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鳥教案最新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92K

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在準備教案的時候也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和進度,教案在書寫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與時俱進,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八年級生物鳥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參考。

八年級生物鳥教案最新5篇

八年級生物鳥教案篇1

教學內容與分析:

內容

認識各種各樣的真菌

真菌的繁殖

分析

真菌一節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瞭解真菌的結構,更重要是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以及它們生命活動特點,同時瞭解一些食用菌,養殖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目標與分析:

教學目標

真菌的主要特徵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説出黴菌和蘑菇的營養方式

知道真菌的生殖方式

分析

由日常生活中所見的真菌,通過有關的圖,來了解它們的結構特點,及青黴、麴黴的共同點及不同點、營養方式等從而得出它們的營養方式和繁殖方式及特點

問題分析與診斷:

這裏講到真菌繁殖方式是孢子時,可能會與細菌一課當中的芽孢弄混,在此可提醒學生,七年級曾學過的蕨類植物的孢子繁殖是差不多的,理清概念

教學條件支持及分析:

需要學生對常見的真菌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日常生活中的真菌,同學們平時見過後有哪些?木耳、香菇、靈芝、還有桔子發黴之後的青綠色的黴斑、麪包上黴變長的毛、糧食黴變都是由麴黴引起的及衣服發黴等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從前面的課當中我們已經知道比細菌大,所以真菌大多是多細胞的,也有單細胞的如:發酵用的酵母菌

真菌的形態結構

有單細胞的(酵母菌);有多細胞(青黴、麴黴、蘑菇等)

所有真菌的菌體都是由許多細胞連接起來的菌絲體構成

講述:下面我們以青黴和麴黴的比較來了解真菌的內部結構(見p63頁圖)

青黴與麴黴的比較

不同點:青黴菌直立生長的菌絲產生的孢子呈掃帚狀,呈青綠色;麴黴呈放射狀,呈黃、黑、褐色

共同點:①都是由許多細胞連接的菌絲構成

②每個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③都是通過產生大量孢子繁殖後代

④都沒有葉綠體,所以它們的營養方式是異(通過現成有機物生活)

總結:真菌的主要特徵:有單細胞有多細胞;都由菌絲體構成;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無葉綠體

(二)、真菌的繁殖

講述:剛剛我們已經瞭解了真菌都是孢子繁殖包括蘑菇也是,蘑菇的孢子在菌褶上,在七年級講蕨類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的特點是什麼?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容易萌發呢?

孢子繁殖:孢子比較輕,可飄散到各處,只要在適宜的環境中就可以萌發

(三)、課後練習

八年級生物鳥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列舉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概述它們之間的關係。

2.認識我國生物多樣性的現狀及其獨特性。

3.説明保護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對課本資料分析,培養學生思考分析、歸納總結能力,學會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養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本章學習,主要在同學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與環境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2.激發同學們保護生物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的熱情、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1.生物多樣性的三個方面內容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2.基因多樣性。

3.説明保護多樣性的意義。

4.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

1.生物多樣性的三個方面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2.基因多樣性。

●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引導啟發、對比分析歸納等多種教學方法。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

有關生物多樣性三方面內容的多媒體片斷或圖片。

2.學生準備:

(1)複習已學過的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的種類。

(2)生物的性狀是基因控制的內容收集。

(3)生態系統的概念及種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創設問題情境,抓住重點,直接導課]

教師:請問“生物的多樣性”這個詞側重於哪個字?

學生:“多”字。

教師:那自然界裏的生物是怎樣一個“多”法呢?有幾個層次內容呢?“多”的意義何在呢?好,先請同學們看一段多媒體片斷。請注意收集信息及時記錄。

投放多媒體課件,有關內容如下:

畫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畫面中出現:遊戈的魚羣、飛翔的海鷗、撲騰入水的企鵝、跳躍的猴羣、飛跑的麋鹿、追逐的獵豹、悠然的丹頂鶴、開屏的藍孔雀、快速旋轉運動的草履蟲、成片的森林(配有節奏較快的背景音樂隨畫面一幅幅閃過)

學生:積極思維,收集信息,及時記錄。

教師:從剛才的片斷中,你收集到多少種生物?

學生:近十種。

(注意:可適當的增加播放次數)

教師:自然界裏的生物遠不止這些,到底有多少,請同學們看書p90頁圖表。

學生:分析圖表。

[概述生物多樣性三方面內容及我國生物多樣性現狀及獨特性]

教師:試分析生物多樣性,從種類上看,多在什麼地方?

