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6W

寫好教案對提高我們的教學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教案是老師為了順利開展教學提前制訂的應用文種,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表演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表演教案6篇

表演教案篇1

?遊戲主題由來】

故事《三隻小豬》深受小朋友的喜歡,由於故事中的角色個性鮮明,情節有趣,特別是那隻蓋了磚房的小豬,它的聰明、勇敢一直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因此我把《小豬蓋房子》作為主題進行遊戲,想讓幼兒在遊戲中明白做事不要圖省力的道理。【遊戲總目標】

一、根據角色的特徵運用表演道具裝扮角色,並能根據故事內容佈置遊戲的場景。二、喜歡參與表演遊戲,嘗試運用語言、動作、表情,大膽、創造性地表現角色性格特徵。三、能與同伴合作遊戲,學會協商,輪流扮演角色。四、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會有條理地整理遊戲材料。

五、會根據遊戲的情況進行簡單的講評,並提出下一次遊戲的改進方案。第一次遊戲【活動目標】

一、熟悉角色的出場順序,能運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演。二、能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運用表演道具裝扮自己。三、能按意願分組,學習與同伴協商分配角色遊戲。【活動準備】經驗準備:

1.幼兒已經熟悉了《三隻小豬蓋房子》的故事,初步瞭解故事情節和角色對話。2.和幼兒討論木房、磚房的替代物

物質準備:角色頭飾、房子背景、積木若干。環境創設:佈置好遊戲場景。【活動過程】

一、展示佈置好的場景,並出示幼兒製作的道具,導入遊戲。(一)介紹佈置好的場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上週我們一起尋找了可以用來代替三隻小豬的房子的材料,今天老師就要把這些材料佈置成了小豬們的家,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師幼回憶故事中角色出場的順序,熟悉狼和三隻小豬之間的對話。師提問:

1.故事剛開始時誰先出場?豬媽媽對三隻小豬説了什麼?三隻小豬是怎麼説的?2.狼來了,他先找了哪隻小豬?接着是誰?他對小豬都説了什麼?3.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大灰狼被打敗了嗎?二、提出遊戲要求,幫助幼兒做好遊戲前的準備。

1.鼓勵幼兒用協商的方式選出組長,組長按組員的意願協調、分配角色。

2.引導幼兒選擇適合的道具裝扮自己,然後開展遊戲。三、幼兒分組開展表演遊戲,教師觀察指導。1.觀察幼兒角色分配和道具的使用情況。2.觀察表演中角色出場的順序和角色對話的情況。四、整理遊戲場地,收拾遊戲材料,交流遊戲情況。

1.在教師的提醒下,幼兒合作整理遊戲場地,歸類收拾遊戲材料。2.交流遊戲情況。

(1)師:你表演了誰?你是怎麼表演的?

(2)討論道具的使用情況以及初步學習協商遊戲的情況。

師:今天遊戲中你扮演什麼角色?用什麼道具來裝扮自己?你是怎麼跟同伴一起遊戲的,次遊戲你們覺得還需要增加哪些道具來裝扮自己呢?

第二次遊戲

?上次遊戲情況分析】

因為在前期活動中幼兒熟悉了故事的情節及故事中的角色對話,所以在上次的遊戲中幼兒能較為完整、連貫地表演,能按角色的順序出場,並大膽地對話,是在表演時他們只顧着記憶對話,表演的不夠生動。針對這些問題,我在本次遊戲中將引導通過思考角色的心理情緒,提升表演的質量。豐富遊戲情節。【活動目標】

一、能大膽地運用表情和語言進行表演。二、並初步學習運用遊戲材料佈置遊戲場景。

三、繼續學習協商、輪流扮演角色,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新增草蓆、牛奶箱、頭飾等。【活動過程】

一、回憶上次遊戲出現的情況,引導幼兒體會角色心理、情緒變換。

師:三隻小豬準備蓋房子時,心情怎麼樣?應該怎麼表演呢?遇到大灰狼時心裏又是怎麼想的?我們應該怎麼表演?三、教師提出遊戲要求。

1.選擇合適的材料大家先一起合作創設遊戲場景。2.要協商、分配角色。

3.先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選擇合適自己的道具裝扮自己,再開始遊戲。四、幼兒分組表演,教師觀察指導。

1.觀察幼兒創設遊戲場景、選擇合適的道具裝扮自己的情況。2.觀察幼兒運用表情、語言表演的情況。

3.觀察幼兒小組協商、輪流扮演角色的情況。五、整理遊戲場景,收拾遊戲教材,交流遊戲情況。(一)提醒幼兒主動整理遊戲場景,歸類收拾遊戲教材。(二)交流遊戲情況。

師提問:你最喜歡誰的表演?為什麼?

