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昆蟲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9W

教案寫好了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反饋和改進,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中班昆蟲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中班昆蟲教案6篇

中班昆蟲教案篇1

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昆蟲中的蝴蝶是最美的,蜻蜓也是孩子們喜歡的昆蟲之一。以“蜻蜓王子和蝴蝶公主”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以故事形式吸引孩子去觀察和點數圖形的數量;為了“蜻蜓王子”能清楚的看到各種圖形的多少,讓孩子們學習用自己的方式去記錄圖形的總數;又讓孩子們拼拆“蝴蝶公主”讓孩子們在圖形的拼拆中,感受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整個活動在有趣的故事中進行,學得輕鬆又快樂。

活動目標:

1、在圖形的拼拆中,感受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2、點數各種圖形的數量,並能説出及記錄圖形的總數。

活動重難點:

重點:教師引導幼兒感受圖形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難點:教師引導幼兒點數各種圖形的數量,説出並記錄圖形的總數

活動準備:

1、自制的蝴蝶拼圖,幼兒人手一張記錄紙。

2、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9頁《拼出來的昆蟲》。放大的範圖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昆蟲王國有很多昆蟲,有一天,蜻蜓王子在森林裏開了一場昆蟲聚會,聽到這個消息很多昆蟲都來參加聚會。有一個神祕的客人,它喜歡和我們玩捉迷藏,你們猜猜它是誰?

2、(師出示蝴蝶一半翅膀的圖形,再加上中間身體的部分。)蝴蝶公主只有一半的翅膀,可怎麼辦呀?(幼自由講述)

3、我們來把它的另一半翅膀也變出來好嗎?師邊講述邊拼另一半翅膀。

二、點數圖形總數。

1、小朋友們,蜻蜓王子還想知道蝴蝶公主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你們能幫助它嗎?

2、那你們覺得這兩個圖形的形狀是一樣的嗎?

3、小朋友們,那你能幫助蜻蜓王子數一數每種圖形都有幾個嗎?幼講述師邊將相對應的圖形總數用數字或者圓點表示出來。

4、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幫助蜻蜓王子呢?

5、現在,你們的桌子都有蜻蜓王子分給你們的作業,請你們用圓點或者數字來不一樣的圖形總數。

6、幼兒記錄。

7、師稍作小結並檢查作業。

三、拼拆圖形。

1、小朋友們,你們已經知道了蝴蝶公主總共有多少圖形組成的,也知道了這些不一樣圖形的總數,那現在張老師把蝴蝶拆開來,你們能變出一隻蝴蝶來嗎?

2、引導兒拼成完整的蝴蝶。

四、幼兒作業。

1、出示範圖。小朋友們,這裏有哪些昆蟲啊?

2、每一個昆蟲都有哪些圖形組成啊?並數一數每種圖形的數量是多少?

3、教師示範作業,並簡單講解要求。

4、幼兒作業,教師巡迴指導。

5、教師評價部分幼兒作業。

中班昆蟲教案篇2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昆蟲捉迷藏2

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的觀點強調“兒童學習的重點不在於被動地獲得一些科學真理,而在於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兒童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只能由兒童自身基於自己的經驗背景建構起來。教師應把兒童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促進兩者的聯繫和發展。在科學教育中,教師主要採用觀察、提問、遊戲等手段瞭解兒童已有的知識經驗,並考慮如何在兒童前概念的基礎上創設問題、引導發現,使兒童逐步掌握科學概念。

實施策略:

昆蟲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小動物,幼兒充滿好奇,但對昆蟲賴以生存的自我保護方法瞭解較少,為引發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感知動物生存的.奇妙,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在活動前期讓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以收集資料、操作調查表的形式對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經驗儲備。然後通過同伴間的經驗分享、師幼間的互動交流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判斷,充分調動已有的認知經驗來“猜測”,並通過觀看課件、視頻驗證猜測結果,從中整合認知經驗、激發思維活力。最後,創設豐富的遊戲情境“昆蟲小偵探”,讓幼兒在看一看、藏一藏、找一找的遊戲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昆蟲保護自己的方法,產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活動目標:

1、瞭解枯葉蝶、竹節蟲、螳螂等昆蟲保護自己的方法,理解“保護色”“擬態”的含義。

2、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興趣,感受動物生存的奇妙。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動物自我保護調查表》,對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有一定的經驗儲備。

2、材料準備:課件、昆蟲圖片、昆蟲操作卡、仿真昆蟲、遊戲場景(大樹、草地、花園)。

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昆蟲利用“保護色”“擬態”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難點:能細緻觀察、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1、激趣:聆聽音樂《森林狂想曲》,幼兒在音樂的情境中飾演小昆蟲進入活動場地。

