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教案參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15K

寫好教案也是為了讓我們在教學中有更好的表現哦,教案在擬訂的過程中,你們務必要考慮創新教學方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借教案參考8篇,感謝您的參閲。

借教案參考8篇

借教案篇1

一、活動名稱:夏天的水果

二、適合年齡:2-----2.5歲

三、吸引力:顏色

四、直接目的:ccio

五、間接目的:

1、讓幼兒認識夏天的水果,能準確的説出水果的名字。

2、學説短語:“這是xx”

六、活動準備:蘋果、橘子、梨子的實物、自制的三步卡一套。

七、活動過程:

1、介紹活動名稱,並取教具。

2、依次出示蘋果、橘子、梨子的實物,請幼兒看一看、並鼓勵幼兒説出自己認識的水果名稱。

3、鼓勵幼兒説這樣的句式“這是蘋果” “這是橘子”“這是梨子”

4、將圖卡分別放在其相應的實物旁,並説“這是蘋果“這是橘子”“這是梨子”

5、以同樣的方法進圖文卡和字卡的配對。可請幼兒來共同完成圖文卡和字卡的配對。

6、繼續進行三段式教學法的辨別和確認。並請幼兒跟着老師學説:“這是xx”(重點指導幼兒不熟悉的水果)

7、收教具,並請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八、 活動延伸:品嚐水果,並做認識其它水果的準備。

借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加減運算。

2講述購物的過程,學習用算式表示。

活動準備:標有價格的商品圖片幼兒活動材料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談話引入

1.小朋友你去超市購物過嗎?你是根據什麼選擇商品的?(價格)

2.幼兒個別介紹自己的購物過程。

二、猜猜我們買了什麼

1.今天老師帶了了一家圖片超市,我們一起來學習購物。(出示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幼兒觀察:重點提醒幼兒瞭解商品的價格。

2.教師購物①:我有5元錢買了2件商品正好花完,你們猜我買了哪2件?幼兒講述,並説説為什麼?教師用算式表示。2+3=51+4=5

3.教師購物②:我有5元錢可我只買了1件物品,可能還剩幾元?幼兒講述,並説説為什麼?5—3=25—4=1

三、我來買東西

1.幼兒有5元錢,買2件物品正好花完,請自己選擇商品。

2.幼兒講述購物過程,並用算式表示。

3.你有5元錢,買1件物品用了幾元,還剩幾元,請自己選擇商品。

4幼兒講述購物過程,並用算式表示。

四、小明去購物

1.今天小明和媽媽一起也去購物,我們一起來幫他完成。

2.教師介紹幼兒活動手冊。

3.幼兒分散完成。

借教案篇3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學習用兩個特徵標記記錄圖形和數量。

展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説一説:圖上有什麼?它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這些三角形有什麼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啟發幼兒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標記並放在圖形兩邊的橫線上,再引導幼兒數一數,每種圖形的數量,請幼兒報數字,教師進行記錄。

2、按標記給圖形娃娃找家。

出示磁性圖片小房子,引導幼兒觀察房子説一説:圖上有什麼?房子上有哪些標記?出示圖形娃娃,請幼兒説一説:這些圖形娃娃長得是什麼樣子的?啟發幼兒根據房頂上的兩個標記,幫助圖形娃娃找家,可請個別幼兒上來選圖形放在相應的標記下面,要求幼兒邊送邊説:大的紅圖形娃娃我送你到大的紅標記家,藍的三角形娃娃我送你到藍的三角標記家,……

二、操作活動。

1、第一、二、三組:看標記記錄圖形數量。

指導幼兒觀察畫面,説説:圖上有什麼?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有多少?可以用哪些標記記錄?引導幼兒看圖按標記記錄圖形的數量。

2、第四、五、六組:

(1、)看特徵標記選圖形。

觀察圖形標記,請你根據圖形的兩個特徵,剪貼相應。

(2、)看圖説説:圖上有什麼?請你依樣接畫紅旗和輪船。

三、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材料,其他幼兒對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進行檢查和評價,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兩個特徵標記記錄圖形,並正確地記錄圖形的數量。

