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類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5W

教案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對於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起着關鍵作用,我們要確保教案的內容符合教育部的標準,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科學實驗類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科學實驗類教案7篇

科學實驗類教案篇1

【教材分析】

中草藥是我國醫學的寶費財富,是我們健康的守護神。幼兒在生活中應該接觸過菊花、構杞、山楂等中草藥,生病時,家長也會帶幼兒看中醫、吃中藥選取生活中常見的中草藥,引導幼兒感知觀察、探索體驗,讓幼兒瞭解中草藥的神奇,進一步激發幼兒對中草藥的探究興。

【活動準備】

1.杯子、句子幼兒每人1套,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蓮子心、陳皮等常見的中草藥。

2.視:《鹿茸救母》、《神奇的中草藥》、《走進大藥房》,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8,“幼兒學習材料《我愛你中國》

3.提前請家長與幼兒交流,幫助幼兒瞭解有關常見中草藥的知識。

【活動目標】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和特徵,瞭解它們簡單的保健、治病作用。

2.觀察並説出中草藥的神奇,嘗試根據藥方簡單配藥、泡藥、嘗藥。

3.感受中草藥的神奇,以及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係,萌發對中草藥的興趣。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建議】

1.請幼兒觀看《鹿救母》的視頻,感受鹿茸的神奇。

(1)播放故事視頻,幼兒觀看並感受鹿茸的神奇作用。

(2)引導幼兒回憶《鹿茸救母》的故事。

提問: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是什麼治好了母親的病?

小結:青陽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七彩鹿的鹿茸熬製的中藥把奄奄一息的母親治好了。鹿真神奇。

2.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探究操作,認識菊花、構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藥的名稱、特徵及來源。

(1)請幼兒運用看、捏、聞、嘗等方法觀察中草藥,引導幼兒説出中草藥的名稱、外形、味道等。

(2)請幼兒結合課件(常見的中草藥)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講述菊花、構杞、胖大海等中草藥的簡單特徵。

提問:你發現了哪些中草藥?它是什麼樣子的?什麼味道?

小結:中草藥中有紅有綠;有的捏上去軟軟的,有的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酸的,有的聞起來還有清香味呢。

(3)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感受普通的植物經過加工能變成中草藥的神奇性。提問:你發現它們是用什麼做的?

小結:生活中一些普通植物的花、果實等,經過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藥

3引導幼兒和“老中醫”互動,知道中草藥的保健、治病作用,根據藥方會配藥、泡藥、嘗藥。

(1)請幼兒猜想並諮詢“老中醫”,結合課件介紹構杞、胖大海等常見中草藥的作用。

(2)幼兒回憶自己生病、治病的經歷,猜想中草藥搭配治病的作用,觀看(藥配圖》,知道藥材相互搭配能治病的作用。

小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吃幾副中藥可以治好病。

(3)出示老中醫的藥方,指導幼兒看懂藥方並嘗試配藥、泡藥。

要求:根據藥方準確配藥;泡藥時,把握好水的位置;泡好後,仔細觀察中草藥在水裏的變化。

(4)請幼兒觀察、品嚐,相互交流中草藥在水中的變化,瞭解中草藥的保健作用。小結:中草藥是不能隨便吃的

4.請幼兒觀看課件《神奇的中草藥》,瞭解幾種奇特的中草藥,感受中草藥的神奇,激發幼兒對中草藥的興趣。

(1)請幼兒觀看視頻《神奇的中草藥》,瞭解幾種中草藥的奇特之處。

(2)引導幼兒説出人蔘、蜈蚣、蟬衣等幾種中草藥在外形、毒性、蜕皮等方面的奇特

小結:中藥不僅有植物藥、動物藥,還有一些石頭礦物也是珍貴的中藥。因為植物藥最多,所以中藥也叫中草藥

5.播放視《走進大藥房》,進一步激發幼兒對中草藥的興趣。

(1)請幼兒觀看視(走進大藥房),瞭解存藥、抓藥、配藥、包藥、熬藥等情節,激發幼兒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