學生:生物種類繁多,植物約有50多萬種,動物約有150多萬種,微生物約10多萬種。

教師:通過分析圖表,你能得到什麼樣的信息?

學生1:表中第一豎行表示生物類羣,共8種。

第二行表示我國已知種數,第三行表示世界已知種數,第四行表示我國已知種數佔世界已知種數的百分比。

學生2:我國的_子植物在世界上佔的百分比較高是26.7%。所以,我國有“_子植物故鄉”的美稱。相對的,爬行類佔百分比是5.97%,相對較少。我國總種數佔世界平均百分比是……14.96%。

教師:好,同學們收集信息能力相當準確。剛才同學説表中有8種生物類羣,除了這8種,還有哪些類羣?

學生搶答:苔蘚植物、藻類植物、微生物。

教師:從表中分析我國生物種類現狀如何?

學生:我國總數佔世界已知總數的百分比是14.96%。

我國是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僅次於巴西和哥倫比亞,居世界第三位;我國_子植物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_子植物故鄉”,我國也是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脊椎動物中的魚類、鳥類和哺乳類的種數都位於世界前列。

教師:也就是説,我國物種高度豐富,除此之外,我國的生物多樣性還有其獨特性,有許多生物是我國所特有的。581種哺乳動物中,特有種約110種,比如……

學生搶答: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揚子鱷、朱䴉、藏羚羊、丹頂鶴、蛙蛙魚……

教師:植物有……

學生:銀杉、水杉、珙桐、樹蕨、蘇鐵……

教師:很好。偷獵者將我國特有的生物賣到國外其實是一種_行為,我們一定要和這種行為做鬥爭。教師:同學們再設想一個問題:是不是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都被人類發現了?

學生:可能有兩種回答:是/不是。

教師:回答是的同學,你從哪知道還有新的生物品種?試舉例。

學生:舉例……

(從事例出發,過渡到基因多樣性的概述。)

教師:老師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水稻草叢矮縮病是水稻植株明顯矮化,葉片上出現斑點(白色),分櫱很小,稻穀的產量和品質明顯下降的一種危害水稻生長髮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難防治。後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野生水稻種羣,這個種羣對草叢矮縮病具有比較強的抵抗性,從而為培育抗草叢矮縮病的水稻新品種找到了必要的基因。可見,並不是地球上生存的所有生物都被人類發現了。

這種野生水稻便是科學家新發現的生物,這種生物具有它特有的、較強的抗草叢矮縮病的基因。所以,不同品種的生物,它的基因也不相同。這便是基因的多樣性。

請同學閲讀p91頁,基因的多樣性。

學生:仔細閲讀,努力理解,積極收集信息。

教師:在基因的多樣性裏有兩個事例。哪兩個?

學生1:事例一:美國科學家引進我國野生大豆與當地品種雜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黃病的優良品種,挽救了美國大豆生產業。

學生2:事例二:我國科學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與普通栽培水稻多次雜交,培育出產量很高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創造了巨大經濟利益。

教師:從這兩個事例和老師剛才的舉例中,你能得到什麼信息?

學生:分析討論後發言,可能有如下內容:

1.首先生物的各種特徵是由基因控制的。小麥的形態特徵由小麥細胞內基因控制,水稻的形態,特徵由水稻細胞的基因控制。

2.不同種生物的基因有較大差別,同種的個體之間,在基因組成上也不盡相同。例如小麥和水稻的基因便不同;同種的水稻,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基因不同,我國野生大豆和美國當地的栽培大豆基因也不同。

可見,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

教師:同學們收集到的信息很準確。特別是明確了生物的各種特徵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比如我國水稻有50 000個品種,這些品種在基因組成上是有差別的,它們構成了水稻的基因庫。也就是説每種生物都是由一定數量的個體組成,這些個體的基因組成是有差別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基因庫。

可見,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多樣性的外在表現。

我國生物多樣性的豐富性和獨特性,自然表達了我國基因多樣性的豐富性和獨特性,可見,我國是世界上基因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那麼研究生物基因的多樣性意義何在?

學生:結合課後練習題2和書上例題分析。

教師:動物園飼養的華南虎產下的兩隻小華南虎眼睛是瞎的,科學家認為這是近親繁殖的結果,你認為這與基因多樣性有什麼關係?

