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教學大班教案8篇 掌握遊戲技巧 輕鬆暢玩大寶藏——遊戲教學大班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8.34K

“遊戲教學大班教案”是一份優秀的教育資源,可以幫助老師們在大班課堂中運用遊戲等趣味教學方法,提高幼兒的興趣和學習效果。同時,該教案包含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活動,能滿足幼兒對於多樣化學習的需求。

遊戲教學大班教案8篇 掌握遊戲技巧 輕鬆暢玩大寶藏——遊戲教學大班教案

第1篇

2、 樂意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樂曲旋律,體驗即興模仿的樂趣。

1、 暖身活動:老師伴奏,幼兒聽音樂做律動,學老樹怪的模樣進場。

師:在森林裏有許多老樹怪,它們一搖一晃地出現了。

2、 唱名背唱:老師指唱唱名卡,幼兒手持布球指唱。

師:老樹怪好開心,嘴裏哼唱了旋律,它唱的是什麼?出示唱名卡,幼兒模唱旋律。

師:一隻貪玩的小風箏故意掙脱小主人的繩索後四處遊玩,它在天空中飛得好高好高,在穿過一片樹林的時候,被一個老樹怪給抓住了。小風箏掛在樹枝上動彈不得,書上飛來許多烏鴉。小風箏害怕極樂,於是請求貓頭鷹幫它把一根紫色的羽毛交給了小主人,小主人看到了紫色羽毛,就會知道小風箏有危險了。小主人收到紫色羽毛後,為了救小風箏,找了好多好多小朋友幫忙。

師:我們已經來到了老樹怪的地下,請小朋友想想有什麼辦法能讓風箏從樹上滑下來?

間奏:拍手唱“請跟我來”,由上到下拍奏,感應下行旋律。

a段:跳抓抓舞、扭扭舞、高低舞等等創作各種舞步並互相模仿。

師:小主人説了,我們的人手不夠,再去請一些好朋友來幫忙好嗎?(幼兒伴隨着音樂,一手拿着鼓,敲打着退場)

遊戲教學大班教案8篇 掌握遊戲技巧 輕鬆暢玩大寶藏——遊戲教學大班教案 第2張

第2篇

這幾日我們都在開展“我愛祖國”的主題活動,有個孩子提出:“我們的古田是不是祖國的一部分?”這使我想到培養幼兒愛祖國的情感何不從孩子身邊能接觸的事物開始。於是在確定結構遊戲主題時,搭建“古田的街道”的主題就產生了!

片斷一:忻睿與幾個小朋友用長條建構材料在拼接,由於拼接的長條過長,桌子上明顯放不下了,拼接出來的長條几次斷掉到地上。我判斷他們在搭建一個大的東西!

我發現幼兒搭這麼大的體育廣場,桌子顯然太小了,它已經影響了幼兒遊戲的順利進行。於是,我提出:“桌子夠大嗎?不夠的話,哪裏更大一點?要不要挪個地方?”在我的啟發下,幼兒從桌上換到了地上,又從活動室裏一頭移到了另外一頭。他們將建構材料連接起來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圈,足以容下七八個人。孩子們從圈外跳到圈內,又從圈內跳到圈外,嬉鬧着:“體育廣場搭好啦!”

片斷二:漸漸地,我發現在“體育廣場”跳進跳出的孩子越來越少了,有的孩子開始無所事事。於是,我將幼兒組織過來。

幼兒:體育廣場裏有很多椅子,我最喜歡去那裏看錶演。

幼兒:體育廣場前面有個大大的操場,還有一個會轉的圓球。

同伴間的交流引起了幼兒對體育廣場的回憶。在此基礎上,我請幼兒將談話的內容搭建到遊戲中去,有了豐富經驗的支持,幼兒又能繼續開展遊戲了。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從幼兒遊戲行為和情感態度中學習分析幼兒的需要、經驗以及動作、語言、認知和社會性等方面的現有發展水平,為設計教育環境、投放材料、組織教育活動收集信息。”自從學習這新<綱要>以來,我擺正了教師在自主遊戲中應所處的位置。在遊戲的過程中,老師應時刻關注觀察幼兒在玩什麼,用什麼東西玩,怎樣玩,從而瞭解幼兒的興趣、經驗、需要、能力等,以便在幼兒需要時及時介入遊戲,支持幼兒實現願望。如以上的案例,我在遊戲中時刻關注、觀察着幼兒,並對他們的遊戲行為進行分析,使我能瞭解幼兒的真實願望,然後決策我的指導行為,保證了幼兒自主活動能順利進行!

