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與凸教案最新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2W

好的教案有利於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教案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凹與凸教案最新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凹與凸教案最新7篇

凹與凸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2、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學習動詞"玩耍"、"翻跟頭"、"鑽"、"敲"。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幻燈、磁帶、沙球、鈴鐺、海綿墊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聽錄音問:剛才你聽到了什麼聲音?(下雨聲)雨是什麼聲音?大雨?那麼小雨能發了哪些聲音呢?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沙球、鈴鐺,幫助幼兒理解沙沙、丁丁等象聲詞。

問:那麼你們是怎麼知道小雨能發出這麼多好聽的聲音的?(用耳朵聽出來的)。

小朋友是用自己的小耳朵聽出來的,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散文,題目叫"聽雨",下面先聽老師朗誦一遍,然後告訴老師,你聽到了什麼?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

問:散文的題目是什麼?引導幼兒齊説兩遍。

誰能告訴老師,剛才你聽到了什麼?

3、教師了示幻燈,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

a、師:小朋友説得真好:"聽下小雨啦,小雨在快樂地唱歌,沙沙沙,那是小雨跟森林的樹葉兒在玩耍。"教師邊念散文邊出示第一幅畫在。

問:小雨在快樂地唱歌,唱的是什麼歌?來;自。大;考吧;幼。師網;(沙沙沙)什麼叫"玩耍"?引導幼兒學説兩遍"玩耍"。

小雨輕輕地落在樹葉兒上,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就好像是在和樹葉兒玩耍,那下面老師請小朋友一起朗誦這一句散文。

b、邊念第句邊出示第二幅畫面。

問:這次小朋友聽見小雨唱的是什麼歌?

對了,"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鐵皮屋上翻跟頭"小雨它非常調皮,居然在小熊的鐵皮屋上翻跟頭,那它是怎樣翻的?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學一學。"幼兒在海綿墊上學翻跟頭。

問:小雨翻跟頭,為什麼會發出"丁丁丁"的聲音呢?(小雨落在鐵皮屋上)師生齊念第二句散文。

c、出示第三幅畫面。

問:小雨是怎樣鑽的?幼兒學一學。

老師和一幼兒搭成門,讓另一幼兒鑽。

小雨鑽進花蕊中,發出了什麼聲音?

師:這個聲音聽起來很細小,很輕,大家一起説一説"吱吱吱""吱吱吱"師生齊念第三句散文。

d、出示第四幅畫面。

問:小雨在幹什麼?

中間用了一個"敲"字,它是怎麼敲的?學一學。

一邊敲一邊發出了什麼聲音?(嗒嗒嗒)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敲玻璃,一邊敲一邊説"嗒嗒嗒"。

師生一起念第四句散文4、學習結束句。

師:小雨真能幹,它在輕輕輕地唱歌,唱的是什麼歌?

對了,沙沙沙,吱吱,嗒嗒,小雨在唱着一到多麼有趣,多麼好聽的歌,下面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念,好嗎?

5、完整朗誦(1)請幼兒一邊看畫面一邊跟隨錄音朗誦。

問:你們説一説這首散文吸起來覺得怎麼樣?(優美、好聽)那麼小朋友應該用什麼聲音朗誦才好聽呢?(柔和、親切)(2)幼兒用柔和、親切的聲音朗誦第二遍。

6、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1)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學習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散文,題目是什麼?

