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期末語文教學反思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9W

作為教師不斷寫好教學反思可以提升教學質量,作為一名教師,大家務必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四上期末語文教學反思7篇,供大家參考。

四上期末語文教學反思7篇

四上期末語文教學反思篇1

一節設計精美、環環相扣的課會讓我們欣喜,一節師生互動、羣情沸騰的課會讓我們讚賞,一節聲情並茂、如沐春風的課會讓我們動容……而這樣的課,似乎向來與複習課無緣。它可以是含英咀華的講讀課,可能是生動有趣的活動課,也可能是妙筆生花的寫作課,卻往往不敢戴上“複習”這一鐐銬。

複習課同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需要通過相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和科學方法,才能把學生大腦皮質中處於潛意識狀態的已學知識喚起全部記憶,牢固掌握,並進一步形成能力。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複習就是“學生做練習,教師講答案”,通過大量的重複練習,讓學生牢固掌握相關知識。有時由於複習緊、任務重,教師講得又要“面面俱到”,結果成了“滿堂灌”,課堂時間大部分被教師佔用了。而為了解決“學生練”的問題,課後便硬塞給學生大量的練習,學生就成了習題的“奴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習興趣減弱,加重了他們的學業負擔,而且也不能真正提高複習的效率。但是,複習課本身具有大容量、快節奏、高密度等特點,這就如一副鐐銬般困住了教壇上的舞者,令其無法隨心所欲大展身手。那復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習課就真的舞不出優美的感覺嗎?實踐告訴我們:戴着鐐銬的舞蹈同樣精彩!

一、舞出優美弧線。以往的複習模式總是將一個單元的內容分解為字詞、作家作品、重點句段、主題思想、寫作訓練等幾大板塊,分類進行加強型“集訓”,基本上都無法逃脱題海式戰術的窠臼,複習課也變成了機械式訓練而喪失了語文課堂應有的魅力。然而,如果我們能夠找出這些複習內容之間內在的聯繫,用一根主線將這些知識點巧妙地鏈接在一起,再將有關知識生髮出去,那複習課不也成了一支旋律優美、張弛有度的舞蹈了嗎?比如,在制定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複習方案時,我先針對該單元五篇散文詩的文體特徵,提煉出分散和包含於每篇課文中的知識點,如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等,再將涉及該知識點的內容整合起來,理出一條貫穿整個單元的主要線索,整堂課就沿着這條主線來開展深入。這樣,既沒有脱離教材,知識由學生從課文中習得,又避免了一味灌輸,方法由學生在歸納中總結,還脱離了紙上談兵,成果可以馬上讓學生到實戰中檢驗。這樣的複習課,不但形式優美,而且內容充實。

四上期末語文教學反思篇2

教學反思是下課後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自我評析和反省。用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便總結教學經驗和不足。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孔子説過:“吾日三省吾身”。這裏的“省”是指回顧、反省、檢查自己一日之內的所作所為,有無不足之處,以便改正自己的行為。《學記》中也有“學然後之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通過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回顧檢查自己教過的課,寫出教學分析,找出不足,久而久之便能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學反思是教學工作的一部分內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是對本節課的自我評價,對這一環節,應與備課、上課一樣,一絲不苟,認真回憶該節課的“成功”與“不足”之處,有可能發現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從而對知識、技能、技巧等缺漏典禮演講稿情況瞭如指掌,有的放矢的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長期堅持,不僅能總結積累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還能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法。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着淺薄,低級,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説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一、課文教學“教什麼”

這是針對教學內容而言的。“教什麼”的問題是教學內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的高低。

在這個問題上,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現象就是教學內容的空泛化和純知識化。所謂“空泛化”,就是教師講授一篇課文,無論是滔滔不絕地“分析”,還是狂轟濫炸地“提問”,教學的着重點都放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上。什麼劃分結構、歸納段意、總結中心思想及寫作特點等,這些看起來好像很有條理,而實際上沒有體現出語文的“特色”來,課上得很空。而這些屬於課文內容(即文章“寫了什麼”)方面的知識,學生只要認真讀一兩遍課文基本上都能把握。一個又一個寶貴的40分鐘,就這樣白白地耗費掉。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無效勞動就集中體現在這一點上。所謂“純知識化”,就是教師在講課文時,眼光聚焦在“這是什麼”的層面上,如“這個字”怎樣讀音,“這個詞”怎樣解釋,“這篇文章”分幾段,每段是什麼意思,中心思想是什麼,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等等,內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課文恨不得放到嘴裏先嚼個稀爛,然後再吐出來一口一口地餵給學生,把語文課上成“告知”課,學生只須記住就是了。

