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9W

我們在寫教案的過程中是需要從學生的角度開始的,教案在書寫的時候,我們肯定要注意講授內容要點,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8篇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1

第一節 水中生活的動物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水生無脊椎動物的常見類型

2、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並概述魚類的特徵

3、説明水生動物適於水中生活的特點

4、關注水生動物的生存環境

二、教學重點

1、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方式,並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徵

2、説明水生動物適於水中生活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探索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5-1-1水中生活的動物

(第1課時)

一、動物的種類

1、大約有150萬種

2、兩類 一類是脊椎動物 (分類依據:體內有無脊柱)

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

二、水中生活的動物——魚類

1、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鏈魚、鱅魚

2、魚類適於水中生活的兩個特點:一是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

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3、魚類的形態特點:

a)體形:呈梭形(流線形),能減少水中阻力

b)體色:背面顏色較深,腹面顏色較淺,是一種保護色

c)體表:被覆鱗片,體表有黏液,減少水中阻力

d)體表感覺器官——側線:能感知水流和測定方向

e)運動器官——鰭

胸鰭:平衡作用,幫助轉換方向

腹鰭:平衡作用,防止左右搖擺

臀鰭:平衡身體作用

背鰭:對魚體的平衡起着關鍵的作用,防止身體側翻

尾鰭:控制前進方向,產生前進的動力

軀幹部和尾部:粧生前進的動力

f) 鰾:使魚能夠浮停在不同的水層中

g) 呼吸器官——鰓 鰓絲 :氣體交換的場??

鰓弓

鰓耙 :過濾水中的物質

4、魚:體表被有鱗片,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以此適應水中生活。

六、作業

1、目前已發現的動物種類約有( )

a、150種 b、100萬種 c、150萬種 d、200萬種

2、觀察水中生活的魚,會看到它的口和鰓蓋後緣相互交錯地時而張開,時而閉合,這是魚在( )

a、攝食 b、生殖 c、呼吸 d、排泄

3、鯽魚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動力主要來自( )

a、胸鰭和腹鰭的不斷擺動 b、尾鰭的不斷擺動

c、尾部和身體的左右擺動 d、各種鰭的不斷擺動

4、魚呼吸時,水流流經的路線是( )

a、體外 鼻孔 鰓 血液 b、體外 口 鰓 血液

c、體外 口 鰓 體外 d、體外 鼻孔 口 鰓 體外

七、教學反思

5-1-1水中生活的動物

(第2課時)

一、其他水生動物

1、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如:海葵、珊瑚、海蜇、水母、水螅等。

2、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的動物。如:貝、螺、蚌、烏賊、章魚等。

3、甲殼動物: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如:水蚤、蝦、蟹等。

4、其他動物:海豚、鯨、海豹(哺乳動物)、龜、鼈(爬行動物)等。

二、動物間的聯繫: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

三、水域環境的保護

四、作業:

1、下列不屬於魚綱的動物是( )

a、鯽魚 b、金魚 c、鯨魚 d、青魚

2、在常見的腔腸動物中,能食用的是( )

a、水螅 b、海蜇 c、海葵 d、珊瑚蟲

3、水域環境遭到破壞的原因是( )

a、工廠污水的排放 b、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c、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 d、包括以上三項

五、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2

種子的萌發

重點:種子的萌發條件

難點:種子萌發需要外界條件的原因,以及種子萌發時內部物質的轉化。

手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分析得出結論為主

設計思想:

採取觀察討論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提前在課下進行實驗,讓學生從實驗的現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適當給以提示,最後由學生觀察由教師完成課本上的有關實驗,歸納出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條件。關於種子萌發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前實驗進行觀察,並通過教師準備的實驗材料及掛圖來描述,最後教師可以提出一個關鍵的問題:一粒飽滿的且胚完好的種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條件下是否一定能夠萌發成幼苗?從而將話題引入種子的休眠和壽命的問題中。

教學過程:

(課前可提前一至兩週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種子萌發的條件是什麼?並隨機的發給學生一些種子,讓其根據自己的經驗,讓種子萌發。觀察其萌發過程中的變化,並對實驗的過程進行記錄。)

一、導入:

提出問題:

1、説明種子的各部分結構及其作用是什麼?

2、種子中含有哪些物質?

3、如果你是農民,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種子種在田裏?

組織學生回答問題。

總結,並引入課題:

種子裏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這是種子能夠發育成幼苗的內部條件。那麼,是否種子具備了這些自身的內部條件就能萌發成幼苗呢?種子的萌發還需要什麼條件,種子又是怎樣萌發成幼苗的,這些內容是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二、講授新課:

(一)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1、組織學生彙報課前的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

2、分析學生的實驗,指出其中不科學或不準確的內容,如"學生很容易認為陽光也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之一"。

3、引導學生分析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有哪些,並設計對比實驗。

4、組織學生觀察教師提前完成的實驗結果,並對其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5、總結:

根據對實驗的結果分析,得出結論: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氣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種子萌發時還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響,如:光照條件、酸鹼性等。

(二)種子萌發的過程:

1、組織學生彙報課前實驗時對種子萌發過程的觀察記錄。

2、出示種子萌發過程的錄像或課件,組織學生觀看。

3、教師結合種子萌發的實物進行總結:

菜豆種子的萌發過程:

(1)種子吸水後,體積脹大,種皮脹破。

(2)胚根首先伸長,突破種皮,發育成幼根。

(3)子葉以下的胚軸伸長,帶着兩片子葉伸出土面。

(4)子葉分開,黃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漸變綠,發育成莖和葉。

玉米種子萌發的過程:

(1)種子吸水後,胚根先從種子裏伸出,發育成幼根。

(2)胚芽由胚芽鞘保護伸出土面,子葉留在種子裏。

(3)胚芽鞘裏的胚芽長出新葉。

4、提出問題:"以上介紹的種子萌發的過程只描述了種子外部形態的改變,那麼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其內部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實驗:請幾位學生分別嚐嚐萌發的小麥種子和乾燥的小麥種子,有什麼不同感覺。

請參與實驗的學生介紹自己的感受。

教師總結:

萌發的種子有甜味,乾燥的種子沒有甜味。

啟發學生分析討論出現這種實驗現象的原因。

組織學生髮言。

總結:

幹種子裏的澱粉沒有發生轉化,不含糖分;萌發的種子裏的澱粉已轉化為糖,所以有甜味。由於澱粉不溶於水,所以必須轉變成能溶於水的糖後,胚才能吸收利用。菜豆種子中子葉裏的營養物質經轉化後運送給胚芽、胚根和胚軸;玉米種子中胚乳裏的營養物質經轉化後由子葉吸收轉運給胚芽、胚軸和胚根。

(三)種子的休眠和壽命:

1、提出問題:"我們家中貯存的種子,並不都能萌發。這是什麼原因呢?"

