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論讀後感12篇 矛盾探索:觀《矛盾論》的思考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1W

《矛盾論讀後感》是一篇富有啟發性的文章。作者通過深入剖析矛盾的本質和存在形式,引發了讀者對於矛盾如何推動事物前進的思考。闡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普遍性,使我們更好地認識到矛盾的辯證性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本文透徹地揭示了矛盾的內部聯繫,極大地啟示了讀者。

矛盾論讀後感12篇 矛盾探索:觀《矛盾論》的思考

第1篇

教與學是辯證的統一,教不但要教課文,也應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只有當教與學和諧統一時,學習的效果才是最佳的。

學法的內涵極為豐富,但從我長期從教的實際來看,一個學生要學好語文,讀、摘、寫、練、問五字極為重要,經實踐檢驗,這也是切實可行並行之有效的。

讀。首先是讀好課文,這是閲讀的第一領域其次是廣泛閲讀有益的課外讀物:可借閲,可自訂,教師也應推薦一些精彩而適宜的時文,這是第二領域。讀法除略讀與精讀相結合外,着重介紹評註或讀書法。這種方法就是對應精讀的文章?書籍?進行邊讀邊評邊注,而且把這種評註直接寫在文章?書籍?的空白處。通過反覆閲讀,反覆評註,達到對文章不斷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毛澤東在《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等書上面都作過評註。這種方法,也可為將來做研究工作打下基礎。

摘。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對某些閲讀內容做一些必要的摘錄。有條件的話,可由學校印製卡片,統一發給學生。特別是高中學生,對做卡片頗有興趣。做卡片,是一個人做學問的必備手段,持之以恆,日積月累,益處無窮。如1985年有一道大學聯考題:“書裏沒有世家一體,本於斑彪《後傳》?共65篇,班彪作?。漢代封建制度,實際上已不存在無所謂侯國,也就無所謂世家。”問:中國封建社會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而作者卻説“漢代封建制度實際上已不存在”,二者看來是矛盾的,對此應如何理解?原以為學生沒有讀過《封建論》,此題難以答出。考後一瞭解,由於不少學生做過這方面的卡片,居然順利答出了,實在讓人驚喜。

寫。如果説讀摘是輸入,那麼寫就是輸出了。兩者之間應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態勢。平時除了寫規定的作文外,要大力提倡和指導寫觀察日記?也可叫隨筆?,這是學生寫作的一方自留地。文體不限,內容不限,篇幅不限,每週規定篇數,定期檢查。由於自由寫作,學生有事可記,有情可抒,有感可發。從我教過的學生來看,高中三年,寫得多的學生有8,9本,幾十萬字。有的學生還創造性地寫系列觀察日記,如人物系列、花草蟲鳥系列、雜感系列等等。不少獲獎作文或發表在報刊上的佳作均出自他們的觀察日記。

練。為了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必要的練?指做練習題?是必不可少的。練的內容主要是指做一些語文基礎知識方面的題目。因為語文基礎知識方方面面,內容龐雜,有的知識也比較細碎,只有通過練習,才能鞏固提高,才可查漏補缺。

問。學問之道,既學又問。劉開的《問説》,已闡發得非常詳盡。前面講的讀、摘、寫、練中都會碰到問題,“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學生提出的問題,儘管有時是極為膚淺的,作為老師也應耐心答疑,切不可譏諷。如有獨到的疑問,則應大力表揚,以資鼓勵。有的問題,師生可共同探討,養成“疑義相與析”的良好風氣。

矛盾論讀後感12篇 矛盾探索:觀《矛盾論》的思考 第2張

第2篇

?矛盾論》是毛 澤東繼《實踐論》後又一片哲學著作,旨在克服存在於黨內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但從它誕生之日起,它的作用已遠遠超過了那些,在新的時期,它仍能夠發揮作用,為新的問題帶給解釋和方法。《矛盾論》是毛澤東同志在1937年寫的,時至今日,它仍然指導着我們的實踐。它永恆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超多具體而生動的例子全面的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思想,系統的論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基本的法則,創造性地運用於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成功的分析和解決了中國革命過程中許多的複雜矛盾,是指導中國革命和實踐的正確的認識論。

矛盾是由相互對立的雙方所構成的統一體。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穿於一切事物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個方面各有其特點,這又構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矛盾着的事物依必須的條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夠共居於一個統一體中,又能夠互相轉化到相反的方面去,這以構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矛盾無所不在。毛澤東同志在繼承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等革命導師成果的基礎上,科學地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具體狀況,並適用之,開闢一條新道路,引導中國革命從失敗走向勝利。

?矛盾論》至始至終圍繞着馬克思主義展開,其以唯物辯證法為出發點,透過闡述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及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逐步深入的闡述了矛盾的好處。

毛主席用了一句話來表述矛盾的普遍性,即“時時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在我看來不可能有哪個人能用更簡練的語言來表述矛盾的普遍性。“時時;事事”表現了矛盾的無時不有,無所不在。其與恩格斯所説的“運動本身就是矛盾。”及列寧對於對立統一法則所下的定義相統一,無論是生命活動還是人類的後天行為,無論是客觀現象還是思想現象,矛盾都普遍的存在着,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

矛盾的特殊性是區別一件事物和科學研究區分的重要依據。毛 澤東認為,人類認識的過程就是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這不僅僅總結了人類的認識過程,而且必將人類認識和科學發展帶給重要哲學思路。

我們認識人往往是看他們之間的不一樣點,因為如果只看相同點,那麼人與人之間便沒有任何區別,也無法分辨出不一樣的人。矛盾亦是如此,人們認識矛盾往往是透過矛盾的特殊性。毛主席對其特殊性做了完善清楚的解釋:不一樣事物內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科學研究的區分正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就我個人理解而言,矛盾的特殊性即為事物的特殊性,而我們的認知又往往從事物的特殊性開始,比如説,我們結識一個陌生人,最先記住的往往是他的個性之處,慢慢熟識之後才會記住他的一般特徵。當然,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是不可分割的,普遍性存在於特殊性之中,他們的關係即為個性與共性的關係,除去個性,共性便不再存在,除去特殊性,普遍性也不復存在。