所以導致上述現象的存在,就是相當數量的教師片面地認為課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記住文中字、詞等知識。應該説,這是課文教學的一個任務,但絕不是惟一的任務,更不是終極目標。我在聽課中經常發現很多語文教師在他的教案中,都把“理解課文內容”列為“教學目標”中的一項。而在實際教學中,落得最實的,教師最賣力氣解決的也是這一項。我們説,在課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寫了些什麼,這只是課文教學的低層次要求,而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入到課文內部,理解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表情達意功能,才是課文教學的高層次要求和根本任務。不然的話,講了《致橡樹》,就是為了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愛情觀;講了《祝福》,就是為了讓學生認清封建禮教的罪惡;講了《蘇州園林》,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蘇州園林的格局和特點……這就不叫語文課了,而變成政治課和地理常識課了。我們的語文教師,長期以來一直在教學的園地裏為別的學科任勞任怨地、辛勤地耕耘着,而把自己的這塊語文“自留地”“責任田”給荒蕪了。

那麼,課文教學究竟應該教什麼呢?一句話:教語言。

課文教學的核心是語言教學,抓住了語言,就抓住了課文教學的核心。語言知識包括:標點知識、語音知識、文字知識、詞彙知識、語法知識、修辭知識、邏輯知識和文體知識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課文教學中不僅僅要學習、掌握這些“死”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作者是如何靈活巧妙地運用這些“死”知識來表情達意的。葉聖陶先生早就説過:“語文這一門課是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的。”教育部新制訂的《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寫道:“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是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合稱,構成“語文”的要素就是語言,如果離開了語言,“工具”不能稱其為工具,“人文”也就不復存在了。這就再清楚不過地告訴我們,課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指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正確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積累語言材料,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

二、課文教學“怎樣教”

這是針對教學方法而講的。人們常説,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稱其為“科學”,我們就要探求其規律。按規律施教,教學就順暢,效率就高,反之,教學就滯塞,自然就達不到目的;稱其為“藝術”,我們就要講究方法。教法得當,效率就高,教法不當,效率就低。

當前,在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師在課文教學中只注重字詞知識教學和內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語言的運用之妙和表情達意的功能。這一點在畢業年級的課文教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齡較長的教師,長期教學實踐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學套路,反映在課文教學上,就是用一種教學模式去應付各種體裁的課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學模式化,課上得很死。三是以講為主。一些教師在課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動搖,以講為主,全面灌輸。特別是在分析課文時,總跳不出“分析”的框架,侷限於深入理解這個層面,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總想分析出其微言大義來。彷彿不這樣教就顯得教學沒有深度,不這樣教就不算完成教學任務,不這樣教就展示不出教師的淵博學識和高深理論來。有時為了追求課堂上的表面活躍,大量的提問充斥課堂,滿堂講、滿堂問、串講串問,把語文課上成問答課。這樣的教學,現在還相當普遍。四是題海戰術。現在的學生,除了極少的上課時間,大部分時間都被“考試”“訓練”給佔滿了。什麼“課課練”“單元練”“月月考”“期會考”“期末考”,畢業年級還有不止一次的“模擬考”,等等。學生整日裏泡在“題海”中而不能自拔,而考試時最感頭疼的還是不會閲讀分析。這除了試題本身的因素外,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題海戰術的不靈驗。

教學方法上存在的這些問題,究其原因,説到底,還是對課文教學的認識上的偏差所致。我作為年輕的語文教師,學歷都已達標,工作熱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但我對自己的教學不滿意,很儘快擺脱這種局面。所以,要解決課文教學“怎樣教”的問題,正確認識課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上期末語文教學反思篇3

轉眼間,又一個學期過去了。中間有苦有樂,既有成功,也有過失敗。半年時間裏,我通過向老教師請教、自己鑽研,摸索出了一些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但同時,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以及考試過後的總結,我也發現自己的教學確實還存在着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裏一併寫出來,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一)自己做得比較滿意的部分

