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篇 1年級數學教學:反思與改進

來源:巧巧簡歷站 5.63K

對於一年級的數學教學,需要深入反思教學方法和教材的選擇。我們應該注重學生的理解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要適當調整課堂教學模式,儘可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讓數學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

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篇 1年級數學教學:反思與改進

第1篇

本案例教學以“學生”為本,體現數學是生活所需,實際所需,從而產生要學數學,要學有用的數學;體現數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反映數學的價值觀而設計的,體現在以下幾點:

總感到現在的國小生學數學學的特別的辛苦。數學課和數學作業,對於多數學生來説,只是一些非常抽象的符號的枯燥運算,很少有趣味可言。作為數學老師,我們不得不經常依賴數學之外的力量(如獎勵、懲罰、競爭等),來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其實,數學源於生活,並最終服務於生活。即便是國小數學,在生活中也能找到原型。例如,片斷一(我們學習過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説説日常生活中你所見到的物體是什麼形狀的?)。如果我們把國小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現象或可能遇到的問題當作數學研究的對象,並且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嘗試去解決這樣的問題,學生就會感受到數學的力量,感受到數學的親切,並且萌發主動學習和運用數學思維方式的動機。

數學知識雖然源於生活,但與現實的生活還是有一定距離的,畢竟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高度嚴密的學科。當數學教學找到了與生活的連接點,把數學現象規律用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來表現時,數學知識的學習就變的“通俗易懂”了。如本課教學中從“體”到“面”的展開教學,教師先引導學生從一個長方體物體上找長方形,接着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那麼你們能不能從其他的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充分體現由整體認識到局部探索的教學策略,有效的突破了學生認識與探索的難點。但並不是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公開課”,教學形式“五花八門”,教學過程卻沒有層次、深度,沒有從單純的“形式”提升到數學的理性分析上來,導致一堂“數學公開課”變成了“生活指導課”。

反映生活要求數學學了着眼於學以致用,而非學以致考。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活中需要數學,啟發學生從學習中感受數學思維方式及其力量,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弗賴登塔爾所提出的數學教育的四條教學原則中有一條是“數學現實”原則。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思考着的特定客觀世界以及反映這個世界的各種數學概念,它的運算方法和數學知識結構,這就是所謂的“數學現實”,數學教學就是從學生具有的“數學現實”作為直接出發點,並根據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把經驗材料“數學化”。這就要求我們將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結合起來,使數學有親近性、現實性,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這種具體、生動、直觀的數學教育,可以使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感悟數學,學會用數學眼光觀察客觀世界,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有數學,在學習中感受數學。教學過程的設計中要注意讓學生成為一個發現者,注重引導他們去發現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存在。如片斷四設計:“給課本第36頁第一題的圖形塗色”,既讓學生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敍述,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動促思,體現了“動中有學”、“玩中有學”的思想。按排了對生活中交通標誌形狀的辨認,既鞏固可學習內容,又對學生進行了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教育,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

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篇 1年級數學教學:反思與改進 第2張

第2篇

教學機智就是指教師通過敏鋭的觀察,靈活的思維,果斷的決策對教學中的各種信息反饋作出有效的反應和機敏的處置,以求最大限度地開啟學生的思維才智,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學生是各式各樣的,他們擁有不一樣的思維。因此各種情況都可能出現在課堂上,課堂永遠都不會像教案所規劃的那樣。我從不否認新授課的教學機智,但出乎我意料的是練習課同樣需要這一品質。

一年級的練習冊通常是在學校完成的,教師讀題,學生完成。在一次自主測試練習中,有一道題目幾乎讓兩個班的學生全軍覆沒。那是一道括線題,左邊有7個胡蘿蔔,右邊是一隻小白兔推走了3個胡蘿蔔,問好打在括線下面。很明顯這是一道求一共的加法題。但是做下來大部分的學生都把它做成了減法,原因很簡單,小孩子的思維:推走了就要減去,所以用減法。在之前的看圖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原來有多少,又來了多少,用加法:原來有多少,走了幾個,用減法。碰到這道題時,他們同樣採用了這種思維。在另一個班,教師發現了這一現象,及時對題目做了修正,情況明顯好可很多。

由此可見,教師隨時都要注意學生的反映,以便及時作出應對反映,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第3篇

