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蘆》4篇 追求葫蘆,未曾迷失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6W

《我要的是葫蘆》是一部以親情為主題的現實主義小説,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為了治癒生病的母親,拼盡全力尋找一種神奇的葫蘆的故事。小説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曾榮獲中國兒童文學“茅盾文學獎”。

《我要的是葫蘆》4篇 追求葫蘆,未曾迷失

第1篇

1、在反覆的指認和書寫中,學生能迅速無誤地讀出6個生字,並會寫8個字;

2、在反覆的朗讀與領悟中,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瞭解故事寓意: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瞭解葉子和果實之間的關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1、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習,使得他們更加容易理解課文內容;

2、朗讀感悟法,生動的説明易於激發讀者的閲讀興趣,基於這一點,教師宜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朗讀形式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3、導讀教學法,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自主學習課文;

1、在反覆的指認和書寫中,學生能迅速無誤地讀出6個生字;

2、在反覆的朗讀與領悟中,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瞭解故事寓意: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1、出示葫蘆圖片,大家見過這種植物麼?它叫什麼呢?

2、誰知道葫蘆是怎麼長出來的呢?(師用自制小卡片展示葫蘆生長過程:長出葫蘆藤——長出綠葉——開出小花——結小葫蘆。)在演示的同時,教師口述葫蘆生長過程。

3、有一個人,他和我們一樣很喜歡葫蘆,可他種的小葫蘆還沒有長大,就全部掉了。。。。。。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4、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14課(師板書:14 我要的是葫蘆)生讀課題。

1、真不錯,老師還沒有教呢,大家就都認得“葫蘆”了,看樣子,大家一定預習得很好了,老師相信其他的生字,大家也一定會認會讀了。

2、出示生字卡片“葫”“蘆”“藤”“哇”“盯”“鄰”生試讀。

2、師範讀課文,生思考:這個人在幹什麼呢?他所做的事有成果麼?

3、是啊,這個種葫蘆的人種葫蘆全部都掉了,可剛開始,小葫蘆長出來了麼?

4、你是從哪裏知道葫蘆長出來了的呢?長出來的葫蘆又是什麼樣子呢?(請在課文中找出你的答案)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

(要讀出小葫蘆長出來帶給人們的喜悦心情,以及對小葫蘆的喜愛之情。)

6、從剛才我們所讀的這幾句話中,你能找出來小葫蘆生長的過程麼?

(長出葫蘆藤——長出綠葉——開出小花——結小葫蘆。)

7、經過了“長出葫蘆藤——長出綠葉——開出小花——結小葫蘆”這樣的生長過程,小葫蘆應該越長越好,變成大葫蘆啊,是不是這個種葫蘆的人豐收了,收穫了很多的葫蘆呢?

(“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要讀出小葫蘆掉落了,人們的傷心、失望和可惜。)

10、開始小葫蘆不是長的得很好麼?可現在......全落了。這是為什麼呢?

(“有一天,他看見葉子上爬着幾個蚜蟲,心裏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那個人感到很奇怪,他説:‘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11、指導朗讀,並體會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的區別。

(帶有“?”和“!”的句子更能突現出種葫蘆的人對蚜蟲滿不在乎的態度。)

13、真可惜,小葫蘆都落了!這是不是種葫蘆的人的錯誤所導致的呢?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這個故事,看完以後,請大家告訴老師,這個種葫蘆的人錯了麼?錯在哪裏呢?

(種葫蘆的人錯了,他錯在:①他沒有聽鄰居的勸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間的聯繫。)

14、葉子都落了,小葫蘆也沒了,種葫蘆的人看見這個景象,會想什麼呢?

種葫蘆的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可惜小葫蘆這時小葫蘆已經沒有了。他的錯誤是:①他沒有聽鄰居的勸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間的聯繫。同學們,你們想做這樣的人麼?(不想。)那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應該考慮到事物之間的聯繫,並且多多虛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教學目標:在課堂上,通過教師教學,學生學會寫8個字,並且正確掌握這8個字的讀音、用這8個字組詞。

生齊讀課文,並回憶上節課所學習到的道理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時,都應該考慮到事物之間的聯繫,並且多多虛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2、出示生字“言”,你能用加一加、去一去、換一換的方法對這個生字進行加工嗎?