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裏都認為矛盾就是互相沖突的事物,當然在以前我也如此,但是從《矛盾論》的觀點來看,我們無疑是錯誤的,我們往往只看到了矛盾的鬥爭性,而忽略了它的同一性,鬥爭性很好理解,就是指事物互相對立的一面,而同一性相對要深入一些,它是指矛盾着的對立面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前提,並處於一個統一體中或矛盾着的對立面之間相互貫通,在必須條件下相互轉化。用通俗的話來講,矛盾的同一性就好比生與死、上與下;生死相對,但如果沒有生,就無所謂死;上下相對,但如果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兩者相對且相依而存。從另一方面來説,我國實行土地改革,將擁有土地的地主階級轉化為失掉土地的階級,而以前是失掉土地的農民卻轉化為取得土地的小私有者,這也是矛盾的同一性的表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絕對性和相對性是矛盾問題的精髓,主要表此刻以下方面:首先,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絕對性與相對性的辯證統一;其次,把握共性與個性、絕對與相對的關係是認識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關鍵。再次,共性與個性、絕對與相對的關係貫穿於對立統一的全部資料之中,是深刻理解和正確應用對立統一規律的鑰匙。以中國革命的實踐來看,中國革命的成功是在整個世界範圍內資本主義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大的歷史趨勢下發生的,這是矛盾的普遍性。而中國革命在資本主義沒有大的發展的狀況下就取得了勝利,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至於《矛盾論》中提到的對抗的問題,我的認識是:矛盾是有限度的,在必須限度內,矛盾不會突出的表現出來,但矛盾一旦超出限度後,就好比炸彈被引爆,事物會立刻表現出強烈的排斥,換句話説就是對抗;對抗是矛盾激化後的一種表現形式,對抗能夠被解決,但矛盾不能被化解,它會始終存在。

而今,離毛 澤東創作《矛盾論》雖然已經過去了70多年,可《矛盾論》卻仍然不減其效用,以其強大的理論力量指導着我們的實踐。須知,人生在世,我們會面臨許許多多的矛盾,個性是在理想人生和現實人生、情感與理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矛盾更是多如牛毛。此外,不一樣層面的人要應對和解決的矛盾的類別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層次的部門、政府要應對和解決的矛盾也是不一樣的;不一樣類型的企業、社會團體和組織要應對和解決的矛盾還是不一樣的,所以為了做出正確的選取,就更需要我們懂得矛盾的普遍性,認真思考和分析各種矛盾,並從中梳理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分析方法來設法解決各種問題。社會在前進,人類在發展,而發展的動力正是矛盾。“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內部的矛盾性。”正確把握這一點,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對待發展,這對個人、羣眾以至於一個民族的前途都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如今,世界在變,世界在發展,但毛 澤東同志的《矛盾論》,用矛盾分析方法對待一切卻永遠是充滿生命力的,個性是對於青年一代,更具有指導好處。世界上矛盾無處不有,人生中矛盾無時不在。人生矛盾貫穿於人生的全過程,存在於人生的每個方面。青年一代的我們,正處在熱情如火的時期,應對的矛盾更是複雜與多樣,這就要求我們務必正確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對待問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個性是在理想人生和現實人生、情感與理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等這些方面,更應注意,更應要求我們用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去對待。在理想人生和現實人生方面,應正確認識到理想人生務必植根於現實人生之中,同時又要用理想人生來指導推動現實人生的實踐活動。用人生這一普遍性創造自我人生的特殊性。

世界有缺陷、不完美,就會造成衝突,構成矛盾;人生有缺撼、不完美,就造成人生的各種問題的衝突,構成人生矛盾。世界上矛盾無處不有,人生中矛盾無時不在。人生矛盾貫穿於人生的全過程,存在於人生的每個方面。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人與他人等一切人生關係中,無不存在着矛盾衝突。

在情感與理智這一對矛盾方面,不能把其分割開來而只按情感辦事,不能情感地思考問題,曲解事實而犯主觀主義的錯誤,應自覺地用理智戰勝情感,但這並不意味着完全拋棄情感;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首先應正確認識到特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礎,不能片面強調精神作用而忽視物質利益,同時又要認識到不能忽視精神生活的作用和好處。物質利益對我們青年人來説,總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但我們要學會用矛盾的觀點對待,不能片面追求物質享受而被物慾所累。

社會在前進,人類在發展,而發展的動力正是矛盾。“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內部的矛盾性。”正確把握這一點,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對待發展,這對個人、羣眾以至於一個民族的前途都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總而言之,我始終堅信,無論是過去,此刻或是未來,《矛盾論》都會永存於世,它永遠不會失去其絢麗的光彩,永遠會以其特有的力量指引着我們的各種實踐,帶領我們選出正確的道路。而作為新一代的我們更就應牢牢掌握其精髓,並將之應用於實踐,為我們的成功增添一份力量。

第3篇

最近拜讀了毛澤東的《矛盾論》,不禁為其的深刻論述所折服。

?矛盾論》是毛澤東同志在1937年寫的。該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超多具體而生動的例子全面的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思想,並且在許多方面發揮發展了馬克思和列寧的思想,創造性地運用於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成功的分析和解決了中國革命過程中許多的複雜矛盾。

矛盾是由相互對立的雙方所構成的統一體。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穿於一切事物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個方面各有其特點,這又構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矛盾着的事物依必須的條件有同一性,所以能夠共居於一個統一體中,又能夠互相轉化到相反的方面去,這以構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矛盾無所不在。毛澤東同志在繼承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等革命導師成果的基礎上,科學地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具體狀況,並適用之,開闢一條新道路,引導中國革命從失敗走向勝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絕對性和相對性是矛盾問題的精髓,表此刻:首先,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絕對性與相對性的辯證統一;其次,把握共性與個性、絕對與相對的關係是認識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關鍵。再次,共性與個性、絕對與相對的關係貫穿於對立統一的全部資料之中,是深刻理解和正確應用對立統一規律的鑰匙。矛盾雙方又同一又鬥爭構成事物的矛盾運動。同一性包含着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着的方面為自我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着的雙方,依據必須的條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轉化。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在必須的條件下雙方共處在一個統一體中,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為條件,失去一方,他方即不存在。一切矛盾着的事物和矛盾着的概念,都是因必須的條件,一面互相對立,一面又互相聯結、互相貫通、互相滲透、互相依靠。矛盾的鬥爭性,是指矛盾雙方互相排斥、互相對立的傾向。對立面的統一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相對排斥的對立面的鬥爭則是絕對的,正如發展、運動是絕對的一樣。矛盾雙方互相排斥,對立的鬥爭性是不受條件限制的。它存在於事物發展的一切階段,貫穿於整個過程的始