第三次遊戲

?上次遊戲情況分析】

在上次遊戲中,幼兒的動作表演技能提高了許多,但在表演時經常出現幼兒對於對話過於隨便,經常台詞還沒説完,人就跑掉了,另外遊戲中,發現各組的道具比較單一,以教師提供的居多,為了發展幼兒以物代物的能力,本次遊戲中,我將重點引導幼兒利用替代物創造性的表演,進一步豐富遊戲情節。【活動目標】

一、嘗試運用表情、創造性的動作、完整的語言大膽地表現角色特徵。二、能合理地運用替代物豐富遊戲情節,並與同伴合作整理遊戲材料。【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談話活動,用什麼材料代替遊戲中的道具?材料準備:幼兒收集、製作各種替代物。【活動過程】

一、回憶上次遊戲出現的問題,師幼共同討論解決的方法。

師:上次遊戲中,老師發現,小朋友們表演時經常台詞還沒説完,人就跑掉了?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二、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替代物和遊戲道具。

師:請你們向小朋友介紹你們帶來的道具,説説它可以用來做什麼?三、提出遊戲要求。

1.分配角色時一定要協商,大家要輪流扮演角色。2.一定要將台詞説完整。3.遊戲後及時整理材料。

四、幼兒分組表演,教師觀察指導。

1.觀察指導幼兒運用完整的語言和不同的表情創造性地表演的情況。2.觀察幼兒輪流協商表演的情況。3.重點觀察幼兒替代物的使用情況。

五、整理遊戲場景,收拾遊戲材料,交流遊戲情況。1.整理遊戲場景,歸類收拾遊戲材料。2.交流遊戲情況。

(1)師:你們再表演時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有什麼困難需要大家幫忙解決?(2)請個別小組的幼兒再次表演精彩片段,引導其他幼兒關注其角色的表情。

第四次遊戲

?上次遊戲情況分析】

上次的遊戲,大部分幼兒都能比較生動地表現出動物的語言、動作、表情。遊戲中增添了各種道具,豐富了表演情節,但是由於大灰狼是幼兒憎恨的動物,再加上故事結局是大灰狼死了,所以很多幼兒都不願意扮演大灰狼。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制定了這次活動的目標。【活動目標】

一、能綜合運用語言、動作和表情,大膽地表現出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特徵。二、與同伴共同協商,大膽地改編故事結尾。【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角色頭飾和道具。環境創設:房子場景的佈置。【活動過程】

一、回顧上次遊戲中出現的問題,商量解決的策略。

師: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扮演大灰狼?我們怎麼樣趕跑大灰狼,而不讓他死掉呢?二、分小組共同討論故事結尾的改編。1.幼兒分小組討論改編故事的結尾。2.交流、分享改編的結尾。

師:你想怎麼改編故事的結尾?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三、幼兒分組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1.觀察幼兒能否綜合運用語言、動作、表情大膽地表現角色特徵。2.指導幼兒改編故事的結尾。

3.觀察幼兒對改編後的角色對話、動作和表情的表演情況。四、整理遊戲場地,收拾遊戲材料,交流遊戲情況。1.整理遊戲場地,歸類收拾遊戲材料。2.交流遊戲情況。

師:你表演的是誰?你是怎麼表演的?你們這組是怎麼改編故事結尾進行表演的?有與同伴協商改編嗎?遇到問題用什麼方法解決?

表演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感知樂曲堅定有力的特點,學習節奏型XX|XX|XX|XO|、XX|XO|、XXX|、XX|XXX|

2.學習看指揮,並能用樂器壘加的方式進行演奏。

3.能用樂器為樂曲伴奏,喜歡打擊樂活動,提高自控能力。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圖譜、樂器(鈴鼓、碰鈴、雙響筒)、磁帶

活動過程:

一、1、感受音樂特點,學習節奏型

(1)熟悉音樂,感知樂曲堅定有力的特點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播放音樂,用搖頭、點頭等形式感知。這是前奏)

(2)師:聽完這首曲子,你有什麼感覺?(活潑、跳躍、歡快、熱鬧等)

(3)小結:小朋友會説的詞語可真多,我們還可以用堅定有力這個詞語來形容。

2.出示圖譜,學習節奏型

(1)師:聽着士兵進行曲,雜技表演出場啦!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雜技表演?(拋接球、套圈、跳高)他們的表演還吸引了小鼓手,他們也來加油助陣啦!

(2)播放音樂,引導幼兒邊看圖譜邊欣賞師:現在老師來指圖,小朋友邊看圖邊聽音樂(拋接球表演開始啦!套圈表演開始啦!跳高表演開始啦!小鼓手助陣!)

(3)播放音樂,教師指導幼兒看圖譜拍打節奏師:我們一起來看着圖譜拍打(提示語:嘿嘿!加加油!)

二、學習看指揮,學習用樂器壘加的方式進行演奏

1.播放音樂,引導幼兒看指揮分聲部打節奏師:雜技表演真精彩,我們小朋友也來做一回雜技演員表演節目,好嗎?

(教師分組)

2.學習用樂器壘加的方式進行演奏

(1)師:現在老師要增加一點難度,請注意看我的指揮(哼唱)。呀!哪組小朋友加進來啦!(中間組),又有哪組加進來啦!(第三組)雜耍叔叔的表演越來越精彩了!最後一小句大家一起拍!

師:雜耍叔叔的表演可不是一天兩天練出來的,我們再來練習一下,好嗎?(再次練習壘加)

(2)播放音樂,看指揮拍節奏

三、拿樂器看指揮進行演奏

1.拿樂器看指揮演奏(從右手邊開始指揮)

師:最後一小節我們除了可以喊“嘿嘿!加加油!”,還可以喊什麼?(嘿嘿!真精彩!)

