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7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體驗與改進:我的反思與思考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7W

在四年級學習上冊數學教材時,我們不僅發現了學生們對數學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通過反思實踐教學,我們總結了一些可行性的改進措施,以期提高教學效果,更好地服務學生的學習需求。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7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體驗與改進:我的反思與思考

第1篇

本課的教學是在學習了平移和直線、射線、線段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根據這一理念,我在教學中通過課件展示生活中的平移,引導學生動手移窗户、同桌之間移鉛筆盒,課件演示鉛筆的移動等讓學生感受到由平移與平行線的'關係,平行線之間的特點。然後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找一找等實踐活動,抽象出平移與平行的關係,平行線之間的特點。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探究的趣味性。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7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體驗與改進:我的反思與思考 第2張

第2篇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通過結合實驗數據畫統計圖的活動,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必要性和靈活性。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各種信息。會將實驗中所得的數據繪製條形統計圖。教材在85頁的“實踐活動”已組織學生栽種蒜苗並作數據記錄。學生在這一活動中,經歷了數據收集、整理、描述以及分析的過程。教學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交流實驗觀察記錄的.數據;第二步,將各小組記錄的數據填入統計表;第三步,討論如何將所得的數據製成條形統計圖。在學生繪製條形統計圖時,對單位量的選擇,教師不要作硬性的規定,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蒜苗高度範圍確定單位量。然後再交流討論。

第3篇

“噸的認識”是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的教學內容,而國小三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但“噸”這個非常大的質量單位,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何將“噸”這個抽象的概念,以具體、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如何讓學生“體驗”“1噸”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記得《數學課程標準》中非常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因此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常見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選取事例,讓學生感受到知識與體驗共生,數學與生活同在。

“噸” 的概念比較抽象,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也比較遠。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獲得充分的體驗,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的建立數學概念,要儘量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過程中建立表象。雖然學生已學習了質量單位“克”與“千克”,對質量單位有一定的瞭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許見到過“噸”,但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只憑觀察得到,再説像“噸”這麼大的質量單位,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更談不上有什麼體驗。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體驗“1噸”到底有多重,我先讓每位學生輪流抱一抱一袋10千克的大米,説説感覺,再選一位班中的“大力士”來抱一抱一次能抱幾袋大米,然後推算100袋這樣的'大米重1000千克既“噸”,再讓學生做遊戲,同桌互相抱一抱,説説感受,如抱兩、三位同學又有什麼感覺呢, 按三年級學生每人25千克計算,全班40位同學約重1噸。然後讓學生舉例説説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重約1噸重 (如2頭牛、10頭豬、200只鴨、電梯的載重量等)。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中,藉助100袋大米,40位同學總重量、2頭牛等具體的實物幫助學生建立1噸的表象。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學習“噸”這個單位。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使數學貼近學生生活,變得有趣、生動,容易感受。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用所學“噸”的知識解決小動物的“過橋問題”,“貨車、電梯的載重量”,“多少物體的重量約1噸”,“哪些物體的質量要用噸作單位”,“估計一些大動物的質量”等,使學生體驗到“噸”的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學習“噸”的知識能解決許多生活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4篇

“求商的近似值”這節課的內容雖然簡單,但比較枯燥,學生不容易提起興趣。而且學生剛初步學習小數除法,計算還不熟練,計算常出錯,這也加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負擔。這節課要從實際生活中尋找素材,豐富課堂,使數學課充滿生活氣息。幫助學生在數學課中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課一開始,從這一單元學生熟悉的“三峽工程”談話中自然引出數學問題,營造一種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指導學生掌握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四捨五入”的方法。然後指導學生計算關於用小瓶裝魚苗的實際問題,指導學生掌握“進一法” 取商的近似值;最後指導學生探討關於做成套衣服用布的問題,使學生掌握“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在教完新課後,我設計了3個小題來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

教師點撥:人民幣的最小單位是分,用元作單位應保留二位小數。所以正確答案應是2.7×4.25≈11.48(元)。

2、一匹布90米,做一套兒童服裝用布2.2米,這批布最多可以做多少套這樣的服裝?