自主遊戲活動模式的結構突現了遊戲是幼兒自主自發的意願活動這一本質特點,明確了教師作為遊戲環境的創設營造者、遊戲過程的觀察支持者、遊戲成果的分享激勵者的角色地位。教師作為幼兒遊戲的支持者,應如何在遊戲進展中扮演這一角色呢?

觀察幼兒遊戲開始的行為,可以發現幼兒的表現是不同的。有的幼兒能很快找到遊戲材料、夥伴,友好協商,達成共識進入遊戲;有的幼兒到處轉悠未有結果;有的幼兒行動遲緩,無所適從……遊戲中所產生的困難和矛盾,需要教師的指導幫助,以使幼兒順利開展遊戲。同時教師對觀察的遊戲行為要加以分析:遊戲中,孩子的建構玩具為什麼要搭那麼長;為什麼孩子不感興趣了?等。

教師通過觀察分析才能決定知道的對象和方式:在什麼時候或以什麼方式參與幼兒的遊戲過程,哪些幼兒需要幫助,需要什麼樣的幫助,等等。我覺得我們還可以製作一些簡單的觀察表格作觀察記錄,以便於分析總結,及時調整教育或遊戲的目標方案。

<綱要>中明確指出,為了保證幼兒的安全與遊戲的順利進行,教師可適度介入遊戲,教師介入遊戲的方法有多種,但要把握好時機和分寸,以不干擾幼兒的遊戲為前提,以幼兒遊戲的快樂為根本,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如以上片斷一,幼兒由於經驗不足不懂得要調整場地開展遊戲,導致遊戲受到阻礙。這時教師及時介入,給他們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支持幼兒的遊戲願望得以實現,體現了時機與方法的適宜組合。

幼兒在遊戲中常常會遇到困難或出現問題,有的解決了,有的自己無法解決。如上片斷二,幼兒在搭完體育廣場後遊戲無法延伸,孩子漸漸失去了興趣。這是由於他們缺乏相關經驗,他們需要支持。這時,我讓幼兒

之間相互介紹體育廣場,共同分享知識經驗,分析討論遊戲中出現的問題,它是推動幼兒遊戲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當然,是否需要交流,以何種形式交流應視需要而定,形式方法使靈活多樣的。如個別、小組、集體交流、過程交流,結束交流等。我們切忌把幼兒對遊戲的自發討論變成教師對幼兒遊戲與行為好壞的評價判斷。

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發交流是幼兒自主遊戲的基本品格,也是衡量幼兒自主遊戲的起碼標尺。共享、觀察、幫助是教師指導自主遊戲的基本態度和任務,應該貫穿幼兒遊戲的全過程。教師在指導幼兒遊戲時應考慮幼兒遊戲的基本過程,靈活指導,尊重幼兒遊戲的實際需要,促進幼兒的發展

第3篇

1.使幼兒初步瞭解改變物體形狀可以使物體的載重力發生變化的現象。

難點:幼兒初步瞭解改變物體形狀可以使物體的載重力發生變化的現象。

教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遊戲,這個遊戲就叫“好玩的紙橋遊戲”。在玩這個遊戲之前,我想給小朋友説一個關於圓柱體,長方體和三稜柱的故事。“負責建造大橋的工程師正準備舉行一個“橋墩選拔賽”,從中選取最堅固的橋墩。圓柱體,長方體和三稜柱聽説後都要來參加比賽,他們都説自己最堅固,最結實,最適合做橋墩。”因此,他們還特意邀請小朋友來評評理,驗證一下誰最適合做橋墩。二、交流討論,第一次探索,誰的力氣大

教師:小朋友,你們覺得哪種形狀的最適合做橋墩呢?我們又有什麼方法比較一下哪個力氣最大呢?老師想到一個方法,就是把相同重量的書壓到它們身上,看誰先倒,誰的力氣就是最小,誰最後倒,誰的力氣就是最大,那就是大力士了。

