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的我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02K

優秀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實施個性化教學和差異化教育,編寫詳細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內容,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雪中的我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雪中的我教案6篇

雪中的我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課文以“父母之愛”為專題展開,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父愛,母愛的深沉與寬廣,崇高無私,令人震撼,讓人感動,引人思考。《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了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時,一位父親冒着生命危險,抱着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讚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學情分析: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要讓學生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進行語言文字實踐。五年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閲讀實踐能力,雖然對於作者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來表達情感的這種表達方法不難領悟,但是如何將這種表達方法運用於自己的習作中,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本節課,我將側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和語言文字運用方面。

◆教學目標:

1、會認“杉、磯”等11個生字,正確認讀“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闢、破爛不堪“等詞語。重點指導書寫“疾”

2、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外貌描寫的句子,體會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學重難點:

通過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外貌描寫的句子,體會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資源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情感激發。

1、同學們,第六單元導讀中又這樣一句説父母愛的話(讓學生補充),誰有預習?能背給同學們聽聽,這節課,我們就帶着對父母愛的體會走進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去讀一讀這個故事。

2、板題,齊讀。

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嗎?

3、那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共同走進這一課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句子多讀兩遍。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檢查反饋

1、認識生字。

2、檢查詞語認讀。指導書寫“疾”

混亂洛杉磯昔日廢墟阿曼達爆炸

瓦礫砸破顫抖挖掘破爛不堪

(1)師評價,並相機理解:説到“疾”,你會想到什麼?理解疾步。

4(2)指導書寫:“疾”,先觀察,怎樣才能把“疾”寫美觀?

(3)師指導:包圍部分病字頭的兩點可不能忘了,而且要寫的舒展、大氣,這樣才能包住裏面的“矢”,這樣安排結構,我們就能把這個字寫美觀了,自己在書上練寫一遍。

3、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再次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4、剛才我們還有一個問題,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同學們,課文中有一句話,對地震中的這對父子給予了評價。能找出是哪一句嗎?

(課件出示)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1)指導朗讀:“了不起的有誰?(相機板書:父親兒子)

“了不起”是對這對父與子的稱讚,心懷讚美的情感,來讀一讀。

(2)師總結提煉:課文就是緊扣這個中心句展開敍述的,一件事情,再加上文末的中心句提領全文,點明中心,就構成了這一篇完整的文章,我們在寫記敍文時就可以按照這樣的結構方式來佈局謀篇。(板書:事情中心句)

四、聚焦父親,感受“了不起”。

1、過渡:現在我們就走進這位父親,看看作者是如何寫出父親的了不起。請同學們默讀1—12自然段,劃出描寫父親“了不起”的語句,並簡單寫一寫批註,然後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

預設一:(相機板書:語言)

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着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助我?”

5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的?”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1)這是面對周圍人的勸阻,父親迴應的三句話。放回到課文中,自由讀一讀,看看父親分別是什麼樣的情況下説出這幾句話的?

(2)第一句: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着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助我?”父親在説這句話時,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雙眼直直的)你雙眼直直地看着你身邊的人,(抽旁邊的人):你來描述一下他現在的模樣。(無神,失常)在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人看人是雙眼直直的?失了魂的父親,他會怎麼説這句話?你來讀一讀。

(3)第二、三句:後兩句話又是在什麼情況下説的?

回答的是警察,是消防隊長提出的問題嗎?那這叫——答非所問。兒子找不到,又沒有誰來幫助他,此時父親該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呀?(崩潰、絕望)把這樣的感受帶到句子中,誰來讀一讀?

父親説的話,做的事,在周圍人看來,是一種怎樣的舉動?(精神失常)他為什麼會精神失常?(對兒子的愛)就是因為他對兒子的這份愛,所以文中説,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板書:了不起)

預設二:動作(相機板書:動作)

(1)抓“挖”:對父親動作的描寫其實很簡單,就只是一個“挖”字。現在我們就把畫面定格在這一片廢墟上,(出示句子,抽生讀)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發現沒有,這句話的表達方式和我們平時寫作文運用的表達方式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引導提示標點符號)

6(2)出示句子,對比讀:

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抽兩個學生讀,發現他們讀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追問第一個同學:你為什麼讀的這麼緩慢?(體現挖的時間長)

