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複習數學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K

學習制定教案的同時,教師自身一定都有所進步,教案是幫助教師提升課堂效率的重要工具,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總複習數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總複習數學教案6篇

總複習數學教案篇1

教學內容

複習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

教材第46、第4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加深對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理解。

2.熟練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提高靈活解題的能力。

3.在整理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複習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概念和計算法則的整理。

難點:運用所學概念,靈活解決問題。

教具學具

練習題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整理本單元的知識

1.課前佈置作業,學生自己整理本單元的知識點。

2.展示學生的知識結構圖。

二、複習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1.回憶。

分數除法可以分成幾種情況,請你分別舉例説説它們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小組討論。

2.根據學生的彙報整理成下表。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四、思維訓練參考答案

總複習數學教案篇2

課模簡介

日常的新授課,我基本圍繞“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學任務,先學和當堂訓練都體現了學生一節課的自主性,教師只需要“點”。不過我個人認為教學模式不是一塵不變的,比如數學有計算教學新授課、空間與圖形教學新授課、統計與概率新授課等,不同的課型有時模式也是靈活多變的,這樣才能把一節課上實、上好。“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呈現為“五個環節”。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環節。一般是開門見山進入新課並板書課題,也經常採用設問激疑法起動新課,引出課題並板書課題。

2.揭示目標,明確任務環節。一般採用投影或小黑板方式呈現。要求簡明扼要,具體明確,實實在在。

3.先學環節。一般包括學生看書和動態檢測兩個小環節。學生需要是小組合作先學,要手腦並用,積極思考。動態檢測是對看書自學效果進行檢查測驗的手段,一般有提問、板演、書面練習等形式。動態檢測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錯誤,並積極思考備課,為進入“後教”環節做好準備。

4.後教環節。一般包括訂正、討論、補充、總結幾個小環節。方式上通過訂正、討論,各抒己見,會的教不會的,必要時教師出面幫助學生補充、訂正、歸納、總結、完善,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鞏固,最終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當堂訓練環節。這一環節通過訓練鞏固當堂所學內容,並把知識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堂堂清”。在訓練設計上要特別講究,如低起點、小坡度、多層次、多類型,有必做題目、選做題目、思考題目等等,讓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都達到不同的訓練目的。

本節複習課我主要採用“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回顧整理、形成體系——基本訓練、查漏補缺——綜合應用、融會貫通——評價小結、提升學力”的複習課課堂教學模式。

圓的整理和複習説課材料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徵,熟練掌握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進一步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

2.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

3、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

【重、難點】:

重點:整體把握有關圓的知識,理解圓的周長和麪積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能熟練運用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

難點:進一步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並能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指着圓形圖片)這是什麼圖形?

生:圓。

師:圓已經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節課我們就再次走進多姿多彩圓的世界,對圓的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圓形圖片,加上簡潔的語言使學生的注意力,從關注外部形象引到思考內在聯繫上,水到渠成的進入數學知識的複習。)

二、回顧整理,形成體系。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圓這一單元我們主要研究了哪些知識點?

生: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

1、學生自主整理

師:剛才,同學們説的都是圓這一單元的重點內容,但有點亂,怎樣是這些知識更有條理呢?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下面就請同學們先看一遍教材,然後根據這些知識要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要求整理的結果一定要簡潔,清晰,一目瞭然。(學生整理。教師巡迴指導。)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主地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分類,整合,使學過的知識系統化。)

2、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討論完善整理結果,取長補短,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交流、討論,使學生對自己的整理的結果進行取長補短。)

3、全班交流,指名彙報,其他小組進行評價、補充。

要求:在別的同學進行彙報時,要注意傾聽;評價時要看知識點是否完整,是否有條理;不要重複彙報。

(設計意圖:面向全班同學彙報交流,目的是創生更多的學習資源,讓不一樣的整理方式、不一樣的思維模式進行碰撞,讓學生在交流中相互矯正、相互補充、相互借鑑,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4、根據整理結果,讓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消化、吸收。

師:通過整理圖表,對於本單元你又有哪些收穫?

圓有哪些特徵。

圓的周長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面積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聯繫和區別。

相同點:計算時需要的條件一樣。

不同點:意義、計算公式、計量單位不一樣。

(設計意圖:整理交流完後,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自我內化吸收、自我完善,以達到對知識熟練掌握的目的。)

三、重點練習、強化提高

師:剛才,我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全面、系統、有條理的整理和複習,下面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圓的周長和麪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計算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和成功感。)