2.變換指揮進行演奏。

3.交換樂器進行演奏(提醒幼兒注意看老師的指揮)

四、結束活動

師:雜技表演真精彩,我們小朋友演奏的也很精彩。(着重表揚個別幼兒),結束活動。

表演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在感受音樂結構的基礎上,探索用樂器表現三種不同的節奏型。

2、知道使用圖畫可以幫助自己掌握並表現音樂,

3、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動作,積極主動第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雜技表演》的圖譜一張

2、拋接球、轉呼啦圈、頂酒杯的圖片各一張。

3、《巡邏兵進行曲》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4、打擊樂器鈴鼓、碰鈴、圓舞板、教棒。

5、節奏卡片三張。

6、多媒體。

活動過程:

1、運用多媒體,欣賞雜技圖片。幼兒一邊欣賞,教師一邊講解圖片的內容,幫助幼兒瞭解雜技的基本知識。

2、完整的欣賞音樂一遍。

教師提問:小朋友,你一邊聽一邊認真的想一想這首曲子像雜技演員在表演什麼節目?

3、分段欣賞音樂,看圖理解音樂,並學習三個節奏型。

5、教師出示圖譜,幼兒進行觀察,説一説你會看懂這幅圖譜嗎?你是怎麼理解的?

6、運用圖譜,完整的欣賞音樂,並複習三個節奏型。

7、教師出示三種樂器鈴鼓、碰鈴、圓舞板,請幼兒根據節奏型選擇樂器。

8、教師指揮,幼兒聽音樂徒手練習一遍。

9、幼兒選擇樂器,聽音樂練習打擊樂。

10、幼兒交換樂器,聽音樂再演奏一遍。

11、請一名幼兒當指揮,其他幼兒起立完整的演奏一遍打擊樂。

12、教師小結幼兒的表現,幼兒出活動室。

表演教案篇4

篇一:中班上學期表演遊戲教案

第一階段(9月份)

一、階段目標:

1、學習表演故事,通過扮演故事角色,感受故事表演的樂趣,從而培養幼兒對錶演遊戲的興趣和文學作品的興趣。

2、在表演中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的能力。

3、發展幼兒想象力,學習運用不同的語句、表情、動作表現角色的性格特徵。

4、發展口語表達能力,要求幼兒用清楚連貫的語言進行表演。

5、培養愛惜玩具材料的好習慣,用後會整理、收拾好。

二、預設內容:故事表演《小猴買“o”》

三、遊戲準備:

1、知識準備:熟悉故事《小猴買“o”》,對生活中象“o”的物品展開想象。

2、物質準備:小猴、小鴨、小貓、小狗、小老虎、小兔的頭飾和紙偶;商店場地佈置及製作有關商品(救生圈、圓鏡子、蛋糕、鐵環、球)。

四、遊戲指導

第一次活動指導:

1、引出故事名稱,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並讓幼兒帶着問題進行觀看: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有誰?

2、教師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激發幼兒想表演的願望。

(1)第一遍:剛才的故事叫什麼名字?故事中有誰?你喜歡誰?

(2)第二遍:故事表演中小猴賣的“o”是什麼東西?請你分別説説小鴨、小貓、小狗、小老虎、小兔它們都要買些什麼?

3、引導幼兒複述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故事人物的出場順序及學習句型“我要賣xx”“我用圓圈做xx”。

4、教師再次講述故事,並請幼兒一起進行角色對話的練習。

5、活動延伸——下午午休起牀後讓幼兒傾聽故事,繼續熟悉故事情節。

表演遊戲《小猴賣“o”》第二次活動指導:

1、請幼兒回憶故事名稱,並試着説説故事的大概內容(裏面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2、教師複述故事,請幼兒認真傾聽,激發幼兒想表演的願望。

重點——故事表演中小猴賣的“o”是什麼東西?

小鴨、小貓、小狗、小老虎、小兔它們都要買些什麼?

3、引導幼兒複習故事人物的出場順序及學習句型“我要賣xx”“我用圓圈做xx”。

4、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角色對話的練習。

5、請一些能力強的幼兒上台為大家表演,其他幼兒認真觀看並想想:你覺得誰表演的好?好在哪裏?如果是你表演的話,你要如何表演。

6、引導幼兒根據角色需要的東西表現不一樣的神情和動作,並配上人物對話。

7、一種角色多人扮演進行表演,讓每位幼兒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有參與的機會

8、活動延伸——請幼兒在家可以跟爸爸媽媽講一講“小猴賣o”的故事,並試着進行對話。

表演遊戲《小猴賣“o”》第三次活動指導

1、教師請幼兒一起復述故事,激發幼兒想表演的願望。

重點——故事表演中小猴賣的“o”是什麼東西?

小鴨、小貓、小狗、小老虎、小兔它們都要買些什麼?

2、引導幼兒説説故事人物的出場順序及句型“我要賣xx”“我用圓圈做xx”。

3、幼兒進行角色對話的練習(引導幼兒根據角色需要的東西表現不一樣的神情和動作,並配上人物對話)。

4、請上次表現有進步的幼兒上台為大家表演,其他幼兒認真觀看並想想:你覺得誰表演的好?好在哪裏?如果是你表演的話,你要如何表演。

5、幼兒分組進行表演,教師巡迴指導,鼓勵一些膽子小的幼兒積極參加,用響亮的聲音與別人交流。

6、由於班級人數較多一組中的一種角色可以請2-3個人一起扮演進行表演,讓每位幼兒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有參與的機會。

7、遊戲結束,幼兒收拾玩具並評價。

8、活動延伸——請幼兒在家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進行表演。

表演遊戲《小猴賣“o”》第四次活動指導:

1、教師請一組幼兒為大家表演,其他幼兒認真觀看並想想:你覺得誰表演的好?好在哪裏?如果是你表演的話,你要如何表演。

2、幼兒再次進行角色對話的練習(引導幼兒根據角色需要的東西表現不一樣的神情和動作,並配上人物對話)。

3、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還有誰來到小猴的商店裏來買“o”,分別是什麼東西?並讓幼兒將自己想到的創編進故事裏。

4、幼兒分組遊戲,教師巡迴指導,要求幼兒在本組內協商討論要怎樣進行創編故事並表演。

5、遊戲結束,幼兒收拾玩具並評價。

8、活動延伸——請幼兒在區角活動時繼續創編故事進行表演。

十月份表演遊戲:《看瓜》

第一次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掌握角色對話,學習運用動作、表情表現角色特徵。

2、掌握角色出場的順序,能合作遊戲,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輪流扮演角色和收拾遊戲材料的遊戲規則。

(二)、活動準備:

1、頭飾、道具若干

2、搭設簡易舞台

3、事先請三名幼兒排練戲劇《看瓜》

(三)、活動指導:

1、講述故事《看瓜》,之後結合故事提問:故事中有誰?他們要去幹什麼,它們是怎麼做的?怎麼説的?

2、師結合手偶表演第二遍講述故事。組織幼兒學習台詞。(重點抓住角色的不同

神態學習對話)。

3、觀看錶演〈〈看瓜〉〉,初步讓幼兒瞭解該故事的整個表演過程,通過提問掌握角色的出場順序。

4、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嘗試表演,幼兒簡單評價:你喜歡誰的表演,為什麼?鼓勵幼兒下次參加表演,結束活動。

延伸:表演區投放〈〈看瓜〉〉的表演材料,供幼兒表演。

第二次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掌握角色對話,學習運用動作、表情表現角色特徵。

2、掌握角色出場的順序,能合作遊戲,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輪流扮演角色和收拾遊戲材料的遊戲規則。

(二)、活動準備:

1、頭飾、道具若干

2、搭設簡易舞台

(三)、活動指導:

1、回憶上次活動,觀看錶演,交代觀看錶演的要求。

2、幼兒看錶演,學説角色間對話。

(1)、完整表演。

(2)、提問角色表演出場順序。

(3)、分段表演,學説語句。(複習用不同的語句表現有關角色的對話)

(4)、學習角色的不同神態、動作。

3、出示表演道具,佈置場景,幼兒嘗試表演。

(1)、以小組的形式輪流表演,並根據每一次的表演引導幼兒進行評價。

(2)、請表演得好的幼兒表演。

4、結束活動,鼓勵幼兒平時在表演區參加表演。

第三次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掌握角色對話,學習運用動作、表情表現角色特徵。

2、掌握角色出場的順序,能合作遊戲,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輪流扮演角色和收拾遊戲材料的遊戲規則。

(二)、活動準備:

1、頭飾、道具若干

2、搭設簡易舞台

(三)、活動指導:

1、出示頭飾,引起回憶,交代觀看錶演的要求。

2、幼兒看錶演,複習角色間的語句及神態。

(1)提問角色表演出場順序。

(3)邊表演邊引導幼兒複習角色間的對話。

a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語調錶現對話。

b重點學習角色的不同神態、動作。

3、出示表演道具,佈置場景,幼兒進行表演。

(1)、分小組進行表演,教師巡迴指導並根據每一次的表演引導幼兒進行評價。

(2)、集中請表演得好的幼兒表演。

4、結束活動,鼓勵幼兒平時在表演區參加表演。

第四次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掌握角色對話,學習運用動作、表情表現角色特徵。

2、掌握角色出場的順序,能合作遊戲,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輪流扮演角色和收拾遊戲材料的遊戲規則。

(二)、活動準備:

1、頭飾、道具若干

2、搭設簡易舞台

(三)、活動指導:

1、直接引出本次遊戲的主題:《看瓜》。共同回憶上次遊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決的辦法。

2、提出本次遊戲的要求:。

(1)分小組進行遊戲,小組成員互相要合作、幫忙。

篇二:中班表演遊戲教案

中班表演遊戲教案

活動目標:1、感受遊戲的愉悦性,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同伴間要互相幫助。2、練習表演能力,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1、場景佈置:小羊家,家附近有大樹,有條小河,在小羊家裏有一隻火爐。樹可用一張綁了幾根樹枝的高椅子代替,小河用粉筆畫出來。小羊家門用兩張小椅子代替,火爐則用一張小桌子代替。

2、小羊、老狼、小貓、小狗、白馬、大象的圖片或頭飾若干個。活動過程:1、活動導入

首先以提問“小朋友還記得昨天講的小羊和狼的故事嗎?”的方式導入到活動主題,然後和小朋友們一起回憶故事,掌握故事情節和角色對話。

2、示範表演

(1)出示小羊、老狼、小貓、小狗、白馬、大象的圖片或頭飾,讓孩子們瞭解故事中的角色。

(2)通過圖片或頭飾來示範表演情節的第一部分:狼要吃小羊,小動物們來安慰小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幼兒自由試演,教師指導

(1)將班上孩子每八個人一組扮演一個角色(小羊、小貓、小狗、白馬、大象),然後找一個扮演老狼(如果沒有人扮演,就由老師來演)。

(2)幼兒通過故事語言、動作把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出來,在表演過程中老師加以指導。