我們用小耳朵聽小雨唱沙沙、丁丁、吱吱、嗒嗒,這是一首非常好聽,非常有趣的歌,那你們平時還聽到哪些小雨的聲音?(嘀啼、嘀嘀嗒嗒等)2)老師請小朋友來玩一個"小雨和花"的遊戲。

3)結束活動。

反思:

?聽雨》是一首優美而又童趣的散文,語言凝練、韻律和諧,想象豐富,它把雨點擬人化,將雨點落在樹葉、傘頂、花蕊、窗户上的動態都描繪的有聲有色。其中“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等象聲詞的運用增加了散文的動感。不僅能讓幼兒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語言美。同時又易於幼兒模仿、仿編。

我認為這篇散文的教學重點是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難點是運用恰當的象聲詞,按散文中的句式仿編

在活動中,幼兒基本能夠認真傾聽教師朗誦散文,感受了散文的意境美。但我覺得對散文的理解還不夠。如雨點落到不同的地方發出不同的聲音,雨點為什麼會發出這些聲音。為什麼落到樹葉上是“玩耍”,而落到傘頂上是“翻跟頭”。在仿編這一環節難度大,而卧的指導也不到位。如一個幼兒是這樣編的:嘶嘶嘶,嘶嘶嘶,小雨在和河水打招呼呢。可以看出這個幼兒的創編中出現了問題:雨點落在水面的聲音不符實際,幼兒基本是憑空想象,雨點落在水面所做的事也不合理。仿編既要要求幼兒瞭解雨聲的象聲詞,又要與雨點落在的地方相對應,還要編一句雨點在相應的地方幹什麼。這樣難度很大,尤其是之前缺乏這方面的經驗。我應該課前應帶幼兒親自去觀察一場雨,聆聽一場雨,豐富幼兒的經驗,這樣活動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凹與凸教案篇2

一、教學目的

1、幼兒愛上幼兒園,激發幼兒愛老師、小夥伴的情感。

2、幼兒能夠適應集體生活。

二、教學準備

1、兒歌《幼兒園像我家》

2、事先定好參觀路線並做好聯繫。

三、教學過程

1、學兒歌吸引幼兒注意

聽兒歌,幼兒説一説兒歌裏説的是什麼內容。

2、自由討論:幼兒園就像我的家

教師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引導:

(1)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小朋友。

(2)幼兒園裏有廁所,玩具,可以吃飯、睡覺就像在家裏一樣。

請幼兒説一説,比一比,幼兒園裏哪些地方和家裏不同?

幼兒園裏的人比家裏多,就像一個大家庭。幼兒園裏好多物品都比家裏大和多等。

3、去參觀

帶領也偶然看一看做飯的地方——廚房。

午睡在哪裏?

舞蹈房在哪裏?

四、教學延伸

幼兒做遊戲《點兵點將》,幼兒相互介紹自己,認識小夥伴;玩遊戲《打電話》,體會集體生活的快樂。

凹與凸教案篇3

⑴課題:高二物理:第一章靜電場

⑵授課教師:黎亭

⑶課時:2小時

⑷學生現狀分析:現物理水平為60分左右,屬於中下水平。補課安排:複習講解高二知識,抓基礎知識為切入點,後繼強化。

(5)教學內容

高二物理上冊第一章第一節與第二節

第一節電荷及其守恆定律

本節從物質微觀結構的角度認識物體帶電的本質,使物體帶電的方法。給學生滲透看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想。摩擦起電、兩種電荷的相互作用、電荷量的概念國中已接觸,電荷守恆定律對學生而言不難接受,在此從原子結構的基礎上做本質上分析,使學生體會對物理螺旋式學習的過程。本節關鍵是做好實驗,從微觀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了使物體帶電的理解,電荷守恆定律便水到渠成,進一步鞏固高中的守恆思想。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科學習慣。通過閲讀材料,展示物理學發展中充滿睿智和靈氣的科學思維,弘揚前輩物理學家探尋真理的堅強意志和科學精神。

【教學預設】

使用幻燈片時充分利用它的高效同時,儘量保留黑板的功能始終展示本節課的知識框架。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努力使實驗簡化,給學生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善於從簡單中捕捉精彩瞬間,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體驗科學(閲讀材料)。

練習題設計力求有針對性、導向性、層次性。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三種使物體帶電的方法及帶電本質。

知道電荷守恆定律。

知道什麼是元電荷、比荷、電荷量、靜電感應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物理學螺旋式遞進的學習方法。