(2)引導幼兒簡單瞭解中醫藥文化的悠久歷史,進一步感受神奇的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係。

活動反思:

科學研究應從幼兒身邊事物開始,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生活和常見事物,發現其中的趣味和奧妙,這有利於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本次活動從幼兒熟悉的幾種常見中草藥入手,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並通過參觀實物、觀看課件等多種形式,層層遞進,讓幼兒瞭解中草藥的有關知識,從而達到活動目的。

科學實驗類教案篇2

【教材分析】

世間萬物都離不開空氣,空氣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大班幼兒對生活中的有趣現象充滿好奇,經常玩一些與空氣相關的小遊戲,在玩中很多問題會引發他們的猜想,如:為什麼塑料袋會鼓起來?裏面到底有什麼?一連串的“為什麼”激發了幼兒探究“空氣”奧祕的興趣。為了讓幼兒親身感知到空氣的存在,本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在操作實踐中感知空氣的存在,發現空氣流動的特性,探索空氣的祕密,體驗空氣壓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目標】

1.知道空氣的作用及會流動的特點,瞭解空氣流動形成了風,空氣能傳播各種氣味,空氣壓力作用能產生各種有趣的現象。

2.能運用吹、扇、裝、聞等多種方法探究、發現空氣的存在,主動探究、自主發現空氣是有力量的。

3.萌發“從我做起,淨化空氣”的環保意識。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大型吹氣玩具(如塑料吹氣動物)、塑料袋、氣球、吸管4?5根、水1盆、硬紙板等每組1張、空氣清新劑1瓶。

2.“幼兒學習材料”——《身邊的科學》。

【活動建議】

1、玩遊戲“親親小臉蛋”,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迅速打開大型吹氣玩具的氣孔,對着幼兒的小臉蛋輕輕放氣,引導幼兒體驗氣流吹在臉上的感覺。

提問:臉上有什麼感覺?猜一猜,是誰在親你的小臉蛋兒?

2、引導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尋找空氣,感知空氣的流動。

(1)提問:你知道空氣在哪裏?你用什麼辦法證明它的存在?引導幼兒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尋找空氣。

(2)用塑料袋找空氣。將塑料袋張開口,然後猛地紮緊,塑料袋鼓了起來,説明空氣跑了進去。

(3)用氣球找空氣。吹氣球,氣球鼓了起來,説明空氣跑了進去;將氣球對準幼兒的臉蛋慢慢放氣,幼兒會感到一陣風,這説明空氣又跑了出來。

(4)用吸管找空氣。將吸管在空中吸一下,迅速插人水中,產生的泡泡説明空氣來過了。

(5)用硬板找空氣。對着硬紙板吹氣、吸氣,臉上會有一陣風吹過,這就是空氣流動形成的風;扇動硬紙板,請幼兒再次感知空氣的流動與存在。

小結:原來空氣就在我們身邊,空氣無處不在。

3、引導幼兒通過嗅覺感知空氣流動能傳播各種氣味。

(1)請幼兒感受空氣的流動為生活帶來的芳香氣味。

在活動室裏悄悄地噴上空氣清新劑,引導幼兒聞一聞、説一説:你聞到了什麼氣味?你最喜歡空氣為我們帶來哪些香味?如:花香、飯菜香、糖果香、水果香……

小結:原來空氣是流動的,能夠為我們傳播各種氣味。

(2)請幼兒回憶生活中遇到過的難聞的氣味,討論出現難聞氣味的原因,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提問:生活中你有沒有聞到過難聞的氣味?出現難聞氣味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減少這些難聞的氣味?

