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範文4篇 《閃光的智慧之旅: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隨筆》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9W

以下是一份關於《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範文》的簡介。本文包含了一些讀書筆記的範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萬曆十五年》這本經典之作。無論是學生還是專業人士,都能從這些範例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和啟發。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範文4篇 《閃光的智慧之旅: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隨筆》

第1篇

萬曆皇帝自小受慈聖皇太后和首輔張居正嚴格教育儒家教育;熟讀經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開始萬曆皇帝也想按着他受教育的努力去做好皇帝,嚴重旱災時,甚至親自步10裏為百姓祈雨。但是經過一些事情,慢慢發現的人性和體制的複雜性。首先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對他嚴格説教的導師張居正個人生活被揭發是如此腐敗,而文官打倒張居正的文官的目的,顯然又和他萬曆初想的並不一樣。當他想自己能主導政治時,卻發現想做任何的改變,就會受到非常大的阻力,這些以道德和祖法為工具的阻力讓他難以對抗。黃老先生講明朝是文官體系為統治的,不如直接講以儒家意識形態為統治,任何文官甚至皇帝都很難對這種意識形態有任何的挑戰。最後萬曆選擇妥協,以道家無為來默默的發泄他的不滿和進行抵抗。書中儒家意識形態根深蒂固,以及這種意識形態和人性的衝突矛盾。就行成了一些特殊的行為。

張居正政治上厲行改革,做為萬曆的老師,對皇帝嚴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滿口節儉,而私生活極其奢侈。厲行改革,卻又不瞭解實際情況,反而出了相反的效果,同時也得罪了一批人。結果一死,整個家族和政治同僚就受到清算。

申時行做為首輔,行為卻和張居正完全不一樣,在處事上他信奉調劑折衷的原則來調節文官間,皇帝官僚間的矛盾。這種行為是典型中墉之道,是儒家思想和人性妥協的產物。

海瑞更是個爭議的人物,他嚴格尊崇孔孟之道,對崇尚道德,嚴守法律。他的這種行為,當時的官僚對其即希望是一個社會道德的標杆,又知其的脱離現實性,對其不重用,並排斥其很多行為。海瑞個人可以通過自律及對價值的追求了來到達,但由於其很多理念本生脱離人性,必然不具備大眾性。其很多行為更是暴露出儒家思想的缺陷,像由於孝道極端推崇,休了兩任妻子的,最後一任莫名死去;還有對個人慾望的極端抑制,這些本身就是和人性先背離的。其行為對具體事物的處理效果,也頗受爭議,看是完全遵守道德,然而由於社會的事情複雜,以及道德本身的侷限性,往往起了並不好的效果。當時的精英階層本身並不相信他,包括當時的知識份子,對這種行為也有爭議,象李贄就明説有時清官比貪*更誤事,清官有道德的支持,而且就算失敗也能贏當時讀書人非常看中的.名譽,處事固執而不知變通,往往導致事情往壞的方面發展。

在寫戚繼光和李贄也真實的把其多面性呈現給了作者:戚繼光有軍事才能,民族英雄的一面,但其又有偷偷納妾,行賄張居正的一面。李贄一個學者,思想家,其對人對己對社會的妥協與抗爭記述,也非常真實。這種性格多面性的記述更加體現了人性。

現代大眾社會行為學説,通常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或觀點的接受:第一位的是立場,第二位的是情感,第三位的才是客觀理性。黃老先生能客觀理性的研究這段看似平常,確是很典型的歷史時間,並且又能非常客觀理性的呈現給大家,確實是讀者的幸運。

讀後,感覺最深的是,價值觀的影響力,不僅對個人的行為,道德,和幸福觀起決定影響,而且任何團體,社會,宗教,國家都是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其影響深遠,決定整個體制。決策面和執行面還有基層中間過長的距離和脱節導致的低效是高度集權的社會體制所不可避免的。道德很多方面是對社會穩定其作用,社會發展更依賴於技術方法和本身的規律的研究。個人的道德及智慧在社會羣體中有時是矛盾的,社會羣體和個人很多規律是相反的。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範文4篇 《閃光的智慧之旅: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隨筆》 第2張

第2篇

歷史學領域,向來就是一個意見不同,紛爭不斷的學術領域。但是無論如何,思想的衝突還是有益於文化的進步與發展——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一書,即是為明代歷史的研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更準確地説,是為了歷史學領域提出了一個應當注重的話題——“大歷史觀”。盡然,書中的一些觀點不會被通篇認同,但是其意義,可謂是一次理念上的革新。