(2)幼兒分組嘗試:分別往本組的橋墩壓相同重量的書,看誰先倒。

小結:經過一場激烈的“舉重”比賽,圓柱體最終贏得了比賽,工程師最後就用圓柱體來造橋墩了。三、第二次探索:橋面選拔賽

教師:選好橋墩,接下來我們就要製作橋面了,請小朋友想想辦法用紙怎樣做一個結實的橋面吧。(2)教師示範操作

教師:老師想到一種方法,就是把紙重複對摺來做橋面。你們的想法和我一樣嗎?我們現在把重複對摺後的紙當做橋面,放上書本,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書本和紙沒有掉下去)除了老師這種方法,你們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通過這次遊戲我們知道,普通的白紙放上一個物品就會被壓垮,而重複對摺後的紙更結實,放上物品都沒有被壓垮。重複對摺後的紙我們可以把它叫做波紋紙。所以最後我們可以選波紋紙作為橋面。原來改變一下紙的形狀,紙就能承受更大的重量,如果形狀不同,物體的承載力就不同。聰明的人們把原來普通的物品改變一下形狀,就能解決很多問題,比如圓柱體的橋墩更結實;紙箱裏面做成波紋狀,能讓紙箱更結實,更耐用。

本次科學活動我主要讓幼兒願意和同伴合作、探索、設計更堅固的紙橋。並將探索到的發現和結果,

與同伴一起分享,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整節科學活動課中,在驗證“橋墩”哪個力氣最大的過程中,用的時間比較多,導致製作橋面那部分時間相對較少。

孩子們對探索活動很感興趣,也能根據已經有的生活經驗去推敲,但孩子們的經驗是散亂的,這時教師的系統性的概括是非常必要的。

在探索的時候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探索,在孩子需要知道和幫助的時候就是以一個指導者的身份來幫助他們。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就要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們相互完成任務,體驗成功的快樂而更願意進行下一次的科學探索活動。

第4篇

遊戲貫穿整個過程,幼兒主動認識10內的數,促進思維發展。

在遊戲中幼兒對10以內的數的認識,鍛鍊手眼的協調能力、反應能力。

老師隨意抓起一把小星星,然後讓幼兒猜小星星數量,再比較兩手中小星星的多少。接着幼兒2人一組,每人用一隻手隨意抓一把小星星,然後互相猜小星星的多少。

①請幼兒給小星星分類,把相同顏色的小星星放在一起。

②啟發幼兒把什麼顏色的小星星放在一起,幫助幼兒瞭解分類的標準。

③讓幼兒説出每一種小星星有多少、哪種顏色的小星星最多。

①幼兒看數卡取出相應的小木棒,用這些木棒拼出不同的圖形互欣賞。啟發幼兒説説用幾根小木棒拼出什麼圖形。

③幼兒自由拼圖、説出用幾根小木棒拼出了什麼圖形。

我考慮到我們的幼兒是農村的孩子,數感差,如果直觀教學,幼兒會不易接受,興趣也不高,錯呀根據幼兒愛玩的天性,我準備了些五彩的小星星來猜數,讓他們在玩樂中認知10以內的數,加深認識。在教學中,師幼互動猜數時,我

發覺每個幼兒高舉出示數字的小手,嘴裏也嚷嚷着要猜數,參與性特高。為了每個幼兒都有機會表現,我讓幼兒每2人一組,繼續玩猜數。這就利用了幼兒愛玩的天性學習興趣就遞過來,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玩樂,這樣學習興趣

就提高了。用小木棒擺圖形,既可促進思維發展,有使幼兒對10以內的數加深認識。幼兒積極、大膽形象擺出了三角形、四邊形、星形、圓形(不太規則),有些想象豐富的幼兒在圖形中擺上五彩的星星,圖形美極了,開闊了幼兒思維。

課後抽查幼兒的10以內讀數,還有3個不能正確讀數。如果我再上這節課,這三個幼兒要作為重點教育。還應多加一些教學方法和技巧,多關注後進的幼兒。

第5篇

設計背景:冬天到了,小朋友都戴上了各種各樣漂亮的手套,小手變美了。

活動目標:根據手形的變化聯想各種事物,並嘗試。用自己的小手變成各種生動的圖案,發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嘗試。

1、教師把窗簾拉上,請一名幼兒打開手電筒照到牆上,老師伸手做手影遊戲,引導幼兒欣賞。例如:狗、孔雀等。

2、引導學生伸出自己的手到窗簾處變出自己想變的事物。

引導:老師邊誇獎邊拿出自己畫的範畫(頭朝不同方向的鳥)讓學生欣賞後貼在小黑板上。師:這些畫的輪廓像什麼?生:小鳥。師:小朋友真厲害發現了祕密,讓老師來教你們用小手變“小鳥”吧。