教師點撥:可以做多少套服裝應用“去尾”法,因此90÷2.2≈40 (套)。

3、一輛車最多可以坐55人,230人去郊遊,需要幾輛這樣的客車?

教師點撥:需要幾輛這樣的客車應用“進一”法,230÷55≈5(輛)。

看來在求近似值時,應引導學生多聯繫實際生活,才能正確選擇對應的方法,得到正確的答案。

這樣學生不但掌握了多種取近似值的方法,同時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增強了對新知識探究的興趣。整節課教師都以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現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探索空間和時間,使探索落到實處。這樣學生的知識在交流中增值,思維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

第5篇

?確定位置》一課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既是認識圖形知識的繼續,又是後面學習直角座標系等知識的基礎。既是第一學段的發展,也是第三學段學習的鋪墊,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本節課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認識生活周圍的環境,都有較大的作用。教學本課要求學生體驗確定位置的重要性,理解數對的意義和表示方法;能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來表示位置,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經過三次試教,聽取年級組老師們的意見及反覆修改,我終於比較成功的完成了《確定位置》這一達標課。

反思這節課,從設計準備到試教,再到最後上完這節課,感想頗多。

1、教師要想上好一節課,必須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目標明確

最初看到教材上的內容,感到這節課很簡單,教材上的內容很少,這麼簡單,這麼少的內容不知如何去講。於是我深入鑽研教材,理解編者的意圖,查閲了大量的資料,並在網上觀看學習了特級教師錢守旺老師和另一位老師上的《確定位置》的錄像課,對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開始設計這節課。進行教學設計時我注重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和生活經驗,吸取名家課堂上的精華,不斷地研究探索,始終想着每一個活動的設計要達到什麼目標。教學時層層深入、步步推進,使教學結構緊湊而且環環相扣,突出重點逐步突破難點。

通過老師們的評課,使我知道每一節數學課,教師都要明確本節課的知識在整個國小階段所處的位置,知識的前後聯繫,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以及後續將要學習的內容。

2、遵從學生的原認知,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本節課從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切入教學:家長會怎樣告訴家長自己的位置?由於從學生身邊的真實情境出發,學生有生活經驗,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們描述自己的位置時,有的描述得很清楚,有的描述得不但麻煩,而且不清楚。如何方便交流和溝通?這樣學生就產生了學習確定位置的必要性,為新課中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打下了基礎。

學生對自己的位置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後,設置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幫助圖中的小朋友説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當學生初步認識“數對”後, 又引導他們用“數對”來描述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藉助班級的組與排用“數對”確定位置,學生可以直接應用已形成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體會“數對”和人的對應,經歷數形結合的過程。

在明確了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後,結合“地圖”、“平面圖”、“找位置”遊戲、“介紹自己座位”、“介紹好朋友座位”等練習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了知識,體會體會數學的價值。

在課堂練習中挖掘教材隱含知識,地球上利用經線和緯線確定某一點的位置,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介紹著名數學家笛卡爾和平面直角座標系,把課內與課外緊密結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覺到,課雖上完了,但探索還在繼續,同時對學生進行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努力學習,成為對人類、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的思想教育。

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的有效運用是我這節課的一大亮點。其中之一是學習用數對錶示位置時,利用動態演示,邊演示邊講解:用括號來表示一個位置,先橫着數,小青在第3組,把3寫在前邊,再豎着數,她在第2個,把2寫在後邊,兩個數之間用逗號隔開,這種記錄方法稱為"數對"。使學生明確數對的表示方法。另一處是為了向學生充分展現知識形成的過程,把座位圖抽象成點子圖,再把點子圖抽象成方格圖,從具體到抽象,解決了本課的難點,這是其它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本節課我滲透了函數思想、一一對應思想、符號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這些思想方法不用告訴學生,但教師心中有數。在國小數學課中都應該滲透哪些數學思想需要我們去學習和思考。當然,課堂教學的魅力就在於她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覺得至少有如下幾點需要改進。