小結:空氣的流動也會傳播難聞的氣味,如工廠煙囱冒出的煙味、垃圾味、農藥味……這是因為人們不注意保護環境,污染了空氣。保持空氣新鮮的方法有很多,如不隨便扔垃圾、不亂排放髒水、多植樹種花、少開車多步行……

4、瞭解空氣的作用,知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1)請幼兒閉上嘴巴,捏緊鼻子,感受憋得喘不動氣的感覺,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會喘不動氣。

小結:因為身體裏缺少空氣,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感覺,説明人離不開空氣。

(2)幼兒經驗遷移:除了人類需要空氣外,還有什麼也需要空氣?

小結:除了人類需要空氣外,動植物也需要空氣,凡是有生命的事物都需要空氣。

5.引導幼兒完成實驗“倒不出來的水”、“浸不濕的手帕”,感知空氣是個“大力士”。

(1 )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紙,邊講解演示邊引導幼兒討論。

先往玻璃杯裏倒滿水,蓋上卡紙,然後把杯子倒過來。

提問:會有什麼現象發生?鼓勵幼兒大膽猜測並動手操作實驗。

小結:將卡紙蓋在倒滿水的杯子裏,把杯子倒過來水也不會倒出來。

(2)出示一個放有手帕的空杯子,引發幼兒猜想。

提問:如果把杯子扣到盆中,手帕會不會濕?為什麼?

鼓勵幼兒動手嘗試,要求幼兒把手帕塞到杯底,杯子要垂直放到水中。

小結:杯中充滿空氣,當杯子垂直放入水中時,杯子裏的空氣把水頂了出來,所以杯中的手帕不會濕。空氣可真是個“大力士”!

【活動延伸】

結合《身邊的科學》第11頁,引導幼兒繼續探究、記錄空氣的祕密。

活動反思:

?指南》中提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無處不在的空氣,在幼兒眼中藴含着許多“小祕密”,空氣本身就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空氣的祕密》這一活動的內容實際是很抽象的,霧霾天氣更是難以理解,但對幼兒進行這方面的環保教育又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能讓幼兒理解這個知識點是個難點。對照《指南》的要求以及根據幼兒年齡的特點,我設計了一個以幼兒動手操作為核心的活動過程,過程中以“放在瓶口的紙團能用嘴把它吹進瓶子裏嗎?”和“不吹自滅”兩個小實驗進行探索,實驗一是“放在瓶口的紙團能用嘴把它吹進瓶子裏嗎?”,這個環節根據幼兒的經驗覺得非常容易吹進瓶子裏,而結果卻讓幼兒很吃驚,不管是使勁還是輕輕吹都無法把紙團吹進瓶子裏,從而在親身體驗中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壓力;實驗二是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觀察瞭解空氣中有燃燒需要的氧氣。這兩個環節讓幼兒在玩中學,在一個輕鬆快樂的氛圍中,感知了空氣的特點及作用。

最後環節,抓住了今年的社會關注點“霧霾”,雖然“霧霾”對我們南方城市來説是少見的,可以説對我們而言是較遙遠的,但在現代社會裏對治理霧霾又是勢在必行的。因此,本次活動後半部分從瞭解什麼是霧霾?霧霾天氣哪裏來?到霧霾對人類的影響。最後討論對霧霾我們(小朋友)能做什麼?這幾個環節中讓幼兒多方位瞭解關注“霧霾”,讓幼兒知道從小這樣做的重要性,達到對幼兒從小進行環保教育的效果。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大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科學實驗類教案篇3

一、概述與目標本活動是一個實驗、觀察、探索發現的科學活動。

幼兒通過觀察鹽溶解到水裏及蒸發、結晶的過程,瞭解使鹽結晶的方法,感知鹽的結晶現象,進而探究鹽結晶過程中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感知水的三態變化現象。

二、活動準備準備食鹽、小玻璃罐、釘子、細繩、湯匙、小木條、一杯鹽水、一杯淡水。

三、內容、活動形式與方法本活動分兩部分:

1、觀察鹽的結晶

2、探究鹽結晶過程中水到哪裏了。

(一)做一做,看一看,鹽水變成了鹽。

1、嘗一嚐出示一杯鹽水和一杯淡水,讓幼兒品嚐,説説它們的不同味道,知道水鹹是因為水裏有鹽。

2、做一做(1)在小玻璃罐中裝滿熱水,一次放入一湯匙鹽並加以攪拌,使鹽水全部溶化。反覆這樣操作,直到鹽不能再溶化為止。(2)在細繩一端綁上重物(如釘子),使之垂直浸入鹽水中,另一端系在小木條中間,把小木條橫放在罐口上,然後把罐子放到陽光下。

3、看一看(1)請小朋友每天觀察,看罐子裏水位的變化,並在罐子外用彩筆做標記,直到水完全蒸發掉為止。(2)觀察繩子的變化,細細的繩子上出現了許多白色的東西,嚐起來鹹鹹的。

(二)想一想

1、罐子裏的水跑到哪裏去了?實驗觀察水蒸發為水蒸汽的現象。(1)引導幼兒觀察熱水中冒出的熱氣。(2)試一試,把一塊玻璃罩在熱水杯上,引導幼兒觀察玻璃上形成的水珠。交流討論:水變成水蒸氣,遇到玻璃,又變成了水。

小結:罐子裏的水蒸發成水蒸氣,跑掉了。(在討論時,引導幼兒回憶冬天嘴裏呼出的氣體,水開時壺上冒出來的.熱氣,冷天房間玻璃上的水珠等。)

2、試一試,想一想,繩子上的白塊是什麼?探究問題:(1)水到哪裏了。(2)繩子上怎麼會有鹽。在組織幼兒觀察鹽結晶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同時把鹽水滴在鏡子上,等水蒸發後,讓幼兒觀察鏡子上留下了什麼。(引導幼兒嘗一嘗,再用放大鏡觀察鹽的結晶體,並把觀察到的鹽晶體畫下來。)

四、活動建議

1、本活動也可用糖水代替鹽水,再做一次相同的實驗,製作糖的晶體,並在放大鏡下觀察糖的晶體。

2、觀察活動應選擇在陽光下温度高時進行。温度越高,蒸發得越快,鹽結晶得也越快;鹽水的濃度越大,繩子上結晶的鹽越明顯。

3、夏季氣温高時,蒸發時間需3″5小時,就可看到結晶的過程。

4、本活動可與水的三態組成系列活動,以探究問題水跑到哪裏去了為線索,使幼兒通過實驗觀察活動探索發現水蒸發的科學現象。編輯:elain

科學實驗類教案篇4

【教學設想】

1.選擇一次自己最感興趣的小實驗,按照先後順序把實驗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

2.語句要通順、連貫。

3.注意寫出實驗過程中人物的心情。

4.懂得欣賞他人文章,為他人的文章出謀劃策,避免在今後在自己的文章中犯相同錯誤。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題目可供選擇的內容比較廣泛,大家自主挑選的餘地比較大,在認真回憶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印象深、感興趣的實驗來寫。

2.題目對實驗的時間和地點均沒有任何限制。不論什麼時間,也不論什麼地點做過的小實驗都可以做寫作的材料。

3.“按照先後順序把實驗的經過寫清楚”是本次作文的重點。寫之前,有條件的話,最好把小實驗重新做一遍;或仔細觀察,請別人把小實驗再演示一次,邊看邊記,記下實驗的步驟:先做什麼,然後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寫的時候,要分步分節寫,先做的先寫,後做的後寫。

4.“注意寫出實驗過程中人物的心情”是本次作文的難點。要注意穿插在實驗的過程中分散地寫。如當實驗進行到十分緊要的.關頭,當時自己心裏是怎樣想的,或者其他人有什麼反應都可以適當地寫一點。

二、初改探祕

1.明確做法

2.學生初改他人習作

3.分析修改結果

(1)分析全班這次習作修改的基本情況。

(2)分析全班同學的分數及排名情況,我們先來看看排前幾名的是哪幾位同學?

