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數學統計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教案在完成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考慮邏輯思路清晰,寫好教案之後是可以讓自己教學上的重點有突出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五年級下冊數學統計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閲。

五年級下冊數學統計教案8篇

五年級下冊數學統計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通過對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會看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既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又可以體現數據變化趨勢的特點。

2. 問題解決與數學思考:能根據統計表所給的數據繪製完成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統計對數據進簡單地分析 並能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根據折線統計圖數據變化的趨勢,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及優勢。,會看折線統計圖,並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根據統計表所給的數據正確地完成折線統計圖。

2、學會用折線統計圖來分析問題,預測事情的發展趨勢,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小組合作交流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設疑自探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機器人嗎?下面是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

2.分析統計圖。 思考:從這張統計圖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 生自由發言,讀懂條形統計圖。

3.揭示課題。 師:為了便於分析,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出示折線統計圖。(課件出示統計圖)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二)解疑合探

1.初步感知

師:剛才,我們在條形統計圖中瞭解的信息在這張折線統計圖上都能找到嗎? 學生觀察統計圖,指名説一説。 問:2010年有多少支隊伍參賽?誰來指一指? 生:邊指邊答2010年489支。 追問:489在哪? 生:在2010年這一列和橫着的489這個數據的交點。

2.揭示課題。

師:為了便於分析,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出示折線統計圖。(課件出示統計圖)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們為什麼還要製成這樣的折線統計圖呢?

3.深入探究。 學生觀察折線統計圖,獨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個問題。 小組交流。 全班討論、交流:你是是怎樣看出來的?怎樣想的?

4.讀懂圖意。

談話:看來折線統計圖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這個折線統計圖嗎?

請同學們先與同桌互相説一説,折線統計圖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它是怎樣表示數據信息的?

學生活動,教師組織全班交流。

提問:表示2007年參賽隊的點在哪裏?這一年有多少支參賽隊?2011年呢?

5.數據分析。

談話:你能回答下面的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説一説。

出示問題:

(1) 多長時間記錄一次數據的?

(2) 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

(3)參賽的隊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讓學生説一説是怎麼看的,怎麼想的。

(三)、質疑再探

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思考:那麼折線統計圖和統計表相比,哪個能更清楚地看出參賽隊伍的變化情況呢?為什麼?師:你有什麼感想?

(四)、拓展延伸

1. 媽媽記錄了陳東0~10歲的身高,根據下表中的數據繪製折線統計圖。

出示統計圖(沒有描點),教師示範前兩個點的畫法。

學生嘗試畫圖,並組織交流(讓學生説一説製作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麼)。

提問:從這幅圖中知道了什麼?

提問:從圖上看,陳東的身高有變化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追問:為什麼身高長的速度越來越慢?

(五)、課堂小結

人們在表示這些數據時可以選用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是

不僅能夠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五年級下冊數學統計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並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通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教學重點:

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會看、會繪製折線統計圖,並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

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談話: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嗎?沒有也沒關係,以後會有機會的。 在中國,自20xx年起,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記得在第一屆大賽時,全國的參賽人數僅為200。不過後來,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青少年中敢於進行科技創新的人才越來越多,參加機器人大賽的人也越來越多。在20xx年時,已有約1100名選手,參賽隊伍是426支;到20xx年,參賽隊伍達到了499支。老師還查詢了其他幾個年份的參賽隊伍數量,大家請看。(教師邊説,邊通過課件出示統計表)

二、複習舊知──條形統計圖

1.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從統計表裏你得到了什麼信息?(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説的信息,大家能用我們學過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根據數據的情況,第一個起始格應該表示多少?接下來一格代表多少合適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條形統計圖。(課件演示)

3.教師:觀察完成的條形統計圖,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這些問題都一目瞭然了。如此看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清楚、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三、探索新知

1.認識折線統計圖

(1)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20xx-2011年)。

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過程。

教師: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與縱軸,與條形統計圖相比,它們相同嗎?(學生回答相同)

教師:想知道其中的折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師邊介紹邊描點,最後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

五年級下冊數學統計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3、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

2、弄清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能根據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作出決策。

教具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在統計中,我們已學習過哪些統計量?(學生回憶)指出:前面,我們已經對平均數、中位數等一些統計量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繼續研究統計的有關知識。

二、教學實施

1、出示教材第122 頁的例1 。

提問:你認為參賽隊員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後派代表發言,進行彙報。

學生會出現以下幾種結論:

( 1)算出平均數是1 . 475 ,認為身高接近1 . 475m 的比較合適。

( 2)算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1 . 485 ,身高接近1 . 485m 比較合適。

( 3)身高是1 .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 左右比較合適。

2、老師指出:上面這組數據中,1 . 52 出現的次數最多,是這組數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3、提問: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有什麼聯繫與區別?