2、組織學生分析原因(提示:(1)種子是由細胞構成的,有生命的。(2)種子形成多數是在秋季。)

3、總結:

種子是具有一定壽命的,所以存放時間過長的種子有可能已經死亡。而剛成熟的種子也不能萌發,是因為它們正處在休眠時期,這是種子在形成後,對寒冷的冬季適應的結果。

4、出示實物投影,介紹種子發芽率測定的方法。

三、鞏固:(如時間不夠,可做為課下練習)

1、我們吃的綠豆芽,主要是由種子的哪部分發育而成?

2、子葉出土與不出土的種子,在播種時深度上有什麼不同?

板書設計:

第三節種子的萌發

一、種子萌發的條件:

1、自身的條件:胚是完整的,並且是活的。

2、外界的條件:適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氣和水分

3、影響種子萌發的其他因素:

二、種子萌發的過程:

胚根發育成根

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子葉或胚乳提供各部分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三、種子的休眠和壽命:

探究活動

探究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

材料用具:

取飽滿健壯的紅皮小麥種子和白皮小麥種子若干粒,刀片一個,鑷子一個,培養皿4個,衞生紙若干張,清水,標籤,膠水等。

實驗步驟:

(1)浸種使小麥種子萌動。

(2)將萌動的紅皮小麥200粒和白皮小麥200粒分別放在標有1號和2號標籤的培養皿中,觀察它們的發芽率。

(3)將萌動的紅皮小麥20粒和白皮小麥20粒,分別切下它們的胚,分別放置胚和胚乳部分。

(4)將切下的10粒紅皮麥種和10粒白皮麥種的胚,分兩部分放在標有3號標籤的培養皿中,觀察它們的發芽率。

(5)將切下的10粒紅皮麥種和10粒白皮麥種的胚乳部分,分兩塊放在標有4號標籤的培養皿中,觀察它們的發芽率。

①3號培養皿中的兩種小麥胚能不能長成幼苗?。

②4號培養皿中的兩種小麥胚乳能不能長成幼苗?。

③設置1號和2號培養皿的意義是什麼?。

④試根據探究性實驗的結果,説明種子的胚和胚乳在種子萌發過程中,各起什麼作用?

⑤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什麼?

⑥有興趣的同學可將紅皮小麥的胚"嫁接"在白皮小麥的胚乳上,或把白皮小麥的胚"嫁接"在紅皮小麥的胚乳上,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並觀察結果,對結果進行討論。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3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三節 開花和結果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性學習和科學探究活動中,概述出花的主要結構。

2.聯繫生活實際,大膽推測描述出傳粉和受精的過程,從而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係。

3.模擬人工輔助傳粉,認同花、果實、種子對被子植物傳種接代的重要意義,養成愛護花的良好習慣。

重點和難點

1.雄蕊和雌蕊(花蕊)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係。

2.受精的過程及受精後子房的發育。

3.愛花習慣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動。

一、花的結構

1.花托 2.萼片 3.花瓣 4.雄蕊 5.雌蕊

小結: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

方案一:兩人合作,結合書中的插圖,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順序,觀察、解剖桃花(鮮花、冰凍鮮花或浸製標本)或當地常見的典型的一種被子植物的花。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相互交流,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方案二:四人合作,根據假設,結合書中的插圖,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順序,觀察桃花模型,認識花的結構,分析、交流,明確雌蕊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係,驗證假設,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方案三:結合生活實際,自主性學習,回憶平時常見的被子植物的花,對照彩圖進行聯想、觀察,認識花的結構,相互交流合作,解答疑惑,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方案四:兩人合作,結合書中的插圖,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順序觀察花的結構,對照已經解剖開的桃花(鮮花或掛圖)黏貼圖,根據疑惑,進一步認識花的結構,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組織學生畫花、説花,圍繞困惑:與果實和種子形成有關的結構可能是什麼?進行學法指導,利用cai組織學生探究花的結構,巡視指導,幫助學生得出結論。利用桃花模型質疑: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蟲吃掉了,它還能發育成果實嗎?請學生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觀察模型,認識結構,檢驗假設,得出結論。

用優美的詩句帶領學生回到那鮮花盛開的季節,充分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觀察能力,請學生帶着疑惑,自學、相互交流,認識花的結構,明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用花的黏貼圖引導學生思考花是怎樣結出果實的?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花的結構。由於花粉和胚珠的結構不易看到,在探究時要注意聯繫實際,用掛圖或板圖進行説明,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二、傳粉和受精

1.傳粉:花粉從花葯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2.受精:精子和卵細胞相融合的過程。

方案一:調動經驗儲備,運用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回憶,用精煉、生動的語言,描述(蟲媒花和風媒花)傳粉的過程,在教師指導下,進一步瞭解傳粉過程,總結出什麼是傳粉。

方案二:根據問題,仔細觀看錄像(cai課件),合作交流,描述(蟲媒花和風媒花)傳粉的過程,在教師指導下,總結出什麼是傳粉。

方案三:課前小組合作排練,課上以小組為單位模擬表演(蟲媒花和風煤花)傳粉過程,在活動中,通過觀察、分析,總結出什麼是傳粉。

三、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方案一:根據問題,調動經驗儲備,聯繫生活實際,大膽推測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最終在合作交流中,進一步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係。

方案三:針對書中的不解之處,在教師指導下,利用活動教具,黏貼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從而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係。方案四:在教師幫助下,列表回顧種子的結構、果實的組成和子房的結構等知識。

運用邏輯思維和推理的方法,大膽推測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從而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係。 創設問題情境:花落後能結出果實。激發學生求知慾望,指導學生模擬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分析推理,得出結論。

愛花習慣教育 模擬表演人工輔助傳粉的方法,認同花、果實、種子對被子植物傳種接代的重要意義,養成愛護花的習慣。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4

爬行類

教材分析

爬行類是真正適應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其代表動物蛇的形態結構、生殖發育等都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蛇有毒蛇和無毒蛇之分,一旦被毒蛇咬傷應及時處理。還簡單介紹了其它爬行動物。教師要緊扣爬行類適於陸地生活的特點進行教學,突出它們是真正陸生動物的原因。

教法指導

一、授課思路與方法

利用與所學概念有關的實物材料,如蛇、龜、鼈的實物或掛圖、鱷的模型請學生觀察,並進行探索研究,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把探究活動中對爬行類的感性認識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通過相互交流、補充和啟發,達到異中求同,歸納出爬行類的主要特徵,從而使學生對爬行類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二、課時安排

本節課共安排1課時

教案實例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理解蛇與生活習性相適應的外部形態、結構和生理等的特點。