最後,教師對本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結果進行總體評價。

課後反思

圓的複習不但要起到一個回顧知識點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將這一章節的內容進行梳理,從而找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從這個角度上來説,整理和複習課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碰撞,引發知識的重新構建,並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在複習整理這一塊的學法上,學生幾乎是一片空白,以至於到現在有些學生在複習過程中沒有計劃,沒有目標,對於自己的學習狀態也不太瞭解。反思以往,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為了授之以魚而常常忘記了授之以漁。其實,所謂教學,應追求的是教法和學法的統一,在處理教法與學法的關係中,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顯然,這樣的“教”,就得教到點子上,也就是要教學生摸到“學習”的門徑,從而達到自己學習的境界,雖然起步晚了一些,但只要邁出這一步,應該會讓學生受益匪淺的,所以這堂課的重點,我就將其定位在學生複習整理的學法指導上。而事實證明,當學生通過自己整理得到的複習方法印象非常深刻,學生願意並且重視相互之間的學習。

總複習數學教案篇3

教學要求: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2、探索並掌握被除數中間、末尾有0,商中間或末尾也商0的計算方法,掌握豎式的簡便寫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計算,仔細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教學重點: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是0”。

2、掌握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商0的算理和豎式簡便寫法的書寫格式。

教學準備:

豬八戒吃西瓜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出示課件,教師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展開情節,講“豬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故事,在故事中出現數學問題:

1、4個西瓜,師徒4人,平均每人吃幾個?

2、當豬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還能分到西瓜嗎?三個人一個西瓜也分不到怎樣用算式表示?(0÷3)

二、列舉實例,獲得結論。

1、0÷3等於多少呢?你怎樣想的?

(1)三人一個西瓜也分不到,所以0÷3=0。

(2)0×3=0,所以0÷3=0。

2、同學們還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來説明嗎?

3、做一做。

0÷2 0÷4 0÷5

4、觀察後説一説你們發現了什麼?

0除以一個數都得0。

5、質疑討論0÷0=?

明確:0與任何數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確定,因此0不能做除數。

6、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三、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運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一結論,來解決除法計算中遇到的新問題。

出示例6。

尋找信息,列出算式。

309÷3= 420÷3=

1、計算309÷3

(1)學生獨立計算。

(2)小組內交流算法。

(3)彙報計算過程,師生共同解決學生計算中遇到的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的豎式:

(4)討論:哪種算法正確?你是怎樣判斷的?(讓學生自己先説,多提問幾名,及時給出肯定和表揚)

交流得出:a、b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c算錯了,因為309÷3的商是三位數,而不是兩位數,十位上0除以3得0,這個0寫在十位上,如果不寫商就是兩位數了。103×3=309,而13×3=39,所以商是103。

教師強調: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因此十位上的0÷3=0,這個0一定要寫,0起佔位的作用。

(5)説一説a、b兩個豎式有什麼不同?你更喜歡哪一種寫法,為什麼?

明確:由於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因此,寫豎式時,可省略用0做被除數的這一過程,直接在這一位上商0,得出的豎式要簡便些。

師生共同用簡便的書寫方法重新計算。

2、計算420÷3

(1)先判斷商的位數,再獨立計算。

(2)説出計算過程。問:為什麼個位上商0?0不寫行不行?(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提問學生用語言表達,鍛鍊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探索簡便寫法。

(4)小結:做除法時,除到被除數十位正好除盡,而個位又是0,就不用再除下去,只要在個位上補0就可以了。

四、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p29做一做。

402÷2 609÷3 750÷5 980÷7

選一組進行筆算。

訂正時,説出算法。

2、練習七第3題。

獨立改錯,彙報時説出錯誤原因。

五、總結收穫。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提醒大家在計算中注意什麼?

六、佈置作業。

反思:

整節課下來,整體來説是還可以,至少對於我這樣的第一年教教材的老師來説。但是還是有些地方處理的不太清楚。各個環節設想的很好,但在實際上課時不能很好的靈活貫徹,缺乏根據學生課堂實際進行合理的調控,以後在這方面要多備教法、備學生、儘量形成成熟、機智的課堂教學。

在商中間和商末尾用0佔位的時候,還強調的不夠多。在一節課的後半節,學生的注意力就已經不集中了。所以學生的反饋也就不是很好了。以後一定要把握好重難點,多敲多點,同時注意調控學生學習狀態,計時引導糾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複習數學教案篇4

複習內容:書本第116—118頁第15—22題

複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升和毫升的實際意義,正確進行升和毫升之間的簡單換算;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進一步明確三角形三條邊之間、三個角之間的關係,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類,加深對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梯形特徵的認識;

(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平移、旋轉,切實掌握對稱軸的含義,加深對圖形變換方式的理解,發展空間觀念。

(4)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會選擇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在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中發展統計觀念。

複習過程:

一、複習升與毫升

我們學過的容量單位有哪些?(升和毫升)升和毫升之間有什麼關係?

