自然段,請學生朗讀這段話。)這段話讓課文資料前後相連,自然過渡。這真是一種寫作的好方法。(4分)

5、透過讀書,你瞭解少年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原因了嗎?能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嗎?(學生回答,板書:中華不振)課文中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中華不振?請同學們再瀏覽課文,找出有關的語句,把它畫下來。(2分)

三、研讀課文,深入體會。(22分)

1、交流找到的句子:(2分)

★伯父和少年周恩來的對話(是的,從伯父的話語中我們明白了“中華不振”。)

★第八自然段(10分)出示:“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羣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着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一問才明白,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着拳。但是,在外國租界裏,誰又敢怎樣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許多同學都找到了這段話,就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在這位不幸的婦女身上吧。

請同學們再來讀讀這段話,想一想,為什麼説這位婦女是不幸的?(生自由朗讀)

①她失去了親人。

她的遭遇讓人同情。請你帶着同情之心讀第一句話。(生讀)指導朗讀

這位婦女失去的可能是她白髮蒼蒼的母親,可能是她活潑可愛的孩子,可能是她相依為命的丈夫,那都是她至親至愛的人哪!請再來讀。(生讀)

②她的親人被軋死了,洋人卻得意揚揚。

看到這些,她的心裏——(生説:生氣、氣憤)所以她在不停地哭訴。帶着這種感受再讀第一句話。(女生齊讀)

③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板書:受盡欺凌)

此時,你的心中在想——(生説:中國巡警不幫忙中國人,卻幫洋人,真是洋人的幫兇。點:一個耀武揚威的巡警!)失去了親人,中國巡警卻不主持公道,這心中的悲憤向誰哭訴呀!誰來讀2、3句話?(生讀)巡警不幫忙她,別的人呢?

④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着拳。但是,在外國租界裏,誰又敢怎樣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仔細品味圍觀人們的動作,你又明白了什麼?(人們氣憤,但無可奈何)讓我們再看一看這位不幸的婦女吧!(齊讀這段話)

(合作讀)師説:中國巡警局有沒有給中國人撐腰?為什麼?(指板書)——中華不振啊!

這個軋死中國人的洋人,最後有沒有被懲處啊?我們不禁又要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指板書)答案還是在那裏——中華不振啊!

這些圍觀的中國人有沒有為自我的同胞討回一點公道呢?這但是在咱們中國人自我的土地上啊,而且站着的是“一羣中國人”啊!但是他們怎樣會連做一些什麼,説一些什麼都辦不到呢?因為——(齊答:中華不振啊!)

是啊,就是這位衣衫襤褸的婦女啊,她失去了親人是不幸的,失去親人不能懲處肇事者是不幸的,失去親人不能得到中國人的幫忙更是不幸的。其實,在當時的中國,又有多少這樣的不幸與屈辱啊!

2、⑴補充資料:(4分)

在上海外灘公園的門口掛出這樣一塊刺目的牌子:“華人與狗不準入內!”(解説:洋人把中國人與狗相提並論,作為一箇中國人真是奇恥大辱呀!)

上海租界的電車,頭等車廂供洋人乘坐,中國人只能坐三等車廂。

在漢口租界,中國人力車伕務必穿上像犯人一樣的“號衣”。

租界裏的洋巡捕拿中國人當活靶子,練習射擊。……租界成了“洋人的天堂”“中國人的地獄”。

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圖片:(課件展示)解説:

中國人力車伕穿着像犯人一樣的“號衣”用車拉着洋人;

②洋人在大街上當場砍下一個中國人的頭顱;

③日本鬼子正在殺害一個無辜的中國孩子;

④帝國主義列強在侵略我們的國家,霸佔我們的國土;

⑤多少中國人死在帝國主義的刀槍下,真是血流成河呀!

讀到、看到這些,你又想些什麼?(帝國主義列強真是欺人太甚了!他們踐踏我們的國土,殺害我們的同胞,簡直沒有人性!我們不能太軟弱,要反抗,把帝國主義趕走!)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中華不振)這就是伯父講到的“中華不振”啊!

⑶課件出示對話,分主角讀。(仔細看伯父的話)

這次在租界,少年周恩來最後明白了伯父的話

引讀(師生合作讀):因為中華不振,所以伯父指着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説——

因為中華不振,所以伯父説那是——

因為中華不振,所以少年周恩來看到了發生在租界的這一幕。

3、讀寫遷移:(6分)

從租界回來以後,周恩來常常一個人在沉思,他在想些什麼呢?請同學們拿起筆寫一寫。(學生寫)(是的,少年周恩來在那時就已經認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帝國主義欺凌(líng),就要振興中華。讀書,就要以此為目標。)(板書:振興中華——不受欺凌)

①學生自由表達,教師點撥。

②引讀課題。

正是因為少年周恩來想到了這些,所以他決心拯救這個貧窮落後的舊中國,立志——(指課題,生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簡短的九個字在周恩來的心中重複了無數次。因此,當校長提問時,他清晰而堅定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是他今後學習的動力,因此他鏗鏘有力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是他一生信守的諾言啊——齊讀

這更是他終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啊——齊讀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2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誓言不僅僅激勵着周恩來,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這天,我們也要思考“為什麼而讀書”的話題。我把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説》的幾句話送給大家,我相信,它對大家思考自我為什麼而讀書必須有所幫忙。(出示,範讀)

“今日之職責,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同學們,你們是國家的棟樑與期望!讓我們為國家的強盛,為國家的繁榮而熱愛讀書吧!

板書:中華不振——受盡欺凌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振興中華——不受欺凌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反思

語文傳承的是文化,她較歷史更添厚重,她比教學更顯豐滿。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的教學中,我極力用課文中生動鮮明的文字激活學生的思維,以真摯熱烈的情感點化學生的認知,用凝練明白的語言愉悦學生的情操,啟發學生的潛能。

一、抓準切入點,緊扣“中華不振”,整體解讀文本。

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裏受洋人欺靈卻無處説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文章一共講了三個小故事,篇幅較長,如果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逐個講下來,就會在40分鐘內完不成教學目標。於是,我把本節課的重心放在了“中國婦女受洋人欺凌”這件事的閲讀理解上,因為這件事既是激發周恩來説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的直接誘因,又能承上啟下,貫通全文。深入地體會這段話,並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對於理解他立志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原因是至關重要的。本節課的教學,我注重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研讀,讀中體會、讀中感悟。最後,“中華不振”成為課堂上蓄積情感、掀起高潮的一個支點。

二、拓展文本,直面歷史,引導學生樹立報國之志。

課堂上,學生的憤怒之火已被點燃。為了把學生這種情感引向另一個高度,我出示補充材料,讓孩子直面歷史,讓孩子心海難平,讓孩子心有所向,讓孩子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萌發報國之情。與少年周恩來的心靈產生了共鳴。直至課的尾聲,我讓學生思考:我們又是為什麼而讀書?並透過學習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説》的幾句話讓學生們明白祖國的未來要靠他們。

結束了這課的教學,我靜下心來,不斷反思。激發學生的情感固然重要,但是在本課教學中如何讓這種情感延續下去更重要。整堂課上學生帶着強烈的愛國情懷去朗讀、去感悟感覺還有欠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