(換一換,“治”字換成提手旁組成“抬”,組詞:抬水、抬頭。)

(換一換:“治”字換成女子旁組成“始”,組詞:開始、始終。)

(去一去,“治”字去掉三點水就是“台”,組詞:中國台灣、枱燈。)

(加一加:“每”字加上豎心旁組成“悔”,後悔。)

(去一去:“每”字去掉卧人旁,就是母親的“母”。

(換一換,“棵”字換成言字旁,組成“課”,上課。)

(換一換,“棵”字換成頁字旁,組成“顆”,一顆星。)

(去一去,“怪”字去掉豎心旁,就是“聖”,神聖。)

(換一換,“慢”字換成三點水,就是“漫”,漫遊。)

(換一換,“慢”字換成草子頭,就是“蔓”,藤蔓。)

一、聽了“同課異構”老師的教學展示,我學習到了很多組織教學的方法,也學習到很多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方法。在這節課的授課過程中,我嘗試運用了一些方法,如:全班一起念念小口訣;我的語調抑揚頓挫;用各種方法多多鼓勵孩子。這些方法確實起到一定的效果,能夠吸引一部分比較懶散的同學的注意力,也能激發一些同學的積極性。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繼續運用這些方法,並努力創造新的方法。

二、我們班的特點是:學生思考問題不是很積極,思想惰性比較大。在這節課上我嘗試了多多提出簡單的問題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並適時表揚他們,給予他們鼓勵,這樣的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三、在這節課的識字寫字方面,我用了大量的時間,因為識字教學是國小低年級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一味地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比較枯燥、單調的,學生學習中會感到索然無味,產生厭學情緒。而且,在學生遇到形近字、同音字時更是容易被攪得一塌糊塗,經常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在寫作文時可能會錯字連篇。所以這節課教學時我採用了對生字進行加一加,去一去、換一換等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生字的同時對生字的結構進行分析,並和以前學過的漢字以及生活中見過的字進行比較,找出異同點,再結合組詞、説話等形式的練習讓學生髮現形近字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從而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新字。但環節方面也是比較地單調,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多多變換模式,讓孩子們學得更加有勁。

《我要的是葫蘆》4篇 追求葫蘆,未曾迷失 第2張

第2篇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讀“藤”、“哇”、“蚜”三個字。

2、初步感知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

1、教師出示實物 —— 葫蘆,讓學生認一認,這是什麼?葫蘆可以作中藥,能治病。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跟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糾正讀音:蘆:字音是l*,第二聲。讀“葫蘆”一詞時,是輕聲,跟着老師再讀。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藉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1)打開課後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藉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義,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説一説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蘆: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户”字第一筆是點,注意與“盧”字區分,“蘆”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

盯:左右結構,部首是“目”字旁,右邊是“丁”字。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表示目不轉睛地看。

怪: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與“經”字區分。

些:上下結構,上面的筆順是:豎 橫 豎 提 撇 豎彎鈎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説一説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賽過: 勝過。本課指種葫蘆的人希望葫蘆長得比南瓜還要大。

蚜蟲:昆蟲,身體卵圓形,綠色,黃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農作物的害蟲。俗稱:膩蟲。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説説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後練習讀書。

課文講的是一個人種葫蘆的事。這個人不知道葉子和葫蘆的關係,他只注意葫蘆,葉子上生了蚜蟲他不管,鄰居勸他,他也不聽,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來越多,小葫蘆也都落了。

2、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係。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並且懂得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

2、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係。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並且懂得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

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係。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並且懂得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而受損失的道理。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2、教師出示課文內容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讀課文,圖文對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圖的內容。與同桌練習説一説。

(1)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讀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説一説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麼。

第一自然段講有一個人種了一棵葫蘆,葫蘆藤上長了葉子,開了花,結了小葫蘆,他非常高興。

a.第一句中的葫蘆是指一種植物,課題中的葫蘆指的是葫蘆的果實。

b.讓學生觀察畫面,結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寫時用到的幾個詞語談自己的體會:細長的葫蘆藤、綠色的葉子、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這説明葫蘆長得很好。板書:長滿綠色的葉子

(4)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那個人高興的心情,“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讀出那個人喜愛小葫蘆的語氣。

(1)小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

講那個人看見葉子上生了蚜蟲一點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蘆。

(2)讓學生在書中畫出那個人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説的。而後練習讀一讀,談一談應讀出什麼語氣。自己先思考,遇到問題與同桌商量商量。

“有幾個蚜蟲怕什麼?”那個人滿不在乎,在讀書時要讀出滿不在乎的語氣。種葫蘆的人希望小葫蘆長得比南瓜還要大, 要讀出滿懷希望的語氣。

學生們結合一些資料談自己的認識,而後教師再加以補充。葉子是植物營養器官之一,植物通過葉子吸收太陽光和二氧化碳,再與根部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成為植物的營養,葉子死了葫蘆也活不了。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練習分角色朗讀,邊讀邊體會鄰居和種葫蘆的人的看法。

(2)進行交流:“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意思是: 種葫蘆的人認為葉子上的蟲根本不用治,為什麼葉子上的蟲不用治呢?理由是:“。”讀這些語句時要讀出不以為然,自以為是的語氣。“。”要讀重些,是肯定的語氣。結合學生説的,板書:蚜蟲,不治)

(1)讓學生默讀,思考:葫蘆為什麼掉了?板書:落了

(2)引導學生交流:葫蘆藤上先長葉子,再開花,最後結果實。小葫蘆開始長得很好,後來生了蚜蟲,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蚜蟲越長越多,最後小葫蘆一個個都落了。

(3)讓學生觀察畫面,結合畫面展開想象:那個人看到小葫蘆一個個都掉了想些什麼?他會做些什麼呢?