正如書中所説,1587年,在中國則為明萬曆十五年,次歲丁亥年,所發生的要事可謂寥寥無幾,而其程度則以震撼全國朝野上下的事件,則更顯得屈指可數。整個國家都在承平與祥和的氣息中度過。然而,史官與歷史學家都沒有注意到,儘管沒有關於要事大篇幅的記錄,但是在他們筆下的一次次集會、早朝、經筵、會議、談話,在大量日復一日的枯燥文字之中,我們的王朝正在經歷着它的潛移默化的改變——而一般而言,潛移默化的改變,其影響甚於一次集中的矛盾總爆發。事實上,在1587年所發生的一切,昭示着明王朝已經失去了一次關乎它未來命運走向的變革機會,並且步入了它命運的最後一段路程,走向了衰亡。

能夠維持國家運轉的,有幾種東西——其一,乃是完善的制度,就如同今日之美利堅,無論官員如何之平庸,但是由於有一套完善的'制度,那麼整個國家還是在欣欣向榮地發展着;其二,乃是社會道德的制約,道德雖是無形之物,然而卻是一種巨大的約束力,統治者如果能夠靈活運用道德力量管理國家,那麼儒家“大同”的構想就能夠全面實現了。其三,也就是潛規則。這種構成於各種集體的規則,成型與完善與各種遊離與法令與條例之外,雖然它不是標準的形式規則,但是仍然是維持文官平衡的重要點。現在,我們的大明王朝雖然集這三者於一身,但是第一種,即制度,已經顯得死板而不合時宜,既無法控制地方,又無法領導中樞。所以,留給萬曆皇帝和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們的,只有軟弱無力而缺乏條理的儒家道德與官場內部籍以維持秩序的潛規則。

制度的不適用是本朝最大的特徵,也是整個國家的悲哀之一。緩慢而缺乏效率的政府、充斥着各種關係鏈條的人事考察,等等等等都使得我們的明朝對於國家的治理只能夠維持到“平穩”而無法將其晉級為“盛世”,一旦戰爭來臨,整個國家都會由於調度不一與指令相斥而混亂不堪,1619年的遼東,正確的證明了這一點。

當制度不堪修補,社會的推動力已然消失之時,再強有力的改革也顯得無濟於事。用書中結尾的話來説,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這些人,雖然擁有着不同的抱負與藍圖,但是由於整個國家已經沒有了動力,那麼“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是宴安耽樂,首輔的調和或者是獨裁,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還是習於苟安,文官的貪墨舞弊還是廉潔奉公,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取得有意義的成就。”並且書中還提到,整個國家的悲劇所造就的結果,就是一個個個人的悲劇——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則身敗兼名裂。這些小成分,構成了整個國家的悲劇。

今天,當我們回顧這段數千年前的歷史時,也許更會對於人物在整個歷史環境下的處境而唏噓感歎乃至同情。因此,我們也應該以更高遠的視角,去探尋那些人物心理中複雜而不為人知的一面。

第3篇

最初對這個書感興趣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作者黃仁宇的傳奇人生,我是贊同人生要有不一樣體驗的。所以一個當過軍人的學者,一個顛沛流離遠走異國的歷史學家,這本身對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為評論説這個書和我們以往看待歷史的視角不一樣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麼的。能從和我不一樣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點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對這個書最大的感受,還是從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中看到的,吳曉波説,僅有經過細節式的歷史素描,才可能讓時空還原到它應有的錯綜複雜和莫測之中,讓人的智慧光芒和美麗,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錯誤,被日後的人們認真地記錄和閲讀。(説實話,我認為對於離我們遠的歷史,我們需要更多的細節,因為抽離和宏觀天然就多。可是對於激盪三十年這樣的書,僅僅才過去三十多年,當事人都還在,這種時候細節就顯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野和宏觀上對歷史規律的把握才是最難得的。在這一點上我有些苛求了)黃仁宇對於歷史細節的把握源於他對歷史第一手資料的潛心研究,這種態度在此刻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少了,雖然我們並不是一代人。這個書語言平實生動,並沒有晦澀之處,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可是其中所表現的邏輯卻不像他的語言那麼簡單。我讀歷史也不算少了,可是我對這個書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認識歷史,怎樣去認識歷史,這個東西我此刻也還不明白,但黃仁宇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讓我們覺得這樣也能夠啊。我覺得這個書是紮實的,也是趣味的。