我執教的《一起做遊戲——玩一玩》一課是一節綜合實踐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數的大小比較、10以內數的加法計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藉助撲克牌來玩較複雜的數學遊戲,引導學生在一系列的遊戲活動中理解、運用、完善遊戲規則;在遊戲難度的提示推進中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判斷;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思考、尋求取勝的策略。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要不斷開拓學生的探究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在遊戲中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通過教學實踐,我對這節課的認識更加深入,對教學活動設計及實施做以下反思。

1、基於學生實際,適度調整教學內容安排。

首先,學生在學前就玩過很多的撲克牌遊戲。其次,前期的加減法教學中也採用了玩撲克牌來鞏固計算的方法。再次,在以前的課堂教學中還利用撲克牌讓學生玩過比大小、對口令等相關遊戲。所以學生對撲克牌並不陌生,可以説是很熟悉的。所以這節課所涉及的讓孩子們用撲克牌來體現數學內容,是沒有什麼困難的。因此,沒有在課程開始去安排認一認的環節。

2、符合學生認知,將遊戲規則分解呈現。

這節課讓我思考的是:如何讓學生在遊戲中體會數學存在的價值,藉助於學到的數學知識(10以內加減法)來提取有益的數學信息,開展一系列數學遊戲活動。既然是遊戲,我們就應清楚遊戲規則。對於一年級國小生來説,能讀懂規則、理解規則,並將規則還原到遊戲之中,卻有着着實不小的困難。特別是出現了4條遊戲規則,這裏不只是單一的遊戲形式,也不僅僅是提取並應用數學信息來解決遊戲問題,是邊遵守着規則,邊計算着牌面上的點數之和,還要想着獲勝的策略。遊戲中體現出學生邊思考邊玩,邊比較,邊猜測,是一種多元的、綜合的思維能力的體現,玩的非常不簡單。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規則,我在教學設計時採取了分層、分梯次解讀遊戲規則的方式。以規則為主線貫穿了7次遊戲活動。引導學生在一次次提升遊戲難度的活動中,體會到遊戲規則的必要性,體會到之所以不斷地補充完善遊戲規則,是遊戲趨於合理公平的目的。通過對每一條規則的“嘗試——分析——再遊戲”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真正明白了形成規則的遊戲才公平、好玩。也促使學生們在玩的過程中,通過思考、猜想、判斷,來體驗數學真的很好玩。同時,在小組合作中體會到分工合作的必要性,培養了學生們的組織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本節課的遊戲一個接一個,學生的思維活動也是一環扣一環。孩子們在層層深入的遊戲中,逐步體會到想玩遊戲就得知道怎麼玩。在不斷的玩的過程中感悟到玩遊戲也是需要技巧的。在課堂上正因為有了孩子們充滿靈性而智慧地玩,他們才真正從成功或失敗中體會到了遊戲的樂趣。一節課下來,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教師只有讓學生真正的理解有智慧的去玩遊戲,才會讓學生感受到遊戲是好玩的,學生才能發現在遊戲中思考的重要性,才會真正體會數學的意義與價值。

3、結合學生特點,加強小組合作指導。

一年級的孩子愛表現,往往比較自我。他們有了收穫會急於與人分享,但又不善於傾聽他人的發言。他們活潑但是好動,往往會只顧玩學具,不善於邊思考邊活動。如何組織好這種遊戲活動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所以在四人遊戲之前,我特別設計了小組成員編號、分工、明確活動中任務這樣一個環節。在給孩子們明確任務時,不僅僅説了職責、提了要求,甚至細化到活動中的語言。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從一開始就給孩子們一個活動有“法”可依的支持;活動有“章”可循的指導;活動有“序”推進的力量。讓他們明白小組活動的流程順序,知道小組活動中自己以及他人都該做些什麼,從而學會如何進行活動。

當然控制課堂不是這節課才開始的,是從平時就開始對孩子們進行要求和培養的。從我接這個班起,根據每節課的學習,由始至終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到這節遊戲課的時候,在玩的時候,孩子們能玩起來,在收的時候,孩子們也能夠穩定自己的情緒。我們平時不能怕孩子們活動時混亂而不去組織活動,這樣的活動課其實是體現了教師平時對孩子的調控能力。

這節課的教學並非十全十美,我認為自己在活動課的時間調控和把握上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本節課在遊戲中體現着數學知識,遊戲的進行也依賴於數學知識。我認為自己在“遊戲之後是不是可以迴歸數學”這個問題上的研討力度還應更深入些。最後,如何給一年級孩子上好數學遊戲活動課也是值得我進一步探究的課題。