學生比較,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交流。

老師總結並指出: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可以用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它們描述的角度和範圍有所不同,在具體問題中,究竟採用哪種統計量來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要根據數據的特點及我們所關心的問題來確定。

4、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23 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並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自己的建議。

5、完成教材第124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1 、2 、3 題。

學生獨立計算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集體交流。

三、思維訓練

小軍對居民樓中8 户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的數量進行了抽樣調查,情況如下表。

( 1)計算出8 户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數量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可以使用計算器)

( 2)根據他們使用塑料袋數量的情況,對樓中居民(共72 户)一個月內使用塑料袋的數量作出預測。

五年級下冊數學統計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

2、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並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2、通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

2、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會看、會繪製折線統計圖,並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談話: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嗎?沒有也沒關係,以後會有機會的。

在中國,自20__年起,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記得在第一屆大賽時,全國的參賽人數僅為200。不過後來,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青少年中敢於進行科技創新的人才越來越多,參加機器人大賽的人也越來越多。在____年時,已有約1100名選手,參賽隊伍是426支;到____年,參賽隊伍達到了499支。老師還查詢了其他幾個年份的參賽隊伍數量,大家請看。(教師邊説,邊通過課件出示統計表)

(二)複習舊知——條形統計圖

1、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從統計表裏你得到了什麼信息?(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説的信息,大家能用我們學過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根據數據的情況,第一個起始格應該表示多少?接下來一格代表多少合適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條形統計圖。(課件演示)

3、教師:觀察完成的條形統計圖,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這些問題都一目瞭然了。如此看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清楚、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三)探索新知

1、認識折線統計圖

(1)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____—____年)。

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過程。

教師: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與縱軸,與條形統計圖相比,它們相同嗎?(學生回答相同)

教師:想知道其中的折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師邊介紹邊描點,最後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一方面使學生初步感知折線統計圖的形成過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逐步得到繪製折線統計圖的步驟和方法,為後面獨立繪製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五年級下冊數學統計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看懂折線統計圖所表達的信息,並能根據數量的變化趨勢作出適當的推測。

3、使學生樂於參與統計活動,在活動中主動與人合作,感受到統計與生活的聯繫,體會統計在日常生活裏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看懂折線統計圖所表達的信息,並能根據數量的變化趨勢作出適當的推測。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學校氣象小組測得了2015年濟南市月平均氣温的變化情況如下:

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

師:從條形統計圖中的直條的長短可以看出氣温的什麼?

師:條形統計圖可以反映出各個數據的多少。

2、折線統計圖的引入:

師:從條形統計圖能夠清楚地看出每月平均氣温值,並能直觀地比較每月平均氣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觀地反映每月之間月平均氣温的變化情況。

師:用怎樣的統計圖能夠直觀地反映每月之間月平均氣温的變化趨勢呢?

3、揭示課題:認識折線統計圖

二、新授

(一)探究??

1、認識折線統計圖(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1)在折線統計圖中看到了一些什麼?

(2)介紹橫軸與縱軸、刻度

師:橫軸表示什麼?縱軸表示什麼?(月份、温度)

師:縱軸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

(3)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的比較

相同點:橫軸與縱軸

不同點:直條表示數量、點表示數量。

(4)看數據師:2015年3月濟南市的平均氣温是多少℃?

你是怎樣看的?(先看橫軸、再看縱軸)(11℃)

師:哪個月的平均氣温最高?(7月)

(5)看上升與下降幅度

師:平均氣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幾月和幾月之間?上升幅度表示什麼意思?平均氣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幾月和幾月之間?

你是怎樣知道的?(看折線越陡峭程度)2~3月,3~4月

師:平均氣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幾月和幾月之間?(10~11月)

師:可以通過折線的升降來看統計量變化的情況。

(6)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折線統計圖來表示氣温等數量的變化情況,通過圖中折線的升降來反映數量增減的變化趨勢。

(二)探究二

快去看“科技展”!

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數量變化趨勢

中國小生參觀科技展的人數有什麼變化?

在這裏又一次説明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

折線統計圖主要通過折線的起伏,來清楚的表示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總結:在折線統計圖中,為了清晰地看出變化的情況,常使用省略號省去空白部分。

“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優點)?

(1)“條形統計圖”主要反映的是數量的多少;

(2)“折線統計圖”,不僅能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體現數量的增減變化。

三、鞏固練習

1、説一説:某地區一天室外氣温情況統計圖

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1)相同:都反映一天各個時刻氣温的高低情況;

(2)不同:折線統計圖還更能反映一天中氣温先上升後下降的變化趨勢。

2、比一比:

當然是折線統計圖!

3、選一選:

(1)某廠長想了解今年每個月生產

增減變化情況,那生產科長該製作。

(2)某數學教導主任想了解期中測試各班每個分數段的人數,進行比較分析,每班數學老師會製作。

a。統計表b。條形統計圖c。折線統計圖

4、用一用:

(1)哪個月的平均氣温最高?哪個月的平均氣温最低?