2、幼兒交流、分享已有經驗,瞭解多種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

(1)小組自由交流、討論。(對前期經驗的回顧)

昨天,我們一起討論了動物的話題,小朋友們還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了關於動物怎樣自我保護的書和圖片,請向好朋友介紹一下吧。

(2)教師引導幼兒集體交流、觀看視頻資料。(將幼兒的經驗進行梳理與提升)

誰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發現?(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調查表,同步觀看視頻驗證)

3、觀察枯葉蝶、竹節蟲,尺蠖,金花蟲的圖片,瞭解昆蟲的保護方法,理解保護色和擬態的作用。

(1)幼兒自由觀察圖片,尋找其中隱藏的昆蟲。(對昆蟲保護色、擬態產生初步的瞭解)

圖片上的小昆蟲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請你找找看它藏在哪裏?用筆來圈一圈。

(2)集中討論、幼兒分享自己的發現。(分析發現昆蟲的體表顏色及體型特徵與其生活環境的聯繫)

原來每幅圖裏都藏着一隻小昆蟲啊,你覺得誰藏的最好?誰有什麼新發現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3)觀看視頻,進一步瞭解昆蟲的保護色。

小結:昆蟲們為了保護自己,有的會把身體的顏色變的和周圍環境很像,我們把這種方法叫作“保護色”。有的不僅顏色像,連樣子也像,這種方法更高明,我們叫它“擬態。”

4、遊戲“比眼力”:幼兒細緻觀察、快速尋找圖片中隱藏的昆蟲。(幼兒新經驗的遷移和運用)

是小昆蟲藏得好,還是小朋友眼睛亮?我們和它玩個比眼力的遊戲吧!

5、遊戲“昆蟲小偵探”,在躲藏和尋找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昆蟲的“偽裝術”,產生探究的興趣。(遊戲中感知、體驗)

昆蟲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你認識它們嗎?藏在哪裏不容易被發現呢?

這裏有大樹、花園和草叢,請一組小朋友幫昆蟲找到最安全的地方藏起來。另一組小朋友來做“昆蟲小偵探”去找一找,然後説説你找到了什麼?是在哪裏發現的?

6、活動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車、飛機等內容的圖片,供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探究“保護色”在生活中的運用。

我們人類也向昆蟲學習了“保護色”這種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嗎?我這兒還有一些圖片,送給你們帶回去和老師、小朋友們一起發現其中的祕密吧!

中班昆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對比、感知左右對稱。

2、在理解對稱概念的基礎上幫助瓢蟲裝扮翅膀並體驗裝扮的快樂。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重點

理解左右對稱的表現形式,(即:左右圖案的顏色、花紋、大小、位置相同)活動難點:運用對稱的方法裝飾小瓢蟲活動材料:ppt、幼兒操作瓢蟲、黑點粘紙、貼有數字(4、6、8、)的展示板、活動過程:

●意圖:引出話題

1、(播放ppt1、2)幼兒觀察圖片,感受舞會的歡樂氣氛。

2、(播放音效)幼兒觀察舞會上哪些昆蟲沒有來。

●意圖:初步感知對稱

1、(播放ppt3)提問:小蝴蝶怎麼哭了?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

過渡語:我這裏正好有三件蝴蝶的衣服,你們覺得哪一件最漂亮最特別。

2、(播放ppt4)引導幼兒觀察第二件衣服左右的顏色、花紋、位置。

3、總結:原來左邊和右邊的顏色、花紋、大小、位置完全一樣,這樣的表現方式叫做左右對稱。對稱的圖案會讓我們感覺到非常的漂亮。

4、(播放ppt5)過渡語:謝謝你們我的朋友,有了你們的幫助,我今天一定是舞會上最美麗的一隻昆蟲。小蝴蝶穿上對稱的衣服,開心的飛走了。飛呀飛,小蝴蝶發現周圍有許多東西也是對稱的,你們發現了沒有?

●意圖:尋找對稱

5、(播放ppt6)幼兒尋找圖片中對稱的事物,特別討論兩棵大樹是否都對稱。

●意圖:表現對稱

1、(播放音效、ppt7)過渡語:是誰在花叢裏説悄悄話?;本文原來小瓢蟲正在用小黑點裝扮自己的翅膀,他們也想學小蝴蝶穿一件左右對稱的衣服。(播放ppt8)看,小瓢蟲的一隻翅膀已經打扮好了,可是右邊翅膀上的黑點怎麼貼才可以和左邊的翅膀對稱呢?(關注黑點的數量、大小位置)

2、操作要求:出示小瓢蟲和操作粘紙。我這裏有許多大小不一樣的小黑點粘紙,請你選擇一隻自己喜歡的小瓢蟲,先看看它左邊翅膀上的小黑點的數量、大小以及點子的位置,然後用對稱的方法裝扮它另一隻翅膀。不要弄錯哦!