學生:有關係。因為近親繁殖,會使親代的雌雄華南虎以共同祖先繼承相同致病基因的機會大大增加,這些基因遺傳給後代,就會使子代出現遺傳性疾病。

教師:這便是種內的基因多樣性,為動植物的遺傳育種提供寶貴遺傳資源的反面例證。可見,基因的多樣性對物種延續有着重要意義。基因多樣性的減少會直接表達物種多樣性的減少。

(合理過渡,概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教師:在一定的區域內,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統一整體,便是生態系統。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及生物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同學們,你知道哪些生態系統的類型?

學生: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濕地、湖泊、海洋、森林、城市等生態系統。

教師:咱們生活的地區有哪些生態系統?

學生1:我家住的附近有湖,湖泊裏有魚藻、魚、浮游動物、水草等多種生物,構成一個湖泊生態系統。

學生2:我家附近有一塊地,地裏種有玉米、菜豆、各種蔬菜,還有各種雜草、害蟲等多種生物,構成的是農田生態系統。

學生3:公園裏有大面積的草坪,草坪裏有螞蟻、蚯蚓、小昆蟲等多種生物羣,構成了草原生態系統。

學生4:還有森林生態系統。

教師:同學們都很善於觀察,陳述得也好。

總之,在各類生態系統中,生活着各種類型的生物羣體。不同的生物羣體要求不同生態系統。可見,生態系統是具多樣性的。

好,到現在,我們已經明確了生物的多樣性有三個層次內容,它們是……

學生:生物種類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教師:它們三者的關係,你如何理解?

學生:討論後回答。

學生1:每種生物都是由一定數量的個體組成,這些個體基因組成是有差別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基因庫;比如剛才所説我國水稻有50 000個品種,每個品種基因組成上有差別,它們便構成了水稻基因庫。

每種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態系統中,並且與其他的生物種類相聯繫。比如魚生活在湖泊或海洋生態系統,湖泊或海洋裏除了有魚,還有魚的各種食物,像浮游動、植物、水草等。魚與其他生物種類是相聯繫的。

學生2:某種生物的數量減少或滅絕,必然會影響它所在的生態系統。比如湖泊裏的水草大量減少,會直接影響以水草為食的草魚的數量。過度放牧以及鼠害、蟲害等原因,我國草原面積正在不斷減少,有些牧場正面臨着沙漠化的威脅。

當生態系統發生劇烈變化時,也會加速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消失。如牧場沙漠化,許多牧羊、牧馬、牧牛便會出現食物短缺現象,導致種類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消失。

教師:可見,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共同認識了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內容及生物多樣性的意義,還有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內容的關係。

請同學們到大自然中去,做個有心人,繼續關注生物,關注自然。

[鞏固練習]

判斷題

1.許多藥材需要野生生物資源作為原材料。

答案:√

2.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和動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答案:×

3.野生動物一旦滅絕,就無法再生出來。

答案:√

4.對於珍稀瀕危物種,除特殊需要經過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獵採和買賣。

答案:√

八年級生物鳥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生態學的基本觀點來認識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對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學生了解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和名詞概念以及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特點。

3、使學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過程,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意義。

4、通過設計“草場放牧方案”,為學生的後續學習打下基礎。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電腦課件和課本的圖(圖解)的觀察,培養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觀察和分析能力。

2.通過師生討論交流、學生小組討論與教師引導啟發相結合,將知識化難為易,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3.通過實例和結合課本上例子的分析總結,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和分析實際問題等思維能力,從而培養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生態系統功能的學習,使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熱愛祖國的美好山河,培養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

二、教材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及特點

2、難點: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性和逐級遞減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1、“能量流動的過程”:

問題情景:生態系統能量的源頭是什麼?怎樣輸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渠道是什麼?能量流動的過程是怎樣的?

學生探索:閲讀教材“能量流動的過程”部分,並思考討論問題。

播放課件: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圖解

討論回答: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太陽能。

引導啟發:不是所有的太陽能都參與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必須是輸入到生態系統的第一營養級的能量才能開始在生態系統中流動。

師生談話:怎樣輸入?依賴於生產者的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就是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能量流動的主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分組討論:輸入生態系統的能量是怎樣流動的?或者説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流向什麼方向?