2.瞭解其它爬行動物。

3.掌握爬行類的主要特徵。

4.瞭解毒蛇與無毒蛇的區別。

(二)技能目標

1.通過對爬行動物的觀察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2.通過對爬行動物特徵的總結,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對爬行動物適應陸地生活特徵的學習,培養學生樹立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2.通過對珍稀爬行動物的介紹,提高學生保護動物的思想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爬行動物適應陸生生活的主要特徵。

2.教學難點 :歸納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徵。

三、教學準備

蛇、龜、鼈的掛圖或實物,蛇的浸製標本,揚子鱷模型(有蛇爬行、蛇卵孵出小蛇的錄像)。

四、教學過程

兩棲類已開始適應陸地生活,但由於生殖、發育等的特點,它們沒有徹底擺脱水的環境,所以不是真正的陸生動物。

出示蛇的浸製標本,並告訴學生以蛇為代表的爬行類才是真正的陸生動物。今天我們以蛇為代表來探討爬行類是真正陸生動物的原因。

(一)蛇

1.觀察記錄

展示蛇的標本,並播放蛇爬行及卵孵出小蛇的錄像,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外部特徵 身上有鱗,有各種花紋,舌頭分叉,兩端細,中間粗,腹部一節節。

行走特點 身體緊挨着地,彎彎曲曲地爬行,一邊爬,一邊不時地向前伸出分叉的舌。

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事? 蛇會生蛋,即卵生,也有的卵胎生;蟒蛇會把人纏死;蛇吃青蛙、田鼠等小動物;蛇怕人傷害它,常生活在石堆、草叢等較隱蔽的地方;蛇肉可吃,很鮮美。

2.引導討論

針對以下問題,展開討論。蛇的身體覆蓋角質鱗片,與陸地生活有關嗎?蛇用什麼呼吸?蛇卵的外面有什麼?它與陸地生活有關嗎?蛇怕冷嗎?它如何過冬?教師提出與教學概念有關的問題,引起學生對剛才觀察的結果作進一步地探討。

3.師生共同歸納

①角質鱗片可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並起保護作用。②蛇終生用肺呼吸。③蛇卵生,卵外有堅韌的卵殼保護,適應複雜多變的陸地環境。④蛇變温,所以冬天要冬眠。

(二)龜、鼈、鱷

展示龜、鼈的掛圖或實物,鱷的模型,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外形特徵,並進行相互交流,認識到它們的身體都分為頭、頸、軀幹、四肢和尾五部分,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都用肺呼吸,卵生。介紹我國特產的珍稀爬行動物—揚子鱷,為了使揚子鱷繁衍發展,採取了許多有效的措施,並獲成功。最後歸納出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徵。

(三)爬行類的主要特徵

身體一般分頭、頸、軀幹、四肢和尾五部分,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可防止體內水分蒸發,並起保護作用,用肺呼吸,多數在陸上生活,而且幼體的發育徹底擺脱了水的環境,成了真正的陸生動物。

(四)毒蛇與無毒蛇

展示毒蛇與無毒蛇的掛圖或投影,重點觀察外形特徵,並記錄。

毒蛇 無毒蛇

外形特徵 頭呈三角形, 身體粗短, 尾驟細。 頭橢圓形, 身體較長, 尾漸細。

其它特徵 有毒牙和毒腺 無毒牙和毒腺

引導學生比較它們的特徵,並得出:有無毒牙和毒腺是毒蛇和無毒蛇的本質區別。

討論:毒蛇咬傷後如何處理?

學生閲讀教學材料,結合平時的生活經驗發表見解,教師適當補充。學生了解這些知識,有益自身保護。

簡單介紹毒蛇養殖,讓學生認識到動物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教師簡單小結。

五、板書設計

(一)蛇

1.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保護身體及防止水分蒸發。

2.呼吸:終生用肺呼吸。

3.生殖:卵生,卵外有堅韌的卵殼。

4.體温:不恆定,冬天冬眠。

(二)龜、鼈、鱷

揚子鱷是我國古老而又珍貴的爬行動物。

(三)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徵

(四)毒蛇與無毒蛇

1.區別:本質區別是有無毒牙和毒腺。

2.毒蛇咬傷後要及時處理。

六、習題與解析

1.隨堂練習

(1)下列屬於蛇適應陸地生活特點的是( )

①體內受精,卵生,卵外有卵殼保護 ②用肺呼吸 ③皮膚乾燥,有角質鱗片 ④體温不恆定 ⑤有靈活的頸,利於發現周圍的情況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既能棲息在河流、池塘中,又能上岸爬行的龜、鼈的呼吸器官是( )

(a)鰓 (b)肺 (c)鰓和肺 (d)肺和皮膚

(3)下列不屬於爬行類比兩棲類高等特徵的是( )

(a)用肺呼吸

(b)能用四肢爬行

(c)能產大型的硬殼卵

(d)心臟有三個腔,心室內有不完全隔膜

(4)蛇的生殖和發育的特點是( )

(a)體外受精,受精卵由雌蜥蜴孵化

(b)體外受精,受精卵借太陽光的温度孵化

(c)體內受精,卵具堅韌的卵殼,生殖發育離不開水

(d)體內受精,卵具堅韌的卵殼,生殖發育脱離水的限制

2.課後練習

(5)將青蛙和蛇的主要區別填入下表。 名稱 項目 青 蛙 蛇

生活環境 a g

身體分部 b h

皮膚和覆蓋物 c i

呼吸 d j

循環系統 e k

生殖發育 f l

3、參考答案

⑴a ⑵b ⑶b ⑷d ⑸a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生活在潮濕陸地上 b頭、軀幹、四肢 c裸露、濕潤 d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兼用皮膚呼吸 e心室無膈膜,動靜脈血完全混合 f體外水中受精,變態發育 g陸地生活 h頭、頸、軀幹、四肢(退化)、尾 i乾燥,覆蓋角質鱗片 j用肺呼吸 k心室內有一不完全的隔膜 l體內受精,生殖脱離了水環境,卵外有卵殼,發育過程無變態。

七、參考資料

變色龍

變色龍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種爬行動物,它的學名叫避役。在不同的環境中,它的體表可以變化顏色。變色龍體長2535釐米左右,的有60多釐米。它的皮膚的真皮內有色素細胞,通過各種色素細胞的遷移,使皮膚顏色變得與周圍環境的色彩相似。

變色龍的基本體色是淡綠色或棕色,在陽光下這種體色變得更淡一些,而在黑暗或低温環境中,這種體色會變得更深一些。變色龍的兩隻眼睛同時可以向不同方向觀望:用一隻眼睛向上看,用另一隻眼向前看。當它遠遠地看見一隻昆蟲時,先保持冷靜,不慌不忙,接着伸出長長的舌頭。舌頂端是富有彈性的,只要能夠到昆蟲,昆蟲就會粘在舌頭上,再也跑不掉了。