終。而矛盾的同一性則必定要以必須的條件為前提,條件的改變則促成矛盾的轉化,沒有必須的條件則矛盾雙方不能共存也不能轉化。矛盾的鬥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毛澤東同志在文章中着重分析了矛盾形式有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的區別。對抗性的矛盾發展到終點,必然要用外部衝突的方法來解決;而非對抗性的矛盾則主要經過調整內部關係,建立和諧與統一,使矛盾得到解決。正確分析和決定矛盾的具體性質對於指導革命實踐至為重要。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它不僅僅是客觀世界的規律,並且也是認識的規律。

如今,世界在變,世界在發展,但毛澤東同志的《矛盾論》,用矛盾分析方法對待一切卻永遠是充滿生命力的,個性是對於青年一代,更具有指導好處。

世界有缺陷、不完美,就會造成衝突,構成矛盾;人生有缺撼、不完美,就造成人生的各種問題的衝突,構成人生矛盾。世界上矛盾無處不有,人生中矛盾無時不在。人生矛盾貫穿於人生的全過程,存在於人生的每個方面。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人與他人等一切人生關係中,無不存在着矛盾衝突。

青年一代的我們,正處在熱情如火的時期,應對的矛盾更是複雜與多樣,這就要求我們務必正確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對待問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個性是在夢想人生和現實人生方面,應正確認識到夢想人生務必植根於現實人生之中,同時又要用夢想人生來指導推動現實人生的實踐活動。在人生這一普遍性創造自我人生的特殊性。

於矛盾中謀求前進,於矛盾中謀求發展。但願我們都能自覺地學會用矛盾的方法應對矛盾的人生世界,從而使我們人生前進的步伐邁得更堅定,更有力!

第4篇

?矛盾論》是毛澤東繼1937年7月完成《實踐論》之後,為了克服黨內存在的嚴重教條主義思想,於同年8月完成的又一著作,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與《實踐論》一併成為毛澤東哲學思想構成的主要標誌,它們分別從辯證法和認識論兩個方應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做出了哲學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與認識論。

?矛盾論》精闢地闡述了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問題--矛盾的問題,矛盾的複雜性和特殊性的關係問題,異常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絕對性,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對立統一關係,是關於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文中,言簡意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形而上學的宇宙觀,就是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去觀察世界,是一種庸俗進化論的觀點;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就是用聯繫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去觀察世界,主張從事物的內部以及從一個事物同其它事物的關係中去研究事物的發展。

?矛盾論》通篇充滿了唯物辯證法的智慧,始終貫穿着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全面系統深刻論述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意義,也讓我再一次深刻的感悟到:怎樣去認識客觀世界;如何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投入到日常工作、學習與生活中。

用發展的眼光,矛盾的視角觀察問題。當前,我國的改革正處於深水期,各種社會矛盾凸顯,這需要我們用矛盾的智慧去化解,從矛盾本身出發,破除阻礙經濟發展的一切障礙,助推我國經濟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一方面是出於國內存在的需求飽和與資本過剩的矛盾,另一方面則立足於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薄弱與資金缺乏的矛盾。矛盾普遍存在於我國及沿線國家,但不一樣國家有不一樣的矛盾。國內而言,每年都生產很多的水泥、鋼筋、砂石等基礎材料,但我國大規模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東部、中部的基礎設施基本上處於飽和狀態。矛盾論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事物就是在解決矛盾中不斷完善、不斷向前發展的,我們經過“一帶一路”倡議,將基礎設施建設的產能轉移到相關的“一帶一路”國家,在解決內部矛盾的同時,幫忙沿線國家解決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的矛盾,進而實現互利雙贏,推進世界向前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説:“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本質上是經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

二、用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對性理論看待我國當前經濟形勢

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依然步履艱難,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更是增大了世界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也增大了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儘管我國經濟近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能夠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確定,異常是我們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儲蓄率,有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措施,迴旋餘地較大,制度優越性明顯。要認識到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根據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該階段或該階段中出現的一些現象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既正視眼下的困難,又要看到光明的發展前景。

公司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會面臨市場環境不景氣、個別行風險積聚、新管理技術、衍生金融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等等,矛盾發展不平衡性的理論告訴我們,即便某個階段我們面臨的市場環境不景氣情景成為公司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但隨着經濟週期的波動調整,市場復甦,矛盾的主要方面與非主要方面將會發生轉化,主要矛盾與非主要矛盾也將發生轉化,這是事物的發展呈現出階段性的差別,也是公司在做大做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

?矛盾論》給予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我們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不能搞教條主義,經驗主義,本本主義,照搬照抄,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實際情景做出決定。在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也要活用矛盾論中所學的知識,供給好的解決方法。

第5篇

記得自我在讀高中時就已經讀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矛盾,之後又讀了毛主席的《矛盾論》。初學時,以為那矛盾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説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短”的自相矛盾。之後才漸漸發現矛盾資料更加豐富,更具有教育意義。

哲學中講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叫矛盾。換句話説,矛盾就是對立統一。其中,“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屬性、趨勢,又叫“鬥爭性”。“統一”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趨勢,又叫“同一性”。

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矛盾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矛盾具有普遍性與客觀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有許多人迴避矛盾,否認矛盾,找不到認識矛盾和解決矛盾的科學方法。從老子“小國寡民”的構想,到陶淵明對“世外桃源”的嚮往,都在期望發現或建設一個沒有任何矛盾的“夢想世界”。其實,這樣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古往今來,人們所處的世界都是充滿矛盾的世界。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因而我們應當承認矛盾的客觀存在性,不能迴避矛盾,否認矛盾。