(3)看了排名,你最想看誰的文章,我們來看看評得準不準確。

4.小結:一個人評價往往帶有很強的主觀性,未能嚴格按照標準來評分,存在誤差。

5.修正誤差:看了兩篇文章評分的比較之後,同學們對你剛修改的文章有沒有覺得評分不準確呢?現在把剛才修改的文章抽調回去,再把分數調整一下。

三、再改求準

1.明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改三篇別人的作文,要求嚴格按照標準來評分,先自己評分修改,再小組合作修改,把分數打在相應的扣分欄處,最後將結果保存到“二改文”文件夾。

2.學生合作修改

3.分析修改結果

(1)對比前後兩次精細測評結果:我們來看一看兩次的結果,你發現什麼了?

(2)美文欣賞:

a.展示得分最高的學生習作,由評改小組説一説你為什麼這麼評分,有什麼標準?

b.你在評改的過程中,肯定有許多同學也寫得不錯,請向同學們推薦一下?

(3)出謀劃策:還有的同學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夠,請給這些同學提提建議。

(4)有問必答:現在打開自己的文章,看一看同學是怎樣給你的習作修改評分的,如果發現修改或評分不合理的提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四、總結:這節課同學們學得很認真,你有什麼收穫?

科學實驗類教案篇5

【設計意圖】

植物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漫天飛舞的柳絮、楊樹、隨風飄揚的蒲公英,這些也都是孩子們親身經歷、接觸到的,它貼近生活。所以對植物奧祕的探索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在奇妙的植物中,藴含着許多的奧祕,其中種子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

2、初步瞭解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徵與其傳播方式的關係。

3、培養幼兒探索植物種子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帶毛的、長刺的、帶鈎的種子圖片放在自然角中進行展覽。

2、《種子的旅行》課件。

3、蒲公英、蓮子、蒼耳、豌豆、榆樹、槭樹、黃豆、紅豆、綠豆等種子圖片;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你們都去旅行過嗎?用什麼方法去旅行的?”(客車、火車)“今天呀,老師請來了一些好朋友,它們也想去旅行,你們願意幫助它們嗎?”

二、請幼兒觀看《種子的旅行》課件、圖片,瞭解蒲公英。蓮子、蒼耳和豌豆的傳播方式。

1、播放蒲公英課件後請幼兒説一説:它叫什麼名字?(蒲公英)蒲公英種子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傳播的?

小結:因為蒲公英的種子很輕,並且有絨毛,像一把降落傘,所以蒲公英就是靠風來幫它傳播種子的。

請幼兒説説還知道哪些種子是靠風傳播的,藉助圖片讓幼兒瞭解榆樹和槭樹的種子長着果翅的特點,它們也是靠風傳播種子的。

小結:藉助風力傳播的種子都有輕飄的特點,有些還有適合飛翔的絨毛或果翅等。

2、播放蒼耳旅行的課件後請幼兒説一説:蒼耳種子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傳播的?

小結:蒼耳渾身長刺,容易粘到動物和人身上,動物和人走到哪兒,就把它帶到哪兒去旅行。

3、播放蓮子旅行的課件後請幼兒説一説:為什麼蓮子會隨着水流去旅行?

小結:蓮子生活在水中,就順着水流到遠方去。

4、同樣的方式播放豌豆旅行的課件。

小結:豌豆成熟後在太陽的照射下果殼炸裂開,把自己彈出去。還有許多植物也是靠自己來傳播的,像我們常見的黃豆、紅豆、綠豆等。

三、師幼利用圖片共同小結幾種常見種子的傳播方式。

原來種子們有許多傳播的方法,由於它們的外形不同、生長的環境不同,所以傳播的方法也不同。像蒲公英一樣很輕的種子,可以藉助風的`力量旅行;像蒼耳一樣身上長滿刺的種子,可以藉助粘在人或動物的身上去旅行;像蓮子一樣生活在有水的地方的種子,可以藉助水的力量去旅行;像豌豆一樣的種子可以通過太陽的暴曬,用自己的力量迸射出來去旅行。

四、遊戲:“我幫種子去旅行”。

出示背景圖,讓幼兒把自己喜歡的種子圖片粘到相應的背景圖上,貼好後説一説為什麼這麼貼。

五、幼兒討論:種子為什麼要去旅行?