(2)哪兩個月的平均氣温上升得最快?哪兩個月的平均氣温下降得最快?

5、猜一猜:

下面的圖誰説得對?為什麼?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折線統計圖,知道了使用折線統計圖可以表示氣温等數量的變化情況,通過圖中折線的升降來反映數量增減的變化情況,折線越陡,變化越大。

五、課後請欣賞折線統計圖

五年級下冊數學統計教案篇6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規範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94~96頁。

教學目標

1、使同學在具體情境中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結構,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運用簡單的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

2、引導同學根據折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體會統計與生活的聯繫,感受統計是解決問題的戰略,發展統計意識。

3、使同學在參與統計活動的過程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遷移感知

出示數據。

4月10日:27℃;4月12日:15℃;4月14日:12℃;4月16日:21℃;4月18日:25℃;4月20日:26℃。

談話:這是老師收集的近期南京地區最高氣温的數據。像老師這樣整理數據的方法好嗎?你想怎樣整理這些數據?(根據同學的回答,相機出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提問:你能説説用統計表或條形圖來出現數據有什麼好處嗎?(統計表更清楚,更有條理;條形統計圖更形象直觀。)

談話: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經常用什麼方式來表示氣温變化的情況呢?我們到“金陵氣象”網站去看一看吧!

登陸“金陵氣象”網頁,檢查有關氣象信息。(網頁上有大量反映天氣變化的折線統計圖)

提問:看了這個網頁,你發現了些什麼?

指出:人們通常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氣温的變化情況。(揭示課題:折線統計圖)

出示網頁中反映南京地區近期最高氣温情況的折線統計圖:

談話:這個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有什麼不同?它表達了哪些信息呢?我們先聽一聽氣象播報員是如何介紹近期天氣變化情況的。

課件播放:氣象播報員依據統計圖介紹南京地區近期最高氣温情況。(配音: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登陸“金陵氣象”,據“南京近期最高氣温統計圖”顯示,南京近期氣温變化較大,4月10日最高氣温為27攝氏度,14日最高温度僅為12攝氏度。5天時間,最高温度降幅達15度。從4月16日起,天氣轉晴,氣温再度上升。“金陵氣象”提醒各位適時增減衣物,防止氣温變化引發疾病。)

提問:你瞭解了哪些信息?(這幾天的氣温變化很大。)

追問:你是通過什麼瞭解到這幾天氣温變化很大的?(從氣象播報員的提示中知道的;從統計圖中也可以看出來。)

二、情境延續,讀圖感悟

1、讀懂圖意。

談話:看來折線統計圖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這個折線統計圖嗎?請同學們先與同桌互相説一説,折線統計圖是由哪幾局部組成的,它是怎樣表示數據信息的。

同學活動,教師組織全班交流(着重引導同學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結構、描述數據的方法等)。

提問:表示4月12日最高氣温的點在哪裏?這一天的最高氣温是多少攝氏度?4月18日呢?

2、數據分析。

談話:你能回答下面的問題嗎?自身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説一説。

出示問題:

(1)每幾天記錄一次最高氣温?

(2)哪天最高氣温最高?哪天最高氣温最低?

(3)最高氣温上升得最快的是哪天到哪天?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讓同學説一説是怎麼看的,怎麼想的。

3、小結。

討論:人們在表示氣温變化情況時,為什麼選用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特點?(不只能夠看出每一天的最高温度,而且還能清楚地看出一段時間裏氣温的變化情況。)

三、聯繫生活,再度感悟

1、出示本週南京地區最高氣温折線統計圖。(星期日:24℃;星期一:25℃;星期二:25℃;星期三:22℃;星期四:24℃;星期五:23℃;星期六:26℃。圖略。)

提問:從統計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談話:假如你是氣象播報員,你想怎樣向大家介紹一週的天氣變化情況呢?

2、介紹生活中的折線圖。

提問:你還在哪兒見過折線圖?

展示課前收集的折線圖,讓同學説一説每個統計圖所表示內容,以和從圖中能瞭解到的信息。

四、結合活動,動手製圖

談話:認識了這麼多折線統計圖,想不想自身動手製作一個折線統計圖呢?

1、製作統計圖。

師:課前我們收集了跳繩的數據,你能根據統計表(某同學在1分、2分、3分、4分時跳繩個數統計表)完成下面的折線統計圖嗎?

出示統計圖(沒有描點),教師示範前兩個點的畫法。

同學嘗試畫圖,並組織交流(讓同學説一説製作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麼)。

2、數據分析。

提問:從這幅圖中知道了什麼?

提問:從圖上看,這位同學跳繩的速度有變化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追問:為什麼跳繩的速度越來越慢?