矛盾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説是時時能夠見到,處處能夠用到,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證關係、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係原理等,對於我們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忙與啟發。

首先從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來説,矛盾的普遍性是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而其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正如毛主席所説:“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無從確定一事物不一樣於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就無從發現事物運動發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據,也就無從辨別事物,無從區分科學研究的領域。”“對症下藥”、“量體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成語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要具體地分析事物的特點。並根據事物的特點去辦事情。用哲學語言來説,就是要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國曆代文學寶庫中歌頌祖國壯麗山河的作品可謂浩如煙海,但後人卻能夠從其各不一樣的描述中,區分出特定的環境來。“天倉倉,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謳歌的是遼闊雄渾的北國草原;“日出江化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描繪的則是風景迤儷的江南風景。即使同樣寫江南水鄉,“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秋江晚景,則又是另一番風貌了。鴻篇鉅製《紅樓夢》中寫了四百多個有名有姓的人物,其中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不下數十個。這些人物一個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讀者完全能夠憑藉人物各自的特殊性,把他們區分開來,決不因千人一面而相互混淆。試想,如果作者們離開對山河風

光和各種人物矛盾的特殊性的具體分析和深刻把握,能夠創作出這些千秋傳誦,光耀後世的文學瑰寶嗎?

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學習主次矛盾及其相互關係的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善於抓住重點,又要學習統籌兼顧。黨的十一界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我國的gdp取得了長遠的提高,但我們並沒有所以忽視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存在的種種矛盾、困難和問題,我們紮紮實實的加以解決,堅持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的全面提高。正所謂:“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動作,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可是,十個指頭同時按下去,那也不成調子。要產生好的音樂,十個指頭的動作要有節奏,要相互配合。”

然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會隨着時間、地點、場合的變化而變化。我們應當注意他們的轉變,不然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問題和困難。就像2003年的非典一樣。自從十一界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一場非典突如其來,讓全國人民不知所措,陷入一種恐慌之中全國人民談“典”色變。這時黨中央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適時做出調整,將全國的重心放到抗擊非典上。在黨中央的正確指導下,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的抗擊下,我們取得了抗擊非典的勝利。

從矛盾的主次方面來説,在事物內部居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處於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關係的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與支流,對於我們認清形勢,正確估計工作中的成績與缺點,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同學不應求全責備。只要一個同學的優點是主要的,就要肯定他,向他學習。一個同學即使有比較嚴重的缺點,也要團結他,幫忙他。僅有這樣,才能團結好我們的同學,才能建設好我們的班團體。

毛澤東的矛盾論給予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我們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讓我們從中受益匪淺。但我們並不能搞教條注意,經驗主義,本本主義,照搬照抄,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實際情景做出決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也一樣,要在矛盾論的指導下,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景,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得更好;與此同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活用矛盾論中所學的知識,讓它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光彩,為我們的日常生活供給好的解決方法。

第6篇

根據支部的統一安排,最近一段時光,我認真學習了《矛盾論》、《實踐論》兩篇毛澤東同志的經典著作,在學習中堅持理論聯繫實際,一方面注重融會貫通文章中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觀點,另一方面又充分運用這些基本觀點來解釋和回答自我在思想上、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很受啟發,很有收穫。

事物普遍聯繫着,矛盾普遍存在於任何聯繫當中。《矛盾論》告訴人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裏,小至日常生活,大至國家大事、社會發展等等,矛盾可謂無處不在,對個體生命而言,沒有了矛盾,生命就會化為塵埃,沒有了矛盾,社會生活就會死水一潭,瀕於衰竭。把矛盾的這些特性掌握了,我們也就掌握了理性思考的“鑰匙”,才正確對待個人工作和生活上的種種問題和矛盾,做一個清醒的、理性的人。

作為公安民警我們每一天都面臨各種各樣的治安問題和工作任務,每一項任務都是一項矛盾或一項系統綜合矛盾。處理治安問題,想方設法完成工作任務,也就是在處理矛盾。

正確對待工作上的矛盾,首先就是要用矛盾的觀點來看待工作。就應對在工作中可能遇着困難和問題早做思想準備,在工作任務面前也就是在矛盾面前儘量做到冷靜、從容,站在相對較高角度分析問題。如果不能用矛盾的觀點來看待工作,就可能出現一些錯誤。比如,在治安形勢嚴峻、工作任務艱鉅繁重時,產生急躁情緒,認為問題太多、任務太重,感到無從下手,抓不住主要矛盾和工作重點;比如,應對成堆的治安問題、人民內部矛盾和繁重的工作任務,想在短期內解決所有的困難、問題和矛盾,把各項工作相互割裂開來,孤立的看問題,從而在不斷湧現的矛盾和永遠也“做不完”的工作面前感到疑惑,以至被動應付,身心感到疲憊;有時遇着重大問題或困難,感到絕望,以為不可能解決了,不懂得矛盾運動變化的絕對性,不明白任何矛盾肯定會向前發展變化的這一規律,更不能抓住有效的時機、作出有效的反應和行動。因此,用辯證統一的觀點來看待工作上的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其次,務必學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矛盾中的兩個對立面也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因此,務必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對所從事的工作任務進行認真分析。找出一段時期的主要矛盾,即找出當前工作中的重點;明確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明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比如抓基層基礎建設,當前有許多矛盾和問題,局黨委以“抓基層裝備設施建設,打牢人口管理、治安防控、情報信息、科技強警等工作基礎,苦練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法律知識等基本功”為主要矛盾,大力推進基層基礎建設。

當然,矛盾是不斷湧現的,舊的矛盾得到調和、問題得到解決,新的更高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又必然產生了,我們就應未雨綢繆、早做規劃,不斷的加以解決,推動工作向更高更新層次發展。

有時,在工作中我們會處在矛盾的焦點上,本身就處於矛盾的一個方面,不允許置身事外,以第三方的位置和角度來處理和解決矛盾。這時,就要求我們認真分析,準確把握矛盾的發展方向,對正確的東西要敢於、善於堅持,爭取矛盾的另一面向已方轉化;對錯誤的東西務必果斷放下,順應發展方向與潮流,使自我的觀點和行為向正確的方面轉化,推動工作向前進步。