引導幼兒瞭解種子旅行是為了繁殖後代。

【活動延伸】

在閲讀區投放種子傳播的圖畫書和故事書,幫助幼兒瞭解更多植物種子傳播的方式。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以談話提問的形式引出了主題,然後通過逐一展示課件,讓幼兒瞭解了蒲公英、蒼耳、蓮子、豌豆種子的外形特徵及傳播方式。在遊戲中,又讓幼兒對種子的傳播方式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整個活動讓幼兒在看看、説説、想想、做做中主動學習,培養了幼兒探索植物種子的興趣。但活動中也存在着不足:沒能讓幼兒親眼看到這些種子的實物,如果那樣會更直觀的認識種子的外形,效果會更好

科學實驗類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摸不着的特點,明白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學習探索空氣的簡單方法。激發幼兒探索慾望,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3.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樂袋子氣球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好,這天老師要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細了!

2.教師:這是什麼?(毛巾)是乾的還是濕的呢?來,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麼樣的毛巾啊?是塊乾毛巾。

3.教師:這是什麼呀?(杯子)老師此刻要把毛巾放到杯子裏面,然後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裏,你們猜一猜毛巾會不會濕?(請你説一説)4.教師:那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濕了沒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濕了沒呀?(沒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裏的,卻沒有濕,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引出空氣原理。

1.教師:老師再來變一個魔術,這是什麼?(毛巾)這是什麼?(杯子)我們也要把毛巾放進杯子裏面,這次老師是斜斜地放進水裏,小朋友仔細觀察哦。看一看會發生什麼現象。(氣泡產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沒有濕呢?(請你説説看)2.教師:到底毛巾濕了沒有?讓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濕了沒有?(濕了)為什麼會濕了呢?

3.教師:這一次啊,老師的杯子是斜斜地放進去的,斜斜地放杯子裏面有空氣,空氣跑出來了,小朋友説一説什麼跑進去了?(水)空氣跑出來了,水就跑進去了,所以我們的毛巾就會濕了。而第一次沒有濕,是因為空氣跑出來了沒有?(沒有)所以毛巾是乾的。剛才老師給小朋友變了兩個關於空氣的小魔術,好看嗎?

(三)身邊捕捉空氣,初步感知空氣。

1.教師:那麼空氣它在哪裏呢?它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呢?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氣,看看老師是從哪裏捉到空氣的(用袋子從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氣,你們説一説我是從哪裏捉到的呀?

2.教師:老師捉了一袋子的空氣,你們也想來捉捉空氣嗎?老師幫你們每人準備好了一個袋子,都有了嗎?此刻我們把袋口張開,來捉捉空氣,捉好後要捏緊袋口,舉起來,我看看,誰捉空氣又多又快?(表揚幼兒)3.教師:此刻我們把袋口慢慢張開,用眼睛看一看空氣,你能看得見裏面的空氣嗎?(看不見)對,空氣是看不見的。那麼袋子裏的空氣有顏色嗎?(空氣是沒有顏色的)4.教師:(用同樣的方法來捕捉)袋口張開,用你的小鼻子聞一聞空氣是有沒有味道的呢?(對,空氣是沒有氣味的)用你的小手伸進袋子裏去摸一摸,能摸到空氣嗎?(空氣是摸不到的)(四)周圍捕捉空氣,加強對空氣的認知。

1.教師:我們到別的地方去捉空氣好不好?試試能不能捉到空氣?(帶領幼兒到各個地方捉空氣,播放背景音樂)2.教師:好,請小朋友把袋子收回來,我請小朋友互相説一説你是從哪裏捉到空氣的?(你告訴旁邊的小朋友在哪裏捉到空氣的,自由發言)3.教師:好了,你們剛才是不是在各個地方都捕捉到了空氣啊?那麼你們説空氣能看得見嗎?有顏色嗎?有味道嗎?摸得着嗎?