2、繼續學習按兩個特徵標記選擇相應的圖形。

3、能大聲地講述操作材料。

活動準備:教具:圖片2張學具:幼兒操作材料。

借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雙腿癱瘓後的幾件平常小事,由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為讀者詮釋了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平實含蓄,情感真摯細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聯繫抓住課文內容,感受母親的形象。

2.能力目標:(1)指導學生通過自己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的讀好課文的能力和升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和“我”對母親的一片深情,學習史鐵生母子堅強的生活態度。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學生研讀文本,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藴含着的豐富情感,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

四、教學方法

本篇課文采取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貫穿了以老師為主的講授法和提問法,以及以學生為主的討論法和交流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引出題目

1.通過歌曲《燭光裏的媽媽》導入,“母親”是個親切的字眼,提到母親我們都有説不完的話,師問:誰來説説自己的母親?

(生答:母親勤勞,樸實,善良,很愛我們等?)

2.看到題目“秋天的懷念”,師問:大家想到了什麼?

(生答:秋天是個容易傷感的季節,或許是對發生在秋天的某件事的懷念?或者是對在秋天去世的某個人的懷念等。)

(二)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師問:思考課文裏寫了幾次秋天看菊花?“我”和母親各有怎樣的表現?母親想帶我去看菊花的願望實現了嗎?(生答:兩次!第一次是我暴怒的時候,母親要帶我去看花,但我不去;第二次是我在窗前看落葉的時候,我答應了母親第二天去看花,但也沒看成,因為就在那天,母親去世了。)

2.通讀全文,師問:你感受到母親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答:母親慈愛,寬容,善良,樂觀,堅強,偉大,無私)

(三)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師問:藉助表格捕捉人物形象,看到怎麼樣的兒子,怎樣的母親?

(生答:兒子悲觀,煩躁,倔強,暴怒無常;母親:慈愛,樂觀,堅強)

2.研讀課文,通過“暴怒無常”“砸”“摔”“捶”等字眼體會史鐵生的痛苦與絕望。

3. 研讀關於母親的描寫,從“躲”“忍”“擋”等細節描寫體會母愛的無私與深沉,指導朗讀,進一步感受母親的平凡、堅強、寬容和無私。

(生答:“躲“字突出母親不願讓兒子看到自己的難過,但又不放心兒子一個人在家呆着,所以只得躲起來注意着兒子的動靜;”忍“字突出了母親的偉大與堅強,面對殘疾的兒子,即使自己生患重病也不想讓兒子失去活的希望;”擋“字突出了母親不想兒子看到落葉紛飛的,生命逝去的蕭條景象,她想讓兒子積極樂觀地活着,她要擋住的不僅是落葉,她要擋住的更是一扇通向死亡的門。)

4.自由閲讀課文,找出自己最感動或最喜歡的部分,並討論其喜歡或感動的原因,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生答:1.“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母親用她堅強樂觀的態度鼓舞對生活充滿絕望的兒子要好好活着,母親這種偉大而無私的愛讓我深深感動。2.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母親在臨

死前仍讓放不下自己的兒女,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和母親這一生的操勞。)

(四)品讀課文,體會感動

1.師問: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了母親對“我”的寬容和關懷?

(生答: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2.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3.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4. 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

地出去了。5. 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2.師問:母親為什麼沒讓“我知道她的病”?

(生答:母親知道兒子由於行動不便很傷心難過,對生活也充滿厭倦和絕望,她不想兒子再為自己的身體擔憂,這會更加加重他的精神負擔,而自己是兒子的唯一依靠,不想兒子覺得自己快失去依靠而更加輕生。)

(五)昇華情感,感悟人生

1.師問:母親為什麼如此急切地想帶兒子去看菊花?

(生答:因為母親知道自己的病已經很嚴重了,所剩的時日也不多了,她想在生前帶兒子去北海看看象徵着頑強生命力的花,想讓兒子高興高興,重塑對生活的希望。)

2.師問:母親所説的“好好兒活”到底是怎樣的活?

