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7篇 深度分析——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的優缺點與改進建議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7W

本文主要反思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的教學過程,探討為什麼有些學生無法理解部分內容,提出課堂教學改進的建議。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7篇 深度分析——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的優缺點與改進建議

第1篇

在生活中挖掘數學,讓數學服務於生活,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以人為本,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宗旨。在教授可能性大小這一課,教師始終從生活出發,舉生活中的例子,將數學知識巧妙的引入到生活中,使學生感到不陌生,並且深刻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中明白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增進學習數學的樂趣。數學是以一種我們看不見的方式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改變着我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有一些是我們過於習慣了,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裏了,它是那樣的自然,以至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這就需要我們去把它挖掘出來,更好的服務我們的生活。

國小生都喜歡玩遊戲,一提到遊戲,他們總有説不完的樂趣,並且説得頭頭是道,由此可見,玩遊戲是每一個國小生的至愛。片段二中就採用學生喜歡的遊戲來進行,既滿足了孩子們愛玩的天性,又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摸獎可以説是每一個人都參與過,並且感觸頗深。通過此遊戲使學生從玩中找到要學習的知識,讓學生玩得開心,同時學得自然。這樣的教學設計既讓學生教得輕鬆,又讓學生通過遊戲喜歡上了數學。

結合學生身邊的實例學習新課,不但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的'內驅力,而且可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因此在新知的教學中,教師能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創設學生熟悉與感興趣的具體生活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聯想、類比,溝通從具體的感性實踐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因此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領悟”出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能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實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每位數學教師重視的問題。教師選取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題材,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憑藉生活經驗,積極參與嘗試探究。因此當學生掌握了某項數學知識後,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的環境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7篇 深度分析——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的優缺點與改進建議 第2張

第2篇

教學目標:結合實際情境,發現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並應用這一規律計算有關的乘除法。

教學重點難點:發現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並應用這一規律計算有關的乘除法。

呈現三種商品的單價,通過比較三個小數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髮現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就不同。從而展開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如何變化的研究。

1、小組討論: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如何變化?

如:把三個小數都轉化為以分為單位的數進行比較;也可以把三個小數寫在數位表內,通過數字“8”在不同的數位上,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從而得出結論。

根據前面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由學生來推測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的大小如何變化,並通過實例加以驗證。

1、小組討論: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如何變化?

如:把三個小數都轉化為以分為單位的數進行比較;也可以把三個小數寫在數位表內,通過數字“8”在不同的數位上,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從而得出結論。

1、説一説:應用發現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來比較它們的大小。

2、算一算:應用發現的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計算除數是10,100,1000的小數除法。

第1題:綜合運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計算有關的小數乘除法。

第2題:運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解決生活中有關的實際問題。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將擴大到原來的------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將縮小到原來的------ 倍。

本課內容應放手,讓學生在充分思考、探索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教師只需恰當地點撥即可。

第3篇

本節課的教學,是要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我力爭做到“學生會的不教,學生能探討的不引,學生能發現的不導”。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學生能根據教師的引導,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真正還課堂於學生。基本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時,我利用米尺圖和正方形圖,讓學生根據前面學習過的相關知識自行得出相應的數,然後全班交流這些數的關係。由於學生在彙報時説的都非常明白,所以我沒有再去做重複的工作,就只做了相應板書。為了讓學生把小數的性質用文字概括出來,我引導學生從左向右觀察三個小數的變化,概括出小數末尾添上0小數大小不變規律,接着再從右向左觀察,概括出小數性質的後半部分:小數末尾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老師並做相應板書。

為了讓學生能更快地把自己總結出來的規律記住,我讓學生讀一遍,然後不看黑板試着説一遍,加強孩子的`記憶。為了讓他們更好的理解小數的性質,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辨析:把小數點後的零去掉,不改變小數的大小。通過這個問題,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小數末尾的含義,為後面的小數性質的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體上説,本堂課教學思路比較清晰,但在教學過程中,我的語言還欠精練,有些語言還是過於囉嗦,在以後的教學中這方面我要努力改正,爭取在備課時把自己的語言組織精練,讓每一句話都有用,讓每一個字都最精彩。

第4篇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代表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很廣泛的。

例如,跟學生息息相關的一項就是平均分問題。而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到數與計算,統計初步知識,應用問題等較為豐富的數學內容,已經具備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與能力。因而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應緊密聯繫生活實際,注重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主動參與中學會數學思考,在獲取基本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及解決數學問題等方面得到充分發展。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給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四(1)班有30人,數學月測試總分是2496,四(4)班有35人,數學月測試總分2687。問通過以上信息哪個班成績好?為什麼?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情境,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發現、經歷、感悟到了求平均數的重要性,在交流、合作中認識到了平均數的本質意義,這一點我深感欣慰,孩子們在自學的'應用數學解決問題。比起以前單純地教給孩子們解題方法,更讓孩子們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