(3)父親就這樣一直挖,一直挖,這麼漫長的36個小時裏,你覺得他的心情會經歷了哪些變化?(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抽2個人)

(4)同學們,同桌間相互讀一讀,你覺得父親的心情是怎樣的,就通過你的朗讀體現出來。

(4)他就一直堅持着做一件事,那就是挖!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了不起)

預設三:抓外貌

(1)最後,父親把自己挖成什麼樣了?(課件出示: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話抓住了父親的什麼進行描寫?(板書:外貌)從哪些方面寫的?(面、雙眼、衣服)

(2)誰來讀一讀這句話,其他同學想象父親當時的樣子,然後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你彷彿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

五、體會父親的品質,昇華情感。

1、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父親這麼做呢?(父愛的力量)

2、師引讀:

當父親看到兒子的學校變成一片廢墟、悲痛欲絕的時候,支撐他的就是這句話─??

7當人們一次又一次地來阻攔父親、勸他放棄的時候,回想在他耳邊的還是這句話─??

當父親傷痕累累、疲憊不堪的時候,給予他力量的依然是這句話——

3、同學們,從這句話中,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相機板書:堅強的信念,堅定的意志)

5、寫法總結:作者就是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外貌描寫把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形象呈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五、總結。

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會給兒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下節課我們再走近他的兒子,細細品味兒子的了不起。

2、作業:

(1)朗讀描寫父親的語句,進一步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2)積累寫父愛的名言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識,談話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7課,齊讀課題。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跟隨作者認識了父親,父親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誰能説説你認識了一位怎樣的父親?(堅定信念堅持不懈了不起)現在我們走進兒子,看看兒子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感動。趕快打開書,自由讀13至23自然段。畫出兒子令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

二、聚焦兒子,感受“了不起”

自學指導:快速默讀13至23自然段。畫出兒子令你感動的句子,讀一讀。重點指導以下三句話:“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説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説過,不論發生什麼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什麼讓你感動?

1、很勇敢,為什麼?(兒子在這麼危險的情況還能如此沉着冷靜,他不但告訴自己要冷靜,還要安慰同學們要冷靜,真了不起!)請你讀讀

2、讀中悟:

a、還有誰找到這句話,説説你的體會?請你讀

b、帶上你們的`體會都讀讀!

3、想象説話:阿曼達在廢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時啊!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漆黑的瓦礫,坍塌的廢墟,年僅7歲的阿曼達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請用心想想和你的同桌説一説。

4、你讀出了怎樣的阿曼達?(勇敢了不起堅定信念)作者是通過什麼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樣的阿曼達?(板書語言)過渡:還有哪裏讓你感動?

9“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麼事,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從中體會到阿曼達有先人後己的精神。)請你讀讀。

師:你還讀懂了什麼?(先人後己,信任關心同學。)

師:同學們,如果你就是阿曼達,面對生的希望,當父親顫抖的雙手接你出來,你會説些什麼?師:出來吧!阿曼達。(好想念你呀!我們再也不分離!我永遠跟你在一起!)

師:地震過後,餘震隨時可能發生,在場的人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可是阿曼達卻是怎樣回答的?

1、追問:從這個“不”字讀出了什麼?請你讀讀。你還讀出了什麼?帶到句子中讀一讀。

2、感歎號:你們還從哪也讀出他的堅定。感歎號(變紅)應該怎麼讀?你來?誰再來?

3、你們看這個字--讓。“讓”這個字,阿曼達讓誰?地震過後,餘震隨時可能發生隨時都有生命危險,這一讓,讓出了(了不起,生命,信賴這一“讓”,讓的真不簡單,隨來讀讀。語氣再鑑定點,請你來。

4、兒子對父親的長期信任已經成為支撐他面對災難、堅持活下去的堅定信念。連起來,誰再來讀讀。師:這一“不”一“讓”,讓你看到了怎樣的阿曼達。

5、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對話(16--23),請同桌分角色讀一讀,一個讀父親的話,一個讀兒子的話,練習讀。分角色讀:老師也想來讀讀,我來讀旁白,男生讀兒子,女聲讀父親,準備好了嗎?