(4)指名讀這個自然段,教師小結: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再後悔。

2、打開書,按照田字格規範書寫漢字,教師檢查,及時進行板演。

2、比較每組句子有什麼不同?與同桌討論,而後進行交流。這兩組句子在表達上,意思是一樣的,不同之處是:每組中的第一句是反問句,第二句是陳述句,第一句所表達的意思比第二句更強烈些。

4、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而後互評。

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有錯就改,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再後悔。

2、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由各小組選出優勝者參與班級展示。

第3篇

教學目標:會認6個生字,會寫“掛、哇、每、棵”4個字;

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和最後一段,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點擊出示,它是---------葫蘆。板書。

葫蘆的蘆單獨唸的時候讀第二聲,和葫合在一起時念輕聲------- 。誰再來讀一讀。

這兩個字都是形聲字,他們都有一個草字頭,從偏旁我們就知道,它是一種植物。

(1)這種植物沒有腳,卻能沿着架子往上爬,幫助它爬上去的部分叫“葫蘆藤”,“藤”是後鼻音,把它讀準確,齊讀。除了葫蘆有藤,還有哪些植物也有藤?(葡萄藤、絲瓜藤、南瓜藤)

(2)今天,小葫蘆還帶來了一段自我介紹,出示,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你從小葫蘆的自我介紹中知道了什麼?(製成的樂器叫葫蘆絲)

(3)葫蘆的用處還真多啊,讓我們再親親熱熱地叫他一聲。

3、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和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板書完整課題,指名讀。

2、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兩遍。

3、看大家讀得那麼專心,小葫蘆都跑出來想和大家交朋友呢,看誰能通過它的考驗,和它成為朋友。出示葫蘆,點擊認讀生字詞。

句: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説:“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1、課文中是怎樣描寫葫蘆的呢?我們來看第一自然段,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找,讀完以後用橫線把句子畫出來。

花是雪白的。雪白就是像雪一樣白,它的近義詞是:潔白。

那小葫蘆掛在綠葉中間,嫩生生的,就像剛出生的娃娃,我們忍不住讚歎-----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啊!

一陣微風吹來,小葫蘆隨着葫蘆藤盪來盪去,就像在盪鞦韆,我們忍不住讚歎------

5、你喜歡這可愛的小葫蘆嗎?帶着心中的喜愛讀句子。

你從哪句話體會到的?出示: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7、如果你就是那個種葫蘆的人,你盯着小葫蘆會説什麼?

8、讓我們帶着心中的喜愛再美美的讀讀第一自然段。

1、聽出來了同學們太喜歡小葫蘆了。可是,告訴你們一個不幸的消息:那些可愛的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點擊出示圖畫。你有什麼感受?(惋惜、難過)

好好的葫蘆為什麼都掉了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到下節課再尋找。

第4篇

?我要的是葫蘆》寫的是一個種葫蘆的人因為沒有治葫蘆葉上的蚜蟲,所以他的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從而告訴人們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課文的內容短小,藴涵的哲理淺顯。

可愛的小葫蘆為什麼會落呢?這是學生會質疑的問題,因此教學時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先學習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再重點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因為他不知道事物之間的密切聯繫。抓住文中的人物語言朗讀體會,理解課文內容。把以讀促悟作為教學的重點,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品悟課文語句裏包裹着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以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為基本理念。在設計中注重營造氛圍激發感情,讓學生在老師富有啟發的語言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探究中發展自己。《課標》中對第一學段提出了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的要求,設計中注重培養學生在自己的朗讀實踐中讀懂課文,積累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積累詞彙和培養語感。

教學難點: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體會事物之間存在聯繫。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田字格、小葫蘆獎品(圖片)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重點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體會種葫蘆人對小葫蘆的喜愛,瞭解故事的結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學習課文的同時,認識生字:葫、蘆、藤、哇、盯,會寫言、每、棵、哇、掛、慢5個生字。

1、(出示小葫蘆圖片)這是一個小葫蘆,這頭圓,這頭長,多可愛啊!喜歡嗎?板書葫蘆,讀讀這個詞,你發現了什麼?指出蘆字單獨時讀第二聲,和葫交朋友時讀輕聲,齊讀葫蘆

2、那麼這可愛的小葫蘆長在什麼地方呢?有個人也很喜歡葫蘆,就種了一棵葫蘆,我們打開書去看看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自由讀課文。

(一)體會葫蘆的可愛和種葫蘆人對葫蘆的喜愛之情。

1、讀完後,誰來説説葫蘆長在什麼地方呀?板書:葫蘆藤。指導讀準後鼻音。

葫蘆藤是什麼樣的呢?出示圖片:老師這兒有一棵葫蘆,葫蘆是一種植物。

出示一個小葫蘆:這是葫蘆,還是剛才説的一棵葫蘆嗎?對,是一個葫蘆。板書:棵,當説一種植物的時候,我們用上量詞:棵,所以它是木字旁。説説:一棵()

2、看圖説説,你看到了怎樣的藤、葉、花?還可以怎麼説?