蛇島上的戰爭

在我國遼東半島南端的海域,有一座蛇島。這座島是世界上一座生存蝮蛇的島嶼,在只有0.73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約有2萬條毒蛇。

蛇島上生存着的黑眉蝮蛇是世界上一種既冬眠又夏眠的蛇。它們的主要本事有兩樣:頰窩“熱測位器”和毒液

捕捉食物時,一條蛇爬到樹枝上,頭稍稍抬起一點,整個身體一動不動。當一隻小鳥落到樹上離蛇的前半身不遠時,蛇的頰窩感到了温度的變化,判斷出了來者的大小,然後猛撲過去咬住鳥的身體,毒液順着毒牙注入鳥的體內。被捕的鳥掙扎很短的時間就死去了。蝮蛇有個特別的本事,嘴能張開120度,吞下比自己的頭大幾倍的鳥。

蛇島上經常發生“戰爭”,主要是蛇鼠之戰。

按照專家的解釋,島上的鼠是停靠的漁船帶來的。島上的鼠學名叫褐家鼠,是一種身體強壯性情兇猛的鼠。誤上蛇島的鼠無法回陸地了,為了生存下來,它們只能吃樹籽、草籽、樹根,也學會了到海邊捕食海膽、小蟹子、小海螺等。

按理説,鼠是夜間活動,蛇是白天捕食,應該互不侵犯,可島上的食物太少,就免不了要互相侵犯。誇張點説,在蛇島,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

當蛇完全進入冬眠時,是無力與侵害它們的鼠抗爭的,只好被鼠吃掉。當然,由於島上鼠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不足以對蝮蛇的種羣構成危害。但當蛇冬眠後醒來,鼠又成了它們的腹中之物。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5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胸圍差等活動,概述肺與外界氣體的交換過程。

2.通過觀察模型和演示實驗,提高觀察、判斷、推理以及科學實驗能力。

3.通過分析資料等活動,概述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

4.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由於學生未學到物理課中的擴散作用,且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是學生看不見、摸不着的,比較抽象)

教學重點

1.外界氣體如何進入肺

2.肺內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1.導人新課

方案一:深吸氣後屏住呼吸,看能維持多久,體驗氣體交換的意義。

組織活動,引導學生説出氣體交換的重要性。

方案二:聯繫自己的身體結構,對照模型或掛圖,觀察肺在人體中的位置,描述肺的功能。

出示模型或掛圖,進行直觀教學引導學生觀察並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

方案三:觀看錄像,小組交流討論。

播放錄像,通過直觀手段引導學生了解肺的功能。

方案四:回憶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回答提出的問題。

複習舊知識,提出問題:呼吸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肺有什麼功能?

2.肺與外界氣體的交換`

2.1測量胸圍差

方案一:閲讀有關的課文後,一組同學上講台給全班同學進行科學的操作,其他同學觀察操作過程。課後每位同學測量自己的胸圍差。

提供軟尺,引導學生閲讀和觀察組織交流,並做出評價。

方案二:上講台演示的同學故意進行錯誤的操作,讓其他同學找出錯誤並糾正。

在學生閲讀的基礎上,強調要仔細觀察,引導學生糾錯。

方案三:學生課前測量自己的胸圍差,上課時小組成員將測量結果展示出來,並果進行交流討論。(課前佈置,上課時引導學生交流討論。)

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或分組討論分析提綱中的問題,得出正確結論。

2.2在測量結束後,嘗試提出問題,並進行交流討論。

測重出示討論提綱,組織學生交流討論,

討論提綱如下:

你和其他同學的胸圍差有區別嗎?你認為你們的胸圍差的差別和什麼有關?

胸圍差能完全代表胸廓容積的變化嗎? 胸圍差的大小説明了什麼?外界氣體如何進入肺?呼吸肌運動引起胸廓容積的變化活動:將手置於肋骨處,感受呼吸時胸廓的變化,交流討論,歸納出由於肋間肌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的前後徑、左右徑的增大和縮小的結淪。

2.3組織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探究呼吸時胸廓的變化。

2.4觀察錄像或模型演示,在教師的引導廠思考,並得出結論。

2.5放映有關呼吸時胸廓變化的錄像或演示模型,引導學生觀察,明確容積變化引起氣壓變化,氣壓變化引起換氣。

2.6質疑:胸廓的變化與呼吸有什麼關係?到底是胸廓擴大導致吸氣,還是吸氣導致胸廓擴大呢?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

引導學生觀察,降低學習難度。

通過打氣筒給氣球充氣的演示説明。

2.3模擬膈肌運動

2.3.1觀察教師的演示,分析討論並歸納出膈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上下徑的變化。

2.3.2通過演示引導學生觀察討論。

2.3.3小組討論後,全班進行概括小結: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容積變化,容積變化引起肺內氣壓變化,從而完成呼吸運動。

2.3.4引導學生小結呼吸運動的過程。

説出日常生活中—一些有關胸廓擴張縮小與呼吸關係的例子(如冬天蓋厚被子感到胸悶等)。

引導學生聯繫日常生活經驗,啟發學生説出胸廓擴張縮小與呼吸的關係,留下懸念:氣體進入肺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第二課時)

1.複習上節課的內容

回憶上節課所學知識,複習提問:胸廓的變化與呼吸運動有何關係?由學生的回答引入本節課內容:氣體進入肺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2.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氣體進入肺內之後發生了什麼變化?

觀看教師的演示實驗

a.按資料分析中的實驗裝置操作;

b.取兩個錐形瓶,分別裝入等量的石灰水,向其中一瓶內的石灰水吹氣,為什麼在實驗置中設置甲瓶?

c.用口吹入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説明了什麼?

d.人呼出的氣體和環境中的氣體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 (耳球向另一瓶內的石灰水吹氣),並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3.氣體交換原理

嗅到教師噴出的香水,理解氣體總會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

向教室內噴灑香水,引導學生了解氣體擴散的原理,説明氣體進入人體也遵循3.1擴散原理。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

3.1.1觀看掛圖,認真聽老師講解。理清思路,綜合概括。

3.1.2回憶所學知識,合作交流,歸納問題的答案。

3.1.3引導學生歸納外界氣體進入人體組織內的過程,並對學生的答案及時進行反饋。

將前後知識聯繫起來,自己解決疑惑。

提問:進入血液的氧最終在細胞中的什麼部位被利用?引導學生聯繫前後知識,鼓勵學生積極思考。

3.1.4小結和練習

引導學生從知識和能力兩方面小蛄本節內容,並指導學生做課後練習。

課後實踐

課後測量自己的肺活量,並和其他同學的肺活量進行對比。

引導學生參與課後活動,並給予評價。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6

教學過程

引 言: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請問:綠色植物製造這麼多有機物有什麼用呢?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1.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自身。2.有機物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提問:很好。請同學們閲讀書123頁第二自然段,並分組討論:有機物是怎樣構成細胞和植物體的?