只要樹立了正確的矛盾觀,就不會出現一味迴避矛盾和問題的錯誤做法。因為,矛盾是無處不在的,任何人不可能迴避。事實上,迴避了這個矛盾,立刻就必然會陷入另一個矛盾或幾個矛盾當中。因此,就應認識到“矛盾”是迴避不了的,我們只能選取解決矛盾的時機,不能真正迴避矛盾,置身於矛盾之外。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身就是一個對立統一的矛盾關係。在一齊工作的同事,相互之間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是必然的。

與其它事物的矛盾一樣,同事之間的矛盾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多數是因解決工作矛盾而引起的。出現矛盾時應取包容的態度。比如,不一樣的觀點、方法之間會碰撞出火花,不一樣的性格和習慣會產生矛盾,有時利益上的分配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衝突和意見,這些矛盾的出現都是正常的和必然的。因此,對待同事之間的矛盾,應以包容的態度,切忌走極端,搞激化。要堅持用化解和調和的方法解決同事之間的矛盾,和其它矛盾一樣,沒有解決不了的矛盾,只要堅持正確的觀點,互相體諒,同事之間的矛盾會得到有效的化解和調和,大家最終都統一到工作上來,友好共事。對工作上出現的分歧,還就應個性注意多思考各方的觀點,從中汲取營養與精髓。

我們每個人都處在瞬息萬變的物質世界當中。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就是生活在矛盾當中,生活本身也是一個矛盾發展變化的過程。人的一生,從小到大、從幼稚到老成,成功與失敗、貧窮與富有、得意與失意、健康與病痛……這些都逃脱不了矛盾觀、發展觀所揭示的必然規律。因此,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順心或不順心的事,或者身處順境或逆境,都就應正確對待。在個人修養上,個性是在對待財富、名利上,要努力做到寵辱不驚,去留隨意。懂得人生矛盾運動發展規律,並不表示我們就應在人生矛盾運動中無所作為,消極對待。在對待事業、工作和人生的價值上,我們應在矛盾鬥爭中,時刻注意持續昂揚的鬥志,用心把握主動權,使自我成為命運的主人。從各方面不斷豐富提高自我,努力工作,使自我的人生矛盾運動向高層次發展,為社會做出自我應有的貢獻。

第7篇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有幸學習了毛澤東同志所作的《矛盾論》,讀完之後我深刻理解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為了克服黨內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所花費的巨大精力,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終使全黨的思想高度統一,並且使黨形成了實事求是的良好作風,並且發揚光大。

1937年8月,毛主席寫這篇文章藉以説明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的危害性,並以此來統一全黨的思想。在世界上,不管什麼事物的發展,都存在着矛盾,可以説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這在自然界是如此,在革命事業的發展中也是如此。

在我們黨剛剛成立的時候,那些布爾什維克們,不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一味聽命於共產國際那些不切合實際的指示,生硬死板地套用蘇聯十月革命的某些“經驗”,甚至聘用由共產國際派來的洋顧問李德來指揮紅軍打仗,結果致使中央蘇區的第四、五兩次反“圍剿”的失敗,給中國革命帶來了很大的損失。這充分説明,不管幹什麼工作,都要從實際出發,不能搞形而上學那一套,因為它是不切合實際的唯心主義的理論。這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所謂形而上學的或庸俗進化的宇宙觀,就是用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這種宇宙觀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態和種類,都看成是永遠彼此孤立的永遠不變的。”從毛澤東同志的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無論看什麼事物,我們都要從實際出發,唯物辨證地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堅持原則的條件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觀。

任何事物都有着它一定的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問題就存在於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就決矛盾,不管是自然界還是社會的變化,都是如此。因此我們不要只看表面現象,而是要從內部去挖掘、去研究、去探索,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在舊中國,由於大官僚、大地主和資產階級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此時,誕生了代表全中國全體受剝削、受壓迫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它的誕生,給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希望和曙光,而中國共產黨也沒有辜負人民的希望,帶領全體中國人民,經過二十八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打倒了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由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世界上無論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產生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向前發展的,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矛盾是普遍的、絕對的,存在於事物發展的一切過程中,又貫穿於一切過程的始終”。“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毛澤東同志的這一論斷,為我們解決不同性質的矛盾指明瞭方向,這大千世界所發生的事情,所產生的矛盾,其原因、其性質各不相同,所以,解決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來解決!比如説這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就要用社會主義革命的方法來解決······另外,這不同時期有着不同的矛盾,每當歷史向前邁進了一步,舊的矛盾解決了,而新的矛盾又產生了,所以我們生活的每一天,也都是在解矛盾中度過的,而解決不同的矛盾,也要用不同的方法。

通過學習《矛盾論》這篇文章,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着矛盾!《矛盾論》這篇文章,是我黨反對主觀主義特別是反對教條主義的一重大理論成果,它不僅在過去,在全面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同樣有着它極其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第8篇

從生活中的“矛盾”轉向哲學上的“矛盾”應該是一個質的轉變,而在這種轉變當中,我有幸拜讀了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毛澤東的《矛盾論》。一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著作。

?矛盾論》是毛澤東同志在紅軍長征勝利,抗戰開始的特殊歷史時期的偉大著作,仔細品讀這部著作,蕩氣迴腸,它依舊能夠使我們這一代已經和革命階段有段歷史感的青年人深切感知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在當時錯綜複雜的國內、國際嚴峻形勢下一步一步走向勝利,我想著作對現在和平建設時期各項工作仍然具有重要指導作用。這部著作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特別是列寧的辯證法思想,並結合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吸收了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的合理成分,對唯物辯證法的核心規律――對立統一規律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論述。