第4篇

?認識鐘錶》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上冊的內容。目標是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學會看整時。教材以一個孩子一天的生活場景作為學習線索,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知水平,讓學生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感知“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通過實際教學,感觸頗深,有以下兩方面的反思。

1、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憊。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的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樣從一上課就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馬上處於振奮狀態呢?於是,我利用課件,先讓學生聽一段有關鐘錶的歌曲,學生非常感興趣。通過聽覺走進鐘錶的世界,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學生年齡特徵,整節課以生活的時間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充分利用好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課中讓學生親自動手寫時間,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繫實際。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

3、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圍繞問題暢所欲言,這樣,同學間也有了相互學習的機會

1、由於我對新課程教材的理解不夠深刻,僅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會看、會寫鐘錶和電子錶上整時的時刻,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這樣顯然是不夠的,數學學習的目的不應該是學生“經驗”簡單的在再現和累積。

2、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不夠,讓學生猜是什麼時刻,雖然也請學生交流討論,但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學生沒有獨立思考和觀察,就急於和小組內同學去説,有的甚至在玩。結果既沒觀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教案設計雖然較全面,但是在實踐中還是有很多不足。

1、學生動手實踐還是不夠。因為學校沒有一人一份的學具,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沒辦法讓學生每一個時間都撥一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時間。

2、由於學生不是經常訓練操作實踐的活動,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是很聽老師的指揮,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從動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語言文學表達出來,學生都無所適從。例如,認識哪個是時針,哪個是分針時,讓學生分辨時不夠深入,沒有讓學生放開説,師有代説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樣知道是8時的,指名説撥鐘的方法等等,學生語言組織有問題。

3、老師説得較多,讓學生思考的太少。整堂課氣氛比較好,但是能夠讓學生髮散思維的環節比較少,也沒有更好的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時針分針的走向,還有“一小時之後是幾時”這樣的問題,學生的思維還是比較固定化,創新意識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比較弱,還需強化。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多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舉一反三的意識。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千萬不能“拔苗助長”。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還要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這樣才會使學生學會數學、熱愛數學。

第5篇

布魯納説:“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各種形式的遊戲活動,通過遊戲激發學生的興趣,是他們在玩中學,在樂中悟。學生在自由、輕鬆的課堂氣氛下,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遊戲中。學生對分解合成已有一定的認識,我重視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和理解數學,從他們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活動的素材,通過學生的動一動、擺一擺、説一説等活動,加深對數的分解合成的理解,使他們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從課堂的反饋來看,學生對遊戲活動比較感興趣,參與性強,情感體驗積極,對本節課教學目標的完成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但還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如學生原有的經驗不夠一致,甚至差別很大,少數學生在活動中處於旁觀者的態度或是人云亦云,教師還需適時點撥、提醒、幫助他們,但在課堂上時間和精力畢竟有限,難免有時會注意不到,因此在提倡個體化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今天,如何關注“學困生”的發展,仍是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第6篇

時鐘對一年級學生來説並不陌生。從課前與學生的交流中可以發現,大多數學生對鐘錶的時針、分針甚至秒針都有必要的瞭解,因為他們在生活中經常接觸鐘錶,並且在生活的整個小時內都有必要的感性生活體驗。然而,學生的感性認識往往是籠統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上,並不構成一種可操作的認識時間的思維方法。因此,在本課程的設計中,一方面要把握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探索學生的生活體驗。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體驗認識時鐘面和整個時間的過程,注重體驗和感知,讓學生掌握看時間的一般方法,並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和深化。在本課程的設計中,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方法,引導學生在主體探索中觀察、比較、操作、合作、探索,大膽表達,學會識別鐘錶。經過實踐教學,思考如下:

1.課件引起了學生們的興趣。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在全班使用了精美的課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猜燈謎》也是一年級學生的最愛。因此,讓學生將其引入到他們最喜歡的“猜謎”中,然後使用課件展示彩色鐘錶。一方面,讓學生了解鐘錶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另一方面,把握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創設場景,讓學生建立起對鐘錶整體的感性認識,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注重觀察能力的培養。在培養觀察能力方面,我充分體現在對鐘面和整小時的理解上。首先,在課件中展示鐘面,讓學生觀察鐘面上有什麼?藉助學生生活中對鐘錶的體驗,讓學生自己認識鐘錶的表面。在這個環節中,我完全讓學生觀察和談論他們的自我發現。學生可以詳細報告他們的自我發現,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鐘表重新觀察。在學生們對鐘面有了必要的瞭解之後,我開始教學&mdash—瞭解整小時,這也是本課程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生的觀察、交流和實踐比較,讓學生掌握“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什麼時間。