(生答:母親希望兒子像盛開的菊花一樣樂觀,積極,即使身體有缺陷但仍然能堅強地活着,做個生活的巨人。)師問:通過看菊花,母親意在給兒子的到底是什麼?結合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深刻領悟。(生答:盛開的菊花淡雅、高潔、熱烈、深沉、潑潑灑灑、爛漫,鮮花是生命的象徵,母親希望盛開的鮮花能激起兒子生命的熱情和生活的希望,希望兒子能好好兒活下去。)

3.師問:母親帶着對兒女們深深的牽掛離開了,我想兒子應該有許多話要對母親説,大家試想下清明節到了,作者會對母親説些什麼?

(生答:他會説:“媽媽,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兒活的。我要像北海那怒放的菊花一樣,好好兒的活,活得堅強,活得快樂,活得有價值,請您在天國裏放心!我早已不是曾經那個自暴自棄的孩子了,我要好好地活下去。”)

(六)隨文練筆,加深感悟

結合課後問題:你想對文中的母親、“我”和妹妹説點什麼?引導學生同人物對話,並作為課後作業寫下來。

(七)拓展延伸,推薦閲讀

1.引進史鐵生懷念母親的有關文摘。

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説:“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摘自史鐵生《我與地壇》

我有一個悽苦的夢??在夢裏,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地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説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

──摘自史鐵生《有關廟的回憶》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摘自史鐵生《合歡樹》

2.推薦閲讀史鐵生相關作品,實現了從課堂走向課外,走向生活。

閲讀《我與地壇》《合歡樹》《有關廟的回憶》,進一步體會史鐵生對母親地深切懷念。

借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提高對材料和工具的認識,從體驗材料帶來的樂趣萌發豐富聯想的同時,初步感受造型活動的樂趣。

2.在遊戲中掌握一些基本的工藝製作手法,並通過集體創作,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習慣。

3.讓學生通過遊戲發現自己作為主體的價值,培養愛家鄉的情感。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 彩色水筆、膠水、剪刀、大小紙盒5-10個、各種製作材料(如鐵絲、橡皮泥、橡皮筋、棉線、牙籤、果奶瓶、彩紙等),分成4-6人的小組並選好小組長

(教師) 教學課件、剪刀、膠水、大小紙盒、範作

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

(1)出示課件:播放古今中外優秀建築的圖片。教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説感受。

(2)揭示課題。課件演示,觀看材料、工具,並思考其用途。

(3)提出本課目標:做一個優秀的建築師,以紙盒子為主要材料來設計一幢房子。

2.展開交流。

(1)觀察分析。

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和紙盒。利用現有的這些東西通過觀察、聯想,構思出一幢房子的大致造型。

(2)交流表達:把構思和大家交流一下,相互説一説。

(3)觀看建築師設計、建造過程的錄像(或課件)。

3.學習方法。

(1)交流製作的方法:接、剪、粘、插、折、彎、包、疊等方法。

(2)教師示範製作方法,與學生合作把紙盒加工成一幢房子的模型。

(3)欣賞教材中學生的建築作品,借鑑方法,發表看法。

(4)設計房子的廣告或房產説明書。可以用繪畫、文字或口頭表述的方式。

4.表現創意。

(1)設計一個獨立的建築物。

(2)造型別致、有創意,但不一定表現得很複雜。

5.評價。

(1)作品是否合理、巧妙地利用了材料的特性和組合關係。

(2)作品是否有新意和創意,與眾不同。

(3)建築作品的色彩及造型(門、窗、陽台、屋頂)等表現是否統一。

6.課外拓展。

(1)瞭解古今中外的名建築及其歷史。

(2)收集現代化小區房產的廣告及宣傳資料。

借教案篇6

活動目的:

1、知識目標:通過本次班會,讓學生增加勇氣,擁有自信心。

2、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如何建立自信心,及擁有自信心的重要性。

3、德育目標: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消除自卑感,增強對困難和挫折的承受能力。

班會重點:

學生學會利用自信心、培養自信心。

班會難點:

使每一個同學真正的建立自信。

活動過程:

1、歌曲:《男兒當自強》

2、主持人:引??