五、實踐運用,課外延伸

1、提問: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麼?你有哪些新的收穫?

2、出示:南京市xxxx~xxxx年私家車數量情況統計圖。(圖略)

要求同學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題略),並組織全班交流。

完成練習後,提問:看了這幅統計圖,你想到了什麼?

3、出示:南京市xxxx~xxxx年空氣輕度以上污染天數情況統計圖(圖略)。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同時出示上面的兩個統計圖,提問:面對快速增加的私家車和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你想到了什麼?

4、談話:課前老師要同學們收集自身從一至四年級的身高與體重的有關數據,都收集了嗎?你能根據這些數據製作自身的身高或體重變化情況統計圖嗎?

同學活動,教師參與。

出示:中國兒童規範身高、體重對照表。

談話:和規範身高、體重相比,你認為自身的身高和體重怎麼樣?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

出示:某地區新增肥胖兒童數量統計圖。

談話:課前老師還收集到這樣一幅統計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後,自身去查閲有關資料,對感興趣的問題開展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五年級下冊數學統計教案篇7

教學內容

複式折線統計圖(教材第106~107頁的內容及第109~110頁練習二十六的第4~9題)。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瞭解其特點,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折線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並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預測。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繫,引導學生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歸納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瞭解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區別。

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統計的理解。

教具準備

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 學 過 程

【複習導入】

投影出示課本第106頁例2的兩幅單式折線統計圖。(見課本圖形)

觀察兩圖中數據,你得到了哪些數據?

學生回答後,教師解説: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的社會。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已進入了老齡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數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怎樣才能更方便地比較上海的出生人口數和死亡人口數呢?

生答:我們可以把這兩幅圖畫到一起就好比較了……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複式折線統計圖)。

【新課講授】

1.怎樣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兩條不同的折線呢?

教師用電腦演示畫圖過程(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並用圖例説明)。

2.學生在課本中畫出死亡人口折線後。提問:複式折線統計圖與單式折線統計圖有什麼不同?着重強調要用不同的線段來分別連結兩組數據中的數。也就是製作複式統計圖時,先要畫出圖例。

3.引導學生回答教材例2中的問題,從而進一步認識到兩條折線變化的趨勢。

【課堂作業】

1.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09頁練習二十六第4題。

這題是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複式折線統計圖。練習時,教師讓學生結合甲、乙兩地月平均氣温的複式統計圖,分析複式折線統計圖包含的信息,從而瞭解甲乙兩地的不同氣候特點,然後由學生解決3個問題,再全班反饋。

2.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09頁練習二十六第5題。學生看圖回答問題,得出7~15歲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隨着年齡的增加而增高,但13歲之後的女生的身高增長趨於平穩,增長速度比男生慢。

3.課餘時間完成第6題。

【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複式折線統計圖,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會畫複式折線統計圖,而且還能從複式折線統計圖中獲得許多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複式折線統計圖

五年級下冊數學統計教案篇8

教學內容:

課本第37頁例2;練一練;《作業本》第17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掌握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和步驟,初步學會繪製折線統計圖。

2、理解折線統計圖中所表示的數據的意義和數量關係的變化情況,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量的變化過程作簡單的描述。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折線統計圖的格式和作用,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並能在教師幫助下進行繪製。

教學過程:

一、學習折線統計圖的特徵

出示:反映同一統計內容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一幅(圖略)。

1、請學生觀察: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學生觀察統計圖,同桌或小組討論。

(2)彙報交流。學生説出自己的,觀察結果,師生共同評價並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標題、單位、製圖日期和縱橫軸;

不同的地方:條形統計圖用直條的長短來表示數量的多少,而折線統計圖是用折線上的點來表示數量的多少。

2、討論:比較一下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你覺得折線統計圖有什麼不同於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為?

(1)學生討論。

(2)反饋交流,師生共同討論明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而且還能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情況。

3、想一想:通過剛才的比較,你覺得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在製作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會畫折線統計圖嗎?

二、學習折線統計圖的製作

1、出示例2:某地2004年各月平均氣温

(1)思考題:根據題目中的最高平均氣温,縱軸上1格表示幾度較好?那麼縱、橫軸各要畫多少長?

(2)學生嘗試繪製統計圖,教師巡迴指導。

2、反饋交流。(投影儀)

(1)展示作品

(2)説説製作過程

(3)教師概括製作方法

三、讀圖練習

1、從圖中可以看出:哪個月的平均氣温最高?哪個月的平均氣温最低?

2、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温上升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平均氣温下降最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説説你的方法。

3、你能否説説這個地方2004年全年氣温的變化情況?你認為全年氣温變化的轉折點在哪裏?

4、你還能從圖中想到什麼?説給其他同學聽一聽。

四、練習(讀圖與畫圖)

1、試一試。

2、練一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