10過渡:雖然只有7歲卻能在生死關頭表現的如此沉着勇敢,還能做到先人後己這是因為?(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看看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找出來都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誰來説。

6、引讀:當父親孤軍奮戰,疲憊不堪,傷痕累累時,這句話讓父親充滿了無窮的力量,讀當兒子飢寒交迫難以支撐時,這句話給了他無盡的希望---當面對生的希望,兒子把安全讓給了同學,把危險留給了自己,他堅信-----

7、體會好處:為什麼這句話在文中反覆出現呢?

三、昇華情感,習得學法

1、導出中心:我想問問大家,是什麼力量讓這對父子能夠絕境逢生,緊緊的擁抱在一起?(板書:信任,愛,親情、承諾)

2、指導寫法:讓我們再來好好的誇誇這對父子情深。齊讀:“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擁抱在一起”。

3、此時,還想誇誇這篇課文的作者馬克、漢林,這對父子活靈活現的出現在咋們眼前,離不開他的刻畫與描繪,現在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作者是怎樣把這對父子呈現在我們眼前的。(語言動作神態外貌)馬克、漢林就是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外貌描寫,刻畫出了有堅定信念,遵守承諾的父親形象;刻畫出了兒子的勇敢無私,先人後己的形象。

4、體會寫法的好處:

四、總結。

因為父親的一句話連接着兩顆心,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勇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造奇蹟,這種愛就是

11——父愛。下來請個同學們讀一讀朱自清的《背影》看看作者又是抓住什麼描寫來體現父愛如山的。

◆作業設計

(1)完成課後2、3題。(必做)

(2)推薦閲讀朱自清的《背影》

◆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承諾

父愛——

兒子(語言)

信賴

雪中的我教案篇2

教材分析:

生活中離不開數字,車牌號、街道號、手機號碼、紅綠燈的時間、服裝的號碼等都是數字。數字在不同地方發揮着不同的作用,吸引着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產生好奇與探究的慾望。本活動以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為基礎,帶領幼兒觀察、對比,發現數字在生活中傳遞給人們的不同信息,探究數字的不同作用,感知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體驗數字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瞭解數字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2.能説出自己知道的數字在生活中代表的不同意思。

3.感受、體驗數字給生活帶來的便捷。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引導幼兒找一找、畫一畫生活中帶有數字的物品,將實物或繪畫作品帶到幼兒園。

2.在教室中投放含有數字的物品,如食品袋、錢幣、時鐘、温度計、遙控器、枱秤、大小不一的鞋和衣服等。

3.《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27,“幼兒學習材料《快樂總動員》。活動建議:

一、組織談話活動,請幼兒説一説自已發現的數字以及它們代表的意義。

1.提問:你在哪裏發現了什麼數字?

小結:小朋友們在門牌、衣服、手機、錢幣、遙控器、掛曆、鐘錶、電話等物品上都找到了數字。

2.引導幼兒討論,瞭解數字的不同意義。

提問:你找到的這些數字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小結:原來我們找到的數字代表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有的表示電話號碼,有的表示時間,有的表示尺寸,有的表示住址。

二、引導幼兒找一找班級中物品上的數字,進一步瞭解數字的不同作用。

1.提間:我們班裏有沒有數字?在哪裏?什麼物品上有數字?這些數字表示什麼意思?

2.根據幼兒的交流隨機引導幼兒進行對比、討論。

例如:幼兒説到鞋子上有數字,教師隨機提問:鞋子上的數字有什麼不同?哪個數字的鞋子大、哪個數字的鞋子小?還有哪些服飾上有數字?這些數字有什麼不同?

小結:鞋子、衣服上的數字越大,説明鞋子、衣服也越大。

3.提到過小的數字時,教師可用投影儀顯示,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討論數字

例如:食品袋上有什麼數字?“保質期:2018年12月22日”代表什麼意思?温度計上的數字表示什麼?硬幣和紙幣上的數字有什麼不同?

小結:數字可以表示温度高低、服飾大小、錢幣面值、保質期、物品重量、營養品。三、請幼兒閲讀《快樂總動員》第22-23頁,找一找説一説生活中的數字。

提問:書中的數字分別表示什麼意思?“120”表示什麼?生活中還有哪些特殊的號碼?四、播放課件,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提問:生活中可以沒有數字嗎?為什麼?