3、演講:《跨過十五歲的門檻》

4、演講:《談自信》

5、小品:《我有信心》

6、演講:《談自信》

7、演講:《我手寫我心——怎樣建立自信》

8、歌曲:《小小少年》

9、演講:《談自信》

10、合唱:《男兒當自強》

班主任總結:我們是21世紀的建設者、生力軍,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充滿挑戰、激烈競爭的時代。做為一個高中生,如果沒有自立自強的精神,不能獨立去戰勝困難,就有可能被社會淘汰;只有這樣,在未來的人生征途上才能經受各種考驗,才能成就事業,承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做為一代人,如果沒有自強自立的精神,我們的國家就不能強盛,中華民族就很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借教案篇7

一、活動目的

為豐富我校文化生活,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校園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讓學生度過一個快樂、祥和、向上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我校將精心安排2022年慶“六·一”文藝匯演活動。

二、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及各班班主任

音響、電器裝備:xx。

橫幅、氣球懸掛:xx。

化粧:五六年級女生。

隊形場地:xx。

評委:xx。

三、活動時間

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

四、活動主題

放飛童心快樂成長。

五、活動地點

xx國小。

六、活動要求

1、本次節目內容要求健康向上、主題鮮明、題材新穎、富有感染力,突出少年兒童天真、活潑的年齡特點。

2、節目形式不限,相聲、小品、雙簧、課本劇、歌舞、快板、器樂表演都可以。

3、為了保證演出的質量,學校將進行初選、複選及多次彩排。

4、各班可以自己承辦,也可以聯合演出,原則上每個年級上報至少兩個高質量的節目。

七、活動構想

1、為了提高節目質量,學校準備排練五個節目一是英語小品突出雙語特色。二是經典誦讀(由我校老師撰稿,歌頌雙語人)、古詩韻律操突出明德特色。三是書畫、器樂表演展現我校素質教育成果(其間加入我校宣傳語)。四是教師節目展現我校教師風采。五是開場舞由學校舞蹈隊表演。

2、匯演結束後有全校師生、專家評出“我最喜愛的六一節目”,從而評出一二三等獎。

3、向上級領導和友情演出的請帖印發彩頁,學校宣傳頁也與演出當日散發。

借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故事,理解內容,説出故事的主要情節。

2、能發準字音“李”、“梨”,理解“多少、大小、長短”。

3、培養幼兒積極動腦,善於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大書、積木、帽子和方巾、長和短的物體。

2、幼兒操作材料。

3、幼兒對數與量之間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書,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本大書,哪這是什麼書呢?

問:封面上有什麼?你們想想他們會發生什麼事呢?

二、觀察大書,理解故事

1、閲讀書2—4頁

(1)師:一天天氣很好,阿比到西山去,阿吉到東山去,你們看一看他們採來了什麼?(認識“梨”和“李”)

(2)師:他們要來進行比較,誰來幫他們比一比?(幼兒用積木進行比較)

2、閲讀書7—15頁

(1)過渡:小朋友,你們觀察一下,是帽子大還是方巾大?(幼兒進行比較)

(2)師:好,哪讓我們看一看阿比和阿吉是怎樣進行比較的。

(3)問:他們是怎樣進行比較的?

(4):小朋友,方形和圓形能不能比?原來圖形不一樣是不能進行比較的。

3、閲讀16—23頁

(1)師:接下來他們又要比什麼?讓我們接着往下看。

(2)問:接下來他們又比什麼啦?又是怎樣進行比較的?誰來比一比?

4、完整閲讀大書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這本大書。

三、幼兒觀察,比較物體

幼兒操作,比一比。

活動評析 活動開始,我通過觀察大書封面,猜測故事內容,引起幼兒興趣。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我分段讓幼兒欣賞,並在分段欣賞時發準相近字音、理解相應詞彙。在理解每段內容的時候我還讓幼兒進行簡單的“比一比”,感受故事中的情境。幼兒在“比一比”的過程中情緒很高漲,很快就理解了詞彙“多少、大小、長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