由現象到本質分析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節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體帶電的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

科學家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的滲透─—課後閲讀材料。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荷守恆定律

難點:利用電荷守恆定律分析解決相關問題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的相關問題。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今天開始我們進入物理學另一個豐富多彩,更有趣的殿堂,電和磁的世界。高中的電學知識大致可分為電場的電路,本章將學習靜電學,將從物質的微觀的角度認識物體帶電的本質,電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以及與靜止電荷相聯繫的靜電場的基本性質。

?板書】第一章靜電場

?板書】一、電荷(複習國中知識)

1.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把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稱為正電荷,用正數表示。把用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稱為負電荷,用負數表示。

2.電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摩擦起電──學生自學p2後解釋摩擦起電的原因,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電荷守恆定律做鋪墊。

演示摩擦起電,用驗電器檢驗是否帶電,讓學生分析使金屬箔片張開的原因過渡到接觸起電。

接觸起電──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仔細觀察從靠近到接觸過程中還有哪些現象?──靠近未接觸時箔片張開張開意味着箔片帶電?看來還有其他方式使物體帶電?其帶電本質是什麼?──設置懸念。

自學p3第二段後,回答自由電子和離子的概念及各自的運動特點。解釋觀察到的現象。

再演示,靠近(不接觸)後再遠離,箔片又閉合,即不帶電,有沒有辦法遠離後箔片仍帶電?

提供器材,鼓勵學生到時講台演示。得出靜電感應和感應起電。

靜電感應和感應起電──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通過對三種起電方式本質的分析,讓學生思考滿足共同的規律是什麼?得出電荷守恆定律。

學生自學教材,掌握電荷守恆定律的內容,電荷量、元電荷、比荷的概念。

【板書】

二、電荷守恆定律:

電荷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電荷的代數和總是保持不變。

【板書】

三、幾個基本概念

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符號:q或q單位:庫侖符號:c。

元電荷──電子所帶的電荷量,用e表示,e=1.60×10c。

注意: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或者等於e,或者等於e的整數倍。電荷量是不能連續變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得

比荷──電荷的電荷量q與其質量m的比值q/m,符號:c/㎏。

靜電感應和感應起電──當一個帶電體靠近導體時,由於電荷間相互吸引或排斥,導體中的自由電荷便會趨向或遠離帶電體,使導體靠近帶電體的一端帶異號電荷,遠離一端帶同號電荷。這種現象叫做靜電感應。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叫做感應起電。

課堂訓練:見附件

凹與凸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活動中探索礦泉水瓶的各種玩法,大膽創新。

2、重點學習夾瓶跳。

3、學會合作遊戲。通過競賽,體驗勝利的樂趣。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鍛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夾瓶跳。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一個裝有豆子的礦泉水瓶、籃子四個、音樂、音響。

2、場地準備。

3、幼兒已經用礦泉水瓶製作了音樂響筒,並在活動中進行了玩耍。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為體育活動做準備。教師與幼兒一起圍成圓圈,伴隨音樂,進行隊列練習和律動。師生一起手拿音樂響筒(礦泉水瓶)做熱身運動,將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活動開,確保幼兒在遊戲中不受傷。

2、基本環節,教師運用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過幼兒個人玩瓶(要求充分和身體的各個部位做遊戲)、合作玩瓶導出本節課的重點-----夾瓶跳。然後通過教師講解示範、幼兒個人練習、集體練習,使幼兒在不知不覺的輕鬆、愉快的練習中正確地掌握夾瓶跳的方法,使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中得到更好的解決。最後是競賽遊戲“接力賽”,是本次活動的亮點,把活動推向了xx,遊戲過程中將幼兒分為四個小組進行比賽,以繞過場地中擺放的礦泉水瓶後到達目的地,然後從籃子裏拿起一個礦泉水瓶進行夾瓶跳,最後又原路返回,幼兒進行接力。分別頒發金、銀、銅牌和紀念獎。通過教師的講評,讓幼兒明白了善於思考,不怕吃苦,團結合作,積極參與活動的孩子才是最棒的。