首先,向老教師師虛心學習是絕對必要的。我因為大學時學的是非師範專業,一開始過來的時候,教學程序相當不熟悉。上課按部就班,從劃分層次到句子講析,自己認為做得面面俱到,但卻非常生硬,學生聽課覺得枯燥,自己也覺得十分心煩。這時我們語文組尤其是我們辦公室的老教師們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從講課到與學生溝通,幾乎是手把手的對我進行教導。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終於逐漸扭轉了被動局面,教學也一點一點地走入正軌。如果沒有老教師們的悉心指教,我可能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在這裏,我要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前輩們。

其次,我覺得,除了向老教師學習以外,自己還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 逐步探索一點適合自己教學方法,所以我進行了一點不成熟的教學嘗試,覺得應用起來還是取得了一些效果,在這裏,也向大家彙報一下。

(1) 通過介紹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語文學習是需要大量的閲讀的,但在各科作業的重壓下,讓學生擠出時間來閲讀就相對艱難。我採取了“前五分鐘介紹作家作品的方法”,每次上課的前五分鐘,我總是用講小故事的形式介紹一位作家,順便介紹他的作品,比如講到魯迅,我把《阿q正轉》內容稍微涉及了一點,學生很感興趣,我就説,那麼剩下的事情就要大家來做了,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可以去圖書館借這本書在課下看。通過這種方法,現在,部分同學已經開始逐步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語文水平也得到了相應提高。另外,在課本方面,我也力求避免按部就班的講法,以幾個關鍵性問題串起全文,然後帶動學生一起去思考。儘管這樣做有些艱難,但我還將繼續嘗試下去。

(2)鼓勵學生大膽懷疑,敢於質疑。我通過講有些題發現,我們所用的資料裏面有些東西其實是可以做進一步的探討的。這時我就鼓勵學生多提問,多思考,多質疑。我告訴他們,學習語文,你沒有懷疑精神,不敢懷疑,將很難學好這一學科。有學生針對答案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我們就一起探索,如果證明答案是錯的,我們就依照自己討論定下來的答案來講。因為我始終認為,沒有一種自由探討的氣氛是無法真正學好語文的。

(3)做好預習,認真備課。我在教學之初,就一直致力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集中在:

(一)搞好課前預習、帶着問題預習、及時搞好複習幾個方面。每一次上課前,我都會要求同學們課前做好預習工作,並且在下自習前的幾分鐘,抽一些同學來檢驗預習效果。在反覆的檢驗與糾錯中,大家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早自習預習的時候,我還把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一邊看課文,一邊思考問題。這樣,無形當中就提高了講課效率,也讓同學們真正有時間思考一些問題。在講完一節課後,我就及時佈置作業,並且及時處理。當然,採取的方法儘可能多樣:有時是請同學們自己互相評閲,互相發現優點,找出不足;有時是在同學們改過之後,自己再改一遍。在平時的備課中,我總是儘可能地多查一些資料,然後把這些資料整和起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儘管一開始這樣做很艱難,但到最後還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因為我知道,只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又廣泛向老教師、新同事學習,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否則,一味學習別人而湮沒自己的個性,不是成長的正確途徑。

(二)自己的不足 儘管在這半年中,自己付出了不少努力,但由於經驗缺乏,成績還是不太穩定。因此,在寒假期間,我認真思考自己這半年來的教學生活,也找出了自己的一些不足,這裏也一併寫出來。 首先,沒能很好地處理好“寬”與“嚴”的關係。也許我和學生的年齡差異比較小吧,所以很快就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關係還是很融洽的。但也正是因為處得有些近吧,導致在佈置某些任務的時候,學生有意無意地就“打折扣”,影響了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在下學期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充分考慮這一問題,和學生做到“親密有間”,學習任務一定要求按質按量完成。

其次,有時沒能找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複習方法。譬如在最後的期末考試中,當時發了很多試卷。可能別的老師做了大量精選,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同學們的負擔,又把握住了重點。

針對這種情況,我也嘗試着進行了一些挑選,但總是抱着“求全”的思想,覺得這個題很好,那個也不錯。於是幾乎做完了全部,總以為這樣會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最後的結局卻不太樂觀。我總結了一下,覺得我平時上課還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的,但複習的時候,卻太片面重視做題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吸取此次教訓,儘量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特色,並充分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儘量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在平時。

