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年級數學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1W

教案在完成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創新教學方法,對於寫教案這件事,作為教師的你應該已經不陌生了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人教版8年級數學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人教版8年級數學教案6篇

人教版8年級數學教案篇1

設計説明

1.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世界通過遊戲展現在孩子面前,人的創造才能也常常在遊戲中表現出來,沒有遊戲也就沒有充分的智力發展。”用遊戲導入新課,可使數學知識在遊戲中愉快地、自然地被學生所接受和理解。上課伊始,設計了老師説時間,學生用動作表示時間的遊戲,這樣不僅喚起了學生對時間的回憶,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2.直觀演示與動手操作相結合。

重視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本設計通過課件的直觀演示,以及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理解時間與時刻的意義及12時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的聯繫。通過例題進行比較,使學生明確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間比較簡明、方便,經歷由直觀到抽象的過程,滲透比較的數學思想。

3.注重從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入手,加深對24時計時法的理解和掌握。

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整節課以“一天”為主線,貫穿始終。出示主題圖展示生活中的一天;通過春節晚會倒計時,瞭解一天的開始;探究一天有多少個小時。從生活中梳理出數學知識,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時鐘模型

學生準備 時鐘模型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做遊戲,認時間。

師:老師和大家做個遊戲,老師説一個時間,大家不用口述,用動作告訴老師這時你在做什麼,看誰表演的好。

(1)老師先説一個時刻:中午12時,用動作示範一下。

(2)老師報出下列時刻:凌晨3時、早上6時、上午11時30分、下午4時、晚上9時。(教師邊板書邊提問)

2.導入。

師:剛才我們説的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時刻的方法,叫做12時計時法。如果同學們用12時計時法表示時刻,那麼應加“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或凌晨”等限制詞。有沒有一種不用加文字説明的計時方法呢?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種新的計時法——24時計時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遊戲,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分析、歸納出12時計時法的特點,並理解12時計時法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瞭解12時計時法在實際運用時要有限制詞,從而激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尋找表示時間的更為簡便的計時方法——24時計時法,引入新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經歷過程,體驗感知

1.體驗生活中的“一天”。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教材82頁主題圖),引導學生説出在主題圖中獲得的信息。

(學生彙報小女孩在一天中的作息時間)

2.認識一天的開始——0時。

師:大家知道一天是從什麼時刻開始的嗎?(學生髮表意見,教師不作答覆)

師:一天的開始到底是什麼時刻呢?還是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吧!這是春節聯歡晚會上大家在一起迎接新年第一天開始的情境。(課件播放倒計時的錄像)

師:新年的第一天開始了,鐘面上是幾時?(12時)是什麼時候的12時?(夜裏12時)

師:到了夜裏12時,就表示這一天結束了,同時又表示新的一天開始了。作為新的一天的開始,我們一般又把夜裏12時説成0時。

師:0時我們通常在做什麼呢?(睡覺)現在知道一天的開始是什麼時刻了嗎?一起説説看。(0時)

3.運用課件創設情境,感受一天的經過。

師:一天的時間有多長呢?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吧!大家可以一邊看,一邊隨着畫面和音樂表演。(課件演示)現在是0時,在睡夢中我們開始了新的一天。

師:(鐘面顯示早晨6時45分)天亮了,太陽升起來了,現在是什麼時候?小女孩在做什麼?

師:(鐘面顯示上午10時15分)現在是什麼時候?小女孩在做什麼?

師:(鐘面顯示中午12時)時間真快,現在是什麼時候?到吃午飯的時間了。

師:(鐘面顯示下午3時30分)小女孩和同學們在跳繩。

師:(鐘面顯示下午6時)現在是什麼時候?到吃晚飯的時間了。

師:(鐘面顯示晚上7時25分)現在是什麼時候?小女孩在做什麼?

師:大家在睡夢中,時間又不知不覺到了什麼時候?(夜裏12時)到了夜裏12時,這一天就結束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人教版8年級數學教案篇2

第1課時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37~38頁例1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1 與主題圖中做小旗的情境緊密相連,教學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在編排上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將第一組學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現出來,為學生溝通乘除法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具體形象的支撐;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徵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學生用乘法口訣求積的已有知識,確定用哪句乘法口訣計算,為用乘法口訣求商奠定基礎;最後,呈現了兩個有聯繫的除法算式,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進行求商的計算,並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訣計算3個算式的道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2.藉助矩形模型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乘法與除法間的關係。

3.初步學會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

教法與學法

1.本課主要採用遷移規律,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及實物投影,運用引導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合作、討論、自主探究、比較分析等方式進行學習。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運用已有知識經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啟後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法:

師:同學們,我們將要迎來一個節日,一個屬於同學們的節日,你們知道那叫什麼節嗎?