4、觀摩表演

每一個角色請一個小朋友來扮演,其他小朋友欣賞他們的表演,分響他們的快樂。

5、收拾材料,遊戲總結

剛才我們一起幫助小羊,沒有讓他被老狼吃掉,小朋友是不是很高興

活動反思

今天下午進行的表演遊戲《小羊和狼》已經進行到了第二次遊戲了,相比第一次遊戲而已,本次遊戲中幼兒對於角色的對話和出場順序更加的熟悉,大部分幼兒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表演慾望,遊戲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反思本次遊戲,即存在一些亮點,但是必不可少的也存在一些不足,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本次遊戲制定的兩個活動目標:1、在熟悉故事的情節內容的基礎上,能運用恰當的語句、動作,表情,表現角色性格特徵,並能根據自己的想象創造人物和情節。2、學習與同伴協商,共同分享遊戲的快樂。目標制定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基本教學目標達到,但是在創造人物和情節上沒有很好的突破,需要在下次遊戲時再進行改進。二、本次活動中,教師請個別幼兒進行角色動作模仿,讓其他幼兒進行學習,但是也因此讓幼兒的創造力受到限制,被前面幾位幼兒的動作所影響,沒有辦法創新,後來教師及時改變了方式,讓幼兒集體自由表現,幼兒的創造力才被激發出來,雖然常規有些混亂,但是幼兒的表現力卻是得到很大的展示。三、幼兒在分組進行表演時,在場地的劃分和佈置上的自主能力不足,過於依賴老師,教師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四、分組表演時,個別幼兒過於投入於角色的表現,導致沒有很好的分清遊戲和現實,扮演白馬的凱東由於過於投入,不小心真的踢到了扮演狼的思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下次遊戲中教師一定要提醒告知幼兒表演不能具有性。

通過每次的表演遊戲,能明顯的看到孩子們的進步。孩子們在遊戲中得到快樂,而我們老師

們在反思中得到成長,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篇三:中班上學期表演遊戲教案及反思

中班表演遊戲階段計劃

第一學期

學期目標:

1.幼兒能積極參與表演遊戲活動,認真扮演角色,在遊戲中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從而激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2.幼兒根據自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大膽表現角色的性格特徵,以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表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學會與同伴協商,輪流扮演角色,合作做遊戲。

4.學習設計和佈置遊戲場景,學會自制簡單的道具,學會正確使用和替代遊戲材料。

5.能夠愛護遊戲材料,學會正確收拾和整理遊戲材料。

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能初步按意願選擇角色,對角色的語調、表情能生動地展現,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完成一些文學作品的表演。但表演的興趣度還不夠積極。表演的故事內容較簡單,情節變化不大,語句較短,角色的扮演以模仿為主,幼兒在與同伴協商角色,爭搶角色,道具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且不能安靜觀看同伴的表演。根據作品主題、情節加以想象的能力和創造性的表演的能力尚較差。角色間的相互配合等都不夠理想,因此這些將是本學期的一個重點指導方向。其次,學習設計和佈置遊戲場景,學會自制簡單的道具,學會正確使用和替代遊戲材料。也是本學期一個突出要指導的目標。

第一階段(9月)

遊戲內容:三隻小雞、三隻蝴蝶等

活動目標:

1.記住故事名稱,理解故事主要內容。能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有表情的對

話。

2.在教師的幫助下,能根據作品主題、情節加以想象,能較有創造性地

表演。

3、在遊戲中,幼兒能相互合作遊戲,學會協商、輪流扮演角色。

活動準備:

準備木偶或幻燈材料。各個小動物的頭飾。紅、黃、白花的頭飾。

活動指導:

第一次指導:理解故事

1.結合幻燈,引導幼兒邊聽故事邊看木偶表演。

2.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三隻小雞向老牛問路時,他們是怎麼做的?怎麼説的?

(2)小花雞為什麼能找到草地?小白雞和小黑雞為什麼找不到、

(3)哪隻小雞做的對?為什麼?(結合形象動作、表情幫助幼兒掌握詞語“輕

輕地敲”、“笑眯眯”)

3.組織幼兒討論:有事請求別人幫助時,該怎麼做?(結合扣鈕釦、折被子

等生活實例討論)

4.情境表演:讓一幼兒扮老牛,其餘幼兒分三組分別扮演小黑雞、小白雞、

小花雞,教師旁白講述並引導幼兒練習對話。大膽表演。

5.遊戲結束,教師評價。

小結:故事的內容較簡單,對話是重複式的進行。幼兒對故事的內容及對話很熟悉。開始時候,以分段表演的方式來練習“三隻小雞”。並教育他們要像小花雞一樣有禮貌。

第二次指導:

1.複習故事內容,練習角色對話。

2.引導幼兒討論表演程序。

3.教師引導幼兒講述遊戲規則。

如:由幾個人組成一組,協商或通過“剪刀、錘子、布”的方法產生角色。輪到自己出場要認真把對話和動作表現出來。其他人要注意傾聽,不能隨便離開遊戲小組。

4.請一組能力強的幼兒有表情的表演,大家評論,教師強調注意事項。

5.分組表演,教師指導。

(1)將能力強的幼兒分到各組去,扮演主要角色。鼓勵能力差的幼兒模仿錄音旁白。動作欠佳的幼兒表演三隻小雞。

(2)教師引導幼兒表演好“請”、“謝謝”、“輕輕的敲”、“笑眯眯”的動作、表情。

6.結束遊戲,評價遊戲。

重點評價幼兒分小組活動的情況。

小結:本次活動採用能力強帶能力弱的形式,讓能力較強幼兒扮演老黃牛,幫助較膽小的幼兒進行表演.效果較好.