1、填上合適的單位:

(1)一大瓶可口克樂大約是2()。

(2)一大桶純淨水大約是20()。

(3)一小盒牛乃大約是300()。

(4)一小瓶眼藥水大約是5()。

2、填空:

3升=()毫升0毫升=()升

8升=()毫升6000毫升=()升

二、複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

1、三角形有哪些分類?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

2、平行四邊形的特徵是什麼?梯形呢?

3、在書上點子圖上畫出一個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書本第17題)

4、出下面每個圖形底邊上的高。(書本第18題)

學生畫,師巡視指導。

5、討論第19題:

下面每種小棒的根數都足夠多。

3釐米4釐米

5釐米2釐米

(1)任選3根小棒圍三角形,是不是都能圍成?你能圍出什麼三角形,是怎麼圍的?

(2)要圍出平行四邊形,最多能用到幾種不同的小棒?最少呢?你能把圍出的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嗎?這三種圖形之間有什麼聯繫?

(3)要圍出梯形,最多能用到幾種不同的小棒?最少呢?

6、計算三角形角的度數:(書本第20題)

(1)在三角形中,已知∠1=42°,∠2=68°,求∠2。

(2)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底角是40°,它上午頂角是多少度?它又是什麼三角形?如果頂角是40°呢?

三、操作題:

1、按要求在方格圖中畫圖

(1)畫出左邊圖形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

(2)把錘子圖先向右平移9格,再向下平移4格。要平移到規定位置,還可以按怎樣的方向平移?

(3)把圖中的平行四邊形繞a點逆時針方向旋轉90°。

2、瞭解自己從國小一年級到四年級上學期每學期期末的身高情況,完成下面的統計圖。

在小組裏交流你的身高增長情況。估計現在自己的身高可能是多少釐米?

四、全課:

通過今天的複習,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總複習數學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經歷知識分類和整理的過程,讓學生體驗到分類整理在複習中的作用,形成較為系統的認知結構。

(二)過程與方法

在整理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生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整理和複習的過程中,滲透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一些簡單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目標解析

在複習過程中通過創設算式的分類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參與到知識系統整理活動中,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鞏固和提高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能力,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熟練地進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難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等

五、教學過程

(一)回顧中形成體系

1.課件出示下面的八道算式。

72+6

82-40

41-7

14+50

38+27

30-16

36+19

59-46

仔細觀察上面的題目,回憶是這學期學的什麼知識?

2.揭示課題,並板書課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3.這一單元主要學習哪些方面的知識?指定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算式的感知,激起學生回顧已學知識的慾望,並讓學生初步回憶這一內容的主要知識點,同時大大提高學生複習舊知的積極性。

(二)整理中掌握知識

1.分類整理算式。

(1)將上面的8個算式進行分類整理,小組內交流。

(2)彙報交流分類整理的方法,並説説:你是怎樣分的?

分類方法的預設:

方法一:

加法:72+6 14+50 38+27 36+19

減法: 82-40 41-7 30-16 59-46

方法二:

(3)比較分法,確定研究方法二的分法。

2.複習100以內加法(二)

(1)學生獨立完成加法的4個算式,同時指定學生板演。

(2)全班交流,重點説明: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及計算時應注意什麼?

3.複習100以內減法(二)

(1)學生獨立完成減法的4個算式,同時指定學生板演。

(2)全班交流,重點説明:筆算減法的計算方法及計算時應注意什麼?

4.及時練習。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1頁中的第1題的第(2)題。

(2)學生獨立完成,同時指定學生板演,同桌交流計算時應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進行評價。

5.複習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1)課件出示下面的題目:

29+35+9=

97-25-47=

75-46+31=

48+26-39=

53-(9+37)=

(2)先同桌説説運算順序,並用筆畫出先算的部分,然後全班交流運算順序。

(3)學生獨立完成,指定學生板演。

(4)全班交流,重點説明:每道算式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6.複習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下面的題目:

①校園裏有33棵楊樹,柳樹比楊樹多17棵。 柳樹有多少棵?

②校園裏有33棵楊樹,松樹比楊樹少17棵。松樹有多少棵?

(2)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後獨立完成,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各自想法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4)比較兩題:有什麼不同之處?

(5)根據第(2)題的信息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松樹和楊樹一共多少棵?)學生獨立解答後交流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藉助算式分類的情境,讓學生在不經意中參與到100以內加法、100以內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解決問題等活動中進行知識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表達的慾望得到滿足。在複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練習中深化認識

1.排隊

根據每個算式的結果,將下面的算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提示學生:先計算出每個算式的結果,再進行大小比較。)

11+18

37+28

42-10

24-19

83-67

2.投籃

小白兔拿着27號球,要投入計算結果是27的籃中。請你幫小白兔找出合適的籃。

提示:先計算,再連線。

3.想一想,算一算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交流,重點説明:應先從什麼位填起?注意:進位和退位的問題。

4.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2頁的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交流,重點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2)課件出示教材第103頁的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交流,重點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3)課件出示教材第104頁的第8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交流,重點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課件出示下面的題目:

小明家種了8行蘋果樹,每行9棵,小明家種的蘋果樹比小紅多15棵,小紅種了多少棵蘋果樹?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交流,交流時引導學生畫線段圖分析,提示學生:千萬不要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減,一定要比一比再來列算式。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體現層次性,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的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感。

(四)梳理中內化知識

通過今天的整理和複習,你又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在計算時應注意什麼?