生:六一兒童節。

師:同學們喜歡過六一兒童節嗎?為了準備這個屬於我們小朋友自己的節日,二(1)班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着準備佈置教室要用的東西。瞧,他們在幹什麼呢?(課件出示第37頁情景圖)【品析:直接用課件出示主題圖,充分利用主題圖,讓學生經歷從情景中發現信息、提出問題的過程。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新知的構建搭建了橋樑。】 任務實踐法:老師拿着疊小旗,揮動手中穿小旗的繩子説:“馬上要過六一兒童節啦!我們打算用小旗串佈置一下我們的教室。老師這裏一共有56面小旗,我們要把它們平均穿在7條繩子上,每條繩子上要穿幾面小旗?如果每條繩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幾根繩子?誰最先解決這兩個問題,誰就擔任這項任務的小組長。”【品析:以任務實踐法導入,非常有挑戰性,學生會躍躍欲試,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進入學習亢奮狀態之中。】 口算競賽法:老師用卡片製作競賽題,按要求説答案和應用的口訣:

(1)①7×7=( ) 口訣:

②8×7=( ) 口訣:

③8×8=( ) 口訣:

(2)①3×( )=21 口訣:

②( )×6=48 口訣:

(3)將12個桃子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多少個?

用( )法計算,列式( ),口訣:

在學生興奮的競賽搶答後,教師揭示課題。今天學習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品析:競賽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動性,氣氛熱烈,每個學生都會積極參與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時梳理已學的知識,激活已有的經驗,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導解決掛小旗的情景問題。

1.課件出示例1情景圖,學生説説看到的信息。

明確:8行小旗,每行7面。

2.學生回答:怎樣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學生列式計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用了哪句口訣?

3.改變條件並探究。

結合情景圖,教師提問:如果我們做了56面小旗,要掛8行,每行掛幾面?

(1)數一數: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發現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據除法意義,引導學生列式。(56÷8)

(3)説一説:怎樣求商,彙報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訣)

結合情景圖,引導學生提問:如果我們做了56面小旗,每行掛7面,可以掛幾行?

(1)學生獨立解決。

(2)反饋各自想法。

4.引導比較,提煉方法。

(1)比較:兩道除法算式的計算過程。

(2)提煉: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訣可以解決這兩道除法計算。

(二)自主解決分星星的情景問題。

1.課件出示:我們做了49顆星星,平均分給7個小組。每組分了多少顆?

2.獨立完成。

3.學生列式計算:49÷7=7。

4.學生比較小結: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訣只能寫一道除法算式,因為寫出的除數和商相同。

5.學生舉例:哪些口訣只能寫一道除法算式。【品析:通過情景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在比較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乘法與除法的聯繫,體會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兩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時在教學中體現由扶到放的過程,引導學生利用知識遷移進行獨立探究。】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1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敍述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後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整理。

質疑一: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與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學生討論後得出結論。

相同點:

①用乘法口訣求商時,都是想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

②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

不同點: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訣;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訣。

質疑二: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是什麼?

這個問題可以指導學生組內討論,歸納總結。

①找出已知條件;

②找出所求的問題;

③分析條件與問題間的關係。

④列式計算解決問題。【品析:本環節設置在本課新授知識完成之後,通過“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與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形成系統知識鏈。】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説説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在師生共同總結之後,簡單回顧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想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商就是幾。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為了讓學生了解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同時要求學生説説圖中出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關的內容,然後讓學生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問題。通過以上的引導進入例1的教學,也就是第一個數學信息。為了讓學生掌

握解答實際問題的方法,我先讓學生找出實際問題中的條件、問題,由問題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條件。使學生初步掌握解答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同時也讓學生明白要求平均每行掛幾面小旗,也就是求56裏面有幾個8,用除法計算,讓學生熟練掌握包含除法的題型。怎樣計算56÷8呢?學生先回憶前面學過的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為了便於解答方法的學習,我教給學生一些通俗的語言,如:看着被除數背除數的乘法口訣。其次,通過改變條件的辦法,讓學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訣可以寫兩道除法算式。其餘的兩道題放手讓學生自己解答,同時提出要求:邊算邊想用了哪句口訣。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7×8=56 口訣:七八五十六

56÷8=7 口訣:(七)八五十六

56÷7=88 口訣:七(八)五十六

↑ ↑

除數是幾就説幾的乘法口??