3、文中是用怎樣優美的句子來描寫葫蘆的呢,找出讀一讀。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

4、是呀,這些小葫蘆就像一個個的小燈籠掛在葫蘆藤上,真有意思!(點擊掛),認識這位朋友嗎?老師這兒有個小葫蘆,請你把它掛到黑板上面。一生掛,注意他的動作(提示學生注意提手旁)

出示:圭,加偏旁,積累識字。(哇、娃……)

5、這麼可愛的小葫蘆就是一個個掛上去的。喜歡葫蘆的那個人看到了,忍不住誇道: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出示齊讀)

6、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這句話寫出種葫蘆人對小葫蘆喜愛的心情,在第一自然段中還有一句話用他的行動表現了對小葫蘆的喜愛,找到了嗎?

你從這句話中看出什麼了?理解每天,認識每的用法:那個人今天去,明天去,後天去,天天去,這就叫每天;你一本書,我一本書,我們兩人每人一本書……

那個人每天看到小葫蘆,都情不自禁地説——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

那個人一天要去幾次,每次看到小葫蘆,都情不自禁地説——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

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那個人太喜歡了,他——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7、這麼可愛的小葫蘆,真讓人喜愛。齊讀: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都要去看幾次。

8、課文裏還有一處也寫出了那個人喜愛小葫蘆,你能找到嗎?默讀課文。

出示: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説: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點擊自言自語,種葫蘆人在對誰説話?對自己説話就叫——叫自言自語。學着他的樣子,自己對自己説——自由練讀。

細長的葫蘆藤上掛着幾個可愛的小葫蘆,(點擊課件:葫蘆變大了),看,我們的葫蘆長大了,想摘嗎?

1、認讀生字:葫、蘆、藤、哇、盯——指名讀,開火車,説説記字方法

過渡:看到我們的小朋友收穫了這麼多的小葫蘆,老師真高興。快來看看故事中的種葫蘆人他的收穫怎樣呢?

2、細細地品味這句話,你瞭解到什麼信息?(小葫蘆不是一下子掉落的,是慢慢地、一個一個地掉落的。)

1、學習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瞭解葫蘆掉落的原因,懂得事物之間有聯繫。

2、在有感情朗讀中,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在上節課的學習後,我們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可愛的小葫蘆怎麼會落呢?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

瞭解蚜蟲的危害,只要知道蚜蟲吸食植物莖葉的汁,植物的綠葉就像人的嘴和鼻子,負責植物的呼吸,綠葉受到了傷害,植物就像人不能呼吸,不能健康生長,最後小葫蘆營養不夠就落了。

過渡:這小小的蚜蟲危害這麼大,看來要治一治。種葫蘆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小葫蘆,那他有沒有發現蚜蟲呢?

出示思考題:1、看到葉子上長了蚜蟲,種葫蘆的人是怎麼做的?

2、説説小葫蘆為什麼會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

3、小組練讀種葫蘆的人與鄰居的話,看誰讀得最好。

⑴ 那個人眼睛只盯着小葫蘆,此時他心裏會怎麼想?理解:盯着自言自語,反覆朗讀體會此時種葫蘆人的高興心情。

⑵ 鄰居提醒他要治一治葉子上的蚜蟲,他卻不以為然滿不在乎。這時他心裏又想些什麼?

生:他想我不要葉子,要的是葫蘆,所以葉子有蟲沒關係。

⑶ 角色朗讀(鄰居:勸説,種葫蘆的人:奇怪,不以為然)

(葉子是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植物通過葉子吸收太陽光和二氧化碳,再與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成為植物的營養。)

因為葉子出了( ),葉子被蟲( )就( ),沒有葉子,不能把充足的養料送給小葫蘆,小葫蘆缺( )所以都( )。

1、假如讓你來勸説那個種葫蘆的人,你將怎麼樣來説服他呢?

2、讀編故事: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顆葫蘆……

今天大家又學到了新的知識,明白了葉子與果實的關係。其實在大自然中到處都藴藏着知識和智慧的寶藏。只要你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多看課外書,你們會有更精彩的發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