總複習數學教案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回顧整理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節複習課,是學生在掌握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和運用多位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之後安排的,是對本階段學習的回顧和整理,使這部分知識能通過梳理歸納形成網絡,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展示一幅生活中熟悉的畫面,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蒐集信息提出問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另外,教材在71頁第四題還設計了一個猜數遊戲,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本單元所學的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另一方面也複習了求 “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問題的解答方法。72頁第六題是以連環畫形式呈現了學生向福利院的小朋友獻愛心的情境,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綜合複習。四幅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數學信息,練習時,要指導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並加以解決,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關愛他人的意識。本回顧整理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整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第二課時複習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

第一課時

複習內容:

萬以內數加減法

複習目標:

能熟練掌握的計算方法並能又對又快地進行計算。

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

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複習重點:

有條理再現舊知,正確熟練計算萬以內數的加減法。

複習過程:

一、回憶呈現,查漏補缺

談話:同學們我們再一次學習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那麼到現在為止,你對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你都記着那些知識,老師出個題考考大家好嗎?

小黑板出示:計算下面各題,你喜歡用什麼方法就用什麼方法算。

(1)32+47

(2)546+217

(3)497+139

580-200 912-804 603-205

學生可能出現:用口算、估算、筆算或用撥計數器等方法算。

(讓學生各自説出不同算法的思路過程)

談話:通過剛才計算大家觀察比較一下,你能發現什麼?

學生可能説:

●發現這三組題有加法也有減法。

●發現第一組是不進(退)位加減法,第二組是一次進位和一次退位加減法,第三組是兩次進位和兩次退位的加減法。

(此處,學生用“一次、兩次”表示,老師可適時點撥用“不連續、連續”表示更規範)。

[設計意圖:通過本練習,檢查學生對萬以內數加減法計算知識的掌握情況,達到對學過的知識查漏補缺與再現,並體現算法多樣化,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長。]

二、比較深化 加深理解

談話:剛才同學們採用了不同方法進行了計算,也發現了這麼多知識。下面大家用筆算計算下列各題並演算:

837-205 329+182 306-97

(指3名同學板演)

計算後在小組內説説你是怎樣算的,再討論一下用筆算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先讓板演的三名同學向全班同學説説是怎樣算的。

交流討論結果,學生可能:

①只説加法計算法則。

②只説減法計算法則。

談話:同學們再動動腦筋連起來想一想,筆算萬以內數加減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可能説:

相同點:都應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開始算。

不同點:計算加法時,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計算減法時,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

(此處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説明白即可。)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比較,加深對萬以內數加減法筆算計算方法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實際應用,拓展延伸

1、以組為單位互相出題進行練習,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時間大約8分鐘)

2、開放題:

方框裏可以填那些數?並計算出結果。

342-12 =21

只改變1473+378中第一個加數的最後數字3,使它仍是連續進位加法。

開放性題目不做統一性要求,根據學生差異,有的可能全部做出來,也可能只做出幾個來。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互相出題,人人當“小老師”,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提高計算的正確率,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開放性題目的設計,有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又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這節課對萬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進行了整理與複習,你學得開心嗎?有哪些收穫?

課後反思:

1、教學目標註重基礎性與發展性

本節課的設計立足學生的發展,根據教材與新課標的要求,提出了兩個層次的目標——基礎目標和發展目標。基礎目標是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要求,發展目標是對學生個性的發展、能力的提高而設計的(與練習中開放性的設計)。教學過程中這兩個層次的目標體現得很好。

2、創造了學生主體參與的民主氛圍

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是主體性得以實現的基本保證。這節課明顯感到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很高。學生為活動所吸引,主動、自覺地投入到活動過程中,教師在整個活動中很少干預,課堂中進行的是真正的師生、生生間平等的交流。同時,展示交流活動給予了學生自由表現自己成果和表達自己情感的機會,在無形中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利於學生主體地位的形成。

3、課堂教學以小組合作交流為主,提高了全員參與度

根據本課內容與複習目標,依據學生的興趣、經驗、能力水平,教師設計、組織了學生的自主性活動,尤其是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從而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證了學生的主體性、差異性,使學生在親自動手算一算、看一看、説一説、想一想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教師沒有受教材的束縛,而是積極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尋求知識間的內在聯繫,通過交流辯論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