小結:數字的作用可真大!它可以告訴我們時間、地點、車牌號、服飾大小、食物的保質期、貨物的價格、物體的長短和重量以及特殊的號碼等,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字朋友。

雪中的我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經歷市場調查、消費、家庭消費情況、與同學交流的全過程。

2、會蒐集、記錄信息,並進性,能應用掌握得計算技能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

3、在“今天我當家”的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勞動的樂趣和光榮,增強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識。

教具準備:

紙、筆、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市場調查:

1、老師出示小黑板,提出做一天家庭小主人的`要求,並幫助學生看懂統計表和要完成的事情:(1)、讓學生到菜市場調查,記錄各種蔬菜的價錢。(2)、讓學生記下自己買東西花了多少錢,然後填在表中。

2、老師與家長聯繫,請他們協助搞好這項活動。

二、消費:先讓學生完成下面幾個問題。

1、把自己親手花的錢記錄下來。

2、瞭解家中其他人花的錢,並記錄下來。

3、完成“算一算”的要求。如果自己計算問題(2)有困難,可請家長幫助一起算。

4、寫己的實踐。

三、課內交流: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當家庭小主人的生活經歷、解決的問題、獲得的感受。

二、議一議:

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增強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識。

三、:交流教法和學法。

教學反思:

雪中的我教案篇4

活動由來:

在玩沙的時候,班中的孩子對沙坑上的鞋印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搬着腳看着沙地上的鞋印,嘰嘰喳喳的説着:“我的鞋能踩出花紋來”“我的和你的不一樣”“我的鞋印比你的好看”這時班中的耿磊小朋友問:“老師、為什麼鞋底上要有花紋呢?這個問題引起了大家極大的興趣,孩子們逐漸對身邊各種的花紋產生了興趣,便形成了今天的主題。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究使幼兒瞭解花紋在生活中的用途,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視覺的概括能力。

2、培養幼兒大膽想象創造的能力。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利用玩具櫃背面創設“請你參與”問題欄:鞋底上為什麼要有花紋?你知道哪些花紋?花紋都能用來做什麼?利用空白牆圍及玩具櫃背面創設“我給花紋照個像”“神奇花紋變變變”等板塊,將收集的資料展示出來。信息區:增添各種花紋裝飾圖案及線條裝飾欣賞圖片、書籍。

美工區:提供各種花紋裝飾的欣賞藝術作品基拓印工具材料。

益智區:花紋排序玩具利用家長專欄向家長展示主體活動網絡圖。

出示本主題教育目標及主要內容資源:

圖書資料:《植物動物圖案》《黑白線條畫》《生活藝術裝飾》等

網絡資料:

有關民族服飾、自然景觀等花紋的圖片

邊環境:

幼兒身邊的生活環境。

主題網絡圖

主要活動:

1、鞋底為什麼有花紋

2、花紋大搜索

3、會排隊的花紋

活動一《鞋底為什麼有花紋》

活動目標:通過此活動,培養幼兒大膽猜想並表述的能力,使幼兒瞭解鞋底花紋的防滑作用。

活動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準備:輪胎、腳墊

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個別幼兒的問題呈現了集體的需要,及時抓住這個教育契機,為幼兒提供探索的可能

教師讓幼兒親自觸摸,感知花紋的作用。

通過提問引發幼兒更多的思考,喚起幼兒更多的生活經驗,發展幼兒的遷移能力。在幼兒玩沙時,孩子們對踩在沙地上的腳印非常感興趣。

耿磊問:為什麼鞋底上還有這麼漂亮的花紋呢?

教師説:“孩子們,耿磊提出的問題,誰能回答呀?

楊健:“老師,我知道,有花紋是為了好看。”

王澤平:“不對、鞋底又看不見。”

黨思哲:“鞋底有花紋,走路舒服。”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摸一摸鞋底,告訴我是什麼感覺?

王澤平:“有高有低”

“是不平的,疙疙瘩瘩的”

教師:那麼鞋底為什麼要不平呢?要是平的好不好?

黨思哲:“鞋底太平了該摔跟頭了。”

楊健:“要是平了,我們就可以走快了。”

耿磊:“你不是運動員,鞋底一滑肯定得摔跟頭。”

教師:“平時穿的鞋為了人們的安全,都是有花紋的,可以防滑。”小朋友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上邊有花紋是起防滑作用的?活動中幼兒提出的問題,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有效地進行引導,能夠挖掘最大的教育價值。

活動二《花紋大搜索》

活動目標:通過此活動培養幼兒有目的的觀察能力,激發幼兒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幼兒蒐集的圖片、照片、教師預先佈置的教室環境

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幫助幼兒歸納和分類,便於幼兒整理自己的思路,指導生活中的花紋處處可見。以競賽的形式找花紋,能夠很好的培養幼兒的觀察及紀錄的能力。教師:生活中有許多美麗的花紋,你們找到了嗎?