第2課時 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39頁例2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2 教學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其呈現方式與例1相同,繼續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將乘法算式去掉了,讓學生繼續利用遷移學習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進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訣可以計算兩個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進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藉助矩形模型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乘法與除法間的關係,培養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

3.初步學會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正確運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法與學法

1.本節課求商的思路和方法與前面是一致的,教學中採用談話、指導相結合的數學方法,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並在合作交流中歸納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學的知識更進一步地瞭解乘除法的內在聯繫,並在遊戲中鞏固新知。

2.本課時在學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的基礎上,採用小組合作研討法,讓學生通過知識的遷移、比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訣求商的方法。

承前啟後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法:課件出示主題圖片。上節課我們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題圖片上還佈置了很多心形的氣球,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特寫問題圖片: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我們帶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問題:根據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學具擺一擺嗎?課件出示例題2圖片。【品析:這種導入方式,與課本例題內容貼合,可直接過渡到教材例題中。】 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們,過六一啦,我們心形氣球來給小朋友們慶祝六一,要裝扮咱們的教室,我們一共來了27個夥伴,怎麼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幾行?站3行,每行要站幾個?怎麼計算,我頭都大了。哈哈,其實我的頭本來就大!我們只會飛,我們可以不會數學,現在都講究合作共贏。哪位小朋友能幫我們解決這些數學問題,我們就跟他一起玩,慶祝我們的六一兒童節。【品析:把心形氣球卡通擬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問題,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進入數學情境中,開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為後面開啟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做了鋪墊。】 趣味兒歌法:同學們喜歡兒歌嗎?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優美的兒歌,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多媒體出示《數九歌》,配樂朗讀,並一一出示相對應的景色)學生説説聽兒歌的感受。這首《數九歌》告訴了我們數九寒天的一些天氣變化,你們知道嗎?這首兒歌裏還有很多的數學知識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品析:用學生喜愛的兒歌導入新課,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又為後面練習的設計做好了鋪墊。】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1)看圖填一填。

( )×( )=( )

( )÷( )=( )

( )÷( )=( )

(2)彙報交流。

①綵球的總個數。

提問:用什麼方法求的,你是怎樣想的?

預設:用乘法求。從行數考慮,每行擺9個,擺了3行,共27個;從顏色考慮,紅、紫、綠三種顏色,每種顏色9個,共27個。

②看圖提問題。

預設:有27個心形氣球,每行9個,可以求什麼?(能擺多少行?)

如果知道有27個氣球,每行擺9個,怎麼求一共可以擺幾行呢?

學生提問並列式,集體交流,27÷9怎麼計算,用哪句口訣呢?(三九二十七)

追問:根據“三九二十七”,你還能想到和它有關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嗎?

如果知道有27個氣球,擺了3行,怎麼求每行擺幾個呢?(列式27÷3,根據口訣“三九二十七”可以計算出結果是9)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訣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呢?

2.學生舉例。

像例題一樣用9的乘法口訣寫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並注意特殊情況。(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訣)

3.感悟算理。

讓學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訣可以計算三道算式的道理。【品析:通過在情景圖下面直接給出三組算式的形式,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直接得出結論。在彙報交流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與除法的聯繫,充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2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敍述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後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整理。

質疑一:用9的乘法口訣與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討論後得出結論。

相同點:①用乘法口訣求商時,都是想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

②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

不同點: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訣;用9的乘法口訣求

人教版8年級數學教案篇3

教學內容: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進位),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退位),問題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加減法估算。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並説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能力點:

1.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分析對比的能力。

4.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

5.培養他們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德育點:

1.使學生知道數學問題的提出是有現實意義的,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2.鼓勵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3.結合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1.兩位數加兩位數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通過實際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協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能力點: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對學生進行公德教育。

教學重點: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計算方法,能運用多種方法正確計算。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學校決定組織我們二年級的小朋友去參觀博物館,出示圖。4個班的同學只給了兩輛車,每輛車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們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大家估算一下哪兩個班可以合成一輛車呢?(小組交流)

彙報不同的乘車方法。

師:有這麼多的方法,我們如何驗證呢?(把兩個班的人數加起來看看是否超過70人)

二、自主探究:

1.驗證二(1)和二(2)班的同學能否乘一輛車。小組合作,也可以請小棒來幫忙。 學生彙報:(1)用口算30+30=60 ,60+6=66沒有超過70,可以兩個班合乘一輛車。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兩個班可以和乘一輛車。(3)用小棒,先擺3捆6根,再擺3捆,合起來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兩個班合乘一輛車。

(4)我使用豎式計算的,個位6+0=6,在個位寫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寫6,所以等於66。

你認為哪一種方法又快又準確?