四上期末語文教學反思篇4

期末考試已經結束了,看着考試成績,心中又有歡喜,又有憂慮。以下是對本次期末考試的反思:

(一)好的方面:

1.複習的比較全,不僅是基礎知識,還是課內外閲讀和作文,均在複習範圍內,所以,儘管這次題比較靈活,孩子們還是考的不錯。

2.優等生基礎知識比較牢固,不管是漢字書寫的準確度,還是工整度,都比較好。

3.對於課文內容填空的理解性題目,孩子們也大都能認真審題,準確地寫出答案。

4.課內閲讀,由於是重點課文,講得比較細,也就是孩子們弄懂了課文的重點內容,所以大都完成比較好。

5.課外閲讀,我本來以為會特別差,跟期會考試比起來,難度提升了,但是比想象的好很多,尤其是概括段意一題,還不錯。

6.本次的作文是想象作文,比較活。大部分孩子寫的還不錯,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有不少孩子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學過的四字詞語,再加上好學生書寫非常工整,真是讓我很欣慰。

7.最讓我高興的是,二班有幾個孩子,原來考試幾乎全空着,更不用説作文,這次他們的成績都比以前有所提高。

(二)不足的地方

1.試卷中的第一題是在語言環境中填寫生字,這種題型還是好多年前的題型,靈活性比較強,剛髮捲的時候,我都擔心極了,但是看試卷的時候,比想象的要好。這也給我提了個醒,以後的語文教學,一定要改進,也就是加強生字的應用能力的培養。

2.差生中下等生和差生的基礎知識要加強,個別孩子基礎太差,有的孩子會做這道題,但全是錯字,導致丟分,真是很不應該。

3.差等生理解四字詞語比較費勁,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急需加強。

4.概括幾個段的段落大意,要讓中差生和差生訓練他們更加簡練地概括。

5.對於作文,差生書寫太亂,下學期一定先要重點訓練他們的漢字書寫,再在此基礎上訓練孩子練寫重點段落,最後再練習寫整篇文章。

總之,成績屬於過去,好學生考的好固然值得高興,我們更應該關注中差生和差等生,下學期的教學一定要力求在他們身上有所突破。

四上期末語文教學反思篇5

八年級期末考試結束了,針對這次考試情況,對本學期的語文教學我做如下反思:

一、平時認真教學,勤勤懇懇。期末定好計劃,紮實複習。

二、考試中反應的問題

(1)期末基礎知識的複習雖然有目標、有計劃,有安排,有落實,但沒有針對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關注不夠。

(2)古詩文背誦默寫仍存在不該錯的錯了,寫錯字別字情況仍是很多。如:“箸”字寫“著”。

(3)綜合性學習的課有上,但似乎無效。

(4)詩歌教學過於單一,只注重讀背。

(5)文言文教學中對文本的引導和理解沒有注重。

(6)現代文教學中指向有錯,仍是教內容為主,忽視了結合教本引導理解形式的運用。

(7)作文的指導不到位,不夠細,沒有片斷的專項訓練,以致作文不具休、不豐滿、不生動。

總之,我們的教學就是仍不夠有心、用心,常常忽視學生實實在在的問題。

三、下階段具體教學對策。

(1)今後基礎知識的教學要有目標、有計劃,有安排,有落實,更要針對性,各方面的知識要融入文本教學中,滲透期間,自然領會。

(2)古詩文背誦默寫的檢查鞏固,要在平時抓起,學前背,學時檢,學後練。期末是再進行必要的複習。

(3)綜合性學習要以活動為主,課前有計劃,課中有活動,課後有總結反思,談收穫。

(4)詩歌教學進行大力整改,從目標到過程,要結合技法,把握情感,注重朗讀,深入理解。

(5)文言文教學除了掌握詞意、句意,更要注重朗讀和對文本的引導和理解。

(6)現代文教學將以教本為載體,重視引導理解文章形式的運用,如結構、語言等。

(7)作文的指導將討論制定出片斷的專項訓練,讓學生的作文具休、生動、豐滿。

總之,我們的教學將要更有心,更用心,真真切切站在學生角度結合自己實力上好每堂課,做一個有紅心的老師。

四上期末語文教學反思篇6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所謂反思,實際上就是行為主體對自身對實踐活動過程及相關的主體性認識的再認識,就教育工作而言,是對本人的教育實踐活動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在教學中經常反思是必要的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進行復習,既讓學生吃的飽,又讓學生吃的了,的確是我所遇到的一個新課題我在教學中,除了與同組教師共同教研,精誠團結之外,還嘗試着從一下幾個方面着手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閲讀理解是會考的重頭戲,每年都佔試卷分值的三成而學生的得分均分往往只有12分左右,這意味着提高閲讀水平對學生會考語文成績有着重要影響要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光靠學生自己做練習,效果不會理想,根本出路還是在課堂課本只有將教材這個例子用好,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只能徒勞無益