1、老師伸出手指着大拇指説:“把大姆指當小鳥的頭”,並在輪廓裏畫上眼睛和尖尖的。指着其餘四個指頭説:“這當小鳥的身子”,邊説邊用粉筆在黑板上描下來。

問:還能不能多畫幾隻鳥?生:……師邊説邊畫了兩隻頭朝不同方向的鳥。問:可不可以給這兩隻鳥塗上不同的顏色?生:可以。師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讓老師幫着給鳥塗上。師:這幾隻鳥美麗嗎?生……

動手創作:指導幼兒擺好要畫的手形,用筆從最外邊的手指開始,仔細沿着手指的形狀走,一直畫到最後一個手指(着重找出姆指),師:拇指上畫鳥的什麼?生:頭。並指導幼兒添畫進行裝飾。

作品展覽:讓幼兒把自己的畫展示給大家看。師進行評價。

(1)大部分幼兒都能動手畫,很感興趣,剛畫時四個小指頭個別的合併畫了,個別的在畫好輪廓後把眼睛、嘴錯畫在小指上了。

(2)教師在講小鳥的頭時,還要強調以不同的方向進行變換,讓學生看出各種姿態的小鳥。

(3)教師在要求畫不同方向飛來的小鳥時,幼兒有一定的難度,教師用手在黑板上擺放不同方向飛來的小鳥,幼兒很快就接受了。

2、活動效果的評價:引入還是很好的,師在講畫鳥頭朝不同方向時不夠靈活。

3、我重新上這課時,會在範畫上精心設計,引導上多下功夫,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鳥不同姿態的美。

第6篇

1.教幼兒能根據音樂的高低不同分辨出不同動物的出場次序。

活動投影膠片一套,兔子和兇惡動物的音樂各一段,兔子的頭飾和幼兒人數相當,大灰狼頭飾一隻,塑料泡沫製作的磚頭若干;投影儀、錄音機各一台。

談話:小朋友們,老師知道你們都喜歡小動物,那你們和老師説一説,你們都喜歡什麼動物,好嗎?(幼兒自由討論,彙報)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聽一個非常好聽的就故事,你們想聽嗎?

老師邊操作活動投影片邊講解:在一片茂密的森林裏,住着兔媽媽和他的孩子們。一天,天氣晴朗,兔媽媽帶着他的孩子們到樹林裏去採蘑菇。小兔子們一邊走一邊看,一邊看一邊採,心裏可高興了。突然,從樹林的深處竄出了一隻兇惡的大灰狼,這隻大灰狼已經好幾頓沒有吃飯了,它看見了一羣小兔子,心裏想:這下可以美美地飽餐一頓了,於是它張牙舞爪地向小兔子撲過來。正在這時,兔媽媽大喊一聲:勇敢的小兔子,快來打大灰狼啊!小兔子們聽到媽媽的喊聲,都勇敢地撿起地上的石塊,向大灰狼砸去,大灰狼被砸得嗷嗷直叫,夾這尾巴逃跑了。小兔子們高興地唱起歌,跳起舞。

(1)老師先做兔媽媽和大灰狼,和孩子們一起遊戲一次。

第7篇

1、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想像並用肢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樂曲內容。

2、喜歡參與音樂遊戲,嘗試用幽默、詼諧的動作表現樂曲內容。並在此遊戲過程中體驗快樂。

教學準備:樂曲、 節奏音符、 圖譜、 利用廢舊材料製作小矮人的勞動工具、 幼兒熟悉白雪公主的故事

一、引題,(教師扮演白雪,幼兒扮演小矮人。)

白雪:“狠毒的皇后太可怕了,今天我不想一個人在家,我能跟你們一起上山勞動嗎?”

白雪:“太好了,那我們出發吧!”(大家排着整齊的隊伍唱着歌出發了)唱:一個、兩個、三個

小矮人,四個、五個、六個小矮人,許多小矮上山勞動,多麼快樂呀!(歌曲《印第安人》改編)

二、欣賞樂曲,想像樂曲所表現的內容,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

白雪:“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幹活了,知道我們一會兒拿着工具要幹什麼嗎?”(幼兒看過白雪公主的

白雪:“水晶埋在很深的巖石裏,我們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把它挖出來,聽聽音樂中哪些聲音特別象

白雪:“誰能模仿小矮人挖水晶的聲音?小矮人每次找到水晶都挖了幾下?”

白雪:“現在我們也來挖水晶,我們可要認真聽,聽到特別重的聲音時就有節奏地挖水晶,可別挖錯

白雪:“小矮人挖了很多的水晶,會用什麼工具將它藏進山洞呢?”( 幼:用小推車把水晶運進山洞。)

白雪:“誰的力氣大?請你來表演推很重的小推車。”

白雪:“我們來聽聽音樂中哪個音特別象是在推很重的小推車?”(聽音樂)

白雪:“誰聽到了推很重小推車的聲音,請你來模仿推車的聲音?”