三國演義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此定下了三國的基調。萬曆十五年的開頭,也定了這本書的基調,就是大風起於青萍之末。這種從事情的微小發端,從而進一步能預見到之後的演變,這就是讀史明智的緣由,這也是基於對長期歷史演變的深刻理解而提煉出的歷史性規律認識。讀歷史的確是明智啊。

萬曆當皇帝其實挺失敗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沒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卻得天天做。隨着年齡的增長當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僅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這也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氣候決定的`,文人集團過於勢大,程朱理學深入人心,那個時候什麼最大,不是皇帝,是禮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張居正有多優秀自不待言,可是生前如此風光,死後卻如此蕭索,這其中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得不出能夠一句話總結的原因。可是我想到了俾斯麥,他在位時縱橫捭闔合縱連橫,讓德意志始終處於最主動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體系土崩瓦解,德國從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由此導致了一戰。這麼優秀的人,為什麼不能建立一套長久的體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體制中找到適宜的接班人呢,總是政治過渡的這麼不順暢。以儒家的觀點就是沒有以德服人,還是不夠優秀的。

反觀申時行,不似張居正那般鋒芒畢露一手遮天,但申時行是懂得進退為人為官之道的。他們最大的差別不在本事上,在為人之道上。我其實最佩服的是汾陽王郭子儀了,那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人物的典範啊。

還有兩個人的比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繼光,雖然他們是一文一武毫無關聯。我想比較的其實是海瑞的不合實際和戚繼光的實事求是。海瑞和社會政治現實格格不入,我們能夠敬服海瑞的高潔,但我仍質疑海瑞的做法對社會有什麼進取作用。而戚繼光呢,在明朝軍制如何落後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現實,從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實事。明朝有此名將,軍事上卻難有進取,不得不説,中華歷來被外地入侵都是內部不團結的時候。武將有好下場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來還是得讀書啊。

至於李贄,我沒什麼想説的,以前小時候看到李贄估計會説一些膚淺之言,可是這次看了之後,我卻不敢説什麼了,以後看了他的書或者有更深刻的瞭解再説吧。

第4篇

説實話,雖然作者最後專門講明瞭他的大歷史觀,可我卻沒有看懂——如果説放眼到二三百年後去看這一段歷史,任何小的細節、文武百官的掙扎都不可能對歷史有任何改變,歷史必然要朝商業興盛、法律齊備走去,那作者通篇文章研究的意義又是什麼呢?看來知識儲備不足是硬傷,否則即便是大白話寫出來也看不懂[捂臉]

真幸運自己對這本書沒有淺嘗輒止。兩年前第一次看紙質版,當時只是把它當做一本簡單的傳記合集來看,看故事大於看分析,以至於萬曆的苦悶、張居正的遺憾、海瑞的悲壯可能是我唯一有點感觸的東西。

兩年過後,書裏講的內容早已遺忘殆盡,只記得當時看的時候很驚奇,讚歎不已。懷着獵奇心理再次打開,卻又發現了另一番天地:如果大明是以倫理道德做根基來維持其統治,那歷史上的.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是不是就不難理解了呢?事實就是如此。

全書以萬曆十五年這一個看似平淡無奇的時間做切點,選取當時幾個典型人物做主題一一剖析:萬曆,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中間縱橫捭闔、旁徵博引、深入分析。從萬曆、張居正、申時行來講述倫理道德在當時帝國統治中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及文官集團與皇帝之間的制衡;從海瑞的經歷來説明當時由於倫理道德的制約,難有商業、法律的發展;從戚繼光的夾縫中生存説明文武官之間嚴重不平等的地位;從李贄這個自相矛盾的哲學家説明心學、理學各自的發展歷程(沒太懂)。

雖然中間有很多地方覺得過於宂雜,作者説着説着不知道繞到哪裏去了,但大的思路理清了再看這些東西,有整個税收制度、文武官制度、治國理念、商業法律等等,萬事俱陳,不免還是要大為讚歎。

而且也是看這本書的過程中,對歷史人物的認識也有了一些變化,從以前單純的好壞之分認識到了人的複雜性,評價也不能單純以道德做定論,這裏邊還有一個人的理念、功績、侷限、歷史性,太複雜。

不知道還會不會再看,期待有一定知識儲備後的再次重逢,相信彼時一定能有更深刻、更新奇的理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