1、由於我的評價性語言太少,開始上課時,學生積極性不高,沒有產生應有的效果。

2、年輕教師的青春與活力在本節課中還有待加強。面對中高年級的國小生作為年輕教 師的我應該有更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讓學生在你聲情並茂的講解中愉快的學習知識。我想這是我以後該加強改進的。

3、試教時,由於是借班上課,在指定學生回答問題時我採用“第幾組第幾個同學”和用數對如“(3,2)同學”回答的方法,靈活運用各種確定位置的方法,可謂一舉兩得。但正式上課時我有些緊張,沒有很好的發揮,今後應多在公開場合歷練,才能更有效的調控課堂!

4、在講完本節課以後還需要在教學難度中有所拓展,由於本節課是為學生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講授知識第幾組第幾個的時候需要講授什麼是列什麼是行這一知識點。看來下次上課時應該注意對教材的深層領會。

第6篇

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温度》教學反思《温度》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第一課時,本節課的目標是結合温度的實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體驗用帶“-”的數表示零上温度與零下温度的必要性;通過在温度計上標記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動,體會零上温度零攝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計上的位置順序關係,會正確讀出温度計上顯示的温度,會比較兩個零下温度的大小。學生初次接觸負數,直接接觸抽象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我首先將天氣預報融入課堂中,通過播報北京、漠河、西安、台北、拉薩等地的温度信息,讓學生讀圖,從圖中提取信息。

接着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氣温和最低氣温,學生用各種方法描述了北京的最高氣温和最低氣温,由此引出“+5℃”和“-2℃”的表示方法。展示温度計,讓學生觀察温度計,認識温度計上的各種信息,讓學生在温度計上標出北京、漠河、西安、台北、拉薩的最高氣温和最低氣温,利用温度計上的刻度高低,比較各個城市的温度高低;脱離温度計的情境,總結零下温度比大小的方法,從而達成本節課的目標。本節課中我發現學生都是有獨立個性的`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有學生用豎線表示,有學生用山來表示,有的用小漫畫表示温度高低,非常有創意。本節課我合理安排時間在課堂最後十分鐘處理了練習題,針對練習題中學生出現的問題,有針對的再次講解強調,保證學生當堂掌握。本節課中存在一個問題是沒有強調攝氏度的讀法,很多時候用度表示了攝氏度,這導致了小部分學生將温度的攝氏度與量角的度搞混,在總複習時出現問題,今後在數學課堂上用語要規範。

第7篇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經歷、體驗、探索”。因此在教學《積的變化規律》這節課中,我注重情境的創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教材中的兩組算式調整為一組乘法算式。這一組算式是以能夠體現我們課本所要傳達的信息與知識,引導學生通過這一組算式去發現問題,從而去經歷發現規律——總結規律——驗證規律——運用規律這四個層次的學習。在這四個層次的學習中,學生通過觀察、探索、交流、歸納等方式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索過程,初步獲得探索規律的一般方法和經驗,體驗發現規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1、學生雖然能夠通過例題找出積的變化規律,但是仍有部分學生並沒有真正懂得該規律的應用。這在後面的練習時表現的尤為明顯,部分學生還是用以前的老方法進行計算,而不是找到規律直接寫得數。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多加練習,也多關注思維慢一些的學生,加強對他們的引導,使他們能更積極更有目標的去思考。

2、這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索、交流,從而歸納積的變化規律,有部分學生還是不敢舉手大膽的交流。這部分學生主要是害怕自己説錯了,讓別的同學取笑。針對學生不敢發言,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多給學生鼓勵,多給學生信心,使學生暢所欲言。

3、由於學生參與度不夠,導致課堂進度受影響,設計的鞏固練習題沒有全部進行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