白雪: 你們為什麼覺得這個音像是小矮人在推車呢?(幼:“因為這個音拉得很長”。)

白雪:“瞧,剛才我們挖了這麼多的水晶,我們先用小推車把水晶運進山洞吧!”(聽

音樂打節拍,進行到“重音”和“延長音”。時用節奏動作表現)

注:通過以上環節分步驟,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深刻地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並結合遊戲所創設的情景通過聲音、動作、等多重的形式表現了自己對“重音”和“延長音”,的理解,解決感受樂曲中的“重音”和“延長音”的重難點。

四、引導幼兒合作填補並認識圖譜,加深對樂曲曲式結構特點的理解。

一)教師一邊指圖一邊讀圖,引導幼兒模仿小矮人有節奏地走路。

白雪:(教師出示一張不完整的音樂圖譜)“瞧,這是一張小矮人勞動時“藏寶圖”,看懂了‘藏寶圖’

就能挖到更多水晶。‘藏寶圖’上的腳印表示什麼?”(幼:“小矮人在走路”)“一個腳印表示走一步。我們也來試試吧!”(幼兒在座位上腳踩節奏模仿。)

注:強調小矮人走路時要有節奏,因為幼兒在遊戲時往往只重視表現“重音”和“延長音”而輕視了走路時也要有節奏。

二)感受樂曲的曲式結構特點,並根據曲式結構合作填補圖譜。

白雪:“這張‘藏寶圖’還藏着一個祕密,我們只能看到小矮人走路的記號,卻不知到哪裏有水晶,

哪裏該將水晶運回山洞, 祕密就藏在剛才那首音樂裏。

白雪:(出示教師事先設計好的“重音記號”和“延長音記號”) 我這有兩種記號,猜猜那種是“重音記號”那種是“延長音記號”。

白雪:“我們聽音樂合作,你們聽到‘重音’‘延長音’馬上模仿它的聲音提醒我,我立刻在‘藏寶圖’的空白出貼上相應的記號。把‘藏寶圖’的祕密找出來。有信心完成任務嗎?”(師幼合作填補圖譜)

注:以找‘藏寶圖’的祕密為由,激發幼兒活動興趣。聽音樂合作填補圖譜,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樂曲結構與圖譜的匹配。“重音記號”和“延長音記號”教師可課前設計好,也可根據需要讓幼兒來設計。

1、教師指圖,放慢速度哼唱樂曲旋律,引導幼兒讀完整的圖譜。

白雪:“一天,小矮人快樂地上山挖水晶。準備——出發......”

注:放慢速度哼唱是因為幼兒理解樂曲結構與圖譜的匹配時需要一個反映的過程。

白雪:“現在小矮人要跟着音樂出發,速度會變得更快。準備——出發......”

四)引導幼兒看圖譜,發現圖譜中每一樂段 “延長音”記號“逐一增多”的規律

白雪:“我發現了一個規律,小矮人每一次挖到水晶時推車的次數都不一樣,你們

白雪:“為什麼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呢?”(幼:“因為水晶越來越多,需要的車也越來越多。

所以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或車上的水晶越來越重,所以延長音要一次比一次多一個。”)

注:這一步驟的設計整合了科學領域中的計算內容“逐一增多”,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時又幫助幼兒理解了音樂的曲式結構——比較四個樂段中的旋律和節奏的異同。

五、遊戲:幼兒用肢體語言有節奏地表現想像中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一)教師讀圖譜,幼兒用動作有節奏地表現想像中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白雪:“現在讓我們跟着音樂中的小矮人一起去挖水晶去吧!”

注:幼兒徒手有節奏地練習,為下一環節的表演打基礎。

二)拓展幼兒想像樂曲所表現的內容,豐富動作、表情的表現力。

1、引導幼兒選擇適合的工具用相應的滑稽的動作表現使用工具。

白雪:“其實每個小矮人都非常可愛、搞笑,使用的勞動工具也有很多,”(依次出示小矮人不同的

1) 聽哼唱旋律,請幾位幼兒集體表演用掃把——掃、用錘子——錘、鏟子——鏟、鎬子——挖等

動作,(如白雪:“我發現前面巖石縫裏有水晶,我們選擇一把好用的工具把它挖出來呢?比比誰的動作更搞笑、有創意。”)