2.用你喜歡的方法驗證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輛車。選出比較快的人,説一説是用的什麼方法。

3.用豎式計算應注意什麼?(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的數寫在個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數寫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運用:

1.計算下面各題。

59+40= 20+67=24+63= 46+53=

62+17= 35+24=3+84= 43+40=

2.數學醫院:

17+20=19 50+26=42+3=72

1 7 5 04 2

+ 2 + 2 6 +3 0

1 9 7 67 2

3.老師有一位鄰居小明非常喜歡運動,媽媽給他買了一雙跑鞋、一個足球共用多少錢呢?一身運動服又用多少錢?

4. 3 74 5

+ 2 ? +? 4

5 97 9

開放題: 3 6

+ 6 3你能寫出幾個象這樣的算式。

9 9

課後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2.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加法。

能力點: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加法。

教學難點: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計算:36+21= 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需要什麼信息?如何計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學生試算。交流算法。

2.擺小棒:小組説擺法。問:怎麼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單根還剩幾根?整捆的有幾捆?合起來是多少?

3.怎樣列豎式?要注意什麼?從哪一位加起?6+5超過了10怎麼辦?師:我們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寫上一個小小的“1”字表示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在加十位時不要忘記加上這個1,也可以從這個1加起。

4.比較36+21與36+35有什麼不同?

5.計算46+24,試算,可以藉助於小棒。個位的0可不可以不寫,為什麼?

6、小組合作討論:筆算加法要注意什麼?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你認為還應該提醒同學們什麼問題?

三、拓展運用:

1.“做一做”,圖中有什麼信息?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人教版8年級數學教案篇4

設計説明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學生來説並不陌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並積累了一些確定方位的經驗和方法,但這些經驗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本節課主要是教學現實生活中的東、南、西、北,要求學生知道這四個方向,並能在已知其中一個方向的條件下,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

教學例1時藉助情境展開活動,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與知識經驗,增加他們探索、體驗的機會,使他們學會正確判斷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方法。如為了方便學生的記憶,讓學生知道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等,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有關方向的表象。同時讓學生分別指一指在教室的各個方向都有哪些物體,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能迅速判斷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接下來通過讓學生“轉一轉”,使學生體會順時針方向的規律,加深學生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認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指南針

學生準備:指南針

注: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備教學目標”“備重點難點”見前面的“備課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提問。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那你們去過北京嗎?(學生自由發言,介紹北京)

師:下面老師也和大家一起去遊覽北京,看看天安門廣場及周圍都有哪些建築。(課件出示教材2頁主題圖)

師:你知道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的哪面嗎?(學生觀察主題圖,用自己的方位知識描述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位置)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看來僅用我們以前學過的上、下、前、後、左、右來表示方向還不夠清楚,我們還要學習新的有關方向的知識。生活中還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詞?(學生自由彙報,有的學生知道東、南、西、北)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辨認東、南、西、北。(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自然引入,嘗試描述,感受方位詞在描述物體所在位置時的方便,製造認知衝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聯繫生活,自主探究

1.初步認識東、南、西、北。

師: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小明站在操場上鍛鍊身體。(課件出示教材3頁例1的情境圖)你們知道他面向的是什麼方向嗎?(小明面向的是東)

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因為他面向太陽,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

課件出示:小明面向的方向是東,他背對的方向是( )。

(強調:東和西是一對相反的方向。板書:東與西相對,並讓學生讀一讀)

師:面向東,背對的是西,反過來,當你面向西時,你背對的是什麼方向?(東)

課件出示:小明的右邊是南,左邊是( )。

(強調:南和北也是一對相反的方向。板書:南與北相對,並讓學生讀一讀)

師:面向南,背對的是北,反過來,當你面向北時,你背對的是什麼方向?(南)

師:你有什麼好方法來記憶方向呢?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師:通過讀這首兒歌,你感受到了什麼?(東和西是相對的,南和北是相對的)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例1的情境圖,把下面的四句話填寫完整。