3、最後在結束環節中小組長收拾場地,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音樂中,身體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結束本次活動。

凹與凸教案篇5

設計背景

為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特設計此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細緻地觀察畫面,充分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意思,讓幼兒學會運用準確、完整的語言回答問題。

2.通過看圖問答,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3.鼓勵孩子積極地回答問題,培養孩子在活動中積極開動腦筋的好習慣。

4.學會生字:“貓、魚”,注意發音正確。

重點難點

1.學會運用準確、完整的語言回答問題。

2.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3.正確認讀生字:“貓、魚”。

活動準備

1.饞嘴的貓的掛圖。

2.“貓、魚”的識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主題。

小朋友,你們家養小貓嗎?你喜歡小貓嗎?它最喜歡吃什麼?

二、 觀察畫面,瞭解圖意,回答問題。

1. 畫面上有什麼?

2. 觀察左上圖,小貓在幹什麼?

3. 觀察右圖,撲通一聲,小貓怎麼了?

4. 觀察左下圖,小貓抓到魚沒有?魚跑到哪裏去了?

三、 請小朋友講故事。

多給一些激勵性語言,讓孩子體會成功的喜悦而樂意在大家前面説話。

四、出示“貓”、“魚”的識字卡片,教孩子認讀。

教讀時注意發音正確。

教學反思

1.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的設計從談話導入、觀察瞭解圖意、根據圖意講故事到認識生字,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引導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是本節課的特點,也讓孩子願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2.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3.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孩子有展示自我的時間和空間,感到成功的喜悦,從而樂於學習。

4.本節課教師和孩子的互動做得比較好,孩子能根據教師的提問回答問題,教師能根據孩子的興趣安排時間給孩子説話,從而達到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

5.本節課教學我認為是成功的,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對孩子的評價方式能促使孩子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6.這一課也一點遺憾,遊戲化教學手段用得太少,對教學內容的延伸沒有考慮到,如果以後還上這一節課我一定要注意到這一點。

凹與凸教案篇6

一、設計意圖

"安全重於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頭等大事。幼兒通過看電視、聽大人的講述對地震有一定的瞭解,但因幼兒年齡小遇到危險不知道怎麼辦,大多會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特組織此活動,培養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目標

1、知道簡單的地震知識。

2、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幼兒園的環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3、有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誌中有關汶川地震的資料或圖片。

2、課件:家庭、學校、户外、公共場所避險視頻,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地震後的一組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師啟發幼兒:小朋友看這裏發生了什麼事?(地震)你怎麼知道這裏發生了地震?地震發生時還有什麼現象?

2、幼兒自由發表對地震的看法,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説清楚。

3、小結:是啊,大地震給我們人類帶來多大的災難啊!小朋友你們想知道地震是怎麼產生的嗎?

(二)播放地震的課件,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1、看完後教師引導:地震是怎麼產生的?

2、幼兒交流,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説清楚。

3、小結:哦,原來地震是因為地殼的運動產生的,是自然現象。如果有一天我們這裏發生大地震,我們該怎麼辦呢?

4、幼兒自由發表。

5、師幼一起總結避險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聽老師或者大人的指揮,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護好頭部。等地面晃動小了再聽指揮疏散,撤離。如果是在一樓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曠的地方去。

6、那我們要怎麼找安全的地方?什麼地方安全?