注:幼兒使用利用自制的廢舊材料勞動工具,遊戲起來特別感興趣。想像水晶藏在我們周圍的各個空間方位的巖石裏,豐富幼兒的空間動作。

2)聽哼唱旋律,引導幼兒模仿並加以提升。

白雪:“你們喜歡誰的動作,為什麼?”(引導幼兒從動作的創意、誇張、表情來評價。)“我們一起來學學。”

注:適時提供幼兒間的相互學習的機會。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導幼兒嘗試用幽默、詼諧的動作表現小矮人不同的走路和推車動作。

白雪:“小矮人很可愛、幹活時很開心。不僅是挖水晶,就連走路和推車動作也是很搞笑的。比

比誰的動作最滑稽哦。”(教師哼唱,請幾個幼兒來表演)

三)幼兒手持勞動工具,嘗試用幽默、詼諧的動作完整表現小矮人的勞動情景。

白雪:“今天我們挖的水晶真多,晚上我給你們做‘蘋果派’吃,快收拾好東西我們回家吧!”(大家排着整齊的隊伍唱着歌回家了)唱:“一個、兩個、三個小矮人,四個、五個、六個小矮人,許多小矮人勞動回家,多麼快樂呀!”

七、活動延伸:(遊戲)將幼兒分成兩組表演音樂中所表現的不同情景。

聽音樂:請四個幼兒來表演小矮人推車的情景,(第一樂句請一人推車,第二樂句時加一人幫忙推,依次類推)其他幼兒表演小矮人走路和挖水晶的情景。按音樂的發展,一組在表演時另一組保持造型不動。

注:發展幼兒的注意力和控制能力,增添遊戲的情趣。

第8篇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通過直觀教具使幼兒從具體材料和遊戲活動中進行抽象的、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並運用語言促進思維,培養幼兒對數學興趣的數學活動。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因此,幼兒園開展數學活動應更多的通過真實問題的情景產生來運用數學解決問題,並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

新綱要要求幼兒"應從生活中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和合作能力。"在前些階段,本班幼兒已經學習了8以內的數的組成和分解,對於數的組成和分解已具備一定的經驗基礎,幼兒學習並掌握數的組成和分解使數羣概念得以發展,能進一步理解數之間的關係,也為幼兒學習加減運算打下基礎。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在《和9做遊戲》的數學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操作實物,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數的分解和組成的經驗,同時引導幼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與用結合起來。

2、引導幼兒用9的分合知識,解決活動中的問題,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準備了9個雙色的圓片,並且還要和這9個圓片來做遊戲呢!大家可要看仔細了。師幼齊唱歌曲一遍。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讓我們的教室也象小花園一樣的美麗呢?"

師:"你們看,草地上有那麼多的花瓣,我們聽音樂去拾花瓣吧!"

教師講解拾花瓣和貼花瓣的要求:聽音樂去拾花瓣,並且看看花瓣上面的分合式,其中的方框中應該是數字幾,就把花瓣貼在相應的花盤裏。

第一遍遊戲:教師請女孩子去拾花瓣,顏色是黃色的,一次拾一個花瓣。集體檢查,及時糾正。

第二遍遊戲:教師請男孩子去拾花瓣,顏色是紅色的,一次拾一個花瓣。集體檢查,及時糾正。

第三遍遊戲,教師請全體孩子一起去拾花瓣,一次拾二個花瓣,集體檢查並糾正。

這次活動進行很順利,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興趣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也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記錄下結果,活動結束後,我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反思,認為有幾個比較成功的地方: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維空間,也不急於告訴孩子們答案,而是讓他們在操作中通過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並作好記錄。

整個活動,充分體現孩子的主體作用、教師站在幼兒背後,全體幼兒都能主動去操作、嘗試願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同時,活動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值得我去深深的思考:。在孩子們操作的環節中,當我提示孩子們操作即將告一段落,準備進入下一環節的時候,有位孩子興致正濃,表示還想玩,但我為了活動按時有序的進行,我用"商量"的語氣告訴他:"等會兒再玩",活動結束後,他果然非認真的再操作,一直把9個圓片的結果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全都記錄下來為止。我們都知道,數學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在操作學習,可每個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給孩子充分的操作時間還是必要的,反之,就是把抽象的知識強加給孩子,同時也體現不出操作真正的意圖。

幼兒學習掌握數的組成使數羣概念得以發展,進一步理解數之間關係的標誌,也為幼兒學習加減運算打下基礎。在數組成教學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操作實物,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上數的組成經驗。並引導幼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使學與用結合起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