(板書)第二節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一、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1.從細胞水平看

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

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質和脂類

細胞核的主要成分--dna

這幾種物質都是有機物。

2.從器官水平看:通過前面有關章節的學習,我們知道植物的種子中含有有機物。另外,我們吃蘿蔔吃的是“根”;吃甘蔗吃的是“莖”;吃白菜吃的是“葉”;吃蘋果吃的是“果實”。這説明:植物的根、莖、葉、果

實中也含有大量的有機物。

講述:實際上,包括“花”在內,植物的所有器官都含有“有機物”,以上我們討論了有機物是怎樣構建植物體的。那麼,為什麼又説“有機物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呢?

二、有機物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教師操作示範“演示實驗”種子呼吸時放熱,四人小組認真觀察。

提問:

1.甲暖水瓶的温度為什麼高出很多?

2.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發生了能量變化嗎?

(教師將問題用幻燈片展示出來。)學生思考。

講述:種子萌發時,它所含有的有機物發生了分解,釋放出了能量用於種子萌發,還有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

提問:請四人小組設計另外一種驗證能量變化的實驗,並做出相應的解釋。

學生舉例:點燃枝條烘烤玻片上的水,水分蒸發。説明:枝條中含有的有機物在燃燒中釋放出了能量,使水分蒸發。

教師操作示範“演示實驗”種子呼吸時釋放二氧化碳,四人小組同學認真觀察。

提問:種子萌發過程中放出的是什麼氣體?

(教師將問題用幻燈片展示出來。)學生思考。

講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説明種子萌發時放出了二氧化碳。科學實驗證明:二氧化碳來自於種子裏的有機物。有機物分解產生了二氧化碳,還產生了水。

提問:請四人小組設計另外一種驗證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或列舉事例),並做出相應的解釋。

學生舉例:用塑料袋外套的一盆植物在暗處一段時間後,檢驗袋中的氣體。

教師操作示範“演示實驗”種子呼吸時吸收氧。四人小組認真觀察。

提問:為什麼蠟燭在甲、乙兩瓶中的燃燒情況不一樣?

(教師將問題用幻燈片展示出來。)學生思考。

講述:燃燒的蠟燭放進甲瓶裏,火焰立刻熄滅了,這是因為甲瓶裏缺少氧氣。科學實驗證明:有機物在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時,還需要氧的參與。甲瓶中的氧氣被萌發的種子吸收了。

提問:請四人小組設計另外一種驗證種子呼吸時吸收氧的實驗,並做出相應的解釋。

演示cai課件(課件中展示呼吸作用的簡單過程,以活的植物為背景,指明細胞是如何進行呼吸作用的),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講述: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種變化不只發生在萌發的種子當中,而且發生在所有植物細胞的內部。我們把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提問:你能説出呼吸作用發生在細胞的什麼結構嗎?

(回答:線粒體)

提問:你能歸納出呼吸作用的反應式嗎?

(回答:有機物+氧--→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板書:呼吸作用的反應式:有機物+氧--→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展示cai課件(課件中展示某食物鏈中有機物的傳遞,並由點到面展示綠色植物製造的有機物對於生物圈的重要意義),

提出觀察提綱,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徵

(回答:綠色植物製造的有機物除了為自己所用之外,還通過食物鏈,進入其他生物體內,參與構建其他生物體,併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在這些生物體內,有機物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與綠色植物體內是一樣的,都是通過細胞的呼吸作用。也就是説,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徵。)

講述:請閲讀書126頁“技能訓練”,並回答下面問題:環境温度對呼吸作用的強弱有什麼影響?請將推理過程有順序地寫下來,並相互交流。

(回答:環境温度對呼吸作用的強弱有影響。一般地,環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強。因為:

1.甜瓜的品種相同,甲乙兩地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也相同,所以兩地的甜瓜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的量應該是基本相同的。

2.甲地的甜瓜含糖量比乙地的高,説明甲地甜瓜消耗有機物的量比乙地的少。

3.生物體內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由此可知,甲地的甜瓜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

4.因為甲地的夜間温度比乙地的低,説明環境温度對呼吸作用的強弱有影響。一般地,環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強。)

課堂小結:本節課通過學習“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瞭解了“呼吸作用的過程”及“有機物對於生物體的重要作用”。哪位同學能為大家簡單複述一下“演示實驗2”:種子呼吸時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請一位同學談談“綠色植物在製造有機物方面對於生物圈有哪些重要意義?” 對上述兩個問題,教師要適當做出相應歸納。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消化的概念

2、知道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

3、知道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各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知道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關係。

4、知道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的概念

5、能説出澱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過程。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消化系統的掛圖或模型,培養學生對直觀教具的觀察能力。

2、通過對“唾液澱粉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實驗的設計、觀察、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設計實驗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觀察對比實驗,體驗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承認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的辨證關係。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在《消化吸收》一章中佔有重要地位,應明確三個問題:第一、食物為什麼要消化;第二、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第三、食物消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1、食物消化的結構基??

2、事物的消化過程

教學難點 :

1、小腸與消化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2、食物的化學性消化

教法建議:

建議授課3課時:第1課時通過探究實驗,瞭解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第2課時學習消化食物的結構基礎——消化系統。第3課時通過實驗探討食物消化的過程。

關於“食物為什麼需要消化”的教學主要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瞭解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小分子物質才能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才能進一步被細胞利用。建議教師演示“澱粉和葡萄糖的透過性實驗”,給學生直觀的感性認識。先讓學會通過討論,自己設計實驗,再演示。

在瞭解了食物為什麼要消化的基礎上,很自然就會想到“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怎樣才能轉變為小分子物質呢?”引出——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關於消化系統的組成可讓學生看圖自己説出。並結合自身實際指出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及其自然位置。關於牙齒的教學,可以利用模型簡單介紹,建議把牙齒保健的內容放到第四節講解,讓學生先收集一些資料。關於胃的結構的教學,建議先利用掛圖明確胃壁的四層結構,並指出整個消化道壁的結構都與其相似;再結合錄像或實物,讓學生對胃壁內表面有皺褶,能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積有一個感性認識。由於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在關於小腸的教學中應注意明確:一、小腸長(利用消化系統掛圖就可看出);二、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絨毛(演示實物或看錄像)這種結構特點——面積大決定着食物在小腸中停留的時間相對長,消化更充分。進而強調生物學中“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關於大腸的教學,可結合掛圖進行講述,要讓學生明確平時易混淆的盲腸和闌尾的位置關係。關於消化腺的教學,主要讓學生明確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關係(見下表)。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難點分析:

1、胃和小腸的結構特點,重在突出“結構與功能的適應性”。

2、澱粉、蛋白質、脂肪的化學性消化過程,難在給學生一個感性認識。

3、“澱粉和葡萄糖的透過性”實驗及“唾液對澱粉的消化作用”實驗,重在實驗的設計、實驗的現象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

教學過程 設計:

第1課時: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體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於食物,而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必須經過人體的加工才能被利用。那麼營養物質為什麼需要加工?要經過怎樣的加工?又是由我們身體的哪些結構來完成這一過程的呢?這就是我們在第二節要學習的內容。

:複雜的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人體生命活動的實現也是通過細胞完成的。營養物質首先要進入細胞才能被細胞利用,參與生命活動。那麼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是不是都能進入細胞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建議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具備的知識技自己設計實驗)

在甲乙兩個大燒杯內裝入清水,玻璃管下端用玻璃紙(相當於細胞膜,也可以用雞蛋的卵殼膜代替)包緊,玻璃管內是待透過細胞膜的溶液。甲裝置裏裝的是澱粉液,乙裝置裏裝的是葡萄糖溶液(課前準備好)。

一段時間後,往燒杯和玻璃管內分別加幾滴碘液來檢驗,可見到燒杯中的液體不變藍,而玻璃管中的液體顏色變藍了。

再取乙裝置中的玻璃管內和燒杯中的液體各取5毫升,分別放入a、b兩試管中,再各加入5毫升本氏液後隔水加熱來檢驗,可見到玻璃管中的溶液和燒杯中的溶液顏色都變成了磚紅色。

這個實驗可以表明像葡萄糖那樣的小分子物質是能透過細胞膜的,而澱粉那樣的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細胞膜。

所以食物中那些澱粉、蛋白質、脂肪類的大分子物質必須要經過加工(這個加工的過程就是食物消化的過程),轉變為小分子的物質,才能被人體所利用。這就是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

補充:如本課時時間富裕,可將消化系統的組成提前到這節課學習。

教學設計示例

第2課時: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通常都是以很複雜的大分子形式存在於食物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必須先經消化,由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後,才能被細胞吸收、利用。而這一切過程是通過人體的消化系統進行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

讓學生看消化系統掛圖或模型,自己説出消化系統的組成

(一)消化系統的組成

人體的消化系統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

1.消化道

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和大腸、肛門組成。

(1)口腔:口腔內有舌和牙齒。

①牙齒:牙齒是人體中最堅硬的器官,可分為門齒、犬齒和臼齒。

a、結構:

.牙根:牙槽裏的部分。

牙頸:稍細的部分,外包牙齦(口腔粘膜的一部分)。

牙冠:表面覆蓋着乳白色的釉質,是人體結構中最堅硬的物質,損壞後,不能再生。

b、功能:其中門齒可咬切食物,犬齒負責撕裂食物,臼齒負責研磨食物。

c、其他:人的一生有兩副牙。一是乳牙, 20個;二是32個恆牙,28~32個。

②舌:是口腔中一塊肌肉質的結構,主要的功能是攪拌食物、輔助吞嚥,此外還與發音和辨別食物的味道有關。

(2)咽:進食與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道:

食道位於咽與胃之間,長約25釐米,可以依靠肌肉的蠕動,將食物推入胃。

(4)胃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於腹腔左上方。胃壁的結構可以分為四層(藉助掛圖講解),由內向外為:粘膜、粘膜下層、肌肉層、漿膜。胃壁的平滑肌十分發達,從而使胃的收縮強而有力。胃上端與食道相接的部分,稱為pen 門,胃下段與小腸相接,稱為幽門。在幽門部的管壁內,有一圈特別發達括約肌,能控制食物通過。

胃的主要功能是:暫時儲存並初步消化食物。不同食物在胃裏的儲存時間各不相同,混合性食物一般4~5小時。空腹時,胃壁肌肉維持一定程度的緊張。故每5小時左右進食一次。

(5)小腸

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部分,大約有5~6米,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小腸起始部相當於十二手指並列的長度,故稱十二指腸(結合掛圖見講解),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除了長度的原因,還有其它一些適應性特點,後面會學習到。

(6)大腸

大腸較小腸粗大,長度約1.5米,可分為盲腸,結腸與直腸三部分(利用掛圖講解)。

在大腸的起始端(與小腸相連接處),有一向下突出的盲囊,稱為盲腸,其盲端又有一指狀的突起,即闌尾。盲腸和闌尾在人體都是退化的器官。大腸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7)肛門

是食物殘渣排出體外的通道。

2.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臟、肝臟、胃臟和腸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1)唾液腺

有三對,分別是腮上腺、頜下腺、舌下腺,均有導管將所分泌的唾液輸入口腔。成人每天分泌1~1.5升,唾液中含有的澱粉酶,能使澱粉分解成為麥芽糖。另外,唾液中還含有溶菌酶,有殺菌作用。

(2)胃腺

胃腺是胃壁粘膜內陷形成的,可以分泌胃液(主要由鹽酸和胃蛋白酶構成),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腸腺

腸腺是小腸粘膜中的微小腺體,分泌腸液,呈鹼性,含有消化澱粉、蛋白質、脂肪的酶,成年人每日分泌腸液約1~3升。

(4)胰腺

位於胃的後方,是一條狹長而扁平的腺體,靠近胃與十二指腸。分泌的胰液,經胰管注入十二指腸。胰液呈鹼性,含消化蛋白質、澱粉和脂肪的酶。

(5)肝臟

肝臟是人體的消化腺,位於膈肌之下,腹腔的上方偏右,成人肝臟重1.5千克。肝臟能分泌膽汁,呈鹼性,雖然不含消化酶,但可幫助脂肪的乳化,使脂肪變成脂肪微粒。肝細胞分泌的膽汁,均先運到膽囊中暫存,待有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引起膽囊的收縮,把膽汁擠壓出來,經總膽管注入十二指腸總膽管的末端與胰管合併而共同開口於十二指腸,該處也有括約肌的控制,平時緊縮,在進食時才會舒張而打開,使膽汁和胰液經此流入小腸。

另外,肝臟還能在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中起到重要作用,並能解毒等等。

板書:

二、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消化系統

(一) 消化道

(二)

1、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

(1)口腔:牙齒咀嚼;舌攪拌

(2)咽:進食與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管:

(4)胃:暫存食物,初步消化

(5)小腸:長5~6米,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6)大腸:長1。5米,有一定吸收功能

(7)肛門:排出食物殘渣

2、消化腺

消化腺

開口

所分泌的消化液

含有的消化酶

唾液腺

口腔

唾液

消化澱粉的酶

胃腺

胃腔

胃液

消化蛋白質的酶

小腸腺

小腸腔

腸液

消化澱粉、蛋白質、脂肪的酶

肝臟

小腸腔

膽汁

不含酶

胰腺

小腸腔

胰液

消化澱粉、蛋白質、脂肪的酶

教學設計示例

第3課時:

:看錄像(媒體素材中《消化和吸收》的片頭),提出問題

具體設計如下:

1、利用“動畫片”複習引入,提出問題。

課上首先讓學生看一段動畫片後回答問題——這段動畫片講述了我們前面學過的哪點知識?動畫演示的是一個小男孩想把一個體積很大的傢俱搬進屋子,但搬不進去,他動了腦筋後將大傢俱拆成小件,就一件一件地搬進了屋子。這段動畫形象地表明瞭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只有轉變為小分子物質,才能進入細胞即“食物為什麼消化”的道理,學生很容易得出答案,學習興趣也開始萌動。隨之提出:“‘拆’的過程在哪個結構中進行?”的問題,學生很輕鬆地答出:“消化系統”。此時剩下的,也是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就呈現出來了:“‘拆’(大分子物質轉變為小分子物質)是怎樣進行的呢?”學生的“胃口”被調動起來,興趣高漲。

2、利用已有知識聯繫生活實際,做出假設。

在明確了課題之後,先讓學生説説自己當天吃的早餐,再讓學生將其歸類:如麪包、肉包子的皮兒、粥主要成分是澱粉;雞蛋、牛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肉包子的陷兒、牛奶裏含有脂肪。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課題: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澱粉、蛋白質、脂肪是怎樣被消化的。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已有知識對其做出合理的假設。由於學生已有了“食物為什麼消化”和“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消化系統”的知識,做出假設相對來説是比較容易的。找幾個小組彙報後,將學生所説的消化過程進行歸納:在牙齒咀嚼、胃腸蠕動的作用下,食物可以由較大的體積轉變為較小的體積,但大分子物質仍然是大分子物質,這個過程屬於“物理性消化”;與此同時在口腔、胃、小腸裏食物會與消化液混合,在酶的作用下,大分子的澱粉、蛋白質、脂肪會轉變為小分子物質,這個過程屬於“化學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學生是很容易想象的,而化學性消化是難以想象的,“我們能看到人體內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轉變為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嗎?能否利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設計實驗模擬人體內發生的這個過程呢?”利用問句將這節課的重點指出來,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3、設計並完成體外實驗模擬體內消化過程,解決問題。

(1)確定要研究的大分子物質:

由於4人一個小組,要想在課上通過實驗解決三種大分子物質的消化問題是很難實現的,每個小組確定一個問題,10個小組研究的問題各不相同,再進行實驗結果的交流彙報效果會比較好。因此在參與小組討論的時候我鼓勵學生選擇不同的研究對象,學生根據自己小組成員的興趣、能力確定要研究的大分子物質。

(2)設計實驗,初步定出設計方案:(可以參考閲讀資料,或找老師幫助)

對於大分子物質的檢驗方法學生了解的較少,多數學生只知道澱粉遇碘酒變藍,因此給學生準備了一份書面的閲讀材料,裏面介紹了一些關於大分子物質的特性、檢驗及一些關於酶的知識,學生通過閲讀,選擇利於自己工作的內容,再給予一定的加工,初步定出實驗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選擇性、能動性都得到了鍛鍊,教師只是一個指導者,也許連指導者都算不上,就是學生中的一員。

(3)交流設計方案,修改、完善實驗方案:

不同的小組,就算研究的問題相同,實驗設計思路也各有千秋,讓一些小組起來彙報,由學生進行評價,找出優點和不足,教師再給予恰當的點撥,學生再次修改實驗設計方案,讓其趨於可行。在這個過程中,特別是學生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創造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體現。

(4)進行實驗(等待過程中預期實驗結果)

在學生確定了實驗方案後,首先要自己選擇實驗用具。教師事先按研究的大分子物質不同準備了不同的實驗材料及用具,與一種大分子物質相關的放在一個實驗盤中,學生領取了實驗盤後,要按自己的設計進行選擇。學生的選擇性、主動性得到了鍛鍊。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小組成員間的分工合作是由學生自主操縱的,每一位組員都得到了適當的鍛鍊,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了加強,真正從自己學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自己的價值,肯定了自己的能力。

4、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學生親眼看到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被分解成了小分子物質,儘管沒有進行檢測,但已經可以説明一定問題,即:一定條件下,消化酶作用於大分子物質,使其分解為相應的小分子物質了。

以上過程也可用較保守的方式講解:教師做演示實驗,然後和學生一起總結。

1.口腔內的消化:

食物入口,首先要經牙齒咀嚼、切斷、撕裂、磨碎,使食物和消化液接觸。口腔中的舌的味覺可避免吃下有害的物質,在咀嚼食物時,又可藉助舌的運動,將食物與唾液拌和成食團,以便吞嚥。

唾液中的唾液澱粉酶將澱粉消化為麥芽糖。但由於食物在口腔中存在時間短,所以,只有部分澱粉變成麥芽糖。如果咀嚼時間長,你會發現人口的饅頭和米飯變甜,就是這個原因。

食物經咽吞下,食道受到食團的刺激,管壁的肌肉自上而下地擴張和收縮,交替活動,稱為蠕動。將食團逐步向下推擠,推至食道下端,胃的括約肌舒張,食物進入胃。

2.胃內的消化:

食物進入胃內,唾液澱粉酶是否還能繼續消化澱粉?不行,因為胃液是酸性的,影響唾液澱粉酶的活性。所以,唾液澱粉酶失去活性。

食團進入胃後,胃的肌肉收縮、蠕動,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與胃蛋白酶結合,在酸性條件下,胄蛋白酶活動,將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為多肽。食物在胃內停留數小時後,破消化為粥狀的食糜。隨胃的蠕動,進入小腸。

3.小腸的消化

食物進入小腸後,進行最完全的消化和吸收。食物在小腸內,小腸蠕動,推動食糜前進,同時將消化液與食糜充分混合。包括膽汁、胰液和腸液。而這些鹼性的消化液也與食糜的酸性中和,發揮作用。

進入小腸的食糜,含有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質和多肽,經由胰蛋白酶的作用,將之分解為分子較小的多肽,然後在肽酶的作用下,徹底分解,產生氨基酸。

胰澱粉酶接替唾液澱粉酶的未完成的工作,把尚未消化的澱粉分解為麥芽糖,進一步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為葡萄糖。

脂肪的消化,主要是靠膽汁的乳化作用。因為脂肪不溶於水,不易被水溶性的脂肪酶所分解,但膽汁可以乳化脂肪,使脂肪分散為許多小滴而散佈於水中,加大酶的接觸面積,在腸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作用下,脂肪被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板書:

三、過程

(一) 物理性消化:牙齒咀嚼、胃腸蠕動

化學性消化:

或者是:三、過程:

探究活動

探究胃液對蛋白質的消化作用

[問題]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質需要什麼條件?