引起小朋友操作的願望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4、集體檢驗●意圖:嘗試分類 體驗快樂

1、過渡語:小瓢蟲邀請你們一同參加舞會。

2引導幼兒根據點子送小瓢蟲到相應的花盆。看看花盆上有什麼標記?(瓢蟲照片和數字)你的小瓢蟲應該坐在哪裏呢?請幼兒根據瓢蟲的小點擺放。看看有沒有小瓢蟲坐錯位置啊?

3、舞會就要開始了,讓我們一起倒計,迎接舞會的開始。

4、幼兒一同倒數,和昆蟲一起狂歡跳舞。

活動反思:

雖然有三個聲部,但每一個聲部都是固定的節奏,只是在最後兩小節有些變化,這樣的合奏並不難。教師可以用語言節奏幫助幼兒控制好自己聲部的節奏。 從單聲部敲奏過渡到多聲部合奏會給幼兒的聽覺器官帶來一種新的刺激。學習合奏,也是學習合作的開始,不僅動作要協調,還需學會傾聽,以便能和諧地演奏。 在“昆蟲音樂會”的情景中可鼓勵幼兒表演其他昆蟲的鳴叫聲,進一步激發喜愛昆蟲、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中班昆蟲教案篇4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瞭解自然界中昆蟲的種類和特點,知道表現主題的方法。認識對稱的基本特點,發現昆蟲的對稱。

應會:體驗參與學習、主動學習的快樂,通過觀察,學會抓住特點表現不同種類的昆蟲。利用所學的知識大膽想象和表現有情節的“我和昆蟲”。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觀察、瞭解有趣的昆蟲,大膽表現有情節的故事內容。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現能力,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教學,培養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表現有情節的故事內容,充分發揮想像力。抓特點表現昆蟲。

訓練組織:

畫面的能力。

學習材料:

彩筆、油畫棒、彩色紙、廢舊廣告紙、掛曆紙、報紙、剪子、膠水……

教學過程:

一、佈置課前準備:收集有關昆蟲的資料,如圖片、書籍或者網上下載昆蟲的資料。每人瞭解一種昆蟲(名稱、形狀、顏色、花紋),並能介紹給大家聽。

1、組織教學:集中注意力,提要求。

2、講授新課

讓我們先了解昆蟲——板書課題一部分:昆蟲。

(1)引導學生觀看。(展示部分昆蟲)

提示:你知道片中昆蟲的名稱嗎?可以邊看邊説出名稱。

(2)佈置學生介紹昆蟲資料。

同學們準備了大量有關昆蟲的資料,誰能展示、介紹資料?

教師介紹:昆蟲標本

(3)引導學生觀察昆蟲的變化過程。組織小組討論——“説一説昆蟲變化的過程”。

(4)看書第2、第3頁分析昆蟲的形態、顏色、花紋。

(5)總結歸納。

①昆蟲身體結構上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②昆蟲的動態有什麼不同?

③自然界的昆蟲與人類有關係嗎?

(6)自然界昆蟲與人類有密切的關係,你能想象你和昆蟲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嗎?編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7)補充課題另一部分:我和昆蟲。

(8)欣賞優秀作品。

3、提要求,完成作業。內容生動有趣;表現手法多樣;昆蟲特點突出;顏色鮮豔漂亮。

4、教師輔導要點:

(1)構圖飽滿。

(2)人與昆蟲表現生動。

(3)顏色漂亮。

分小組講故事,比一比誰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想像力。

5、展示、講評作業。

中班昆蟲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用樂器進行合奏表演,體驗樂趣。

2、引發對昆蟲鳴叫聲的興趣。

3、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蜜蜂、知了、螳螂等昆蟲圖片;音樂cd。

2、部分節奏卡片,木魚、碰鈴、串鈴等樂器。

活動過程:

(一)猜猜誰會來。

1、森林裏要開昆蟲音樂。誰來了?

2、逐一出示昆蟲圖片,如蜜蜂、螳螂、知了,分別學一學它們的叫聲?

(二)昆蟲唱歌。

1、你們想先看誰的表演?