古人攻堅,講求突破,攻其要衝,任你金城湯池只要一點突破,便土崩瓦解,如雪澆湯講析課文,在統觀全文的基礎上,尋求到牽一髮動全身的突破口,便可化難為易,執一而馭萬,舉重若輕,引發學生興趣,從而迅速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因此,要想優化教學流程,必須設計好主要問題主要問題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好壞主要問題設計好了,然後努力改善每個教學環節,使每個環節煥發異彩,吸引學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佳境界如語言的含蓄深刻之處,文本説出來的往往只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沒説出來,即所謂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事實上它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要引導學生喚起有關表象,運用語境和自己的體驗品位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例如公輸中寫道:北方有侮臣者,願借自殺之。請獻十金。我的身上倒有不少鹼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嗎句中通過侮臣獻十金讓我們看到了墨子的機智,我在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品位揣摩等方式,透過現象看本質,悟出這幾句話潛台詞的弦外之音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寫道:我怕傷胃,你只給孩子們買幾個好了,可別太多,吃多了生病的至於若瑟夫,他用不着吃這種東西,別把男孩子慣壞了克拉麗絲這話説得何等冠冕堂皇,真的是怕傷胃,怕慣壞孩子嗎?醉翁之意不在酒,原因是怕花錢通過引導,學生體會出言外之意,理解克拉麗絲的真正用意,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

教學中,我提倡學生獨立思考,鼓勵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髮表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如我在複習古代詩歌鑑賞的時候,將國中要求的李白的詩歌放在一起,用專題的形式講解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我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廣泛地閲讀李白的作品,深入瞭解李白的內心世界和詩文風格,組織學生分專題性地研究李白,如:李白與酒;李白與月亮;李白的情感世界等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探究內容進行整理,加上自己的心得,製作成多媒體,在班級中進行彙報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濃厚起來,這樣避免了學生機械的背誦,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人類認識客觀世界就是遵循着由實踐認識再實踐之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螺旋上升的規律的我們的教學也是如此,帶着一顆愛心進行教學實踐,及時記錄反思,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完成由實踐到認識的飛躍,把感性的體會上升到理論認識再去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這樣不斷地循環往復,才有可能把我們零散的教育之珠,穿成精美的教學之鏈。

四上期末語文教學反思篇7

(1)體現目標性

複習目標是否明確,直接影響着複習計劃、複習過程的設計和複習質量的好壞。目標明確,能增強複習的針對性;反之,則導致複習出現盲目性和隨意性,造成學生無所適從,容易挫傷學生的複習積極性。我們應做到:

①明確新課標闡明的語文教學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總目標是“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具體目標參照課標中的各年段要求和教材的教學要求;

②清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

③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特別是單元訓練重點;

④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差異,能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和發展。前兩點就是我們常説的語文教改的方向,後兩點則是課堂教學的實際。有了方向,又能從實際出發,做到了有的放矢,這是抓好複習工作的關鍵一步。

(2)注重系統性

教師要以大綱和教材為依據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理清知識線索,建立知識系統,組建能夠涵蓋教材知識能力結構的網絡。以點連線,以線結網,使語文複習形成系統化、網絡化。從宏觀上,對拼音、字、詞、句、閲讀、習作、口語交際與實踐活動等方面梳理出各自的知識要點、能力要求與題目呈現形式。從微觀上,對每一知識點和能力點還需進一步細化、歸類。

(3)講求序列性

複習不是簡單地重複舊知識,而是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的重新組合,因而必須循序漸進,做到有序地進行精講精煉,使複習指導具有一定的步驟、過程,從而達到複習的深度。

一般情況下,複習課可以按照“講、練、評、測”四步設計複習程序。

熱門標籤