3.注重動手操作實踐&孩子的智慧就在指尖。《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動手實踐。由於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遇到必要的困難,因此他們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我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物理時鐘面。結合教材,我要求學生及時撥鍾。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親自撥鍾,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獨立探索、觀察、思考和發現的'機會。

1。由於學生不經常進行操作訓練和實踐活動,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不聽老師的指揮。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學生們從動手操作到獨立探索,再到語言和文學表達,都不知所措。

2.提出問題的方向不夠明確。例如,當要求學生觀察三個鐘面並找出三個鐘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時,我讓學生談談你從三個鐘面中發現了什麼。這個問題太寬泛了,學生們不能抓住要點,回答要點。我們應該儘可能從一個角度提問,例如時針和分針指的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共同點,這樣回答問題的範圍就有限了,就不會有歧義。因此,在設計問題時,教師應充分估計學生理解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便發現、準確把握、切中要害,使問題具有針對性。

4.我認為我的語言不夠精煉。如果我的語言能更具活力和豐富性,尤其是激發學生的語言,它能更好地關注學生情感和態度的發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簡而言之,只教學生書本知識是不夠的。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要感受數學的魅力,熱愛數學,主動學習數學。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我們應該繼續學習,使我們在課堂上有足夠的適應能力,不斷提高我們的專業水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喜歡數學,學好數學。

第7篇

太多的收穫令我感動,課堂上學生對學習資料的激情和熱情着實令我動容,整個教學活動中,能夠説我將自我完全置於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位置上,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教學伊始,我就直接切入主題,創設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利用教材所帶給的情景圖,引發具有思考行極強的問題“仔細觀察,哪盤雞蛋多?説説你是怎樣想的?”這樣的問題一經拋出,即刻觸動了學生思考的興趣,聽聽孩子們的回答“只需要比最後一排就能夠了,因為前幾行都一樣多”,“老師,第一個盤子的只空了兩個格,第二個盤子空了四個格,所以第一個盤子的雞蛋多”“老師,我能很快的數出每盤雞蛋的個數,我5個5個地數,很快”就在這七嘴八舌中,將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使其立刻變得鮮活而靈動。同時更從側面充分體現了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主動性,學生的語言可能稚嫩,可能不夠縝密,但孩子的潛力着實令我稱道,我欣慰於孩子們在課堂上能夠靈動的展現自我,更稱道於學生能夠賦予課堂新的生命,我怎樣不為之動容。學生能夠自然,簡單、愉快地走進課堂,這不正是我一向苦苦追求的目標嗎,靜下心細細想來,其實它很簡單,其實有時甚至是觸手可及,但有時卻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問題。

能夠説本節教學資料對於學生來説,要想到達教學目標並不難,我一向在思考,如何能夠讓這樣一節看似普通而平凡的教學資料,富有新意與創意,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在乾巴巴的大小比較方法之後更能體現出課堂的有效性,我將本節課定位在讓學生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層面,宗旨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練,讓學生在活動中個性得到張揚。我充分利用了課前發給學生的卡片(100以內的數)巧妙地利用這張小小的卡片,並將其貫穿於教學始終,在學會了比較大小的方法後,設計了同桌兩人比,四人小組比,隨意找同學比,和老師比,甚至全班同學比,難度在不斷地提高,更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能夠説就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比較中,學生鞏固的不僅僅僅是比較方法的運用,更激發了學生挑戰的慾望,同時也收穫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有收穫,也有遺憾,課堂的調控,教學拿捏的火候與尺度,教師就知識的歸納與總結的時機,還需要完善。但透過這天的教學,更使我深刻的意識到,作為教師,我們切不可低估這天的學生。教師看多遠,學生就會走多遠,我們也許能做到將課堂還給學生,我們也許能做到,將學生置於課堂的主體地位,但更要求我們要學會反思,學會汲取,不斷學習,不斷地完善自我,完善課堂,追求理想的課堂首要目標是有效,真可謂“任重而道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