[假設] 胃蛋白酶需在酸性、温度為37℃環境條件下消化蛋白質

[實驗設計]

(1)材料用具:雞蛋;燒杯,試管,試管夾,滴管,量杯,玻璃杯,天平,角匙,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玻棒,温度計,火柴,特種鉛筆,石蕊試紙,開水,冰水(或冷水),濃鹽酸,3%鹽酸,10%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溶液,胃蛋白酶,食鹽。

(2)實驗方法:通過進行對比實驗,比較胃蛋白酶在37℃酸性環境和胃蛋白酶在37℃中性環境以及胃蛋白酶在高温和0℃環境下,消化蛋白質的情況。

(3)預期:如蛋白酶確實需要37℃酸性環境,則該環境中的蛋白花與蛋白酶混合後就會消失,溶液就會變得透明,其它環境中的蛋白花溶液應該沒有反應。

(4)實驗過程

①製作蛋白花。取一個雞蛋,把蛋白倒入燒杯中,加入1克食鹽和少許清水,用玻棒攪勻,然後注入150毫升80~90℃的熱開水,衝成白色的蛋白花。

②制人造胃液。稱取0.2克胃蛋白酶粉末,溶於100毫升的水中,再加入10毫升3%的鹽酸,配製成人造胃液,貼上標籤。(或者把新鮮的豬胃沖洗乾淨,切碎或用刀刮下粘膜放入廣口瓶裏,加入5毫升濃鹽酸,即製成同樣含有胃蛋白酶的胃液)。

③制中和胃液。取1份胃液,逐滴加入10%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均勻,邊滴加邊用石蕊試紙測定,直到製成中性的中和胃液。

④取4支試管,編號。先在每支試管中各加入少許等量的、已冷卻的蛋白花,然後,在1號試管和4號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人造胃液。在2 號試管里加入等量的中和胃液。在3號試管里加入等量的已煮沸的人造胃液。輕微搖盪4支試管,使各試管中溶液充分混合,成為混濁的蛋白花液。

⑤ 將1~3號試管放入盛有37℃~40℃温水的玻璃杯中(隨時添加開水的方法,來維持杯中的水温)。把4號試管放入盛有冰水或冷水的玻璃杯中,經5~10鍾後,取出4支試管,觀察試管中溶液的變化。結果如下表:

試管

加入物質

温度

實驗結果

1

2

3

4

蛋白花+等量人造胃液

蛋白花+等量中和胃液

蛋白花+等量煮沸人造胃液

蛋白花+等量人造胃液

37℃

37℃

37℃

0℃

蛋白花消失,溶液呈透明狀

蛋白花沒發生變化蛋白花沒發生變化

蛋白花沒發生變化

[實驗結果] 根據上面的實驗可以看出

①第1號試管內蛋白花消失,溶液呈透明狀。説明胃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在與人體正常體温接近的37℃左右的酸性環境裏,能把蛋白質分解成溶解於水的多肽。

②第2號試管的蛋白花沒有發生變化,説明胃液不適於中性的環境;

③第3號試管內蛋白花沒有發生變化,説明胃蛋白酶經煮沸後已經被破壞了,失去了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質。

④第4號試管蛋白花沒有發生變化,説明温度過低,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影響了蛋白質的消化。

[實驗結論] 根據實驗結果,證明胃蛋白酶適合在酸性環境和37℃範圍消化蛋白質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教案篇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温度。

過程與方法: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對比實驗、嚴格控制實驗、重複實驗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知道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温度。

?教學難點】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

?教學準備】實驗計劃單和實驗記錄表,實驗信息統計表(參考書5面)

?教學過程】

一、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1、我們種下的綠豆種子都發芽了嗎?其他小組的綠豆種子呢?

二、整理分析實驗信息:

1、教師分發實驗信息統計表,由組長負責收集相同實驗小組的實驗信息。

2、分析實驗信息:

(1)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有什麼不同?

(2)從實驗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嗎?

(3)實驗結論和我們實驗前的猜測一致嗎?

三、交流實驗信息:

1、認真聽取其他不同實驗小組介紹他們的實驗方法和獲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組交流,瞭解他們在實驗中有什麼發現,聽聽他們怎樣用數據來解釋實驗結果的。

3、彙集全班同學的實驗,分析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對大家有異議的內容進行辨析。

4、小結:綠豆種子發芽的必需條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氣。

四、種植綠豆芽:

1、引導:已經發芽的綠豆芽怎麼處理?

2、確定任務:把綠豆芽種植在花盆中,放到適合的地方,讓綠豆芽生長一段時間。

3、預測哪些條件會影響綠豆芽的生長。

4、建議對綠豆芽的生長做觀察日記或者記錄。

參考資料:種子發芽的基本條件是:

一是温度。種子萌發的最低温度為6-7℃,12-14℃能正常發芽,最適温度為20-25℃,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當於種子自身風乾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發。

三是充足的氧氣。

觀察綠豆芽的生長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植物的生長需要合適的環境條件。當環境條件改變的時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設計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的實驗,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思到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同它們的生活環境是相適應的。

?教學重點】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並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説話。

?教學準備】實驗計劃單和實驗記錄表(參考書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綠豆芽對水的需要的實驗。

?教學過程】

一、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1、説説自己種下的綠豆芽生長的怎樣了。

2、為什麼大家的綠豆芽生長的不一樣呢,怎樣才能讓綠豆芽生長的更好呢?

3、討論影響綠豆芽生長的因素,教師隨機板書。

二、實驗一: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嗎?

1、討論:綠豆種子發芽可以不需要陽光,那麼綠豆芽的生長需要陽光嗎?

2、該怎樣來設計對比實驗呢?

重點指導:

(1)我們只能改變哪些條件?不改變哪些條件?

(2)兩組的綠豆芽需要一樣多嗎?

(3)改變了條件是不是對綠豆芽生長產生了影響,我們怎樣才能知道?

3、學生完成實驗方案,交流。

4、提供實驗記錄表,引導學生做好觀察記錄。(採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下綠豆芽的高度、莖葉的顏色,莖的粗細等)

三、實驗二:綠豆芽生長對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綠豆芽對水需求的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教師介紹實驗:在一個盤子裏鋪上幾層吸水紙,把5粒剛發芽的綠豆並排放在吸水終上,保持吸水紙一端濕潤。

2、討論:這5粒綠豆種子的生存的環境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環境對綠豆種子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什麼我們這樣推測?仔細觀察還有什麼發現?

3、概括: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境,當環境改變後它們會努力的適應環境的變化。

四、觀察更多的植物適應環境的圖片(書8面):

1、比較香蕉、松樹、仙人掌的葉的不同。

2、香蕉、松樹、仙人掌分別生長在什麼地方?

3、這三種植物的葉同它們的生活環境有什麼關係?

4、説説平時還看見有關植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