其次,這節課與以往教學平均數的呈現方式不同。在這節課上我注重了讓孩子們在數學活動中學習,首先讓孩子們產生對平均數的強烈需求,在經歷了平均數產生的過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數的本質意義,學會了求平均數的方法,然後再去解決問題。 再次,關注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改提出:數學要體現生活性學有用的數學。本節課我在設計練習時設計了小河游泳:一條小河平均水深110釐米,小明身高150釐米,他下河游泳會不會有危險?使孩子們在討論中加深了對平均水深的理解,從中體會到了應用數學知識要靈活。 本節課的遺憾:課堂上未能對每個學生舉出的平均數實例進行探索、拓展應用,課結束時學生回顧整個學習過程時只是泛談體會和收穫。 學有價值的數學,培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會更深入地投入。

第5篇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小數數位順序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時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主探索,並通過合作交流,總結小數的讀、寫方法,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充分體會成功的喜悦。

新課程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因此,課堂中教師只負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敍述讀數,寫數的過程,自主歸納 小數讀寫的方法,在比較和運用的過程中,突破關於0的學習。

2、在讀數的教學中,忽視了讓學生讀數的過程,只讓孩子動筆寫出來。

3、在歸納方法的時候應該讓學生自己總結和發現,教師的心情有些急切。

第6篇

?購物小票》是北師大版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14----15頁的教學內容,在這節課中,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將數學知識鑲嵌於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而且體會到了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真諦。教學中我始終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儘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探索的空間,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發展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並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留給我以下思考:

1、“教”還原教材的生活本色。學習內容是溝通數學與生活的橋樑,學生的生活經驗是數學內容的基礎。教師要有主動駕馭教材的意識,要把兒童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尊重兒童,挖掘“童心”、“童趣”的課程價值,及時收集和整理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材料,讓學生在模擬的生活空間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學數學、用數學。

2、“學”用現實的方法體驗數學。在“購物小票”的教學中,我始終把蒐集數學信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繫起來。在上新課之前,我安排學生到超市去購物,這樣,學生就熟悉了購物的情境和過程,再通過教材,藉助現實的有意義的數學材料幫助學生從身邊的事情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再精心設計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生活化,生活世界數學化的過程。學生從熟悉的情境中發現問題,並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理解新知識,最終讓生活中的經驗提升為數學知識。

3、通過創設核對購物小票的情境,讓學生髮現小票上的數學信息,進而提出數學問題,然後再激發學生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慾望,使學生感覺到數學並不陌生,數學就在身邊,激發了探索的興趣,為學習新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探索的過程中,教師注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比如:在研究購物小票時,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從購物小票中發現信息,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將獲取新知識與尋求策略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促使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編制”生活內容。特別是在“應用拓展”部分,學生將學習到的新知識與生活實際緊緊的聯繫起來,加上老師的演示,使學生真正的體驗到了數學知識的價值所在,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目的。

4、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比如:在 “摘帽子”一題中,學生在獨立思考後,意見出現了分歧,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在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這學生在有了自己的想法的基礎上,進行討論才不流於形式,這樣的交流是有目的,有深度的,同時也使學生學會了思考,又學會了與人合作。

第7篇

1、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充分體現瞭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符合課程理念的基本要求的。

2、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是這節課的一大特色和成功之處。

3、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調動和發揮,課堂上迸發的是學生思維的火花。當然這對教師的教學機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能圍繞關鍵問題進行適當的.引導,有的問題要當機立斷。不過教師的轉變也是需要過程的,他將隨着新課改的開展而不斷提高,和新課程共同成長。

此外,在解簡易方程時,學生面對出現的錯誤有三種反應:一是把錯題扔在一邊,重新再做;二是重新計算最後一步的計算結果;三是從頭查起,找到錯誤原因再改,但所用的時間較長。三種反應代表了三種學習品質。第一種學生顯然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面對問題採取迴避的方式,懷着僥倖的心理去碰運氣,如果做對了,就過去了,做不對,重新再來。這種學生往往不停地重複着同一個錯誤,而不思改悔。這種學生用這樣消極、被動的心態面對學習,因而學習成績不佳,問題多多。第二種學生雖然比第一種學生有進步,能夠查找自己的問題,但不求甚解,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説明學習態度存在偏差,因而導致學習效果差。第三種學生比較善於反思,能夠從根本上注意解決問題,具備積極的學習態度。但在方法上還需要教師給予指導。面對這三種學習狀況,身為教師應把握住契機,糾正錯誤的學習態度,教給正確的“反思”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並將這種品質延伸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各個層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