毛澤東的《矛盾論》主要探求的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他在文中指出:在複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定有一種是最主要的矛盾,它對事物起主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矛盾處於次要和服從的地位。當然着重地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過程階段的推移,主要矛盾可能降為次要的,次要矛盾也可能上升為主要的。而在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裏,必有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主要方面起着主導作用。這兩方面的地位也不侍定的,在矛盾鬥爭中因力量的增減可能會互相轉化。對矛盾的各種不平衡情況的研究説明在領導革命時一定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在毛澤東看來,無論什麼矛盾,矛盾的諸方面,其發展是不平衡的。有時候似乎勢均力敵,然而這只是暫時的或相對的情形,基本的形態則是不平衡的。

當我把整個文章讀下來的時候,感覺毛澤東同志用豐富的例證在無聲中向我們説明了他是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列寧等革命導師和先行者的著作閲讀廣泛、理解深刻,所以可以熟練地援引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同時,作者的國學根基也非常深厚,對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來.因為這種紮實的功底,他能夠用準確而生動的語言像我們闡述關於矛盾的哲學原理。而這種心中的敬仰和自己現實中哲學的修養何嘗不是一種矛盾呢,但同時自己也懂得了要用矛盾的觀點去看待問題,所以,懂得去用實踐和行動讓矛盾能夠轉化。

第9篇

我在寫這篇讀後感前,仔細地讀了《矛盾論》幾次,雖然對其中的理論只能理解部分,但是依然覺得毛澤東的這片文章的深深的哲理性,還有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革命狀況下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讀來,也能透過深入淺出的文字悟懂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

?實踐論》以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為基本線索,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主要內容,本質特徵和重要意義,堅持和發展了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闡述這以下四個基本問題:(1)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2)認識的辯證過程,即從實踐認識的過程,又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3)批判“唯理論”和“經驗論”。(4)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關係。

文章提到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而且兩者有着密切的聯繫。對於這點我是十分贊同的。以下就對這兩點説一下自己的觀點。

古語有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自然界有矛盾,人類社會更有矛盾。人不可能脱離矛盾而生存,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人必須生活在矛盾當中。也就是所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穿於一切事物過程的始終,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文章中説“生命也是存在於物體和過程本身中的不斷地自行產生並自行解決的矛盾;這一矛盾停止,生命亦即停止,於是死就到來”,這觀點很正確,但值得關注的是,這矛盾結束了,另外的矛盾又產生了,因為同化、異化的矛盾運動停止了,仍然存在着物理的、化學的矛盾運動。所以,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由矛盾個體組成的社會乃至整個宇宙都存在矛盾。

基於矛盾的普遍性,我們必須學會怎樣對待矛盾的普遍性,從而使我們在發展的道路上少碰釘子。

第10篇

記得自己在讀高中時就已經讀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矛盾,後來又讀了毛主席的《矛盾論》。初學時,以為那矛盾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説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短”的自相矛盾。後來才漸漸發現矛盾內容更加豐富,更具有教育意義。

哲學中講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叫矛盾。換句話説,矛盾就是對立統一。其中,“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屬性、趨勢,又叫“鬥爭性”。“統一”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趨勢,又叫“同一性”。

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矛盾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矛盾具有普遍性與客觀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有許多人迴避矛盾,否認矛盾,找不到認識矛盾和解決矛盾的科學方法。從老子“小國寡民”的構想,到陶淵明對“世外桃源”的嚮往,都在期望發現或建設一個沒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其實,這樣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古往今來,人們所處的世界都是充滿矛盾的世界。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因而我們應該承認矛盾的客觀存在性,不能迴避矛盾,否認矛盾。

矛盾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説是時時可以見到,處處可以用到,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證關係、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係原理等,對於我們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與啟發。

首先從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來説,矛盾的普遍性是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而其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正如毛主席所説:“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無從確定一事物不同於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就無從發現事物運動發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據,也就無從辨別事物,無從區分科學研究的領域。”“對症下藥”、“量體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成語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要具體地分析事物的特點。並根據事物的特點去辦事情。用哲學語言來説,就是要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國曆代文學寶庫中歌頌祖國壯麗山河的作品可謂浩如煙海,但後人卻可以從其各不同的描述中,區分出特定的環境來。“天倉倉,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謳歌的是遼闊雄渾的北國草原;“日出江化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描繪的則是風景迤儷的江南風景。即使同樣寫江南水鄉,“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秋江晚景,則又是另一番風貌了。

鴻篇鉅製《紅樓夢》中寫了四百多個有名有姓的人物,其中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不下數十個。這些人物一個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讀者完全可以憑藉人物各自的特殊性,把他們區分開來,決不因千人一面而相互混淆。試想,如果作者們離開對山河風光和各種人物矛盾的特殊性的具體分析和深刻把握,能夠創作出這些千秋傳誦,光耀後世的文學瑰寶嗎?

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學習主次矛盾及其相互關係的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善於抓住重點,又要學習統籌兼顧。黨的十一界三中全會以來,

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我國的gdp取得了長遠的進步,但我們並沒有因此忽視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存在的種種矛盾、困難和問題,我們紮紮實實的加以解決,堅持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正所謂:“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動作,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但是,十個指頭同時按下去,那也不成調子。要產生好的音樂,十個指頭的動作要有節奏,要相互配合。”

然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會隨着時間、地點、場合的變化而變化。我們應該注意他們的轉變,不然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問題和困難。就像2003年的非典一樣。自從十一界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一場非典突如其來,讓全國人民不知所措,陷入一種恐慌之中全國人民談“典”色變。這時黨中央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適時做出調整,將全國的重心放到抗擊非典上。在黨中央的正確指導下,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的抗擊下,我們取得了抗擊非典的勝利。

從矛盾的主次方面來説,在事物內部居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處於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關係的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與支流,對於我們認清形勢,正確估計工作中的成績與缺點,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同學不應求全責備。只要一個同學的優點是主要的,就要肯定他,向他學習。一個同學即使有比較嚴重的缺點,也要團結他,幫助他。只有這樣,才能團結好我們的同學,才能建設好我們的班集體。

毛澤東的矛盾論給予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我們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讓我們從中受益匪淺。但我們並不能搞教條注意,經驗主義,本本主義,照搬照抄,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決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也一樣,要在矛盾論的指導下,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得更好;與此同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活用矛盾論中所學的知識,讓它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光彩,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好的解決方法。