7、播放視頻:在幼兒園、在家、在户外、在公共場所怎麼找較安全的地方躲避?請幼兒找出來。

8、幼兒小結不同地方怎麼找地方躲避較安全。在幼兒園是蹲在桌子下雙手抱頭,再聽指揮疏散;在家用枕頭或被子蓋頭,就近在衞生間、牆角、廚房、桌子下、牀下等地方;在公共場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牆角等地方。在户外就蹲在地上抱頭就行。

(三)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註的路徑?使幼兒瞭解圖中標註的撤離路徑是離户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幼兒下樓梯的路線是男生靠樓梯扶手,女生靠牆同時下樓。因為男女生的反映、運動能力相比較男生要強,分開可以提高逃離的速度,也可以給女生更多的行動空間)

4、組織幼兒"實戰演習"。演練室內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五、活動結束。

凹與凸教案篇7

設計思考:

跳繩對鍛鍊幼兒的手、腳、腦的配合能力,對提高幼兒身體運動的協調性,對提高幼兒下肢的力量、改善幼兒的呼吸機能都有着特別的功效。但是,學跳繩在許多幼兒園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運動項目,因為小、中班的幼兒往往因為手、腦、腳配合能力差而難以學習和掌握跳繩的動作要領和方法技能。為了突破幼兒學習跳繩難這個問題,特設計了"大家來跳繩"這個體能活動。

目的要求:

1.學習掌握單手甩繩和有節奏的單手甩繩雙腳跳,嘗試雙手甩繩雙腳跳繩。

2.提高手、腳的協調性,增進下肢的力量。

教學重點:

練習甩繩和協調地邊甩繩邊跳。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根標準跳繩,錄音機,音樂磁帶,課前大多數幼兒已經學會和掌握有節奏地雙腳連續向上跳的技能。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手持跳繩在"一二一"的口令聲中一路縱隊走步入場,然後繞場地和在場地中進行圓形、方形、螺旋形的走跑交替運動。幼兒活動手臂和雙腿。

2、幼兒手持跳繩成四路縱隊,各組保持一定間距面對教師站立,在音樂的伴隨下跟隨老師用手中的跳繩做頭頸、手腕、肩胛、腰腹、膝蓋、腳踝等部位的準備活動操。

3、玩繩子教師:小朋友們,大家來用繩子做各種身體鍛鍊活動,老師要看看誰的方法、種類多。

幼兒分散在場地上用跳繩做走平衡、跳躍、投擲、抖甩等動作。教師給予巡迴指導。

4、幼兒徒手學習跳繩。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先學習進行左、右單手甩繩動作,再進行雙手甩手臂的練習,最後進行雙手甩繩與雙腳跳躍。

5、幼兒成扇形隊列面對教師,教師手拿跳繩給幼兒示範講解跳繩時雙手拿繩、雙手甩繩、雙腳配合跳起的動作要領。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和討論,並請幾個幼兒示範跳繩時手和腳的動作應該怎樣做。強調雙手有節奏地甩繩,雙腳併攏跟着甩繩的節奏跳。

6、引導幼兒拿繩學跳繩。

(1)幼兒左手拿繩,跟着音樂在身體的一側有節奏地甩繩,雙腳和着甩繩的節奏連續地跳。

(2)幼兒右手拿繩,跟隨音樂節奏在身體一側有節奏地甩繩,雙腳和着甩繩的節奏連續地跳。

(3)幼兒練習雙手將繩子甩到身體前方再雙腳跳過,同時注意雙手向後。

7、教師在場地中間,幼兒圍着教師散立在場地上,跟着教師和着音樂的節奏進行連續跳繩練習。

8、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隨着舒緩的音樂節奏,做洗澡時的洗頭、洗臉、擦背、輕敲四肢等動作進行肢體放鬆。

9、教師和幼兒帶着自己的跳繩離開操場。

教學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按照單手甩短繩一雙手甩短繩一雙手甩雙短繩雙腳配合跳一雙手甩一根長繩跳繩的方法進行教學與練習。另外跳繩的節奏上應該先慢再快,不可操之過急,以免造成幼兒對跳繩運動的畏難情緒。在形式上我們可以利用集體跳大繩的方式來培養幼兒有節奏的原地跳。日常體育活動中經常組織幼兒進行甩繩的練習,幫助幼兒儘快掌握動作要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