播放課件: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的能量流向示意圖

(推薦一個同學歸納其中心內容,其他同學補充,老師點撥指導。)

引導啟發:能量流動的過程: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有三個去處: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動消耗了,即通過細胞呼吸釋放和生命活動利用了;儲存在體內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級消費者攝食同化流入下一營養級,沒被初級消費者利用的枯枝落葉和初級消費者攝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糞便中的這一部分被分解者釋放出來。對於初級消費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這三個去處。並且可以認為,一個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釋放的能量十被下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但對於最高營養級的情況有所不同。

2、“能量流動的特點”:

問題引入:?為什麼肉類食品的價格總比蔬菜價格高?

?俗話説,“一山不能容二虎”,有沒有道理?為什麼?

引導探索: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有什麼特點?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是什麼?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多少?

播放課件:美國生態學家林德曼“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圖解”

學生分析:閲讀教材,根據課本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

分組計算:?流入每個營養級的能量占上一個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的百分率是多少?

?一個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是怎樣分配的?

(每組推薦一個同學回答,其他同學補充,老師點撥指導。)

引導分析:對能量流動過程的定量分析,是研究能量流動規律的關鍵。在賽達伯格湖,第二營養級只獲得第一營養級同化能量的13.5%,第三營養級只獲得第二營養級同化能量的20%。

引導探索: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只有10%~20%,那麼,其餘80%~90%能量哪裏去了?

共同分析:一個營養級同化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流向下一個營養級。這是因為自身要呼吸消耗、生物遺體等被分解者利用釋放等,這就決定了能量越流越少,即傳遞率為10%~20%。一條食物鏈的營養級一般不會超過五個營養級,因營養級上升一級,可利用的能量相應要減少80%~90%,能量到了第五個營養級時,可利用的能量往往少到不能維持其生存的程度了。

師生談話:學生思考、回答前面引入的問題。

引導探索: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特點除了逐級遞減還有什麼特點?

引導啟發:對於單向流動來講,是指能量只能從前一營養級流向後一營養級,而不能反向流動,即從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食物鏈各個營養級的順序是不可逆的,而各個營養級的能量總是以呼吸散失熱能,即能量必須源源不斷地輸入,又不斷地散失。

課堂延伸:“設計草場放牧方案”,怎樣判斷一個草場上是不是過度放牧?

(課後質疑討論、學生相互啟迪、探究學習)

3、碳的循環過程:

概念突破: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概念中的物質是指什麼、循環是指什麼?概念中所説的生態系統指的是什麼?

引導啟發:概念中的物質不是指由c、h、o、n元素組成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等生物體內所特有的物質。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是指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羣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往返運動,正因為物質可以重複利用,所以物質是永恆的(物質不滅定律)。

播放課件:碳的循環圖解

知識遷移:學生回答有關生理過程

引導探索:1、碳在無機環境中的存在形式是什麼?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羣落之間以什麼形式循環?碳進入生物羣落的主要方式是什麼?

2、碳在生物羣落的存在形式、傳遞形式是什麼?碳進入無機環境的方式是什麼?

3、碳循環的範圍怎樣?

播放課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應式

學生討論:光合作用過程和呼吸作用過程中碳的傳遞過程

(每組推薦一個同學回答,其他同學補充,老師點撥指導。)

師生歸納: 大氣中的co2進入生物羣落,主要依賴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無機“c”變為有機“c”,再通過食物鏈進入動物和其他生物體中,因此從“c”的循環可見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的基石;除此之外,還有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為有機物。另外,生物羣落中的有機“c”,通過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變成無機“c”回到大氣中;還有一部分生物遺體沒有被分解者分解,轉變成為地下的石油和煤,暫時脱離循環,但一經開採燃燒,便可產生co2返回碳循環。

引導探索:在碳循環中,森林生態系統是碳的主要吸收者。但近年來由於人類大量地採伐森林,再加上燃燒化石燃料以及環境污染,因而使大氣中co2的濃度明顯增加,這種趨勢如果繼續發展下去世界的氣候就可能發生劇烈變化,後果令人擔憂。

課堂延伸:“温室效應”是怎樣引起的?有什麼危害?怎樣解決?