2、蜜蜂是怎麼唱歌的?教師範唱第一段,出示最後兩小節的節奏卡片:xxxx/x---/引導幼兒拍打節奏。

3、出示螳螂,有幾隻?它是怎麼來的?歌聲是怎樣的?學一學螳螂表演xxxxxx/x---/。

4、出示知了,有幾隻?它在什麼地方?聲音是怎麼樣的?學一學.x/xx---/

5、跟老師邊唱邊拍節奏。

(三)昆蟲音樂會。

1、分三組,分別扮演蜜蜂、螳螂、知了,看節奏卡片拍打節奏(蜜蜂—木魚;螳螂—碰鈴;知了—串鈴)。

2、教師彈奏歌曲,幼兒齊聲合唱,每段最後兩小節根據歌詞分角色演奏相應樂器。

3、好朋友在一起表演,昆蟲音樂會肯定會更精彩。

4、用兩種樂器合奏。

5、嘗試多聲部合奏。

(四)好聽的音樂會

跟着音樂cd,配上樂器將歌曲完整表演。

活動反思:

雖然有三個聲部,但每一個聲部都是固定的節奏,只是在最後兩小節有些變化,這樣的合奏並不難。教師可以用語言節奏幫助幼兒控制好自己聲部的節奏。從單聲部敲奏過渡到多聲部合奏會給幼兒的聽覺器官帶來一種新的刺激。學習合奏,也是學習合作的開始,不僅動作要協調,還需學會傾聽,以便能和諧地演奏。在“昆蟲音樂會”的情景中可鼓勵幼兒表演其他昆蟲的鳴叫聲,進一步激發喜愛昆蟲、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中班昆蟲教案篇6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這個世界存在着一些奇異的物種,需要大家一起去探索發現,而對於中班的孩子而言,更是覺得神奇,這就需要我們去引導,讓孩子主動地無窮的想像力,從而感知這個奇妙的世界。 中班孩子年齡較小,他們想了解認識的奇異動物很多,一些物種不是我們隨處可見,通過故事《誰丟了尾巴》,讓幼兒瞭解並知道小動物們都有自己特殊的保護方式,充分想像的空間,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吧。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動物用保護色、斷尾、噴“墨汁”等保護自己的本領。

2、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3、培養幼兒觀察生活的好習慣,瞭解周圍事物的`動態。

活動準備

1、掛圖二幅,圖一:蝴蝶、蟋蟀、瓢蟲、蜻蜓、枯葉蝶、花螳螂,竹節蟲變色龍、樹蛙、斑馬等;圖二:壁虎、海星、蚯蚓、烏龜、烏賊魚等

2、幼兒、家長有關動物自我保護的圖片、碟片、圖書等資料。

3、沒尾巴的動物圖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活動,講述故事《誰丟了尾巴》

(1)根據故事情節提問:故事裏都有誰?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誰丟了尾巴?(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去交流,發現) (2)根據上述內容讓幼兒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有了大致瞭解。

2、出示掛圖1(枯葉蝶、蟋蟀、瓢蟲、竹節蟲等)講解它們為什麼不容易被敵人吃掉,引導幼兒説出它們自己有特殊的“保護色”。讓幼兒瞭解這些小動物正是利用隨着周圍顏色變化面變化,從而把自己隱藏起來,這是它們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出示掛圖2(壁虎、海星、蚯蚓、烏龜、烏賊魚等)讓幼兒先自己説一説這些動物有哪些自我保護的本領。例如:壁虎斷尾保護自己,蚯蚓斷掉身體、海星的再生等這些動物的再生本領,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讓孩子自主表述烏龜、烏賊魚這些動物的自我保護方式。

3、出示家長幼兒圖書、碟片等資料,讓幼兒觀察。

放碟片,自我保護的動物,讓幼兒觀賞更多的動物自我保護的方式。

4、連線塗色遊戲,每人一張沒尾巴的動物圖片,每人一盒彩筆。5、分組欣賞,共同。

延伸活動

1、到院子裏探索祕密,找一找,院子裏哪些昆蟲動物有自己的自衞能力。

2、到圖書區讓幼兒觀看關於動物的圖書。

活動反思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祕的,對孩子們來説有着致使的吸引力,吸引着他們去探索,去發現,本節課通過讓幼兒瞭解動物通過保護色、再生等特殊的本領來保護自己,幼兒非常感興趣,幼兒通過觀察、表述、連線遊戲、觀看圖書等方式,使幼兒更直觀、生動地認識了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生存方式,從而培養了幼兒熱愛生命、珍惜生活的美好情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