第11篇

?矛盾論》是毛 澤東繼《實踐論》後又一片哲學著作,旨在克服存在於黨內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但從它誕生之日起,它的作用已遠遠超過了那些,在新的時期,它仍能夠發揮作用,為新的問題帶給解釋和方法。《矛盾論》是毛澤東同志在1937年寫的,時至今日,它仍然指導着我們的實踐。它永恆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超多具體而生動的例子全面的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思想,系統的論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基本的法則,創造性地運用於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成功的分析和解決了中國革命過程中許多的複雜矛盾,是指導中國革命和實踐的正確的認識論。

矛盾是由相互對立的雙方所構成的統一體。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穿於一切事物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個方面各有其特點,這又構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矛盾着的事物依必須的條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夠共居於一個統一體中,又能夠互相轉化到相反的方面去,這以構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矛盾無所不在。毛澤東同志在繼承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等革命導師成果的基礎上,科學地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具體狀況,並適用之,開闢一條新道路,引導中國革命從失敗走向勝利。

?矛盾論》至始至終圍繞着馬克思主義展開,其以唯物辯證法為出發點,透過闡述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及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逐步深入的闡述了矛盾的好處。

毛主席用了一句話來表述矛盾的普遍性,即“時時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在我看來不可能有哪個人能用更簡練的語言來表述矛盾的普遍性。“時時;事事”表現了矛盾的無時不有,無所不在。其與恩格斯所説的“運動本身就是矛盾。”及列寧對於對立統一法則所下的定義相統一,無論是生命活動還是人類的後天行為,無論是客觀現象還是思想現象,矛盾都普遍的存在着,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

矛盾的特殊性是區別一件事物和科學研究區分的重要依據。毛 澤東認為,人類認識的過程就是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這不僅僅總結了人類的認識過程,而且必將人類認識和科學發展帶給重要哲學思路。

我們認識人往往是看他們之間的不一樣點,因為如果只看相同點,那麼人與人之間便沒有任何區別,也無法分辨出不一樣的人。矛盾亦是如此,人們認識矛盾往往是透過矛盾的特殊性。毛主席對其特殊性做了完善清楚的解釋:不一樣事物內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科學研究的區分正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就我個人理解而言,矛盾的特殊性即為事物的特殊性,而我們的認知又往往從事物的特殊性開始,比如説,我們結識一個陌生人,最先記住的往往是他的個性之處,慢慢熟識之後才會記住他的一般特徵。當然,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是不可分割的,普遍性存在於特殊性之中,他們的關係即為個性與共性的關係,除去個性,共性便不再存在,除去特殊性,普遍性也不復存在。

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裏都認為矛盾就是互相沖突的事物,當然在以前我也如此,但是從《矛盾論》的觀點來看,我們無疑是錯誤的,我們往往只看到了矛盾的鬥爭性,而忽略了它的同一性,鬥爭性很好理解,就是指事物互相對立的一面,而同一性相對要深入一些,它是指矛盾着的對立面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前提,並處於一個統一體中或矛盾着的對立面之間相互貫通,在必須條件下相互轉化。用通俗的話來講,矛盾的同一性就好比生與死、上與下;生死相對,但如果沒有生,就無所謂死;上下相對,但如果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兩者相對且相依而存。從另一方面來説,我國實行土地改革,將擁有土地的地主階級轉化為失掉土地的階級,而以前是失掉土地的農民卻轉化為取得土地的小私有者,這也是矛盾的同一性的表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絕對性和相對性是矛盾問題的精髓,主要表此刻以下方面:首先,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絕對性與相對性的辯證統一;其次,把握共性與個性、絕對與相對的關係是認識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關鍵。再次,共性與個性、絕對與相對的關係貫穿於對立統一的全部資料之中,是深刻理解和正確應用對立統一規律的鑰匙。以中國革命的實踐來看,中國革命的成功是在整個世界範圍內資本主義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大的歷史趨勢下發生的,這是矛盾的普遍性。而中國革命在資本主義沒有大的發展的狀況下就取得了勝利,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至於《矛盾論》中提到的對抗的問題,我的認識是:矛盾是有限度的,在必須限度內,矛盾不會突出的表現出來,但矛盾一旦超出限度後,就好比炸彈被引爆,事物會立刻表現出強烈的排斥,換句話説就是對抗;對抗是矛盾激化後的一種表現形式,對抗能夠被解決,但矛盾不能被化解,它會始終存在。

而今,離毛 澤東創作《矛盾論》雖然已經過去了70多年,可《矛盾論》卻仍然不減其效用,以其強大的理論力量指導着我們的實踐。須知,人生在世,我們會面臨許許多多的矛盾,個性是在理想人生和現實人生、情感與理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矛盾更是多如牛毛。此外,不一樣層面的人要應對和解決的矛盾的類別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層次的部門、政府要應對和解決的矛盾也是不一樣的;不一樣類型的企業、社會團體和組織要應對和解決的矛盾還是不一樣的,所以為了做出正確的選取,就更需要我們懂得矛盾的普遍性,認真思考和分析各種矛盾,並從中梳理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分析方法來設法解決各種問題。社會在前進,人類在發展,而發展的動力正是矛盾。“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內部的矛盾性。”正確把握這一點,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對待發展,這對個人、羣眾以至於一個民族的前途都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如今,世界在變,世界在發展,但毛 澤東同志的《矛盾論》,用矛盾分析方法對待一切卻永遠是充滿生命力的,個性是對於青年一代,更具有指導好處。世界上矛盾無處不有,人生中矛盾無時不在。人生矛盾貫穿於人生的全過程,存在於人生的每個方面。青年一代的我們,正處在熱情如火的時期,應對的矛盾更是複雜與多樣,這就要求我們務必正確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對待問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個性是在理想人生和現實人生、情感與理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等這些方面,更應注意,更應要求我們用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去對待。在理想人生和現實人生方面,應正確認識到理想人生務必植根於現實人生之中,同時又要用理想人生來指導推動現實人生的實踐活動。用人生這一普遍性創造自我人生的特殊性。