李狀:“我看到櫃子上有很多波浪線的木紋。“

張元傑:“斑馬身上有花紋,還有老虎、長頸鹿也有。”

王澤平:“我媽衣服袖子上有花紋,顏色可好看了!”

耿磊:我們家門口白楊樹上有“眼鏡”的花紋。

老師:“小朋友找可真不少,有的花紋在動物身上、有的在傢俱上、有的……,今天咱們班的教室當中,也藏着許多的花紋,你們也來找一找,看看誰能找到的多?找到了就把它畫在紙上。孩子們找了起來,邊找邊畫,忙得不亦樂乎。

張元傑:花瓶上有花紋。

楊建:樹葉邊是鋸齒線。在活動中,教師能夠及時的總結提煉,有策略的調動幼兒繼續探索的積極性,是保持遊戲興趣的有效措施。

活動三《會排隊的花紋》

活動目標:通過欣賞使幼兒瞭解二方連續及四方連續的裝飾方法,嘗試設計與創造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1、民族特色的衣服、圖案資料、有關的藝術品

2、紙、筆、顏料、拓印材料等

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在觀察中發現問題

利用提問的方式,引出觀察的重點,使幼兒清楚的知道連續花紋的特點。

為自己製作頭飾,激發了幼兒的創作興趣,將自己的操作結果利用起來,並進行展示,培養了幼兒的自信。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這些東西上面都找到什麼樣的花紋了?

耿磊:有波浪線、小圓點、還有小桃心。

王澤平:那個花紋像小樹葉,一個小樹葉跟着一個小樹葉。

黨思哲:那個花瓶上有蝸牛線,蝸牛線一個正一個反。

老師:這些美麗的花紋都有一個特點,誰看出來了?

黨思哲:這些花紋都是一串一串的。

李壯:這些花紋都排隊,有的是都長一樣,有的是隔一個就一樣。

老師:小朋友説得很好。觀察的很仔細,這些花紋都是連續的圖案。今天我們就來當小設計師,小朋友自己來設計連續花紋,看誰設計的又多又漂亮。

幼兒設計,進行創作。

引導幼兒將自己設計的圖案,裝飾頭飾,聽音樂進行表演新疆舞。通過欣賞,給幼兒美的感受,使幼兒直接獲取經驗的有效渠道。觀察中有效的提問能使幼兒找到觀察的重點,使幼兒的觀察更加具有目的性。

思維接力棒:

利用花紋裝飾進行設計活動,設計裝飾服裝等

自然界中有那些花紋,這些花紋有什麼作用(例如動物身上的花紋)。

啟發幼兒探究生活中花紋的作用,將生活中的美運用到繪畫創作中。

雪中的我教案篇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第82——8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圖形,明確什麼是“點陣”,瞭解點陣的基本知識。

2、能在具體的觀察活動中,發現點陣中隱藏的規律,體會圖形與數的聯繫。

3、培養學生觀察、概括與推理的能力。

4、瞭解數學發展的歷史,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活動,引導學生探索發現“點陣”中隱藏的規律。

教學難點:

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點陣圖形的不同排列規律,並能把觀察到的規律用算式表示出來。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生)彩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老師在黑板上畫點)今天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圖形朋友——點,不要小看了這個小小的點,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的數學家們就是從這樣一個小小的點開始研究,發現了由許多個這樣的點組成的點子圖形中的規律,還給這些圖形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點陣。同學們想不想過一把當數學家的癮,自己來尋找這些規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點陣中隱含的規律。(板書課題:點陣中的規律)

二、探究正方形點陣中的規律

1、探究正方形點陣的規律。

(1)我們一起來看看數學家們當年研究的點陣圖,邊看邊説出各個點陣的點子數。

教師依次出示前四個正方形點陣圖,並逐步引導學生想像、猜測:下一個點陣圖會是什麼樣子呢?