(小組討論,推薦同學回答)

4、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關係:

師生談話:完成缺項的內容

交流總結: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因果關係

(推薦一個同學回答,其他同學補充,老師點撥指導。)

引導啟發: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都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渠道實現的,物質是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着食物鏈(網)流動,而能量又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態系統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往復,兩者密不可分。

但是,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又有本質上的區別:能量流經生態系統各個營養級時是逐級遞減,而且流動是單向的、不是循環的,最終在環境中消失。物質循環是帶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羣落與無機環境間物質可以反覆出現,反覆利用,循環運動,不會消失。總之,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是相輔相承、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

課堂延伸:寫小論文淺談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與生物生存發展的關係。

(學生探究性學習,課外完成)

四、總結及反思

八年級生物鳥教案篇4

教材分析:

生物進化的歷程極其漫長而複雜。因此,本節教學內容,要求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目標,不要增加知識的難度。

學情分析:

學生對生物進化的歷程比較感興趣,但對生物進化的順序和判斷依據卻不甚清楚。所以,教師應注意多從生活實際出發,通過資料分析、討論,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

教學目標:1、舉例説出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教學策略:

創設情景---分析討論---解決疑難----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學習研究生物進化的方法 生物學研究中常用比較的方法,通過比較,可以推測生物之間的親緣關係。 在研究生物進化過程中,化石(fossil)是非常重要的證據。地球上現存的生物都是進化的結果,對他們親緣關係的研究,可幫我們追溯生物進化的過程。科學家通過對不同年代化石的縱向比較,以及對現存生物種類的橫向比較等方法,可推測出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

2、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 生物進化的歷程大致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由水生到陸生。激情、質疑激發興趣表述交流看書思考表述交流得出結論看書分析討論表述交流得出結論練習鞏固進一步明確鞏固新知創設情景: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樣有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進化來的?導入新課。組織學生看書進行資料分析點撥指導組織學生看書(生物進化樹)組織學生技能訓練知識回顧感悟與收穫達標檢測:瞭望角進一步探究佈置作業課後記:生物化石作為進化證據,生物進化的總趨勢這兩個問題學生很容易理解,關於進化歷程有了前面學習的基礎,也能很好理解,只是要按順序記起來,有些學生有難度。另外課本中進化樹與原來靜的進化過程不相符,例如軟體動物在環節動物之前,爬行動物在鳥類和哺乳動物之後,這是什麼原因,需要查資料解決。

八年級生物鳥教案篇5

一、學習目標

1、説出家蠶和蝗蟲、青蛙、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舉例説出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發育(重點)

3、通過觀察,收集資料、表演等活動,培養觀察能力。收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以及表達交流、合作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

4、舉例説出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的作用,關注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從生殖和發育的特點來辨證的認識昆蟲和人類的關係。

二、導學過程:

1、生物界中數量最多的生物類羣是:

2、昆蟲的生殖特點以及它們的生殖場所:

3、解釋蜻蜓點水和了解玉米螟的防治

閲讀p43昆蟲的發育過程,回答列問題

1、蝗蟲的發育過程經歷了那幾個時期?

2、幼蟲與成蟲的外部形態有何異同?

3、蝗蟲的發育過程有蜕皮現象,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共蜕幾次皮?

4、從食性、生殖特點、發育時期幾方面分析,控制蝗災應採取那些措施?

5、結合蝗蟲特點,説説消滅蝗蟲的最佳時期?

6、何謂不完全變態?舉例説明。

7、何謂完全變態?舉例説明。

8、比較不完全變態和完全變態的異同。

9、作繭自縛是蠶由什麼時期吐出的絲,進入了什麼時期?分析“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否科學,若不科學,如何改動。

10、青蛙為什麼成為兩棲動物?

11、雞卵的結構。

12、雞卵的發育過程。

三、當堂達標

1.蠶蛾是家蠶發育過程中的()。

a.幼蟲期b.成蟲期c.蛹期d.若蟲期

2.家蠶是通過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後代的,其特點是()。

a.有精子與卵細胞融合的過程b.由卵細胞直接發育成新個體

c.雌雄同體,異體受精d.雌雄同體,自體受精

3.下列哪項不是若蟲的特點()。

a.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b.與成蟲相比身體較小

c.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d.生殖器官沒有發育

4.蝗蟲的發育過程經過()叫不完全變態。

a.卵幼蟲成蟲b.卵幼蟲蛹成蟲

c.卵若蟲蛹成蟲d.卵若蟲成蟲

5.下列昆蟲其發育屬於不完全變態和完全變態的依次是()。

a.菜粉蝶、蜜蜂b.蝗蟲、菜粉蝶c.蝗蟲、蜈蚣d.蜜蜂、蜘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