世界有缺陷、不完美,就會造成衝突,構成矛盾;人生有缺撼、不完美,就造成人生的各種問題的衝突,構成人生矛盾。世界上矛盾無處不有,人生中矛盾無時不在。人生矛盾貫穿於人生的全過程,存在於人生的每個方面。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人與他人等一切人生關係中,無不存在着矛盾衝突。

在情感與理智這一對矛盾方面,不能把其分割開來而只按情感辦事,不能情感地思考問題,曲解事實而犯主觀主義的錯誤,應自覺地用理智戰勝情感,但這並不意味着完全拋棄情感;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首先應正確認識到特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礎,不能片面強調精神作用而忽視物質利益,同時又要認識到不能忽視精神生活的作用和好處。物質利益對我們青年人來説,總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但我們要學會用矛盾的觀點對待,不能片面追求物質享受而被物慾所累。

社會在前進,人類在發展,而發展的動力正是矛盾。“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內部的矛盾性。”正確把握這一點,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對待發展,這對個人、羣眾以至於一個民族的前途都將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總而言之,我始終堅信,無論是過去,此刻或是未來,《矛盾論》都會永存於世,它永遠不會失去其絢麗的光彩,永遠會以其特有的力量指引着我們的各種實踐,帶領我們選出正確的道路。而作為新一代的我們更就應牢牢掌握其精髓,並將之應用於實踐,為我們的成功增添一份力量。

第12篇

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是20世紀的歷史巨人。他不但以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的實踐,改寫了中國的歷史,而且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哲學家的創造,在中國文化發展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而毛澤東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變革社會的革命實踐、和他一生刻苦的讀書生活分不開的。讀書,使毛澤東具有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毛澤東最重視哲學。他在哲學這個領域花了很多功夫,讀了很多哲學著作,不僅有馬列的,還有西方哲學家斯賓諾莎、康德、黑格爾,以及我國古代哲學家的一些著作。毛澤東正是在大量閲讀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通過總結,把中國革命的豐富經驗上升到哲學的高度,並寫出《實踐論》、《矛盾論》這兩篇劃時代的哲學著作。毛澤東和馬克思一樣,特別重視歷史和哲學,在他的《矛盾論》中,既有歷史知識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論有機地結合起來,具有一種立體感。

?矛盾論》和《實踐論》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兩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澤東哲學思想形成的主要標誌,它們分別從辯證法和認識論兩個方面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做出了哲學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與認識論。

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列寧説:“就本來的意義講,辯證法是研究對象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列寧常稱這個法則為辯證法的本質。因此,我們在研究這個法則時,不得不涉及許多的哲學問題。這些問題是: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矛盾論》是毛澤東繼1937年7月完成《實踐論》之後,為了克服黨內存在的嚴重教條主義思想,於同年8月完成的,曾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作過演講。毛澤東的《矛盾論》精闢地闡述了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問題--矛盾的問題,矛盾的複雜性和特殊性的關係問題,特別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絕對性,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對立統一關係,是關於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

在《矛盾論》中,毛澤東言簡意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形而上學的宇宙觀,就是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去觀察世界,是一種庸俗進化論的觀點;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就是用聯繫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去觀察世界,主張從事物的內部以及從一個事物同其它事物的關係中去研究事物的發展。

毛澤東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對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二是指每一個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自始至終存在矛盾運動。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種物質運動形式的矛盾都帶有特殊性,每一物質運動形式在其發展的不同過程中矛盾帶有特殊性,同一過程中不同發展階段上矛盾帶有特殊性,同一發展階段上矛盾雙方各有特殊性。

通過對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論述,毛澤東系統闡明瞭關於矛盾發展不平衡性的理論,即關於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理論。矛盾的主要方面與非主要方面的轉化,使事物發生性質的變化;主要矛盾與非主要矛盾的轉化,使事物的發展呈現出階段性的差別。矛盾發展不平衡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創造性發展,使得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更加完善,具有特殊的實踐意義。

毛澤東明確指出,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鬥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同一性中存在鬥爭性,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個性中存在共性,“在相對的東西里面有着絕對的東西”,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的關係。他特別強調,對抗只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形式,但不是矛盾鬥爭的形式。矛盾和鬥爭是普遍的和絕對的,但是,解決矛盾的方法,也就是鬥爭的形式,則應該根據矛盾性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實踐中,必須具體研究各種矛盾鬥爭的具體情況,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論來解決具體問題。

毛澤東在文章最後以精闢的筆調對全文的主要觀點進行了總結,他強調,事物矛盾的法則就是對立統一的法則。這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並貫穿於一切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特點,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

?矛盾論》通篇充滿了唯物辯證法的智慧,始終貫穿着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全面系統深刻論述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意義,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經典文獻。《矛盾論》從辯證法角度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做出了哲學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是毛澤東思想理論體系形成的重要標誌。

以從《矛盾論》為主要影響的毛澤東的哲學思想,是促使我世界觀轉變的催化劑。

在以前,我的正義感使我對光明與黑暗、善與惡能夠分辨。追求前者而厭棄後者。但我從沒有想到怎樣去改變這現實中的一些醜惡現象。我只知道依靠個人奮鬥、掌握實在的技能、本領,在社會上爭得一席之地、作一個清白的、有用的、爭氣的人。讀了《矛盾論》,毛澤東的哲學思想,使我的認識昇華了。我感到,要改造現實,不能光靠個人的努力,還要團結周圍的人,所有的中國人一起來努力。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人,我必須掌握矛盾普遍性的分析方法,正確認識中國革命的歷史和現狀,在實踐中科學分析和正確處理各種具體矛盾,反對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完善自身發展進而為社會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矛盾論》一直是我反覆閲讀的經典。在此基礎上我還讀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感到自己認識客觀規律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

讀了毛澤東的《矛盾論》以後,很多問題豁然開郎,讓我深感茅塞頓開。讀《矛盾論》讓我認識到:哲學是幫助你怎樣去認識客觀世界—自然界和社會現象;幫助你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去發展事業——改造世界包括改造自己的學問。每個人都有他的哲學。毛澤東號召哲學走出課堂,讓每個人都受益無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