第三次指導:

1.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表演《三隻小雞》,鼓勵幼兒大聲有表情的表演

故事內容。

2.出示《三隻蝴蝶》的頭飾,引導幼兒分組表演。

(1)引導幼兒啟發幼兒一起協商,輪流扮演各種角色。

(2)提出要求:活動中要相互配合,會的小朋友要教不會的小朋友??

起完成遊戲。

3、幼兒分組表演,教師巡迴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表演《三隻小雞》的語言語氣、動作表情。

1、組織幼兒進行遊戲評價。

2、教師根據幼兒遊戲情況作簡單的小結。

小結:在幼兒表演三隻小雞較熟練的基礎上,本次活動將幼兒表演過的三隻蝴蝶一起開展,幼兒在分配角色上出現了一些小矛盾,幫助他們解決,在評價時提出與幼兒一起探討如何解決.

第四次指導:

討論上次活動的情況。

與幼兒協商怎樣才能不爭搶角色,能輪流進行表演?鼓勵幼兒用猜

拳、輪流的方法輪換着表演故事。

3.幼兒分組表演,教師參與指導。

(1)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大膽參與表演。

(2)能力強的幼兒幫助他們表演,並交換角色。

(3)引導幼兒在表演中相互協商,共同配合。

4.評價遊戲,共同提出下次活動的主題。

階段小結:

小結:經過幾次系統指導後,幼兒在表演上有很大的進步,能掌握重點,相互合作進行表演,而且在表情動作上表現的也很好。特別劉悦、陳博悦等小朋友喜歡在語言區內繼續練習《三隻小雞》的故事表演。

第二階段:(10月)

一、遊戲內容:小豬蓋房子(新)、三隻小雞

二、活動目標:

3.記住故事名稱,理解故事主要內容。能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有表情的對

話。

4.在教師的幫助下,能根據作品主題、情節加以想象,能較有創造性地

表演。鼓勵幼兒能運用形象的語言、動作、表情大膽進行表演。

3、在遊戲中,幼兒能相互合作遊戲,學會協商、輪流扮演角

三、活動準備:

豬媽媽、小豬、狼的頭飾、廢舊的牛奶箱搭建成草房、木房、磚房等等,動畫片1.2.《小豬蓋房子》。

三隻蝴蝶的頭飾、服裝、道具。

四、活動指導:

第一次指導:

1、複習故事內容

①結合背景圖及動物卡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②通過提問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師:故事裏有隻個動物?他們分別是誰?發生了什麼事?什麼叫草房子?磚房子是用什麼做成的?大灰狼從煙囱裏爬進去,老大老二為什麼要怕?

2、教師幫助幼兒一起回憶對話

教師旁白講述,同時幫助幼幼兒練習對話內容

3、分組活動,重點指導“三隻小豬”表演。

教師扮演大灰狼和豬媽媽,讓幼兒分成三組分別扮演小黑豬,小白豬,小花豬。另外教師旁白講述引導幼兒練習對話,大膽表演。

4、收拾整理,小結。

請幼兒回去回憶故事內容,為下次表演作準備。以看錶演的形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觀察與推進:本次活動圍繞重點討論了大灰狼撞草房、木房和磚房,小朋友都清楚了三者的不同結果,知道磚房子是最牢固的,草房沒有木房結實,木房沒有磚房結實;最喜歡的的是小花豬,在表演的時候能夠記憶原來的故事內容,

但不能很好的合作。應該給予更多的熟悉故事內容。

第二次指導:

1、請個別幼兒表演《三隻小豬》,教師提出看錶演的要求:

師:小朋友知道我們一會要玩什麼遊戲嗎?你們喜歡玩表演遊戲嗎?

師:在遊戲之前,我先請小朋友來看精彩表演《三隻小豬》,在看的時候劉老師有兩個要求:(1)小觀眾要認真看他們的表情、動作(2)認真的傾聽角色的對話和語氣,不打斷、不影響別人,要做文明的小觀眾。

師:剛才你看了表演你覺得怎麼樣?誰表演的好,好在哪裏。

師:大灰狼説話的語氣和豬媽媽説話的語氣一樣嗎?他們説話語氣又是什麼樣的?小豬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什麼時候是害怕的表情,什麼時候是高興的表情。害怕時候是表情是什麼樣的?高興的表情是怎樣的?大灰狼的動作是怎麼樣?

師小結:一會小朋友表演的時候也要注意動作、表情、都要做出來,還要注意説話語氣,這樣你也會表演的很精彩的。

2、提出遊戲要求及場地的安排:

(1)學會和同伴合作協商,遇到困難一起想辦法解決,表演完要交換道具。師:小朋友表演一遍完了要記住交換道具,要學會和別人商量合作表演。知道了嗎?如果遇到困難先自己想辦法,或者是和同伴商量一起解決。

(2)鼓勵幼兒注意動作、表情、語氣的表現。

(3)教師介紹表演場地的安排。

(介紹場地完)現在請小朋友想想今天自己要表演什麼,要和誰一起表演。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到那個地方去表演了。

3、幼兒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1、重點引導幼兒用形象的語言、動作、表情進行表演。

2、觀察幼兒協商合作遊戲的情況、場地佈置的情況和收拾道具的情況。

4、師幼互評,分享交流表演體驗。

1、製作表演評比表格。從動作、表情、語言三方面進行評比。

師:先請第一組派一個代表來説,你覺得你們組上面三個哪個做是比較好?