教師總結:原先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也摸不着,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的東西,實際上空氣是的確存在的。我們用小手扇一扇空氣,有什麼感覺?説明空氣是存在的,流動的。

(五)與空氣寶寶做遊戲。

1.教師:小朋友們玩過氣球嗎?(玩過)這天老師也請你們來玩氣球,高興嗎?但是,你們先想一想,怎樣讓氣球變大呢?

2.教師:如果氣球小説明我們吹進去的空氣是多還是少呢?老師給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個氣球。(幼兒操作,個別指導)吹好了以後捏緊你的氣球。

3.教師: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氣球,説明他吹進去的空氣最多。誰的氣球最小,説明他吹進去的空氣最少。好了,氣球寶寶累了,我們讓它在邊上休息一下。

(六)保護空氣,爭做環保小衞士。

1.教師:此刻老師和小朋友來做一個實驗,把你的嘴巴閉上,再把你的鼻子捂起來,我請小朋友來説説是什麼感覺?是不是不舒服的感覺呢?為什麼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教師小結:因為我們把嘴巴閉上,把鼻子捂起來,空氣就不能進入我們的嘴巴和鼻子裏,我們就不能進行呼吸了。所以我們就會感覺喘但是氣來,十分難受,你們説我們人需不需要空氣呀?

2.教師:我們人需要空氣,動物呢?花草樹木呢?它們也需要空氣,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氣。如果沒有空氣會怎樣樣呢?會無法生存。

3.教師:我們雖然離不開空氣,我們需要怎樣的空氣呢?是乾淨的空氣還是受到污染的空氣呢?如果我們吸進了不乾淨被污染的空氣就會生病,對我們的身體就不好,所以小朋友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空氣,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垃圾能不能亂扔,能不能隨地吐痰,爸爸抽煙了,我們就應怎樣對他説?我們還能夠怎樣做呢?我們來看一看別人是怎樣做的好不好?小朋友説説他們在做什麼?(幼兒説一説)他們在做環保小衞士,來保護我們的環境,讓我們的空氣更加清新干淨,我們吸入乾淨的空氣,我們的身體才會棒棒的,身體才會健康。

4.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做環保小衞士啊?好的,那麼就到老師那裏來排隊,我們的環保小衞士立刻就要出發了。環保小衞士出發咯,跟客人老師再見。

科學實驗類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講講的活動中瞭解車子是由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

2、通過遊戲讓幼兒知道輪子是可以滾動的

3、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商量表達表現的形式,大膽表演。

4、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幼兒帶來的各種車子

活動過程:

一、介紹各種不同數量輪子的車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神奇的寶貝,你們知道是誰嗎?

(一)出示兩隻輪子,引起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麼?有幾隻?

2、你見過的兩隻輪子的車嗎?是什麼車?

小結:兩隻輪子的車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還想接着往下看嗎?

(二)出示三隻輪子

1、你們看這裏有幾隻輪子?

2、三隻輪子是什麼車?

小結:三隻輪子的是三輪車

(三)出示玩具車

1、這是一輛什麼車?這輛車有幾隻輪子?

2、出示四隻輪子,四隻輪子有些什麼車?

小結:四隻輪子的有轎車、警車、消防車、公共汽車等等

二、講講玩玩:知道車有了輪子會滾動

1、討論:為什麼這些車都要有輪子呢?

2、你們想不想開開自己帶來的車?(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車有幾個輪子)

3、幼兒開開自己的車,開完後將車按輪子數量放進不同的停車場

總結:原來我們剛才看見的車和你們玩的車都是有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有了這些輪子車才可以在馬路上開。

活動反思:

幼兒的探索和發現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