(隨着點陣圖的依次出現,學生的思維逐漸活躍,當第三個點陣圖出現的時候,學生已經忍不住地説出了點數。説明學生已經發現了正方形點陣中的規律。但這時,教師沒有急於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而是給學生留出了完善自己想法的時間,同時也暗示學生:規律的呈現不能依靠一個或幾個圖形來歸納,應該有耐心地繼續自己的觀察活動。)

(2)除了能説出各個點陣的點數之外,仔細觀察點陣圖:你還有什麼其它的發現?

(學生能夠發現各個點陣的形狀是正方形的,還能用1×1、2×2、3×3、4×4這樣的算式來表示每個點陣的點數。)

(3)根據剛才發現的規律,想:第五個點陣是什麼樣子,獨立畫出來,並用算式表示點數。

(學生獨立畫出第五個5×5的點陣圖)

(4)思考:照這樣的規律繼續畫下去,第100個點陣的點數如何用算式來表示?第n個呢?

(結合發現的規律,引導學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建立總結正方形點陣規律的模型。)

小組討論:你覺得每個正方形點陣的點子總數與什麼有關係?

(學會用簡單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使得初步的形象感知得到提升)

小結:每個正方形點陣的點子總數可以看作是一個相同數字相乘的積,這個數字與點陣的序號有關,與每個正方形點陣每排的點子數也有關係。

2、剛才我們研究了一組正方形點陣中隱含的規律,那麼對於同一個點陣來説,如果劃分的方法不同,所呈現的規律也就不同。

(1)請大家仔細觀察第五個正方形點陣中點的劃分方法,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學生會有如下發現

①是用折線劃分開的。

②每條線內的點分別是1、3、5、7、9。

③這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就可以表示為:1+3+5+7+9=25。

(2)如果把每條線所包圍的點子數記下來,如何用算式來表示?

第一條線:1 = 1;

第二條線:1+3 = 4;

第三條線:1+3+5 = 9;

第四條線:1+3+5+7 = 16;

第五條線:1+3+5+7+9 = 25;

(3)每條線所包圍的點子數與前面研究的一組正方形點陣的點子數有什麼關係?(正好是第一到第五個點陣的點子數。)

(第二、三個問題需要老師引導,學生自己難以發現,尤其是第三個問題,學生很難想到它們和開始時依次出現的幾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之間的關係。當學生想不到這種聯繫時,是否一定要引導?)

(4)思考:表示這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的算式有什麼特點?

(這個點陣的點子總數可以看作是連續奇數的和。)

(5)如果按這樣的劃分方法劃分第六個正方形點陣,它的點數該如何表示?

1+3+5+7+9+11=36;

(6)前面老師是把這個5×5的正方形點陣用折線進行了劃分,你們還有哪些不同的劃分的方法?在用算式表示上有什麼規律?

學生的劃分有以下幾種

①橫向劃分:用算式表示為5+5+5+5+5;

②豎向劃分:用算式表示為5+5+5+5+5;

③斜向劃分:用算式表示為1+2+3+4+5+4+3+2+1;

至於前面兩種方法,都可以簡單地表示為:5×5;重點引導學生討論第三種劃分方法,觀察這個算式,你們發現了什麼?

學生的發現如下

算式裏的數是5;

從1開始加到5再加回到1;

這個算式是兩邊對稱的;

這個點陣的點數是中間那個數字5乘5的積;

教師引導:照這樣的規律類推,第六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如何表示?第9個呢?第n個呢?

(在這裏把尋找不同劃分方法的任務交給學生,既是學生前面探究過程思維的延續,又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還用另一種方式解讀了“練一練”中的第一題。培養了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問題,總結概括規律的能力。)

三、延伸應用,形成策略

1、除了我們剛才研究的正方形點陣,請大家猜猜看,還會有什麼形狀的點陣呢?

(學生列舉了長方形點陣、三角形點陣、圓形點陣、橢圓形點陣等等。)

2、請大家嘗試運用前面學會的方法探究長方形點陣規律。

(1)小組合作研究:如何用算式表示每個長方形點陣的點子數?

學生通過討論很快達成共識

1×2;2×3;3×4;4×5;

(2)請你獨立畫出第五個長方形點陣並用算式表示出點數。

(學生獨立畫圖並寫出算式,互相交流。)

算式表示為:5×6;

(3)思考討論:你們覺得自己所寫的算式中的數字與圖形中的點子之間有什麼關係?