2、提出遊戲中遇到的困難,並想辦法解決。

師:在遊戲中你遇到了什麼困難?你們是怎麼解決的?如果沒有解決,我們一起來想辦法一起來解決。

3、小朋友在玩遊戲中一定有很多開心的事情,你們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説一説,一起分享。

觀察與推進:

幼兒對房子的結構還不能較好的把握,專門針對房子的特點上一堂建構指導課。幼兒表演的道具要相對固定,因此需要幼兒一起做一座房子供平時表演區使用。在指導幼兒在遊戲中出現問題的時候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第三次指導:

1、提出遊戲要求:

1)、在遊戲中堅持自己的角色。

2)、注意與同伴友好相處,學會等帶,輪到自己的時候再説。

2、幼兒遊戲,教師鼓勵幼兒採用不同的動作,語氣表情進行表演。

(1)幼兒在指定區域遊戲,可以輪流換角色

(2)幼兒按意願分組表演,教師以觀眾的身份協調各個組的人員

(3)教師注意幼兒出場的順序。

3、幼兒分組遊戲,教師巡迴指導。

4、評價總結。

觀察與推進:

幼兒在桌面表演中,能較好地進行表演,但是堅持性不長,很多孩子表演了一半就接不下去了,需要老師的引導,在道具的表演中,幼兒能夠較好地使用道具,也很喜歡用道具進行表演。但是,表演的獨立性都需要加強,表演遊戲還是需要挺多的時間加強的。

第四次指導:

1、提出表演的主題,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區。

師:小朋友知道我們一會要玩什麼遊戲嗎?你們喜歡玩表演遊戲嗎?師小結:一會小朋友表演的時候也要注意動作、表情、都要做出來,還要注意説話語氣,這樣你也會表演的很精彩的。

2、提出遊戲要求及場地的安排:

(1)學會和同伴合作協商,遇到困難一起想辦法解決,表演完要交換道具。

(2)鼓勵幼兒注意動作、表情、語氣的表現。

(3)教師介紹表演場地的安排。

3、幼兒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1)、重點引導幼兒用形象的語言、動作、表情進行表演。

2)、觀察幼兒協商合作遊戲的情況、場地佈置的情況和收拾道具的情況。

4、師幼互評,分享交流表演體驗。

第三階段(11月)

活動內容:小猴賣“o”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學習運用不同的語言、動作、表情大膽表演。

2.培養幼兒能傾聽他人講話,與同伴友好地合作遊戲。

3.能根據遊戲需要尋找替代物,並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收放材料。活動準備:

1、小動物的頭飾(小猴、小鴨、小狗、小貓、小老虎、小兔);

2、商店的物品:救生圈、圓鏡子、鐵環、餅乾、球,桌子等。

活動指導

第一次指導:熟悉故事情節

1、結合大班幼兒的表演,引導幼兒邊聽故事邊看錶演。

2、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故事中小動物們卡片上的圓圈圈各指的是什麼?

(2)、小動物們是怎麼和小猴講自己所需要的的圓圈圈是用來幹什麼用的?幫助幼兒掌握“我要買〤〤”,“我要用圓圈做〤〤”這倆個句型。,

3、情境表演:讓一幼兒扮小猴,其餘幼兒分五組分別扮演小鴨、小貓、小老虎、小兔、小狗,加深幼兒人物對話的理解,大膽表演。

4、遊戲結束,教師評價。

第二次指導:

1、複習故事內容,練習角色對話。

表演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的名稱,來歷及習俗,知道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能夠自己動手做粽子,喜歡與同伴交流過端午的經歷。

3、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重難點:

重點:自己動手做粽子。

難點: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認識端午》多媒體課件;超輕黏土及製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樣品。

經驗準備:幼兒有過端午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用兒歌導入,引出主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這裏有一首兒歌,你們要仔細聽,"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小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首兒歌説的是哪個節日嗎?

幼兒:端午節

二、基本部分

(一)介紹端午的來歷和習俗。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幼兒:五月初五。

教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兒:不知道。

2、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每年家裏都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4、教師小結:過端午節的時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繩,賽龍舟,採艾草。

(二)引導幼兒深入瞭解粽子。

1、教師提問幼兒都吃過什麼樣的粽子,讓幼兒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種種類粽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粽子的形狀的種類。

(三)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

1、教師:我們看到這麼多的粽子,接下來就去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粽子吧,做完之後還要給自己的粽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2、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做完粽子後,教師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做的粽子和給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表揚。

教師:老師在繪畫區準備了很多的畫紙和畫筆,小朋友們去畫出一副自己心裏的端午節吧!