圖書館在校園的____面,體育館在校園的____面。

教學樓在校園的____面,大門在校園的____面。

2.感知教室裏的東、南、西、北。

師:指一指太陽升起的方向,你知道我們教室的哪一面是東嗎?(學生用手指一指,並説一説判斷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全體起立,面向東面,一起説兒歌,並指出方向。(學生邊説兒歌,邊指出方向)

師:我們教室裏的東、南、西、北各有什麼?請大家用手指一指,説一説。(學生先自由説,再指名説,其餘學生根據他説的用手指出東、南、西、北)

3.體驗順時針轉動。

(1)遊戲:聽口令。(老師喊口令,學生做動作)

請全體同學起立,面向東面,向右轉,面向南面,再向右轉,面向西面,繼續向右轉,面向北面,接着向右轉,又回到了東面。(正好轉了一圈)

(2)再次感知:按照剛才的順序讓學生再轉一轉,並説説自己有什麼發現。

(3)交流發現:東、南、西、北的排列有什麼規律呢?(順時針、相對性)

設計意圖:通過遊戲在學生心中建立方向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

人教版8年級數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圖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的計算方法。

2.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3. 能主動思考、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1、 不計算,説出下面各題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頁主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敍述四幅畫的內容。

2.嵌入數學問題:(1)4個西瓜,師徒4人,平均每人吃幾個?生:4÷4=1

(2)當豬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還能分到西瓜嗎?引導學生想到:三人一個西瓜業沒分到,怎樣用算是表示呢?這時可以通過故事情境寫出:0÷3=0,並深刻領會其中的含意。

(3)設置另一情境:當零為除數時的結果又是怎麼樣的呢?

由於這個內容不是國小時學到的,但為了讓學生有個認識,所以可以略帶一些,當0作為除數時,是沒有意義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出示例

1、問:怎樣列式?怎樣計算?結果是多少?

2、同學會用豎式計算嗎?學生説説,教師板書。

3、指板演題,問為什麼十位上要寫0?

4、你有什麼看法?學生討論後,教師把省去的這步去掉。

小結:這題是怎樣計算的?

5. 試一試。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題問:為什麼6015÷3上的中間會有兩個0?強調簡便寫法

6. 出示計算 420÷3

學生説,教師板書。問:商末尾這個0能省略嗎?為什麼?強調簡便寫法。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麼?要注意什麼?

人教版8年級數學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學生學習了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後,在充分理解了圓柱的認識的基礎上開展的.教材中選用了許多來自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學生想象和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或一個正方形,底面是兩個圓的基礎上,掌握圓柱的表面積的求法,獲得求“圓柱體表面積”的算法。

學情分析

由於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差異,在學習中可能會出現部分學生不知道圓柱側面轉化成學過的平面圖形;或是有的同學已經知道怎麼求圓柱的側面積,但不能結合操作清晰地表述圓柱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上節課的基礎上學習本節課,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得出圓柱的表面積的求法,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圓柱體表面積的含義及求法。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獨立操作推導並掌握求圓柱的表面積的方法,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體驗成功的收穫,體會小組合作探索成功過程的喜悦。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教師引導,動手操作得出求圓柱表面積的方法。

難點:計算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圓柱由幾個面組成?上下兩個面是什麼?側面展開是什麼圖形?

2、圓面積怎樣求?

3、長方形的面積呢?

二、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出示一頂廚師帽,讓學生觀察,做着一定帽需要多少布料?用我們以前學的知識能解決嗎?教師藉機引出課題並板書課題《圓柱表面積的求法》

三、 自主探究,發現問題。

1、分組,討論:

(1)、動手將圓柱的側面沿着高剪開 。(你發現了什麼?)

圓柱的側面剪開發現側面是一個長方形(正方形),

側面積=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地面周長×高。

重點感受:圓柱體側面如果沿着高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這裏要強調沿着高剪)這個長方形與圓柱體的哪個面有什麼關係?(長方形的長是圓柱體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是圓柱體的高)

(2)、複習引導:(用舊解新)

上下兩個圓的面積怎樣求?(如果已知底面半徑就能求出底面積)

(3)、小結:小組討論,將公式延伸。

圓柱表面積 =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ch+2π r2

=πdh+2π r2

2、知識的運用:(回到情景創設)

(1)、出示例題:

例2:假如一頂廚師的帽子,高 28釐米,帽頂半徑10釐米,做一頂帽子至少需要多少面料?( 用進一法結果保留正是整十平方釐米)

(2)、獨立試做:

(3)、集體講評。

(4)、講解進一法。

3.鞏固練習:

四、課堂總結:

這一節課重點學習了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及運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