(學生的發現為:乘法算式中的第二個因數總是比第一個因數多1,第一個因數是長方形點陣的豎排點數,第二個因數是長方形點陣的橫排點數。並沒有發現第一個因數與點陣序號間的關係,因此,當要求他們寫出18個點陣的點數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答案:17×18、18×19。在爭論各自的理由時,學生的注意力才聯繫到了點陣的序號與算式的關係,從而確定了正確答案。)

(4)照這樣繼續寫,你能寫出第n個長方形點陣的點數嗎?

學生可以很順利地寫出:n×(n+1)。

3、看來對於任何一個點陣,只要我們認真觀察研究,總能發現其獨特的規律。在小組內研究三角形點陣中的規律,要求

(1)個人思考活動:觀察給出的四個三角形點陣的規律,畫出第五個三角形點陣。

(2)小組討論:對自己畫出的第五個三角形點陣進行劃分,你能想到哪些不同的劃分方法?分別用算式表示點數。

(學生活動)

全班交流

劃分一:橫向劃分,1+2+3+4+5=15;

劃分二:豎向劃分,1+2+3+4+5=15;

劃分三:斜向劃分,1+2+3+4+5=15;

劃分四:折線劃分,1+5+9=15;

(對於前面的三種劃分方法,都在我的預設之內,學生到此,已經很輕鬆地用語言表述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三角形點陣的點數是從1開始的連續自然數的和。而對於第四種劃分方法,是我沒有想到的。有一個孩子卻用非常強烈地要求,表達了自己的這種劃分方法,並且説出了這個算式依次遞加4的規律。)

4、同學們真了起!真正具有未來數學家的風範,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現並總結了各個不同的點陣圖中隱藏的規律。那麼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來探究點陣的規律?

學生交流

仔細觀察點陣的形狀;

數清每一行的點子數;

看清前後兩個點陣的變化……

(在這裏不需要學生説出多麼專業的、深奧的數學原理,只是引導學生對自己探究性學習方法的一個總結,儘管語言可能不夠簡練,總結不夠到位,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在表述,就是對學生思維訓練的一個提升,一種飛越。)

四、課堂總結

1、點陣的知識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比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擊缶表演”、“太極表演”等,都是把一個人看作了一點,來排列有規律的隊形。你還知道什麼地方運用了點陣的相關知識?

學生交流

五子棋、閲兵式的方隊、節日的花壇……

2、課後繼續蒐集點陣的相關資料,下節課繼續交流。

(在這裏,把學生的課堂學習延伸到生活,鏈接到學生已有的相關生活經驗,然後讓學生在生活中繼續尋找哪裏用到點陣的知識,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雪中的我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詞。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重難點: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新導入課

同學們齊讀《父愛》這首詩歌,並談談讀後的感受。

師:是的,父親是一棵大樹,用枝枝葉葉給予我們世界上最安全、最温暖的庇護。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地震中的父與子》,感受深沉而寬廣的父愛。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 整體感知課文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是一場怎樣的地震?地震中父親與兒子之間又發生了什麼故事?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課文,在文中尋找問題的答案。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三、認讀生詞,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1、交流這是一場怎樣的地震?並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語句。

2、觀看洛杉磯大地震留下的圖片,並從中認識課文中必須掌握的生詞。

3、説一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 品讀課文,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1、 快速瀏覽課文,文中告訴我們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

2、 學生齊讀“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並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生靜心默讀課文的1—12自然段,體會父親的了不起,並找到相關的語句寫上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4、 交流:

抓住父親面對不同的人的勸告,回答的卻是同樣一個意思的三句簡單的問話,“你是不是來幫助我”體會父親不同的心情。創設情境,指導朗讀,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討論:作者為什麼不直接寫父親挖了36小時,而要這樣羅列時間的進程?

創設不同的情境,指導朗讀這句話,在讀中感受如山的父愛。

?3〉抓住“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外貌描寫,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5、 小練筆:36個小時過去了,可兒子仍生死未卜,父親會對兒子説些什麼了?

五、 總結

同學們動情的話語,讓我們再次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下節課我們走進阿曼達,看看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又有怎樣一位了不起的兒子。

板書:

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親

了不起

兒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