活動延伸:

1、藝術領域:畫龍舟。

2、語言領域:講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動:做五彩繩。

活動反思:

在近期的業務學習中,園長曾指出我們老師目前所存在的問題:缺乏時代性和時尚性,活動設計不能很好地貼近生活,自己好好想想,的確平時可能過分地依賴“學習”一書,把以往比較重視的節日教育等方面都拋之腦後了,有的時候也只是在晨談活動中偶爾提起一下,以為孩子記住節日的名稱和日期就行了,卻不曾想到,就在這一次次不重視中,孩子喪失了無數獲取知識,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機會。因此,趁端午節來臨之際,趕快糾正自己之前的錯誤做法,設計並實施了這樣一次端午節活動。

其實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同時也是對老師的信息量和知識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只有當老師自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不誤人子弟,因此在本次活動前,我自己首先收集了一些關於端午節的資料,尋找到一些課件,希望通過這些資料,讓孩子更好地獲取到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整個活動,因為自己事先做的準備比較充分,因此對孩子的`迴應比較遊刃有餘,同時對孩子的一些疑惑也能解答地比較到位。

縱觀整個活動,我覺得涵蓋的知識量是比較大的,所以每一個點並沒有挖得很深很透,對孩子來説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包粽子的環節最後我沒有實施,把它當做之後的一個延伸活動來進行。

從孩子的表現來看,他們的興趣很高,能夠投入到活動中,通過這個活動,他們知道了屈原,瞭解了粽子的製作過程,這兩個點是他們比較關注的,我想如果把這些環節設計成幾個小活動,可能會更好,畢竟對於中班孩子來説,在一個活動中解決太多的問題是有很大難度的,這是我考慮不周的地方。

表演教案篇6

一、情況分析

經歷了近一年的遊戲,小班未期的孩子對角色遊戲已經有着濃厚的興趣。整個遊戲過程中,他們會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愉悦地玩耍:娃娃家的媽媽會給娃娃燒菜、搭個牀、還會想出給娃娃換尿布、替娃娃洗澡、抱娃娃看病,忙得不亦樂乎;醫院裏的醫生則常常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病人看病、開藥。這一時期也很容易地在遊戲中發現小班幼兒會出現一些新主題——這些“新主題”往往來源於一個新情節:譬如要臨時搭一個公園給娃娃參觀、玩耍;要有一輛車去救護病人;要吃“肯德基”需要餐廳……孩子們的遊戲隨着情節的發展,對遊戲物質條件的創設要求不斷提高,漸漸轉變了小班初期那種有什麼玩具就擺弄什麼、就玩耍什麼情節的現象:他們會時不時地要“肥皂”、要“一扇門”、要“浴缸”……因此,在這小班末期的遊戲中鼓勵幼兒去大膽地尋找替代玩具、發展遊戲情節,能幫助幼兒增加體會遊戲的愉悦。

二、遊戲目標

1、知道自己在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會在遊戲中做-些和角色相匹配的事。

2、遊戲中嘗試根據需要運用一些替代玩具,按意願遊戲。

三、遊戲準備

1、提供現有的較為逼真的玩具。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這樣的玩具要提供許多,因為孩子們是根據玩具來遊戲的。

2、提供一個箱子,裏面有各種積木、盒子、繩子等物品,供幼兒遊戲中尋找替代玩具。

四、遊戲過程

1、自由選擇

小班幼兒選擇主題常常是根據玩具來選擇的。也有一些幼兒是根據自己對某一角色的興趣,以及對某一遊戲場景的熟悉來決定角色。絕大多數幼兒是拿到了玩具,在遊戲的過程中一點一點拼湊起今天的遊戲內容,在“拼拼湊湊”的過程中他們帶有極大的隨意性,因此教師在遊戲前要不斷地給孩子一些提問:“想一想今天你要到哪裏去玩?你要做些什麼?”儘管這些提問是極其短暫的,但能漸漸地幫助孩子形成一些遊戲目的。

2、自主展??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往往是在遊戲過程中,在老師不斷地提問中“你今天做些什麼?”發現現有的玩具中缺少這缺少那,由於沒有“替代”的經驗,他們往往出現二種情況:一是放棄,二是以空的手勢代替,這時候,教師該如何呢?聽之任之?不,教師要鼓勵幼兒並提供幼兒“替代”玩具讓他們充分遊戲,如:遊戲過程中“理髮師”在給娃娃洗頭,邊洗邊説:“我給你擦點肥皂了,你把眼睛閉閉好!”此時她的手上什麼也沒有;還比如娃娃家媽媽抱着孩子想要去公園,可是走出來以後媽媽自言自語他説:“哎呀,汽車沒有,我們以後再去吧!”……在類似的這些情景中如果教師能主動和幼兒共同去找“一塊肥皂”,一起去搭一輛公共汽車,能讓幼兒玩得更開心。同時,也給了幼兒一個信息:“遊戲中沒有的東西,可以自己去構建,沒有的地方,可以自己去開設。”

在幼兒自主展開遊戲的過程中教師除了主動地為幼兒提供替代玩具、積極地鼓勵幼兒尋找替代玩具,更應該去善於發現小班末期幼兒自己找來的替代玩具:如,自己搭出的浴缸,自己搭出的圍牆,自己種的花……教師的欣賞能更進一步鼓勵幼兒激發幼兒創造性地反映生活。

3、自發交流

在遊戲結束時,小班幼兒最接受的是再現遊戲的情景。當小朋友看見理髮店裏有了“肥皂”、娃娃可以“乘車”去公園、媽媽買了“浴缸”時都會忍不住拍手。因此教師充分肯定這些“替代物品”,突出它的用處,不僅能獲得其他所有的孩子的認可,更能為將來的遊戲打下基礎,使孩子在遊戲中能真正地去創造性的反映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